CN101887738B - 错误校正装置及错误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错误校正装置及错误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7738B
CN101887738B CN2010101167795A CN201010116779A CN101887738B CN 101887738 B CN101887738 B CN 101887738B CN 2010101167795 A CN2010101167795 A CN 2010101167795A CN 201010116779 A CN201010116779 A CN 201010116779A CN 101887738 B CN101887738 B CN 1018877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ror
correcting
correction
reference inform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67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7738A (zh
Inventor
刘碧海
游志青
林利莲
陈世新
洪仕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87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7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3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4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Picket codes or other codes providing error burst detection capabilities, e.g. burst indicator codes and long distance codes [LD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11B2020/1271Address data the address data being stored in a subcode, e.g. in the Q channel of a CD
    • G11B2020/1272Burst indicator subcode [BI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23Testing wherein a flag is set when errors are detected or qualifi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3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 G11B2020/184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using a picket code, i.e. a code in which a long distance code [LDC] is arranged as an array and columns containing burst indicator subcode [BIS] are multiplexed for erasure deco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Error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及方法、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及方法,其中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中该第一错误校正码来自存储单元,该装置包含:错误校正单元,用于实施第一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用于根据第一错误校正运作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用于根据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其中,根据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该错误校正单元进一步实施第二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本发明提供错误校正装置及方法通过递归译码运作提高了错误校正能力。

Description

错误校正装置及错误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错误(error)校正(correction)方法以及错误校正装置,特别地,有关于一种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及方法、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存储系统(例如,光盘驱动)中,存在很多错误类型,这样就需要功能强大的(strong)错误校正码结构。一些存储系统使用多层错误校正码(Multiplayer ErrorCorrecting Codes,MLECC)以具有很强的错误校正能力。例如,CD系统具有两层错误校正码,C1以及C2。其中,C1用于校正一些随机错误。抹除标志(erasureflag)指示在C1码中不可校正的字节。当C2用于译码时,在不可校正的C1码中的字节可以成为C2码中的具有可抹除标志的字节。透过这种方式,抹除标志就可以提高C2的错误校正能力。
相似地,DVD系统具有PI/PO码。PI码用于校正一些随机错误。抹除标志指示在PI码中不可校正的字节。当PO码用于译码时,在不可校正的PI码中的字节,可以成为PO码中的具有抹除标志的字节。透过这种方式,抹除标志就可以提高PO码的错误校正能力。
尽管如此,在PO码中仍然存在不可校正的字节。抹除标志可以指示在PO码中不可校正的字节。在此情况下,采用PI/PO递归(recursive)译码流程。在PO码中的不可校正的字节可成为PI码中的具有抹除标志的字节。在PI码工作后,抹除标志可以指示PI码中没有被PI码校正的字节。然后,PO码用于译码,在不可校正的PI码中的字节可成为PO码中的具有抹除标志的字节。这样的递归译码过程可重复多次,以及提高系统译码能力。图1为现有技术的BD系统错误校正码(Error Correcting Codes,ECC)簇(cluster)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BD(蓝光光盘,例如blu-ray disc)系统中,ECC簇由长距离码(Long Distance Code,LDC)以及突发指示子码(Burst Indication Subcode,BIS)构建。BIS码很少是不可校正的。虽然BD系统不使用MLECC,BD系统可看作是多码系统。如果BIS字节为有错误而且已校正的,那么BIS抹除标志
就可指示已校正BIS字节。用于LDC字节的LDC抹除标志将根据相邻的BIS字节,由BIS抹除标志的统计而产生。然后,LDC码根据LDC字节内容以及LDC抹除标志而译码。自BIS产生LDC抹除标志的过程提高了错误校正能力。
图2为现有技术的BD系统的错误校正运作的流程图。该运作流程包含:
步骤201:开始。
步骤203:接收BIS抹除标志。
步骤205:实施LDC译码(即,LDC码错误校正,对LDC码实施错误校正)。
步骤207:确定是否译码完成。如果是,转到步骤209。如果否,则转到步骤211。
步骤209:结束。
步骤211:译码失败。
尽管如此,在BD系统中很难像DVD系统进行递归译码过程,因为BD系统不是MLECC系统。相应地,不可能透过递归译码运作提高错误校正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及方法、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该第一错误校正码来自存储单元,该方法包含:(a)根据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产生的校正结果,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b)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c)根据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该长距离码来自存储单元,该方法包含:(a)根据校正该长距离码的错误产生的校正结果,标记该长距离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b)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该长距离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c)根据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校正该长距离码的一部分,其中,该长距离码的一部分包含步骤(a)没有校正的错误。