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1693A - 加热袋 - Google Patents

加热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1693A
CN101871693A CN201010166951A CN201010166951A CN101871693A CN 101871693 A CN101871693 A CN 101871693A CN 201010166951 A CN201010166951 A CN 201010166951A CN 201010166951 A CN201010166951 A CN 201010166951A CN 101871693 A CN101871693 A CN 101871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heating
breakthrough part
nonwoven
heating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6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1693B (zh
Inventor
赵炳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vest Charmf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RAUZE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AUZEN KK filed Critical KRAUZEN KK
Publication of CN101871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1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8Warming devices generating the heat by exothermic reactions, e.g. heat released by the contact of unslaked lime with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4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foodstuffs or other articles intended to be cooked or heated within the package
    • B65D81/3484Packages having self-contained heating means, e.g. heating generated by the reaction of two chemic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热袋,尤其公开对用于排出发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的蒸汽排出结构进行改善的加热袋。所述加热袋包括:袋体,该袋体设有容纳空间和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贯通部;设置在所述袋体内的分隔部,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内装物容置空间和与所述贯通部连通的发热空间;容纳在所述发热空间内的发热部,受到外力时,所述发热部进行放热反应;设置在所述袋体的所述贯通部处的气体排出部,用于通过所述贯通部仅排出所述放热反应时产生的气体。

Description

加热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加热内装物的加热袋,尤其涉及对用于排出发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的蒸汽排出结构进行改善的加热袋。
背景技术
加热袋是无需其他加热装置也能够对内装物进行加热的器具。这种加热袋内部封装有由反应液体及与所述反应液体反应而放出热量的发热体构成的发热部。
在未使用状态下,所述反应液体容纳在如塑料袋、塑料管、玻璃管等反应液体容器中,以防止所述反应液体与发热体反应。而用户想要使用时,通过向所述反应液体容器施加外力而压碎或挤破所述反应液体容器,以使所述反应液体流出并与所述发热体反应,放出热量。
在这种放热过程中,所述反应液体气化而产生气体(蒸汽),产生的气体通过形成在所述加热袋的外缘的蒸汽排出口排出。这种蒸汽排出口的结构已公开在中请号为20-2003-0018057的韩国专利中。
然而,对于现有的加热袋而言,为了从内部排出发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不能对外缘的一部分进行封合,这使加热袋的制造工艺变得复杂。而且在封合过程中,由于传导热,所述蒸汽排出口可能会堵塞,因此造成封合不合格,并且这种质量不合格的加热袋还具有用户使用时爆炸的危险。
并且,除了气体,反应液体也可能通过形成在外缘的蒸汽排出口排出,因此在使用时具有烫伤用户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在外缘形成蒸汽排出口也能够顺利排出气体的加热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时直接接触反应液体而烫伤的加热袋。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封合不合格而引起的蒸汽排出口堵塞的加热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袋包括:袋体,该袋体设有容纳空间和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贯通部;设置在所述袋体内的分隔部,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内装物容置空间和与所述贯通部连通的发热空间;容纳在所述发热空间内的发热部,受到外力时,所述发热部进行放热反应;设置在所述袋体的所述贯通部处的气体排出部,用于通过所述贯通部仅排出所述放热反应时产生的气体。
