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5402A - 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5402A
CN101825402A CN 201010147817 CN201010147817A CN101825402A CN 101825402 A CN101825402 A CN 101825402A CN 201010147817 CN201010147817 CN 201010147817 CN 201010147817 A CN201010147817 A CN 201010147817A CN 101825402 A CN101825402 A CN 101825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ividing plate
water route
housing
loam c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478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斌
杜小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CITY DONGYA ELECTRON T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CITY DONGYA ELECTRON T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CITY DONGYA ELECTRON T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CITY DONGYA ELECTRON T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478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5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5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5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在散热器壳体的内腔设置隔板,由隔板把散热器壳体内隔成水路;在水路中,与壳体的导热面所在一侧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一种实现本方法的水冷散热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进、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内腔设有隔板,隔板与壳体紧密连接,构成水路;水路首位两端分别与进、出水口连接;在水路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加工更简单,散热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散热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应用广泛,随着元件集成化的发展,对散热器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大功率模块往往需要配置较大体积的散热器,进行强制风冷散热。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市场上普通的水冷散热器腔内均配有S型铜管,其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热传导流失较大,因为存在着两种不同材料的配合,并且为了提高散热效果,需要增加水冷散热器的水路的程度,来带走热量,这样更增加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在散热器壳体的内腔设置隔板,由隔板把散热器壳体内隔成水路;在水路中,与壳体的导热面所在一侧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
所述散热器的壳体包括上盖、下底、侧壁和隔板;在壳体上设置冷却水的进、出水口,密封散热器的壳体后,隔板与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紧密连接,冷却水沿隔板构成的水路流动;水路的首、尾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出水口连接;在水路中,散热片设在所述上盖和/或下底上,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
所述隔板与上盖和下底的连接方式是,在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上开槽,槽的形状与隔板对应,隔板镶入槽内;所述散热片与上盖和/或下底的连接方式是插片式。
在散热器的横截面上,所述水路的形状是一个S形、多个S形首尾相连的形状或螺旋形。
对于一个S形或多个S形首尾相连形状的水路,所述隔板有平行的多个,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上开槽的数量不少于隔板的数量。这样可以预先开槽,在根据具体的水路要求灵活设置隔板数量的安装方式。
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水冷散热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进、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内腔设有隔板,隔板与壳体紧密连接,构成水路;水路首位两端分别与进、出水口连接;在水路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
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下底和侧壁;所述隔板与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紧密连接;所述散热片设在上盖和下底内侧。
所述隔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是,在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上开槽,槽的宽度与隔板的厚度对应,隔板镶入槽内。
在散热器的横截面上,所述水路的形状是一个S形、多个S形首尾相连的形状或螺旋形。
所述散热片与上盖和/或下底的连接方式是插片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加工更简单,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散热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散热器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散热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在散热器壳体1的内腔设置隔板2,由隔板2把散热器壳体1内隔成水路3;在水路3中,与壳体的导热面所在一侧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
所述散热器的壳体包括上盖4、下底5、侧壁6和隔板2;在壳体1上设置冷却水的进、出水口A和B,密封散热器的壳体1后,隔板2与上盖4、下底5以及相应的侧壁紧密连接,冷却水沿隔板2构成的水路3流动;水路3的首、尾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出水口连接A和B;在水路3中,散热片8设在所述上盖4和/或下底5上,散热片8的走向与水路3中水流的方向一致。
所述隔板2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是,在上盖4、下底5以及相应的侧壁6上开槽,槽的形状与隔板2对应,隔板2镶入槽内;所述散热片8与上盖4和/或下底5的连接方式是插片式。
在散热器的横截面上,所述水路3的形状是一个S形、多个S形首尾相连的形状或螺旋形。
对于一个S形或多个S形首尾相连形状的水路3,所述隔板2有平行的多个,上盖4、下底5以及相应的侧壁6上开槽的数量不少于隔板2的数量。
本例中,
如图1,例1的水路3的形状是2个S形首尾相连的形状,进、出水口A和B分别设在侧壁上。本方式的通用性比较强,适用于一般的散热场合。
如图3,例2的水路3是螺旋形,进水A口设在下底上,在螺旋形的中心位置,出水口B可以设置下底或侧壁上,本例设在下底上。本方式特别适用于中心温度较高的发热体,对于这种发热体,散热效果特别好。
本例1和例2中的水冷散热器的上盖和下底均由采用标准的6063合金铝板。上盖为了安装发热件,其厚度≥14mm(以防止加工安装元件孔时打穿漏水);下底的厚度≥8mm,下底左右二侧预留安装位置;侧壁均采用8mm的铝板,经开槽焊接而成。水路的构成是,由多块2mm厚铝隔板,上下二块铝板以及相应的侧壁铝板开槽后,把铝隔板镶入其中。
对于例1的情况,所述上下两块铝板上的槽是相互平行的,可以开多个,水路的多少可以按具体的需求,嵌入相应数量的铝隔板。
散热片压制在水路中的上盖上,其厚度为1mm(可带有波纹齿),高度小于水道铝隔板高度,均匀排列在水道中间,净间距≥3mm。经开槽压制而成与上安装面形成一体。
本散热器的散热过程为发热源——上盖——水路内散热片——流动水——出水口流出,带走热量,其优点是:散热效果非常明显,立竿见影,其所有拼接缝均经过开剖口焊接而成,不漏水。

Claims (10)

1.一种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散热器壳体的内腔设置隔板,由隔板把散热器壳体内隔成水路;在水路中,与壳体的导热面所在一侧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散热器的壳体包括上盖、下底、侧壁和隔板;在壳体上设置冷却水的进、出水口,密封散热器的壳体后,隔板与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紧密连接,冷却水沿隔板构成的水路流动;水路的首、尾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出水口连接;在水路中,散热片设在所述上盖和/或下底上,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隔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是,在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上开槽,槽的形状与隔板对应,隔板镶入槽内;所述散热片与上盖和/或下底的连接方式是插片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散热器的横截面上,所述水路的形状是一个S形、多个S形首尾相连的形状或螺旋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其特征是对于一个S形或多个S形首尾相连形状的水路,所述隔板有平行的多个,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上开槽的数量不少于隔板的数量。
