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6671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26671A CN101826671A CN 201010125418 CN201010125418A CN101826671A CN 101826671 A CN101826671 A CN 101826671A CN 201010125418 CN201010125418 CN 201010125418 CN 201010125418 A CN201010125418 A CN 201010125418A CN 101826671 A CN101826671 A CN 1018266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member
- inboard
- body portion
- outside
- receptacle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相互结合的插座主体部与插头主体部的对置部的面积而有效地排列多个接点构件的连接器。插座主体部(10)上开口有外侧连结开口部(18、19)和内侧连结开口部(21、22)。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32d)配置在外侧连结开口部(18、19),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42d)配置在内侧连结开口部(21、22)。插头主体部(50)上设有与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相对的外侧插头接点构件、和与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相对的内侧插头接点构件。能够利用插座主体部(10)和插头主体部(50)的相对侧的大面积来排列多个接触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合插座主体部与插头主体部的连接器,尤其是关于能够在插座主体部和插头主体部配置多个接点构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使形成在印制配线基板上的多个通电部与形成在其它的印制配线基板等上的多个通电部电连接,而使用对面接合型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与一方的配线基板的通电部导通的插座侧的连接器和与另一方的配线基板的通电部导通的插头侧的连接器。
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薄型且接点数多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沿平面形状为长方形的插座主体的两条长边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插入槽,在各个插入槽内支承有插座接点。插头本体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沿两条长边一体形成壁部,在各个壁部上隔开间隔支承有多个插头接点。
通过将插头主体的两个所述壁部插入到插座主体的两个所述插入槽内,使插头主体与插座主体结合。此时,固定在插头主体上的各个插头接点由被插座主体支承的插座接点夹持,从而插头接点与插座接点一对一导通。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连接器设置为,沿插座侧的插口的两条长边将接点排列成列,在插头侧的头上也沿两条长边将端子部排列成列。若使头与插口结合,则头侧的两列端子部分别由插口的接点夹持,接点与端子部分别导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55463号公报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连接器都在插座侧和插头侧设有沿纵向排列的两列接点。因此,当要增加接点的数目时,各个列沿纵向变长,伴随于此,插座主体和插头主体也变为细长。因此,难以在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均匀地加压而使插座主体和插头主体嵌合,从而有一部分的接点产生接触不良的担心。尤其是,当插座主体和插头主体为细长时,在对配线基板进行钎焊时容易发生翘曲,其结果,难以进行用于使全部的接点可靠地彼此嵌合的按压作业,有时会存在接点彼此的嵌合深度变浅而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另外,假设在插座主体上将接点配置成多列而要增加接点的数目时,由于接点在宽度方向上重复配置,因此将各个接点的端子部向插座主体的外部引出的结构变得复杂。这种情况下,为了使配置在相邻列的接点彼此不干涉,而需要增大插座主体的高度尺寸,从而难以构成薄型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现有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在插座主体部和插头主体部配置多个接点构件,而且以均匀的嵌合力使各个接点构件彼此容易接合的连接器。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插座主体部设置多个接点构件而使各个接点构件的端子部向侧方突出,而且能够实现薄型化的连接器。
具有与搭载有多个插头接点构件的插头主体部结合的插座主体部,与所述插头接点构件分别接合的多个插座接点构件由所述插座主体部支承,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将相互正交的方向作为X方向及Y方向,并将与X方向和Y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时,
在所述插座主体部的沿X方向延伸的侧部的内侧支承有沿X方向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外侧插座接点构件,在比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靠远离所述侧部的位置支承有沿X方向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内侧插座接点构件,
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与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都通过导电性的金属板一体形成有板部、从所述板部向上折回而沿Y方向隔开间隔相对的能够弹性变形的一对接触部、与所述板部一体形成而从比所述接触部靠远离X方向侧的位置向Y方向延伸的端子部,
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从所述插座主体部的所述侧部向外方突出,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在沿X方向相邻的一侧的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接触部与另一侧的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接触部之间,且通过不如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向上下方向露出的高度区域而从所述侧部向外方突出。
本发明的连接器由于在插座主体部设有多列接点构件的列,因此能够高效地利用插座主体部与插头主体部的相对区域的整个区域而使多个接点构件接合。而且,在接点构件的数目多时能够防止插座主体部和插头主体部过度细长,以均匀的力加压而使各个接点构件彼此容易嵌合。
另外,由于能够使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端子部和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端子部从插座主体部的相同侧部向侧方突出,因此能够将各个端子部钎焊到基板的同一侧。由于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端子部通过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的侧方,即通过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高度的范围内而向侧方突出,因此能够将插座主体部构成为薄型。