在此,所述贯通部形成在所述袋体的除了外缘部分的区域。
并且,所述贯通部具有开口部和所述袋体的一部分不完全切开而形成的不完全切开部中的至少一个。
并且,所述开口部形成为多个并沿着圆形环线排列。
并且,所述气体排出部包含聚丙烯材质的无纺布。
在此,所述无纺布的克量为大于等于70且小于等于11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加热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能够简化加热袋的密封工艺,因此能够节省制造成本。
第二,不仅能够提高对用于排出气体的排出口的设计自由度,而且与排出口形成在外缘的现有的加热袋相比,能够更加顺畅地向外排出气体。
第三,由于反应液体不会泄漏到外部,因此能够避免用户被所述反应液体烫伤。具体来讲,现有技术中,为了形成蒸汽排出口,对袋体的部分外周边缘不进行封合。然而在封合过程中,由于传导热可能会造成封合不合格。如果封合不合格程度较为严重,则这种加热袋在用户使用时还可能会爆炸。与之相比,本发明的加热袋将蒸汽排出口未形成在外缘部分,因此从根本上排除封合不合格的可能性。
第四,能够根据气体排出部适当调节气体排出率,因此相比于直接向外部排出气体,能够得到更高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热袋的立体图;
图2为沿图1所示加热袋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加热袋的立体图;
图4a及图4b为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加热袋的发热前和发热过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加热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加热袋的立体图;
图7为沿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所示加热袋的气体排出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气体排出部中拆卸盖板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气体排出部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11为图8所示气体排出部的最终装配后的俯视图。
主要符号说明:100、100a、100b、100c为加热袋,110、110a、110b、110c为袋体,111为第一外袋,113为第二外袋,115、115a、115b为贯通部,120为分隔部,130为发热部,131为反应液体容器,133为发热体,150为袋口,140、140a、140b、200为气体排出部,210为底板,211为第一贯通口,213为限位凸起,215为支撑面,217为内周面,218为凹入部,220为无纺布,230为盖板,231为凸起,232为加强肋,234为第二贯通口,235为圆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加热袋。
如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热袋100包括:具有容纳空间S和贯通部115的袋体110;设置在所述袋体110内部的分隔部120,用于将容纳空间S分隔成内装物容置空间S2和发热空间S1;容置在所述发热空间S1内的发热部130;设置在所述袋体110的所述贯通部115处的气体排出部140,用于仅排出所述气体。
所述袋体110包括形成有所述贯通部115的第一外袋111、与所述第一外袋111封合以形成容纳空间S的第二外袋113。
所述贯通部115形成在所述袋体110中除了所述分隔部120、所述第一外袋111及所述第二外袋113相封合的后述的外缘部分E1、E2之外的某一区域。即,所述贯通部115可以形成在所述袋体110中除了外缘部分E1、E2之外的区域。
如图1所示,所述贯通部115也可以形成在所述袋体110的所述前表面117的中部。即,所述贯通部115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外袋111的中部。
并且,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贯通部115可以由开口部形成。具体来讲,所述开口部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一外袋111的某一区域沿着圆形截取线截取而形成。在此,虽然所述开口部的形状在图1中以圆形示出,但是可以对所述开口的形状进行多种变更。
如上所述,由于所述贯通部115形成在所述袋体110的非外缘部分的第一外袋111的某一区域,因此制造袋体110时,封合所述第一外袋111、第二外袋113及所述分隔部120的外缘的封合工艺变得简单,据此能够节省制造成本。
另外,所述分隔部120设置在所述袋体110的内部。
所述分隔部120分隔所述容纳空间S,以防止在所述发热空间S1中进行放热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及所述反应液体与容置在所述内装物容置空间S2内的所述内装物接触。
并且,所述分隔部120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薄膜形成,由此在所述放热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传递到所述容置空间S2的所述内装物。
所述分隔部120设置在所述袋体110的所述第一外袋111及所述第二外袋113之间,并且可以与所述外袋111、113在外缘部分封合。
并且也可以如图2所示,所述分隔部120与所述第一外袋111沿着第一外缘部分E1封合,且所述分隔部120与所述第二外袋113沿着所述第二外缘部分E2封合。
图2中示出的所述第一外缘部分E1的密封区域与所述第二外缘部分E2的密封区域不重叠,但这仅是一种实施例,也可以根据封装到所述发热空间S 1的发热部130的大小及容置到所述内装物容置空间S2的所述内装物的大小来适当变更所述密封区域的位置。
在此,所述袋体110形成有内装物插入开口G,用于向所述内装物容置空间S2中插入或填充内装物。
所述内装物插入开口G通过所述第二外袋113与所述分隔部120在所述袋体110的部分区域未封合而形成。据此,所述内装物插入开口G与所述内装物容置空间S2相连通。
