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0146B -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0146B
CN101800146B CN2010101556204A CN201010155620A CN101800146B CN 101800146 B CN101800146 B CN 101800146B CN 2010101556204 A CN2010101556204 A CN 2010101556204A CN 201010155620 A CN201010155620 A CN 201010155620A CN 101800146 B CN101800146 B CN 1018001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substrate
anode electrode
image display
current pot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56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0146A (zh
Inventor
伊达崇
小岩馨
小口高弘
铃木启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0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0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0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01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第一基板;具有与电子发射器件相对的阳极电极的第二基板,其中阳极电极由通过电阻彼此连接的多个金属背组成;和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侧的导电层,该第二面是第二基板的第一面的相反面,该第一面位于第一基板侧。其中,导电层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并且导电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710160851.2、申请日为2007年12月27日、发明名称为“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背景技术
常规上,作为电子发射器件,冷阴极电子发射器件是已知的。作为冷阴极电子发射器件,表面导电电子发射器件、场发射型电子发射器件(以下,称为FE型电子发射器件)或金属-绝缘体-金属型电子发射器件(以下,称为MIM型电子发射器件)等是已知的。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H10(1998)-326583(USP No.6677706、EP No.0866491)和JP-A No.2003-229079(USP No.6800995)中,公开了对于表面导电电子发射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和FE型电子发射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应用。
在JP-A No.2001-281442中,公开了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上设置的滤光器。另外,在JP-A No.2006-189783和JP-A No.2006-189784(国际公开No.2006/062251)中,公开了用于场发射显示器的具有导电层的抗反射膜。
图9是表示使用电子发射器件的平面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板的例子的斜视图。图9还表示其内部结构。
在图9中,附图标记10005表示后板(第一基板),附图标记10006表示侧壁,附图标记10007表示面板(第二基板)。并且,后板10005、侧壁10006和面板10007形成用于将显示板的内部空间维持为真空的气密容器。
在后板(第一基板)10005上形成N×M件电子发射器件10002。另外,如图9所示,电子发射器件10002中的每一个分别与行布线10003和列布线10004连接。由这些电子发射器件10002、行布线10003和列布线10004配置的部分被称为电子源。
在面板(第二基板)10007的下面(第一基板侧的面;第一面)上,发光膜10008被设置。另外,在发光膜10008的后板10005侧的面上,由Al(铝)等制成的金属背(metal back)(阳极电极)10009被设置。
外部端子Dx1~DxM、外部端子Dy1~DyN和外部端子Hv是用于将该显示板电连接到驱动电路的外部端子。然后,外部端子Dx1~DxM中的每一个与电子源的行布线10003中的每一个电连接。外部端子Dy1~DyN中的每一个与电子源的列布线10004中的每一个电连接。外部端子Hv与金属背10009电连接。
另外,气密容器的内部空间保持约10-6[托](约1.33×10-4[Pa])的真空。图9所示的显示板具有用于支撑要从气密容器内侧加到气密容器的空气压力的支撑构件(称为隔板或肋板)10010。其上设置电子源的第一基板10005和其上具有发光膜10008的面板10007之间的距离在实际中被维持在500μm~10mm的范围中。
在驱动使用上述显示板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电压通过外部端子Dx1~DxM和外部端子Dy1~DyN被施加到电子发射器件10002中的每一个上。然后,从电子发射器件10002中的每一个中发射电子。同时,通过经由外部端子Hv向金属背10009施加1[kV]~40[kV]的高电压,允许发射的电子碰撞发光膜10008。由此,发光膜10008发光并且图像被显示。因此,使得第二基板10007的上面(在位于第一基板侧的第一面的相对侧的面;第二面)的部分区域(来自发光膜10008的发光可被视觉检查的区域)进入图像显示区域。
因此,面板10007的表面(设置发光膜10008一侧的相对侧的表面;第二面)具有受金属背10009的电位影响的高电压(即,要带电)。因此,在驱动图像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在图像显示中)或紧接着驱动图像显示装置之后(紧接着图像显示之后),空气中的灰尘由于静电附着(attach)在面板10007上。