本发明优选如下结构: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接触部位于沿Y方向延伸的相同线上,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比所述板部向上方弯曲,该端子部与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而通过重叠的位置,从所述侧部向外方突出。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使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端子部从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端子部的相同位置向侧方突出,因此能够缩短内侧插座接点构件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X方向的排列间距,在有限的区域容易配置多个接点构件。
本发明能够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插座主体部设有对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进行固定的外侧接点支承体,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的一部分由所述外侧接点支承体的下部支承,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的一部分由所述外侧接点支承体的下部支承。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可靠地将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端子部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端子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距离进行配置。
本发明能够将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板部的下表面及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板部的下表面形成为与所述插座主体部的底面为同一平面。
如此,通过将各个插座接点构件的板部的下表面形成为与插座主体部的底面为同一平面,能够将连接器构成为薄型。
另外,本发明能够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插座主体部的右侧和左侧双方配置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和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右侧的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和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位于沿Y方向延伸的第一线上,左侧的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和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位于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线上,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在X方向上位置错开。
如上所述,通过将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和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配置在X方向上位置错开的第一线和第二线上,能够防止全部列的接点构件的接触部彼此的嵌合部集中在沿Y方向延伸的相同线上的情况。在左右两侧部,通过将所述嵌合部在X方向上错开,能够使对插头主体部加压而使其与插座主体部嵌合时的反作用力分散,从而使插头主体部与插座主体部容易嵌合。
本发明能够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插座主体部沿X方向隔开间隔固定有金属板,在该金属板上一体形成有与所述端子部一起钎焊于基板的固定端子部及挂止部,所述插头主体部与所述插座主体部结合时,所述插头主体部挂止于所述挂止部。
在上述机构中,所述金属板能够发挥与基板的接合部和与插头主体部的挂止部这双方功能,通过金属板能够由基板稳固地支承插座主体部和插头主体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在插座主体部以高空间效率配置多个插座接点构件。即使接点构件的数目增加,也能够防止插座主体部和插头主体部的过度细长,难以产生由翘曲引起的接触不良,对插座主体部和插头主体部均匀加压,使各个接点构件容易稳定嵌合。
另外,能够使从各个接点构件延伸的端子部从插座主体部的相同侧部向侧方突出,而且能够将连接器构成为薄型。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插座侧的连接器和插头侧的连接器上下分离表示的立体图。
图2是放大表示插座主体部和插座接点构件的组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插座主体部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外侧插座接点构件和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插头接点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将插头侧的连接器上下逆向表示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组合插座侧的连接器与插头侧的连接器的状态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1插座侧的连接器
2插头侧的连接器
10插座主体部
18右外侧连结开口部
19左外侧连结开口部
21右内侧连结开口部
22左内侧连结开口部
25、26、27、28接触槽
30外侧接点单元
31外侧接点支承体
32外侧插座接点构件
32d接触部
32e端子部
40内侧接点单元
41内侧接点支承体
42内侧插座接点构件
42d接触部
42e端子部
42g前端部
50插头主体部
61右外侧介入部
62左外侧介入部
63右内侧介入部
64左内侧介入部
71外侧插头接点构件
71a接触部
71b 端子部
72内侧插头接点构件
72a接触部
72b端子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连接器具有插座侧的连接器1和插头侧的连接器2。例如,插座侧的连接器1安装在硬质基板的表面,插头侧的连接器2安装在挠性配线基板上,插头侧连接器2与插座侧的连接器1结合,从而挠性配线基板的通电部和硬质基板的通电部分别导通。
插座侧的连接器1具有合成树脂制的插座主体部10。插座主体部10的Z1侧(上侧)是与插头侧的连接器2结合的连结侧,Z2侧(下侧)是与基板对置的固定侧。并且,X1侧是前方,X2侧是后方,Y1侧是右侧,Y2侧是左侧。
(插座侧的连接器的结构)
如图1所示,插座主体部10是X1-X2方向即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及Y1-Y2方向即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比Z1-Z2方向的厚度尺寸长的板状,且是Y1-Y2方向比X1-X2方向略长的长方形状。如图1所示,插头侧的连接器2的插头主体部50也同样是薄的长方形状,插座主体部10和插头主体部50的面相对结合。
如图1和图3所示,插座主体部10具有朝向X1侧的前方壁部11及朝向X2侧的后方壁部12,朝向Y1侧的右侧方壁部13及朝向Y2侧的左侧方壁部14。在比右侧方壁部13靠内侧(Y2侧)形成有右侧肋部15。右侧肋部15在前后方向(X1-X2方向)上延伸。右侧肋部15在Z2侧(下侧)与前方壁部11及后方壁部12一体连续。其中,在Z1侧(上侧),在右侧肋部15的X1侧的前端部与前方壁部11之间形成有间隙,在右侧肋部15的X2侧的后端部与后方壁部12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比左侧方壁部14靠内侧(Y1侧)设置有左侧肋部16,右侧肋部15和左侧肋部16之间设置有中央肋部17。左侧肋部16和中央肋部17在前后方向(X1-X2方向)上延伸,在Z2侧(下侧)与前方壁部11及后方壁部12一体连续。其中,左侧肋部16的前后端部及中央肋部17的前后端部与前方壁部11及后方壁部12之间形成有间隙。
