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6669A - 存储卡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存储卡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6669A
CN101826669A CN 200910170687 CN200910170687A CN101826669A CN 101826669 A CN101826669 A CN 101826669A CN 200910170687 CN200910170687 CN 200910170687 CN 200910170687 A CN200910170687 A CN 200910170687A CN 101826669 A CN101826669 A CN 101826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recess
contact
contact site
insula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706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尻孝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26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6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时连接2种大小的存储卡并且不会扩大安装到印刷布线基板上的安装面积、且使其高度降低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将第2接点(4)的第2接触部(4a)突出的第2卡收容凹部(6)的连接区域(9)形成在收容于第1卡收容凹部(7)的第1存储卡(50)的铅直方向的外壳本体(2)的部位,将第2卡收容凹部(6)形成在收容于第2卡收容凹部(6)的第2存储卡(60)与第1接点(3)的第1接触部(3a)突出的连接区域(8)在铅直方向上不相重合的外壳本体(2)的部位。

Description

存储卡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设于手机、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尤其涉及同时连接2种大小的存储卡的存储卡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希望在手机、游戏机、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连接存储有使用者的个人信息等的信息管理用的存储卡、以及存储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等各种信息的记录用的存储卡,作为装设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连接器,能够分别同时连接2种存储卡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已为公众所知。
为了插入2种存储卡,该存储卡用连接器在外壳本体形成各自独立的2种卡收容凹部,但为了不扩大安装连接器的印刷布线基板侧的安装面积,且考虑到安装于追求小型化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内,以往,2种卡收容凹部分成与外壳本体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正交的铅直方向的2级,并将它们重合形成(专利文献1)。
图7左侧的图及图9至图12表示了该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能够同时连接信息管理用的存储卡、即图13(a)所示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标识模块)卡50以及记录用的存储卡、即图13(b)所示的微型SD(Micro Secure Digital)卡60。
存储卡用连接器100的外壳本体由绝缘板101、和平行安装于绝缘板101的表面侧的第1罩子102及第2罩子103构成,如图8所示,在绝缘板101的表面与第1罩子102之间收容从前方插入的SIM卡50的第1卡收容凹部104形成在第1罩子102的侧方,在绝缘板101的表面与第2罩子103之间形成收容从图中左方插入的微型SD卡60的第2卡收容凹部105,该第1卡收容凹部104、第2卡收容凹部105分别形成铅直方向的2级。
绝缘板101中,自由端侧的第1接触部106a向第1卡收容凹部104内突出的8根L字接点(contact)106、以及自由端侧的第2接触部107a向第2卡收容凹部105内突出的8根细长带状接点107形成为一体,且单边支撑(片持ち支持され)于绝缘板101,使其分别与收容于第1卡收容凹部104的S IM卡50的6个电极51、以及收容于第2卡收容凹部105的微型SD卡60的8个电极61弹性接触。
微型SD卡60的8个电极61如图13(b)所示,沿其一面的一边以直线状露出,8根细长带状接点107沿其长度方向弯折形成,从而使接点107彼此之间不接触,从与绝缘板101固定的一端至第2接触部107a得到足够的弹性跨度,与电极61弹性接触。
另一方面,在SIM卡50的一个面露出的6个电极51每3个为1列,共2列以平面状分散露出,因此从固定于绝缘板101的固定端向前方(卡插入方向)单边支撑的L字接点106如图11所示,为了接点106相互之间不接触,从正交于SIM卡50的插入方向的方向支撑第1接触部106a,使其与电极51弹性接触。结果,对L字接点106的第1接触部106a沿正交于支撑方向的方向施加SIM卡50的插入力,因此,防止卡插入方向的力导致L字接点106变形,同时使第1接触部106a沿铅直方向弯曲,与SIM卡50的电极51弹性接触,为此,在各第1接触部106a如图12所示,形成相对于卡插入方向朝上方倾斜的倾斜面106b。
