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2072B - 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2072B
CN101822072B CN2008801114182A CN200880111418A CN101822072B CN 101822072 B CN101822072 B CN 101822072B CN 2008801114182 A CN2008801114182 A CN 2008801114182A CN 200880111418 A CN200880111418 A CN 200880111418A CN 101822072 B CN101822072 B CN 101822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voice signal
collector
sound collector
coll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14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2072A (zh
Inventor
池田信吾
渡边英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209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1410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209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1410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22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2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2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20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05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combining the signals of two or more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7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microphones, e.g. in dummy h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3/00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对根据由4个无定向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的使用,例如在生成多声道环绕声信号时,使用于生成环绕声信号的计算变得容易,并且防止了整个设备的大小增大。根据由包括第一声音收集器、布置在该第一声音收集器后方的第二声音收集器、第三声音收集器和第四声音收集器的麦克风单元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生成环绕声信号。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尤其涉及能够处理声音信号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作为用于处理声音信号的摄像设备的摄像机等。摄像机利用声音收集器(麦克风)收集来自被摄体的声音,并将该声音连同视频一起记录。 
这些摄像机中的一些摄像机使用由3个无定向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信号以生成双声道立体声信号,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0-224688。 
近年来,声音技术和声音重放装置的发展还允许我们在DVD等的情况下听到不是立体声的5.1声道声音等的多声道声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在将由4个无定向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信号用于生成例如多声道环绕声信号时,使得用于生成环绕声信号的计算变得容易。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通过减小以上4个无定向声音收集器的布置面积来防止整个设备的大小增大的摄像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用于拍摄前方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摄像单元,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麦克风单元,用于收集周围的声音;以及生成器,用于基于由所述麦克风单元收集到的声音,生成多声 道声音信号,其中,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第一声音收集器、第二声音收集器、第三声音收集器和第四声音收集器,其中,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后方,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被配置在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内部,以及其中,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一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二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三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四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五声道声音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用于拍摄前方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摄像单元,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麦克风单元,用于收集周围的声音;以及生成器,用于基于由所述麦克风单元收集到的声音,生成多声道声音信号,其中,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第一声音收集器、第二声音收集器、第三声音收集器和第四声音收集器,其中,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后方,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都被配置在连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的线的右侧或左侧,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被配置为沿前后方向偏移,以及其中,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 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一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二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三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四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五声道声音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用于拍摄前方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摄像单元,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麦克风单元,用于收集周围的声音;以及生成器,用于基于由所述麦克风单元收集到的声音,生成多声道声音信号,其中,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第一声音收集器、第二声音收集器、第三声音收集器和第四声音收集器,其中,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后方,以及其中,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一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二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三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四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 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五声道声音信号。