右侧方壁部13、左侧方壁部14及右侧肋部15、左侧肋部16以及中央肋部17中,全部的朝向连接侧(Z1侧)的上表面为同一平面。如图1所示,前方壁部11和后方壁部12从右侧方壁部13、左侧方壁部14、右侧肋部15、左侧肋部16以及中央肋部17的各个上表面更向连结侧(Z1侧)突出。在前方壁部11的左右方向(Y1-Y2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向Z2方向凹陷的凹部11a,后方壁部12的左右方向(Y1-Y2方向)的中央部也形成有向Z2方向凹陷的凹部12a。
在前方壁部11上的所述凹部11a的左右两侧形成有朝向X2方向的前方定位面11b。并且,在前方壁部11的Y1侧的端部形成有朝向Y2侧的右侧定位面11c,在Y2侧的端部形成有朝向Y1侧的左侧定位面11d。在后方壁部12上的凹部12a的左右两侧形成有朝向X1侧的后方定位面12b。并且,在后方壁部12的Y1侧的端部形成有朝向Y2侧的右侧定位面12c,在Y2侧的端部形成有朝向Y1侧的左侧定位面12d。
所述前方定位面11b、右侧定位面11c和左侧定位面11d、以及后方定位面12b、右侧定位面12c和左侧定位面12d比右侧方壁部13、左侧方壁部14、右侧肋部15、左侧肋部16以及中央肋部17的各个上表面更向连结侧(Z1侧)突出。
前方壁部11、后方壁部12及右侧方壁部13、左侧方壁部14中,朝向固定侧(Z2侧)的下表面是同一平面。如图7所示,右侧肋部15、左侧肋部16及中央肋部17的朝向固定侧(Z2侧)的下表面与前方壁部11、后方壁部12、右侧方壁部13以及左侧方壁部14的各个下表面为同一平面。
如图1和图7所示,在插座主体部的连结侧(Z1侧),在右侧方壁部13和右侧肋部15之间,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朝向前后方向(X1-X2方向)为细长开口。在左侧方壁部14和左侧肋部16之间,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朝向前后方向(X1-X2方向)为细长开口。在右侧肋部15和中央肋部17之间形成有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在左侧肋部16和中央肋部17之间形成有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如图7所示,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及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在上下方向(Z1-Z2方向)上连通形成。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右侧方壁部13和右侧肋部15的各个对置面上形成有隔着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而相对的接触槽25。接触槽25在前后方向(X1-X2方向)上以恒定间距形成在七处。在左侧方壁部14和左侧肋部16的各个对置面上形成有隔着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而相对的接触槽26。接触槽26在前后方向(X1-X2方向)上以恒定间距形成在七处。
在右侧肋部15和中央肋部17的各个对置面上形成有隔着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而相对的接触槽27。接触槽27在前后方向(X1-X2方向)上以恒定间距形成在七处。在左侧肋部16和中央肋部17的各个对置面上形成有隔着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而相对的接触槽28。接触槽28在前后方向(X1-X2方向)上以恒定间距形成在七处。
各个所述接触槽25、26、27、28的X1-X2方向的配置间距全部相同。并且,各个所述接触槽25、26、27、28上下(Z1-Z2方向)贯通插座主体部10而形成。
如图3所示,隔着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而形成的全部的接触槽25和隔着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而形成的全部的接触槽27形成在沿左右方向(Y1-Y2)延伸的相同的第一槽中心线L1上。隔着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而形成的全部的接触槽26和隔着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而形成的全部的接触槽28形成在沿左右方向(Y1-Y2)延伸的第二槽中心线L2上。
第一槽中心线L1和第二槽中心线L2在前后方向(X1-X2方向)上位置错开,第一槽中心线L1和第二槽中心线L2错开全部的接触槽25、26、27、28的前后方向的排列间距的1/2。
如图3所示,右侧方壁部13的前方(X1侧)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挂止槽29a,右侧方壁部13的后方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挂止槽29b。左侧方壁部14的前方(X1侧)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挂止槽29c,后方的外表面上也形成有挂止槽29d。
如图2所示,在插座主体部10的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内从下侧插入并保持有外侧接点单元30,在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内从下侧插入并保持有内侧接点单元40。同样地,在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内从下侧插入并保持有外侧接点单元30,在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内从下侧插入并保持有内侧接点单元40。保持在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内的外侧接点单元30与保持在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内的外侧接点单元30在相对于沿X方向延伸的线而成为相互线对称的方向上配置,且在Y1-Y2方向上隔开距离对置。同样地,保持在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内的内侧接点单元40与保持在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内的内侧接点单元40在相对于沿X方向延伸的线而成为相互线对称的方向上配置,且在Y1-Y2方向上隔开距离对置。
如图2所示,外侧接点单元30具有外侧接点支承体31。外侧接点支承体31是前后方向(X1-X2方向)的长度尺寸比左右方向(Y1-Y2方向)的宽度尺寸更长的长条形状。外侧接点支承体31上固定有七个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为例如在磷青铜板等的富有弹性的金属板的表面实施镍基电镀及实施该表面的镀金。
外侧接点单元30通过所谓的嵌入成形而形成。该嵌入成形是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在模具的型腔内定位,向所述型腔内注射熔融树脂,由硬化后的树脂形成外侧接点支承体31。其结果,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一部分埋设固定在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内部。
如图4的俯视图所示,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具有:第一埋设板部32a;第二埋设板部32b;以及将第一埋设板部32a和第二埋设板部32b进行连结的连结板部32c。第一埋设板部32a、第二埋设板部32b及连结板部32c由所述金属板一体形成。第二埋设板部32b位于比第一埋设板部32a靠前方(X1侧)的位置。第二埋设板部32b的中心与第一埋设板部32a的中心的X1-X2方向的间隔尺寸W为第一槽中心线L1的X1-X2方向的间距的1/2。如图2所示,第一埋设板部32a、第二埋设板部32b及连结板部32c埋设固定在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内部。
