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0455B - 无线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0455B
CN101820455B CN2009102260695A CN200910226069A CN101820455B CN 101820455 B CN101820455 B CN 101820455B CN 2009102260695 A CN2009102260695 A CN 2009102260695A CN 200910226069 A CN200910226069 A CN 200910226069A CN 101820455 B CN101820455 B CN 1018204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nit
terminal
housing un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60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0455A (zh
Inventor
崔东哲
金德泫
李基远
李奉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 T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20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0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56Details of interchangeable modules or 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tridge mechanisms
    • H05K5/026Details of interchangeable modules or 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tridge mechanisms having standardized interfaces
    • H05K5/0278Details of interchangeable modules or 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tridge mechanisms having standardized interfaces of USB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2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092Interfacing with an external cover providing additional functionalit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使多个单元相互联动而同时操作的无线通信终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其一侧形成有收纳部;端子单元,其与终端主体铰链连接以能够相对于收纳部进行收纳和退出;盖罩单元,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终端主体上,用于开闭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和导向单元,其将盖罩单元固定于开放位置处,并在端子单元位于收纳部时,与其相联动来将盖罩单元引导到闭锁位置。通过此结构,可由某一个单元的移动同时启动另外一个单元,因此可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端子单元和与所述端子单元的移动相联动的盖罩单元的无线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通常无线终端是指用户携带并以无线形式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的装置。这种无线通信终端包括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s)、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智能手机(smartphone)、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和无线局网终端等。并且,最近,为了与场所无关来提供因特网环境,提供了与笔记本电脑等计算机相连接的无线通信终端。
在这种无线通信终端中配置有用来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近来为了提高用户携带的方便性,内置式天线普遍被采用。并且,在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中含有用来连接笔记本电脑等计算机的连接端子,例如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子。
但如上说述的无线通信终端,为了使携带性增强,其大小渐渐变小,而随之使内置式天线的辐射模式受到限制。具体地说,要通过上述天线实现多种辐射模式,取决于终端的大小和厚度,但对于小型无线通信终端而言,是存在限度的。
同时,为了使连接端子与电脑相连接,其需要从无线通信终端突起而露出,因此会引起使用不便或由于突出的姿势引起上述连接端子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端子单元和与端子单元相联动的盖罩单元的无线通信终端。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从内置在盖罩单元中的天线辐射出的模式多样化的无线通信终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包括终端主体、盖罩单元、端子单元和导向单元。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其包括:
终端主体;
盖罩单元,其能够滑动地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端子单元,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第1导向单元,其引导上述盖罩单元从闭锁位置向开放位置移动;和
第2导向单元,其将上述盖罩单元固定在上述开放位置处,并与上述端子单元的移动相联动来解除位于上述开放位置的上述盖罩单元的固定,
所述第1导向单元包括:
配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导轨;
架,其与上述盖罩单元相联动而沿着上述导轨移动;和
弹性体,其与上述架相连接而提供用于将上述盖罩单元回复到上述闭锁位置处的弹性力,
所述第2导向单元包括:
加压体,其以在上述盖罩单元移动到上述开放位置时、与上述端子单元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联动导轨,其设置在上述架上,并在上述盖罩单元位于上述闭锁位置时,支承上述加压体;和
工作台,其形成于上述联动导轨上,且在上述盖罩单元向上述开放位置移动时,与上述加压体扣合而固定其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其包括:
终端主体;
盖罩单元,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端子单元,其以能够从上述终端主体上的第1收纳空间移动到解除位置的方式进行设置,且通过上述盖罩单元覆盖了至少一部分;
导向单元,其能够在上述盖罩单元覆盖位于上述第1收纳空间内的上述端子单元来限制移动的闭锁位置和不覆盖上述端子单元来解除上述端子单元的固定力的开放位置之间引导上述盖罩单元的移动,且对位于上述固定和开放位置的上述盖罩单元的姿势进行固定,
上述导向单元包括:
第1导向单元,其包括配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导轨、与上述盖罩单元相联动而沿着上述导轨移动的架、和与上述架相连接而提供用于将上述盖罩单元回复到上述闭锁位置侧的回复力的弹性体;和
第2导向单元,其包括以能够向上述终端主体的外部前进或后退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且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端子单元相接触的加压体、形成于上述架上且相对于上述终端主体的外部向后退的方向上弹性支承上述加压体的联动导轨、和形成于上述联动导轨上且在上述盖罩单元向上述开放位置移动时与上述加压体扣合而固定其位置的工作台。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其包括:
终端主体,其一侧形成有收纳部;
端子单元,其与上述终端主体铰链连接,以能够相对于上述收纳部进行收纳和退出;
盖罩单元,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在位于闭锁位置时,开闭上述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和
导向单元,其将上述盖罩单元固定到开放位置处,并在上述端子单元位于收纳部时,与其相联动来将上述盖罩单元引导到闭锁位置,
上述导向单元包括:
配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导轨;
架,其与上述盖罩单元相联动而沿着上述导轨移动;
弹性体,其与上述架相连接而提供用于将上述盖罩单元回复到上述闭锁位置侧的弹性力;
加压体,其以在上述端子单元位于上述收纳部时与上述端子单元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联动导轨,其设置在上述架上,且在上述盖罩单元位于闭锁位置时,弹性支承上述加压体;和
工作台,其形成于上述联动导轨上,且在上述盖罩单元向开放位置移动时,与上述加压体扣合而固定其位置。
所述终端主体指无线通信终端的主体,其具备收纳盖罩单元和端子单元的收纳部。此时,所述收纳部划分为部分区域相互重叠的第1和第2收纳空间。所述第1和第2收纳空间优选为至少一部分互相重叠而使所述盖罩单元覆盖端子单元的一部分。
所述盖罩单元收纳于所述终端主体的所述第1收纳空间内,并以能够在开放所述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开放位置和闭锁所述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闭锁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上。此处,所述盖罩单元形成辐射模式而实现无线通信。
所述端子单元收纳于所述终端主体的所述第2收纳空间内,并以能够在通过所述盖罩单元固定其移动的固定位置和与所述盖罩单元的开放位置相联动来解除其移动的解除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上。即,所述端子单元以能够收纳或退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收纳部中。其中,优选为所述端子单元在按照第一方向向所述解除位置进行旋转后,按照第2方向进行旋转,由此能够改变姿势。
所述导向单元将所述盖罩单元固定在开放位置处,并当所述端子单元位于收纳部时,与所述端子单元联动而将所述盖罩单元引导到闭锁位置处。此时,所述导向单元包括第1和第2导向单元,其中所述第1导向单元在由所述盖罩单元覆盖所述端子单元的闭锁位置和不覆盖所述端子单元的开放位置之间引导所述盖罩单元的移动,所述第2导向单元将所述盖罩单元固定在所述开放位置处,并与所述端子单元的移动相联动来解除位于所述开放位置处的所述盖罩单元的固定。
这样的第1导向单元包括配置在所述终端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导轨、与所述盖罩单元相联动而沿着所述导轨滑动的架、和与所述架相连接而提供用于将所述盖罩单元回复到所述闭锁位置侧的回复力的弹性体。
所述第2导向单元包括一部分向所述收纳部的内侧突出而与所述端子单元接触的加压体、形成于所述架上且对所述加压体进行弹性支承的联动导轨、和工作台,其形成于所述联动导轨上,在所述盖罩单元向开放位置移动时,与所述加压体扣合以固定其位置。