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中,该第一错误校正码来自于存储单元,该装置包含:错误校正单元,用于实施第一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以及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用于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用于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其中,根据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该错误校正单元进一步实施第二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该长距离码来自存储单元,该装置包含:错误校正单元,用于实施第一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长距离码的错误;以及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用于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标记该长距离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该长距离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其中,该错误校正单元进一步实施第二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长距离码的一部分,该长距离码的一部分包含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没有校正的错误。
本发明提供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及方法、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及方法,透过递归译码运作,提高了错误校正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BD系统ECC突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BD系统的错误校正运作的流程图。
图3-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错误校正方法的示意图。
图8-9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错误校正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10为图8中的产生LDC抹除标志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
图11给出了图9的更新LDC抹除标志的步骤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错误校正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耦接”一词在此为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它装置进行连接。
图3-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错误校正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ECC簇(例如,LDC簇)30包含多个ECC码300(例如,LDC码),ECC码300(图3所示的一列为一个ECC码)包含多个码单元301(例如,字节)(图3所示的一格)。对ECC码(例如,LDC码)的码单元301实施错误校正,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而码单元301的第一部分由错误符号“*”,例如原始LDC抹除标志(rawLDC erasure flag)来标记。在BD系统中,这样的错误校正运作可以在BIS码的错误校正运作之后实施。可替换地,这样的错误校正运作可以在不先实施BIS码错误校正直接对ECC码(例如,LDC码)实施错误校正运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有错误但是已校正的码单元可以被标记为错误符号。尽管如此,不同的设定需求可使用标记的不同标准。在此实施例中,提供决定窗口DW (determinationwindow)以确定错误密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由错误符号“*”标记的码单元的数量(例如,在决定窗口DW中的已标记码单元的数量)计算错误密度,换言之,根据决定窗口DW中有错误但是没有校正(被标记为错误符号)的码单元的数量计算错误密度,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决定窗口中已标记码单元的数量也可以作为一个参数,例如作为错误数量。尽管如此,不同的设定需求可以使用错误密度的不同定义。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决定窗口DW中错误符号越多,那么错误密度就越高。除此之外,提供标记窗口MW(marked window),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当决定窗口DW中的错误密度比一个阈值高时,ECC码300的第二部分(例如在标记窗口MW中的码单元)由标记符号“#”(例如,LDC抹除标志)标记。在此实施例中,错误密度用作标记符号做标记的标准。尽管如此,不同的设定需求可以使用做标记的其它标准,例如,连续错误符号的数量,错误符号的分布样态(pattern)等等。阈值、决定窗口DW的大小以及标记窗口MW的大小都是可以调整的。也就是说,依据不同的设定需求,用于不同处理的决定窗口DW以及标记窗口MW具有不同的阈值以及大小。标记窗口MW可以与决定窗口DW相同,标记窗口MW可以包含在决定窗口DW中,或者标记窗口MW可以包含决定窗口DW。而且,如何在标记窗口(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标记窗口MW、决定窗口DW)中标记码单元,可以因为不同的情况而有变化。应当注意到,在此实施例中,使用错误符号做标记以及使用标记符号做标记可以对同样的ECC码300实施。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标记窗口MW与决定窗口DW相同,当该错误密度不小于一阈值时(若采用错误数量作为参数,对应的不同决定窗口,则阈值可以作适当调整,并且,不同的设定需求下,以错误数量为参数的条件下,相应的阈值有所不同),在标记窗口MW中,标记多个码单元的至少一者,举例而言,当决定窗口DW的错误密度比阈值(例如2/3)高时,在标记窗口MW中,使用标记符号标记不包含错误符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码单元,或者标记两个具有错误符号“*”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换言之,标记两个有错误但是已校正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在使用参数错误数量的情况下,上述标记过程则记作:当决定窗口DW的错误数量比阈值(例如2/3决定窗口的大小)高时,在标记窗口MW中,使用标记符号标记不包含错误符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码单元,或者标记两个具有错误符号“*”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换言之,标记两个有错误但是已校正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请注意,图中为使用标记符号标记两个具有错误符号“*”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然本发明不以图示为限。在图4的实施例中,标记窗口MW以及决定窗口DW相同。在此实施例中标记窗口MW以及决定窗口为一维(dimensional)。在标记窗口MW中,当决定窗口DW的错误密度比阈值高时,使用标记符号标记不包含错误符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码单元,或者标记两个具有错误符号“*”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除此之外,在如图5的实施例中,标记窗口MW也与决定窗口DW相同。尽管如此,窗口也可以为二维,而不是如图4所示的一维。在标记窗口MW中,当决定窗口DW的错误密度比阈值高时,使用标记符号标记不包含错误符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码单元,或者标记两个具有错误符号“*”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另外,在图6的实施例中,标记窗口MW包含在决定窗口DW中。