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0742A - 用于收割藻类或植物的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收割藻类或植物的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0742A
CN101820742A CN200880111445A CN200880111445A CN101820742A CN 101820742 A CN101820742 A CN 101820742A CN 200880111445 A CN200880111445 A CN 200880111445A CN 200880111445 A CN200880111445 A CN 200880111445A CN 101820742 A CN101820742 A CN 101820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algae
plant
curren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1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肯内拉德·瓦努特
让·瓦努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BAE IND NV
Original Assignee
SBAE IND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BAE IND NV filed Critical SBAE IND NV
Publication of CN101820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3/00Cultivation of seaweed or alga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4/00Harvesting of underwater plants, e.g. harvesting of seawe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1/00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uses
    • C12M21/02Photobiore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18Open ponds; Greenhouse type or underground install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3/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transport, positioning, extraction, harvesting, peeling or sampl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 or from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06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illumination
    • C12M41/08Means for changing the orien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02Separating microorganisms from their culture med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 Hydroponics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用于在开放和连续的系统中收割藻类和/或植物的方法,通过该系统,藻类和/或植物生长在浸没的基质上,特征在于,基质在藻类或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收割藻类或植物的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割藻类和/或植物的方法。
发明背景
普遍认为,种植的藻类或水生植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藻类确实是即将到来的食品和饲料的来源,而且也正在成为生物能源的主要来源。
因此,越来越需要一种用于生长藻类或者植物的有效并且经济上可接受的方法。在WO 98/18344中描述了一种这样的方法,并且该方法由提供浸没在水库中的大网形式的基质组成。网被人工接种藻类,水库填充水和用于生长藻类的营养素到基质恰好被浸没但仍能够获取藻类生长所需要的充分的阳光的量。一旦基质完全长满藻类,则可以进行收割。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势必需要生长藻类的大面积土地。这不仅提高了生长藻类的投资成本,而且还导致有关控制生长过程的困难,例如营养素更新和温度控制。