根据具有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第一、能够与盖罩单元或端子单元中某一个的位置移动相联动来移动另外一个单元,从而提供提高了操作性的无线通信终端。
第二、盖罩单元和端子单元以至少一部分区域重叠的方式收纳于终端主体中,从而提供提高了操作性和携带性的小型无线通信终端。
第三、盖罩单元相对于终端主体向开放收纳部的开放位置移动而突出,从而可以使由内置于盖罩单元中的天线形成的辐射模式多样化。由此,小型无线通信终端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辐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示意图。
图2的(a)至(c)是概略示出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盖罩单元移动到开放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用来说明盖罩单元位于闭锁位置时的导向单元状态的图。
图5是用来说明盖罩单元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导向单元状态的图。
图6的(a)和(b)是根据图4的Ⅵ-Ⅵ线剖开而示出盖罩单元位于闭锁位置和开放位置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的(a)和(b)是根据图4的Ⅶ-Ⅶ线剖开而示出盖罩单元位于闭锁位置和开放位置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5,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1包括终端主体10、盖罩单元20、端子单元30和导向单元40。作为参考,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1例示为与携带用笔记本电脑相连接,不受场所的限制,提供无线因特网环境。
如图1所示,上述终端主体10是无线通信终端1的主体。如图2所示,在这样的终端主体10中配置有以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收纳盖罩单元20和端子单元30的收纳部。更具体地说,在上述终端主体10所配置的收纳部包括分别收纳盖罩单元20和端子单元30并一部分互相重叠的第1和第2收纳空间11、12。
另一方面,虽然没有详细地示出,但在上述终端主体10的内部配置有用来处理无线信号的控制基板等的无线通信所需要的其他部件。在这种终端主体10内所配置的用于无线通信的部件的相关技术可从公知技术获知,其不是本发明的关键,因此省略其说明和图示。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盖罩单元20收纳于上述终端主体10的第1收纳空间11内,并以能够在覆盖第1收纳空间11的闭锁位置和不覆盖上述第1收纳空间11的至少一部分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进行设置。其中,上述盖罩单元20以上述终端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向终端主体10的一端突出地进行设置。
上述盖罩单元20以能够在收纳于上述第1收纳空间11的闭锁位置和从该第1收纳空间11沿着图2所示的M1方向退出而开放第1收纳空间11的开放位置之间进行滑动的方式进行设置。然而,上述盖罩单元20不限于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终端主体10沿M1和M2方向进行滑动的方式进行设置,当然可以构成为使上述盖罩单元20在能够开闭上述终端主体的第1收纳空间11的位置之间进行旋转的变形例。
另一方面,虽未详细示出,但上述盖罩单元20内置有通过形成预定辐射模式而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未示出)。其中,作为上述天线(未示出)的结构,其为在没有向外部突出的其他突出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天线特性的一种内置型天线,且其技术构成有利于无线通信终端1的小型化、外型美观和产生电子波等。
这样,如图2所示,对于上述盖罩单元20而言,在向上述开放位置沿M1方向滑动时,相比于收纳于上述第1收纳空间11的状态,可以形成更多种辐射模式。即,与上述终端主体10的大小和厚度等的终端主体10的条件无关,盖罩单元20可以选择性地进行滑动来实现多种辐射模式。
上述端子单元30具有与上述笔记本电脑相连接的USB连接部31,其可移动地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10上。此时,如图1所示,上述端子单元30能够在固定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其中固定位置是通过收纳于上述终端主体10所包括的第2收纳空间12内而通过位于闭锁位置的盖罩单元20进行了固定的位置,解除位置是如图2所示从第2收纳空间12退出来解除了位置固定力的位置。其中,由于上述第1和第2收纳空间11、12的一部分互相重叠,上述端子单元30的至少一部分即USB连接部31在位于固定位置时与盖罩单元20接触而使其位置得到固定。由此,上述盖罩单元20的闭锁位置与上述端子单元30的旋转受限制的固定位置相对应,上述盖罩单元20的开放位置与上述端子单元30的移动受限制的解除位置相对应。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端子单元30以能够按照如图2示出的M3和M4方向所示的第1方向在收纳于上述第2收纳空间12内的固定位置和从第2收纳空间12退出而突出的解除位置之间往进行旋转的方式经由铰链轴与终端主体10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且,如图2(c)所示,上述端子单元30优选为能够从解除位置向与第1方向相垂直的第2方向进行旋转,从而改变姿势。虽然没有具体地示出,但在上述端子单元30和终端主体10之间的用于第1方向上的旋转结合的铰链轴不仅引导上述端子单元30的旋转范围,还向解除位置对上述端子单元30进行弹性支承。但不限于此,当然可以使上述端子单元30与上述滑动的盖罩单元20一起相对于终端主体10进行滑动。
作为参考,用于上述端子单元20的第1和第2方向上的旋转的铰链轴的技术构成可从公知技术获知,因此在此省略了其说明和图示。