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摄像机的立体图; 
图2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摄像机的框图; 
图3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摄像机的麦克风单元和声音处理单元的详情的图; 
图4A~4E是示出由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机所生成的5声道声音的极性图的图; 
图5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摄像机的麦克风单元和声音处理单元的详情的图; 
图6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麦克风单元的声音收集器的其它布置的图;以及 
图7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麦克风单元的声音收集器的其它布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来说明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将说明能够基于从4个声音收集器输入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多声道声音信号的摄像机。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立体图。 
在图1中,附图标记100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附图标记101表示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拍摄透镜。附图标记102表示内部包含有用于收集周围的声音的4个声音收集器的麦 克风单元。后面将说明声音收集器的布置。附图标记103表示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用于在拍摄期间显示由拍摄透镜101拍摄到的并由后面所述的视频处理单元206处理后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的视频,并用于在重放期间显示由后面所述的视频重放处理单元211处理后的视频,以及用于显示菜单画面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配置了拍摄透镜101的一侧看作为摄像机100的前方。 
图2是图1中的摄像机100的框图。 
在图2中,附图标记201表示用于根据摄像机100的各种功能控制各个块的控制单元。附图标记202表示用于将外部请求输入至摄像机100中的操作单元。附图标记203表示传输来自控制单元201的控制信号、来自操作单元202的请求信号等所经由的控制信号总线。附图标记204表示传输各个块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所经由的图像/声音数据总线。 
附图标记205表示摄像单元,该摄像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来自摄像透镜101的光量的光圈和用于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等。附图标记206表示视频处理单元,该视频处理单元用于执行视频记录方案所需要的处理,如将从摄像单元205获得的视频信号调整至适当的信号电平、将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一次一帧地记录数字数据等。 
附图标记207表示声音处理单元,该声音处理单元用于执行将由麦克风单元102所获得的声音信号放大至适当的电平以及将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处理。声音处理单元207执行将从麦克风单元102的4个声音收集器获得的声音信号转换成例如5.1声道声音数据等的处理。后面将更详细地说明声音处理单元207。 
附图标记208表示用于控制显示单元103上的显示的显示控 制单元。显示控制单元208响应于来自控制单元201的请求,将依赖于各种模式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103上。 
附图标记209表示作为记录介质的硬盘(下文中称为HDD),该硬盘用于根据需要相互关联地记录从视频处理单元206获得的图像数据、从声音处理单元207获得的声音数据以及其它数据。附图标记210表示用于访问HDD 209以读取和写入上述的视频数据、声音数据和其它数据等的访问单元。 
附图标记211表示视频重放处理单元,该视频重放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视频记录方案对由访问单元210所读出的HDD 209中的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视频数据转换成预定格式。附图标记212表示用于将由视频重放处理单元211所重放的视频信号输出至外部的视频输出端子。 
附图标记213表示用于根据视频记录方案重放由访问单元210所读出的HDD 209中的声音数据的声音重放处理单元。附图标记214表示用于将由声音重放处理单元213所重放的声音信号输出至外部的声音输出端子。 
附图标记215表示USB端子,该USB端子用于与PC等的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或者与外部装置交换HDD 209上所记录的视频数据、声音数据等。附图标记216表示用于控制USB端子215和所连接的外部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的USB控制器。 
附图标记217表示用于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外部装置的发送端子。 
首先,将说明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100所进行的基本拍摄工作。 
响应于对操作单元202的电源开关的操作,使摄像机100进入拍摄用的待机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操作操作单元202的拍摄按钮,来请求摄像机100开始拍摄运动图像。响应于用于开始 拍摄运动图像的该请求,控制单元201将用于开始拍摄的请求信号发送至摄像单元205、视频处理单元206等。 
当开始拍摄时,摄像单元205利用光圈控制由拍摄透镜101拍摄到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光量,并利用图像传感器将所控制的光量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在视频处理单元206中,将转换成的电信号调整至适当的电平,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然后,利用视频处理单元206的用于调整像素数等的电路,将通过转换成数字数据所获得的视频信号调整至适当的像素数,并且根据预定的视频记录方案对其进行压缩编码以获得视频数据。 
此外,声音处理单元207将由麦克风单元102的4个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4个声音信号放大至适当的电平。然后,将这4个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例如,对这4个声音信号进行如将数字数据转换成5.1声道声音数据等声音记录方案所要求的处理,以获得声音数据。 
