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1009B - 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1009B
CN101861009B CN2010101498980A CN201010149898A CN101861009B CN 101861009 B CN101861009 B CN 101861009B CN 2010101498980 A CN2010101498980 A CN 2010101498980A CN 201010149898 A CN201010149898 A CN 201010149898A CN 101861009 B CN101861009 B CN 101861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switch element
rec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98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1009A (zh
Inventor
藤村芳夫
西崎祐介
吉冈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tem Solutions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947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24542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947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24495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947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7337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61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1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7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buck topology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具备:整流部,将交流电源予以全波整流;开关元件,输入经整流部整流后的电压,并开关流通在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的电流;分压电路,将经整流部全波整流后的电压予以分压而获得基准电压Vref;比较器,比较基准电压Vref和与流通在发光元件的电流对应的比较电压Vcmp;以及控制部,依据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控制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

Description

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发光元件的控制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已开发有利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照明用发光元件的照明系统。
图11显示以往的照明系统的控制电路100。控制电路100构成为含有:整流部10、整流用电容器12、抗流(choke)线圈14、再生用二极管16、开关(switching)元件18、控制部20及比较器22。
当AC电源供给至整流部10时,AC电源会被全波整流。全波整流后的电压再通过整流用电容器12而平滑化,作为驱动电压被供给至控制部20的电源电压及LED 102的阳极端子。LED 102的阴极经由抗流线圈14、开关元件18及电阻元件R1的串联连接而接地。通过以控制部20对开关元件18进行开关控制,使电流经由抗流线圈14、开关元件18及电阻元件R1流往LED 102从而使LED 102发光。此外,当开关元件18关断(off)时使蓄积在抗流线圈14的能量再生至LED 102的再生用二极管16是与LED102及抗流线圈14并联地设置。
在比较器22输入有:由流通在LED 102的电流而产生于电阻元件R1两端的比较电压Vcmp、以及由输入有平滑化后的电源的控制部20所产生的电压Vreg经电阻分压后所得的固定的基准电压Vref。控制部20根据比较器22所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与比较电压Vcmp的比较结果来控制开关元件18的开关动作。当比较电压Vcmp比基准电压Vref小时,控制部20将开关元件18予以导通(on)而使电流流往LED 102。当比较电压Vcmp比基准电压Vref大时,控制部20将开关元件18予以关断而阻断流往LED 102的电流。
如上所述,控制流通在LED 102的电流,从而能够控制LED 102的平均发光强度。
然而,上述的以往技术的控制电路100中,由于基准电压Vref为固定电压,因此如图12所示,输入的AC电压与流通在LED 102的电流的相位并不一致,有功率因数无法提高的问题。
