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0101B - 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0101B
CN101850101B CN2010102139152A CN201010213915A CN101850101B CN 101850101 B CN101850101 B CN 101850101B CN 2010102139152 A CN2010102139152 A CN 2010102139152A CN 201010213915 A CN201010213915 A CN 201010213915A CN 101850101 B CN101850101 B CN 101850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fructus
rhizoma
char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39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0101A (zh
Inventor
王峰
王文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i Hepu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i Hepu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i Hepu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i Hepu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139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0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0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0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0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01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百草霜、仙鹤草、棕榈炭、白及、茜草、花蕊石、降香、血余炭、侧柏叶炭、三七、艾叶、炮姜、灶心土、槐花、地榆炭、大蓟、小蓟、五味子、海螵蛸、鸡冠花、金樱子、山茱萸、生黄芪、白芍、白术、山药、女贞子、党参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本发明可显著改善:规则性出血,经期延长量多;不规则出血,量多或淋漓出血,时间长短不一,点点滴滴,淋漓不尽,长期出血者可致贫血等症状,临床疗效确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漏下即经漏,是指经血非时而下,量少甚或点点滴滴,淋漓不尽。可由肾虚、气虚、血热、血瘀、湿热内蕴等多种原因导致。漏下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症,是中医"崩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与崩症并存而交替出现,也可单独存在。崩漏并存主要见于现代医学所指的青春期和更年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而单纯的漏下则更多见于育龄妇女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排卵性月经失调。漏下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有关。精神刺激,使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热盛迫血忘行;思虑伤脾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不能统血,营血外溢引起,亦有由于平素阳盛血热,饮食不节,脾不运湿,湿从热化,湿热内蕴,血热妄行而引起的;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阴血,而致肝肾阴虚,冲任不能固摄而出血。
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漏下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补血止血、补肾疏肝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百草霜1~120份、仙鹤草1~100份、棕榈炭1~100份、白及1~50份、茜草1~120份、花蕊石1~150份、降香1~100份、血余炭1~50份、侧柏叶炭1~150份、三七1~200份、艾叶1~100份、炮姜1~100份、灶心土1~100份、槐花1~100份、地榆炭1~100份、大蓟1~100份、小蓟1~100份、五味子1~100份、海螵蛸1~120份、鸡冠花1~100份、金樱子1~100份、山茱萸1~100份、生黄芪1~120份、白芍1~100份、白术1~100份、山药1~150份、女贞子1~100份、党参1~120份、沙参1~100份、天花粉1~120份。
优选为:
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神曲1~100份、焦麦芽1~100份、焦槟榔1~100份、茯苓1~120份、焦山楂1~100份、冬虫夏草1~50份、益智仁1~100份、菟丝子1~100份、肉苁蓉1~100份、紫河车1~50份、杜仲1~100份、续断1~100份。
优选为:
神曲30份、焦麦芽30份、焦槟榔20份、茯苓30份、焦山楂20份、冬虫夏草15份、益智仁30份、菟丝子20份、肉苁蓉20份、紫河车25份、杜仲30份、续断20份。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为指导:内服: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
本发明针对漏下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症状,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
[实施例1 ]  胶囊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 ]  颗粒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
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粉做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 ]  片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
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1200目细筛后,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4 ]  丸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10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
[实施例5 ] 口服液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经三次煎煮后,将三次滤液混合,滤过,浓缩至
规定浓度,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实验例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漏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一、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29例患者,其中男0例,女29例;年龄最大者51岁,年龄最小者只有17岁。
二、治疗方法:
用法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 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
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疗程。
三、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经期正常,心情舒畅。
显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经期正常,心情舒畅。
有效:体征及症状有改变,漏下次数显著减少,经期基本正常。
无效:体征无改变,症状如前。
四、典型病例:
1、孟某某,女,28岁。
患者自诉于去年小产后,阴道出血至今未净。小腹部时有隐痛,下血量虽不多,但终日淋漓不清。舌红润,苔白,脉细数。此产后瘀血结聚所致。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下血量多,伴血块排除。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出血逐渐停止,下腹隐痛消失。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1个月,诸症已平,患者痊愈。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
2、 吴某某,女,34岁。
患者两个月前行插管引产术,连做三次,历时一月胎方下。后月经淋漓不净1个月,色如米泔,腰痛如折,腹痛拒按。舌黯,苔灰腻,脉弦。此淤血所致。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日,诉第二日夜下血约500毫升,色黑紫,血块很多,原左下腹有硬块拒按,现已不痛。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15日,出血已止,唯觉倦怠,脉象转缓唯左关尺弱,舌色转红。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1个月,诸症已平,患者痊愈。
3、张某,女,26岁。
患者1月前人工流产,术后漏下不止,一月来,出血淋漓不尽,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少腹里急,腹满。舌质红,苔白,脉弦数。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排出少量瘀血块,后出血逐渐减少。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日,出血已止。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1个半月,烦热、腹满等症消失,诸症已平,患者痊愈。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
4、韦某,女,33岁。
患者3个月前人工流产,此后每次月经期延长,此次月经后11天还漏下不止,量少色红,患者形体偏胖,头晕乏力,时有心悸,口干口苦,口唇有发麻的感觉,舌质偏红,苔薄白,脉象明显有弦数无力之象。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诸证皆有好转,漏下明显减少。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日,出血已止。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15日。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1个月,诸症已平,患者痊愈。随访2个月,月经正常,漏下未见复发。
5、田某某,女,34岁。
患者2年前自然分娩后因将息失宜,情志抑郁致月经不调,经来先期,约18-20 d一行,经来第1-2日量多,之后量少淋漓,持续10余日甚至逾半月始净,血黯红有块,伴少腹胀痛,头晕目眩,刻下正值经行第11日未净,腰膝酸软,形体较瘦,舌淡黯,苔薄白,脉弦细。此属肾虚肝郁兼血瘀。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日,血止,少腹胀痛消失。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15日,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症状消失,纳増,患者已愈。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理1个月余,随访3个月,月事有时,漏下未见复发。
6、孙某,女,30岁。
患者少腹时痛,随之阴道下血。漏下近1个月,多方治疗不愈。晨与夫争吵,倾刻血如泉涌,染红衣裤。刻下:出血势缓,漏下如前,按少腹痛处,痛不减也不加重,左乳房有硬块如枣大。神疲,面色黄白。舌苔薄白,脉缓细,左关弦,右尺弱。此属肝气逆乱,肝不藏血而漏下。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日,出血量大减。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出血已止。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少腹痛去,乳房硬块消失。半年后随访,漏下未再复发。
7、许某某,女,24岁。
患者漏下不止近1个月。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血色淡。进食稍多则吐,背沉、气短、神疲,面色黄白。舌苔黄白厚,脉弦滑,双尺沉细。此属肝气夹浊气上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日,出血量大减,每次下血末尾时颜色发黑而稠,进食不再呕吐,精神增,舌苔薄白,脉弦。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出血每日减至2~3次。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0日,血止,饮食正常。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五、治疗结果:
所收治的29例病例中,经3个月治疗,其中治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漏下患者有极其显著疗效。

