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3941A - 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3941A
CN101833941A CN 201010122856 CN201010122856A CN101833941A CN 101833941 A CN101833941 A CN 101833941A CN 201010122856 CN201010122856 CN 201010122856 CN 201010122856 A CN201010122856 A CN 201010122856A CN 101833941 A CN101833941 A CN 101833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key
hammer
framework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228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3941B (zh
Inventor
北岛充
外山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33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3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3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3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在能够实现框架和键盘装置自身的小型化、轻量化及成本的降低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口棒部的设计自由度。与键(2)、音锤(3)等可动部相抵接或相配合且设置在框架(4)上的所有第一框架功能部(47)(键支撑部(471)、音锤支撑部(472)及键引导部(474))都位于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另外,与下箱体(7)、基板(6)等固定部相抵接或相配合且设置在框架(4)上的所有第二框架功能部(48)(本体抵接部(481)、(482)以及基板安装部(483))都位于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另外,音锤(3)的前端突出至设置在框架(4)前端的开口部(46)的前侧。

Description

键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键盘装置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的多个键以及使键的前端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地加以支撑的框架。另外,在用于电子钢琴等键盘乐器上的键盘装置中,为得到接近于原声钢琴的触感,配置了与键联动地摆动的音锤。该音锤沿着键的前后方向设置在键的下方,并能够以支点为中心摆动地被上述框架支撑。另外,为了提高触感,提出了在支点的前侧设置有与键相配合的音锤驱动部的音锤。
但是,在上述框架上,不仅设置有用于支撑键以及音锤的支撑部,还设置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框架功能部。具体地说,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键的键引导部、用于安装基板的基板安装部、键及音锤的挡块、与乐器本体抵接的抵接部等,在上述基板上搭载有用于检测键的按压速度等的位置传感器,而且,也提出了通过树脂或金属板来一体成形这些部件的框架。但是,在现有的键盘装置中,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那样,在音锤的音锤驱动部的前侧,设置有键引导部、基板安装部、键的挡块以及抵接部。因此,必须将框架设置在音锤的音锤驱动部的前侧,从而使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变长。
而且,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键盘装置中,由于键引导部以引导白键的前端的方式被设置,音锤的后端设置在键的支撑部的后侧,从而使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变得比白键的全长还长。因此,存在树脂的使用量增多且其重量和成本也增加的问题。另外,由于在靠近白键的前端的部分设置有与乐器本体抵接的抵接部,所以无法实现如下结构,即,通过斜面来连接用于覆盖键盘前方下部的口棒部和键盘下部的底面,以使乐器本体看起来变薄的结构。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挡块设置在音锤的后侧,而引导部和基板保持部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设置在音锤的前侧。因此,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存在树脂的使用量增多且其重量和成本也增加的问题。另外,由于基板在靠近白键的前端的部分延伸,因此,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无法实现如下结构,即,通过斜面来连接用于覆盖键盘前方下部的口棒部和键盘下部的底面,以使乐器本体看起来变薄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19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446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在实现框架及键盘装置自身的小型化、轻量化以及成本的降低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口棒部的设计自由度。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并排排列的多个键、框架、第一框架功能部以及音锤,上述框架被乐器本体支撑,用于支撑上述多个键,使上述多个键在对其进行按压/释放操作时能够摆动,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一体地或分体地设置在上述框架上,用于与构成键盘装置的可动部件相抵接或相配合,上述音锤能够以支点为中心摆动地被上述框架支撑,并通过与设置在上述支点的前侧的音锤驱动部的配合,来与上述键联动地以上述支点为中心摆动,其特征是:设置在上述框架上的所有第一框架功能部,都位于上述键的音锤驱动部的后侧。