此外,现在有使用白炽灯泡用的能够对发光强度(亮度)进行调光的系统。白炽灯泡的调光系统如图13所示,控制交流电源的导通角,使流通在白炽灯泡的电流平均值下降,由此控制发光强度。
另一方面,在使用LED作为发光元件的情况中同样也是需要可对发光强度进行调光的系统。到目前而止,LED的调光系统中是使用将交流电压转换成数字电压信号来进行处理的电路、以及检测交流电压成为关断的时间使变频器(inverter有称为反向器的情形。)的振荡停止的电路。
然而,在住宅等中,从以往便具备有作为基础设施的对于白炽灯泡的调光系统,这使得上述的电路必须以相异电路的形式来予以提供,各种的电路规模皆会变得比较大,因此有LED的控制系统的制造成本增加等问题。
是故,需要一种挪用以往的白炽灯泡用的调光用电路而能够进行LED调光的控制电路。
此外,以往的白炽灯泡的调光用电路是每家制造商规定有不同的最低输出电压。亦即,交流电压的导通角的控制范围并不相同,最低输出电压为30V的调光用电路与60V的调光用电路等是混在一起。
例如,当配合最低输出电压为30V的调光用电路的电压调整范围(30V至最大输出电压)而构成了对LED进行开关控制的控制电路时,若将该控制电路应用至最低输出电压为60V的调光用电路中,则会有LED的调光虽可在30V至60V的电压范围内进行,但该30V至60V的电压范围却无法利用的状况,而产生无法将LED调光成最低调光状态(变得最暗的状态)等问题。另一方面,当配合最低输出电压为60V的调光用电路的电压调整范围(60V至最大输出电压)而构成了对LED进行开关控制的控制电路时,若将该控制电路应用至最低输出电压为30V的调光用电路中,则会有控制电路的开关控制在30V至60V的电压范围内变得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无关于各者的调光用电路的最低输出电压,不管挪用哪个调光用电路皆能够将LED调光成最低调光状态(变得最暗的状态)的控制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态样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具备:整流部,将交流电源予以全波整流;开关元件,输入经所述整流部整流后的电压,并开关流通在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的电流;分压电路,将经所述整流部全波整流后的电压予以分压而获得基准电压;比较器,比较所述基准电压和与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对应的比较电压;以及控制部,依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具备:整流部,将交流电源予以全波整流;电容器,将经所述整流部整流后的电压予以平滑化;开关元件,输入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并开关流通在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的电流;分压电路,将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予以分压而获得基准电压;比较器,比较所述基准电压和与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对应的比较电压;以及控制部,依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
本发明的一态样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具备:整流部,将交流电源予以全波整流;电容器,将经所述整流部整流后的电压予以平滑化;第1开关元件,输入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并开关流通在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的电流;分压电路,含有当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成为第1电压以下时阻断电路的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且当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比所述第1电压大时将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予以分压并输出基准电压;比较器,比较所述基准电压和与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对应的比较电压;以及控制部,依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功效,请参阅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显示第1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构成的图。
图2是显示第1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作用的图。
图3是显示第1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其他例的构成的图。