由此构成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如图10所示,从前方将SIM卡50收容于下级侧的第1卡收容凹部104时,则在其背面以平面状分散露出的6个电极51与向对应部位突出的8根L字接点106的各第1接触部106a弹性接触。另外,在收容SIM卡50的第1卡收容凹部104的上级的第2卡收容凹部105中,沿第1罩子102的表面从图中左方收容微型SD卡60时,则在其背面以直线状露出的8个电极61与向对应部位突出的8根细长带状接点107的各第2接触部107a弹性接触。由此,存储卡用连接器100的铅直方向的外形略大于SIM卡50的外形,从而可不扩大安装到印刷布线基板110上的安装面积而同时连接2种存储卡50、60。
专利文件:日本专利特开2005-173943号公报
上述存储卡用连接器100所具备的各L字接点106的第1接触部106a必须与以平面状分散露出的SIM卡50的各电极51弹性接触,且彼此不接触地从绝缘板101伸出,因此从正交于SIM卡50的插入方向的方向支撑,使其与沿倾斜面106b插入的SIM卡50抵接。因此,在L字接点106的第1接触部106a与SIM卡50抵接期间,必须形成倾斜面106b,该倾斜面106b产生铅直方向的变位δ,用以得到规定的接触压力,另外,为了防止除施加有弯曲应力以外还施加有扭转应力的第1接触部106a的塑性变形,第1接触部106a形成高度为δ以上的大型形状。
因此,绝缘板101中必须形成至少比δ长的规定高度h的退避空间108,以使在将SIM卡50收容于第1卡收容凹部104时,足以供第1接触部106a退避,由此,会妨碍加上收容于上下2级的收容凹部104、105中的SIM卡50与微型SD卡60的高度后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整体高度的降低。
另外,如图9所示,使细长带状接点107的第2接触部107a突出的第2卡收容凹部105形成在第1卡收容凹部104的侧方,以使从第2卡收容凹部105退避的第2接触部107a不干扰SIM卡50,在此程度上,铅直方向的外形也扩大,对印刷布线基板110的安装面积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卡用连接器,它能够同时连接2种大小的存储卡,并且不会扩大安装到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积,能够使其进一步降低高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包括:
外壳本体,在该外壳本体中,收容第1存储卡的第1卡收容凹部与收容比第1存储卡小的第2存储卡的第2卡收容凹部互相平行地分成铅直方向的2级而形成;
多个第1接点,该第1接点单边支撑于所述外壳本体,其自由端侧的第1接触部向第1卡收容凹部内突出,从而与在第1存储卡的一个面上以平面状分散并露出的多个第1电极分别弹性接触;以及
多个第2接点,该第2接点支撑于所述外壳本体,其第2接触部向第2卡收容凹部内突出,从而与在第2存储卡上以直线状露出的多个第2电极分别接触,其特征在于,
第2接点的第2接触部突出的第2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形成在收容于第1卡收容凹部的第1存储卡的铅直方向的外壳本体的部位,而且,第2卡收容凹部形成在收容于第2卡收容凹部的第2存储卡与第1接点的第1接触部突出的第1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在铅直方向上不重合的外壳本体的部位。
由于第2接点的第2接触部突出的第2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形成在收容于第1卡收容凹部的第1存储卡的铅直方向的外壳本体的部位,因此铅直方向的投影面积不扩大。
由于第2存储卡比第1存储卡的小,因此在收容于第2卡收容凹部的第2存储卡与第1接点的第1接触部突出的第1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在铅直方向上不重合的外壳本体的部位能够形成第2卡收容凹部,即便第1接触部退避,也不会干扰第2存储卡。
另外,与以直线状露出的第2存储卡的多个第2电极分别接触的第2接点沿细长带状的长度方向弯折,从而彼此不接触,得到足够长的弹性跨度,无需在第2接触部形成朝向第2电极的凸部。因此,供第2接触部退避的退避空间的高度只需为细长带状的厚度量就足够了,在供第1接触部退避的外壳本体的厚度内,形成供第2接触部退避的退避空间和收容第2存储卡的第2存储卡收容凹部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方案2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多个第1接点与多个第2接点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从铅直方向的一个面和另一个面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被单边支撑于一片绝缘板,在第1接触部突出的所述绝缘板的一个面与安装于所述绝缘板的第1罩子之间,形成第1卡收容凹部,在第2接触部突出的所述绝缘板的另一个面与安装于所述绝缘板的第2罩子之间,形成第2卡收容凹部。
由于将多个第1接点与多个第2接点单边支撑于同一绝缘板,因此,在绝缘板成型时嵌入成形多个第1接点与多个第2接点,用一个工序中就能够形成单边支撑有第1接点和第2接点的绝缘板。