如图2所示,上述导向单元40将上述盖罩单元20固定在上述开放位置处,且与上述端子单元30位于上述第2收纳空间12的情况相联动而将盖罩单元20引导到闭锁位置。此时,上述导向单元40与上述盖罩单元20和端子单元30中的某一个的位置移动相联动来引导另外一个单元的移动。为此,如图3至图7所示,上述导向单元40包括互相联动的第1和第2导向单元50、60。
上述第1导向单元50引导上述盖罩单元20的沿M1和M2方向的滑动。为此,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第1导向单元50包括导轨51、架52和弹性体55。
在上述终端主体10上沿M1和M2方向配置至少一个上述导轨51。虽然本实施例举出一对上述导轨51,但可根据终端主体10的大小及其设置位置等改变数量。
上述架52与上述盖罩单元20相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与上述盖罩单元20的滑动相联动而沿着导轨51进行滑动。其中,如图4和图7所示,上述架52具有插入到上述导轨51的至少一个滑动突起53。本实施例配置了一对上述导轨51,因此例示为在与上述导轨51相对的位置配置一对滑动突起53。此处,上述架52通过螺钉S(screw)与上述盖罩单元20联接而进行连接。
上述弹性体55设置在上述架52和终端主体10之间,提供使上述盖罩单元20从上述开放位置回复到上述闭锁位置的回复力。其中,上述弹性体55包括在上述架52和终端主体10上分别连接两端的一对张力弹簧(tension spring)。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为,形成上述弹性体55的一端钩挂固定在上述架52上的挂钩54上,另一端经由螺钉S固定在上述终端主体10上。由此结构,在滑动到开放位置的盖罩单元20解除位置固定力时,上述弹性体55向闭锁位置侧弹性加压上述盖罩单元20,以复原。此时,可根据上述弹性体55的弹性力调整从开放位置到闭锁位置的盖罩单元20的回复速度。
作为参考,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体55不限于张力弹簧,当然可以采用可从闭锁位置向开放位置侧对上述盖罩单元20加压以复原的例如扭转弹簧等的加压手段。
上述第2导向单元60将上述盖罩单元20固定在上述开放位置上,且与上述端子单元30的移动相联动来解除位于开放位置的盖罩单元20的固定。为此,如图3至图5所示,上述第2导向单元60使加压体61、联动导轨65和工作台66沿图2所示的M3和M4方向与端子单元30一起旋转。
如图4至图7所示,上述加压体61向上述第1和第2收纳空间11、12互相重叠的收纳空间的内侧突出可以前后移动,且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端子单元30相接触。这种加压体61具备插入到从上述终端主体10按照前后方向突出的导向突起13的导向槽62,以引导其前后移动。另外,上述加压体61的后退范围被经由螺钉S固定在上述终端主体10上的后退支承体63。此处,在上述加压体61和后退支承体63之间如图3和图6所示配置有沿前进方向弹性支承加压体61的加压弹簧64,从而可以辅助上述加压体61的前进。
作为参考,如图6所示及所述,用于固定收纳于上述第2收纳空间12内的端子单元30的姿势的姿势固定力通过位于闭锁位置而覆盖作为端子单元31的一部分的USB连接部31的盖罩单元20来提供。
如图4至图7所示,至少一个上述联动导轨65以向后退方向弹性支承上述加压体61的方式设置在架52上。更具体地说,上述联动导轨65用于配置于架52上而随着架52的滑动选择性地使加压体61前进或后退,在架52上配置了一对。
如图7所示,上述工作台66以沿上述盖罩单元20从闭锁位置到开放位置滑动的方向M1为基准而按照阶梯状形成于联动导轨65的后段,可以选择性地解除上述加压体61的后退压力。也就是说,上述工作台66为解除上述联动导轨65和加压体61之间的接触而以阶梯状形成于上述联动导轨65的后段。该工作台66配置在上述联动导轨65的后段,随之配置于盖罩单元20完成向上述开放位置的滑动的位置。由此,在上述盖罩单元20完成向闭锁位置的滑动时刻,上述工作台66解除上述联动导轨65和加压体61之间的接触,以使上述加压体61达到可前进的高度。
由于此种构造,与和上述盖罩单元20一起滑动到上述开放位置的架52的移动相联动而使联动导轨65和加压体61的接触被解除时,上述加压体61由于加压弹簧64的加压力而前进,将端子单元30向解除位置侧推出预定范围。由此,上述端子单元30容易脱离上述固定位置而通过铰链轴以第1方向旋转,相对于上述终端主体10突出。
另外,如图7(b)所示,形成在上述架52上的工作台66起着在上述盖罩单元20向上述开放位置移动时,与加压体61的延伸部分扣合来固定其位置的挡块的作用。即,将上述盖罩单元20加压到闭锁位置的弹性体55的弹性力经由工作台66和加压体61之间的扣合而受到限制,以固定位于开放位置的盖罩单元20的姿势。依据此构造,可根据形成上述工作台66的位置调节上述盖罩单元20与开放位置之间的移动距离。
作为参考,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1虽例示为与电脑连接而提供无线因特网环境的终端,上述导向单元40使盖罩单元20和端子单元30相互联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上述无线通信终端1是个人通信服务终端(PCS)时,由上述导向单元40来实现相互联动的两个单元例如可以为盖罩单元和麦克单元。
通过参考图1至图7说明具有所述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1的动作。
首先,在要使用上述盖罩单元20和端子单元30时,如图1所示,在上述终端主体10中分别在第1和第2收纳空间11、12收纳盖罩单元20和端子单元30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将相对于终端主体10比端子单元30收纳于外侧的盖罩单元20沿M1方向滑动到开放位置。然后如图5和图6所示,与上述盖罩单元20相连接的架52与盖罩单元20一起沿M1方向滑动。此时,如图7所示,上述架52具备插入到位于终端主体10的导轨51的滑动突起53,由此可以引导其滑动,与上述架52相连接的弹性体55沿M1方向拉伸。