图4是显示第1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其他例的作用的图。
图5是显示第2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构成的图。
图6是显示第2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作用的图。
图7是显示第3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构成的图。
图8是显示第3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作用的图。
图9是说明第3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最低调光状态的控制的图。
图10是显示第3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其他例的构成的图。
图11是显示背景技术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构成的图。
图12是显示背景技术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的作用的图。
图13是显示背景技术的白炽灯泡的调光电路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200构成为含有:整流部30、抗流线圈32、再生用二极管34、开关元件36、控制部38、比较器40及分压电路42。此外于图2显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200各部的电压/电流。
控制电路200进行发光元件的发光的控制。例如,连接至照明用发明二极管(LED)102,进行流往LED 102的电流的控制。
整流部30构成为含有整流桥式电路30a。交流电压Sin输入于整流部30,将交流电压Sin予以全波整流而输出全波整流电压Srec。如图1所示,在整流部30可设置保护用的保险丝30b与消除噪声用的滤波器30c。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整流部30的后段并不设置大容量的整流用电容器12,或者仅设置不会发挥整流用电容器12的功能的小容量的薄膜电容器等,由此,施加至LED 102的阳极端子的驱动电压及施加至控制部38的电源电压成为未经平滑化的全波整流电压Srec。
全波整流电压Srec即供给至LED 102的阳极端子。LED 102的阴极端子经由抗流线圈32、开关元件36及电压检测用电阻器R1而接地。
设置抗流线圈32的目的在于使流通在LED 102及开关元件36的电流成为断续的电流。如图1所示,在抗流线圈32可设置顺向(forward)绕线从而也能够对控制部38供给电源电压。
设置开关元件36的目的在于供给/阻断流往LED 102的电流。开关元件36设计为具有与LED 102消耗功率相对应的电容量的元件,例如使用大功率的功率场效晶体管(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开关元件36由控制部38进行开关控制。
再生用二极管34乃为续流二极管(fly-wheel diode),是与LED 102及抗流线圈32并联连接。再生用二极管34在开关元件36被关断时将蓄积于抗流线圈32的能量再生至LED 102。
分压电路42是将在整流部30产生的全波整流电压Srec予以分压而产生基准电压Vref并输出至比较器40。分压电路42例如能够设计为电阻器R2及R3的串联连接。通过电阻器R2及R3将全波整流电压Srec予以分压,并以电阻器R3的端子电压作为基准电压Vref,输入至比较器40的非反向输入(non-inverting input)端子。
如图2所示,通过分压电路42,基准电压Vref是与全波整流电压Srec的变化成正比地变化。
比较器40是在其反向输入(inverting input)端子输入有藉由流通在LED 102的电流而产生于电压检测电阻器R1两端的比较电压Vcmp。此外,比较器40是在其非反相输入端子输入有通过分压电路42将未经平滑化的全波整流电压Srec予以分压而得的基准电压Vref。比较器40进行比较电压Vcmp与基准电压Vref的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出至控制部38。
控制部38根据比较器40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与比较电压Vcmp的比较结果来控制开关元件36的开关动作。控制部38以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形式构成。当比较电压Vcmp比基准电压Vref小时,控制部38将开关元件36予以导通而使电流流往LED 102;当比较电压Vcmp比基准电压Vref大时,控制部38将开关元件36予以关断而阻断流往LED 102的电流。
通过如上述的比较器40与控制部38的作用,如图2所示,流通在LED102的电流I是反复地进行在比较电压Vcmp上升到与全波整流电压Srec的变化成正比地变化的基准电压Vref为止的期间流通,当比较电压Vcmp超过基准电压Vref时回到阻断的状态。电流I的包络曲线是成为与全波整流电压Srec同步地变化。亦即,扩大流通在LED 102的电流I的导通角,成为以与交流电压Sin几乎相同相位进行变化者,而能够使照明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此外,使无效功率减少,且能够使谐波电流减少。
