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9816A - 液体供给构件、负压单元和液体排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体供给构件、负压单元和液体排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9816A
CN101879816A CN2010101684950A CN201010168495A CN101879816A CN 101879816 A CN101879816 A CN 101879816A CN 2010101684950 A CN2010101684950 A CN 2010101684950A CN 201010168495 A CN201010168495 A CN 201010168495A CN 101879816 A CN101879816 A CN 101879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upply member
liquid supply
negative pressure
pressur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84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9816B (zh
Inventor
青山和弘
末冈学
栗田义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79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9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9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9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3Ink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94With means for 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 from the fluid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液体供给构件、负压单元和液体排出设备,防止了气泡或者泡沫沉积到液体供给构件的内壁,由此改进了气泡或者泡沫的排出性。在形成有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液体排出设备的流路的液体供给构件中,内壁面具有凹凸形状,在该凹凸形状中以预定的空间频率重复地设置山部和谷部。假设为液体排出设备设置的过滤器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上述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以下的范围内,并且山部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或更大。

Description

液体供给构件、负压单元和液体排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供给构件、负压单元和液体排出设备。
背景技术
在例如喷墨记录设备等液体排出设备中,当气泡被混入到例如墨等液体中时,排出变得不稳定或者排出量波动。如果在用于储存墨的储存器和用于将储存器中储存的墨供给到液体排出头的流路等中存在气泡,则液体不能被顺利地供给或循环。
近年来,当在例如A1格式或A0格式等大尺寸片材上记录图像或字符时也使用喷墨记录设备。
在如上所述的消耗大量墨的喷墨记录设备中,主储存器和液体排出头(记录头)经由负压单元彼此连接。主储存器中的墨根据需要经由负压单元被供给到记录头,并且记录头中的墨被回收到负压单元。
负压单元具有:缓冲功能,用于临时地储存被供给到记录头的墨;和气液交换功能,用于将经由记录头或管(tube)混入的气泡或泡沫分离为墨(液体)和气体。负压单元的下部空间主要用于执行缓冲功能。负压单元的上部空间主要用于执行气液交换功能。
在进行了预定记录之后,在进行记录头恢复以移除沉积到喷嘴面上的雾和墨的情况下,气体通常混入记录头中。特别地,当进行由于墨吸引而引起的一系列恢复步骤时,存在从喷嘴混入空气的情况,使得空气残留在记录头或管(墨流路)中或者变成气泡并流动。
如果在配置于记录头的排出侧的过滤器的喷嘴侧存在空气滞留,则伴随着泵的墨吸引操作,空气通过过滤器并流到负压单元侧。
如果气泡残留或沉积于墨流路或者负压单元,则会阻碍墨的顺利流动,并导致恢复操作时的废墨量(drain ink amount)增加,或者导致气液交换室中的液体和气体的分离出现麻烦。
在美国专利第6,848,776号中公开了如下的储墨器:该储墨器具有主墨室和副墨室,并且在该储墨器中,副墨室的内部被分隔板分隔为气泡储存部和墨储存部。此外,在分隔板中形成将墨从气泡储存部引导到墨储存部中的墨引导孔,并且在面对气泡储存部的表面形成凹凸面。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储墨器中,气泡储存部中产生的气泡被凹凸面捕获,并且所捕获的气泡互相结合并且尺寸增大,使得气泡从墨液面分离并且被排出。
然而,在美国专利第6,848,776号所公开的储墨器中,靠近墨引导孔的部分的形状和材料及储墨器的内壁的形状和材料并不是对分离和排出气泡有效的形状和材料。结果,存在气泡沉积在储墨器中并且难以将气泡排出的情况。因此,在用于光学地检测副墨室中的墨的残留量的被检测部(棱镜)被配置在墨引导孔的下方的情况下,存在成长的泡沫或沉积于墨引导孔附近的部分的气泡导致错误检测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供给构件,该液体供给构件能够防止气泡和泡沫沉积于液体供给构件的内壁,并且能够改进气泡和泡沫的排出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液体排出设备的液体供给构件,该液体供给构件包括:过滤器,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的入口处;和重复地设置山部和谷部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其被设置于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的内壁面,其中,假设所述过滤器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重复地设置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31
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山部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32