如图7所示,伴随着与盖罩单元20相连接的架52沿M1方向向开放位置继续移动,与配置于上述架52的联动导轨65接触而使后退的加压体61与阶梯状工作台66扣合。然后,如图6(a)和图7(a)所示,上述加压体61和联动导轨65之间的接触力解除,如图6(b)和图7(b)所示,加压体61由于加压弹簧64而前进并使上述盖罩单元20的开放位置固定。这样,随着被盖罩单元20固定在固定位置上的端子单元30的固定力解除,由于上述端子单元30的铰链轴的旋转力,向解除位置突出。由此,用户通过将向解除位置突出的端子单元30沿M3方向旋转,可以容易与例如笔记本电脑等计算机相连接。
另外,在要将上述盖罩单元20和端子单元30收纳在终端主体20时,将上述端子单元30向固定位置沿如图2所示的M4方向旋转来使其收纳在第2收纳空间12内。此时,随着上述端子单元30完全被收纳在第2收纳空间12内,以不向上述终端主体10的外侧面突出,上述加压体61被后退加压。由此,上述加压体61和工作台66之间的扣合被解除,以使上述盖罩单元20的开放位置固定力得到解除。由此,因上述弹性体55的回复力,盖罩单元20沿如图2所示M2方向滑动,从而上述盖罩单元20也被收纳在第1收纳空间11内。
虽然如上所述地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来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当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及变更。

Claims (13)

1.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其包括:
终端主体;
盖罩单元,其能够滑动地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端子单元,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第1导向单元,其引导上述盖罩单元从闭锁位置向开放位置移动;和
第2导向单元,其将上述盖罩单元固定在上述开放位置处,并与上述端子单元的移动相联动来解除位于上述开放位置的上述盖罩单元的固定,
所述第1导向单元包括:
配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导轨;
架,其与上述盖罩单元相联动而沿着上述导轨移动;和
弹性体,其与上述架相连接而提供用于将上述盖罩单元回复到上述闭锁位置处的弹性力,
所述第2导向单元包括:
加压体,其以在上述盖罩单元移动到上述开放位置时、与上述端子单元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联动导轨,其设置在上述架上,并在上述盖罩单元位于上述闭锁位置时,支承上述加压体;和
工作台,其形成于上述联动导轨上,且在上述盖罩单元向上述开放位置移动时,与上述加压体扣合而固定其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单元在不受上述盖罩单元的干扰的情况下在上述终端主体上向第1方向进行旋转,通过在向上述第1方向进行了旋转的状态下向第2方向进行旋转来改变姿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罩单元中内置有天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单元包括USB端子。
5.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其包括:
终端主体;
盖罩单元,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端子单元,其以能够从上述终端主体上的第1收纳空间移动到解除位置的方式进行设置,且通过上述盖罩单元覆盖了至少一部分;
导向单元,其能够在上述盖罩单元覆盖位于上述第1收纳空间内的上述端子单元来限制移动的闭锁位置和不覆盖上述端子单元来解除上述端子单元的固定力的开放位置之间引导上述盖罩单元的移动,且对位于上述开放位置的上述盖罩单元的姿势进行固定,
上述导向单元包括:
第1导向单元,其包括配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导轨、与上述盖罩单元相联动而沿着上述导轨移动的架、和与上述架相连接而提供用于将上述盖罩单元回复到上述闭锁位置侧的回复力的弹性体;和
第2导向单元,其包括以能够向上述终端主体的外部前进或后退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且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端子单元相接触的加压体、形成于上述架上且相对于上述终端主体的外部向后退的方向上弹性支承上述加压体的联动导轨、和形成于上述联动导轨上且在上述盖罩单元向上述开放位置移动时与上述加压体扣合而固定其位置的工作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罩单元以能够在上述闭锁位置和上述开放位置之间进行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上述端子单元与上述盖罩单元向开放位置的移动相联动而以旋转轴为中心向第1方向进行旋转或者在向上述第1方向进行了旋转的状态下向第2方向进行旋转来改变姿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罩单元中内置有天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单元包括USB端子。
9.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其包括:
终端主体,其一侧形成有收纳部;
端子单元,其与上述终端主体铰链连接,以能够相对于上述收纳部进行收纳和退出;
盖罩单元,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在位于闭锁位置时,开闭上述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和
导向单元,其将上述盖罩单元固定到开放位置处,并在上述端子单元位于收纳部时,与其相联动来将上述盖罩单元引导到闭锁位置,
上述导向单元包括:
配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导轨;
架,其与上述盖罩单元相联动而沿着上述导轨移动;
弹性体,其与上述架相连接而提供用于将上述盖罩单元回复到上述闭锁位置侧的弹性力;