(2)如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包括键引导部,上述键引导部用于引导作为上述可动部件的键的摆动动作,在多个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中,上述键引导部设置在其他第一框架功能部的前侧。
(3)如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框架功能部,上述第二框架功能部设置在上述框架上,用于与框架以外的构成键盘装置或乐器本体的非可动部相抵接或相配合,设置在上述框架上的所有第二框架功能部,都位于上述键的音锤驱动部的后侧。
(4)如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的整体设置在上述键的音锤驱动部的后侧。
(5)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键、框架以及音锤,上述框架被乐器本体支撑,用于支撑上述多个键,使上述多个键在对其进行按压/释放操作时能够摆动,上述音锤能够以支点为中心摆动地被上述框架支撑,并通过与设置在上述支点的前侧的音锤驱动部的配合,来与上述键联动地以上述支点为中心摆动,其特征是:上述音锤的前端突出至设置在上述框架的前面的开口部的前侧,上述开口部用于使上述音锤插入通过。
(6)如上述技术方案(5)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音锤驱动部突出至上述开口部的前侧。
如上所述,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及(3)所述的发明,则由于能够将框架的比音锤的前端部更突出的部分缩短,或能够使框架的前端位于音锤前端的后侧,因此能够缩短框架在前后方向上的全长。由此,能够实现框架和键盘装置自身的小型化、轻量化及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口棒部的设计自由度。
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则通过尽可能将键引导部设置在框架的前侧,能够在有限的前后空间内更加有效地发挥键引导部的引导效果。
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则由于框架整体设置在音锤的音锤驱动部的后侧,因此进一步能够缩短框架在前后方向上的全长。
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则由于上述音锤的前端突出至设置在上述框架的前面且用于使音锤插入通过的开口部的前侧,所以能够缩短框架在前后方向上的全长。由此,在能够实现框架和键盘装置自身的小型化、轻量化及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乐器本体的口棒部的设计自由度。
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则由于音锤驱动部突出至开口部的前端,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框架在前后方向上的全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的剖视图。
图2A为构成图1所示键盘装置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2B为沿着图2A中的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1、图2A和图2B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键盘装置1的“上下左右前后”是指,从演奏时的演奏者一侧所观察的正立状态下的“上下左右前后”。键盘装置1例如使用于电子键盘乐器中。如该图所示,键盘装置1包括键2、音锤3、框架4、检测部5、基板6和下箱体7。上述键2由白键21和黑键22组成,而且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另外,白键21和黑键22分别由合成树脂形成,而且设置有下方开放的、断面为コ字形的凹部。另外,在白键21下方,包括缓冲部件241的音锤驱动部24设置在垂直设置于白键21下方的垂下部23的下端,该音锤驱动部24用来驱动后述的音锤3。就黑键22而言,也是如此。
上述音锤3配置在键2的下部。音锤3设置成臂状,以支点C1为中心可转动地轴支撑在后述的框架4上。音锤3具有与支点C1相配合的配合凹部33,在配合凹部33(支点C1)的前方具有前延伸部31,在配合凹部33(支点C1)的后方具有后延伸部32,它们共同构成臂状。配合凹部33在后方具有开口。在后延伸部的后端部,设置有音锤3的整体质量几乎都集中于此的质量部34。前延伸部31的前端形成有上下分成两个叉的连接部311。构成连接部311的上侧连接片311a和下侧连接片311b处于与对应的白键21、黑键22的音锤驱动部24常时连接(配合)的状态,音锤3与对应的键2联动而在往复的双方向上转动。由于音锤驱动部24以可自由滑动地被上侧连接片311a和下侧连接片311b挟持的结构与键2配合,所以音锤3相对于键2不晃荡地在按压/释放的双方向上圆滑联动。
这样,在演奏者按压键2时,垂下部23使音锤3的前延伸部31向下移动,音锤3以支点C1为中心,在图1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当音锤3与设置在后述的框架4上的音锤挡块473抵接时,将处于按压到底的状态。然后,在演奏者停止对键的按压操作时,音锤3以支点C1为中心,在图1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当音锤3与设置在后述的下箱体7上的音锤挡块473抵接时,返回到初始位置。
上述框架4具有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的如下部件:多个侧壁部41、后侧上壁部43、后侧立壁部44、跨越多个键区域由第一连接部42连接的键引导部474以及同样由第二连接部45连接的音锤支撑部472。上述多个侧壁部41彼此平行地沿左右方向按多个键区域分别并排设置。后侧上壁部43在上述多个侧壁部41上的后端沿左右方向延设。后侧立壁部44沿左右方向延设,覆盖从上述后侧上壁部43的后端垂下的多个侧壁部41的后端。就上述键引导部474而言,各键2的引导部通过第一连接部42来相连接,所以该键引导部474沿左右方向延设。同样地,就上述音锤支撑部472而言,与各键2对应的包括支点C1的支点部通过第二连接部45来相连接,所以音锤支撑部472沿左右方向延设。开口部46形成于框架4的前面、键引导部474与音锤支撑部472之间以及相邻的侧壁部41之间。从该开口部46插入上述音锤3,使音锤3的配合凹部33与框架4的支点C1相配合,由此能够将音锤3组装在框架4上。另外,在音锤支撑部472的上方、键引导部474与后侧上壁部43之间也设置有开口部。