或更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供给构件,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液体排出设备,且所述液体供给构件包括:过滤器,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的入口处;和重复地设置凸部和凹部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其被设置于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的内壁面,其中,假设所述过滤器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重复地设置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33
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凸部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或更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单元,所述负压单元被设置在液体排出头和用于储存将被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的储存器之间,所述负压单元包括:缓冲储存器,其被构造成临时地储存从所述储存器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气液交换室,其被构造成将从所述液体排出头回收的流体分离为液体和气体;和重复地设置山部和谷部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其被形成于所述缓冲储存器和所述气液交换室中的至少一方的内壁面,其中,假设与缓冲储存器和/或气液交换室连接的过滤器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重复地设置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35
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山部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36
或更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排出设备,所述液体排出设备用于将液体从液体排出头排出到记录介质并且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所述液体排出设备包括:储存器,其被构造成储存将被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负压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排出头和所述储存器之间,并且所述负压单元具有:缓冲储存器,其用于临时地储存从所述储存器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和气液交换室,其用于将从所述液体排出头回收的流体分离为液体和气体;过滤器,其与所述负压单元连接;以及重复地设置山部和谷部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其被形成于所述负压单元的内壁面,其中,假设过滤器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重复地设置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山部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42
或更大。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性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液体供给构件的实施方式的示例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液体供给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示例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液体供给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再一个示例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图4中示出的负压单元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液体供给构件的典型实施方式的示例。图1是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构件10的示例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如图1所示,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具有沿液体的流动方向(图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以预定的空间频率重复地设置山部11和谷部12的凹凸形状。过滤器13被设置在液体供给构件10的一端,以去除例如灰尘等异物。即,过滤器13被设置在液体供给构件10的入口处。因此,如果在过滤器13的下方存在空气滞留,则空气由于液体的流动通过过滤器13而产生气泡14,并且气泡14在液体中漂浮和流动。即,如果在过滤器13的相对于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存在空气滞留,则空气由于液体的运动通过过滤器13而产生气泡14,并且气泡14在液体中漂浮和流动。
接着,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的结构(形状)。假设过滤器13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山部11和谷部12以如下的空间频率周期性地重复地形成于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在该空间频率中,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51
以下的范围内。换句话说,相邻的山部(或谷部)的中心之间的节距(pitch)位于R(μm)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52
(μm)以下的范围内。此外,山部11的最大高度(=谷部12的最大深度)Ry(μm)等于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53
(μm)或更大。
通过使用模具来成型液体供给构件10。由安装有根据上述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的形状的端铣刀的加工中心来加工该模具。当加工该模具时,通过对加工中心进行NC控制来进行加工,使得能够获得上述空间频率和上述最大高度。
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的结构(形状)可以是图2中示出的结构(形状)。即,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的结构(形状)可以是在液体的流动方向上以预定的空间频率重复地设置凸部21和凹部22的凹凸形状。另外,在图2所示的形状中,假设过滤器的开口直径被设为R(μm),则凸部21和凹部22以如下的空间频率周期性地重复地设置:在该空间频率中,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61