加压体,其以在上述端子单元位于上述收纳部时与上述端子单元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终端主体上;
联动导轨,其设置在上述架上,且在上述盖罩单元位于闭锁位置时,弹性支承上述加压体;和
工作台,其形成于上述联动导轨上,且在上述盖罩单元向开放位置移动时,与上述加压体扣合而固定其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罩单元在上述盖罩单元的上述闭锁位置对上述端子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来限制其移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单元在上述盖罩单元向开放位置移动时,以铰链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向上述收纳部的外侧突出。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罩单元中内置有天线。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单元包括USB端子。
CN2009102260695A 2009-02-27 2009-11-25 无线通信终端 Active CN101820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17078 2009-02-27
KR1020090017078A KR101049347B1 (ko) 2009-02-27 2009-02-27 무선통신 단말기 및 이의 가이드유닛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455A CN101820455A (zh) 2010-09-01
CN101820455B true CN101820455B (zh) 2013-11-20

Family

ID=42200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60695A Active CN101820455B (zh) 2009-02-27 2009-11-25 无线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33029B2 (zh)
EP (1) EP2224692B1 (zh)
JP (1) JP5220042B2 (zh)
KR (1) KR101049347B1 (zh)
CN (1) CN101820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6461B2 (en) * 2009-10-28 2013-02-05 Powertech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ical plug having rotatable prongs
CN102123333A (zh) * 2010-01-09 2011-07-1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耳机和使用该耳机的便携电子装置
CN102447203A (zh) * 2010-10-15 2012-05-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Usb转接装置
CN102025856A (zh) * 2010-11-05 2011-04-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调制解调器
TWI432942B (zh) * 2010-12-07 2014-04-01 Ability Entpr Co Ltd 訊號傳輸機構
KR20120073053A (ko) * 2010-12-24 2012-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연결 단자 개폐장치
CN102916241A (zh) * 2011-08-02 2013-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及用户设备
CN102955501A (zh) * 2011-08-19 2013-03-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产品及其连接器
USD667832S1 (en) * 2011-08-31 2012-09-2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lash drive
CN103068197A (zh) * 2011-10-21 2013-04-24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Usb弹出装置
EP2642730A1 (en) * 2012-03-20 2013-09-25 Water World Technology Co., Ltd. Modem mobile phone
KR101870704B1 (ko) 2012-03-28 2018-06-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두 개의 휴대 단말기를 연결하기 위한 어댑터
CN102646907A (zh) * 2012-04-19 2012-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Usb接口和终端
CN103796466B (zh) * 2012-10-29 2016-08-1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3232995U (zh) * 2013-05-09 2013-10-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高清晰度多媒体hdmi接口插头
WO2015171818A1 (en) * 2014-05-06 2015-11-12 Asian Express Holding Limited Battery charger for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033294B2 (en) * 2014-11-13 2018-07-24 Ricot Riphin Folding plug with safety cover