另外,在上述框架4上一体或分体地设置有:与键2、音锤3等可动部相抵接或相配合的第一框架功能部47;与基板6、下箱体7等非可动部相抵接或相配合的第二框架功能部48,在上述基板6上搭载有后述的检测部5。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47包括键支撑部471、音锤支撑部472和键引导部474。另外,在音锤上限挡块473u由弹性体等与框架4一体形成时,该音锤上限挡块473u相当于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47,但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音锤上限挡块473u与框架4分体形成并安装在框架4上的情形进行说明。上述键支撑部471突出设置在上述后侧上壁部43的上表面。键支撑部471对键2的后端部进行轴支撑,使得键2的前端能够在上下方向摆动。这样,键2就能够以支点C2为中心摆动地被框架4支撑。
上述音锤支撑部472突出设置在形成底壁部的第二连接部45的上表面。由第二连接部45相连接的各音锤3的音锤支撑部472对音锤3进行轴支撑,使得音锤3能够以支点C1为中心转动。音锤上限挡块473u是指,与音锤3的后端部相抵接,从而限制音锤3的转动范围的挡块。音锤上限挡块473u由毛毡等缓冲材料制成,用来降低与音锤3抵接时的冲击。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来限制音锤3后端部向上方转动的音锤上限挡块473u位于后侧上壁部43的下表面,通过音锤挡块保持部485得以保持。另外,用来限制音锤3后端部向下方转动的音锤下限挡块473d由与音锤上限挡块473u相同的材料形成,设置在下箱体7上。
上述键引导部474突出设置在上述前侧上壁部42的上表面。由第一连接部42相连接且向上方突出设置的各键2的键引导部474,插入在键2的断面呈コ字形的凹部中,并与键2相抵接,从而限制键2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并引导其摆动动作。设置在上述框架4上的所有第一框架功能部47(键支撑部471、音锤支撑部472以及键引导部474),设置在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即位于键2的后端侧。另外,在上述多个第一框架功能部47中,键引导部474设置在其他第一框架功能部47(键支撑部471以及音锤支撑部472)的前侧,即位于键前端侧。
另外,上述第二框架功能部48包括本体抵接部481及482、基板安装部483和音锤挡块保持部485。上述本体抵接部481一体设置在第二连接部45上,本体抵接部482设置在侧壁部41的后部以及后侧立壁部44的下端。本体抵接部481及482与下箱体7相抵接,以此使框架4在下箱体7上得以支撑。基板安装部483为突出设置在上述后侧上壁部43上表面的凸台,用于与搭载有后述的检测部5的基板6相抵接以固定该基板6。在上述基板6上搭载有按各键2分别设置的检测部5。检测部5例如由一对橡胶开关等构成,用来检测键2的按压速度。设置在上述框架4上的所有第二框架功能部48(本体抵接部481及482、基板安装部483、音锤挡块保持部485),均设置在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另外,上述框架4的最前端设置在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即框架4整体,设置在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
上述下箱体7是上侧有开口的箱体,用于收容上述框架4。在下箱体7设置有底面部71和口棒部72。在上述底面部71搭载有安装了上述键2和音锤3的框架4。在口棒部72上设置有倾斜部721和前侧立壁部722。倾斜部721立设在底面部71的前端,而且以越到前侧就越远离底面部71的方式倾斜。前侧立壁部722立设在倾斜部721的前端。前侧立壁部722设置在键2的前侧,以使内部构造看不见。通过在口棒部72设置倾斜部721,能够使乐器本体前部变为看上去薄的造型设计。
根据上述键盘装置1,在框架4上设置的所有第一框架功能部47都设置于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还有,在框架4上设置的所有第二框架功能部48也都设置于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使音锤驱动部24突出至开口部46的前侧,从而能够将框架4整体设置于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因此能够缩短框架4在前后方向上的全长。由此,在能够实现框架4和键盘装置1自身的小型化及成本的降低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口棒部72的设计自由度,如设置倾斜部721等。
另外,根据上述键盘装置1,在多个第一框架功能部47中,键引导部474设置在其他第一框架功能部47的前侧。这样,通过尽可能将键引导部474设置在框架4的前侧,能够在有限的前后空间中使键引导部474的引导效果更为有效。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3对本发明键盘装置1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3中,对于与利用图1及图2来已说明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框架功能部47和所有第二框架功能部48均位于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的方式设置了框架4。而且,以框架4整体位于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的方式设置了框架4。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如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构成第二框架功能部48的本体抵接部484设置在音锤驱动部24的前侧。另外,如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也可以不将框架4整体设置在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音锤驱动部24整体突出至框架4的开口部46的前侧,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如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也可以使音锤3的前端的一部分突出至框架4的开口部的前侧。