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3387A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3387A
CN101883387A CN2009100834322A CN200910083432A CN101883387A CN 101883387 A CN101883387 A CN 101883387A CN 2009100834322 A CN2009100834322 A CN 2009100834322A CN 200910083432 A CN200910083432 A CN 200910083432A CN 101883387 A CN101883387 A CN 101883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base station
via node
control information
descend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34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祖康
潘学明
林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34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3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33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基站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向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本发明中演进基站向relay发送多个数据包,relay针对每个数据包返回一个ACK/NAK,使得演进基站可通过该ACK/NAK对relay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重传。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3GPP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中,采用中继(Relay)协作传输的方法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和扩展小区覆盖。LTE-A系统的中继传输中,帧结构可划分下行接入区域、下行混合区域、上行接入区域以及上行混合区域四个区域。参见图1所示,在下行接入区域,演进基站(eNB)和中继节点设备(RN)分别发送数据给宏(Macro)用户终端(UE)和中继(Relay)UE;在下行混合区域中,eNB发送数据给RN和Macro UE;在上行接入区域中,Macro UE和Relay UE分别发送数据给eNB和RN;在上行混合区域中,Macro UE和RN发送数据给eNB。
在LTE-A系统中,为了使Relay网络能够兼容R8UE(即保持Relay UE和Macro UE有相同的帧结构,只是某些子帧不发送或者接收),采用了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的方式实现中继链路的数据传输,该方案如下:
在上行混合区域,即RN向eNB发送数据时,Relay UE静默即不传输任何上行信号;
在下行混合区域,即eNB向RN发送数据时,Relay的帧结构配置为MBSFN子帧,即存在1个或2个OFDM符号的下行控制信号区域,用于Relay向其服务的UE发送下行控制信号,(此时Relay不能接收来自于基站的信号),在此之后Relay接收基站发来的中继链路数据,这时Relay不向其服务的UE发送数据。
如图1所示,在目前的LTE-A系统设计中,在下行混合区域中,基站传输给Relay的中继链路数据和控制信令是复用在一起通过MBSFN子帧的数据区域传输的,即图1中所示的区域1。
现有系统中,在没有spatial multiplexing的情况下,如果eNB向Relay发送数据,eNB则在每个子帧上只给relay发送一个数据包(Transport Block,TB)。由于Relay需要转发多个UE的数据,因此eNB在给Relay发送的每个数据包中可以包含多个UE的数据。在MAC层,多个UE的数据可以合成一个MACPDU,然后物理层将这个MAC PDU作为一个TB发送给Relay。当这个TB接收错误时,eNB则需将整个TB重发给Relay,同时因为eNB给Relay的TB可以包括多个UE的数据,所以TB相对较大,这种重传整个TB的方式会导致不必要的重传,从而降低系统资源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避免基站向中继节点传送数据时发生不必要的重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基站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向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
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不同的频域资源上从基站接收至少两个数据包;
中继节点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向基站发送对应于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设备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向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所述数据包的多个ACK/NACK反馈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节点设备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不同的频域资源上从基站接收至少两个数据包;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向所述基站发送对应于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将要发送的数据通过至少两个数据包发送给中继节点,并且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因此,基站可以根据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对中继节点设备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使得基站向中继节点设备传送数据时,由于发送了多个数据包,并针对每个数据包都有反馈信息,因此对于中继节点设备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不需将所有的数据再重传一次,所以避免了不必要的重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MBSFN子帧用于Relay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对基站侧为例,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中继链路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eNB向relay A发送两个TB。这两个TB的控制信息在同一个PDCCH中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eNB向relay A发送两个TB。这两个TB的控制信息在不同的PDCCH中示意图;
图3为针对中继节点侧为例,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中继链路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针对中继节点侧和基站侧交互为例,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中继链路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站设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中继节点设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向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因此,基站可以根据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对没有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见图2所示,针对基站侧为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201:基站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向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第二下行子帧中给中继节点发送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频域资源信息。发送控制信息的步骤可以在步骤201之前执行,也可以和步骤201一起执行,还可以在步骤202之后执行。
所述第一下行子帧和第二下行子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第一下行子帧和第二下行子帧相同的情况下,也即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都是在同一个下行子帧发送的。
所述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可以独立编码,也可以联合编码。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中可以承载多个中继用户的数据。当然,这里可以是一个数据包对应一个中继用户的数据,也可以是多个中继用户的数据对应一个数据包。
例如:当基站给中继节点发送数据包(TB)时,每个TB都有对应的控制信息。在3GPP中,这些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每个数据包的资源分配信息,例如频域资源分配信息。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每个TB的编码调制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重传冗余版本(redudency version)等。
其中,eNB向中继节点设备发送多个TB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送:
方式一,多个TB的控制信息包括在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上发送给中继节点设备(RN),这种方式称为PDCCH联合编码(joint coding),如:eNB给RN(A)发送两个TB,则将所述两个TB的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后通过一个PDCCH发送至RN(A),如图2A所示。
方式二,eNB给relay的多个TB的控制信息可以分别编码,然后通过不同的PDCCH发送给RN,这种方式称为PDCCH独立编码(separate coding)。若,eNB给RN(A)发送TB1和TB2,则TB1和TB2的控制信息在不同的PDCCH上发送,如图2B所示。
当eNB通过PDCCH向relay A发送控制信息时,relay A的ID可以包括在PDCCH的CRC bits上。并且对应relayA的PDCCH的CRC可以用relayA的ID进行扰码。