KR101697125B1 (ko) * 2015-08-24 2017-01-17 김주승 Usb 충전기
CN108023253A (zh) * 2018-01-03 2018-05-11 姚迪科 一种数据线扣
USD989772S1 (en) * 2021-05-04 2023-06-20 Rf Ideas, Inc. Dongle
US11749937B1 (en) * 2021-12-17 2023-09-05 Khiem G Luong USB portable housing mechanism utilizing wires/cables and rubber bands/springs for linear and circular deployment and retrac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99271Y1 (ko) * 2000-03-17 2000-10-02 이창구 플러그 일체형 휴대폰용 밧데리
TW200612634A (en) * 2004-10-15 2006-04-16 Tul Cooperation The means for the universal serial bus hide and swing
CN2874963Y (zh) * 2006-03-14 2007-02-28 松讯达中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带有usb插头的手机
CN1976134A (zh) * 2005-11-30 2007-06-06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器件连接用连接器
CN201114219Y (zh) * 2007-08-10 2008-09-10 深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带usb接头的手机
CN101331655A (zh) * 2006-12-21 2008-12-24 特科2000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缩回的便携式数据存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4808A (en) * 1959-04-02 1961-05-16 Werner K Bender Electric ground connector plug
GB1241251A (en) * 1969-04-10 1971-08-04 Amp Inc Housing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4379607A (en) * 1980-10-06 1983-04-12 Slater Electric Inc. Shuttered receptacle
CN1349673A (zh) * 1999-05-05 2002-05-15 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滑动安装的天线
US6422880B1 (en) * 2001-03-07 2002-07-23 Shun-Kuo Chiu Safety socket head
US6419504B1 (en) * 2001-04-17 2002-07-16 Richard Bryant Nelson Slide locked retractable grounding pin power cord plug
DE10122620A1 (de) * 2001-05-10 2002-11-14 Kopp Heinrich Ag Elektrischer Steckadapter
JP2005091409A (ja) * 2003-09-12 2005-04-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音声記録装置
TW200406961A (en) * 2003-11-13 2004-05-01 P Two Ind Inc MiniSD card connector
US7025275B2 (en) * 2004-01-27 2006-04-11 Micro-Star Int'l Co. Ltd. External connect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826168B2 (ja) * 2005-08-10 2011-1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7303411B1 (en) * 2006-12-29 2007-12-04 Sandisk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retractable connector and protective door mechanism
US7301596B1 (en) * 2006-12-29 2007-11-27 Sandisk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al slide actuator that extends and retracts a connector
TWM317081U (en) * 2007-02-12 2007-08-11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Digital TV receiver with built-in antenna
CN201119193Y (zh) * 2007-05-10 2008-09-17 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多向转动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99271Y1 (ko) * 2000-03-17 2000-10-02 이창구 플러그 일체형 휴대폰용 밧데리
TW200612634A (en) * 2004-10-15 2006-04-16 Tul Cooperation The means for the universal serial bus hide and swing