另外,视交流电压Sin会有基准电压Vref变得过高的可能性,因此如图1所示可在分压电路42设置用来将基准电压Vref箝位在预定电压Vmax以下的齐纳二极管42a。
此外,当施加至LED 102的全波整流电压Srec小时,有发光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例如,当交流电压Sin为有效值100V的正弦波电压时,LED 102的发光在全波整流电压Vref成为20V以下(有效值的1/5左右)的电压区域有变得不稳定的情形。
因此,如图3所示可在分压电路42设置当全波整流电压Srec成为预定的电压值Vmin以下时将分压电路42予以阻断的齐纳二极管42b。亦即,以比较器40的非反向输入端子成为高电压侧的方式将令崩溃电压为电压值Vmin的齐纳二极管42b插入至电阻器R2、R3的串联连接。如图4所示,当全波整流电压Srec变得比电压值Vmin大时,基准电压Vref是成为与全波整流电压Srec的变化相对应的值;当全波整流电压Srec变为电压值Vmin以下时,齐纳二极管42b成为阻断状态,基准电压Vref则成为接地电位。
由此,在全波整流电压Srec为齐纳二极管42b的崩溃电压值Vmin以下时基准电压Vref成为接地电位,因此开关元件36成为关断,LED 102不发光。另一方面,当全波整流电压Srec变得比齐纳二极管42b的崩溃电压值Vmin大时基准电压Vref成为与全波整流电压Srec对应的值,因此开关元件36在比较电压Vcmp上升至基准电压Vref为止的期间成为导通,而一旦比较电压Vcmp超过基准电压Vref开关元件36便再次回到关断而反复以上状态。如图4所示,流通在LED 102的电流I是以与开关元件36的开关控制对应的方式流通。
如上述,通过设置齐纳二极管42b,能够在LED 102的发光变得不稳定的低电压时使发光停止。
第2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300构成为含有:整流部30、抗流线圈32、再生用二极管34、开关元件36、控制部38、比较器40、分压电路42及平滑用电容器44。此外于图6显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300各部的电压/电流。
控制电路300进行发光元件的发光的控制。例如,连接至照明用发光二极管(LED)102,进行流往LED 102的电流的控制。
此外,控制电路300是连接至白炽灯泡调光系统中使用的对交流电压Sin的导通角进行控制的调光电路500来使用。调光电路500连接至控制电路300的整流部30。亦即,调光电路500输入有交流电压Sin,并对应调光量等调整信号调整交流电压Sin的导通角而输出调整交流电压Smod。
在第2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是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整流部30的后段设置大容量的平滑用电容器44。由此,全波整流电压Srec成为经平滑化的平滑电压Sdc。由此,成为反映有调整交流电压Sin的导通角所得的调整交流电压Smod的平均值的平滑电压Sdc。通过以此平滑电压Sdc使LED 102发光,能够利用调光电路500来进行LED 102的调光。
分压电路42是将在整流部30产生的平滑电压Sdc予以分压而产生基准电压Vref并输出至比较器40。分压电路42例如能够设计为电阻器R2及R3的串联连接。通过电阻器R2及R3将平滑电压Sdc予以分压,并以电阻器R3的端子电压作为基准电压Vref,输入至比较器40的非反向输入端子。通过分压电路42,如图6所示,基准电压Vref是与平滑电压Sdc的变化成正比地变化。
通过比较器40与控制部38的作用,如图6所示,流通在LED 102的电流I是反复地进行在比较电压Vcmp上升到与平滑电压Sdc对应的基准电压Vref为止的期间流通,当比较电压Vcmp超过基准电压Vref时便回到阻断的状态。由此,能够流通与平滑电压Sdc对应的电流I并且不会超过LED 102的额定电流。
此外,由于平滑电压Sdc是与调光电路500进行的调光的调光程度对应而基准电压Vref是成为与该平滑电压Sdc对应的值,因此,流通在LED102的电流I的平均值亦与调光电路500进行的调光的调光程度对应地受到调整。如上述,LED 102的发光强度亦能够通过调光电路500进行的调光而控制。
另外,视输入的交流电压Sin会有基准电压Vref变得过高的可能性,因此如图5所示可在分压电路42设置用来将基准电压Vref箝位在预定电压Vmax以下的齐纳二极管42a。
第3实施例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400构成为含有:整流部30、抗流线圈32、再生用二极管34、开关元件36、控制部38、比较器40、分压电路42及平滑用电容器44。此外于图8显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400各部的电压/电流。
控制电路400进行发光元件的发光的控制。例如,连接至照明用发光二极管(LED)102,进行流往LED 102的电流的控制。
此外,控制电路400是连接至白炽灯泡调光系统中使用的对交流电压Sin的导通角进行控制的调光电路500来使用。调光电路500连接至控制电路400的整流部30。亦即,调光电路500输入有交流电压Sin,并对应调光量等调整信号调整交流电压Sin的导通角而输出调整交流电压Smod。