在第一埋设板部32a上一体形成有在Y1方向和Y2方向上延伸的接触部32d、32d。如图2所示,一方的接触部32d从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右侧面31a向外部突出,另一方的接触部32d从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左侧面31b向外部突出。各个接触部32d朝向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上方弯曲,进而在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上方折回,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1-Y2方向)隔开间隔对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一对接触片。
如图4所示,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折回的一对接触部32d在第一槽中心线L1的上方配置为一致。
如图4所示,在第二埋设板部32b上一体形成有向Y1方向上直线延伸的端子部32e。端子部32e从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右侧面31a向Y1方向突出。
如图2和图7所示,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第一埋设板部32a和第二埋设板部32b的下表面嵌入成型为与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下表面31c成为同一平面。而且,外侧接点支承体31被保持在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的内部时,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下表面31c成为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为同一平面。因此,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第一埋设板部32a的下表面与第二埋设板部32b的下表面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成为同一平面。
所述端子部32e的下表面在与第二埋设板部32b的下表面同一平面上延伸,端子部32e的下表面也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位于同一平面上。如图4所示,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端子部32e位于所述第一槽中心线L1与L1的中间,如图1所示,所述端子部32e通过右侧方壁部13的下表面13a的下方而向Y1方向的外侧突出。
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和插入其内的外侧接点单元30的位置关系与插入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内的外侧接点单元30左右对称。在图7的左侧,示出在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的内部安装的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端子部32e的下表面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为同一平面的状态。而且,示出所述端子部32e通过左侧方壁部14的下表面14a的下方而从插座主体部10向Y2方向突出的状态。
如图2所示,内侧接点单元40具有内侧接点支承体41和七个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内侧接点支承体41由合成树脂材料通过嵌入成形工序形成,各个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一部分埋设固定在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内部。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与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相同,由对磷青铜板等弹性材料实施镀镍和镀金的金属板形成。
如图4所示,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具有:第一埋设板部42a;第二埋设板部42b;以及将所述第一埋设板部42a和第二埋设板部42b进行连结的连结板部42c。第一埋设板部42a、第二埋设板部42b及连结板部42c通过所述金属板形成为同一平面状。如图2所示,所述埋设板部42a、42b及连结板部42c埋设固定在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内部。
在第一埋设板部42a上一体形成有在Y1方向和Y2方向上延伸的一对接触部42d。如图2所示,一方的接触部42d从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右侧面41a向Y1方向突出,另一方的接触部42d从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左侧面41b向Y2方向突出。一对接触部42d朝向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上方弯曲,进而折回,在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上方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1-Y2方向)隔开间隔对置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接触片。
如图4所示,一对接触部42d位于第一槽中心线L1上,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一对接触部32d沿Y1-Y2方向排列在同一线上。
如图2和图7所示,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第一埋设板部42a的下表面和第二埋设板部42b的下表面嵌入成型为与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下表面41c成为同一平面。而且,当内侧接点单元40被插入并保持在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的内部时,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下表面41c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成为同一平面。由此,如图7所示,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第一埋设板部42a的下表面和第二埋设板部42b的下表面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成为同一平面。
如图4所示,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第二埋设板部42b位于第一槽中心线L1与L1的中间。如图2和图7所示,第二埋设板部42b从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右侧面41a向Y1方向伸出,通过右侧面41a的外侧的折回部42f向上方(Z1方向)折回而形成端子部42e。如图2所示,定位凹部31d在外侧接点单元30的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上表面上形成为凹状,从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延伸的所述端子部42e由所述定位凹部31d保持并定位。通过该定位结构,能够防止端子部42e向X1-X2方向的大变形,能够防止端子部42e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接触部32d接触。