据此,收到所述加热袋100的制造商,通过所述内装物插入开口G插入或填充所述内装物后,对所述内装物插入开口G进行封口而可以制造出一个成品。
在此,所述内装物可以是汤、米饭等液态或固态食物,也可以是中药、护肤面膜、热敷理疗贴等物品。但是,这些列举的内装物仅是示意性的实施例,只要是需要加热的物品,任何一种均可以作为内装物。
并且,除了所述内装物插入开口G,封合所述袋体110及所述分隔部120的外缘。
另外,所述发热部130包括容纳用于进行放热反应的反应液体的反应液体容器131及与所述反应液体反应的发热体133。
所述反应液体容器131由施加外力时可以破裂的材料构成。在此,所述反应液体容器131可以是玻璃管、塑料管、塑料袋中的一种。
所述发热体133当所述反应液体容器131破裂时与所述反应液体容器131内部的所述反应液体进行放热反应。
所述发热体133可以包括氧化钙、氢氧化钙及氯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但是,只要是能够与所述反应液体进行放热反应的物质,除了上述列举的物质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各种物质。在此,所述发热体133还可以包括铁、铝或其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以是氧化铁、硫化铁、氧化铝、硫化铝。
此时,所述氧化钙、氢氧化钙或氯化镁与所述反应液体进行第一次放热反应,在第一次放热反应中产生的产物与所述铁、铝或其化合物进行第二次放热反应。从而,可以通过添加所述铁、铝或其化合物来适当调节反应速度及根据放热反应的加热温度。
根据具体需要,所述发热体133还可以封装在无纺布(未图示)内。
虽然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反应液体容器131和能够与从所述反应液体容器131中流出的反应液体接触的发热体133,压破所述反应液体容器131而引起放热反应,但是也可以将所述发热体133封装在容器中。
即,专门设置容纳所述发热体133的发热体容器(未图示),以此代替所述反应液体容器131,并将反应液体(未图示)加入到所述发热体容器的外部。从而,使用时压破所述发热体容器以产生放热反应。
所述气体排出部140的作用是通过所述贯通部115向外部仅排出在放热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所述气体而防止所述反应液体流出。
所述气体排出部140具有能够起到上述作用的无纺布。
在此,所述无纺布的材质可以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等,聚丙烯具有与作为反应液体的水相互排斥的疏水性。
并且,利用含有所述聚丙烯的无纺布进行了该无纺布对气体的透过性及对反应液体的非透过性的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有所述聚丙烯的无纺布的优选的克量(g/m2)为大约大于等于70小于等于110。即,进行了4次重复试验的结果,当无纺布的克量小于70时,在1次以上的试验中检测到作为所述反应液体的水透过所述无纺布。因此,为了以较高的可靠性来维持反应液体的非透过性,优选使用克量大于等于70的无纺布。这是由于当用户接触反应液体时,具有烫伤的安全隐患,因此维持较高的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并且,当无纺布的克量大于110时,检测到气体的排出量急剧下降而影响气体的顺畅排出。因此,从顺畅地排出气体的角度来考虑,优选使用克量小于等于110的无纺布。
所述气体排出部140封合在所述袋体110以盖住所述贯通部115。如图2所示,所述气体排出部140可以封合在所述袋体110的所述外袋111的所述贯通部115的前表面。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封合在所述外袋111的背面118。
在此,可以先将所述气体排出部140封合到所述第一外袋111的所述贯通部115,然后再进行贴合有所述气体排出部140的所述第一外袋111、所述第二外袋113及所述分隔部120之间的封合工艺。
所述气体排出部140可以形成为对应所述贯通部115的形状。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加热袋100a包括袋体110a、所述分隔部(未图示)、所述发热部(未图示)及气体排出部140a。本实施例的分隔部及发热部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第二实施例的袋体110a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贯通部115a的形状不同。
具体来讲,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的贯通部115a具有多个开口部。所述多个开口部形成为长孔形状,并沿着圆形环线排列在所述袋体110a上。根据需要,所述多个开口部也可以按照不同于图示的图形(patten)排列在所述袋体110a上。
所述气体排出部140a具有包围所述贯通部115a的带状的聚丙烯无纺布。
所述气体排出部140a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142分别延长至所述袋体110a的外缘部分E1。
并且,所述气体排出部140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部143横向延伸,而盖住所有的所述贯通部115a,并封合在所述第一外袋的前表面117。但是根据需要,所述气体排出部140a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外袋及所述第二外袋相同的大小,并沿着所述袋体110a的外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外袋、所述第二外袋、所述分隔部相封合。
如图4a及图4b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加热袋100b包括具有贯通部115b的袋体110b和气体排出部140b。其余的分隔部及发热部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图4a为进行放热反应之前的加热袋100b的立体图,图4b为放热过程中的加热袋100b的立体图。