并且,该方法的缺点是对于大规模生产是个真正的瓶颈,这是由于藻类在基质上形成很难清除的生物膜,以及需要在网上驱动特殊的设备来收割藻类。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以及提供用于藻类和/植物的有效并且经济合理的收割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开放和连续系统中收割藻类或植物的方法,通过该系统藻类和/或植物生长在浸没的基质上,特征在于,基质在藻类或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移动。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生长或培养的生物质(biomass)主要由微生物组成。为了本发明的目的,应理解的是微生物是最大尺寸小于2毫米的所有生物(单细胞以及多细胞生物)。然而,天然微生物群落通常生存有尺寸明显超过2毫米标准的许多生物,例如丝状藻类、线虫。因此,以及为了本发明的目的,我们明确声明术语“微生物群落(microbial community)”被理解为包括天然地出现在这些群落中或者附近的所有更大的生物。这包括但不局限于例如丝状藻类、线虫类蠕虫、甲壳类动物、昆虫等等。
根据本发明所生长的生物质一般包括微生物群落以及具体由微生物的某些群组成。“群”的确定可以根据分类学、生态学的或者任意其他功能性的分类。
通过本发明产生的生物质的一个可能的优选的实施例是由附着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并以藻类群硅藻门植物(Bacillahophyta)或者“硅藻”为主的生物质。
并且注意,对于本发明,术语生物质还包括水生植物,优选地,包括大型藻类。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开放和连续系统中收割藻类或植物的方法,通过该系统藻类和/或植物被生长在浸没的基质上,特征在于基质在藻类或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被移动,
优选地,基质从入口点移动到出口点。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法,在从入口点到出口点的移动过程中,藻类或者植物被浸没。
根据非常优选的实施方式,基质在入口点被接种和/或生物质在出口点被收割。
优选地,基质浸没在水流中,水流相对于基质是逆流的。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更优选的是,基质界定了相对于水流倾斜定位的主表面,优选地,相对于水流垂直的主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配置,该方法包括在水流中产生波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配置,该方法包括诸如根据光源定位基质,诸如根据光源倾斜基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配置还涉及用于收割藻类或者植物的设施,该设施包括(i)至少一个水路;(ii)用于在其中生成水流的装置;(iii)在水路中定位的、用于在其上生长藻类或者植物的至少一个基质(iv)用于从基质上移除藻类或者植物的收割装置,特征在于,该设施还包括(v)用于在藻类或者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移动所述基质的装置。
优选地,该设施还包括用于在水路中定位(诸如倾斜)基质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藻类的生长过程中,基质从入口点(入口)到出口点的移动导致连续的生长和收割过程,因此,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增加每平方米的产量。由于本发明的方法,这不仅有利于生长过程的控制,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资本投资。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主要优点是,收割是在固定位置进行的,因此无需任何复杂的移动收割机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当藻类或者植物被浸没时被收割。通过在藻类或者植物被浸没时收割藻类或者植物,可以最小化藻类或者植物的断裂以及避免由于重力导致落回水中,从而避免了生物质的损耗。此外,脱离水之后的生物质可能脱水和/或分解(在细胞级别)或者例如氧化(在分子级别)。根据本发明,可以最小化生物质脱水和变质。因此,获取了稳定和高质量的生物质。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基质浸没在水流中,水流相对于基质的移动逆流。
根据本发明,现在令人惊讶的发现,逆流系统可以在生长过程结束时为最高密度的生物质提供高营养水平,而最低营养水平补充给最初的定植阶段的最低密度的生物质。不希望受到任何理论约束,应相信的是,这种配置基本避免了在微生物生物质的任何发展阶段影响生物质生长的营养限制。此外,逆流水流可以防止在水流末端的高营养水平,从而限制了废水净化的需要。
相对于(尤其是)营养素更新和自动接种,提供逆流具有一些重要的优点。
关于自动接种,应指出的是移动基质的配置可以指的是基质的串列(train)。这种串列连续运动。采用逆流系统,将产生由悬浮在水流中的生物质组成的物种雨状物(species rain)。随着物种雨状物向下游移动(或者冲着基质串列),其遇到越来越少的被占据的基质,增加了新物种可以成功安置并且定植入这些基质的可能。