如图2和图7所示,在从折回部42f到所述定位凹部31d之间,端子部42e在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端子部42e在向下侧突出方面不如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第一埋设板部32a和第二埋设板部32b的下表面,且在向上方突出方面不如接触部32d的上端,通过沿X1-X2方向相邻的一方的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接触部32d与另一方的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接触部32d之间。从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延伸的端子部42e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接触部32d在上下方向不重叠,因此能够将插座主体部10的Z1-Z2方向的厚度尺寸形成为最小。
如图4所示,虽然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端子部32e和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端子部42e在第一槽中心线L1与L1的中间上下不重叠,但是端子部32e埋设保持在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下侧,且端子部42e与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上表面的定位凹部31d嵌合而被定位,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端子部32e与端子部42e的上下的绝缘距离。
如图1、图2及图7所示,从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延伸的端子部42e通过插座主体部10的右侧方壁部13的下表面13a的下方而向Y1方向突出。并且,端子部42e在右侧方壁部13的外侧以向X2方向弯曲的方式产生变形,进而通过折回部42h向下折回,前端部42g的下表面成为与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延伸的端子部32e的下表面为相同高度的位置。如图4所示,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端子部42e的前端部42g位于第一槽中心线L1上。
如图7所示,与上述相同,在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的内部插入有内侧接点单元40,端子部42e的前端部42g通过插座主体部10的左侧方壁部14的下表面的下侧而向Y2方向突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插座主体部10的前方壁部11的外侧和后方壁部12的外侧安装有金属板33。在各自的金属板33的Y1-Y2的两端部形成有折回片33b,各自的折回片33b从上方挂止于挂止槽29a、29b、29c、29d,所述挂止槽29a、29b、29c、29d形成在插座主体部10的四个角部。而且,在各自的金属板33上形成有向Y1-Y2方向突出的固定端子部33c。如图1所示,该固定端子部33c的下表面在图1中与所述端子部32e和端子部42e的前端部42g的下表面为相同高度,能够将固定端子部33c钎焊到基板的焊盘部上。
在各自的金属板33上形成有:在前方壁部11的凹部11a的上方隔有少许间隙而相对的挂止部33a;在后方壁部12的凹部12a的上方隔有少许间隙而相对的挂止部33a。
(插座侧的连接器的组装)
作为插座侧的连接器1的组装方法,首先,将内侧接点单元40分别从下表面侧插入插座主体部10的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及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的内部。在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及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的内部将内侧接点支承体41向X-Y-Z方向定位,此时,各自的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下表面41c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为同一平面。
当将内侧接点单元40从下方插入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时,如图2的(i)所示,从内侧接点支承体41向上方延伸的一对接触部42d、42d被插入到在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的两侧形成的接触槽27的内部。而且,如图7所示,从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右侧面41a延伸的端子部42e通过右侧肋部15的下方,并通过右侧方壁部13的下表面13a的下方,而比右侧方壁部13更向Y1侧突出。
同样地,当将内侧接点单元40插入到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时,向内侧接点支承体41的上方延伸的接触部42d、42d被插入到隔着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而形成的接触槽28的内部。而且,端子部42e通过左侧肋部16的下侧,并通过左侧方壁部14的下表面14a的下方,向Y2方向突出。
在安装内侧接点单元40后,将外侧接点单元30从下侧安装到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及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在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及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的内部将外侧接点支承体31向X-Y-Z方向定位,此时,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下表面31c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为同一平面。
当将外侧接点单元30从下方插入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时,如图2的(ii)所示,向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上方延伸的接触部32d、32d被插入到隔着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而形成的接触槽25的内部。此时,如图2所示,从内侧接点支承体41沿Y1方向延伸的端子部42e分别与形成在外侧接点支承体31的上表面上的定位凹部31d嵌合而被保持,而且,从外侧接点支承体31沿Y1方向延伸的端子部32e通过右侧方壁部13的下表面13a的下侧,向Y1方向伸出。
安装在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上的外侧接点单元30的接触部32d、32d被插入到隔着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而形成的接触槽26的内部,端子部32e通过左侧方壁部14的下表面14a的下侧,向Y2方向突出。
如图3所示,在隔着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的接触槽25内插入的一对接触部32d、32d、和在隔着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的接触槽27内插入的一对接触部42d、42d并列配置在沿Y1-Y2方向延伸的第一槽中心线L1上。而且,在隔着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的接触槽26内插入的一对接触部32d、32d、和在隔着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的接触槽28内插入的一对接触部42d、42d并列配置在第二槽中心线L2上。