第三实施例的贯通部115b具有所述袋体110b的第一外袋111的一部分被不完全切开而形成的不完全切开部。
如图4b所示,当发生放热反应时,贯通部115b从所述第一外袋111打开而形成缝隙,通过所述缝隙排出所述气体。
所述气体排出部140b设置在所述外袋111的背面(前表面117的相反面),与所述袋体110b及所述分隔部相封合以盖住所述贯通部115b。
如果使用上述具有不完全切开部的贯通部115b,则相比于使用具有完全开口部的贯通部,对袋体110前表面的外观设计变得容易。即,如果先利用文字、图形、图案等要素设计所述袋体110的前表面117之后,再形成所述不完全切开部,则无需毁坏所述设计也能形成贯通部115b,因此对袋体110前表面的外观设计变得容易。
并且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加热袋110c包括:具有容纳空间S和连通所述容纳空间S与外部的多个贯通部115的袋体110c;设置在所述袋体110c内部的多个分隔部120,以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S分隔成一个内装物容置空间S2和分别与所述多个贯通部115连通的多个发热空间S1、S3;分别封装在所述多个发热空间S1、S3内的多个发热部130,以用于施加外力时发生放热反应;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贯通部115上的多个气体排出部140,以用于仅排出所述放热反应时产生的气体。
第四实施例的加热袋100c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以所述内装物容置空间S2为中心再设置一个发热空间,据此发热部130、贯通部115、分隔部120及气体排出部140均设置有多个。
所述多个贯通部115形成在构成所述袋体110c的第一外袋111及第二外带113的非外缘部分的区域。并且如图5所示,也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外袋111、113的中部。
如图6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加热袋100d包括:具有容纳空间S和贯通部115c的袋体110d;设置在所述袋体110d内部的分隔部120,以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S分隔成内装物容置空间S2和发热空间S1;封装在所述发热空间S1内的发热部130;设置在所述贯通部115的气体排出部200,以用于仅排出气体。
所述加热袋100d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袋体110d的上端并与所述容纳空间S连通的袋口(spout)150,所述袋口150可以通过盖体来开闭,以使用户能够打开盖体并摄取内装在所述容纳空间S内的所述内装物。
如图7所示,所述气体排出部200包括:聚丙烯材质的无纺布220;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无纺布220的支撑面215的底板210,所述支撑面215形成有通向所述发热空间S1的第一贯通口211;设置在所述底板210的上部的盖板230,所述盖板230具有可以与所述第一贯通口211及所述贯通部115c连通的第二贯通口234。
所述底板210可以由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成型而制造。
所述底板210具有包围所述贯通部115c而封合在所述袋体110d的第一外袋111的接触边缘216。
并且,所述底板210还包括从所述支撑面215向所述盖板230侧突出的限位凸起213,用于限制所述无纺布220的移动。
如图9所示,所述无纺布220接触并支撑于所述底板210的所述支撑面215中包围所述第一贯通口211的外缘区域D。
并且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贯通口211可以以“+”图形布置为两排。所述第一贯通口211的面积为大于等于0.25mm2小于等于1mm2
毋庸置疑,对所述第一贯通口211的面积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并且如图7及图9所示,所述第一贯通口211形成在从所述支撑面215向所述发热空间S1凹入,更加具体讲,向所述分隔部120凹入的凹入部218上。
即,所述凹入部218与所述无纺布220的下表面之间可以略微形成空间。
所述盖板230封闭所述底板210的所述支撑面215的上部。在此,所述盖板230沿着所述底板210的内周面217强制插入到所述底板210上。
所述盖板230包括圆拱(web)235、从圆拱235向所述袋体110d突出的多个凸起231、用于加强所述第二贯通口234的加强肋(reinforced rib)232。
如图7及图8所示,所述圆拱235以其外缘向所述底板210弯曲的形状形成。
所述盖板230可以由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成型而制造。
以下,说明由于所述反应液体容器131内的所述反应液体与所述发热体132的放热反应产生的所述气体向外部排出的过程。
由所述盖板230和所述底板210构成的所述气体排出部200的内部空间A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而所述发热空间S1的压力比大气压低。
因此,进行放热反应之前,所述无纺布220根据上述的压力差紧贴在所述底板210的所述支撑面215。
但是,如果由于放热反应而产生所述气体,则所述发热空间S 1内的压力升高,由此所述无纺布220与所述支撑面215之间的紧贴力下降,从而所述气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贯通口211排出。
被排出的所述气体通过所述盖板230的所述第二贯通口234及所述袋体110d的所述贯通部115c而排出到加热袋100d的外部。
但是所述放热反应过程中,从反应液体容器中流出的所述反应液体根据表面张力而不能通过所述第一贯通口211及所述无纺布220。
据此,利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所述气体排出部200,也能够达到仅排出气体的效果。