在标记窗口MW中,当决定窗口DW的错误密度比阈值高时,使用标记符号标记不包含错误符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码单元。虽然决定窗口DW以及标记窗口MW在此实施例中为二维,但是决定窗口DW以及标记窗口MW的任何一者或者两者都可以为一维。进一步说,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决定窗口DW包含在标记窗口MW中。在标记窗口MW中,当决定窗口DW的错误密度比阈值高时,使用标记符号标记不包含错误符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码单元。虽然决定窗口DW以及标记窗口MW在此实施例中为二维,但是决定窗口DW以及标记窗口MW的任何一者或者两者都可以为一维。除此之外,虽然在图6以及图7的实施例中,标记窗口MW完全包含在决定窗口DW中,或者决定窗口DW完全包含在标记窗口MW中,但是标记窗口MW以及决定窗口DW可以为部分重叠的。也就是说,标记窗口MW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决定窗口DW中,或者决定窗口DW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标记窗口MW中。
在ECC码300由标记符号“#”(例如,LDC抹除标志)标记后,根据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为LDC抹除标志)再次实施错误校正。以使用标记符号标记两个具有错误符号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因为很少的码单元由错误符号“*”标记,所以也可能没有由标记符号“#”标记的码单元。尽管如此,也可以再次实施错误校正。除此之外,具有LDC抹除标志的码单元可以看作是在第一LDC码错误校正中没有校正的码单元(例如,使用标记符号标记不包含错误符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码单元的情况)。因此,第二LDC码错误校正,可以看作是对具有在第一LDC码错误校正中没有校正的错误的码单元的错误校正运作。除此之外,第二错误校正的结果,可以用到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然后,可以根据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可以根据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再次实施错误校正。
根据上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错误校正方法(或者称为ECC译码方法)可以总结如下:(a)根据校正ECC码的错误产生的校正结果,标记ECC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使用原始LDC抹除标志(符号“*”);(b)根据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ECC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使用LDC抹除标志(符号“#”)。ECC簇(此实施例中,以LDC簇作为ECC簇)包含多个ECC码或码字(此实施例中,以LDC码字作为ECC码),ECC码包含多个码单元(此实施例中,以符号作为码单元),其中,ECC码包含多个符号。码字可以也可以包含数据符号以及同位符号。码字可以由字节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错误校正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在步骤(a)前,校正第二ECC码(例如,BIS码)的错误。然后,在步骤(a)中校正ECC码(例如,LDC码)的错误,可以根据该第二ECC码的校正结果实施。例如,校正第二ECC码(例如,BIS码)的错误可以产生第三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BIS抹除标志。进一步说,根据该第三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BIS抹除标志)可以产生用于ECC码(例如,LDC码)的第四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LDC抹除标志)。然后在步骤(a)中校正ECC码(例如,LDC码)的错误可以参考第四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LDC抹除标志)或者第三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BIS抹除标志)实施。
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错误校正方法可以总结如下:(a)根据校正ECC码的错误所产生的校正结果,标记该ECC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b)根据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ECC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c)根据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校正ECC码,其中,ECC码中包含在步骤(a)中没有校正的错误。
应当注意到,“标记”在此处不限于使用实际(real)的符号去标记码单元。也可以意味着记录码单元的地址,以及类似这样的运作可以指示“标记”运作。
图8-9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错误校正方法的详细流程图。请注意,下面的步骤仅为用于示例说明,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如图8所示,错误校正方法包含:
步骤801:开始。
步骤803:实施ECC译码(例如,BIS码错误校正以及/或者LDC码错误校正)。
步骤805:确定是否译码完成。如果是,转到步骤807。如果否,转到步骤809。
步骤807:结束。
步骤809:是否处理时间超过一个阈值?(图中记作:是否超时?)如果是,则转到步骤811。如果否,转到步骤813。
步骤811:译码失败。
步骤813:产生LDC抹除标志抹除。其中,根据决定窗口W以及阈值th,产生LDC抹除标志。用于产生LDC抹除标志的详细运作可以包含,但是不限于图3-7的运作。在LDC抹除标志产生之后。转到步骤803,然后根据LDC抹除标志再次实施LDC错误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错误校正运作可以递归地实施。也就是说,在用于产生原始LDC抹除标志的第一LDC码错误校正后,以及透过利用自原始LDC抹除标志产生的LDC抹除标志,对仍然有错误的码单元的第二LDC码错误校正后,可以利用LDC抹除标志对仍然有错误的码单元,实施第三LDC码错误校正。LDC抹除标志相应地可以更新。
图9揭示了递归错误校正步骤。如图9所揭示的根据本发明的错误校正方法包含:
步骤901:开始。
步骤903:实施ECC译码(例如,BIS码错误校正以及/或者LDC码错误校正)。
步骤905:确定是否译码完成。如果是,转到步骤907。如果否,转到步骤909。
步骤907:结束。
步骤909:是否处理时间超过一个阈值?(图中记作:是否超时?)如果是,转到步骤911。如果否,转到步骤913。
步骤911:译码失败。
步骤913:更新LDC抹除标志。在LDC抹除标志更新之后。转到步骤903,以及根据LDC抹除标志再次实施LDC码错误校正。在此情况下,对具有错误的码单元实施LDC码错误校正,其中,码单元具有的错误为前一个步骤903没有校正的错误。换言之,对具有错误的码单元实施LDC码错误校正就为对于没有解决(no solution)的码实施译码。
步骤903、步骤905、步骤909以及步骤913可以递归地实施,直到码单元中的所有错误都校正。透过这样的运作,可以提高译码效能。
应当注意到,本发明不限于对LDC码递归地实施错误校正运作。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包含:产生原始LDC抹除标志,根据原始LDC抹除标志产生LDC抹除标志,根据LDC抹除标志实施LDC错误校正;然后实施BIS码错误校正,根据BIS码错误校正的校正结果,更新LDC抹除标志,然后根据已更新LDC抹除标志实施LDC码错误校正,这样的变形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0为图8中的产生LDC抹除标志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图10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001:以ECC码的逻辑顺序提供原始LDC抹除标志。
步骤1003:将原始LDC抹除标志转换(Translate)为ECC码的物理顺序。
步骤1005:以ECC码的物理顺序产生LDC抹除标志。其中,根据决定窗口W以及阈值th,产生LDC抹除标志。