以下的范围内。换句话说,相邻的凸部(或凹部)的中心之间的节距位于R(μm)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62
(μm)以下的范围内。另外,凸部21的最大高度(=凹部22的最大深度)Ry(μm)等于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63
(μm)或更大。
通过选择刀片的宽度从而可以使用表面研磨机来加工出所期望的槽形状,并且通过对表面研磨机进行NC控制来获得所期望的空间频率和最大高度,来加工获得如图2所示的梳齿状表面形状的模具。可以由安装有端铣刀的加工中心来加工该模具。
在上述情况的任意一种情况下,通过使用采用光学方法的三维形状测量设备或使用触针式测量设备来评价模具表面是否具有所期望的形状。根据所测量的粗糙度曲线的数据来进行周期性结构的空间频率分析。作为频率分析的方法,可以使用相关函数分析法或者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功率谱分析法。基于JI S B 0601-1994的定义来获得最大高度Ry(μm)的数值。
利用如上所述制造和评价的模具,使用工程塑料材料来成型液体供给构件10。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具有凹凸形状,并且被加工成在与液体或气泡14的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具有上述空间频率的形状。具体地讲,内壁面被加工成具有如下的空间频率:假设被配置于液体供给构件10的过滤器13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该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64
以下的范围内,并且内壁面被加工成获得最大高度Ry(μm)等于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065
或更大的表面形状。只要满足前述条件,内壁面的形状可以是连续的一种条件的表面形状。内壁面的形状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两种以上的不同条件的表面形状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上连续地形成在如上条件的范围内空间频率和最大高度分别不同的两种凹凸形状。内壁面的形状可以是突起形状。
图1所示的山部11的顶部和谷部12的底部均可以是平坦的。换句话说,山部11和谷部12均可以是梯形。
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加工性的工程塑料材料可以被用作液体供给构件10的材料。期望地,可以适当地使用表面不具有疏水基的聚缩醛(POM)、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PEK)、脲醛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EVOH)、尼龙(NY)、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可以使用例如聚乙烯(PE)等通用塑料。
对于表面不具有疏水基的工程塑料,当气泡或泡沫与该表面接触时,由于工程塑料与已经浸入例如墨等液体且被定向到气泡或者泡沫的表面的表面活性剂没有疏水性相互作用,因此,气泡或者泡沫难以产生化学沉积。
对于被成型加工的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的形状,以与模具表面的测量方式类似的方式进行测量,根据所测量的粗糙度曲线的数据进行空间频率分析,并且评价该形状。
在液体供给构件10的一部分中形成透明窗,使得能够观察到内壁面,并且进行观察评价,从而进行液体供给构件10中的气泡的沉积防止效果的验证以及气泡的排出性的评价。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设备的典型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液体排出设备是具有负压单元的喷墨记录设备。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设备的墨供给/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在图4中,液体排出头(记录头31)设置有多个加热元件(未示出)和多个喷嘴,其中,多个加热元件均用于加热喷嘴中的墨,多个喷嘴均用于排出墨。当喷嘴中的墨被加热元件加热至沸腾时,在喷嘴中产生气泡并且由于随着气泡的成长而产生的压力从喷嘴中排出墨。由记录头31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未示出)被输送机构(未示出)输送到面对喷嘴的位置。
主储存器32和记录头31经由负压单元33彼此连接,该负压单元33被配置于联接主储存器32和记录头31的流路的途中。主储存器32中的墨根据需要经由负压单元33被供给到记录头31。记录头31中的墨被回收到负压单元33。
图5示出了负压单元33的放大截面图。负压单元33具有:缓冲功能,用于临时地储存被供给到记录头31的墨;和气液交换功能,用于使经由记录头31或管混入的气泡或泡沫与墨分离。负压单元33的下部空间主要用于执行缓冲功能。负压单元33的上部空间主要用于执行气液交换功能。在下面的说明中,存在如下情况:负压单元33的主要用于执行缓冲功能的下部空间被称为“缓冲储存器(buffer tank)33a”,并且负压单元33的主要用于执行气液交换功能的上部空间被称为“气液交换室33b”,以此来区分它们。自然地,这样的区分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实际上,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是连续的单一空间。
再次参考图4,储存在主储存器32中的墨被供给到负压单元33的缓冲储存器33a中,并且被临时地储存在缓冲储存器33a中,之后被供给到记录头31。经由柔性供给管35进行从主储存器32至负压单元33的缓冲储存器33a的墨供给及从缓冲储存器33a至记录头31的墨供给。
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设备设置记录头恢复机构,以维持和稳定例如记录头31的排出量和着落位置精度等排出性能。
根据该记录头恢复机构,在记录头31的喷嘴被盖36覆盖的状态下,吸引泵37吸墨,由此消除喷嘴的堵塞。通过使用图中示出的切换阀38,能够经由回收管39将吸引泵37所吸引的墨回收到负压单元33的气液交换室33b。通过使用这样的墨通路,墨能被再次利用,并且能够提高墨的使用效率。
记录头31中的墨被循环泵41吸引,经过为记录头31设置的排出过滤器42,然后可以经由循环管43返回到缓冲储存器33a。
为记录头31设置排出过滤器42,以防止灰尘由于墨的循环操作而进入负压单元33。因此,排出过滤器42的开口直径小于循环管43的内径。设置流入过滤器(inflow filter)44,以防止灰尘由于从负压单元33至记录头31的墨供给而进入记录头31。因此,流入过滤器44的开口直径小于形成于记录头31的喷嘴流路(未示出)的尺寸。
