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9465B -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9465B
CN101859465B CN201010151432.4A CN201010151432A CN101859465B CN 101859465 B CN101859465 B CN 101859465B CN 201010151432 A CN201010151432 A CN 201010151432A CN 101859465 B CN101859465 B CN 101859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ster
value
subtraction
communication path
messa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14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9465A (zh
Inventor
森田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 Holding Co ltd
Z Intermediate Glob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59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9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43Cards including a cou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2Contactless payments by card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7/00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 G07F7/08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by coded identity card or credit card or othe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means
    • G07F7/10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by coded identity card or credit card or othe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means together with a coded signal, e.g. in the form of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like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or biometr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保存被输入其中的值的寄存器;加法命令经由其被输入的第一通信路径;减法命令经由其被输入的第二通信路径;加法装置,其根据经由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该相加中得到的值;以及减法装置,其根据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减法命令来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该减法中得到的值,其中加法装置和减法装置相互排斥地操作。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利于利用非接触通信技术来构建例如电子货币系统的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可以获得诸如FeliCa(注册商标)卡之类的非接触IC卡和结合了具有与非接触IC卡的功能等同的功能的IC芯片的移动电话,并且可以利用这样的卡或移动电话来运用电子货币系统(例如,参见日本专利文件特开2004-102726号公报(专利文件1))。
图1示出运用中的电子货币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电子货币系统1是由商品购买者拥有的IC卡2、在销售商品的商店处提供的商店终端3和通过通信线路4连接到商店终端3的服务器5形成。
信用值(预付金额)被预先记录在IC卡2中。当卡被带入商店终端3的读写器13的预定范围内时,在卡和读写器13之间非接触地传送结算信息。
商店终端3包括:控制部件11、输入部件12、读写器13和销售信息数据库(DB)14。控制部件11控制由读写器13执行的信息读写来将销售信息记录到销售信息数据库14中。控制部件11还向通过通信线路4连接到该部件的服务器5发送所记录的销售信息。输入部件12向控制部件11告知由售货员输入的商品价格。读写器13非接触地与IC卡2进行通信。
服务器5例如被安装在提供电子货币服务的公司。服务器累积从商店终端3提供的销售信息并且基于各个预定时段期间这样累积的销售信息来计算每个商店收入金额(商品销售额)。
当购买者购买商品时,由商店的售货员向输入部件12输入商品的价格,并且IC卡2被购买者放到读写器13的附近。从而,开始读写器13与IC卡2之间的通信来使能相互认证处理。当相互认证处理成功,则信用值被读写器13从IC卡2中读出并被告知控制部件11。在控制部件11处,从这样读出的IC卡2的信用值中减去从输入部件12输入的商品价格,并且所减去的金额被告知读写器13来使得它将减法的结果写入IC卡2中。控制部件11还使得该销售的记录被存储在销售信息数据库14中。销售信息数据库14中所存储的销售记录在预定的定时(例如,每天一次在关店时)被告知服务器5并在服务器5处被累积。服务器5基于这样累积的销售记录来计算每个商店的收入金额。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进行操作的电子货币系统具有以下问题。
由于相互认证处理在IC卡2和读写器13之间被执行,所以,公共秘密密钥必须被它们中的每一个保存。有关预定时段期间的销售的信息必须被存储在每个商店终端3中的销售信息数据库14中,并且必须进行测量来防止这些信息被篡改或丢失。由于必须提供高的防篡改性能,所以,商店终端3的制造成本很高。
必须在商店安装多个不同类型的商店终端3以允许在商店提供多个不同的电子货币系统。商店终端3中所结合的读写器13总是辐射电磁波以总是准备与IC卡2进行通信。因此,当多个商店终端3被安装时,终端必须保持彼此远离来防止从它们辐射的电波之间的相互干扰。当对商店终端3的安装存在空间限制时,在某些场合中,可能很难安装多个商店终端3。
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使得以相对低的成本来构建具有高的防篡改性能的电子货币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寄存器,该寄存器保存被输入其中的值;第一通信路径,加法命令经由第一通信路径被输入;第二通信路径,减法命令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被输入;加法装置,加法装置根据经由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该相加中得到的值;以及减法装置,减法装置根据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减法命令来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该减法中得到的值。加法装置和减法装置相互排斥地操作。