在第3实施例的控制电路400中,与图3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是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整流部30的后段设置大容量的平滑用电容器44。由此,全波整流电压Srec成为经平滑化的平滑电压Sdc。由此,成为反映有调整交流电压Sin的导通角所得的调整交流电压Smod的平均值的平滑电压Sdc。通过以此平滑电压Sdc使LED 102发光,能够利用调光电路500来进行LED 102的调光。
上述的平滑电压Sdc供给至LED 102的阳极端子。LED 102的阴极端子经由抗流线圈32、开关元件36及电压检测用电阻器R1而接地。
设置抗流线圈32的目的在于使流通在LED 102及开关元件36的电流成为断续的电流。如图7所示,在抗流线圈32可设置顺向绕线从而也能够对控制部38供给电源电压。
设置开关元件36的目的在于供给/阻断流往LED 102的电流。开关元件36设计为具有与LED 102消耗功率相对应的电容量的元件,例如使用大功率的功率场效晶体管(MOSFET)。开关元件36由控制部38进行开关控制。
再生用二极管34乃为续流二极管,是与LED 102及抗流线圈32并联连接。再生用二极管34在开关元件36被关断时将蓄积于抗流线圈32的能量再生至LED 102。
分压电路42是将在整流部30产生的平滑电压Sdc予以分压而产生基准电压Vref并输出至比较器40。分压电路42例如能够设计为电阻器R2、R3及齐纳二极管42b的串联连接。经由电阻器R2及齐纳二极管42b将比较器40的非反向输入端子连接至整流部30的高电压侧,经由电阻器R3将比较器40的非反向输入端子接地。
在分压电路42设置齐纳二极管42b的目的在于当平滑电压Sdc成为预定的电压值Vmin以下时将分压电路42予以阻断。亦即,使用崩溃电压为电压值Vmin的齐纳二极管42b。如图8(a)所示,当因调光电路500的调整使平滑电压Sdc变得比电压值Vmin大时,基准电压Vref成为与平滑电压Sdc的变化相对应的值。此时,平滑电压Sdc由电阻器R2、R3及齐纳二极管42b予以分压,电阻器R3的端子电压作为基准电压Vref被输入至比较器40的非反向输入端子。通过分压电路42,如图8(a)所示,基准电压Vref是与平滑电压Sdc的变化成正比地变化。另一方面,如图8(b)所示,当平滑电压Sdc变为电压值Vmin以下时,齐纳二极管42b成为阻断状态,基准电压Vref则成为接地电位。
通过比较器40与控制部38的作用,如图8所示,流通在LED 102的电流I受到开关控制。反复地进行当因调光电路500的调整使平滑电压Sdc变得比电压值Vmin大时,在比较电压Vcmp上升到与平滑电压Sdc相对应的基准电压Vref为止的期间流通电流I,当比较电压Vcmp超过基准电压Vref时便回到阻断的状态。由此,能够流通与平滑电压Sdc对应的电流I并且不会超过LED 102的额定电流。另一方面,当平滑电压Sdc变为电压值Vmin以下时,齐纳二极管42b成为阻断状态,基准电压Vref则成为接地电位,开关元件36关断。由此,LED 102的发光停止。
在此,当存在有最低输出电压相异的多种调光电路500时,优选使齐纳二极管42b的崩溃电压一致于多种调光电路500中最大的最低输出电压。例如,当存在有最低平均输出电压落在60V至30V的范围的多种调光电路500时,使用崩溃电压为60V的齐纳二极管42b。
由此,控制电路400作为在平滑电压Sdc比60V大的电压范围控制LED102的发光的电路而发挥功能。亦即,若平滑电压Sdc比60V小,则基准电压Vref会成为接地电位,因此开关元件36成为关断,LED 102不发光。另一方面,若调光电路500的输出电压比60V大,则基准电压Vref会成为与平滑电压Sdc对应的值,因此开关元件36受到开关控制,LED 102被以与调光电路500的输出电压对应的发光强度驱动。亦即,调光电路500的输出范围不论是如图9(a)所示为从30V至最大输出电压,或者如图9(b)所示为从60V至最大输出电压,在调光电路500的输出电压为从60V至最大输出电压为止的范围皆能够将LED 102从最低调光状态(变得最暗的状态)调光至最高调光状态(变得最亮的状态)。
另外,视输入的交流电压Sin会有基准电压Vref变得过高的可能性,因此可在分压电路42设置用来将基准电压Vref箝位在预定电压Vmax以下的齐纳二极管42a。
此外,即便是在平滑电压Sdc因调光电路500而被调整在较低的状态,仍必须持续供给电源电压至控制部38直到来自调光电路500的输出成为关断电压为止。因此,优选如图10所示采用含有电源供给电路46的控制电路402。
在来自调光电路500的输出电压高的状态下,控制部38经由电阻器R4及R5的路径而被供给有电源电压,但随着来自调光电路500的输出电压变低,经由电阻器R4及R5的路径供给的电源电压会变得不足。因此,在控制电路402中是与电阻器R4及R5并联地设置有电源供给电路46。
电源供给电路46含有电阻器R6、R7、晶体管46a、齐纳二极管46b及二极管46c。当来自调光电路500的输出电压变低时,通过电阻器R4及R5而供给作为控制部38的电源电压的电压变低,二极管46c成为导通状态。此时,晶体管46a的射极电压亦变低,电流经由电阻器R6被供给至晶体管46a的基极,晶体管46a成为导通状态。由此,电源电压经由电阻器R7、晶体管46a的集极-射极及二极管46c被供给至控制部38。另一方面,当来自调光电路500的输出电压变高时,经由电阻器R4及R5供给至控制部38的电源电压变得足够,晶体管46a的射极电压亦上升,晶体管46a成为非导通状态。
如此,能够相对于来自调光电路500的广范围的输出电压,供给电源电压于控制部38,能够使控制电路402稳定地动作。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能够挪用从以往便使用的白炽灯泡用调光电路且确实地将LED调光至最低调光状态。