步骤1007:将LDC抹除标志转换为ECC码的逻辑顺序。
词汇“物理顺序”意味着字节或者码单元在存储系统(例如,盘片)上安排的实际顺序。词汇“逻辑顺序”指示出ECC编码的顺序。透过该编码顺序,属于同一个LDC的字节可以整合到同一组。使用决定窗口W以及阈值th产生的LDC抹除标志可以任何顺序产生,从而用于码单元。在较佳实施例中,既然以物理顺序的相邻字节倾向于具有突发(burst)错误,LDC抹除标志可以物理顺序产生,从而用于码单元。
图11给出了图9的更新LDC抹除标志的步骤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除了更新LDC抹除标志,这些步骤也应用到产生LDC抹除标志。图11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101:接收错误码单元的逻辑位置(图中记作:接收逻辑错误位置)。
步骤1103:将逻辑位置转换为物理位置,其中,错误码单元的逻辑位置也相应转换为物理位置(图中记作:错误位置转换)。
步骤1105:获取错误码单元的物理位置(图中记作:获取物理错误位置)。
步骤1107:根据步骤1105的物理位置以及其它抹除源(例如原始LDC抹除标志以及/或者BIS抹除标志),产生LDC抹除标志,以及产生相关LDC抹除信息。这样就更新了LDC抹除标志。
步骤1109:产生包含错误定位的LDC抹除表(图中记作:产生LDC抹除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自LDC码产生的抹除表比自BIS码产生的抹除表更为精确,因为BIS码的数量比LDC码少。除此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103以及步骤1105可以合并,步骤1107以及1109可以合并。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错误校正装置1200的方块示意图。如图12所示,错误校正装置1200包含错误校正单元1201(在此实施例中例如为译码器)以及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1203(在此实施例中例如为LDC抹除标志产生单元)。错误校正单元1201实施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ECC码的错误。根据错误校正运作的结果,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1203标记ECC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原始LDC抹除标志)。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1203进一步根据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ECC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例如,LDC抹除标志)。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错误校正单元1201进一步实施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ECC码的一部分,其中,该ECC码的一部分包含在前一错误校正运作中没有校正的错误。
在此实施例中,产生自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1203的LDC抹除标志进一步传输给控制器1205,其中,控制器1205控制错误校正单元1201的运作,以及控制器1205控制存储单元1207传输ECC码。在此实施例中,存储单元1207可以为BD或者DRAM,以及存储单元1207也自错误校正单元1201接收错误已校正ECC码(例如,已译码ECC码)。尽管在此实施例中,由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1203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但是也可以由错误校正单元1201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应当注意到,图12揭示的结构仅为示例,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此之外,上述实施例不仅限于应用到BD系统中。例如,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只有一个码(例如,LDC码)的光盘中。
根据上述描述,递归错误校正运作,可以对仅具有一个错误校正码或者MLECC的存储单元实施,这样,就可以提高错误校正效能。
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50)

1.一种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中该第一错误校正码来自存储单元,该方法包含:
(a)根据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产生的校正结果,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
(b)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
(c)根据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存储单元为蓝光光盘以及该第一错误校正码为长距离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c)根据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含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一部分,其中,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一部分包含没有校正的错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根据步骤(c)的结果,更新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
根据该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更新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
根据该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错误校正码包含多个码单元,以及在步骤(a)标记该多个码单元中有错误但是已校正的码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决定窗口中有错误但是没有校正的码单元的数量,计算错误密度,当该错误密度不小于阈值时,步骤(b)标记一标记窗口的多个码单元的至少一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窗口中有错误但是没有校正的码单元的数量作为错误数量,当该错误数量不小于阈值时,步骤(b)标记一标记窗口的多个码单元的至少一者。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阈值、该决定窗口以及该标记窗口是可调整的。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标记两个有错误但是已校正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标记窗口与该决定窗口相同。
12.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标记窗口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该决定窗口中或者该决定窗口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该标记窗口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以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物理顺序实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d)在该步骤(a)前,校正第二错误校正码的错误,其中,步骤(a)中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为根据步骤(d)的结果实施。
15.一种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该长距离码来自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根据校正该长距离码的错误产生的校正结果,标记该长距离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