步骤202: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另外,每个eNB给relay在一个子帧发送多个TB的实现方式包括:
方式一,每个TB在同一子帧下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该频域资源是3GPP LTE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时,则每个数据包对应至少一个PRB。
方式二,每个TB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发送。当所述时域资源是3GPP每个subframe上不同的OFDM符号(symbol)时,每个数据包对应一个OFDM符号,则基站在一个子帧对应的OFDM符号将所述一个以上的数据包发送给中继节点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后,进一步还根据接收到的ACK/NACK反馈信号对中继节点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下面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对应,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中继节点侧实现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中继节点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不同的频域资源上从基站接收至少两个数据包;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中继节点在所述回程链路的第二下行子帧中从基站接收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频域资源信息。
所述第一下行子帧和第二下行子帧可以相同或不同。因此,针对基站发送侧的不同情况,中继节点设备也可能同一个子帧接收到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
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可以独立编码,也可以联合编码。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承载多个中继用户的数据。
步骤302:中继节点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向基站发送对应于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中继节点给基站发送的多个ACK/NAK可以在PUCCH上传输,也可以在PUSCH上传输,并且Relay可以用类似3GPP LTETDD多比特ACK/NAK的方式向eNB反馈多个ACK/NAK,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别的ACK/NAK反馈方式并不排除。
如图4所示,根据图2和图3所示的方法,针对基站和中继节点交互为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401:基站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向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
步骤402:中继节点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不同的频域资源上从基站接收至少两个数据包;
步骤403:中继节点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向基站发送对应于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步骤404: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设备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51,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向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
第一接收单元52,用于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所述数据包的多个ACK/NACK反馈信号;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51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多个ACK/NACK反馈信号对中继节点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53,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二下行子帧中给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每个数据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包括频域资源信息。
所述第一下行子帧和第二下行子帧相同或不同。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53,用于将经过独立编码的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53,用于将经过联合编码的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包括:多个中继用户的数据。
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节点设备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61,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不同的频域资源上从基站接收至少两个数据包;
第一发送单元62,用于在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向所述基站发送对应于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63,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二下行子帧中从基站接收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频域资源信息。
所述第一下行子帧和第二下行子帧相同或不同。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1,可以用于接收经过独立编码的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1,可以用于经过联合编码的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
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包括:多个中继用户的数据。
在上述方法和装置中,所述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是指基站向中继节点发送数据的子帧,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是指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数据的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中,基站向relay发送数据时,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将要发送的数据通过至少两个数据包发送给中继节点,并且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因此,基站可以根据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对中继节点设备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使得基站向中继节点设备传送数据时,由于发送了多个数据包,并针对每个数据包都有反馈信息,因此对于中继节点设备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不需将所有的数据再重传一次,所以避免了不必要的重传,也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向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
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对应于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后,进一步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ACK/NACK反馈信号对中继节点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的第二下行子帧中给中继节点发送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频域资源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子帧和第二下行子帧相同或不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独立编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联合编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承载多个中继用户的数据。
8.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中继节点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不同的频域资源上从基站接收至少两个数据包;
中继节点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向基站发送对应于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中继节点在所述回程链路的第二下行子帧中从基站接收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频域资源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子帧和第二下行子帧相同或不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独立编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联合编码。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承载多个中继用户的数据。
