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0031A -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0031A
CN101810031A CN200880108401A CN200880108401A CN101810031A CN 101810031 A CN101810031 A CN 101810031A CN 200880108401 A CN200880108401 A CN 200880108401A CN 200880108401 A CN200880108401 A CN 200880108401A CN 101810031 A CN101810031 A CN 101810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witching
user plane
carry out
plan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8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0031B (zh
Inventor
A·梅朗
N·E·坦尼
P·A·巴拉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13101596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8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0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0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0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这里描述的方法和设备涉及通过优化切换情形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提高效率的技术和机制。判断要执行基站内切换还是节点B间切换,并至少部分地基于要执行的切换类型来确定在切换期间要重置的协议层,这样做能够提高无线网络中的总体效率。

Description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有07年9月28日提交的题为“E-NODE-BHANDOVER METHODS AND SYSTEMS”且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的临时申请No.60/976385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明确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优化节点内切换情形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得到了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可以经由这种无线通信系统提供语音和/或数据。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对一个或多个共享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的访问。例如,系统可以利用各种多址技术,例如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够同时为多个移动装置支持通信。每个移动装置都能够经由正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正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移动装置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移动装置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无线通信系统常常采用提供覆盖区域的一个或多个基站。典型的基站可以发送用于广播、多播和/或单播服务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数据流可以是可能对于移动装置而言有独立接收兴趣的一串数据。可以采用这种基站覆盖区域之内的移动装置来接收复合流所承载的一个、超过一个或所有数据流。类似地,移动装置能够向基站或另一个移动装置发送数据。
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的优化是无线网络运营商不懈的目标。优质的覆盖和服务质量带来增强的用户体验、更大的处理量以及最终提高的收入。实现优质覆盖和服务质量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提高网络效率。对于本说明书而言,切换或切换可以指从基站切换到另一基站以及从基站切换到同一基站。此外,可以由网络或移动终端发起切换。终端可以根据正向切换的原理发起切换,或者在经历中断之后重新建立与适当基站的连接。此外,可以进行切换以便支持用户在无线系统中移动,或者提供负载均衡,或者辅助对连接进行的各种重新配置或辅助处理预料不到的错误情况。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技术不能通过基站内的切换优化来提高网络性能效率。
发明内容
下文给出了一个或更多实施例的简单总结,以便对这种实施例提供基本理解。本发明内容不是对所有想到的实施例的全面概述,因此并非意在指定所有实施例的关键要素也不限定任何或所有实施例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提供一个或更多实施例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要给出的更详细说明的前序。
本公开提供了基站内切换的优化。在一些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切换的方法,包括判断要进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以及进行切换而不重置用户平面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
在其它方面中,公开了一种基站,包括无线发送和接收电路,以及耦合到所述无线发送和接收电路的切换电路,用于判断UE要进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或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是否不重置用户平面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其它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无线发送和接收电路,以及耦合到所述无线发送和接收电路的切换电路,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用于进行切换而不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在一个或更多其它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切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在要进行基站内切换时进行切换而不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的代码;以及用于在要进行基站间切换时进行切换并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的代码。
在其它方面中,公开了一种设备,包括用于在要进行基站内切换时进行切换而不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的模块;以及用于在要进行基站间切换时进行切换并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的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相关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下文充分描述且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特征。以下说明书和附图详细阐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例示性方面。不过,这些方面仅代表可以利用各实施例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所述实施例意在包括所有这种方面及其等价要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主题说明书一方面的示范性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主题说明书一方面的通信系统的范例总体部件方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主题说明书一方面的范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4示出了根据主题说明书一方面的范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5是示出了根据主题说明书一方面的用户平面堆栈协议的范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6示出了根据主题说明书一方面的范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7是示出了根据主题说明书一方面的辅助切换优化的一般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用于实现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范例装置。