因此,为了降低面板(第二基板)10007的图像显示区域的电位,在面板10007的图像显示区域上设置导电层。然后,例如通过将该导电层接地,能够防止第二基板的第二面的电荷。
另一方面,由于高电压被施加到金属背10009上,因此位于与金属背相对的后板10005上的电子发射器件10002、行布线10003和列布线10004暴露于高电场。结果,如果在后板上存在电场在其上集中的三联点(triple junction)或异物,那么电场在那里集中并且可在气密容器内产生放电。
如果产生放电,那么在面板(一般为金属背10009)上蓄积的电荷流入电子发射器件10002、行布线10003和列布线10004等中。结果,电子发射器件10002被破坏,并且要与行布线10003和列布线10004连接的驱动电路被破坏,并且这会导致图像质量的严重劣化。
因此提出了通过在JP-A No.H10(1998)-326583等中说明的方法给予阳极电极(金属背)10009电流限制功能的方法。
但是,如果在给予阳极电极电流限制功能的同时如上所述通过将导电层接地而在面板的表面上提供带电禁止处理,那么可导致像素的严重缺陷。
看起来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导电层的表面电阻(薄层电阻)被设为比金属背的表观(apparent)表面电阻低,因此金属背10009的表观电荷量增加,使得当在图像显示装置内产生放电时第二基板的电流限制功能降低。
因此,必须提供导电层以防止金属背(阳极电极)10009的电流限制效果的降低并防止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的带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要被安装到面板的图像显示区域上的功能膜中具有用于满足诸如(1)防止图像显示区域带电(2)同时防止金属背的电荷量的增加的电学功能的导电层的图像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以下构成。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第一基板;具有与电子发射器件相对的阳极电极的第二基板;和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侧的导电层,该第二面是第二基板的第一面的相对面,该第一面位于第一基板侧,其中,导电层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并且导电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并且,根据本发明,电位限定电极(potential defining electrode)以与阳极电极分开并在阳极电极周围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上;并且,电位限定电极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电位限定电极被设置为包围第二基板上的阳极电极。
根据本发明,导电层和/或电位限定电极的电位是地电位。
根据本发明,电位限定电极和阳极电极通过电阻膜相互连接。
并且,根据本发明,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侧的第三基板;其中,第三基板以与导电层在空间上分开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面侧并具有抗反射性能。
并且,根据本发明,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被设置为位于导电层的与第二基板的相对侧、且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的导电抗反射层;其中,抗反射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根据本发明,抗反射层的表面电阻比导电层的表面电阻高。
根据本发明,导电层被固定(fix)到绝缘基体上;并且,导电层通过粘接层被附着到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上。
根据本发明,导电层被固定到绝缘基体的一个面上,并且抗反射层被固定到绝缘基体的另一面上;并且,导电层通过粘接层被附着到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上。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被安装到图像显示装置上的根据本发明的功能膜,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第一基板和具有与电子发射器件相对的阳极电极的第二基板,该功能膜包含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侧的导电层,该第二面是第二基板的第一面的相对面,该第一面位于第一基板侧,其中,导电层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并且导电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包括具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第一基板和具有与电子发射器件相对的阳极电极的第二基板的显示板;和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侧设置导电层,该第二面是第二基板的第一面的相对面,该第一面位于第一基板侧,其中,导电层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并且导电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图像显示装置内产生放电,也能够保持阳极电极的电流限制效果并防止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区域的电位的增加。
通过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典型视图;