14.一种基站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向中继节点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对应于所述数据包的多个ACK/NACK反馈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二下行子帧中给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包括频域资源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子帧和第二下行子帧相同或不同。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经过独立编码的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经过联合编码的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包括:多个中继用户的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多个ACK/NACK反馈信号对中继节点没有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21.一种中继节点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一下行子帧中不同的频域资源上从基站接收至少两个数据包;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回程链路的一个上行子帧中向所述基站发送对应于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ACK/NACK反馈信号。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回程链路的第二下行子帧中从基站接收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频域资源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子帧和第二下行子帧相同或不同。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经过独立编码的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经过联合编码的每个数据包的控制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数据包包括:多个中继用户的数据。
CN2009100834322A 2009-05-04 2009-05-04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18833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4322A CN101883387A (zh) 2009-05-04 2009-05-04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4322A CN101883387A (zh) 2009-05-04 2009-05-04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3387A true CN101883387A (zh) 2010-11-10

Family

ID=43055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34322A Pending CN101883387A (zh) 2009-05-04 2009-05-04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338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0300A (zh) * 2013-01-18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8059250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基站、终端
RU2777447C2 (ru) * 2018-04-04 2022-08-04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версии избыточности систем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US11489645B2 (en) 2018-04-04 2022-1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information redundancy version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0495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ata processing method, pre-distortion arrangement, transmitter, network ele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1296060A (zh) * 2007-04-23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网络中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突发的下行发送方法
CN101383657A (zh) * 2007-09-05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0495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ata processing method, pre-distortion arrangement, transmitter, network ele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1296060A (zh) * 2007-04-23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网络中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突发的下行发送方法
CN101383657A (zh) * 2007-09-05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0300A (zh) * 2013-01-18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4170300B (zh) * 2013-01-18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8059250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基站、终端
US11050541B2 (en) 2016-09-28 2021-06-29 Zte Corporation Feedbac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11750352B2 (en) 2016-09-28 2023-09-05 Zte Corporation Feedbac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RU2777447C2 (ru) * 2018-04-04 2022-08-04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версии избыточности систем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US11489645B2 (en) 2018-04-04 2022-1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information redundancy version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736258B2 (en) 2018-04-04 2023-08-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information redundancy version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1004B (zh)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36398B (zh) 一种中继节点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US8472357B2 (en) System,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idirectional relay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8599738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wireless relay system and relay st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223798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15590B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系统
US87978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backhaul resources
CN102045773B (zh) 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931135A (zh) 用于对回程连接的载波进行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EP2484063A1 (en) Enhanced control signaling for backhaul link
CN102396176A (zh) 用于检测来自转发器的harq/nack反馈信号的方法
JP2008278339A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2742338A (zh) 用于无线回程链路上的多个传输块的资源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80404A (zh)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888661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26361B (zh) 干扰协调方法和系统
CN102480343B (zh) 回程链路ack/nack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148673A (zh) 下行确认/非确认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006601B (zh) 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883387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149131B (zh) 下行确认/非确认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1079718A1 (zh) 基站、中继节点、中继子帧配置信息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CN102694629B (zh) Tdd系统中回程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2006602B (zh) 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