加法装置仅在寄存器值为0时可以操作。并且减法装置仅当寄存器值不为0时可以操作。
寄存器值获取命令还可以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被输入;并且减法装置根据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寄存器值获取命令来获取寄存器值并且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输出寄存器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零检测装置,零检测装置生成指示寄存器值已经从非零状态变为零状态的零检测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认证装置,认证装置用于执行与发送减法命令的电子设备的相互认证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与发送减法命令的通信设备的非接触无线电通信。
通信装置可以具有NFC(近场通信)目标方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包括保存被输入其中的值的寄存器、加法命令经其被输入的第一通信路径和减法命令经其被输入的第二通信路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经由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相加中得到的值;以及根据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减法命令来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减法中得到的值。加法步骤的处理和减法步骤的处理相互排斥地被执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经由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相加中得到的值的处理与根据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减法命令来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减法中得到的值的处理相互排斥地被执行。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一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经由预定通信线路连接到服务器;第二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经由非接触无线电通信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中继装置,中继装置在服务器和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中继信息。
第一连接装置可以经由移动电话线路连接到服务器。
第二连接装置可以使用NFC近场通信发起方功能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由预定通信线路连接到服务器;经由非接触无线电通信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以及在服务器和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中继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该通信设备经由预定通信线路连接到服务器并且通过非接触无线电通信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该设备在服务器和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中继信息。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包括信息处理设备和通信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寄存器,寄存器保存被输入其中的值;第一通信路径,加法命令经由第一通信路径被输入;第二通信路径,减法命令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被输入;加法装置,加法装置根据经由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该相加中得到的值;以及减法装置,减法装置根据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减法命令来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该减法中得到的值。加法装置和减法装置相互排斥地操作。通信设备包括:第一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经由预定通信线路连接到服务器;第二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经由非接触无线电通信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中继装置,中继装置在服务器和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中继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经由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相加中得到的值的处理与根据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减法命令来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减法中得到的值的处理相互排斥地被执行。通信设备经由预定通信线路连接到服务器并且通过非接触无线电通信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该设备在服务器和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中继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来构建具有高的反篡改性能的电子货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电子货币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货币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商店终端中所结合的NOT-IF-THEN运算寄存器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NOT-IF-THEN运算寄存器的状态转意图;