另外,通过适当调整所述第一贯通口211及第二贯通口234的大小,能够控制所述气体的排出量(以时间为单位的排出量)。据此,相比于直接向所述加热袋100的外部排出所述气体,能够进一步得到由所述气体带来的加热效果而提高加热效率。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实施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形及等同替换。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性保护范围应该根据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的发明的技术思想来决定。

Claims (9)

1.一种加热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袋体,该袋体设有容纳空间和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贯通部;
设置在所述袋体内的分隔部,用于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内装物容置空间和与所述贯通部连通的发热空间;
容纳在所述发热空间内的发热部,受到外力时,所述发热部进行放热反应;
设置在所述袋体的所述贯通部处的气体排出部,用于通过所述贯通部仅排出所述放热反应时产生的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形成在所述袋体的除了外缘部分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具有开口部和所述袋体的一部分不完全切开而形成的不完全切开部中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形成为多个并沿着圆形环线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出部包含聚丙烯材质的无纺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盖住所述贯通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出部包括:
设有支撑面的底板,该支撑面形成有通向所述发热空间的第一贯通口并用于支撑布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口上的所述无纺布;
设有与所述第一贯通口及所述贯通部连通的第二贯通口的盖板,用于封闭所述底板的上部以容置所述无纺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包括从所述支撑面向所述盖板侧突出的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所述无纺布的移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的克量为大于等于70且小于等于110。
CN2010101669518A 2009-04-21 2010-04-21 加热袋 Active CN1018716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34655A KR100967452B1 (ko) 2009-04-21 2009-04-21 발열팩
KR10-2009-0034655 2009-04-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1693A true CN101871693A (zh) 2010-10-27
CN101871693B CN101871693B (zh) 2012-11-07

Family

ID=42645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69518A Active CN101871693B (zh) 2009-04-21 2010-04-21 加热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967452B1 (zh)
CN (1) CN1018716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954A (zh) * 2013-04-18 2015-11-18 斯特凡诺·蒙泰兰尼克 用于热处理食物的成套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38835A (ko) * 2016-06-08 2017-12-18 (주) 신산이 팽창 및 수축 가능한 발열 용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819A (ja) * 1989-05-31 1991-01-10 Tekunon:Kk 飲食物用加熱装置
WO1994011682A1 (en) * 1992-11-19 1994-05-26 Surinder Pal Grewal Self-heating pouch
EP1164092A2 (en) * 2000-06-13 2001-12-19 Mauro Zaninelli A bag having heating or chilling means
WO2005120315A1 (en) * 2004-06-08 2005-12-22 Krauzen Co., Ltd. Heating element-accommodating structure suitable for use in food storage pouch
WO2006057508A1 (en) * 2004-11-25 2006-06-01 Krauzen Co., Ltd. Single-use food heating pouch having structure preventing moisture permeation and discharge
KR100843270B1 (ko) * 2007-09-13 2008-07-03 (주)핫밀테크 가열 봉투
US20090025706A1 (en) * 2006-02-24 2009-01-29 Harvest Charmfoods Co., Ltd. Pouch pack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5971A (ja) * 1998-03-03 1999-09-1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圧力調整弁および圧力調整弁付き包装体