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优选的配置包括在水流中生成波浪。
根据本发明,已经发现,波浪作用导致更好地捕获入射光线。因此,整个配置能够使更多的光能进入水体中从而被吸收到微生物生物质中。此外,波浪效应产生对生物质的生长具有有利影响的交替(所谓“闪烁”)光效应。光效应产生选定组成的更高的生物质量。
在本发明的更加优选的方法中,本方法包括根据诸如太阳等光源来定位基质,例如倾斜基质。
在每天的过程中和/或随着季节的改变,太阳相对于基质的定位的位置改变,如果基质的位置倾斜可以同步和/或就地改变将是有利的。这种基质定位(例如适应倾斜)优化了入射阳光与生物质生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有过多的阳光(例如,阳光明媚的夏日),则可以进行改变倾斜以提高遮挡,从而帮助保护生物质免于导致光抑制的过度暴光。而如果阳光过少(例如,多云的冬天),可以改变倾斜以实现最大的捕获垂直入射的阳光。此外,适应倾斜可以进一步被确定以对给定物种组成实现最大化促进生长和生物质的产量。基质倾斜的角度还可以取决于给定的物种,这是因为特定的群落可能倾向于更荫蔽的环境。
本发明的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包括波浪产生和基质位置倾斜从而最大化生物质生长的方法。具体地,倾斜可以同时优化地适应阳光的入射角和水表面的波浪的陡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开放连续的系统中收割藻类或者植物的设施,该设施包括:(i)水路;(ii)用于在其中生成水流的装置;(iii)至少一个基质,位于水路中,用于在其上生长藻类或者植物;(iv)收割装置,用于从基质上移除藻类或者植物,特征在于该设施进一步包括:(v)用于在藻类或者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移动所述基质的装置。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长藻类或者植物的连续的开放系统以及方法的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藻类收割设施;
图2以更大的标尺表示图1沿线II-II的部分截面;
图3至5表示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IV-IV和V-V的相似的截面;
图6表示图1的可选的实施方式;
图7和8简要表示可以用于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收割藻类的基质的实施例;
图9简要表示在水路中的移动基质;
图10简要表示倾斜基质的原理。
图1简要表示了用于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生长和收割藻类的设施1。设施1包括至少一组水路2,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两组水路2。每组水路包括由脊3分隔开的多个平行、相邻的水路2。
该实施方式中的水路是线性的,水路都包括入口点4和出口点5,一组中的不同水路的入口点全部与装载通道6相连通,而一组中的不同水路的出口点5与进一步被标识为传输通道7相连通。
该设施优选地包括两组水路,第二组水路位于第一组水路的延伸中。在该配置中,优选的是两组具有公共的、中间传输通道,而装载通道位于水路的相对侧。
沿着不同通道的脊3设置传输装置8,传输装置8可以包括齿轮轨道或者传动链,图中未示出。
脊上设置多个承载器9(carriers),承载器包括与以上齿轮轨道相连工作的齿轮,而装载通道6中设置有用于将承载器装载在齿轮轨道上的装载设备。
如图2中所表示的,传输通道7被分割为两子通道7A-7B,被脊10分隔,每个子通道与一组水路2相连通。可选地,传输通道在每个水路2的出口点5附近安置承载器的缓冲器位置11,相似地,可以在装载通道6中的每个水路入口点附近设置缓冲器位置12。
为了允许从水路的出口点到其入口点的承载器9的再循环和/或允许从水路的出口点到其入口点的水的再循环,还可以设置重新装载通道6′(图6)。此再循环通道连接传输通道7和装载通道6两者。当用于水的再循环时,优选的是在再循环通道中或者在水路的入口点处提供营养补充点。
脊10上设置传输设备13,允许将承载器9传输到中心收割单元14。该收割单元14优选地包括允许生物质从长满生物质的基质移除生物质的收割装置。
这种收割装置可以例如包括刮刀。在该方面,强调的是正在收割应被理解为从水路的出口点对基质施加的每次移动和过程相当于从基质有效移除生物质。
在描述的实施方式(图2)中,传输设备14具有两臂,一臂延伸到每个子通道7A-7B,每臂设置有具有多个钩形扩展的旋转盘,其可以从缓冲器位置将承载器提起并且将其放在收集架15上,收集架15可以沿着传输通道移动到收割单元14,如图3至5所示。
在至少一个水路2中设置用于生长藻类的基质16,其以可释放的方式连接到承载器9。在一种操作模式下,水路2填充一定量的水,以使位于其中的基质16被完全浸没。
优选地,基质16是例如形成主附着表面的栅网的形式的人工基质,主附着表面相对于水路的移动方向或者纵向方向垂直或者成某一角度(倾斜)。
明显的是,优选地,带有基质的多个承载器被一个接一个定位在不同的水路2中。这种带有人工基质的移动承载器的配置被称为承载器9的串列。
至于人工基质,指出的是,理想情况下,通过在形状和形式上分形或者类似分形,人工基质16对于给定量具有最大附着表面,以及无需变成与天然的基质不同而使微生物群落不再附着它们。