图5是示出图3中的NOT-IF-THEN运算寄存器的各个信号被生成的定时的示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货币系统的操作的定时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上锁/解锁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上锁/解锁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电子货币系统的示例性配置
现在,将参考图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货币系统。图2示出电子货币系统的示例性配置。
电子货币系统30由商品购买者所使用的移动终端31、安装在提供电子货币服务的公司的服务器33和安装在销售商品的商店终端34形成。
移动终端31用作普通移动电话,并且该终端还通过执行预定的应用程序被使得可以用作NFC(近场通信)发起方。
NFC发起方是用于通过执行轮询来检测来自作为通信的一方的NFC目标方的响应而引发近场无线电通信的装置。NFC目标方是响应于由NFC发起方执行的轮询而启动与NFC发起方的近场无线电通信的装置。
移动终端31通过移动电话线路32连接到服务器33并且使得该服务器自己认证该终端。之后,该终端使用NFC发起方功能来与具有NFC目标方功能的商店终端34执行近场无线电通信,从而在商店终端34和服务器33之间中继各种信息。
服务器33对通过移动电话线路32连接到其的移动终端31进行认证,并且相互认证通过移动终端31在该服务器和商店终端34之间被执行。在成功执行相互认证之后,服务器通过移动终端31从商店终端34获取包括购买商品的金额的结算信息。服务器33具有:用于识别移动终端31的识别信息和有关预先登记的移动终端31的用户的信息,用户信息包括诸如信用卡信息和账户信息之类的结算信息以及信用值信息。
商店终端34包括NFC目标方部件41、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和控制部件43。
NFC目标方部件41用作NFC目标方并且执行与具有NFC发起方功能的移动终端31的近场无线电通信。
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包括连接到控制部件43的数据输入/输出端口(在图3中缩略为“DIO”)51A和连接到NFC目标方部件41的另一数据输入/输出端口(在图3中缩略为“DIO”)51B。
可替换地,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执行对这里结合的寄存器59中所保存的值(以下,称为寄存器值)加上从DIO 51A输入的值的处理和从寄存器值中减去从DIO 51B输入的值的处理。即,对寄存器加值和从寄存器减值的处理被排斥地执行。
控制部件43包括输入部件44和输出部件45。输入部件44包括由商店售货员操作的数字键盘和复位键。当售货员使用输入部件44来输入商品的价格时,控制部件43向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输出包括商品价格和加法命令的输入值设置信号。当售货员使用输入部件44来执行预定的复位操作(例如,按压复位键的操作)时,控制部件43向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输出复位信号。
输出部件45包括显示器和警报发生器。输出部件基于从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输入的显示器输出信号来在显示器上显示寄存器值,并且根据从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输入的零检测信号来输出警报声。
图3是示出形成图2中所示的商店终端34的一部分的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的示例性配置的详细示图。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包括数据输入/输出部件(DIO)51A和51B、认证部件52、密钥保存部件53、随机数发生部件54、命令分析部件55、加法器56、另一命令分析部件57、减法器58、寄存器59和零检测器60。
DIO 51A连接控制部件43与命令分析部件55,以将输入值设置信号从控制部件43输入命令分析部件55。输入值设置信号包括商品价格和加法命令。
DIO 51B连接NFC目标方部件41与命令分析部件57,以将从服务器33通过NFC目标方部件41输入的各种命令输入命令分析部件57。具体而言,从服务器33通过NFC目标方部件41输入的各种命令包括寄存器值获取命令和寄存器值减法命令。
认证部件52使用密钥保存部件53中所保存的秘密密钥和由随机数发生部件54生成的随机数来在其自身与服务器33之间执行相互认证处理。在相互认证处理被成功执行之后,使能DIO 51B与命令分析部件57之间的通信。服务器33保存与密钥保存部件53中所保存的秘密密钥相同的秘密密钥。
命令分析部件55基于仅在从寄存器59输入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高时通过DIO 51A输入的输入值设置信号来控制加法器56。具体而言,部件55使得输入值设置信号中所包括的商品价格与寄存器值相加。
根据由命令分析部件55行使的控制,加法器56将输入值设置信号中所包括的商品价格与寄存器值相加。
命令分析部件57响应于仅在从寄存器59输入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低时通过DIO 51B输入的寄存器值获取命令来获取寄存器值。命令分析部件57基于通过DIO 51B输入的寄存器值减法命令来控制减法器58。具体而言,DIO使得与寄存器值减法命令一起输入的值被从寄存器值中减去。
根据由命令分析部件57行使的控制,减法器58从寄存器值中减去指定值。
命令分析部件55和命令分析部件57可以相互集成。加法器56和减法器58也可以相互集成。
寄存器59保存0或正值并且根据从控制部件43输入的复位信号来将其中保存的寄存器值初始化为0。寄存器59向命令分析部件55和57输出加法/减法控制信号,该信号在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为0时为高并且在寄存器值不为0时为低。
零检测部件60监控寄存器值并且根据从控制部件43输入的复位信号输出低电平的零检测信号。作为由加法器56执行的加法的结果,寄存器值之后变成除零以外的正值,并且当寄存器值由于减法器58执行的减法而变为0时,高电平的零检测信号被输出。
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的状态转移
现在,将参考图4和图5来描述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即,其中所包括的寄存器59)的状态转移。图4是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的状态转移图。图5示出商店终端34中所执行的操作的定时。具体而言,图5示出电源开/关状态(A)、复位信号的状态(B)、寄存器值(C)、零检测信号的状态(D)和加法/减法控制信号的状态(E)。
如图4中所示,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处于不确定状态、非零状态和零状态中的任何状态。
不确定状态是在售货员输入商品价格之前寄存器处于的待机状态。在该状态的时段期间,寄存器值为0,并且提示商品价格的输入的消息被显示在输出部件45的显示器上。参考图5,零检测信号在该时段中处于低状态(如D所示)。当在不确定状态中,商品价格被输入并且该值被加到寄存器值来将其改为正值时,发生向非零状态的转移。