沿第一槽中心线L1配置的右侧(Y1侧)的接触部32d、32d及接触部42d、42d,和沿第二槽中心线L2配置的左侧的接触部32d、32d及接触部42d、42d在X1-X2方向上错开间隔W。所述间隔W与图4所示的第一埋设板部32a和第二埋设板部32b的X1-X2方向的间隔相同,所述间隔W是第一槽中心线L1及第二槽中心线L2的间距的1/2。
将插座侧的连接器1实际装配到硬质基板等的配线基板上时,从插座主体部10的右侧方壁部13向Y1方向突出的端子部32e和端子部42e的前端部42g、及从左侧方壁部14向Y2方向突出的端子部32e和端子部42e的前端部42g被钎焊到在配线基板的通电部形成的焊盘部上。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插座主体部10的前方壁部11的外侧和后方壁部12的外侧安装有金属板33。在各个金属板33的折回片33b从上方挂止于挂止槽29a、29b、29c、29d的状态下,固定端子部33c与所述端子部32e及端子部42e的前端部42g一起被钎焊到硬质基板的焊盘部上,其中所述挂止槽29a、29b、29c、29d形成在插座主体部10的四个角部。通过将所述固定端子部33c钎焊到焊盘部上,而将插座主体部10的前方壁部11和后方壁部12稳固地保持并固定在硬质基板上。由此,在之后的与插头侧的连接器2进行离合动作时,能够维持插座主体部10的固定强度。
如图1所示,在组装的插座侧的连接器1中,由于在一对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接触部32d的内侧配置有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接触部42d,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插座主体部10的X-Y平面内的空间来配置多个接触部。
另外,如图7所示,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第一埋设板部32a和第二埋设板部32b的下表面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为同一平面,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第一埋设板部42a和第二埋设板部42b的下表面与插座主体部10的底面10a为同一平面。并且,从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延伸的端子部42e通过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第一埋设板部32a及第二埋设板部32b、与接触部32d、32d的顶部之间的高度范围内,向Y1方向和Y2方向伸出。因此,能够将插座侧的连接器1的厚度尺寸形成为最小。
(插头侧的连接器的结构)
如图1所示,插头侧的连接器2具有合成树脂制的插头主体部50。插头主体部50和图5所示的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及挂止金属板73一起通过所谓嵌入成型而形成。插头主体部50为前后方向(X1-X2方向)及左右方向(Y1-Y2方向)的长度尺寸比上下方向(Z1-Z2方向)的厚度尺寸大的长方形的板形状。
如图6所示,插头主体部50的前侧面51的中央处形成有朝X1方向突出的嵌合突部51a,后侧面52的中央处一体形成有朝X2方向突出的嵌合突部52a。如图5所示,在埋设于插头主体部50的所述挂止金属板73上一体形成有挂止金属部73a,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挂止金属部73a向所述嵌合突部51a、52a的前缘部露出。
将插头主体部50装配在插座主体部10上时,插头主体部50的前侧面51和后表面部52与插座主体部10的前方定位面11b和后方定位面12b抵接,在前后方向(X1-X2方向)上定位,插头主体部50的右侧面53和左侧面54与插座主体部10的右侧定位面11c、12c和左侧定位面11d、12d抵接,在左右方向(Y1-Y2方向)上定位。
另外,向插头主体部50的嵌合突部51a、52a露出的所述挂止金属部73a、73a进入而挂止在保持插座主体部10的金属板33、33的挂止部33a、33a的下侧,由此固定插头主体部50和插座主体部10。由于设置在插座主体部10的金属制的挂止部33a、33a与设置在插头主体部50的金属制的挂止金属部73a、73a进行挂止,因此插座主体部10与插头主体部50的嵌合稳固,而且难以产生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插座主体部10及插头主体部50的一部分损伤而结合力变弱等问题。
如图6所示,插头主体部50的下表面朝Z2方向隆起形成右外侧介入部61和左外侧介入部62。右外侧介入部61和左外侧介入部62沿X1-X2方向延伸,且为X1-X2方向的长度尺寸比Y1-Y2方向的宽度尺寸长的细长形状。右外侧介入部61和左外侧介入部6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右外侧介入部61的内侧上一体隆起右内侧介入部63,左外侧介入部62的内侧上一体隆起左内侧介入部64。右内侧介入部63及左内侧介入部64沿X1-X2方向延伸,且为X1-X2方向的长度尺寸比Y1-Y2方向的宽度尺寸长的细长形状。而且,其截面形状为矩形。
如图6所示,插头主体部50的前方(X1侧)上朝Z2方向隆起形成与前侧面51连接的前方介入部65,后方(X2侧)上朝Z2方向隆起形成与后侧面52连接的后方介入部66。
当插头主体部50朝向插座主体部10而向结合方向即Z2方向插入时,右外侧介入部61和左外侧介入部62进入到插座主体部10的右外侧连结开口部18和左外侧连结开口部19中,右内侧介入部63和左内侧介入部64进入到右内侧连结开口部21和左内侧连结开口部22中。
另外,插头主体部50的前方介入部65进入到插座主体部10的右侧肋部15和左侧肋部16及中央肋部17的各个前端与前方壁部11之间的间隙内。后方介入部66进入到右侧肋部15和左侧肋部16及中央肋部17的各个后端与后方壁部12之间的间隙内。
插头主体部50的右外侧介入部61和左外侧介入部62上埋设有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如图6所示,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在金属板上一体形成有接触部71a和端子部71b。该金属板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等由同种金属板材形成。接触部71a朝插座主体部10弯曲或折回成突状,如图6所示,沿插头主体部50的右外侧介入部61和左外侧介入部62的外周面埋设。
如图6所示,右外侧介入部61的朝向Y2侧的内侧面61a及朝向Y1侧的外侧面61b与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接触部71a的外表面大致是同一平面。同样地,左外侧介入部62的朝向Y1侧的内侧面62a及朝向Y2侧的外侧面62b与接触部71a的外表面大致是同一平面。由于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接触部71a埋设固定于右外侧介入部61和左外侧介入部62,因此所述接触部71a不产生弹性变形。
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端子部71b从插头主体部50的右侧面53及左侧面54向外方突出。
插头主体部50的右内侧介入部63和左内侧介入部64上埋设保持有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如图5所示,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一体形成有接触部72a和端子部72b。构成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的金属板与构成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金属板相同。
如图6所示,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的接触部72a朝向插座主体部10弯曲或折回成突状,仿形于右内侧介入部63和左内侧介入部64的表面埋设。接触部72a在与右内侧介入部63的右侧面63a及左侧面63b同一面上显现。同样地,接触部72a在与左内侧介入部64的右侧面64a和左侧面64b同一面上显现。由于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的接触部72a埋设固定于右内侧介入部63和左内侧介入部64,因此所述接触部72a不产生弹性变形。