接着,将参考图5说明负压单元33的气液交换室33b。在气液交换室33b中设置浮动构件50和浮动室51,其中,浮动构件50的比重小于墨的比重,并且浮动构件50能在浮动室51中移动。可以由气液交换室33b中的包括浮动构件50和浮动室51的气液分离机构将混入墨中的气泡分离为墨和气体。由于这样的机构已经为人所熟知,这里省略对它的详细说明。
可以以与液体供给构件10类似的方式使用模具来成型构成负压单元33的缓冲储存器33a和气液交换室33b。特别地,在负压单元33的内壁面上以与混合有空气的墨的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形成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的空间频率与液体供给构件10的内壁面的凹凸形状的空间频率类似。
在气液交换室33b中,在进行记录头31的恢复操作时,已经混合有气泡的墨经由回收管39从气液交换室33b的上部返回。此时,尽管记录头31中产生的气泡由于连续的恢复操作而通过喷嘴并且流动到回收管39,但是,气泡的尺寸由流入过滤器44的开口直径来确定,而不受喷嘴直径的影响。
在气液交换室33b的浮动室51中,经由回收管39返回的墨被气液分离,并且气体从浮动室51的上部中的排出流路52被排出。如上所述,在气液交换室33b中,流体在与气液交换室33b的内壁侧面平行的方向上流动。因此,在构成负压单元33的气液交换室33b中,沿与该内壁侧面平行的方向形成具有上述空间频率的凹凸形状。
在气液交换室33b中,由于流体在浮动室51中被气液分离,因此,墨沿与朝向浮动室51的入口53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流动。因此,在浮动室51的缓冲储存器侧底面54上形成在与朝向浮动室51的入口53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具有上述空间频率的凹凸形状。即,假设过滤器44的开口直径被设为R(μm),则形成如下的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具有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101
以下的范围内的空间频率,并且该凹凸形状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102
或更大。
在缓冲储存器33a中,已经混有气泡的墨经由循环管43从记录头31返回。此时,特别地,包含在墨中的气泡由于浮力而流动到与缓冲储存器33a的内壁侧面平行的方向的上部。墨从主储存器32被供给到缓冲储存器33a。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墨流动到与缓冲储存器33a的内壁侧面平行的方向的下部。当供给了预定量的墨时,停止墨的流动。如上所述,在缓冲储存器33a中,墨以类似于气液交换室33b的方式沿与内壁侧面平行的方向流动。因此,在缓冲储存器33a中,沿与内壁侧面平行的方向形成具有上述空间频率的凹凸形状。即,假设过滤器42的开口直径被设为R(μm),则形成如下的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具有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103
以下的范围内的空间频率,并且该凹凸形状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或更大。
以与评价用于成型液体供给构件10的模具的表面形状的方法类似的方法来评价用于成型负压单元33的模具的表面形状。同样,以与上述方法类似的方法来进行空间频率分析并获得最大高度Ry。
利用如上所述制造和评价的模具使用工程塑料材料来成型负压单元33。
只要满足前述条件,负压单元33的内壁面的形状可以是连续的一种条件的表面形状。负压单元33的内壁面的形状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不同条件的表面形状的组合。内壁面的形状可以是突起形状。
作为负压单元33的材料,可以使用通用的塑料材料或者与液体供给构件10的材料类似的工程塑料材料。
对于负压单元33的内壁面的形状,以与模具表面的测量方式类似的方式进行测量,根据所测量的粗糙度曲线的数据进行空间频率分析,并且评价该形状。
在负压单元33的一部分中形成透明窗,使得能够观察到内壁面,并且进行观察评价,从而进行负压单元33中的气泡的沉积防止效果的验证以及气泡的排出性的评价。
(实施例1)
作为图1中示出的液体供给构件10的示例,制造内壁面形状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与最大高度Ry(μm)的组合不同的48种试验品,并且观察各试验品中的气泡到内壁面的沉积状态。对于任一试验品,在端部内侧配置开口直径为15(μm)的过滤器作为图1中示出的过滤器13。在下表1中示出了各试验品中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与最大高度Ry(μm)的组合条件。即,对于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在5(μm)至35(μm)的范围内,每5(μm)为一组。对于最大高度Ry(μm),在5(μm)至45(μm)的范围内,每5(μm)为一组。
通过使用模具来成型试验品中的任一试验品。通过使用安装有端铣刀的加工中心来加工所使用的模具的表面(形成液体供给构件的内壁面的表面)。此外,使用聚缩醛(POM)作为试验品中的任一试验品的材料。
在各试验品中,观察通过过滤器而产生的气泡到内壁面的沉积状态。在表1中示出了观察结果。
评价基准定义如下:用◎表示几乎没有观察到气泡到内壁面的沉积的试验品。用○表示在观察区域中存在少于15%的气泡的沉积状态的试验品。用△表示在观察区域中存在15%以上且少于30%的范围内的气泡的沉积状态的试验品。用×表示在观察区域中存在30%以上的气泡的沉积状态的试验品。
表1
根据内壁面的形状对气泡的沉积状态的评价
Figure GSA00000096115800121
从表1可以理解,在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位于15(μm)至20(μm)的范围内并且最大高度Ry等于15(μm)或更大的试验品中,几乎观察不到气泡的沉积,获得了良好的气泡沉积防止性能和良好的排出性。
在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位于5(μm)至15(μm)的范围内并且最大高度Ry等于5(μm)或更大的试验品中,观察到许多气泡的沉积,并且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泡相互结合和泡沫化的状态。另外,在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位于25(μm)以上的范围内并且最大高度Ry等于5(μm)或更大的试验品中,观察到许多气泡的沉积,并且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泡相互结合和泡沫化的状态。
(实施例2)
作为图4中示出的负压单元33的示例,制造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与最大高度Ry(μm)的组合不同的48种试验品,并观察各试验品中的气泡到内壁面的沉积状态。在表1中示出了各试验品中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与最大高度Ry(μm)的组合条件。通过使用模具来成型试验品中的任一试验品。