非零状态是寄存器59在其中设置商品价格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的时段中,商品价格被显示在输出部件45的显示器上。零检测信号保持为低。当在非零状态中,根据来自服务器33的寄存器值减法命令执行寄存器值减法而将寄存器值改为0时,则发生向零状态的转移。
零状态是寄存器的值由于从正值中相减而为0的状态,并且零检测信号在该状态中为高。根据高电平的零检测信号,输出部件45显示消息并输出警报声来告知账户已被结算。当如图5的B所示的零状态中从控制部件43输入复位信号时,寄存器59被初始化为0,并且发生向不确定状态的转移。
操作描述
现在,将对当移动终端31的用户(购买者)购买商品时由电子货币系统30执行的操作进行描述。图6是示出形成电子货币系统30的移动终端31、服务器33和商店终端34的操作的定时图。
当移动终端31根据响应于正要购买商品的用户的预定操作而被激活的预定应用程序,开始作为NFC发起方进行操作时,开始这一连串操作。
在步骤S101,移动终端31通过移动电话线路32连接到服务器33。当移动终端31被连接时,服务器33在步骤S201执行认证移动终端31的处理并且在步骤S202判断认证处理是否成功。当判定认证处理已成功时,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203,其中移动终端31被告知其已被成功认证。当判定认证移动终端31的处理不成功时,服务器33处的处理终止。
当从服务器33被告知认证的成功结果时,在步骤S102中,移动终端31将认证的成功结果告知用户并且提示用户将移动终端31放在商店终端34附近。移动终端31在步骤S103中开始轮询来检测商店终端34并且在步骤S104判断商店终端34是否已被检测到。步骤S103和S104的处理被重复直到判定商店终端34已被检测到为止。
商店终端34的NFC目标方部件41处于待机状态直到其在步骤S301被移动终端31轮询。当被移动终端31轮询时,该部件在步骤S302对移动终端31的轮询进行响应。
当移动终端31在步骤S104处从对NFC目标方部件41的响应中确定商店终端34已被检测出,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05,在步骤S105以及之后,移动终端31在服务器33和商店终端34之间中继各种信息。
在服务器33与商店终端34之间执行相互认证处理。该处理分别由服务器33和商店终端34(具体而言,其认证部件52)作为步骤S204和S303来执行。相互认证处理是使用服务器33和商店终端34中预先提供的公共秘密密钥和随机数来执行的。当服务器33和商店终端34之间的相互认证处理成功时,服务器33处的处理进行到步骤S206,并且商店终端34处的处理进行到步骤S305。当相互认证处理成功时,服务器33结束处理,并且商店终端34处的处理返回步骤S301。
服务器33在步骤S206发送寄存器值获取命令。寄存器值获取命令由移动终端31经由DIO 51B中继并提供给命令分析部件57。在命令分析部件57处,仅当从寄存器59输入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低时,根据寄存器值获取命令的处理被执行(步骤S310)。
在步骤S305,商店终端34提示售货员执行复位操作并且输入商品价格。此外,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在步骤S305处于待机状态直到复位信号根据用户所执行的复位操作从控制部件43被输入寄存器59和零检测部件60为止。当复位信号被输入时,寄存器经历向寄存器值被初始化为0并且加法/减法控制信号被认定(assert)为高的不确定状态的转变。然后,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306。
在步骤S306,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处于待机状态直到输入值A和加法命令响应于用户执行的商品价格A的输入而从控制部件43经由DIO 51A被输入命令分析部件55为止。当输入值A和加法命令被输入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307。
在步骤S307,命令分析部件55检查来自寄存器59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是否为高。当确认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高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308。在步骤S308,命令分析部件55控制加法器56来使其将输入值A加到寄存器值。由于寄存器值由于加法而从0变为正值A,所以,发生向非零状态的转变,并且加法/减法控制信号被寄存器59认定为低。
在步骤S309,命令分析部件57检查来自寄存器59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是否为低。当确认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低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310。在步骤S310,命令分析部件57根据已被接收到的来自服务器33的寄存器值获取命令来获取寄存器值(在该情况中,为作为步骤S308的加法的结果获得的值A),并且寄存器值被输出给DIO 51B。寄存器值A被移动终端31中继以发送给服务器33。
在步骤S207,服务器33接收被移动终端31中继的寄存器值A。在步骤S208,服务器33发送用于从当前的寄存器值A中减去所接收到的寄存器值A的寄存器值减法命令。寄存器值减法命令经由DIO 51B被移动终端31中继并被命令分析部件57接收到。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209,并且服务器处于待机状态直到其接收到减法处理完成通知。
在步骤S311,由于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低,所以,命令分析部件57控制减法器58来使得其根据寄存器值减法命令来从寄存器59中所保存的值A中减去寄存器值A。因为寄存器值由于减法而从正值A返回0,所以发生向零状态的转变。零检测信号被零检测部件60认定为高,并且加法/减法信号被寄存器59认定为高。
在步骤S312,命令分析部件57从加法/减法控制信号已经变成高的事实中确认减法处理已被完成并向DIO 51B输出加法/减法控制信号。减法处理完成通知被移动终端31中继以发送给服务器33。
在步骤S313,根据已经变成高的零检测信号,控制部件43控制输出部件45来使其显示指示账户已结算的消息和使其输出指示账户已结算的警报声。商店的售货员可以从这样的指示中被告知结算的完成。此外,购买者可以从警报声中被告知结算的完成。之后,购买者可以将移动终端31从商店终端34移开。
在接收到减法处理完成通知后,服务器33在步骤S209处确定减法处理已完成,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210。在步骤S210,服务器33生成与移动终端31相关联的购买信息和与商店终端34相关联的销售信息并且将这各条信息记录在自己的数据库中。之后,基于所记录的销售信息来进行针对移动终端31的用户的结算。结算(例如,针对销售额的报酬)是基于所记录的销售信息针对商店方来进行的。
根据电子货币系统30的上述操作,仅在被输入寄存器值减法命令的DIO 51B处需要用于认证处理的密码密钥。在被输入商品价格的DIO 51A处,不需要密码密钥,并且很明显,也不需要密码。