Claims (8)

1.一种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具备: 
整流部,将交流电源予以全波整流; 
第1开关元件,接收经所述整流部整流后的电压的输入,并开关流通在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的电流; 
分压电路,将经所述整流部全波整流后的电压予以分压而获得基准电压; 
比较器,比较所述基准电压和与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对应的比较电压; 
控制部,依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以及 
电源供给电路,该电源供给电路含有当所述经所述整流部全波整流后的电压比第1电压低时成为导通状态,而当所述经所述整流部全波整流后的电压为所述第1电压以上时成为关断状态的第2开关元件,并经由所述第2开关元件将所述经所述整流部全波整流后的电压供给作为所述控制部的电源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分压电路含有当所述整流部全波整流后的电压成为预定值以下时阻断所述分压电路的齐纳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别以当所述比较电压比所述基准电压大时使电流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以及当所述比较电压比所述基准电压小时使电流不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来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别以当所述比较电压比所述基准电压大时使电流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以及当所述比较电压比所述基准电压小时使电流不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来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 
5.一种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具备: 
整流部,将交流电源予以全波整流; 
电容器,将经所述整流部整流后的电压予以平滑化; 
第1开关元件,接收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的输入,并开关流通在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的电流; 
分压电路,将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予以分压而获得基准电压; 
比较器,比较所述基准电压和与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对应的比较电压; 
控制部,依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以及 
电源供给电路,该电源供给电路含有当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比第1电压低时成为导通状态,而当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为所述第1电压以上时成为关断状态的第2开关元件,并经由所述第2开关元件将所述平滑后的电压供给作为所述控制部的电源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别以当所述比较电压比所述基准电压大时使电流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以及当所述比较电压比所述基准电压小时使电流不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来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 
7.一种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具备: 
整流部,将交流电源予以全波整流; 
电容器,将经所述整流部整流后的电压予以平滑化; 
第1开关元件,接收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的输入,并开关流通在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的电流; 
分压电路,含有当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成为第1电压以下时阻断电路的齐纳二极管,且当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比所述第1电压大时将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予以分压并输出基准电压; 
比较器,比较所述基准电压和与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对应的比较电压; 
控制部,依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以及 
电源供给电路,该电源供给电路含有当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比第2电压低时成为导通状态,而当所述平滑化后的电压为所述第2电压以上时成为关断状态的第2开关元件,并经由所述第2开关元件将所述平滑后的电压供给作为所述控制部的电源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别以当所述比较电压比所述基准电压大时使电流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以及当所述比较电压比所述基准电压小时使电流不流通在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来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 
CN2010101498980A 2009-04-09 2010-03-26 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 Active CN101861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4708 2009-04-09
JP2009094706A JP2010245421A (ja) 2009-04-09 2009-04-09 発光素子の制御回路
JP2009-094706 2009-04-09
JP2009094707A JP2010244958A (ja) 2009-04-09 2009-04-09 発光素子の制御回路
JP2009-094707 2009-04-09
JP2009094708A JP5473377B2 (ja) 2009-04-09 2009-04-09 発光素子の制御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1009A CN101861009A (zh) 2010-10-13
CN101861009B true CN101861009B (zh) 2013-08-14

