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6536B -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6536B
CN101856536B CN2010102002431A CN201010200243A CN101856536B CN 101856536 B CN101856536 B CN 101856536B CN 2010102002431 A CN2010102002431 A CN 2010102002431A CN 201010200243 A CN201010200243 A CN 201010200243A CN 101856536 B CN101856536 B CN 101856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parin
pei
medical polyvinyl
ma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02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6536A (zh
Inventor
吕毅
季学闻
马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2002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6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6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6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6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6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导管由有侧孔的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和门腔分流导管组成,通过有侧孔的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和门腔分流导管可同时完成受体下腔静脉的腔内转流和无创性暂时性门腔分流,其制备方法采用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技术;避免了肝移植中的无肝期时中下部躯体淤血和内脏损伤,实现肝移植时不出血化;降低了受体下腔静脉的管壁张力,确保手术视野更开阔,更加简便和安全,达到肝移植技术简单化,抗凝效果理想,避免了手术中出现渗血且血液相容性差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移植在无肝期不采用腔静脉及门腔转流设备来进行转流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由于受体下腔静脉阻断,回心血量将骤减50%以上而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多脏器血流灌注减少。受体也因胃肠道内脏和双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发生内脏、下肢严重淤血,静脉压升高,导致术中出血、渗血难以控制,因此门腔静脉转流设备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目前在肝移植中普遍使用滚轴泵且在全身肝素化下,将门静脉和股静脉血液通过离心泵转流至腋静脉进行腔静脉分流和无创性暂时性门腔转流,但是其急性肾功不全的副作用发生率为50%,而使用该腔静脉分流及门腔转流设备前急性肾功不全的副作用发生率仅为18%,因此具有急性肾功不全的副作用的发生率增高的缺点;而另外采用自制的橡胶导管以及采用硅胶自制成球囊导管进行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其缺陷也很明显:二者端口均只能通过受体下腔静脉刺口植入,易发生大出血或气栓,手术风险较大;自制的橡胶导管的制备方法仅对转流材料进行了聚氨酯涂层的抗凝处理,但其抗凝效果并不理想;而硅胶自制成球囊导管的制备采用系统肝素会增加手术中渗血量且血液相容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有侧孔的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和门腔分流导管可同时完成受体下腔静脉的腔内转流和无创性暂时性门腔分流,避免了肝移植中的无肝期时中下部躯体淤血和内脏损伤,即在肝移植时的无肝期应用该腔静脉转流导管,能使下部躯体和内脏内近一半以上的淤滞血流回心脏,能维持全身血流动力的稳定性,以及采用门腔分流导管解决无肝期胃肠道淤血和大循环血容量的不足且有利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另外不会出现急性肾功不全副作用,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实现肝移植时不出血化;降低了受体下腔静脉的管壁张力,确保手术视野更开阔,更加简便和安全,达到肝移植技术简单化,还有其制备方法采用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技术,抗凝效果理想,避免了手术中出现渗血且血液相容性差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该导管由有侧孔4的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和门腔分流导管2组成,腔静脉转流导管1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
所述的腔静脉转流导管1内有波浪状的水囊导管3,水囊导管3的一端连接充水针筒5,水囊导管3的另一端连接水囊6。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5小时到8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4小时到6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0℃-45℃下浸泡4小时到6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4℃-6℃下浸泡4小时到6小时,流水冲刷1分钟-3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0℃-45℃下交联处理4小时到6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在肝移植中的肝10移除前,腔静脉转流导管1通过股静脉刺口7植入且其上端与右心房9导通,而门腔分流导管2自脾静脉12植入且其前端开口与脾静脉12和肠系膜上静脉13汇合处即门静脉起始部14导通,其后端与腔静脉转流导管1下端相连,随后在肝10移除时,血液先通过侧孔4将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和门腔分流导管2的空气排除,然后从门静脉起始部14依次通过门腔分流导管2和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流回右心房9,完成受体下腔静脉8的腔内转流和无创性暂时性门腔分流,这样避免了肝移植中的无肝期时中下部躯体淤血和内脏(如肾脏)损伤,也就是说在肝移植时的无肝期应用该腔静脉转流导管1,能使下部躯体和内脏内近一半以上的淤滞血流回心脏15,能维持全身血流动力的稳定性,以及采用门腔分流导管解决无肝期胃肠道淤血和大循环血容量的不足且有利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另外不会出现急性肾功不全的副作用,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实现肝移植时不出血化;降低了受体下腔静脉的管壁张力,确保手术视野更开阔,更加简便和安全,达到肝移植技术简单化,加上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内部使用水囊导管3及其两端分别连接的充水针筒5和连接水囊6,在肝移除前,通过充水针筒5压入水充满连接水囊6阻塞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更能保证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和门腔分流导管2内的空气从侧孔4中完全排出,在肝移除时,通过充水针筒5抽出连接水囊6中的水使得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畅通,还有该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采用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方式,即先通过聚乙烯亚胺与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结合,引入活性氨基,再通过戊二醛与肝素分子的氨基发生共价键结合,使肝素分子固定于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此外,由于聚乙烯亚胺分子本身也含有大量负电荷,可以与肝素分子以离子键方式结合,即在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形成以肝素-戊二醛-聚乙烯亚胺的结合,这样的抗凝效果理想,避免了手术中出现渗血现象且血液相容性差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为本发明的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发明的门腔分流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c)为本发明的水囊导管3、充水针筒5以及水囊6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为肝移植时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该导管由有侧孔4的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和门腔分流导管2组成,腔静脉转流导管1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所述的腔静脉转流导管1内有波浪状的水囊导管3,水囊导管3的一端连接充水针筒5,水囊导管3的另一端连接水囊6。