每次销售,销售信息被从移动终端31发送至服务器33而不是被保存在商店处。因此,即使存在意图篡改销售信息的属于该商店的有不良意图的人,也能够防止销售信息被篡改。
此外,因为商店终端34不辐射电磁波,所以,可以彼此相邻近地布置多个商店终端34。
现在,将上述电子货币系统30的操作中,对由服务器33执行的认证处理被成功完成之后由移动终端31执行的处理进行描述。图7是用于说明移动终端31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21,移动终端31开始轮询来检测要进行通信的一方(假定商店终端34为该方)。在步骤S122,移动终端31判断是否检测到要进行通信的一方。步骤S121和S122处的处理被重复直到确定要进行通信的一方已被检测到。当确定要进行通信的一方已被检测到,则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123。
在步骤S123,移动终端31从这样检测到的要进行通信的那方获取设备ID并且基于所获取的设备ID来确定系统代码。系统代码是指示要进行通信的那方的设备是否与NFC或FeliCa标准兼容的信息。
在步骤S124,移动终端31判断这样确定的系统代码是否与商店终端34相关联(或与NFC标准相兼容)。当确定系统代码不与商店终端34相关联时(例如,当确定系统代码与Felica标准相兼容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25,在步骤S125,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处理。之后,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21来重复上述步骤。
当在步骤S124处判断这样确定的系统代码与商店终端34相关联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26。在步骤S126,移动终端31向服务器33发送在步骤S123获取的其它方的设备ID并且处于待机状态直到服务器33发送对设备ID的发送的响应为止。
在步骤S127,从服务器33发送的响应被移动终端31接收到。在步骤S128,移动终端31判断来自服务器33的响应是否恰当,并且仅当判定响应是恰当的时,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129。当判定来自服务器33的响应不恰当并且因此发生错误时,该处理返回步骤S121来重复上述步骤。
在步骤S129,移动终端31判断来自服务器33的响应是否是针对商店终端34的命令(寄存器值获取命令或寄存器值减法命令)。当判定该响应不是针对商店终端34的命令时,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130,在步骤S130,根据来自服务器33的响应的处理被执行。在步骤S131,判定与当前正在通信的商店终端34的交易是否被终止。当判定交易要被终止时,处理返回步骤S121来重复上述步骤。
当在步骤S129判定来自服务器33的响应是针对商店终端34的命令时,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132。在步骤S132,移动终端31向商店终端34发送针对商店终端34的命令(该命令是来自服务器33的响应)。在步骤S133,移动终端进入待机状态来等待直到来自商店终端34的响应被接收到为止。当响应从商店终端34被接收到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34。在步骤S134,移动终端31将来自商店终端34的相应发送到服务器33。之后,该处理返回步骤S127来重复上述步骤。移动终端31如上所述进行操作。
(第二实施例)
门上锁/解锁系统的示例性配置
现在,将参考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门上锁/解锁系统。图8示出门上锁/解锁系统的示例性配置。例如,门上锁/解锁系统80用于在共同管治区域的入口处设置的具有自动上锁功能的门,即,当被关上时自动上锁的门。
门上锁/解锁系统80包括用于对门上锁的移动终端81和门上提供的门上锁装置82。
移动终端81与图2中所示的电子货币系统30的移动终端31基本相同。移动终端81与移动终端31的不同在于其具有对于门上锁装置82公共的密码密钥。
门上锁装置82包括NFC目标方部件91、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和上锁部件93。
NFC目标方部件91具有NFC目标方的功能并且执行与具有NFC发起方功能的移动终端81的近场无线电通信。
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具有与图3中所示的NOT-IF-THEN运算寄存器42的配置相类似的配置。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的DIO51A被连接到上锁部件93,并且寄存器的DIO 51B连接到NFC目标方部件91。
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交替执行将从DIO 51A输入的值与寄存器值相加的处理和从寄存器值中减去从DIO 51B输入的值的处理。即,寄存器排斥地执行将值加到寄存器值的处理和从寄存器值中减去值的处理。
上锁部件93具有自动上锁功能并且在门被关闭时被上锁时,向NOT-IF-THEN运算寄存器输出复位信号和用于加上预定值(正值)的命令。上锁部件93在从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输出的零检测信号为高时对门解锁。
操作描述
现在,将对当移动终端81的用户对门解锁时由门上锁/解锁系统80执行的操作进行描述。图9是用于说明形成门上锁/解锁系统80的移动终端81和门上锁装置82的操作的定时图。
将描述在门被关闭时由门上锁装置82执行的自动上锁之后的操作。
在步骤S401,上锁部件93在门被关闭时对其上锁之后生成复位信号并且将其输出给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在复位信号的输入之后,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变成寄存器值被初始化为0并且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高的不确定状态。
在步骤S402,上锁部件93生成用于加上预定值的命令并且将其输出至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已被输入用于加上预定值B的命令的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在步骤S403处于待机状态直到确认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高为止。当确认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高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04。
在步骤S404,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的命令分析部件55控制加法器56来使其将预定值B加到寄存器值。因为寄存器值由于加法而从0变为正值B,所以,发生向非零状态的转变,并且加法/减法控制信号被寄存器59认定为低。
在步骤S405,NFC目标方部件91处于待机状态直到其被移动终端81轮询为止。上述步骤S401至S405是被执行来对门上锁的处理。
现在,将描述在移动终端81处被执行来对门解锁的操作。