图2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主体的截面的典型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典型截面图;
图4是表示功能膜和面板的等效电路的视图;
图5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的电位和导电层的电阻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视图;
图6是表示由于放电流入后板中的电荷量和导电层的电阻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典型视图;
图8是面板的典型平面图;
图9是表示常规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板的例子的斜视图;
图10是从后板侧看到的面板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沿图10的线A-A′切取的截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且,对于以下实施例的所有附图,给予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例)
以下首先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在图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典型视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由图像显示装置主体(显示板)1000、驱动电路1010和功能膜1020配置。在图1中,图像显示装置主体1000与功能膜1020分隔开;但是,在实际的构成中,允许功能膜1020接触图像显示装置主体1000的图像显示区域1001。另外,虽然在图1中在图像显示装置主体1000的后面上设置驱动电路1010,但驱动电路的配置位置不限于这种配置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说明使用表面导电电子发射器件作为由1000表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主体(显示板)的电子发射器件的例子;但是,也可使用其它的电子发射器件。附图标记1001表示图像显示装置主体1000的图像显示区域(第二基板1003的图像显示区域)。
图2表示图像显示装置主体1000的部分截面典型视图。图像显示装置主体1000设置有具有电子发射器件1006的后板(第一基板)1004和具有金属背(阳极电极)1007和发光膜1008的面板(第二基板)1003。如图2所示,第一基板1004和第二基板1003被配置为彼此相对,并且阳极电极1007与电子发射器件1006相对。
然后,将第二基板1003和第一基板1004之间的空间保持在低于大气压力的压力下(优选地,保持真空)。为了维持该空间,在第一基板1004和第二基板1003之间设置支撑框架构件1005。然后,虽然没有在图2中示出,但也可设置常规上公知的大气压力支撑构件(隔板)。
图像显示区域1001是面板(第二基板)1003的上面(作为位于第一基板侧的第一面的相对面的面;第二面)的部分区域(来自发光膜1008的发光可被视觉检查的区域)。
因此,图像显示装置主体的主要配置与诸如图9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常规图像显示装置相同。
作为后板(第一基板)1004和面板(第二基板)1003,实际中可使用玻璃基板。作为金属背(阳极电极)1007,可以使用金属膜,并且,实际中铝膜是可用的。
图3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第二基板1003的上面(作为位于第一基板侧的第一面的相对面的面;第二面)上设置功能膜1020的状态的部分截面典型视图。在要在这里说明的功能膜1020中,如图1和图3所示,粘接层1021、导电层1022、绝缘基体1023、抗反射层1024和保护层1025向着观察者侧以此次序被堆积到第二基板1003的上面(第二面)上。换句话说,导电层1022、绝缘基体1023、抗反射层1024和保护层1025被设置在第二基板1003的第二面侧。另外,导电抗反射层被设置为位于导电层的与第二基板的相对侧。导电层被固定到绝缘基体的一个面上,并且抗反射层被固定到绝缘基体的另一面上。
根据本实施例,具有多个层的功能膜1020被例示;但是,功能膜1020可至少包含导电层1022。基本上,可根据需要适当地添加导电层1022以外的层。
另外,导电层1022也可具有抗反射功能。如果导电层1022具有抗反射功能,那么抗反射层1024可被省略。另外,优选功能膜被粘贴(paste)在制备的图像显示装置主体1000的面板1003的上面(第二面)上。换句话说,优选功能膜由导电层1022和粘接层1021配置,然后,导电层1022通过粘接层1021被贴在包含第二基板的图像显示区域的第二基板的上面(第二面)上。
但是,导电层1022非常薄,使得在形成图像显示装置主体1000之后难以在面板1003的上面(第二面)上粘贴导电层1022。因此,更优选通过事先在绝缘基体上淀积导电层1022和粘接层1021来配置功能膜。
作为绝缘基体,优选具有一定程度的刚度、绝缘性能和透光性。在以这种方式配置功能膜的情况下,即使图1和图3所示的具有许多其它功能的层被进一步堆积,功能膜也可容易地被粘贴到面板1003的上面(第二面)上。
另外,优选导电层1022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根据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通过在接地的电极(未示出)上将功能膜1020的导电层1022接地,功能膜1020的表面电位被设为地电位(0[V])。
另外,出于实际目的,在不小于500μm并且不大于10mm的范围中选择支撑框架构件1005的高度;并且,根据本实施例,支撑框架构件1005的高度被确定为1mm。