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5小时到8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4小时到6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0℃-45℃下浸泡4小时到6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4℃-6℃下浸泡4小时到6小时,流水冲刷1分钟-3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0℃-45℃下交联处理4小时到6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在肝移植中的肝10移除前,如图2所示,腔静脉转流导管1通过股静脉刺口7植入经受体下腔静脉8且其上端与右心房9导通,而门腔分流导管2自脾静脉12植入且其前端开口与脾静脉12和肠系膜上静脉13汇合处即门静脉起始部14导通,其后端通过接头16与腔静脉转流导管1下端相连,随后在肝10移除时,血液先通过侧孔4将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和门腔分流导管2的空气排除,然后从门静脉起始部14依次通过门腔分流导管2和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流回右心房9,完成受体下腔静脉8的腔内转流和无创性暂时性门腔分流,这样避免了肝移植中的无肝期时中下部躯体淤血和内脏损伤,也就是说在肝移植时的无肝期应用该腔静脉转流导管1,能使下部躯体和内脏内近一半以上的淤滞血流回心脏15,能维持全身血流动力的稳定性,以及采用门腔分流导管解决无肝期胃肠道淤血和大循环血容量的不足且有利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另外不会出现急性肾功不全的副作用,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实现肝移植时不出血化;降低了受体下腔静脉的管壁张力,确保手术视野更开阔,更加简便和安全,达到肝移植技术简单化,加上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内部使用水囊导管3及其两端分别连接的充水针筒5和连接水囊6,在肝移除前,通过充水针筒5压入水充满连接水囊6阻塞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更能保证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和门腔分流导管2内的空气从侧孔4中完全排出,在肝移除时,通过充水针筒5抽出连接水囊6中的水使得带勾弯管型腔静脉转流导管1畅通,还有该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采用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方式,即先通过聚乙烯亚胺与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结合,引入活性氨基,再通过戊二醛与肝素分子的氨基发生共价键结合,使肝素分子固定于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此外,由于聚乙烯亚胺分子本身也含有大量负电荷,可以与肝素分子以离子键方式结合,即在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形成以肝素-戊二醛-聚乙烯亚胺的结合,这样的抗凝效果理想,避免了手术中出现渗血现象且血液相容性差的缺点。
实施例1: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5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4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0℃下浸泡4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4℃下浸泡4小时,流水冲刷1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0℃下交联处理4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实施例2: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6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5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1℃下浸泡5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5℃下浸泡5小时,流水冲刷2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1℃下交联处理5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实施例3: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7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6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3℃下浸泡6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6℃下浸泡4小时到6小时,流水冲刷3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2℃下交联处理6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实施例4: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8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4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3℃下浸泡4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4℃下浸泡4小时,流水冲刷1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3℃下交联处理4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实施例5: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5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5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1℃下浸泡5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5℃下浸泡4小时,流水冲刷2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2℃下交联处理5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实施例6: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6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6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5℃下浸泡6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4℃下浸泡4小时,流水冲刷1分钟-3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己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0℃下交联处理4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Claims (7)

1.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5小时到8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4小时到6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0℃-45℃下浸泡4小时到6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4℃-6℃下浸泡4小时到6小时,流水冲刷1分钟-3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0℃-45℃下交联处理4小时到6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2.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5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4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0℃下浸泡4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4℃下浸泡4小时,流水冲刷1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0℃下交联处理4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3.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6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5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1℃下浸泡5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5℃下浸泡5小时,流水冲刷2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1℃下交联处理5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4.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7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6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3℃下浸泡6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6℃下浸泡4小时到6小时,流水冲刷3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2℃下交联处理6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5.