US7709069B2 (en) * 2005-12-14 2010-05-04 M & Q Packaging Corporation High temperature venting bags
KR100796300B1 (ko) 2006-03-03 2008-01-21 (주)참맛 가열팩유니트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819A (ja) * 1989-05-31 1991-01-10 Tekunon:Kk 飲食物用加熱装置
WO1994011682A1 (en) * 1992-11-19 1994-05-26 Surinder Pal Grewal Self-heating pouch
EP1164092A2 (en) * 2000-06-13 2001-12-19 Mauro Zaninelli A bag having heating or chilling means
WO2005120315A1 (en) * 2004-06-08 2005-12-22 Krauzen Co., Ltd. Heating element-accommodating structure suitable for use in food storage pouch
WO2006057508A1 (en) * 2004-11-25 2006-06-01 Krauzen Co., Ltd. Single-use food heating pouch having structure preventing moisture permeation and discharge
US20090025706A1 (en) * 2006-02-24 2009-01-29 Harvest Charmfoods Co., Ltd. Pouch pack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KR100843270B1 (ko) * 2007-09-13 2008-07-03 (주)핫밀테크 가열 봉투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954A (zh) * 2013-04-18 2015-11-18 斯特凡诺·蒙泰兰尼克 用于热处理食物的成套件
CN105072954B (zh) * 2013-04-18 2017-06-09 斯特凡诺·蒙泰兰尼克 用于热处理食物的成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1693B (zh) 2012-11-07
KR100967452B1 (ko)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01048B1 (ko) 개선된 밀봉 부재를 갖는 캡슐
KR102206315B1 (ko) 음료용 캡슐과, 해당 제품 장치 및 방법
EP2872421B1 (en) Brewing system with adaptable sealing element
RU2378968C2 (ru) Капсула с отгибающимся уплотняющим элементом
RU2611208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питков
CN104540750B (zh) 用于泡制产品的包囊
US7640842B2 (en) Prepacked serving for espresso coffee machine, and dispensing unit suitable for use with the said serving
JP2018515236A (ja) カプセル、そのようなカプセルから飲用可能な飲料を調製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飲料調製装置におけるそのようなカプセルの使用方法
KR20180120676A (ko) 우려내거나 용해 가능한 음료의 준비를 위한 개선된 캡슐
CN101871693B (zh) 加热袋
RU2743904C2 (ru) Капсула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стоев и растворимых напитков
US20080022859A1 (en) Device for Producing a Brew of an Aromatic Vegetable Substance and Cartridge Containing Said Aromatic Vegetable Substance
CN20572902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102186385A (zh) 用于由可溶性粉末即刻制备热饮料的装置
JP6661322B2 (ja) コーヒーカプセル
CN101784461B (zh) 可自加热容器
CN203447159U (zh) 用于真空电热容器的壶盖组件和真空电热容器
US11787623B2 (en) Single serve capsule having weak points and thinned points in the capsule base
CN202820890U (zh) 用于电炖盅的内胆和具有该内胆的电炖盅
WO2002001994A1 (en) A unit for enabling two reactant materials to be mixed
CN206108015U (zh) 一种包装瓶
CN211224577U (zh) 一种冷冻食品热压封口防爆包装袋
CN216090092U (zh) 一种快速溶解物料的饮料胶囊
CN2923543Y (zh) 蒸汽自行排放式塑料包装物
CN202820891U (zh) 用于电炖盅的内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8

Address after: Korea city Daoan

Patentee after: Harvest Charmfoods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Krauzen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