图9是根据主题说明书一方面辅助优化基站内切换的范例系统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各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类似附图标记指代类似元件。在以下说明书中,出于解释的目的,给出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显然可以实践这种实施例而没有这些具体细节。在其它情况下,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意在指代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或者为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者为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运行于处理器上的过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例示,计算装置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装置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驻留在过程和/或执行线程之内,部件可以局限在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此外,可以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这些部件。部件可以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过程,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例如,来自一个部件的数据,该一个部件与局域系统、分布系统中的另一部件,和/或通过该信号跨越诸如因特网的网络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信号来通信。
此外,本文结合接入终端描述各实施例。接入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台、移动机、远程站、远程终端、移动装置、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装置、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接入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装置、计算装置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调解器的其它处理装置。此外,本文结合基站描述各实施例。可以利用基站与接入终端通信,也可以将基站称为接入点、节点B、增强的NodeB(eNB)、或一些其它名称。
此外,可以利用标准的编程和/或工程学技术将这里所述的各方面或特征实现为方法、设备或产品。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产品”意在涵盖可以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装置、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装置(例如硬盘、软盘、磁条等)、光盘(例如紧致盘(CD)、数字多用盘(DVD)等)、智能卡和闪速存储装置(例如EPROM、卡、棒、键驱动器等)。此外,这里所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以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无线信道和各种其它介质。
此外,这里使用“示范性”一词表示“充当范例、实例或例示”。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范性”的任何实施例都不一定要理解为相对于其它实施例是优选的或有利的。可以将这里所述的技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例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常常可互换地使用术语“网络”和“系统”。CDMA网络可以实施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芯片速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施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施诸如演进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Flash-
Figure GPA00001067124200051
等无线电技术。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了UTRA、E-UTRA和GSM。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了CDMA2000。这些无线电技术和标准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
现在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创新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基站102,基站102可以包括多个天线组。例如,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组可以包括天线108和110,额外的组可以包括天线112和114。针对每个天线组示出了两个天线;不过,可以为每个组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基站102还可以包括发射机链路和接收机链路,其中每一个都又可以包括与信号发射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等)。
基站102可以与诸如移动装置116和移动装置122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装置通信;不过,要认识到,基站102能够与基本任意数量的类似于移动装置116和122的移动装置通信。移动装置116和122例如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装置、手持计算装置、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0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当装置。如图所示,移动装置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正向链路118向移动装置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移动装置116接收信息。此外,移动装置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正向链路124向移动装置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移动装置1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例如,正向链路118能够使用与反向链路120所用不同的频带,正向链路124能够采用与反向链路126所用不同的频带。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正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以使用共用频带,并且正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以使用共用频带。
可以将每组天线和/或指定它们进行通信的区域称为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可以设计天线组以与基站102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移动装置通信。在通过正向链路118和124通信时,基站102的发射天线能够利用波束形成来提高用于移动装置116和122的正向链路的信噪比。例如,可以利用预编码器将信号引导到期望的方向来实现这一目的。而且,在基站102利用波束形成向在整个相关覆盖区中随机散布的移动装置116和122进行发送时,与基站通过单个天线向所有其移动装置发送相比,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装置可能受到较少干扰。此外,在一个范例中,移动装置116和122可以利用对等或自组织(ad hoc)直接彼此通信。