然后,控制单元201将上述视频数据和上述声音数据合成以形成数据流,并将该数据流输出至访问单元210。访问单元210基于来自控制单元201的请求,在UDF或FAT等的文件系统管理下,开始将视频数据和声音数据的数据流作为一个运动图像文件写入HDD 209中。该文件系统表示包括用于执行文件管理的管理信息和文件数据的结构系统。对该文件系统进行标准化还允许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上或在不同的记录和重放装置上进行记录和重放。 
若有必要,可以经由显示控制单元208将该数据流显示在显示单元103上。 
然后,当用户再次操作操作单元202的拍摄按钮时,控制单元201响应于用于结束拍摄运动图像的请求,将用于结束拍摄的请求信号发送至摄像单元205、视频处理单元206等。 
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结束拍摄运动图像的请求信号,摄像单元205和视频处理单元206结束拍摄工作。访问单元210基于来自控制单元201的请求,将从拍摄开始到拍摄结束所记录的一系列的视频数据和声音数据作为一个文件写入HDD 209中,并且结束记录操作。控制单元201使摄像机100进入拍摄用的待机状态。 
接着,将说明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100进行的普通重放操作。 
控制单元201响应于通过操作单元202的选择开关选择重放模式,控制访问单元210,以从HDD 209读出视频数据和静止图像数据。然后,控制单元201控制显示控制单元208,以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布置了所读取的视频数据和静止图像数据的缩略图的缩略图画面、或者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视频数据和静止图像数据的文件名。此外,可以控制显示控制单元208,以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上次拍摄时获得的视频数据、静止图像数据等。 
然后,利用所显示的缩略图画面,当用户操作操作单元202以请求重放视频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时,控制单元201控制各个块以重放所请求的图像数据。 
在重放视频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1响应于来自操作单元202的请求,将从HDD 209读取的内容数据分离成声音数据和视频数据。然后,在视频重放处理单元211中扩展与视频数据有关的解码信息量,并且由显示控制单元208将其作为视频显示在显示单元103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配置摄像机100使得还将视频信号从视频端子212输出,因此经由视频端子212所连接的能够显示视频的装置可以显示该视频。将声音数据发送至声音重放处理单元213,并且扩展与该声音数据有关的解码信息量,并将其转换成5.1声道环绕声数据或环绕声信号,并将其从声音 端子214输出,由此产生来自连接至声音端子214的能够输出声音的装置的声音输出。 
现在,将参考图3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麦克风单元102和声音处理单元207的结构。 
图3示出从上面观看到的图1中的摄像机100的麦克风单元102。声音处理单元207生成5.1声道环绕声。这里将省略对生成与低频分量的声音相对应的子声道声音信号的说明。 
首先,将说明麦克风单元102。附图标记301~304表示声音收集器。各个声音收集器具有大致无定向的声音收集特性。 
声音收集器301沿摄像机100的摄像方向布置在麦克风单元102中的前方。声音收集器302沿摄像机100的摄像方向布置在麦克风单元中的后方。此外,声音收集器302沿着与拍摄透镜101的光轴大致平行且穿过声音收集器301的线,布置在声音收集器301后方,其中由L表示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之间的距离。例如,该距离L是约14mm。 
声音收集器303布置在以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作为顶点并且以连接声音收集器301和连接声音收集器302的线作为底边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收集器303布置在连接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的线的右侧。声音收集器304布置在以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作为顶点并且以连接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的线作为底边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声音收集器304还布置在以声音收集器301、声音收集器302和声音收集器303作为顶点的三角形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在以声音收集器303作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中,由θ1来表示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的顶点处的角度,并且布置声音收集器,以形成约60度到80度的角度θ1。此 外,在以声音收集器304作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中,由θ2来表示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的顶点处的角度,并且布置声音收集器,以形成约30度的角度θ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声音收集器301、声音收集器302和声音收集器303所构成的平面与摄像机100的底面大致平行。另外,由声音收集器301、声音收集器302和声音收集器304所构成的平面也与摄像机100的底面大致平行。 
接着,将说明声音处理单元207。附图标记305表示用于将由各个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信号调整至适当的电平的自动增益控制器(下文中称为AGC)。附图标记306表示用于将由AGC305调整至适当的电平的声音信号从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的AD转换单元(下文中称为A/D)。附图标记307表示用于延迟所输入的声音数据的延迟单元。附图标记308表示用于从未延迟的声音数据中减去由延迟单元307延迟后的声音数据的减法器。附图标记309表示用于衰减高频分量的均衡器(下文中称为EQ)。 
现在,将说明在声音处理单元207中用于根据从4个大致无定向的声音收集器所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5声道环绕声数据的过程。 
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生成前中央声道(FC)。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4获得的声音信号,生成前左声道(FL)。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4获得的声音信号,生成前右声道(FR)。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3获得的声音信号,生成环绕左声道(SL)。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3获得的声音信号,生成环绕右声道(SR)。 
采用前中央声道(FC)作为例子,将说明用于生成5声道环绕 声数据的各个声道的声音数据的方法。 
如上所述,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生成前中央声道(FC)。具体地,根据通过将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延迟相位φ1所获得的声音数据、并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数据,生成前中央声道(FC)。以下将说明具体的计算方法。 