Family

ID=4293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98980A Active CN101861009B (zh) 2009-04-09 2010-03-26 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30380B2 (zh)
CN (1) CN101861009B (zh)
TW (1) TW20103812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8180B2 (ja) * 2010-05-26 2012-04-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Ledの点灯回路、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1254665A (ja) * 2010-06-03 2011-12-15 On Semiconductor Trading Ltd 発光素子の制御回路
KR20120056162A (ko) * 2010-11-24 2012-06-01 삼성엘이디 주식회사 Led 구동장치
JP5327251B2 (ja) * 2011-02-28 2013-10-30 Tdk株式会社 Led点灯装置
JP2012217247A (ja) * 2011-03-31 2012-11-08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電源回路
JP5842129B2 (ja) * 2011-07-26 2016-01-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Led点灯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WO2013035018A1 (en) * 2011-09-08 2013-03-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a led un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DE102012109722A1 (de) * 2011-10-18 2013-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chtabgebende Vorrichtung und dieselbe verwendendes LED-Treiberverfahren
DE102012109724A1 (de) * 2011-10-18 2013-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eistungsversorgungsvorrichtung und Treibervorrichtung
CN102510622B (zh) * 2011-10-31 2014-04-16 玮滔环保产品有限公司 适用于后备电源支架灯的led灯管驱动电路
KR20130074069A (ko) * 2011-12-26 2013-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발광 다이오드 구동 장치
KR101187189B1 (ko) * 2012-03-07 2012-10-02 유상우 효율 개선 기능을 가진 엘이디 구동회로
WO2013168376A1 (ja) 2012-05-09 2013-11-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
CN102891624B (zh) * 2012-09-25 2015-01-07 吴槐 脉冲功率稳定输出装置
US9198254B2 (en) * 2012-12-14 2015-11-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ED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and LCD device
CN103347341B (zh) * 2013-07-12 2016-01-20 惠州伟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捕鱼灯无线控制系统
US20150289335A1 (en) * 2014-04-04 2015-10-08 Lumenpulse Light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and controlling a solid state lighting unit
CN104852768B (zh) * 2015-06-15 2017-10-13 南京南大光电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速led光通信桥式调制器
WO2021097813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电路、其驱动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133164B (zh) * 2019-12-30 2023-04-25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亮度调整电路
US11778715B2 (en) 2020-12-23 2023-10-03 Lmpg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control of electrical devic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261A (zh) * 2006-08-29 2008-03-05 安华高科技Ecbuip(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led的装置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64000B1 (en) * 2002-12-19 2022-10-05 Signify Holding B.V. Led driver
US7276861B1 (en) * 2004-09-21 2007-10-02 Exclar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ED
CN100551181C (zh) * 2004-10-27 2009-10-1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的电源和在其中启动闪烁抑制的装置和方法
US7081722B1 (en) * 2005-02-04 2006-07-25 Kimlong Huynh Light emitting diode multiphase driver circuit and method
US7852300B2 (en) * 2006-02-06 2010-12-14 Exclara, Inc. Current regulator for multimode operation of solid state light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261A (zh) * 2006-08-29 2008-03-05 安华高科技Ecbuip(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led的装置以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8129A (en) 2010-10-16
CN101861009A (zh) 2010-10-13
US20100259181A1 (en) 2010-10-14
US8330380B2 (en) 2012-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1009B (zh) 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
RU2638958C2 (ru) Сх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д ламп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это сх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8044600B2 (en) Brightness-adjustable LED driving circuit
JP5333769B2 (ja) Led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US8760078B2 (en) Power conver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olid-state lighting
CN101505568B (zh) 一种适用于调光器的led调光装置
EP2579689B1 (en) Led turn-on circuit, lamp,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CN104868703A (zh) 无辅助绕组的高压转换器
CN102238780B (zh) 发光元件的控制电路
CA2892775C (en) Led driver circuit using flyback converter to reduce observable optical flicker by reducing rectified ac mains ripple
GB2435724A (en) TRIAC dimming of LED lighting units
KR20120082912A (ko) 조도조절가능한 조명 시스템
US10299331B2 (en) LED retrofit driv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EP2373124A1 (en) Driver circuit for driving a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JP2011018557A (ja) Led点灯用電源回路及び該led点灯用電源回路を搭載したled電球
US11172551B2 (en) Solid-state lighting with a driver controllable by a power-line dimmer
JP5473377B2 (ja) 発光素子の制御回路
KR20090056025A (ko) 엘이디등 전원장치
KR101349516B1 (ko) Led 전원 장치.
US20150084516A1 (en) Led-based lighting apparatus with low flicker
Pinto et al. Compact lamp using high-brightness LEDs
JP2010245421A (ja) 発光素子の制御回路
US20120081023A1 (en) Power Conver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olid-State Lighting
CN210124030U (zh) 用于操作灯具的电路布置和用于发光二极管的调光电路
JP2018181454A (ja) 直流発光負荷を備える駆動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Japan's Osaka Moriguchi city Beijing Sakamoto 2 D eyes 5 times 5

Patentee after: Sanyo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System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Moriguchi city Beijing Sakamoto 2 D eyes 5 times 5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Sanyo Semiconduc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3

Address after: Arizona, USA

Patentee after: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Address before: Fribourg

Patentee before: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industry LLC

Patentee before: System solutions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3

Address after: Fribourg

Patentee after: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industry LLC

Patentee after: System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Moriguchi city Beijing Sakamoto 2 D eyes 5 times 5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System solution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