各个试验品被安装于具有图4所示的构造的喷墨记录设备。此时,作为图4中示出的过滤器42的开口直径为15(μm)的过滤器被安装于与记录头31对应的记录头。
在安装有各个试验品的喷墨记录设备中,执行记录头恢复操作,并且被回收的包含气泡的墨返回到负压单元(各试验品)。另外,当存在于记录头中的空气通过过滤器时,产生气泡。此时,尽管所产生的气泡通过与图4中示出的泵37对应的泵,但气泡的尺寸在通过泵之前和通过泵之后几乎没有变化,并且气泡尺寸由过滤器的开口直径决定。另外,包含气泡的墨由于墨循环而被回收到负压单元。
观察各个试验品中的气泡到内壁面的沉积状态。由此,在内壁面形状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位于15(μm)至20(μm)的范围内并且最大高度Ry等于15(μm)或更大的试验品中,几乎观察不到气泡的沉积,获得了良好的气泡沉积防止性能和良好的排出性。
在内壁面形状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位于5(μm)至15(μm)的范围内并且最大高度Ry等于5(μm)或更大的试验品中,以及在内壁面形状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位于25(μm)以上的范围内并且最大高度Ry等于5(μm)或更大的试验品中,在缓冲储存器和气液交换室中观察到许多气泡的沉积。在气液交换室中,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泡相互结合和泡沫化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防止了气泡或泡沫到液体供给构件的内壁的沉积,并改进了气泡或泡沫的排出性。防止了液体排出设备中的废墨量的增加,并防止了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机构的错误操作。
虽然已经参考典型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将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的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液体供给构件,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液体排出设备,且所述液体供给构件包括:
过滤器,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的入口处;和
重复地设置山部和谷部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其被设置于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的内壁面,
其中,假设所述过滤器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重复地设置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FSA00000096115700011
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山部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
Figure FSA00000096115700012
或更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液体的移动方向形成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壁面上形成所述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和所述最大高度Ry(μm)分别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凹凸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由表面不具有疏水基的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供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是聚缩醛、聚醚醚酮、聚醚酮、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脲醛树脂中的一种。
6.一种液体供给构件,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用于将液体供给到液体排出设备,且所述液体供给构件包括:
过滤器,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的入口处;和
重复地设置凸部和凹部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其被设置于所述液体供给构件的内壁面,
其中,假设所述过滤器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重复地设置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FSA00000096115700013
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凸部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
Figure FSA00000096115700021
或更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供给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液体的移动方向形成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
8.一种负压单元,所述负压单元被设置在液体排出头和用于储存将被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的储存器之间,所述负压单元包括:
缓冲储存器,其被构造成临时地储存从所述储存器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
气液交换室,其被构造成将从所述液体排出头回收的流体分离为液体和气体;和
重复地设置山部和谷部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其被形成于所述缓冲储存器和所述气液交换室中的至少一方的内壁面,
其中,假设与所述缓冲储存器和/或所述气液交换室连接的过滤器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重复地设置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FSA00000096115700022
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山部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