根据范例,系统100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此外,系统100可以利用基本上任何类型的双工技术来划分通信信道(例如正向链路、反向链路…),例如FDD、TDD等。此外,系统100可以是多承载(bearer)系统。承载可以是具有定义好的容量、延迟、误码率等的信息路径。移动装置116和122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提供服务。移动装置116和122能够采用上行链路速率控制机制来管理和/或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之间共享上行链路资源。在一个范例中,移动装置116和122可以利用令牌桶机制来为无线电承载提供服务并实行上行链路速率限制。
依照图示,每个承载可以具有关联的优先比特率(PBR)、最大比特率(MBR)和保证比特率(GBR)。移动装置116和122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关联的比特率值为无线电承载提供服务。还可以利用比特率值来为每个承载计算考虑了PBR和MBR的队列长度。队列长度可以包括在移动装置116和122向基站102发送的上行链路资源请求中。基站102可以基于相应的上行链路请求和所包括的队列长度为移动装置116和122调度上行链路资源。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发射机系统210(也称为接入点或基站)和接收机系统250(也称为接入终端)的总体部件方框图。在发射机系统210,从数据源212向发射机(TX)数据处理器214提供用于若干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实施例中,通过相应的发射天线发送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为该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用于每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可以利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公知方式处理,并且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评估信道响应的已知数据模式。然后可以基于为该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调制(即符号映射)用于每个数据流的复用导频和编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符号。可以由处理器230执行的指令确定用于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
然后向TX MIMO处理器220提供用于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MIMO处理器220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用于OFDM)。TX MIMO处理器220然后向NT个发射机(TMTR)222a到2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特定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向数据流的符号和发送符号的天线施加波束形成权重。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和处理相应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以提供适用于通过MIMO信道传输的调制信号。然后分别从NT个天线224a到224t发送来自发射机222a到2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接收机系统250处,由NR个天线252a到252r接收所发送的调制信号,并将来自每个天线252的接收信号提供给相应的接收机(RCVR)254a到254r。每个接收机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相应的接收信号,对经调节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样本,并进一步处理样本以提供对应的“被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60然后基于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从NR个接收机254接收NR个被接收符号流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测出的”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260然后对每个检测出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与发射机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进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周期性地确定要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下文讨论)。处理器270构建包括矩阵系数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的数据流的各种信息。反向链路消息然后由TX数据处理器238处理,被调制器280调制,被发射机254a到254r调节并被发送回发射机系统210,TX数据处理器238还从数据源236接收用于若干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250的调制信号被天线224接收,被接收机222调节,被解调器240解调,并被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接收机系统2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230然后确定用哪个预编码矩阵确定波束形成权重,然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创新的实施例用于支持若干用户的示范性无线通信系统300。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系统300为多个小区302,例如宏小区302a~302g,提供通信,每个小区由对应的接入点(AP)304(例如AP304a~304g)服务。可以进一步(例如,利用定向天线)将每个小区分成一个或多个扇区。整个系统中散布着各个接入终端(AT)306,包括AT306a~306k,接入终端也可互换地被称为用户设备(UE)或移动台。例如,根据AT是不是活动的并且是不是处于软切换中,在给定时刻每个AT 306可以在正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AP 304通信。无线通信系统300可以在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宏小区302a~302g可以覆盖几个相邻的街区。
要认识到,对于各种不同通信标准而言,比如由3GPP标准制订主体制订的一些标准,术语“扇区”和“小区”不是不同的功能。因此,可以认为每个节点B都支持多个小区。
现在参考图4,示出了根据本创新一方面的范例无线通信系统400。节点B 344被示为支持三个独立的小区304-A、304-B和304-C。因此,在特定UE 334从小区304-B移动到小区304-A时,例如,在UE 334从节点B 344服务的区域移动到节点B 346服务的区域时,将会进行切换。为了本公开的目的,将会把两个独立节点B服务的两个小区间的切换称为“节点间切换”,而把单个节点B服务的两个小区间的切换称为“节点B内切换”。
能够认识到,不区分切换的类型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例如,在消息从通信框架(例如因特网等)传播到UE 334时,这种消息将会经历从因特网协议(IP)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到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到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传输。在这种传输期间,可以将各个IP包分成若干小的RLC PDU,以便匹配那个用户可用的容量。在切换时重置PDCP、RLC、MAC和物理层,因此,需要从头再次开始未完全传输的所有IP PDU。此外,维持状态的协议,比如寄宿在PDCP中的报头压缩(HC)算法,将需要重新生成它们的状态,由此遭遇压缩效率低的问题。此外,尽管不是必须的,也可以触发加密密钥的变化。鲁棒报头压缩(RoHC)是EUTRA中使用的范例HC协议。下面使用RoHC作为所有HC协议的范例。
对节点B内切换情形的优化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与UE 344 PDCP、RLC和MAC相关的几乎所有通信环境(context)都保持在同一物理位置。根据实施方式的不同,至少有一部分软件操作eNB中的所有小区。如下文更详细论述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优化节点B内切换以提供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如下益处:不必在PDCP层和RLC层进行重置,不需要启用与PDCP“切换相关的”重新排序功能(因为RLC是持续的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重新排序);不需要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交换PDCP SN状态(因为所有状态都保存在RLC中),不需要安装新的安全密钥组并且不需要在RoHC层进行重置。