这里,要被施加到金属背1007上的阳极电压被确定为约12kV,使得面板1003和后板1004之间的电场变成不小于106(V/m)的高电场。因此,如果在图像显示装置内存在电场集中点,那么可产生不预期的放电。结果,面板1003上的金属背1007的电荷可由于放电流入后板1004上的电子发射器件1006和布线(未示出)等中。因此,这导致电子发射器件1006的破坏和驱动电路的破坏,并可能导致图像质量的严重缺陷。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金属背1007的表面电阻被设为不小于105(Ω/□)。由此,给予图像显示装置电流限制功能,使得在图像显示装置内产生放电的情况下大量的电荷不流入后板1004上的电子发射器件1006、布线(未示出)和驱动电路中。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主体(显示板)和常规的图像显示装置主体(显示板)之间的主要差异之一,可考虑给予金属背(阳极电极)1007表面电阻这一点。
并且,可通过测量阳极电极1007上200mm×200mm的区域上的结合其它层的电阻的薄层电阻,定义上述阳极电极1007的表面电阻。具体地,可通过使长度为200mm的两个电极相互分离200mm接触阳极电极1007并获得电极之间的电阻值,计算阳极电极1007的表面电阻。
作为增加上述薄层电阻(表面电阻)的方法,可因此采用常规上公知的方法,例如,用于将金属背分成多个区域并通过电阻连接各个区域的方法。
例如在JP-A No.2005-235470(美国专利公开No.2005/0179398)中公开了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
图10和图11表示可优选采用本发明的面板的构成。图10是从后板侧观看的面板的平面图。图11是沿图10的线A-A′切取的截面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并且,图11还示出后板21和电子发射器件23。
例如,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图10和图11所示的面板。
首先,作为清洗后的玻璃基板11上的导电区域,根据溅射方法在图像显示区域的整个面上形成ITO膜12。例如,ITO膜12的薄层电阻值被限定为100Ω/□。ITO膜12的一部分与高电压电源连接,并被供给高电压电位(阳极电位)。
然后,根据丝网印刷方法印刷包含银粒子和玻璃料的糊剂以如图10所示包围ITO膜12,并在400℃烧制它,形成电位限定电极100。电位限定电极100的宽度被限定为2mm,并且电位限定电极100形成为与导电区域的外周分开4mm。电位限定电极100的电阻值被限定为不大于1Ω。并且,将在后面说明设置电位限定电极100的原因。
然后,根据丝网印刷方法,使用氧化的钌糊剂形成作为间隔限定构件的高电阻的黑矩阵13,该黑矩阵13具有厚10μm、宽250μm的格栅状以及200μm×200μm的开口。
然后,根据丝网印刷方法,对于各个颜色分三次在黑矩阵13的各个开口中填充R、G和B的各个荧光体(phosphor)14以具有厚度10μm。虽然可通过使用丝网印刷方法在其中填充荧光体,但很显然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光刻方法等是可用的。另外,作为荧光体14,使用已在CRT的领域中使用的P22的荧光体。作为荧光体,使用红色(P22-RE3;Y2O2S:Eu3+)、蓝色(P22-B2;ZnS:Ag,Al)和绿色(P22-GN4;ZnS:Cu,Al)荧光体。
然后,根据作为布劳恩管(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技术公知的镀膜步骤(通过漆等进行的平滑化处理),在黑矩阵13和荧光体14上形成树脂膜。然后,通过蒸镀方法在树脂膜上堆积Al膜。然后,通过热分解并去除树脂膜,在黑矩阵(black matrix)13和荧光体14上配置厚度100nm的导电膜(Al膜)。
然后,通过YAG激光处理机,切割导电膜(Al膜)以分成用于各个像素的导电膜15。
因此,可形成图10和图11所示的面板。可通过适当地选择各构件的尺寸和材料将阳极电极的电阻值限定为预定值。
图8是从电子发射器件1006侧观看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面板)1003的典型平面图。同样,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如图8所示,优选在面板1003的第一面上与阳极电极1007分开预定距离设置电位限定电极。电位限定电极被配置在阳极电极1007周围。换句话说,优选在阳极电极1007的外周和面板1003的外周之间与阳极电极1007分开预定距离设置电位限定电极。
然后,在设置电位限定电极的情况下,更优选电位限定电极如图8所示被配置为包围阳极电极1007的外周。
电位限定电极实际中被设置在固定面板上的支撑框架构件1005的区域内。并且,在图8中,电位限定电极也被设置为与固定支撑框架构件1005的区域分开预定的距离,但是,电位限定电极的一部分可延伸到固定支撑框架构件1005的区域的一部分。另外,电位限定电极的一部分可在固定支撑框架构件1005的区域的整个区域上延伸。
通过设置这种电位限定电极,在阳极电极1007和支撑框架构件等之间产生的电场可被控制。结果,支撑框架构件1005和阳极电极1007之间的距离可减少。
另一方面,在驱动图像显示装置时(当显示图像时),这种电位限定电极维持在比阳极电极的电位低得多的电位上。一般地,电位限定电极的电位维持在地电位上。因此,电位限定电极的阳极电极侧的端部暴露于高电场,并且,可在电位限定电极和阳极电极之间产生放电。
因此,为了降低电位限定电极的阳极电极侧的端部上的电场强度,根据本实施例,优选用于形成功能膜1020的导电膜覆盖第二基板1003的整个或几乎整个上面(第二面)。换句话说,优选配置功能膜1020的导电膜不仅覆盖第二基板1003的图像显示区域,而且覆盖位于电位限定电极的阳极电极侧的端部正上方的第二基板1003的上面(第二面)。因此,在电位限定电极的阳极电极侧的端部上产生的电场的强度可减小。作为用于配置功能膜1020的导电膜,例如,列举导电层1022和导电抗反射层1024等。
另外,根据图8所示的构成,由于电位限定电极被设置为与阳极电极1007分开预定的距离,因此,第二基板1003的表面在阳极电极1007和电位限定电极之间露出。作为第二基板,一般使用玻璃基板。因此,绝缘表面在阳极电极1007和电位限定电极之间露出。绝缘表面较容易带电,使得难以控制电位。
因此,优选电阻膜覆盖第二基板1003的在阳极电极1007和电位限定电极之间露出的表面(第一面)。换句话说,优选阳极电极1007和电位限定电极通过电阻膜相互连接。电阻膜的薄层电阻实际中被确定为处于不小于1×107并且不大于1×1015的范围中。
因此,如图8所示,在配置电位限定电极以包围阳极电极1007的外周的情况下,电阻膜包围阳极电极1007的外周。