Figure FSA00000096115700023
或更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沿着液体的移动方向形成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
10.一种液体排出设备,所述液体排出设备用于将液体从液体排出头排出到记录介质并且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所述液体排出设备包括:
储存器,其被构造成储存将被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
负压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排出头和所述储存器之间,并且所述负压单元具有:缓冲储存器,其用于临时地储存从所述储存器供给到所述液体排出头的液体;和气液交换室,其用于将从所述液体排出头回收的流体分离为液体和气体;
过滤器,其与所述负压单元连接;以及
重复地设置山部和谷部而形成的凹凸形状,其被形成于所述负压单元的内壁面,
其中,假设所述过滤器的开口直径等于R(μm),则重复地设置所述凹凸形状的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的空间频率的一个周期f(μm)位于R以上且
Figure FSA00000096115700031
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山部的最大高度Ry(μm)等于
Figure FSA00000096115700032
或更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排出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液体的移动方向形成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
CN201010168495.0A 2009-05-08 2010-05-07 液体供给构件、负压单元和液体排出设备 Active CN1018798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3424 2009-05-08
JP2009113424A JP4859258B2 (ja) 2009-05-08 2009-05-08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9816A true CN101879816A (zh) 2010-11-10
CN101879816B CN101879816B (zh) 2014-04-16

Family

ID=43052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8495.0A Active CN101879816B (zh) 2009-05-08 2010-05-07 液体供给构件、负压单元和液体排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43985B2 (zh)
JP (1) JP4859258B2 (zh)
CN (1) CN10187981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8582A (zh) * 2012-08-10 2014-02-12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头及液体排出设备
CN107530717A (zh) * 2015-03-30 2018-01-02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形成流体喷射装置的方法及流体喷射系统
CN110947578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细美事有限公司 药液供应装置
CN112706525A (zh) * 2020-12-25 2021-04-27 镭德杰标识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止泡装置和供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91399B1 (ko) * 2014-07-14 2021-08-23 세메스 주식회사 액 공급 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기판 처리 장치
JP6384357B2 (ja) * 2015-02-20 2018-09-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9889651B2 (en) * 2015-03-30 2018-02-13 Funai Electric Co., Ltd. Fluid ejection device for depositing a discrete quantity of fluid onto a surface
US9815284B2 (en) * 2015-04-07 2017-11-14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ischarge head, liquid discharge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6833346B2 (ja) * 2016-05-23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素子基板、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759127B2 (ja) * 2017-02-28 2020-09-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463195B2 (ja) 2020-06-09 2024-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026871A (zh) * 2021-03-19 2021-06-25 奥利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流通矢量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8478A (en) * 1980-06-06 1983-01-11 Shinshu Seiki Kabushiki Kaisha Ink supply system for ink jet printers
CN1440875A (zh) * 2002-02-14 2003-09-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US20050062818A1 (en) * 2003-09-24 2005-03-24 Olympus Corporation Ink distributor
US7273275B2 (en) * 2004-11-29 2007-09-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ir funneling inkjet printhe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8158A (ja) * 1981-12-23 1983-06-28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H0780206A (ja) * 1993-09-09 1995-03-28 Hitachi Ltd 消泡装置