优化节点B内切换能够以有限的复杂性使切换期间的用户平面效率最大化。持续的RLC状态能够实现最佳无线性能,其中在切换之后部分发送和/或接收的SDU不需要重新发送。此外,持续的RLC状态能够允许系统不使用与PDCP切换相关的功能,这种功能可能会在空中接口上使用额外的资源并可能延迟用户平面数据的传输。此外,由于在切换后继续进行报头压缩,所以持续的PDCP环境能够显著地节省IP报头开销,在IP/UDP/RTP报头开销更高时,在RoHC环境设置的第一时刻期间这种节省非常有用。在用于小区远边的UE的上行链路上这尤其有用。需要安装新的安全密钥组是因为在切换时可能要重置PDCP序号。重复使用具有相同密钥的PDCP序号在加密方面可能是不安全的。然而,如果在切换时未重置PDCP,就不需要导出、检索和使用新密钥。
现在参考图5,根据本创新的一方面示出了范例无线通信系统500,示出了用户平面堆栈协议。系统500包括UE 502和eNB 504。UE 502和eNB504能够经由一种或多种协议交换、传输或以其它方式传递,一种或多种协议包括分组数据转换协议(PDCP)506、无线电链路控制(RLC)508、媒介访问控制(MAC)510和/或物理层(PHY)512。
PDCP 506为UE 502和eNB 504之间传递的消息提供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此外,PDCP 506提供了用于报头压缩的方法,并可能参与切换,以提供无损通信和有序传输。由于自动重复请求(ARQ)的原因,RLC 508提供有序而无损的传输。在丢失一个或多个分组时发出ARQ,ARQ包括让发送方重新发送分组的请求。RLC 508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发送模式(例如常常为模式),包括请求重新发送分组的已确认模式(AM),不使用任何重新发送请求的未确认模式(UM),以及最常用于信令的透明模式。RLC 508逐个分组逐个分组地工作。例如,一组分组1、2和3可以包括单个IP分组。如果成功接收到分组1和3但在传输期间分组2不见了或丢失了,那么RLC508可以发出ARQ,让发送方重新发送分组2。能够认识到,如果在切换期间重置RLC,那么将会丢失已经发送分组1和3的益处,将发送两倍的比特。MAC 510控制对象介质的调度和共享。PHY 512将来自数据链路层(未示出)的通信请求转换成硬件专用操作,以影响电磁信号的发送或接收。
协议506~512在系统500工作期间具有状态。然而,在大部分任何类型的(例如,节点间或节点B内)切换期间,系统500通常重置前面提到的协议,包括PDCP 506、RLC 508、MAC 510和PHY(512)的至少一部分。重置协议以避免通信环境从第一eNB变换到第二eNB。能够认识到,在节点B内切换期间,通信环境处于同一物理位置(例如同一eNB),重置协议可能是不必要的且效率低下。
现在参考图6,范例无线通信系统600示出了eNB 602和演化分组内核(EPC)601之间的通信。EPC 601是长期演进(LTE)接入网络中的中心部件。要认识到,示出的LTE接入网络只是可以如何利用本创新的一个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将明了,可以将这里论述的系统和方法应用于多种网络类型。
EPC 601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604、服务网关(S-GW)606和PDN网关(P-GW)608。MME 604是用于LTE接入网络的控制节点,负责空闲模式的UE跟踪和寻呼过程,包括重新发送。MME 604参与承载激活/去活过程,还负责在初始附着时和节点B内切换期间为UE选择S-GW606。MME 604负责鉴别用户,非接入层(NAS)安全信令终接于MME 604。此外,它还负责产生临时身份并为UE分配临时身份,并检查对UE使用服务提供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授权,并且执行UE漫游约束。MME是网络中用于为NAS安全信令进行加密/完整性保护的终接点并处理安全密钥管理。
S-GW 606对SDU进行路由和转发,同时还在节点间切换期间为用户平面充当移动性锚。对于空闲状态的UE而言,在DL数据到达UE时,S-GW606终接DL数据路径并触发寻呼。S-GW 606管理并存储UE环境(例如IP承载服务的参数、网络内部路由信息)。
P-GW 608为UE提供通往外部分组数据网的连接作为针对UE的业务的进出点。UE可以具有与超过一个P-GW 608的同时连接,以访问多个PDN。P-GW 608执行策略加强、用于每个用户的分组过滤、计费支持、合法侦听和分组屏蔽。
如前所述,eNB 602包括PDCP 612、RLC 614、MAC 616和PHY 618。此外,eNB 602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610。RRC 610是能够指示UE进行节点B内或节点间切换的控制平面实体。在工作过程中,RRC 610能够向UE发送切换命令,其中该命令表示切换类型(例如节点B内或节点间)。LTE是IP系统,所有分组都具有IP报头。例如,对于网际协议语音(VoIP)应用而言,报头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IP、UDP和/或RDP报头和净荷。由于报头大小的原因,经由网络在空中发送报头可能会效率低下,例如对于IP语音(VoIP)而言,报头与净荷之比可能是大约一半对一半。因此,PDCP 612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报头压缩协议,例如鲁棒报头压缩(RoHC)。RoHC是一种能够显著减小报头大小的全状态(state-full)报头压缩协议,例如,将报头大小从大约40字节减小到大约3到4字节。通常,在切换情形中重置RoHC。能够认识到,在节点B内切换期间重置RoHC,会因为重置报头压缩协议,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处丢失压缩状态,而导致不必要的低效率。因此,在协议处在同一位置时,例如在节点B内切换期间,维持持续的PDCP状态能够部分地消除重置RoHC的必要。
考虑到上述示范性系统,参考图7的流程图将能更好地理解可以根据所公开主题实施的方法。尽管为了解释简单起见将方法图示和描述为一系列方框,但要理解和认识到,所主张的主题不限于方框的次序,因为一些方框可以按与这里所示和所述的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其它方框同时发生。此外,要实现下文所述方法可以不需要所有图示的方框。
图7示出了根据本创新一方面用于节点B内切换优化的一般性方法。在702,在第一节点B和UE之间建立通信。在710,假设要与UE发生切换,判断切换是节点间切换还是节点B内切换。在720,如果切换是节点间切换,可以重置适当(例如RLC、PDCP、RoHC和RCDP)层中的几乎任何层或所有层。
在730,如果切换是节点B内切换,可以(通常由目标节点B)判断要重置哪些协议层(例如RLC、PDCP、RoHC和/或RCDP)(如果有的话)。要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实现对将要重置哪些协议层的判断。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从目标节点到UE的专用信令确定要重置哪些层并实现多级颗粒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反向切换的专用信令允许目标节点B利用切换请求确认中的“透明容器”向UE表明要重置哪些层。“透明容器”可以包含用于每层的字段,例如,如表1中所示,其中与字段对应的比特指示UE重置该层。
表1
  命令   大小[比特]
  RLC重置   1
  RoHC重置   1
  PDCP SN交换   1
  加密密约改变   c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终端自主地(正向切换)或由于连接重建而发起切换的情况下,可以由eNB表示是否重置以上协议,或者基于空中广播的系统信息中指出的参数导出或者在本申请文件中指出是否重置以上协议。在730可以使用专用信令。目标节点B可以基于用于解决竞争的随机存取程序中使用的UE标识符从源节点B获取用于该UE的相关环境(例如,出现RLF的小区中的UE的C RNTI以及该小区物理层身份和基于该小区的密钥的MAC)。
如果节点B找到了适当的通信环境信息或者能够在合理时间内获取与UE身份匹配的通信环境信息,节点B可以向UE表示可以恢复其连接。在同一消息中且根据RLC/RoHC/加密环境的可用性,节点B可以向UE传递信息(如果有的话),或者必须重置所有协议(例如RLC、RoHC、加密状态等)。如果未找到一些适当的通信环境信息,就重置相关的协议。
此外或替代地,可以使用唯一的信令来确定需要重置哪些协议层。例如,可以仅使用1比特的信息来表示是否重置一组协议(例如PDCP和RLC)。然后可以指示UE在节点B内切换期间不重置这些协议,而始终在节点B间切换期间重置它们。
此外,向UE通知切换类型至少有两种选择,包括单播切换类型和广播切换类型。单播切换类型规定,在切换时,目标节点B能够判断切换是节点B内的还是节点B间的。可以通过单个信令比特(例如eNB内/间)实现这一目的,该比特可以嵌入在切换请求确认中的透明容器中。源节点B能够产生并向UE发送适当的切换命令(例如RRC消息)。切换命令可以包括从目标节点B接收的透明容器。