Claims (5)

1.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胶囊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2.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粉做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3.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片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混合,碾成细粉过800~1200目细筛后,制成片剂即得。
4.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丸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10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
5.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草霜60份、仙鹤草50份、棕榈炭50份、白及15份、茜草30份、花蕊石50份、降香30份、血余炭30份、侧柏叶炭100份、三七100份、艾叶20份、炮姜30份、灶心土50份、槐花20份、地榆炭30份、大蓟15份、小蓟15份、五味子20份、海螵蛸30份、鸡冠花15份、金樱子20份、山茱萸20份、生黄芪30份、白芍30份、白术30份、山药50份、女贞子20份、党参30份、沙参20份、天花粉3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药混合,经三次煎煮后,将三次滤液混合,滤过,浓缩至规定浓度,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CN2010102139152A 2010-06-30 2010-06-30 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0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39152A CN101850101B (zh) 2010-06-30 2010-06-30 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39152A CN101850101B (zh) 2010-06-30 2010-06-30 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0101A CN101850101A (zh) 2010-10-06
CN101850101B true CN101850101B (zh) 2011-07-06

Family

ID=4280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39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0101B (zh) 2010-06-30 2010-06-30 一种治疗漏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01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3557B (zh) * 2012-06-17 2013-08-21 张玮 一种治疗血热型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冲洗剂制备方法
CN105381233A (zh) * 2015-11-10 2016-03-09 薛学明 一种体外止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5367A (zh) * 2005-11-17 2006-06-14 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
CN101632763A (zh) * 2008-07-24 2010-01-27 夏范音 一种固血丸
CN101703690A (zh) * 2009-10-16 2010-05-12 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治疗崩漏、呕血、便血、创伤性出血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5367A (zh) * 2005-11-17 2006-06-14 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
CN101632763A (zh) * 2008-07-24 2010-01-27 夏范音 一种固血丸
CN101703690A (zh) * 2009-10-16 2010-05-12 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治疗崩漏、呕血、便血、创伤性出血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运昌.崩漏治法初探.《中国乡村医药》.1997,(第1期), *
班秀文.崩漏辩证论治.《中国医药学报》.1992,第7卷(第2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0101A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0076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9691B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790B (zh)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1464B (zh) 一种治疗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849B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肌瘤囊肿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816776B (zh) 一种治疗月经后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0816B (zh) 一种治疗带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6301A (zh)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6313A (zh) 一种治疗女子不孕、不育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1479A (zh) 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0833A (zh)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3634A (zh) 一种治疗脘腹痞满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6758A (zh) 一种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457A (zh) 一种治疗经行浮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6474A (zh) 一种治疗月经过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432B (zh) 一种治疗经行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7112B (zh) 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6319A (zh) 一种治疗经行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7113A (zh) 一种治疗经行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0823B (zh) 一种治疗肾囊肿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药物的用途
CN101966289A (zh) 一种治疗女子性冷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500A (zh) 一种治疗盲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888B (zh) 一种治疗月经过多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315B (zh) 一种治疗经行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852B (zh) 一种治疗肝细胞损伤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