配置声音处理单元207,使得:由AGC 305将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调整至适当电平的声音,并且由A/D 306将其转换成第一声音数据;由AGC 305将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调整至适当电平的声音,由A/D 306将其转换成第二声音数据,并由延迟单元307延迟该第二声音数据;然后,由减法器308从第一声音数据减去第二声音数据,以生成前中央声道(FC)声音。 
现在,关注从声源A向摄像机100输入具有正弦波sinωt的声音的情况。假定以在右手侧表示0度时的角度X输入该声音,并且声源A位于相对于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之间的距离L充分远的距离处。如果声源位于摄像机100前方,则声音将输入至声音收集器301,然后输入至声音收集器302。通过通用公式、即以下公式(1)来表示声源A和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差。 
(距离差)=L×sin X=L sin X...(1) 
当由c表示音速时,可以从以下公式(2)获得具有sinωt的声音的波长。 
(声音的波长)=c÷(ω/2π)=2πc/ω...(2) 
当利用具有sinωt的声音的相位差φx来表示直到输入至声音收集器301的声音输入至声音收集器302为止的时间时,通过以下公式(3)来表示相位差φx。 
φx=L sin X÷(2πc/ω)×2π=(Lωsin X)/c ...(3) 
由声音收集器301将从该声源输出的具有正弦波sinωt的声音转换成声音信号a。通过以下公式(4)来表示该声音信号a。 
a=αsinωt...(4) 
其中,α是声音信号a的振幅。 
由位于声音收集器301后方的声音收集器302将从声源输出的具有正弦波sinωt的声音转换成声音信号b。通过以下公式(5)来表示该声音信号b。 
b=βsin(ωt+φx)...(5) 
其中,β是声音信号b的振幅。 
此外,延迟单元307将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延迟相位φ1。因而,通过以下公式(6)来表示由延迟单元307延迟后的声音数据b’。 
b’=βsin(ωt+φx+φ1)...(6) 
根据公式(4)和(6),通过以下公式(7)来表示从减法器308输出的声音数据。 
a-b’=αsinωt-βsin(ωt+φx+φ1)...(7) 
现在,关注X是270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利用具有sinωt的声音的相位差φb来表示直到输入至声音收集器301的声音输入至声音收集器302为止的时间时,通过以下公式(8)来表示相位差φb。 
φb=-(Lω)/c...(8) 
当X是270度时,将公式(7)表示为以下公式(9)。 
a-b’=αsinωt-βsin(ωt+φb+φ1)...(9) 
在这里的说明中,由于期望生成前中央声道(FC)声音,因此有必要减小对来自后方的声音的灵敏度。更具体地,在声源位于后方(X是270度)的情况下,使公式(9)的输出为0。因此,可以将公式(9)重写为以下公式(10)。 
0=βsinωt-βsin(ωt+φb+φ1)...(10) 
为了使以上公式(10)为真,需要设置该公式,使得φ1=-φb。因而,通过以下公式(11)来表示φ1。 
φ1=(Lω)/c...(11) 
根据公式(7)和(11),通过以下公式(12)示出表示前中央声道(FC)声音的通用公式。 
(FC)=a-b’=αsinωt-βsin(ωt+φx+φ1) 
=αsinωt-βsin(ωt+Lω(sin X+1)/c)...(12) 
此外,在EQ 309中,根据需要衰减高频分量,以输出具有良好的定向性的声音数据。因此,以上述方式,获得了前中央声道(FC)声音。 
在以上说明中,已经说明了采用前中央声道(FC)作为例子以生成5声道声音数据的方法。然而,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获得其它声道。在图4A~4E中示出了根据该方法所计算出的5声道声音的极性图。在图4A~4E中,由于声源位于离声音收集器301~304充分远的距离处,因此假定α近似等于β。 
图4A示出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所计算出的前中央声道(FC)声音的极性图。图4B示出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4获得的声音信号所计算出的前左声道(FL)声音的极性图。图4C示出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4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所计算出的前右声道(FR)声音的极性图。图4D示出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3获得的声音信号所计算出的环绕左声道(SL)声音的极性图。图4E示出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3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所计算出的环绕右声道(SR)声音的极性图。 
因而,以上述方式,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布置声音收集器来生成5声道声音数据。 
4个大致无定向声音收集器的这种布置可以在生成环绕声信号时,使用于生成环绕声信号的计算变得容易,并减少4个无定向声音收集器的布置的面积。因而,可以防止整个设备的大小增大。 
另外,图4B和4C所示的角度θ2与图3中的角度θ2相对应,并且图4D和4E所示的角度θ1与图3中的角度θ1相对应。换言之,可以通过改变声音收集器的布置来改变作为计算结果所获得的声音的定向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FL)。然而,可以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3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FL)。此外,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FR)。然而,可以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3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FR)。此外,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3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SL)。然而,可以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SL)。此外,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3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SR)。然而,可以根据从声音收集器3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3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SR)。 
在本实施例中,在麦克风单元102中,将声音收集器303和声音收集器304布置在连接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的线的右侧。然而,可以将声音收集器303和声音收集器304布置 在该线的左侧。 
此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5声道的多声道声音数据的生成,但可以同时生成与低频分量的声音相对应的子声道声音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生成至少一个子声道声音数据,或者可以生成多个子声道声音信号。此外,可以同时生成与5声道声音数据的高频分量的声音相对应的声道声音数据。 