在工作期间,UE可以确定在接入目标节点B时是否重置每种协议。注意,这种信令方法仍然留有不实施任何优化的自由,因为在节点B内切换期间,目标节点B可以决定在切换请求确认的透明容器中指明“节点B间切换”。
在连接重建的情况下,目标节点B能够在表示可以恢复其连接的消息中向UE表明节点B内或间切换。如果环境未变成可用的,可以重置所有第二层用户平面协议。广播切换类型(例如广播节点B身份(eNB ID))规定,如前所述,对在节点B内切换期间哪些协议持续达成第一共识。此外,需要同意始终对节点B间切换进行优化。
在这种方式中,例如可以在P-BCH或D-BCH上广播本地唯一的eNBID。在切换时,UE可以判断正在发生节点B内还是节点B间切换并从而能够相应地设置RLC/PDCP状态。可以将这种方式用在常规切换以及正向切换和连接重建中,因为不需要专用信令。
以前述方式优化节点B内切换使得不对所有协议层都重置能够有几个益处。例如,如果未重置RLC,作为切换的结果(上文所述),发送的重复比特数量减小。此外,不重置PDCP也可以减少由于切换导致的重复数据的量。如前所述,PDCP通过交换状态报告来进行重新发送,其中接收方通知发送方它已经接收到和未接收到的数据。例如,UE以累积方式重新发送未得知被确认的所有分组。正在发送从一到十排序的一组IP分组,在切换之前已经确认的最后一个分组是第五分组。无论是否接收到,UE都将重新发送第六到第十分组,因为PDCP已经被重置了。类似地,协议维持恒定状态能够减小在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上交换PDCP SN状态的必要性。而且,如前所述,不重置RoHC层可以提高节点B内切换期间的效率。
可以通过标识在切换时重置/不重置哪个协议或其部件来实现1比特节点内/间比特切换的细化。例如,可以使用位图来独立地表示是否为这次发生切换重置PDCP/HC/RLC/MAC。可以与专用信令一起,作为切换的一部分来发送位图。这样能实现更灵活的实施,其中,例如,如果可以共享RLC环境但不能共享PDCP,那么仅维持RLC状态。在732,向UE发送与要重置哪些层相关的信息和/或表明要发生节点B内切换的简单信号(例如标志)。在734,重置适当的层和/或可以改变适当的压缩/加密密钥。在740,可以执行任何剩余的切换功能。
现在参考图8,示出的是便携式手持终端装置800的示意方框图,其中处理器802负责对装置800的总体操作进行控制。处理器802被编程以便对装置800之内的各部件进行控制和操作,以便执行这里所述的各种功能。处理器802可以是多种适当处理器的任何处理器。基于这里提供的描述,对处理器802进行编程以执行与本发明相关功能的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连接到处理器802的存储器804用于存储由处理器802执行的程序代码,充当存储模块,以存储比如用户信任状和接收事务信息等信息。存储器804可以是适于存储至少完整的一组被显示信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于是,存储器804可以包括由处理器802高速访问的RAM或闪速存储器和/或海量存储存储器,例如能够存储数吉字节的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内容的数据的微型驱动器。根据一个方面,存储器804具有足够的储存容量来存储多组信息,处理器802可以包括用于在各组显示信息之间交替或循环的程序。
经由显示驱动器系统808将显示器806耦合到处理器802。显示器806可以是彩色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在该范例中,显示器806是具有十六等级灰度级的1/4 VGA显示器。显示器806用于呈现数据、图画或其它信息内容。例如,显示器806可以显示一组客户信息,可以向操作员显示客户信息并可以通过系统骨干(未示出)传输客户信息。此外,显示器806能够显示控制装置800的执行的各种功能。显示器806能够显示字母数字和图形符号。
由板上电源系统810(例如电池组)向形成手持装置800的处理器802和其它部件供电。如果电源系统810发生故障或从装置800断开连接,可以采用辅助电源812为处理器802供电并为板上电源系统810充电。装置800的处理器802诱发休眠模式以在检测到预料到的电源故障时减少电流汲取。
终端800包括通信子系统814,通信子系统814包括数据通信端口816,采用数据通信端口816将处理器802与远程计算机接口连接。端口816可以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和IEEE 1394串行通信能力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包括其它技术,例如,利用红外数据端口的红外通信。
装置800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802操作性通信的射频(RF)收发器部818。RF部818包括RF接收机820,RF接收机820经由天线822从远程装置接收RF信号并对信号解调以获得其中调制的数字信息。RF部818还包括RF发射机824,用于例如响应于经由用户输入装置826(例如小键盘)的人工用户输入或自动响应于完成事务或其它预定和编程的标准向远程装置发送信息。收发器部818辅助与例如带产品或物品RF标签的无源或有源应答器系统通信。处理器802经由收发器818用信号(或脉冲)通知远程应答器系统,并检测返回信号,以读取标签存储器的内容。在一种实施方式中,RF部818还辅助利用装置800进行电话通信。在其进展中,提供由处理器802控制的音频I/O部828以处理从麦克风(或类似音频输入装置)输入的声音和(来自扬声器或类似音频输出装置的)音频输出信号。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装置800可以提供语音识别能力,从而在将装置800仅用作语音记录仪时,处理器802能够辅助将语音信号高速转换成文本内容以进行本地编辑和审阅,和/或随后下载到远程系统,例如计算机字处理器。类似地,可以使用转换的语音信号,而不是利用经由小键盘826进行人工输入来控制装置800。
还可以在装置800的外壳之内提供,或通过一个或多个外部端口接口816从外部提供板上外围装置,比如打印机830、签名板832和磁条阅读器834。
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图像捕获系统836,从而用户能够记录图像和/或短影片,以由装置800存储并由显示器806呈现。此外,包括数据表读取系统838以扫描数据表。要认识到,这些成像系统(836和838)可以是能够执行两种功能的单个系统。
参考图9,示出了辅助从传输中采用的多个密钥集指定密钥集的系统900。例如,系统900可以至少部分地在基站、移动装置等之内。要认识到,系统900被表示为包括功能块,功能块可以是代表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900包括能够关联工作的电气部件的逻辑组902。例如,逻辑组902可以包括用于在要执行基站内切换时进行切换而不重置若干层中的至少一层的电气部件904。此外,逻辑组902可以包括用于在要执行基站间切换时进行切换并重置若干层中的至少一层的电气部件906。此外,逻辑组902可以包括用于获得关于是要执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的信息的电气部件908。此外,系统900可以包括存储器910,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气部件904、906和908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尽管被示为处于存储器910外部,但要理解,一个或多个电气部件904、906和908可以存在于存储器910之中。
提供所披露范例的前述介绍是为了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完成或使用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容易想到对这些范例的各种修改,并且可以将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它范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本发明并非意在限于图示的范例,而是要被解释为符合本文披露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的最宽范围。

Claims (29)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切换的方法,包括:
判断要进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以及
进行所述切换而不重置用户平面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包括媒体访问控制、无线电链路控制、分组数据会聚协议、报头压缩或安全密钥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就进行所述切换而不重置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中的任何协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要进行基站间切换,就进行所述切换同时重置所有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终端发送消息,指示在切换期间要重置的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终端发送消息,指示所述切换是基站间切换还是基站内切换。
7.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切换的方法,包括:
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就进行所述切换而不重置用户平面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如果要进行基站间切换,就在所述切换期间重置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包括媒体访问控制、无线电链路控制、分组数据会聚协议、报头压缩或安全密钥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目标基站接收关于要进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就进行所述切换而不重置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层中的任何层。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要进行基站间切换,就进行所述切换同时重置所有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目标基站接收指示,如果有任何用户平面通信协议要重置的话,该指示指明在切换期间要重置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中的哪些用户平面通信协议。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目标基站接收指示所述切换是基站间切换还是基站内切换的指示。
14.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无线发送和接收电路;以及
切换电路,耦合到所述无线发送和接收电路,用于进行如下判断中的至少一个判断:UE要进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或者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是否不重置用户平面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基站基于与用户平面通信协议相关的环境可用性来判断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是充当基站间切换还是基站内切换。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包括媒体访问控制、无线电链路控制、分组数据会聚协议、报头压缩或安全密钥中的至少一种。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就进行所述切换而不重置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中的任何协议。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要进行基站间切换,就进行所述切换同时重置所有所述用户平面通信协议。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向终端发送消息,指示在切换期间要重置的层。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向终端发送消息,指示所述切换是基站间切换还是基站内切换。
2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无线发送和接收电路;以及
切换电路,耦合到所述无线发送和接收电路,用于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就进行切换而不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接收指示在切换期间要重置的至少一层的消息。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接收指示所述切换是基站间切换还是基站内切换的消息。
24.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切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就进行所述切换而不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的代码;以及
用于如果要进行基站间切换,就进行所述切换并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的代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判断要进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的代码。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接收关于要进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的信息的代码。
27.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如果要进行基站内切换,就进行切换而不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要进行基站间切换,就进行切换并重置RLC、RoHC和PDCP层中的至少一层的模块。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判断要进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的模块。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接收关于要进行基站内切换还是基站间切换的信息的模块。
CN2008801084011A 2007-09-28 2008-09-26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Active CN101810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9691.5A CN103228013B (zh) 2007-09-28 2008-09-26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7638507P 2007-09-28 2007-09-28
US60/976,385 2007-09-28
US12/237,050 2008-09-24
US12/237,050 US8284734B2 (en) 2007-09-28 2008-09-24 Methods for intra base station handover optimizations
PCT/US2008/077876 WO2009045901A2 (en) 2007-09-28 2008-09-26 Methods for intra base station handover optimization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9691.5A Division CN103228013B (zh) 2007-09-28 2008-09-26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0031A true CN101810031A (zh) 2010-08-18
CN101810031B CN101810031B (zh) 2013-06-05

Family

ID=4050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9691.5A Active CN103228013B (zh) 2007-09-28 2008-09-26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CN2008801084011A Active CN101810031B (zh) 2007-09-28 2008-09-26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9691.5A Active CN103228013B (zh) 2007-09-28 2008-09-26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8284734B2 (zh)
EP (1) EP2196053B1 (zh)
JP (1) JP4991939B2 (zh)
KR (1) KR101139992B1 (zh)
CN (2) CN103228013B (zh)
AU (1) AU2008308988A1 (zh)
BR (1) BRPI0817455A2 (zh)
CA (1) CA2698464A1 (zh)
ES (1) ES2617750T3 (zh)
HU (1) HUE032354T2 (zh)
MX (1) MX2010003245A (zh)
TW (1) TW200926856A (zh)
WO (1) WO2009045901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0682A1 (zh) * 2012-06-28 2014-01-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58212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828429A (zh) * 2011-09-29 2014-05-28 诺基亚通信公司 方法和装置
CN104488319B (zh) * 2012-07-20 2018-04-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