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8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4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3℃下浸泡4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4℃下浸泡4小时,流水冲刷1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3℃下交联处理4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6.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5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5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1℃下浸泡5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5℃下浸泡4小时,流水冲刷2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2℃下交联处理5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7.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医用聚氯乙烯管道表面用乙醇超声波清洗6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6小时,自然风干后得到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2:取聚乙烯亚胺质量比例为4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比例为25%的戊二醛和无水乙醇制备成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
步骤3:将洗净表面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2.5wt%的聚乙烯亚胺乙醇溶液中,在45℃下浸泡6小时后,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4:配制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并用98%浓硫酸滴定该水溶液的pH值为1.0;
步骤5:将表面已结合聚乙烯亚胺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pH值为1.0且肝素质量比例为1%的肝素水溶液,在4℃下浸泡4小时,流水冲刷1分钟,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6:取戊二醛质量比例为25%的溶液稀释25倍,配成1wt%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将表面已肝素固定化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完全浸入该交联剂,在40℃下交联处理4小时,真空常温下干燥得到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
步骤7:将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切割出一段管道,在该管道侧刺孔,将该管道扭转定型为带勾弯管型,其去除其勾部分的长度为从对应的股静脉刺口(7)经受体下腔静脉(8)至与右心房(9)的距离,这样就制成了腔静脉转流导管(1),另外再从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的医用聚氯乙烯管道截取另一段管道作为门腔分流导管(2)。
CN2010102002431A 2010-06-13 2010-06-13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856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2431A CN101856536B (zh) 2010-06-13 2010-06-13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2431A CN101856536B (zh) 2010-06-13 2010-06-13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6536A CN101856536A (zh) 2010-10-13
CN101856536B true CN101856536B (zh) 2012-08-29

Family

ID=4294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02431A Active CN101856536B (zh) 2010-06-13 2010-06-13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6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8928B (zh) * 2010-12-31 2013-02-27 西安交通大学 离体肝切除术中快速静脉转流的带磁环的管道装置
JP7007386B2 (ja) * 2017-01-25 2022-01-24 ダブリュ.エル.ゴア アンド アソシエイツ,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心不全患者の体液過剰を治療及び予防する装置
US10595874B2 (en) 2017-09-21 2020-03-24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Multiple inflation endovascular medical device
CN110028692B (zh) * 2019-03-14 2020-11-03 江苏赛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离子键-共价键协同表面肝素化抗凝血医用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17159811A (zh) * 2022-01-30 2023-12-05 苏州浩微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处理组合物、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58175A (zh) * 2022-03-16 2022-05-31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一种具抗凝作用的输液港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2335Y (zh) * 1994-01-18 1995-03-22 汪忠镐 球囊式腔静脉转流管
CN2562775Y (zh) * 2002-04-10 2003-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移植术中无肝期静脉转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2335Y (zh) * 1994-01-18 1995-03-22 汪忠镐 球囊式腔静脉转流管
CN2562775Y (zh) * 2002-04-10 2003-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移植术中无肝期静脉转流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世兵 等.改良腹腔内静脉转流管用于驮式肝移植的实验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第30卷(第6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6536A (zh) 201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6536B (zh) 一种腔静脉分流和门腔转流抗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023A (zh) 一种基于多巴胺提高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方法
EP2370037B1 (en) Absorbent medical body, in particular for removing wound fluids from human and/or animal body cavities,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JP2016028761A5 (zh)
JPH05502598A (ja) 吸収性パケット用膜
CN106334209A (zh) 聚多巴胺改性壳聚糖止血敷料
WO2014141284A3 (en) Renal pump
CN103087453B (zh) 一种离子交联的pva多孔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992501A (zh) 一种柠檬酸接枝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1357249A (zh) 硅胶涂层导尿管及其生产工艺
CN113304332A (zh) 一种抗凝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5278B (zh) 覆膜支架
CN104740674A (zh) 一种具有致密-疏松双层结构的壳聚糖基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12007211A (zh) 一种生物质基水凝胶抗菌伤口敷料
CN115536920A (zh) 一种壳聚糖衍生物基创面修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5322767U (zh) 一种耳科临床洗耳装置
CN209074777U (zh) 带球囊的胆总管探查鞘管
CN105796207B (zh) 滤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45852B (zh) 一种聚乙烯醇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98610A (zh) 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介入治疗用输送装置
CN209074776U (zh) 带环形球囊的胆总管探查鞘管
CN209074711U (zh) 保胆取石/息肉用胆道镜鞘管
CN209186996U (zh) 囊肿壁外翻固定装置
CN201510568U (zh) 一种带有肝素涂层体外循环和心脏辅助装置
CN112370418A (zh) 超多孔水凝胶基胃滞留剂的辐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