另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生成了5声道声音数据,然而此外还可以生成后中央声道、左声道和右声道声音数据。此外,还可以生成针对前左声道和左声道之间的声道以及针对前右声道和右声道之间的声道的声音数据。此外,可以生成针对后声道和环绕左声道之间的声道以及针对后声道和环绕右声道之间的声道的声音数据。可以根据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出这些数据。使用该方法可以生成12声道声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由公式φ1=(Lω)/c来表示延迟单元307中的相位延迟。因此,延迟角将根据声音的频率而变化。更具体地,例如,代替延迟单元307,可以使用截止频率被设置为3kHz的低通滤波器等。在应用低通滤波器的情况下,该低通滤波器可以是人类听觉范围的中心频率附近、例如1kHz附近的相位延迟是上述φ1(ω=1000 2π)的低通滤波器。可选地,该低通滤波器可以是具有相位延迟朝较高频率增大的频率相位特性的低通滤波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收集器302沿着与拍摄透镜101的光轴大致平行且穿过声音收集器301的线,布置在声音收集器301后方。然而,声音收集器302可以只要位于声音收集器301后方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收集器303位于以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集器302作为顶点并且以连接声音收集器301和声音收 集器302的线作为底边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然而,可以布置声音收集器303,以形成任意三角形,而未必是大致等腰三角形。还需要的是将声音收集器304布置在以声音收集器301、声音收集器302和声音收集器303作为顶点的三角形内部。 
更具体地,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声音收集器的布置。 
如上所述,采用满足该关系的布置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声音收集器的布置就足够了,而未必是像图3所示的布置一样的精确布置。 
第二实施例
现在,将参考图5来详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麦克风单元102和声音处理单元207的结构。 
图5示出从上面观看到的图1中的摄像机100的麦克风单元102。声音处理单元207生成5.1声道环绕声。这里,将省略对生成与低频分量的声音相对应的子声道声音信号的说明。 
首先,将说明麦克风单元102。附图标记501~504表示声音收集器。各个声音收集器具有大致无定向的声音收集特性。 
声音收集器501沿摄像机100的摄像方向位于麦克风单元102中的前方。声音收集器502沿摄像机100的摄像方向位于麦克风单元中的后方。此外,声音收集器502沿着与摄像透镜101的光轴大致平行且穿过声音收集器501的线,布置在声音收集器501后方,其中,由L来表示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之间的距离。例如,该距离是约20mm。 
此外,连接声音收集器503和声音收集器504的线与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的线大致平行。此外,由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的线与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3的线所构成的角度与由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的线与连接声音收集器502和声音收集器504的线所构成的角度大致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由声音收集器501、声音收集器502和声音收集器503所构成的三角形中,由θ1来表示声音收集器501的顶点处的角度,并且该角度是约60度~约80度的角度。此外,在由声音收集器501、声音收集器502和声音收集器504所构成的三角形中,由θ2来表示声音收集器501的顶点处的角度,并且该角度是约30度的角度。因此,在由声音收集器501、声音收集器502和声音收集器503所构成的三角形中,由θ2来表示声音收集器502的顶点处的角度。同样,在由声音收集器501、声音收集器502和声音收集器504所构成的三角形中,由θ1来表示声音收集器502的顶点处的角度。θ1和θ2各自均小于90度就足够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声音收集器501、声音收集器502和声音收集器503所构成的平面与摄像机100的底面大致平行。另外,由声音收集器501、声音收集器502和声音收集器504所构成的平面与摄像机100的底面大致平行。 
接着,将说明声音处理单元207。附图标记505表示用于将由各个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信号调整至适当电平的自动增益控制器(下文中称为AGC)。附图标记506表示用于将AGC 505调整至适当电平的声音信号从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的AD转换单元(下文中称为A/D)。附图标记507表示用于延迟所输入的声音数据的延迟单元。附图标记508表示用于从未延迟的声音数据中减去由延迟单元507延迟后的声音数据的减法器。附图标记509表示用于衰减高频分量的均衡器(下文中称为EQ)。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声音处理单元207中,用于根据从4个大致无定向的声音收集器获得的声音信号生成5声道环绕声数据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基于来自声音收集器301~304的声音信号生成5声道环绕声数据的过程类似,并且由此这里将省略 对该过程的说明。 
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中央声道(FC)。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FL)。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3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FR)。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SL)。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3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SR)。 
如上所述,图5所示的4个大致无定向的声音收集器的布置可以在生成环绕声信号时,使用于生成环绕声信号的计算变得容易,并减少4个无定向的声音收集器的布置面积。因而,可以防止整个设备的大小增大。此外,该布置允许前左声道和前右声道具有比环绕左声道和环绕右声道的定向性高的定向性。 
此外,使前左声道和前右声道的定向性大于环绕左声道和环绕右声道的定向性的配置允许声音收集器之间的最长距离缩小,从而允许利用其间具有最长距离的声音收集器所计算出的声道(在本实施例中为前中央声道)在高频区域中的定向特性稳定。此外,前左声道、前右声道、环绕左声道和环绕右声道各自可以具有适当的定向角。更具体地,可以生成针对具有接近于基于ITU推荐(ITU-R BS.775-1)所确定的角度的定向角的声道的声音。 
另外,图4B和4C所示的角度θ2与图5中的角度θ2相对应,并且图4D和4E所示的角度θ1与图5中的角度θ1相对应。换言之,可以通过改变声音收集器的布置来改变作为计算结果所获得的声音的定向性。角度θ1和θ2是基于ITU推荐(ITU-R BS.775-1)所 确定的角度,并且在本实施例中,θ2是约30度,并且θ1是约60度~80度。然而,还可以基于ITU推荐来改变角度θ1和θ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FL)。然而,可以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3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FL)。此外,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3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FR)。然而,可以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4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FR)。此外,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SL)。然而,可以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3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SL)。