由于第1卡收容凹部与第2卡收容凹部分开地形成在绝缘板的一面侧与另一面侧,因此第1存储卡与第2存储卡能够互不干扰地同时连接,在供第1接触部退避的绝缘板的厚度内,可形成供第2接触部退避的退避空间和收容第2存储卡的第2存储卡收容凹部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方案3的存储卡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第1存储卡是SIM卡,第2存储卡是微型SD卡。
由于微型SD卡比SIM卡小,且多个第2电极以直线状露出,因此能够使第2接点的第2接触部与第2电极接触的连接区域形成在收容于第1卡收容凹部的SIM卡的铅直方向的外壳本体的部位,同时,能够使第2卡收容凹部形成在收容于第2卡收容凹部的微型SD卡与第1接点的第1接触部向SIM卡的第1电极突出的连接区域在铅直方向上不重合的外壳本体的部位。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使第2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形成在收容于第1卡收容凹部的第1存储卡的铅直方向投影面内,因此,将铅直方向作为安装到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的安装面积不发生扩大。
另外,即便第1接触部退避也不会干扰第2存储卡,在使第1接触部退避的外壳本体的厚度内,可形成供第2接触部退避的退避空间和收容第2存储卡的第2存储卡收容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可使整体高度降低,并实现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通过在绝缘板成型时嵌入成形多个第1接点与多个第2接点,可在绝缘板的成型工序中同时将多个第1接点和多个第2接点单边支撑于绝缘板。在该嵌入成形的成型工序中,由于第1接点的第1接触部突出的第1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与第2接点的第2接触部突出的第2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在铅直方向上不重合,因此通过将多个第1接点与多个第2接点单边支撑于在铅直方向上不重合的部位上,能够利用无需滑动模具的简易结构的模具在一片绝缘板上将第1接点和第2接点形成为一体。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能够将信息管理用的SIM卡与记录用的微型SD卡同时连接到降低了高度的存储卡用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连接SIM卡50和微型SD卡60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金属罩子5的立体图。
图3是单边支撑有6根L字接点3和8根细长带状接点4的绝缘板2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安装于绝缘板2的L字接点3和细长带状接点4的配置位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对省略了金属罩子5的图示的对存储卡用连接器1连接微型SD卡60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沿正交于SIM卡50的插入方向的方向剖切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比较本发明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与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的大小的示意图。
图8是其它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20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沿正交于SIM卡50的插入方向的方向剖切的现有存储卡用连接器100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对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连接SIM卡50及微型SD卡60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的立体图。
图12是沿SIM卡50的插入方向剖切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
图13表示了2种存储卡,(a)是SIM卡50的俯视图,(b)是微型SD卡60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  存储卡用连接器
2  绝缘板(外壳本体)
3L 字接点(第1接点)
3a 凸面接触部(第1接触部)
4  细长带状接点(第2接点)
4a 板簧接触部(第2接触部)
5  金属罩子(外壳本体)
6  上卡收容凹部(第2卡收容凹部)
7  下卡收容凹部(第1卡收容凹部)
8  SIM连接区域(第1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
9  SD连接区域(第2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
50 SIM卡(第1存储卡)
51 第1电极
60 SD卡(第2存储卡)