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1,由于以所有第一框架功能部47都位于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的方式设置了框架4,因此如图3所示,能够使框架4的比音锤3的前端部更突出的部分缩短,从而能够缩短框架4在前后方向上的全长。由此,在能够实现框架4和键盘装置1自身的小型化、轻量化及成本的降低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口棒部72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音锤3的前端突出至框架4的开口部46的前侧,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音锤3的前端设置于框架4的开口部46的后侧。即使这样构成,但若以所有第一框架功能部47位于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的方式设置框架4,则也能够使框架4的比音锤3的前端部更突出的部分缩短,因此能够缩短框架4在前后方向上的全长。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在框架4上仅设置有与音锤3相抵接的音锤上限挡块473u,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与键2相抵接以限制键2摆动范围的键挡块(在与框架4一体形成时,相当于第一框架功能部47)设置在框架4上。这时,键挡块设置在音锤驱动部24的后侧。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音锤支撑部472为转动式,键2的垂下部23和音锤3的音锤驱动部31可前后滑动地相配合。但也可以使音锤3与音锤支撑部472可前后滑动地相配合,并使键2的音锤驱动部24与音锤连接部311自由转动地相配合。
另外,就框架4而言,没有必要其整体用树脂一体形成,而只要其基本部分(多个侧壁部41和连接该多个侧壁部41的后侧上壁部43等)用树脂一体形成即可。因此,在框架4中,例如作为框架4的一部分的前侧上壁部42、底壁部等,也可以分体形成或由其他材料形成。另外,如果不考虑通过树脂形成框架4的难易程度,则没有必要将第一、第二框架功能部47、48与框架4形成为一体。
另外,根据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键2被框架4轴支撑,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只要键2的前端在上下方向可摆动地被框架4支撑即可,例如通过铰链被支撑在框架4上。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示出了本发明代表性的形态,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即,只要没有脱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

Claims (6)

1.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并排排列的多个键、框架、第一框架功能部以及音锤,
上述框架被乐器本体支撑,用于支撑上述多个键,使上述多个键在对其进行按压/释放操作时能够摆动,
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一体地或分体地设置在上述框架上,用于与构成键盘装置的可动部件相抵接或相配合,
上述音锤能够以支点为中心摆动地被上述框架支撑,并通过与设置在上述支点的前侧的音锤驱动部的配合,来与上述键联动地以上述支点为中心摆动,
其特征是:
设置在上述框架上的所有第一框架功能部,都位于上述键的音锤驱动部的后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是:
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包括键引导部,上述键引导部用于引导作为上述可动部件的键的摆动动作,
在多个上述第一框架功能部中,上述键引导部设置在其他第一框架功能部的前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是:
还包括第二框架功能部,上述第二框架功能部设置在上述框架上,用于与框架以外的构成键盘装置或乐器本体的非可动部相抵接或相配合,
设置在上述框架上的所有第二框架功能部,都位于上述键的音锤驱动部的后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框架的整体设置在上述键的音锤驱动部的后侧。
5.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并排排列的多个键、框架以及音锤,
上述框架被乐器本体支撑,用于支撑上述多个键,使上述多个键在对其进行按压/释放操作时能够摆动,
上述音锤能够以支点为中心摆动地被上述框架支撑,并通过与设置在上述支点的前侧的音锤驱动部的配合,来与上述键联动地以上述支点为中心摆动,
其特征是:
上述音锤的前端突出至设置在上述框架的前面的开口部的前侧,上述开口部用于使上述音锤插入通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音锤驱动部突出至上述开口部的前侧。
CN2010101228568A 2009-03-05 2010-03-02 键盘装置 Active CN101833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51800A JP5423061B2 (ja) 2009-03-05 2009-03-05 鍵盤装置
JP2009-051800 2009-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3941A true CN101833941A (zh) 2010-09-15
CN101833941B CN101833941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717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28568A Active CN101833941B (zh) 2009-03-05 2010-03-02 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23061B2 (zh)