CN1976134A (zh) * 2005-11-30 2007-06-06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器件连接用连接器
CN2874963Y (zh) * 2006-03-14 2007-02-28 松讯达中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带有usb插头的手机
CN101331655A (zh) * 2006-12-21 2008-12-24 特科2000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缩回的便携式数据存储设备
CN201114219Y (zh) * 2007-08-10 2008-09-10 深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带usb接头的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20042B2 (ja) 2013-06-26
US7833029B2 (en) 2010-11-16
US20100221937A1 (en) 2010-09-02
KR20100098079A (ko) 2010-09-06
KR101049347B1 (ko) 2011-07-13
EP2224692A2 (en) 2010-09-01
EP2224692A3 (en) 2013-01-23
EP2224692B1 (en) 2014-03-26
JP2010206781A (ja) 2010-09-16
CN101820455A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0455B (zh) 无线通信终端
US20210240232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3355160B1 (en) Capping member,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120426B1 (en) Portable terminal
CN100454929C (zh) 滑动型移动终端
US8320980B2 (en) Antenna assembly of mobile terminal
KR100631517B1 (ko) 삼축 회전방식 이동통신 단말기
EP2381653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connection port
CN1416194A (zh) 折叠式移动电话的天线装置
US8064971B2 (en) Mobile phone
CN111107189A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KR101566035B1 (ko) 슬라이딩 모듈이 구비된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케이스
US20050124395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EP249029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lug
US8682404B2 (en) Sliding module for sliding 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833544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슬라이딩/회전 힌지 장치
US8346322B2 (en) Terminal and sliding apparatus of terminal
CN1917524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
KR101750117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거치 장치
KR100747458B1 (ko) 폴더 및 슬라이드 겸용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1708502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단자 커버 개폐 장치
JP4107992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US8522399B2 (en) Hinge apparatus for folder-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0639335B1 (ko) 폴더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안테나 고정장치
KR101700193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Pantech property management Co.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PAN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28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PAN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Pantech property management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1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Pan T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Pan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