移动终端81根据响应于用户的预定操作被激活的预定应用程序而开始作为NFC发起方进行操作。具体而言,在步骤S501,移动终端81开始轮询来检测门上锁装置82。在步骤S502,移动终端81判断门上锁装置82(具体而言,门上锁装置82的NFC目标方部件91)是否已被检测到。步骤S501和S502的处理被重复直到判定门上锁装置82已被检测到为止。
当用户将移动终端81放在门上锁装置82的附近时,门上锁装置82的NFC目标方部件91在步骤S405检测轮询并且在步骤S406对由移动终端81执行的轮询进行响应。
当在步骤S502判定移动终端81已经从NFC目标方部件91的响应中检测到门上锁装置82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503。
相互认证处理在移动终端81和门上锁装置82之间被执行,并且该处理被移动终端81和门上锁装置82分别执行作为步骤S503和S407。相互认证处理是使用移动终端81和门上锁装置82中预先提供的公共秘密密钥和随机数来执行的。当相互认证处理成功时,移动终端81处的处理进行到步骤S505。当相互认证处理失败时,移动终端81处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501,并且门上锁装置82处的处理返回步骤S405。
在步骤S505,移动终端81向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发送用于从寄存器值B中减去预定值B的预定值减法命令。之后,该处理进行到步骤S506,在步骤S506,终端处于待机状态直到减法处理完成通知从门上锁装置82被接收到。
在步骤S409,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的命令分析部件57接收从移动终端81经由DIO 51B发送的预定值减法命令。
在步骤S410,NOT-IF-THEN运算寄存器92的命令分析部件57检查加法/减法控制信号是否为低。当确认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低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11。在步骤S411,命令分析部件57根据在步骤S409接收到的预定值减法命令来控制减法器58以使其从寄存器值B中减去预定值B。因为寄存器值由于减法结果而从正值B返回0,所以,发生向零状态的转变。因此,零检测信号被零检测部件60认定为高,并且加法/减法控制信号被寄存器59认定为高。
在步骤S412,命令分析部件57从加法/减法控制信号已经变成高的事实中确认减法处理已被完成并且向DIO 51B输出减法处理完成通知。减法处理完成通知被NFC目标方部件91提供给移动终端81。
在步骤S413,上锁部件93根据已经变高的零检测信号对门解锁。解锁操作允许移动终端81的用户打开门。之后,移动终端81的用户可以将移动终端81从门上锁装置82移开。
在步骤S506,移动终端81接收减法处理完成通知,判定减法处理已完成,并且终止操作序列。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门上锁/解锁系统80允许被门上锁装置82上锁的门被使用移动终端81来解锁。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系统”是指由多个设备形成的联合体。
本申请包含与2009年4月7日于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09-092906中所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更改,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寄存器,所述寄存器保存被输入的值;
第一通信路径,加法命令由作为通信目标方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部件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路径被输入;
第二通信路径,减法命令由作为通信发起方的移动终端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被输入;
加法装置,当从所述寄存器输入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高时,所述加法装置根据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所述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所述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所述寄存器保存相加后得到的值;以及
减法装置,当从所述寄存器输入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低时,所述减法装置根据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所述减法命令来从所述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所述寄存器保存减法后得到的值,其中
所述加法装置和所述减法装置相互排斥地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加法装置仅在所述寄存器值为0时操作;并且
所述减法装置仅在所述寄存器值不为0时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寄存器值获取命令还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被输入;并且
所述减法装置根据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所述寄存器值获取命令来获取所述寄存器值,并且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输出所述寄存器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零检测装置,所述零检测装置生成指示所述寄存器值已经从非零值变为零的零检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认证装置,所述认证装置用于执行与发送所述减法命令的电子设备的相互认证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与发送所述减法命令的移动终端的非接触无线电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具有近场通信目标方功能。
8.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寄存器、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其中所述寄存器保存被输入的值,加法命令由作为通信目标方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部件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路径被输入,减法命令由作为通信发起方的移动终端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被输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从所述寄存器输入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高时,根据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所述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所述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所述寄存器保存相加后得到的值;以及