CN (1) CN1018339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396A (zh) * 2016-07-22 2019-03-15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81137A (ja) * 2016-11-14 2018-05-24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7073943B2 (ja) * 2018-06-27 2022-05-24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4623A (ja) * 1996-03-07 1997-09-19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及び同装置の組立方法
US20020078816A1 (en) * 2000-12-25 2002-06-27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equipped with key-touch regulator provided between keys and stationary member
US20070012155A1 (en) * 2003-07-30 2007-01-18 Muneo Ishida Keystroke device of piano
CN1901027A (zh) * 2005-07-21 2007-01-24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设备与制造该键盘设备的方法
CN101110211A (zh) * 2006-07-18 2008-01-23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3786A (ja) * 1991-10-23 1993-05-07 Casio Comput Co Ltd 鍵盤装置
JP2891080B2 (ja) * 1993-12-24 1999-05-1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3661260B2 (ja) * 1996-03-08 2005-06-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2000099030A (ja) * 1998-09-21 2000-04-07 Columbia Onkyo Kogyo Kk 鍵盤装置および電子楽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4623A (ja) * 1996-03-07 1997-09-19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及び同装置の組立方法
US20020078816A1 (en) * 2000-12-25 2002-06-27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equipped with key-touch regulator provided between keys and stationary member
US20070012155A1 (en) * 2003-07-30 2007-01-18 Muneo Ishida Keystroke device of piano
CN1901027A (zh) * 2005-07-21 2007-01-24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设备与制造该键盘设备的方法
CN101110211A (zh) * 2006-07-18 2008-01-23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396A (zh) * 2016-07-22 2019-03-15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装置
CN109478396B (zh) * 2016-07-22 2023-12-08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3941B (zh) 2012-07-04
JP5423061B2 (ja) 2014-02-19
JP2010204526A (ja)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7854B2 (en) Keyboard apparatus
US8003871B2 (en) Keyboard apparatus
US7897860B2 (en) Keyboard apparatus
JP6857327B2 (ja) 鍵盤装置および鍵盤楽器
CN101833941B (zh) 键盘装置
US10249277B2 (en) Keyboard instrument equipped with speakers
CN101093662B (zh) 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US20100071532A1 (en) Keyboard Apparatus
JP2010113369A (ja) 鍵盤装置
US8779256B2 (en) Keyboard apparatus
CN101110211A (zh) 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结构
JP6069844B2 (ja)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5066817B2 (ja) 楽器
EP1746571B1 (en) Keyboard apparatus
JP5186882B2 (ja)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4940848B2 (ja) 電子楽器用鍵盤装置
JP5463764B2 (ja)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4207742B2 (ja) 電子鍵盤楽器
JP2009086174A (ja) アップライト型ピアノ
JP3747824B2 (ja) 鍵盤装置及び該装置の支持フレーム
JP2007293098A (ja) アップライト型ピアノのソフトペダル装置
JP4158035B2 (ja) 電子楽器
CN100592381C (zh) 键盘设备
US20240112659A1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JP4587056B2 (ja) 電子鍵盤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