6.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水冷散热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进、出水口,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内腔设有隔板,隔板与壳体紧密连接,构成水路;水路首位两端分别与进、出水口连接;在水路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走向与水路中水流的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下底和侧壁;所述隔板与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紧密连接;所述散热片设在上盖和下底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隔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是,在上盖、下底以及相应的侧壁上开槽,槽的宽度与隔板的厚度对应,隔板镶入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是在散热器的横截面上,所述水路的形状是一个S形、多个S形首尾相连的形状或螺旋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片与上盖和/或下底的连接方式是插片式。
CN 201010147817 2010-04-15 2010-04-15 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 Pending CN101825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47817 CN101825402A (zh) 2010-04-15 2010-04-15 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47817 CN101825402A (zh) 2010-04-15 2010-04-15 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5402A true CN101825402A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8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47817 Pending CN101825402A (zh) 2010-04-15 2010-04-15 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540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662A (zh) * 2012-06-29 2012-10-17 昆山谷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体成型铜制针式水冷盒
CN103821918A (zh) * 2014-01-29 2014-05-28 江苏广和科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小型高速专用齿轮箱散热冷却器
CN105003639A (zh) * 2015-06-06 2015-10-28 黄勤 冷却器
CN105392330A (zh) * 2015-11-11 2016-03-09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器液体散热结构
CN107270758A (zh) * 2017-06-22 2017-10-20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散热换热器
CN108511403A (zh) * 2018-03-12 2018-09-0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拼接的微流控散热装置
CN108811439A (zh) * 2018-06-15 2018-11-13 江苏英杰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水冷散热器
WO2023060630A1 (zh) * 2021-10-15 2023-04-20 海啊科技有限公司 塑料造粒生产线及其配备的料棒冷却水槽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4889A (ja) * 1996-11-25 1998-06-09 Yaskawa Electric Corp 冷却装置
KR20020023388A (ko) * 2002-01-22 2002-03-28 성이제 방열면적을 크게한 씨피유냉각용 히트싱크구조
US20050178531A1 (en) * 2004-02-16 2005-08-18 Forward Electronics Co., Ltd. Fluid passage arrangement of a heat absorber for use in a liquid-cooling type cooling apparatus
CN2896808Y (zh) * 2006-03-23 2007-05-02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式散热装置及其水冷头
CN201039650Y (zh) * 2007-04-23 2008-03-19 万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视讯控制卡的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4889A (ja) * 1996-11-25 1998-06-09 Yaskawa Electric Corp 冷却装置
KR20020023388A (ko) * 2002-01-22 2002-03-28 성이제 방열면적을 크게한 씨피유냉각용 히트싱크구조
US20050178531A1 (en) * 2004-02-16 2005-08-18 Forward Electronics Co., Ltd. Fluid passage arrangement of a heat absorber for use in a liquid-cooling type cooling apparatus
CN2896808Y (zh) * 2006-03-23 2007-05-02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式散热装置及其水冷头
CN201039650Y (zh) * 2007-04-23 2008-03-19 万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视讯控制卡的散热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662A (zh) * 2012-06-29 2012-10-17 昆山谷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体成型铜制针式水冷盒
CN103821918A (zh) * 2014-01-29 2014-05-28 江苏广和科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小型高速专用齿轮箱散热冷却器
CN105003639A (zh) * 2015-06-06 2015-10-28 黄勤 冷却器
CN105392330A (zh) * 2015-11-11 2016-03-09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器液体散热结构
CN107270758A (zh) * 2017-06-22 2017-10-20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散热换热器
CN108511403A (zh) * 2018-03-12 2018-09-0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拼接的微流控散热装置
CN108811439A (zh) * 2018-06-15 2018-11-13 江苏英杰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水冷散热器
WO2023060630A1 (zh) * 2021-10-15 2023-04-20 海啊科技有限公司 塑料造粒生产线及其配备的料棒冷却水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5402A (zh) 水冷散热器增强散热效果的方法以及水冷散热器
CN106252309A (zh) 一种用于高热流密度芯片的微通道液冷散热器及导冷插件
CN101697448A (zh) 变流器功率模块双面水冷散热基板
CN103851039A (zh) 液压油水冷却器
CN201766803U (zh) 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散热装置
CN202455724U (zh) 电磁除铁器强迫油循环水冷却装置
CN201787832U (zh) 水冷散热器
CN103402344A (zh) 一种大功率电子元器件水冷散热器水道结构
CN201104132Y (zh) 汽车暖风水箱
CN201336012Y (zh) 一种组合式散热外壳及嵌入式计算机
CN210470130U (zh) 充电装置及其散热机构
CN102394229A (zh) 板式散热器
CN201898129U (zh) 爆炸环境用内外热交换水冷系统
CN204892789U (zh) 散热模组
CN107403775B (zh) 一种微通道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2304511U (zh) 板式散热器
CN202040779U (zh) 大功率led路灯散热器
CN209675457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结构
CN202949687U (zh) 一种插片式电机控制盒风冷散热结构
CN106376222A (zh) 一种嵌入型水冷散热器
CN202455200U (zh) 带有冷却水循环水道的电机机壳
CN208172702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散热器
CN207006951U (zh) 一种波浪式多通道高效换热器
CN202535676U (zh) 铝合金水冷散热器控制箱
CN205584693U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及其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