(b)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该长距离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
(c)根据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校正该长距离码的一部分,其中,该长距离码的一部分包含步骤(a)没有校正的错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根据步骤(c)的结果,更新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
根据该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更新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
根据该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校正该长距离码。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以该长距离码的物理顺序实施。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长距离码包含多个码单元,以及在步骤(a)标记该多个码单元中已校正的码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决定窗口中有错误但是没有校正的码单元的数量,计算错误密度,当该错误密度不小于阈值时,步骤(b)标记一标记窗口的多个码单元的至少一者。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窗口中有错误但是没有校正的码单元的数量作为错误数量,当该错误数量不小于阈值时,步骤(b)标记一标记窗口的多个码单元的至少一者。
21.如权利要求19或者20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阈值、该决定窗口以及该标记窗口是可调整的。
22.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标记两个有错误但是已校正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
23.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标记窗口与该决定窗口相同。
24.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标记窗口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该决定窗口中或者该决定窗口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该标记窗口中。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d)在该步骤(a)前,校正突发指示子码的错误,其中,步骤(a)中校正该长距离码的错误为根据步骤(d)的结果实施。
26.一种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中,该第一错误校正码来自于存储单元,该装置包含:
错误校正单元,用于实施第一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以及
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用于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用于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其中,根据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该错误校正单元进一步实施第二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存储单元为蓝光光盘以及该第一错误校正码为长距离码。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该错误校正单元进一步实施第二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错误校正运作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一部分,其中,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一部分包含没有校正的错误。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该错误校正单元进一步实施第二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的结果,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更新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根据该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更新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根据该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校正该第一错误校正码。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错误校正码包含多个码单元,以及由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标记该多个码单元中已校正的码单元。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决定窗口中有错误但是没有校正的码单元的数量,计算错误密度,当该错误密度不比阈值小时,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标记一标记窗口的多个码单元的至少一者。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决定窗口中有错误但是没有校正的码单元的数量作为错误数量,当该错误数量不比阈值小时,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标记一标记窗口的多个码单元的至少一者。
34.如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阈值、该决定窗口以及该标记窗口是可调整的。
35.如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标记两个有错误但是已校正的码单元之间的码单元。
36.如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标记窗口与该决定窗口相同。
37.如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标记窗口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该决定窗口中或该决定窗口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该标记窗口中。
3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以该第一错误校正码的物理顺序标记该第一错误校正码。
3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校正第一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实施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前,该错误校正单元对一第二错误校正码实施第三错误校正运作,以及根据该第三错误校正运作的结果,该错误校正单元实施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
40.一种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该长距离码来自存储单元,该装置包含:
错误校正单元,用于实施第一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长距离码的错误;以及
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用于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标记该长距离码的至少第一部分,以产生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根据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标记该长距离码的至少第二部分,以产生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