61 第2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至图7,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进行说明。插入并连接于该存储卡用连接器100的2种存储卡与连接于上述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SIM卡50和微型SD卡60相同,因此,标注同一符号用于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说明。另外,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各部分在图4中,将下方、上方作为前方及后方,左右方向作为左右方向,与图4的纸面正交的向里的方向作为下方,同方向的向面前的方向作为上方进行说明。
存储卡用连接器1包括绝缘板2、分别单边支撑于绝缘板2的6根L字接点3及8根细长带状接点4、一对开关接点10、以及覆盖绝缘板2的周围的金属罩子5。
绝缘板2由绝缘塑料形成为外形为长方形薄板状,在其上表面包围微型SD卡60的侧面的上框部2a和在其下表面包围SIM卡50的侧面的下框部2b分别形成使前方侧开口的コ字状,并形成为一体。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外壳本体由如上所述形成的绝缘板2和金属罩子5构成,该金属罩子5弯折形成为图2所示的方筒状,从而覆盖长方形薄板状的绝缘板2除了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周围。
金属罩子5从绝缘板2的前方安装,在沿前表面弯折的制动片5a与绝缘板2的前表面抵接的位置,从左右侧面向内侧翘起的翘起片5b嵌入绝缘板2的两侧面的凹槽,固定于绝缘板2。通过将金属罩子5固定于绝缘板2,在上框部2a所包围的绝缘板2的上表面与金属罩子5之间形成收容微型SD卡60的上卡收容凹部6,在下框部2b所包围的绝缘板2的下表面与金属罩子5之间形成收容SIM卡50的下卡收容凹部7,上卡收容凹部6与下卡收容凹部7形成隔着绝缘板2的上下2级。
6根L字接点3分别如图4所示,宽度较宽且下表面为突曲面的凸面接触部3a、与凸面接触部3a的左侧连结且后方弯曲成L字状的支撑部3b、从支撑部3b向绝缘板2的后方伸出并与印刷布线基板110的图案连接的脚部3c、以及与凸面接触部3a的右侧连接的定位片3d,在这里是沿铅直方向将磷青铜形成的导电性薄型金属板冲裁而成的。支撑部3b、脚部3c以及定位片3d冲裁成为相同的窄宽度的带状,凸面接触部3a是对冲裁得宽度较宽的带状部分的中央向下方锻造,形成高度为δ以上的向下方突出的凸面接触部3a,以得到规定的接触压力。
如图3所示,在绝缘板2的避开上卡收容凹部6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分2列形成长方形轮廓的第1接点收容孔2c,通过嵌入成形,彼此绝缘地单边支撑于绝缘板2的6根L字接点3分别每3个地单边支撑于各第1接点收容孔2c,使支撑部3b的中间向右方突出。
被单边支撑的支撑部3b与其自由端侧的凸面接触部3a被施加预应力(prestress)以从固定端向下方倾斜,凸面接触部3a在第1接点收容孔2c的下方向下卡收容凹部7内突出的状态下,前端的定位片3d与第1接点收容孔2c的周缘抵接而被定位。凸面接触部3a的前方下表面侧向后方形成朝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向后方插入的SIM卡50与凸面接触部3a抵接后,支撑部3b挠曲δ,退避至上方的第1接点收容孔2c内。因此,与绝缘板2的厚度相当的第1接点收容孔2c的高度为至少高于挠曲量δ的h。
6根L字接点3的各凸面接触部3a向SIM卡50的6个电极51的露出位置所对应的下卡收容凹部7内突出,在图13(a)所示的SIM卡50的上表面左侧以3行2列的矩阵状分散露出的6个电极51的露出位置与下卡收容凹部7内各凸面接触部3a突出的SIM连接区域8分别对应。各凸面接触部3a的SIM连接区域8以平面状分散的L字接点3向同一方向的后方伸出,使支撑部3b为L字状,在正交于S IM卡50的插入方向的左右方向上支撑凸面接触部3a,因此使各L字接点3彼此绝缘,可在铅直方向上不重合地配置于绝缘板2。
8根细长带状接点4分别如图4所示,整体形成窄宽度的带状,向后方的前端朝上方倾斜而支撑的板簧接触部4a、连结于板簧接触部4a的前方并以U字状向后方折返的支撑部4b、从支撑部4b向绝缘板2的后方伸出并与印刷布线基板110的图案连接的脚部4c同样是通过沿铅直方向将磷青铜形成的导电性薄型金属板冲裁而成的。
8根细长带状接点4和L字接点3一起嵌入成形于绝缘板2,如图3所示,单边支撑于绝缘板2,在上框部2a所包围的绝缘板2的上表面,以横向较长的长方形轮廓形成的第2接点收容孔2d的前缘单边支撑有支撑部4b,使连结于其前端侧的板簧接触部4a向后方朝上方倾斜,朝上卡收容凹部6内突出。
8根细长带状接点4的各板簧接触部4a向以直线状露出的微型SD卡60的8个电极61的露出位置所对应的上卡收容凹部6内突出,在沿图13(b)所示的微型SD卡60的下表面的一边以直线状露出的8个电极61的露出位置,与上卡收容凹部6内各板簧接触部4a突出的SD连接区域9分别对应。由此,在SD连接区域9中,8根细长带状接点4的各板簧接触部4a与插入上卡收容凹部6的微型SD卡60的各电极61弹性接触。
在绝缘板2中形成为一体的6根L字接点3及8根细长带状接点4各自的脚部3c、4c伸出至绝缘板2的后端面的不同位置,如图4所示,排列各接点3、4,使得在铅直方向没有互相重合之处,因此仅利用沿铅直方向分割的模具就可嵌入成形,无需采用复杂结构的模具就可一体成形。
另外,用以检测微型SD卡60插入上卡收容凹部6的一对板簧片所构成的开关接点10,对于嵌入成形有上述L字状接点3及细长带状接点4的绝缘板2,压入并安装于图示位置。
如图1所示,对由此构成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从前方向下卡收容凹部7插入SIM卡50时,在SIM连接区域8中,SIM卡50与向下卡收容凹部7内突出的6根L字接点3的各凸面接触部3a的倾斜面抵接,支撑部3b向上方挠曲,从而各凸面接触部3a一边向第1接点收容孔2c内退避,一边与SIM卡50的对应的各电极51弹性接触。