CN109661834A (zh) * 2017-07-27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3150B2 (ja) 2006-06-20 2012-09-1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Lte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
US8818375B2 (en) * 2007-04-25 2014-08-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907978B1 (ko) * 2007-09-11 2009-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계층의 상태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수신장치
US8284734B2 (en) 2007-09-28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intra base station handover optimizations
GB2454650A (en) * 2007-10-29 2009-05-20 Nec Corp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ersistently allocated resources
JP5508288B2 (ja) * 2008-02-01 2014-05-28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トークンバケットの初期化、保持、および再構成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531513B1 (ko) * 2008-02-04 2015-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접속의 접속 지연 재개 방법
US8649353B2 (en) 2008-03-04 2014-02-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by selectively using dedicated or contention-based preambles during handover
US8712415B2 (en) 2008-03-20 2014-04-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Timing and cell specific system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handover in evolved UTRA
US8488553B2 (en) 2008-06-05 2013-07-16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providing seamless transition between networks following different protocols
MY157455A (en) 2008-06-30 2016-06-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in an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S8891441B2 (en) * 2008-09-04 2014-11-18 Intel Corporation L2 tunneling-based low latency single radio handoffs
KR101557680B1 (ko) * 2008-11-05 2015-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기 속도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KR101567896B1 (ko) * 2009-02-13 2015-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홉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적화된 기지국 내 핸드오버 지원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145697A1 (en) * 2009-06-16 2010-12-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42869A1 (en) * 2009-10-05 2011-04-14 Nokia Corporation Preventing mac activation with incorrect parameters during handover
US20110124357A1 (en) * 2009-11-24 2011-05-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ention 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440248B2 (ja) * 2010-02-25 2014-03-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223691B (zh) * 2010-04-15 2015-08-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US8488558B2 (en) 2010-05-06 2013-07-16 Stmicroelectronics, Inc. PCP/STA capabilit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GB2494108A (en) * 2011-08-22 2013-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termining trigger events for sending measurement reports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30303165A1 (en) * 2012-05-08 2013-11-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orage Of Priority-Based Reselection Parameters At Handover An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S8934899B2 (en) 2012-05-08 2015-01-13 Blackberry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priority search on RRC state change
JP6140960B2 (ja) * 2012-09-25 2017-06-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
KR101689490B1 (ko) 2012-10-19 2016-12-23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셀 핸드오버 및 재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DK3018850T3 (en) * 2013-01-30 2017-07-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Generating a security key for dual connectivity
KR102141621B1 (ko) * 2013-11-05 2020-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결 재설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6221716B2 (ja) * 2013-12-11 2017-11-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EP3141037B1 (en) 2014-05-09 2019-04-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reconfiguration for split bearer in dual connectivity
EP3207739B1 (en) * 2016-03-14 2019-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beam switching
CN107347199B (zh) * 2016-05-06 2019-05-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7426776A (zh) * 2016-05-24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KR102502279B1 (ko) 2016-07-08 2023-02-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65719B (zh) * 2016-08-03 2021-04-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主小区改变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CN109891798B (zh) * 2016-10-18 2022-02-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的确定模块以及方法