JP3571856B2 (ja) * 1996-07-12 2004-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4471525B2 (ja) * 2001-03-30 2010-06-02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粘稠性樹脂供給装置
JP4013642B2 (ja) * 2002-05-15 2007-1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224433B2 (ja) * 2004-06-18 2009-02-1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ろ過装置、インクろ過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EP2002883B1 (en) * 2006-04-05 2012-12-05 Nikkiso Company Limited Mixer, mixing device and unit for measuring medical compon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8478A (en) * 1980-06-06 1983-01-11 Shinshu Seiki Kabushiki Kaisha Ink supply system for ink jet printers
CN1440875A (zh) * 2002-02-14 2003-09-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US20050062818A1 (en) * 2003-09-24 2005-03-24 Olympus Corporation Ink distributor
US7273275B2 (en) * 2004-11-29 2007-09-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ir funneling inkjet printhead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8582A (zh) * 2012-08-10 2014-02-12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头及液体排出设备
CN103568582B (zh) * 2012-08-10 2015-08-26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头及液体排出设备
US9289984B2 (en) 2012-08-10 2016-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CN107530717A (zh) * 2015-03-30 2018-01-02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形成流体喷射装置的方法及流体喷射系统
CN110947578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细美事有限公司 药液供应装置
CN110947578B (zh) * 2018-09-27 2022-07-19 细美事有限公司 药液供应装置
CN112706525A (zh) * 2020-12-25 2021-04-27 镭德杰标识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止泡装置和供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60284A (ja) 2010-11-18
US8443985B2 (en) 2013-05-21
CN101879816B (zh) 2014-04-16
JP4859258B2 (ja) 2012-01-25
US20100282342A1 (en) 2010-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9816B (zh) 液体供给构件、负压单元和液体排出设备
CN101287606B (zh) 脉冲阻尼射流结构
CN1688392B (zh) 在浆化稠密介质分离中控制介质颗粒尺寸
EP061004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k consumption detection
CN102753351A (zh) 连续喷墨打印机的流体回路中的测量系统、相关的流体回路和设计为执行所述测量系统的模块
CN1970303B (zh) 液体排出头、液体供给装置、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液体供给方法
CN105150688A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
CN214001013U (zh) 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
CN102189806A (zh) 液体喷出头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1254706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321340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6916A (zh) 具有连续射流打印头的打印机和用于清洁该打印头的装置
CN102627032A (zh) 用于液相墨再循环系统的废墨回收装置
JP2009113212A5 (zh)
CN103386818B (zh) 可从印刷头中除去气泡而不产生废墨的流体构件
CN102248797B (zh) 液滴喷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气泡分离方法
US7109513B2 (en) Use of wicking means to manage fluids on optical level sensing systems
JP4488121B2 (ja)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量の管理方法
CN212298581U (zh) 一种蒸汽伴热疏水系统
CN108117179A (zh) 一种应用于mto装置水系统的净化系统及净化工艺
CN201067996Y (zh) 墨盒
CN101850659B (zh) 具有内压调整的连续供液装置
CN218489107U (zh) 一种用于粉末喷墨粘结打印的液料系统
CN104608492A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维护方法及维护系统
CN104985935B (zh) 打印流体盒和打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