此外,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3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SR)。然而,可以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4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SR)。该信号生成允许环绕左声道和环绕右声道具有比前左声道和前右声道的定向性高的定向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麦克风单元102中,将声音收集器503和声音收集器504布置在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的线的右侧。然而,还可将声音收集器503和声音收集器504布置在该线的左侧。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中央声道(FC)。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3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FL)。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FR)。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3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 收集器501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SL)。根据从声音收集器502获得的声音信号和从声音收集器504获得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SR)。 
此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5声道的多声道声音数据的生成,但可以同时生成与低频分量的声音相对应的子声道声音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生成至少一个子声道声音数据,或者可以生成多个子声道声音信号。此外,可以同时生成与5声道声音数据的高频分量的声音相对应的声道声音数据。 
此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生成了5声道声音数据,但还可以生成后中央声道声音数据。此外,可以生成针对前左声道和环绕左声道之间的声道以及针对前右声道和环绕右声道之间的声道的声音数据。此外,可以生成针对后声道和环绕左声道之间的声道以及针对后声道和环绕右声道之间的声道的声音数据。可以根据前述计算方法来计算该数据。使用该方法可以生成10声道声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由公式φ1=(Lω)/c来表示延迟单元507中的相位延迟。因此,延迟角将根据声音的频率而变化。更具体地,例如,代替延迟单元507,可以使用截止频率被设置为3kHz的低通滤波器等。在应用低通滤波器的情况下,该低通滤波器可以是人类听觉范围的中心频率附近、例如1kHz附近的相位延迟是上述φ1(ω=1000 2π)的低通滤波器。可选地,该低通滤波器可以是具有相位延迟朝较高频率增大的频率相位特性的低通滤波器。 
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收集器502沿着与拍摄透镜101的光轴大致平行且穿过声音收集器501的线,布置在声音收集器501后方。然而,声音收集器502可以只要位于声音收集器501后方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声音收集器503和声音收集器504的线与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的线大致平行,并且此外,由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的线与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3的线所构成的角度与由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的线与连接声音收集器502和声音收集器504的线所构成的角度大致相等。然而,连接声音收集器503和声音收集器504的线并非必须与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的线平行,因为所需要的是:将声音收集器503和504两者一起布置在连接声音收集器501和声音收集器502的线的左侧或右侧,并且声音收集器503和504沿前后方向偏移。 
更具体地,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声音收集器的布置。 
如上所述,采用满足该关系的布置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麦克风布置就足够了,而未必是像图5所示的布置一样的精确布置。 
尽管在实施例中参考作为具有收集声音的功能的设备的摄像机已经说明了本发明,但可以采用其它设备。 
此外,无需说明,通过向系统或设备提供已记录有用于实现实施例中前述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也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已应用了程序代码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程序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自身将实现实施例中前述的功能,并且程序代码自身和存储有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由此构成了本发明。 
例如,可以使用以下作为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等。 
此外,无需说明,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情况:基于上述程序代码的请求,运行在计算机上的OS(基本系统或操作系统)等部分或全部执行实现实施例中前述的功能的处理。 
此外,无需说明,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情况:将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入至计算机的扩展板中或者设置在连接至计算机的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中,以实现实施例中前述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程序代码的请求,设置在扩展板或扩展单元中的CPU等部分或全部执行实际处理。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7年12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320957和2007年12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320958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Claims (23)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用于拍摄前方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摄像单元,所述摄像设备包括:
麦克风单元,用于收集周围的声音;以及
生成器,用于基于由所述麦克风单元收集到的声音,生成多声道声音信号,
其中,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第一声音收集器、第二声音收集器、第三声音收集器和第四声音收集器,其中,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后方,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被配置在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内部,以及