基质16被置于水路2内,方式为,当通过水路2移动基质16时,水横流过基质、穿过基质以及通过基质,允许系统的横向配置。传统使用的基质的关键问题是,随着生物质积累在基质上,系统变得堵塞以及水流停止,甚至于达到水通道完全堵塞的状态。由于我们的基质的类似分形性质使得水流得以维持,允许生物质积累在基质的一部分上,而同时还有较宽的开口允许水流继续流向基质的下一部分。实现的一个实施例是持有形成基质的一些栅网的承载器。这些栅网以分形图样被穿孔(例如SerpienskiGasket)。这种图样将一个三角形分割为四个相等的三角形。中心三角形是开口的,而外面的三个再次以自相似分形图样被穿孔。理论上这是无穷重复的。生物质将开始安置在最小的穿孔区域,穿孔区域将逐渐堵塞,然后更大的穿孔区域将堵塞,然而将一直有一个将允许水流继续的中心开口。在一个给定的时间,表面将被堵塞至某种程度,在栅网上将有水流产生的阻力。这种阻力可以被设备测量,并可以被用作理想的收割时间的指示器。然后,带有基质的承载器被取件器(extractor)取出。内部分形图样的这种配置允许带有基质的承载器的横向定位。可以同样选择不同于三角形表面上的分形图样,例如正方形、六边形等等。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是,分形图样和形式可以表现在表面的外侧(外部)(例如科赫曲线,Koch Curve)。另一配置将是,分形图样不是分布在一个单个栅网(或者在一个平面中)而是在多个连续的栅网上连续。理论上,这将是“3D分形的(fractaloid)”或者是立体的,而在一个栅网上的以上图样被认为是“2D分形的”或者是平面的。从图7和图8中,基质的详细的分形特性以及迫使水流穿越的横向定位被非限制的实施例进一步地描述。
关于水路和通道中的水,需要指出的是,本设施优选地设置有用于生成相对于通过水路的承载器和基质的移动逆向流动的水流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割的方法如下:
为了生长生物质,承载器9装载基质16并且被设置在水路2的入口点4上的缓冲器位置12。承载器9从缓冲器位置12移动到水路2并且通过传输装置8进一步地沿着该水路移动。
通常,本发明基本上需要人工基质16附着在水路2中的移动承载器9上。这些承载器9沿着水路2从入口点4到出口点5逐渐移动。水路中的水优选地是流动的水,优选地从出口点5到入口点4流动(逆向流动)。
带有人工基质16的承载器9开始于入口点4,此时,承载器9上的新插入的人工基质没有或者只有非常有限的藻类附着。随着它们沿着水路2移动,人工基质16逐渐变得被微生物和微生物生物质积累所占据。在承载器9上的人工基质16保持在该水路2中的整个时间段过程中,生物质积累。
通常,积累的生物质在某个时间段之后变饱和。这里,当由于生物质(蜕去)被水流剥离而导致开始丢失生物质的时刻,被定义为饱和。
当目的是以最优的生产率而不是最大可实现的密度来生长生物质时,到饱和的时间段从而是在这种移动配置中所指定的承载器在水路2中的停留的时间段。
期望的停留时间段(停留时间)和水路的长度确定了承载器通过水路移动的速度。在该时间段结束时,当它们到达水路2的出口点5时,人工基质16最优地长满微生物群落。此时,它们从水路2释放到缓冲器位置。
基质16被置于缓冲器位置中,而基质16以及相应的生物质不从水中移除。缓冲器位置是水环境。基质从水中的移除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这将因重力导致部分或者整体破坏微生物群落,因此生物质的部分或者全部将在水流中丢失。将基质移动到缓冲器位置中而不将它们抬出水外,对于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生物质最终产量是更加有利的。
基质通过传输通道7从缓冲器位置传输到收割单元14,在该处,生物质从基质16移除以及进一步地接受后处理。如以上所述的,优选的是至少在收割之前,生物质维持浸没。因此,明显的是,传输通道7和相应的缓冲器位置11中的水面的高度应足以浸没长满生物质的基质16。
除了基质的运输之外,虽然独立的通道或者管线可以被用于提供营养丰富的进水,然而传输通道7优选地具有营养丰富的进水入口的功能,进水通过水路以相对于移动基质逆向流动的方向流动。
传输通道中的缓冲器位置优选地构造成大量人工基质可以被置于那里。由于缓冲器位置在每个生长水路2的最开始,因此缓冲器位置连续地提供有新的营养丰富的水(进水)。在这点上,营养丰富的水包括其最高浓度的营养素。这就允许生物质在原位停留一定的时间,不会经受水流减少或者营养限制的任何不利影响。这段时间使得传输设备沿着横向通道来回移动而无冲突成为可能。
通过传输设备13获得基质沿着传输通道的传输,以生物质保留在最优生长条件下的方式(即,浸没在营养丰富的水流中)来采集生物质。这种配置允许最大的生产率和最小的生物质损失。缓冲器位置11使传输设备13能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沿传输通道来回移动。该时间范围允许操纵系统(例如计算机、PLC)确定采集的最优顺序。虽然在理论上这可以通过观察和人工执行来确定,但是自动化允许对可用资源(人力、时间、精力...)的更优化和经济的使用。
采集之后,传输设备13沿着传输通道7移动到中心收割和处理单元14,在该处,基质被输送,传输设备13可以返回采集新的长满生物质的基质。
移除生物质之后,基质16和承载器9可以在水路中被重新装载以维持承载器9的串列运行。这种串列以设置的速度连续地运行。在移动承载器的这种配置下,清楚的是,带有人工基质的新的承载器必须连续地被插在每个生长水路的开始处。为了完成移动承载器的串列并且在末端提供连续的积累微生物质供应,这是必要的。在重新装载这点上,存在改变承载器之间的距离的额外的可能性,即,在移动的承载器串列中间隔远些或近些。这种间隔改变可能出于几个原因:改变水性质、季节性、期望的生物质...