如图5所示,从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延伸的端子部72b通过相邻的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接触部72a之间,从插头主体部50的右侧面53和左侧面54朝Y1方向和Y2方向突出。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端子部71b的上表面与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的端子部72b的上表面位于相同高度,各个端子部71b、72b钎焊在插头侧的实际装配连接器2的配线基板,例如挠性的配线基板的通电部的焊盘部上。
如图5所示,在埋设于插头主体部50的前方(X1侧)和后方(Y2侧)的挂止金属板73上一体形成有沿Y1-Y2方向延伸的固定端子部73b,该固定端子部73b从插头主体部50的右侧面53及左侧面54突出。该固定端子部73b与所述端子部71b、72b一起钎焊于挠性的配线基板等的通电部的焊盘部上。
埋设于插头主体部50的右外侧介入部61的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接触部71a和埋设于右内侧介入部63的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的接触部72a配置为,位于图3所示的第一槽中心线L1上。并且,埋设于左外侧介入部62的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接触部71a和埋设于左内侧介入部64的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的接触部72a配置为,位于图3所示的第二槽中心线L2上。
当插头主体部50嵌接于插座主体部10时,保持在插头主体部50上的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接触部71a进入到插座主体部10保持的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上形成的一对接触部32d之间。并且,插头主体部50保持的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的接触部72a进入到插座主体部10保持的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上形成的一对接触部42d之间。
此时,由于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接触部71a埋设固定于插头主体部50上一体形成的右外侧介入部61和左外侧介入部62,因此所述接触部71a不产生弹性变形,而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上形成的一对接触部32d相互以打开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而且,由于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的接触部72a埋设固定于右内侧介入部63和左内侧介入部64,因此所述接触部72a不产生弹性变形,而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上形成的一对接触部42d相互以打开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
由于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接触部32d和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接触部42d分别在接触槽25、26、27、28的内部进行弹性变形,因此各个接触部32d、42d不会由于变形而相互接触,从而能够确保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彼此的绝缘,且能够确保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彼此的绝缘。
外侧插头接点构件71的接触部71a由外侧插座接点构件32的一对接触部32d、32d夹持,当一对接触部32d、32d向Y1方向和Y2方向相互扩开时,接触部32d、32d与接触槽25、26的Y1侧或Y2侧的深端部接触,其打开动作受限制。由于打开受限制的接触部32d、32d之间夹设有接触部71a,因此通过相对的接触部32d、32d的弹性变形而能够以强弹性力保持接触部71a。这种情况在内侧插头接点构件72的接触部72a由内侧插座接点构件42的接触部42d、42d夹持的结构中也相同。
另外,如图3所示,位于右侧的接触槽25的内部的接触部32d与位于右侧的接触槽27的内部的接触部42d同样并列在第一槽中心线L1上,位于左侧的接触槽26的内部的接触部32d与位于左侧的接触槽28的内部的接触部42d同样并列在第二槽中心线L2上,但是第一槽中心线L1与第二槽中心线L2在X1-X2方向上错开。
因此,插座侧的接触部32d、42d与插头侧的接触部71a、72a的嵌合部不全都集中在沿Y1-Y2方向延伸的相同线上,而能够使接触部32d、42d与接触部71a、72a的嵌合时的弹性反作用力分散在第一槽中心线L1上和第二槽中心线L2上。因此,当使插头主体部50与插座主体部10嵌接时,容易使均匀的按压力作用在各个接触部32d、42d与接触部71a、72a的嵌接部上,从而能够以较轻的力可靠地安装连接器1和连接器2。
另外,如图1所示,在插头侧的连接器2中,插头主体部50的上表面与内侧连接接点构件72的上表面为同一平面。因此,插头侧的连接器2也能够构成为薄型。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具有与搭载有多个插头接点构件的插头主体部结合的插座主体部,与所述插头接点构件分别接合的多个插座接点构件由所述插座主体部支承,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将相互正交的方向作为X方向及Y方向,并将与X方向和Y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时,
在所述插座主体部的沿X方向延伸的侧部的内侧支承有沿X方向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外侧插座接点构件,在比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靠远离所述侧部的位置支承有沿X方向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内侧插座接点构件,
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与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都通过导电性的金属板一体形成有板部、从所述板部向上折回而沿Y方向隔开间隔相对的能够弹性变形的一对接触部、与所述板部一体形成而从比所述接触部靠远离X方向侧的位置向Y方向延伸的端子部,
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从所述插座主体部的所述侧部向外方突出,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在沿X方向相邻的一侧的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接触部与另一侧的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接触部之间,且通过不如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向上下方向露出的高度区域而从所述侧部向外方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接触部位于沿Y方向延伸的相同线上,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比所述板部向上方弯曲,该端子部通过与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重叠的位置,从所述侧部向外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插座主体部设有对