其中,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一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二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三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四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五声道声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是大致等腰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是大致等腰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中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位于的顶点具有约60度~80度的角度,并且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中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位于的顶点具有约30度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均具有大致无定向的声音收集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单元设置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的线与所述摄像单元的光轴大致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中央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声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中央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声音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底面大致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底面大致平行。
12.一种摄像设备,包括用于拍摄前方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摄像单元,所述摄像设备包括:
麦克风单元,用于收集周围的声音;以及
生成器,用于基于由所述麦克风单元收集到的声音,生成多声道声音信号,
其中,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第一声音收集器、第二声音收集器、第三声音收集器和第四声音收集器,其中,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后方,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都被配置在连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的线的右侧或左侧,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被配置为沿前后方向偏移,以及
其中,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一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二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三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四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第五声道声音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的线与连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的线大致平行,连接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的线短于连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的线,并且由连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的线与连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的线所构成的角度大致等于由连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的线与连接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的线所构成的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中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位于的顶点具有约50度的角度,并且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中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位于的顶点具有约60度~80度的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中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位于的顶点具有约50度的角度,并且以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作为顶点的三角形中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位于的顶点具有约60度~80度的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中央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声音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中央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声音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中央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声音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器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中央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右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前左声道声音信号,根据由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右声道声音信号,并且根据由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和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收集到的声音的声音信号来生成环绕左声道声音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均具有大致无定向的声音收集特性。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单元设置于所述摄像设备的上表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三声音收集器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底面大致平行。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声音收集器、所述第二声音收集器和所述第四声音收集器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底面大致平行。