当从所述寄存器输入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低时,根据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所述减法命令来从所述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所述寄存器保存减法后得到的值,其中
加法步骤的处理和减法步骤的处理相互排斥地执行。
9.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设备和通信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寄存器,所述寄存器保存被输入的值;
第一通信路径,加法命令由作为通信目标方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部件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路径被输入;
第二通信路径,减法命令由作为通信发起方的移动终端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被输入;
加法装置,当从所述寄存器输入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高时,所述加法装置根据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所述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所述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所述寄存器保存相加后得到的值;以及
减法装置,当从所述寄存器输入的加法/减法控制信号为低时,所述减法装置根据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所述减法命令来从所述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所述寄存器保存减法后得到的值,
所述加法装置和所述减法装置相互排斥地操作,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经由预定通信线路连接到服务器;
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经由非接触无线电通信连接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及
中继装置,所述中继装置在所述服务器和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中继信息。
CN201010151432.4A 2009-04-07 2010-03-31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Active CN101859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2906A JP2010244329A (ja) 2009-04-07 2009-04-07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09-092906 2009-04-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9465A CN101859465A (zh) 2010-10-13
CN101859465B true CN101859465B (zh) 2014-05-07

Family

ID=42827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1432.4A Active CN101859465B (zh) 2009-04-07 2010-03-31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16599B2 (zh)
JP (1) JP2010244329A (zh)
CN (1) CN101859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51159B2 (ja) * 2009-04-14 2014-03-26 Necシステム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方法、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中継プログラム
KR101603287B1 (ko) * 2010-05-17 2016-03-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스템 온 칩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JP6305023B2 (ja) * 2013-11-13 2018-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756881B2 (en) 2016-08-01 2020-08-25 Nxp B.V.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that communicates via inductive coupling
US10567092B2 (en) * 2017-09-01 2020-02-18 Nxp B.V. System to calibrate phase using system information
GB201720497D0 (en) 2017-12-08 2018-01-24 Ibm Proces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13A (zh) * 1995-11-21 1997-11-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c卡自动交易终端和所使用的ic卡
JP2004102726A (ja) * 2002-09-10 2004-04-02 Aruze Corp 携帯電話同士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当該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を機能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CN1508673A (zh) * 2002-12-20 2004-06-30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不同权重加减计数器电路