另外,在插入并连接有SIM卡50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上卡收容凹部6中,从前方再插入微型SD卡60时,在SD连接区域9中,在上卡收容凹部6内微型SD卡60与向后方朝上方倾斜的8根细长带状接点4的各板簧接触部4a抵接,各板簧接触部4a一边向第2接点收容孔2d内的下方挠曲,一边与微型SD卡60的对应的各电极61弹性接触。由此,从同一方向插入的S IM卡50及微型SD卡60被分成上下2级地进行收容,与各卡50、60的电极51、61所对应的接点3、4电连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插入SIM卡50的下卡收容凹部7的铅直方向区域内,形成插入微型SD卡60的上卡收容凹部6,使SD连接区域9形成在收容于下卡收容凹部7的SIM卡50的铅直方向区域内,因此,即使是可分别将2种存储卡50、60同时连接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也只比SIM卡50的外形稍大,而不会扩大沿铅直方向安装的印刷布线基板110上的安装面的安装面积。
另外,L字接点3的凸面接触部3a以规定高度δ以上的高度形成突状,在SIM卡50插入的期间,使该凸面接触部3a退避的第1接点收容孔2c的高度为至少δ以上的h的高度,且上卡收容凹部6形成于与凸面接触部3a突出的SIM连接区域8在铅直方向不重合的绝缘板2的部位,因此即便凸面接触部3a退避至第1接点收容孔2c内也不会干扰收容于上卡收容凹部6的微型SD卡60。
图7将上述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与本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外形作比较并予以图示,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中,细长带状接点107的第2接触部107a突出的第2卡收容凹部105形成在第1卡收容凹部104的侧方,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中,细长带状接点4的板簧接触部4a突出的上卡收容凹部6形成在下卡收容凹部7的铅直方向区域内,因此铅直方向投影面积并不扩大。
另外,现有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00从安装基板面算起的高度是以下值的和:形成有收容微型SD卡60的上卡收容凹部6的金属罩子5的厚度d1、上卡收容凹部6的高度d2、形成有收容SIM卡50的下卡收容凹部7的金属罩子5的厚度d3、下卡收容凹部7的高度d4、以及与供凸面接触部3a退避的第1接点收容孔2c的高度相等的绝缘板2的厚度d5。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存储卡用连接器1中,使收容微型SD卡60的上卡收容凹部6形成在与供凸面接触部3a退避的第1接点收容孔2c的高度相等的绝缘板2的厚度内,因此,从安装基板面算起的高度是以下值的和:形成有上卡收容凹部6的金属罩子5的厚度d1、供凸面接触部3a退避的绝缘板2的厚度d5、下卡收容凹部7的高度d4、以及形成有下卡收容凹部7的金属罩子5的厚度d3,从而可降低上卡收容凹部6的高度d2这部分的高度。而且,由图7可知,如果可以用安装存储卡用连接器1的印刷布线基板110的安装面来覆盖下卡收容凹部7的一面,则不需要本实施方式中覆盖下卡收容凹部7的下表面的金属罩子5,可进一步降低高度。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绝缘外壳的上方形成收容微型SD卡60的上卡收容凹部6,在下方形成收容SIM卡50的下卡收容凹部7,然而,分成上下2级的收容凹部,也可像图8所示的存储卡用连接器20那样上下相反,该图8中对存储卡用连接器20对应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
另外,如果细长带状接点4使板簧接触部4a向上卡收容凹部6内突出,则可不在绝缘板2一侧单边支撑,而用绝缘罩子形成包围上卡收容凹部6的金属罩子5以在该绝缘罩子一侧支撑。
另外,2种存储卡并不限定为上述SIM卡50和微型SD卡60,与其它存储卡相比,只要是大型存储卡的电极以二维平面分散并露出的存储卡,则也可以是其它种类。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同时连接2种大小的存储卡的存储卡用连接器。

Claims (3)

1.一种存储卡用连接器,具备:
外壳本体,在该外壳本体中,收容第1存储卡的第1卡收容凹部与收容比第1存储卡的小的第2存储卡的第2卡收容凹部互相平行地分成铅直方向的2级而形成;
多个第1接点,该第1接点被单边支撑于所述外壳本体,其自由端侧的第1接触部向第1卡收容凹部内突出,从而与在第1存储卡的一个面以平面状分散并露出的多个第1电极分别弹性接触;以及
多个第2接点,该第2接点被支撑于所述外壳本体,其第2接触部向第2卡收容凹部内突出,从而与在第2存储卡以直线状露出的多个第2电极分别接触,其特征在于,
第2接点的第2接触部突出的第2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形成在收容于第1卡收容凹部的第1存储卡的铅直方向的外壳本体的部位,同时,
第2卡收容凹部形成在收容于第2卡收容凹部的第2存储卡与第1接点的第1接触部突出的第1卡收容凹部的连接区域在铅直方向上不重合的外壳本体的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第1接点与多个第2接点的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从铅直方向的一个面与另一个面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被单边支撑于一片绝缘板,