CN2008801114182A 2007-12-12 2008-12-02 摄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20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0958 2007-12-12
JP2007320957A JP5014100B2 (ja) 2007-12-12 2007-12-12 撮像装置
JP2007-320957 2007-12-12
JP2007320958A JP5014101B2 (ja) 2007-12-12 2007-12-12 撮像装置
PCT/JP2008/072217 WO2009075241A1 (en) 2007-12-12 2008-12-02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2072A CN101822072A (zh) 2010-09-01
CN101822072B true CN101822072B (zh) 2013-01-02

Family

ID=40755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41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2072B (zh) 2007-12-12 2008-12-02 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199954B2 (zh)
KR (1) KR101121030B1 (zh)
CN (1) CN101822072B (zh)
WO (1) WO20090752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0299B2 (ja) * 2010-09-30 2015-01-28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ポータブル録音装置
CN104754471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场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113729B (zh) * 2014-07-14 2017-11-07 苏州科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支持两路音频输入的监听系统和监听方法
JP6878974B2 (ja) * 2017-03-16 2021-06-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6091A (zh) * 2002-05-03 2005-02-23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家庭和汽车听音用的分立式环绕声音响系统
CN1655651A (zh) * 2004-02-12 2005-08-17 艾格瑞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后期混响的听觉场景
CN1845582A (zh) * 2005-04-06 2006-10-11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录音装置和录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4688A (ja) 1999-01-29 2000-08-11 Canon Inc マイクロフォン装置
JP2002232989A (ja) 2001-02-01 2002-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ルチチャンネル音場収音装置
US7224385B2 (en) * 2001-04-27 2007-05-29 Sony Corporation Video camera with multiple microphones and audio processor producing one signal for recording
JP2003284179A (ja) 2002-03-27 2003-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イクロホ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6091A (zh) * 2002-05-03 2005-02-23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家庭和汽车听音用的分立式环绕声音响系统
CN1655651A (zh) * 2004-02-12 2005-08-17 艾格瑞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后期混响的听觉场景
CN1845582A (zh) * 2005-04-06 2006-10-11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录音装置和录音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232989A 2002.08.16
JP特开2003-284179A 2003.10.03
JP特开2006-314078A 2006.11.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75241A1 (en) 2009-06-18
CN101822072A (zh) 2010-09-01
US8199954B2 (en) 2012-06-12
US20100091998A1 (en) 2010-04-15
US20120224082A1 (en) 2012-09-06
KR101121030B1 (ko) 2012-03-16
KR20100090805A (ko) 2010-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2224B (zh)
CN1845582B (zh) 成像装置、录音装置和录音方法
CN1956601B (zh) 音频再现设备与音频再现方法
CN100459685C (zh) 信息处理设备、成像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US20110050944A1 (en) Audiovisual data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2006403A (zh) 摄像装置及再生装置
US20090154896A1 (en) Video-Audio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Video-Audio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7196399B2 (ja) 音響装置、音響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010280A1 (ja) 音声信号処理装置、音声信号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1822072B (zh) 摄像设备
JP2014050005A (ja) 再生装置、再生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8574904B (zh) 音频取得装置、音频取得系统以及音频取得方法
JP2023027280A (ja) 音響装置、撮像装置、音響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03897B2 (ja) 撮像装置
JP2011188289A (ja) 画像音声記録システム
JP2001309221A (ja) カメラ
JP2000278581A (ja) ビデオカメラ
JP5014101B2 (ja) 撮像装置
JP2010130403A (ja) 映像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表示装置
JP5014100B2 (ja) 撮像装置
JP2021057764A (ja) 撮像装置、音声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1086588A (ja) 音声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1008285A (ja) 音声帯域信号処理方法及び音声帯域信号処理装置
JP3104348B2 (ja) 収録装置、再生装置、収録方法および再生方法、および、信号処理装置
JP5349850B2 (ja) 信号処理装置、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