WO2018089803A1 (en) * 2016-11-14 2018-05-17 Intel IP Corporation Dynamic protocol stack reset during radio handover
JP2017127018A (ja) * 2017-03-14 2017-07-20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191952A1 (zh) * 2017-04-21 2018-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4727245B (zh) * 2022-03-30 2023-10-31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基站下耳麦和手柄的媒体漫游方法、系统、主机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362869A1 (en) * 2001-10-17 2003-04-28 Nokia Corporation A handover method
CN101808377B (zh) 2004-06-11 2012-06-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快速网络重入的系统和方法
KR100617733B1 (ko) 2005-01-22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재진입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0527884C (zh) * 2006-01-04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小区间切换的方法
TW200807985A (en) * 2006-06-15 2008-02-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overhead
US8284734B2 (en) 2007-09-28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intra base station handover optimizations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8429A (zh) * 2011-09-29 2014-05-28 诺基亚通信公司 方法和装置
US10841846B2 (en) 2011-09-29 2020-11-1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4000682A1 (zh) * 2012-06-28 2014-01-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517356A (zh) * 2012-06-28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517356B (zh) * 2012-06-28 2017-04-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9749903B2 (en) 2012-06-28 2017-08-29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CN104488319B (zh) * 2012-07-20 2018-04-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
CN10358212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582124B (zh) * 2012-07-24 2016-1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9661834A (zh) * 2017-07-27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661834B (zh) * 2017-07-27 2020-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856180B2 (en) 2017-07-27 2020-12-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84734B2 (en) 2012-10-09
MX2010003245A (es) 2010-04-14
EP2196053B1 (en) 2016-11-30
US8437312B2 (en) 2013-05-07
CN103228013B (zh) 2016-05-18
TW200926856A (en) 2009-06-16
AU2008308988A1 (en) 2009-04-09
BRPI0817455A2 (pt) 2015-06-16
KR20100072319A (ko) 2010-06-30
JP4991939B2 (ja) 2012-08-08
US20090086676A1 (en) 2009-04-02
JP2010541418A (ja) 2010-12-24
CA2698464A1 (en) 2009-04-09
EP2196053A2 (en) 2010-06-16
CN103228013A (zh) 2013-07-31
WO2009045901A3 (en) 2009-12-10
KR101139992B1 (ko) 2012-05-22
US20120231796A1 (en) 2012-09-13
ES2617750T3 (es) 2017-06-19
CN101810031B (zh) 2013-06-05
WO2009045901A2 (en) 2009-04-09
HUE032354T2 (en)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0031B (zh)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KR102359746B1 (ko)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액티브 모드 단말이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4970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051595B1 (ko) Rlc 윈도우 사이즈 재구성
JP5714146B2 (ja) アップリンクプロトコル変更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7369857B2 (en) Processing transport format information to prevent MAC header redundancy
CN101809923B (zh) 具有立即状态报告定时的确认模式轮询
JP4505021B2 (ja) アップリンクサービスのための伝送チャンネルを用いるハンドオーバー領域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1779493A (zh) 在无线数据分组通信系统中的可避免用户数据丢失的切换
CN105122890B (zh) 控制来自无线局域网的小区连接的终端、基站及相关方法
JP2007516661A (ja) 拡張型アップリンクソフトハンドオーバ操作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再構成可能なアーキテクチャを備えた無線通信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77730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515385A (ja) 拡散スペクトル・セルラ・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複数の移動局に関連付けられたアップリンク上のデータの伝送
KR20210100479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4125762A (zh) 一种副链路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79593A (zh) 一种被用于副链路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7979255A (zh) 一种副链路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07113628A1 (en) Reception of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70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470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