在第1接触部突出的所述绝缘板的一个面与安装于所述绝缘板的第1罩子之间,形成第1卡收容凹部,
在第2接触部突出的所述绝缘板的另一个面与安装于所述绝缘板的第2罩子之间,形成第2卡收容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1存储卡是S IM卡,第2存储卡是微型SD卡。
CN 200910170687 2009-03-03 2009-08-28 存储卡用连接器 Pending CN1018266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8798 2009-03-03
JP2009048798A JP2010205523A (ja) 2009-03-03 2009-03-03 メモリー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6669A true CN101826669A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90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70687 Pending CN101826669A (zh) 2009-03-03 2009-08-28 存储卡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205523A (zh)
CN (1) CN1018266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7998A (zh) * 2012-04-03 2013-10-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卡持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7695B (zh) * 2020-05-27 2023-02-2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绝缘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0287U (zh) * 1990-04-12 1991-12-27
JP4041263B2 (ja) * 2000-04-12 2008-01-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コネクタ
CN100454668C (zh) * 2006-07-21 2009-01-21 东莞捷仕美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sim卡与记忆卡二合一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7998A (zh) * 2012-04-03 2013-10-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卡持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3367998B (zh) * 2012-04-03 2015-10-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卡持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05523A (ja)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8366B (zh) 电连接器、有该电连接器和配套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4584331B (zh) 连接器
EP1933422B1 (en) Card adapter
CN103367949A (zh) 卡连接器
CN102972105A (zh) 表面安装夹
CN20132327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KR101136809B1 (ko) 다중 카드 커넥터
CN201773987U (zh) 连接器
CN101826669A (zh) 存储卡用连接器
CN109037990A (zh) 卡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52712B (zh) 连接器
CN101997217B (zh) 电连接器
CN208596809U (zh) 卡连接器
CN101834361B (zh) 存储卡用连接器
CN100435430C (zh) 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及其使用的触头托
CN103579807B (zh) 端子、电连接器及电连接装置
CN102403608B (zh) 存储卡用连接器
CN202585835U (zh) 一种卡连接器端子支架及使用该端子支架制作的卡连接器
CN102341966B (zh) 卡连接器
CN108134226A (zh) 电连接器
JP3138751U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01436711U (zh) 卡连接器
CN103986004A (zh) 卡连接器
CN106159498B (zh) 卡连接器
CN202121101U (zh) 具有多端子组的电连接器及具有该多端子组的端子料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