对生长水路的重新装载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新的承载器可以被人工插入或者由机器或设备自动插入。它们可以从基于地面的位置或者基于水面的位置插入。
理想地,重新装载经由集成配置实现,通过该集成配置实现多种功能。一个可能的配置是集成出水通道和新的承载器的装载通道6的功能。这种通道6从每个生长水路采集营养贫化水或者出水。通道6将出水带到一些中心位置用于进一步地处理、使用、回收或者排放。沿着该通道,上述装载设备来回移动,在每个生长水路2中插入新的承载器。装载设备从准备好承载器的一些中心位置采集新的承载器,并将它们带到每个生长水路2。
有可能地,一中间装载缓冲器可以被认为是在承载器移动到实际的移动承载器串列之前的中间等待位置。这可以被认为是重新装载通道的第三功能。可选地,装载缓冲器12可以被集成在每个生长水路中。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将承载器放置在“干的”装载缓冲器上的基于地面的设备。承载器随后从该干的装载缓冲器被自动缓冲器结构释放并且置于水环境中,进入移动承载器串列。出水可以在单独的通道中被捕获,用于进一步的处理或者处置。
“湿的”装载缓冲器的优点是提高定植的效率。缓冲器通常将维持带有人工基质的多个承载器。这些承载器将通常被密集地放在一起;这比它们在生长通道中的相互距离更近。因此,这些小间距的承载器将起到过滤器的作用,将从出水中“捕获”生物质的粒子。因此,微生物物种将更容易定植在装载缓冲器中“等待”的这些承载器上。
自动装载的装载缓冲器12的进一步的优点在于装载设备可以装载具有不同类型的人工基质的承载器9。这就允许生长水路内产生人工基质中的某种顺序。
这允许对生长水路中的水流进行更好的控制。增强的水流控制,例如通过使用人工基质(分形的)的特定的顺序而实现的增强的水流控制,允许生长的生物质更好的捕获动能以及允许生长的生物质改进地更新和吸收需要的必要的营养物。
逆向流动
水路2中的水流的方向优选地是逆向流动。在本情况下,通过使用传输通道7实现逆向流动,传输通道7将新鲜的营养丰富的水(进水)引导到各个生长水路2,以为生长生物质补充营养供应。逆向流动系统为在生长水路的末端上的最高密度的生物质提供高营养,而最低营养水平补充最初的定植阶段上的最低密度的生物质。
实质上,这种配置避免了在微生物生物质的任意发展阶段对影响生物质生长的营养限制。
在逆向流动配置中,人工承载器可以被直接从水路中的基质释放出的小的微生物颗粒产生的连续的物种雨状物接种。这种自动接种对与开放系统结合十分有利。“开放”意思是系统尤其是基质对于环境是开放的,以使区域物种库产生的外部的物种雨状物可以接种到基质上。这种自然的接种是使微生物群落能够选择新的物种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Adaptive System)以形成适应性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的机制。以这种方式,群落不断地适应改变的环境并生成开放的连续系统,由此,“开放”代表对区域物种群的开放,而“连续”代表连续地调节群落使之适应。
如以上所述,逆向流动系统还进一步引起区域性产生的物种雨状物以有利的方式被修改。在来自外部物种雨状物的物种由进水的入口处的生物质捕获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将不断地被积累在承载器串列中的基质上的这种生物质排出。因此,随着更多的微生物悬浮在水流中,繁殖体(或者定植单元)的数量较高。水路末端的这种积累的微生物生物质已经被最优地适合于环境,因此由该群落产生的物种很可能是更适合于在下游环境中定植。
实际上,这以物种雨状物包含已经被选择为更适合于定植的物种的方式修改了物种雨状物。因此,这种物种雨状物中的微生物的成功的定植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虽然繁殖体的数量较高,但是这种配置并不排除通过从区域物种库并入新的物种来使群落适应改变的条件。连续的接种来自已经适应的群落的物种被称为自动接种。实现自动接种的这种机制允许更加稳定和可预见的积累的微生物组成,以及因此最终的微生物生成。其还允许对新插入的人工承载器的更有效的定植。
使用所谓的复杂适应性系统(CAS)方法以及将CAS理论应用到实际可行的工程上开放和连续的系统,从而生成生长微生物的自然环境(生长环境)的模拟。自然的微生物群落可以允许动态地适应改变的模拟环境,以使群落组成自发改变以及相应地群落自适应改变的模拟环境条件。自主适应和本地互动产生群落的自我组织。因此,最佳生长环境被生成,其中天然的且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可以进行自发地反应和适应,从而产生最佳的生物质产物。与传统的单养殖技术的生产相比,使用自然的和不同的群落允许更稳定的生长环境,因此实现提高的微生物生产以及从而提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进水的水流可以适合于水路的位置,甚至于根据水路中位置而变化。实际上,提供可变的进水流(速度或者营养水平可变)可以提高对生长微生物的条件的控制。
例如,水流速度可以在水路2的出口点5处选择为较低以限制蜕落,而更靠近入口点4处,期望水流速度可以更高,以允许所谓的物种雨状物的生成。
波浪引导
除了养分分配和自动接种的优点以外,逆向流动配置还具有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导致波浪的生成。当然,用于生成波浪的附加的装置可以被设置在水路2中。
水表面的波浪作用可以是逆向流动配置的直接结果。带有人工基质的承载器位于水面底下相对较浅位置。逆向流动遇到人工基质以及被迫通过穿孔的分形图样。然而,水流的一部分动能将撞击人工基质的顶部边缘,并且将推动基质之上的一部分水流。
由于系统的配置的特性导致上述现象只发生在水面以下,这就导致随着水流在基质上流动/跳跃而生成波浪。每次水流遇到基质的顶部边缘时就重复发生这种情况。结果是沿着生长水路的整个长度的波浪作用的设想的样式。这是有利的,原因是所获取的波浪作用导致更好的捕获入射阳光。因此,整个配置能够使更多的光能进入水体中,以及随后结合到微生物生物质中。我们使用水流的动能和基质的精确定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更有效地将太阳能转换到生物质中。
此外,波浪作用产生闪烁光效应,而闪烁光效应具有对于生物质的生长有利的影响。闪烁光效应导致更高的选定组成的生物质。
清楚的是,承载器串列中的相继的承载器之间的距离对于生成波浪作用是重要的,但是波浪作用还取决于诸如水流速度、基质在水表面以下的深度、基质设计、水路设计等等的其它参数。因此,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具有一个或多个这些参数的一些直接的实验将产生波浪生成。