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进行固定的外侧接点支承体,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的一部分由所述外侧接点支承体的下部支承,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端子部的一部分由所述外侧接点支承体的下部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板部的下表面及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所述板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插座主体部的底面为相同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插座主体部的右侧和左侧双方配置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和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右侧的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和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位于沿Y方向延伸的第一线上,左侧的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和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位于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线上,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在X方向上位置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插座主体部沿X方向隔开间隔固定有金属板,在该金属板上一体形成有与所述端子部一起钎焊于基板的固定端子部及挂止部,所述插头主体部与所述插座主体部结合时,所述插头主体部挂止于所述挂止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47751A JP2010205475A (ja) | 2009-03-02 | 2009-03-02 | コネクタ |
JP2009-047751 | 2009-03-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26671A true CN101826671A (zh) | 2010-09-08 |
CN101826671B CN101826671B (zh) | 2013-01-30 |
Family
ID=42690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12541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6671B (zh) | 2009-03-02 | 2010-02-26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0205475A (zh) |
CN (1) | CN1018266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10415B2 (ja) | 2019-10-11 | 2023-01-23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7566610B2 (ja) | 2020-12-11 | 2024-10-15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ネクタ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6773A (en) * | 1996-07-29 | 1998-11-17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CN1545750A (zh) * | 2002-07-23 | 2004-11-10 | ���µ繤��ʽ���� | 薄型连接器 |
US20060276060A1 (en) * | 2005-06-07 | 2006-12-07 |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
-
2009
- 2009-03-02 JP JP2009047751A patent/JP201020547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
- 2010-02-26 CN CN 201010125418 patent/CN1018266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6773A (en) * | 1996-07-29 | 1998-11-17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CN1545750A (zh) * | 2002-07-23 | 2004-11-10 | ���µ繤��ʽ���� | 薄型连接器 |
US20060276060A1 (en) * | 2005-06-07 | 2006-12-07 |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0205475A (ja) | 2010-09-16 |
CN101826671B (zh) | 2013-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89516B (zh) | 互连的印刷电路板 | |
TW419866B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KR101058710B1 (ko) | 커넥터 | |
US7744380B2 (en) | Overmolded electrical contact array | |
CN101305502B (zh) | 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板对板连接器 | |
CN105720401A (zh) | 连接器 | |
CN101710658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231226U (zh) |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US20090275237A1 (en) | SIM Card Connector | |
CN101800379B (zh) | 连接器 | |
CN103904491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1366944B1 (ko) | 리드 프레임, 접점 군을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커넥터 | |
JP2008053190A (ja) | コネクタ | |
CN101567500A (zh) |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抵持结构 | |
CN105990760A (zh) | 连接器 | |
CN20506991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887180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01826671B (zh) | 连接器 | |
US2011005965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elasticity contacts | |
CN101677155B (zh) | 连接器装置 | |
CN101807753B (zh) | 卡连接器 | |
CN102132463B (zh) | 连接器 | |
CN201829653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02405451U (zh) | Usb插接头 | |
CN211376998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