CN101019317A (zh) * 2004-08-23 2007-08-15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带有具动态可调相位偏移能力、高速运行及同时更新多个脉宽调制工作循环寄存器的脉宽调制模块的数字处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8855B2 (en) * 1998-09-15 2007-07-24 Upaid Systems, Ltd. Convergent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with a rule set for authorizing, debiting, settling and recharging a mobile commerce account
JP3945146B2 (ja) * 2000-10-20 2007-07-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JP4702830B2 (ja) * 2005-03-28 2011-06-15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070235539A1 (en) * 2006-04-05 2007-10-11 Jarkko Sevanto Mobile device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secure chip
JP4688744B2 (ja) * 2006-07-11 2011-05-25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決済方法及び決済用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13A (zh) * 1995-11-21 1997-11-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c卡自动交易终端和所使用的ic卡
JP2004102726A (ja) * 2002-09-10 2004-04-02 Aruze Corp 携帯電話同士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当該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を機能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CN1508673A (zh) * 2002-12-20 2004-06-30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不同权重加减计数器电路
CN101019317A (zh) * 2004-08-23 2007-08-15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带有具动态可调相位偏移能力、高速运行及同时更新多个脉宽调制工作循环寄存器的脉宽调制模块的数字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16599B2 (en) 2013-08-20
JP2010244329A (ja) 2010-10-28
CN101859465A (zh) 2010-10-13
US20100257594A1 (en) 201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9315B2 (en) Anti-skimming payment card
US11024104B2 (en) Vehicle-based identification and access
CN101859465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JP6859519B2 (ja) 移動端末のカードエミュレーションに基づくクレジット決済方法及び装置
US8840030B2 (en) Secure credit card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US77439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monetary transactions
US20170221043A1 (en) Transaction facilit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06485489A (zh) 移动结算系统和方法
US20020147913A1 (en) Tamper-proof mobile commerce system
US20160379297A1 (en) Mobile device based digital wallet for retail shopping, related system and method
JP2006285329A (ja) モバイルセキュリティ決定支援システム、方法、プログラム、移動体通信端末装置及び情報管理運営サーバ
EP2425386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ndomized mobile payment
SG18575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ransaction signal
WO2003079302A1 (fr) Systeme distributeur sans monnaie, procede, distributeur et appareil central
CN105051768A (zh) 移动结账系统和方法
JP2007122457A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10088791A (zh) 用于具有短交易时间和最终结算的使用移动设备来进行的电子货币离线支付的系统
CN107466409B (zh) 使用电子电信装置的绑定过程
MX2009001746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transacciones inalambricas.
CN103886453A (zh) 一种利用人体生物特征确认的支付系统和相应方法
CN107038820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管理系统
JP2011039739A (ja) 携帯端末、電子レシート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Ahuja Mobile payments for conducting M-Commerce
WO2014176172A2 (en) Transaction facilit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14207578A (zh) 移动应用程序集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LINE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AI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LINE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1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LINE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AI Hol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