通过已知的诸如水泵装置的传统技术可以提供不同于可能由逆向流动产生的波浪引导的其它波浪引导。
基质定位
进一步地以及在图10中说明性地示出的,优选的是本设施设置有允许根据光源来定位(诸如倾斜)基质的装置。
在每天的过程中和/或随着季节的改变,太阳相对于人工基质的定位的位置改变,如果人工基质的位置倾斜可以就地改变将是有利的。这种适应倾斜帮助优化入射日光或者其它光源与生物质生长之间的关系。
如果有过多的阳光(例如,阳光明媚的夏日),则可以进行改变倾斜度以提高遮挡,从而帮助保护生物质免于可能导致光抑制的过度暴光。而如果阳光过少(例如,多云的冬天),可以改变倾斜度以实现最大的捕获垂直入射的阳光。
每天的过程中,可以或者手动地或者通过链接到光测量设备的一些反馈系统而自动地改变人工基质的倾斜度。
此外,适应倾斜可以进一步被确定以最大化促进具体组成的生物质的生长。例如,特定的群落可能倾向于更荫蔽的环境。
这种适应性倾斜的另一方面是倾斜度可以被同时最优地适应于阳光的入射角和水表面的波浪的陡度,这用于最大化生物质生长。
需要指出的是,波浪作用和基质倾斜不仅对于在移动基质上生长藻类或者植物是有利的,而且由于上述相同的原因,还对在固定基质上生长藻类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发明决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和方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根据本发明的收割藻类或者植物可以根据多种各种变化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开放和连续的系统中收割藻类和/或植物的方法,在所述系统中,所述藻类和/或植物生长在浸没的基质上,所述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在所述藻类和/或植物生长期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从入口点移动到出口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藻类或植物在从所述入口点到出口点的移动过程中被浸没。
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在所述入口点处被接种。
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藻类或者植物在所述出口点被收割。
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被浸没在水流中,所述水流相对于所述基质逆向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界定了相对于所述水流倾斜放置的主表面,优选地,所述主表面相对于所述水流垂直。
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在水流中生成波浪。
9.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根据光源对所述基质进行定位。
10.一种用于收割藻类或者植物的设施,所述设施包括:(i)至少一个水路;(ii)用于在其中生成水流的装置;(iii)至少一个基质,位于所述水路中,用于在其上生长藻类或者植物;(iv)收割装置,用于从所述基质上移除所述藻类或者植物,所述设施特征在于,所述设施还包括:(v)用于在所述藻类或者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移动所述基质的装置。
CN200880111445A 2007-09-20 2008-09-19 用于收割藻类或植物的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 Pending CN101820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116877A EP2039236A1 (en) 2007-09-20 2007-09-20 Method for harvesting algae or plants and device used thereby
EP07116877.7 2007-09-20
PCT/EP2008/062585 WO2009037355A1 (en) 2007-09-20 2008-09-19 Method for harvesting algae or plants and device used thereb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742A true CN101820742A (zh) 2010-09-01

Family

ID=39059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445A Pending CN101820742A (zh) 2007-09-20 2008-09-19 用于收割藻类或植物的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81836A1 (zh)
EP (2) EP2039236A1 (zh)
JP (1) JP2010538671A (zh)
CN (1) CN101820742A (zh)
AP (1) AP2010005232A0 (zh)
AU (1) AU2008300495A1 (zh)
BR (1) BRPI0815966A2 (zh)
EA (1) EA201000493A1 (zh)
MA (1) MA31777B1 (zh)
MX (1) MX2010003103A (zh)
TN (1) TN2010000112A1 (zh)
WO (1) WO200903735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7786A (zh) * 2011-07-12 2011-12-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利用着生藻类去除浅水型湖泊中氮磷的方法
CN105722385A (zh) * 2013-09-13 2016-06-29 Sea6能源私人有限公司 海藻养殖系统
CN108377723A (zh) * 2018-04-27 2018-08-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一种水力传播的湿地植物种子捕获装置及方法