根据本实施例,为了维持阳极电极的电流限制功能,功能膜1020的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以预定的关系被设定。换句话说,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被设为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的表面电阻。
并且,优选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值被设为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值高至少一个量级,并且不大于1×108(Ω/□)。功能膜1020的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值不必限于下述的值。可通过金属背1007的表面电阻、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的最大容许获得电位、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的电位稳定化之前的弛豫时间等适当地确定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值。
具体地,在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约为104~106(Ω/□)的情况下,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的实际值优选被设为处于不小于1×106(Ω/□)并且不大于1×108(Ω/□)的范围中。
另外,如图3所示,在功能膜1020除了导电层1022以外具有导电抗反射层1024的情况下,抗反射层的表面电阻也被设为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具体地,在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约为104~106(Ω/□)的情况下,优选导电抗反射层的表面电阻处于不小于1×109(Ω/□)并且不大于1×1014(Ω/□)的范围中。
导电层和导电抗反射层的表面电阻的测量方法与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的测量方法相同。通过将具有200mm的长度的两个电极分开200mm的距离并使这两个电极与导电层或抗反射层接触并获得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可计算导电层或导电抗反射层的表面电阻。
在功能膜1020具有导电层1022或导电抗反射层1024的情况下,如果功能膜1020的表面电阻比金属背1007的表面电阻低,那么金属背的表观电荷量大大增加。结果,在图像显示装置内产生放电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背1007导致的电流限制效果减小。因此,希望功能膜1020的表面电阻比金属背1007的表面电阻高得多。
一般地,功能膜1020至少具有导电层1022。然后,功能膜1020可具有单个或多个诸如导电抗反射层1024的导电膜。因此,优选功能膜1020的诸如导电层1022和导电抗反射层1024的导电膜的表面电阻均如上所述被设为比金属背1007的表面电阻高至少一个量级。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导电层1022被接地以限定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的电位,因此,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被设为比抗反射层1024的表面电阻低。
图4表示在功能膜1020具有导电层1022和导电抗反射层1024的情况下功能膜1020和面板1003的等效电路。
通过在表面电阻的上述范围中设定导电层1022和导电抗反射层1024,可以在不损失由于产生放电时的金属背1007导致的电流限制效果的情况下限定表面的电位。
图5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的电位和导电层1022的电阻之间的相关关系。另外,图6表示由于放电流入后板中的电荷量和导电层1022的电阻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且,参照图5和图6,当图像显示区域的尺寸(对角)为55英寸时,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被计算为约105(Ω/□)。
在图5中,A表示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为1×106Ω/□的情况,B表示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为1×107Ω/□的情况,C表示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为1×108Ω/□的情况。另外,D表示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为1×109Ω/□的情况,E表示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为1×1010Ω/□的情况。
从图5可以知道,为了在紧接着接通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电源(阳极电极)之后在数秒的时间充分降低图像显示装置的中心部分上的表面电位,希望薄层电阻不大于1×108Ω/□。
另一方面,从图6可以知道,如果薄层电阻至少约为1×106(Ω/□),那么在放电时要被移动到后板侧的电荷充分减少,并且,即使表面电阻被增加大于1×106(Ω/□),该电荷也几乎不减少。
因此,当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约为1×105(Ω/□)时,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优选被设为在不小于1×106(Ω/□)并且不大于1×108(Ω/□)的范围中。另外,在功能膜除了导电层1022以外具有其它的导电膜的情况下,配置功能膜的各导电膜的表面电阻值被设为在不小于1×106(Ω/□)并且不大于1×108(Ω/□)的范围中。因此,放电时的损伤减小,使得在紧接着接通电源之后显示区域的表面电位可充分降低。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可维持稳定的显示图像较长的时间段。