其中,该错误校正单元进一步实施第二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长距离码的一部分,该长距离码的一部分包含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没有校正的错误。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该错误校正单元进一步实施该第二错误校正运作以校正该长距离码的一部分的结果,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更新该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根据该已更新第一错误校正参考信息,更新该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产生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以及根据该已更新第二错误校正参考信息,该错误校正单元校正该长距离码。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以该长距离码的物理顺序标记该长距离码。
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长距离码包含多个码单元,以及由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标记该多个码单元中有错误但是已校正的码单元。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决定窗口中有错误但是没有校正的码单元的数量,计算错误密度,当该错误密度不比阈值小时,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标记一标记窗口的多个码单元的至少一者。
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决定窗口中有错误但是没有校正的码单元的数量作为错误数量,当该错误数量不比阈值小时,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标记一标记窗口的多个码单元的至少一者。
46.如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阈值、该决定窗口以及该标记窗口是可调整的。
47.如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错误校正参考信息产生器标记两个错误码单元之间的一码单元。
48.如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标记窗口与该决定窗口相同。
49.如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标记窗口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该决定窗口中或者该决定窗口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该标记窗口中。
50.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校正长距离码的错误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实施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前,该错误校正单元对一突发指示子码实施第三错误校正运作,以及该错误校正单元根据该第三错误校正运作的结果,实施该第一错误校正运作。
CN2010101167795A 2009-05-14 2010-03-03 错误校正装置及错误校正方法 Active CN1018877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814509P 2009-05-14 2009-05-14
US61/178,145 2009-05-14
US12/621,509 2009-11-19
US12/621,509 US8560898B2 (en) 2009-05-14 2009-11-19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and error correction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738A CN101887738A (zh) 2010-11-17
CN101887738B true CN101887738B (zh) 2012-10-03

Family

ID=4306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67795A Active CN101887738B (zh) 2009-05-14 2010-03-03 错误校正装置及错误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60898B2 (zh)
CN (1) CN101887738B (zh)
TW (1) TWI431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1328B2 (en) * 2011-08-15 2014-03-1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Error correction code techniques for matrices with interleaved codewords
EP2672387B1 (en) 2012-06-04 2018-08-01 Amplidata NV A distributed object storage system
CN103164343B (zh) * 2013-02-27 2015-12-09 山东大学 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分页、ecc校验及多位预取方法及其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09C (zh) * 1997-01-29 2003-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通用盘随机存取存贮器的高速数据记录方法
US6715122B2 (en) * 2000-02-23 2004-03-30 Doug Carson & Associates, Inc. Copy protection through symbol substitution and induced errors
CN1169141C (zh) * 2000-12-01 2004-09-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字数据记录再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622213A (zh) * 2003-11-28 2005-06-01 株式会社东芝 纠错电路和光碟装置及纠错方法和光碟再生方法
CN1656557A (zh) * 2002-05-21 2005-08-17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媒体、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再现方法和设备
CN1971525A (zh) * 2005-11-25 2007-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错误校正装置、错误校正程序和错误校正方法
CN101059993A (zh) * 2006-04-21 2007-10-2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错误更正系统及其方法
CN101165798A (zh) * 2006-10-20 2008-04-2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错误更正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4567A (en) * 1996-10-15 1998-05-19 Micron Quantum Devices, Inc. Write reduction in flash memory systems through ECC usage
JP3154679B2 (ja) 1996-10-18 2001-04-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連接符号の誤り訂正復号装置及び復号方法
US6192503B1 (en) * 1997-08-14 2001-02-20 Ericsson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employing selective recursive decording
JP2001351398A (ja) * 2000-06-12 2001-12-21 Nec Corp 記憶装置
KR100369561B1 (ko) * 2000-11-08 2003-01-29 학교법인 한국정보통신학원 터보 코드용 인코더 및 디코더