CN109310058A (zh) * 2016-06-21 2019-02-05 Ihc荷兰Ie有限公司 海藻收割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5506B2 (en) 2009-04-20 2019-09-10 Parabel Ltd. Apparatus for fluid conveyance in a continuous loop
US20110217764A1 (en) * 2010-03-04 2011-09-08 Utah State University Rotating Bioreactor and Spool Harvester Apparatus for Biomass Production
US9267102B2 (en) * 2013-03-15 2016-02-23 James D. Osterloh Algae pond circulation
EP3307758A4 (en) 2015-06-10 2019-03-27 Parabel Ltd. METHOD AND SYSTEMS FOR EXTRACTION OF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D PRODUCTS FROM A MICRONUT PLANT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CN108347889A (zh) 2015-06-10 2018-07-31 帕拉贝尔有限公司 用于栽培微作物的涉及漂浮偶联装置的设备、方法和系统
CA2986960A1 (en) 2015-06-10 2016-12-15 Parabel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orming moisture absorbing products from a microcrop
WO2017007830A1 (en) 2015-07-06 2017-01-12 Parabel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tracting a polysaccharide product from a microcrop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WO2017027634A1 (en) 2015-08-10 2017-02-16 Parabel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tracting reduced oxalic acid protein from aquatic specie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BR112018004808A2 (pt) 2015-09-10 2020-10-27 Parabel Ltd. produto de proteína de alta concentração, composição de proteína e método para fabricar uma composição de proteínas
US20200267900A1 (en) * 2019-02-27 2020-08-27 Parabel Nutriti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veying and treating a harvested microcrop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5271A (en) * 1962-05-18 1965-07-20 Clarence G Golueke Process for culturing and recovering algae and carageenin
US3439449A (en) * 1967-01-11 1969-04-22 Sea Chem Ind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lturing and propagating marine algae
US4041640A (en) * 1975-12-22 1977-08-16 Chlorella Industry Co., Ltd. Chlorella-culturing apparatus
US4028847A (en) * 1976-02-19 1977-06-14 General Mills, Inc.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lants
US5040486A (en) * 1988-12-20 1991-08-20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ymbiotic production method for microalgae and fishes
JPH078215A (ja) * 1993-04-30 1995-01-13 Kawasaki Steel Corp ドコサヘキサエン酸含有海洋性微細藻類食品素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15774A (en) * 1996-10-31 1998-02-10 Aquatic Bioenhancement Systems Animal feedstocks comprising harvested algal turf and a method of preparing and using the same
GB2320031B (en) * 1996-12-06 2001-05-02 Stephen Ski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rowing culture of micro-organisms
US6572770B1 (en) * 2000-12-14 2003-06-03 Hydromenti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rvesting and collecting attached algal communities
AU2004232332A1 (en) * 2003-04-23 2004-11-04 Aonori Aquafarms, Inc. Aquatic surface barriers and methods for culturing seaweed
FR2907311B3 (fr) * 2006-10-19 2009-01-16 Didier Costes Installation d'aquaculture pour micro-algues
MX2009009101A (es) * 2007-02-27 2009-11-23 Jagjit Singh Kaurah Desarrollo de algas en un manto de agua contenido en un contenedor abierto o cerrado que flota sobre otro manto de agua mayo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7786A (zh) * 2011-07-12 2011-12-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利用着生藻类去除浅水型湖泊中氮磷的方法
CN102267786B (zh) * 2011-07-12 2013-03-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利用着生藻类去除浅水型湖泊中氮磷的方法
CN105722385A (zh) * 2013-09-13 2016-06-29 Sea6能源私人有限公司 海藻养殖系统
CN105722385B (zh) * 2013-09-13 2020-08-07 Sea6能源私人有限公司 海藻养殖系统
CN109310058A (zh) * 2016-06-21 2019-02-05 Ihc荷兰Ie有限公司 海藻收割机
CN108377723A (zh) * 2018-04-27 2018-08-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一种水力传播的湿地植物种子捕获装置及方法
CN108377723B (zh) * 2018-04-27 2023-07-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一种水力传播的湿地植物种子捕获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05057A1 (en) 2010-07-14
EA201000493A1 (ru) 2010-10-29
AP2010005232A0 (en) 2010-04-30
JP2010538671A (ja) 2010-12-16
WO2009037355A1 (en) 2009-03-26
US20100281836A1 (en) 2010-11-11
MX2010003103A (es) 2010-08-02
AU2008300495A1 (en) 2009-03-26
TN2010000112A1 (en) 2011-09-26
MA31777B1 (fr) 2010-10-01
BRPI0815966A2 (pt) 2019-08-27
EP2039236A1 (en)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0742A (zh) 用于收割藻类或植物的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
CN101902904B (zh) 蔬菜和鱼类共生设备
CN205596919U (zh) 一种集聚式内循环养鱼设备
US413786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wing seafood in commercially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n land
Zittelli et al. Mass cultivation of Nannochloropsis sp. in annular reactors
CN109792966A (zh) 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流水生态养殖小区
KR101847695B1 (ko) 슬러지 제거용 트랩과 침전조가 형성된 바이오플락시스템
CN203295263U (zh) 一种沉水位置可调的滚轮式沉床
CN106922592A (zh) 一种集聚式内循环养鱼设备及养鱼方法
CN104686427B (zh) 一种松江鲈鱼集约化生态养殖方法
De la Peña Cell growth and nutritive value of the tropical benthic diatom, Amphora sp., at varying levels of nutrients and light intensity, and different culture locations
CN211881774U (zh) 一种水产养殖装置
CN104245916A (zh) 以增强的光合效率大规模培养微藻的方法和系统
Brune et al. Partitioned aquaculture systems
CN111758615A (zh) 一种鱼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方法
CN1805682A (zh) 苔藓幼苗的生产方法和苔垫的生产方法以及苔藓幼苗
WO2013153402A1 (en) Method of culturing algae
CN104737949A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双池循环养殖方法
KR101580435B1 (ko) 트랩을 이용한 바이오플락 시스템 양식수조의 슬러지 제어 장치
CN104642238B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三池循环养殖方法
EA013693B1 (ru) Модульное непрерывн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микроорганизмов
CN109906982A (zh) 一种排队式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210726422U (zh) 一种用于水产和种植的立体养殖装置
JP2005253456A (ja) コケ稚苗の生産方法及びコケマットの生産方法並びにコケ稚苗
CN113371951A (zh) 一种基于水生植物与微生物耦合模式下的池塘养殖水体原位生态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