JP3993035B2 (ja) * 2001-07-19 2007-10-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方法、記録媒体、および再生装置
US7043679B1 (en) * 2002-06-27 2006-05-09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Piggybacking of ECC corrections behind loads
JP2006500714A (ja) 2002-09-26 2006-01-0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ビタビビット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0734262B1 (ko) * 2004-12-07 2007-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저장 매체의 최적화된 결함 처리를 위한 결함 판단 장치
US7543215B2 (en) 2005-02-14 2009-06-02 Mediatek Inc. Integrated apparatus for multi-standard optical storage media
US7430701B2 (en) * 2005-06-16 2008-09-30 Mediatek In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error correction codes
KR100845529B1 (ko) * 2007-01-03 2008-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래시 메모리 장치의 이씨씨 제어기 및 그것을 포함한메모리 시스템
GB0710766D0 (en) * 2007-06-05 2007-07-18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td A convolutional decoder and method of decoding
US8145975B2 (en) * 2008-02-28 2012-03-27 Ip Video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Universal packet loss recovery system for delivery of real-time streaming multimedia content over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KR101529880B1 (ko) * 2008-10-31 2015-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에러 추정 방법 및 정정 방법
US8341498B2 (en) * 2010-10-01 2012-12-25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data encoding
US8418026B2 (en) * 2010-10-27 2013-04-09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Hybrid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o address uncorrectable error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09C (zh) * 1997-01-29 2003-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通用盘随机存取存贮器的高速数据记录方法
US6715122B2 (en) * 2000-02-23 2004-03-30 Doug Carson & Associates, Inc. Copy protection through symbol substitution and induced errors
CN1169141C (zh) * 2000-12-01 2004-09-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字数据记录再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656557A (zh) * 2002-05-21 2005-08-17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媒体、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再现方法和设备
CN1622213A (zh) * 2003-11-28 2005-06-01 株式会社东芝 纠错电路和光碟装置及纠错方法和光碟再生方法
CN1971525A (zh) * 2005-11-25 2007-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错误校正装置、错误校正程序和错误校正方法
CN101059993A (zh) * 2006-04-21 2007-10-2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错误更正系统及其方法
CN101165798A (zh) * 2006-10-20 2008-04-2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错误更正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31618B (zh) 2014-03-21
CN101887738A (zh) 2010-11-17
TW201040951A (en) 2010-11-16
US20100293431A1 (en) 2010-11-18
US8560898B2 (en) 2013-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5158B (zh) 编码和/或解码系统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和体系结构
CN1658317B (zh)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00557984C (zh) 编码和解码事前部分地已知的信息
US8055983B2 (en) Data writing method for flash memory and error correction encoding/decoding method thereof
CN100461636C (zh) 多重字符信息的译码方法与装置
CN100411051C (zh) 光学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数据的设备和方法及记录介质
US20120110419A1 (en) Data Structure for Flash Memory and Data Reading/Writing Method Thereof
TWI509624B (zh) 快閃記憶體裝置、記憶體控制器及快閃記憶體的控制方法
JP2008300020A (ja) 再生装置
TWI459393B (zh) 用於非揮發性記憶體的資料寫入方法、控制器與儲存裝置
CN101887738B (zh) 错误校正装置及错误校正方法
CN100385552C (zh) 用来解码盘片读取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1388256A (zh) 用于一存储器元件产生一低级错误更正码的控制器及其方法
CN102545914A (zh) Bch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US9899104B2 (en) Raid decoding architecture with reduced bandwidth
CN1118822C (zh) 多磁道存储格式中磁道的猝发性误差校正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52722A (zh) 错误检测码产生电路和使用该电路的编码电路及相关方法
JP2008204593A (ja) 媒体に書込まれるべきデータの符号語を符号化および復号化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783315B (zh) 多重字符信息的解码方法与装置
CN101452721B (zh) 解码装置及方法
CN101853693A (zh) 储存装置以及延长储存装置的使用寿命的方法
CN100495932C (zh) 可错误更正的数据编码方法
CN112306733B (zh) 存储器装置、存储器控制器及其数据存取方法
US2009017514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recording data on a storage medium
CN100411050C (zh) 数据错误修正部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