(第二实施例)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典型视图。本实施例的基本功能与第一实施例所示的构成相同,但是,前板(第三基板)1026具有抗反射功能,并且,要被直接安装到面板上的功能膜不包含抗反射功能。换句话说,具有抗反射性能的前板(第三基板)1026被设置在第二基板(面板)1003的第二面侧。
前板1026是透光的并与导电层在空间上分开位于第二基板(面板)的第二面侧的基板。换句话说,前板1026被设置为在空间上与功能膜分开。作为前板1026,例如,可使用聚碳酸酯。
因此,各层的表面电阻的限制与第一实施例的范围相同,并且,导电层1022的电阻必需大于金属背1007的电阻。
根据本实施例,限定金属背1007的表面电阻为1×105(Ω/□),并且功能膜1020的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在不小于1×106(Ω/□)并且不大于1×108(Ω/□)的范围中。
很明显,功能膜1020的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值不限于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的值。可通过金属背1007的表面电阻、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的最大容许获得电位或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的电位稳定化之前的弛豫时间等适当地确定功能膜1020的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值。换句话说,如果表面电阻值的关系满足“金属背1007的表面电阻值<导电层1022的表面电阻值”的关系,那么要在图像显示装置内产生的放电时的电流限制功能是有效的,并且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电位可被限定。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能够维持稳定的显示图像较长的时间段。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样的变更、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3)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具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第一基板;
具有与电子发射器件相对的阳极电极的第二基板,其中阳极电极由通过电阻彼此连接的多个金属背组成;和
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侧的导电层,该第二面是第二基板的第一面的相反面,该第一面位于第一基板侧,
其中,
导电层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
导电层的电位是地电位;并且
导电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
电位限定电极以与阳极电极分开并在阳极电极周围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上;并且,
电位限定电极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
电位限定电极被设置为包围第二基板上的阳极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
电位限定电极的电位是地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
电位限定电极和阳极电极通过电阻膜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的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
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侧的第三基板;
其中,
第三基板以与导电层在空间上分开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面侧并具有抗反射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的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
被设置为位于导电层的与第二基板相反的一侧且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的导电的抗反射层;
其中,抗反射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
抗反射层的表面电阻比导电层的表面电阻高。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
导电层被固定到绝缘基体上;并且,
导电层通过粘接层被附着到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
导电层被固定到绝缘基体的一个面上,并且抗反射层被固定到绝缘基体的另一面上;并且,
导电层通过粘接层被附着到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
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在104~106Ω/□的范围内;并且
导电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一个量级,并且不小于1×106Ω/□且不大于1×108Ω/□。
12.一种被安装到图像显示装置上的功能膜,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第一基板和具有与电子发射器件相对的阳极电极的第二基板,其中阳极电极由通过电阻彼此连接的多个金属背组成,
该功能膜包含被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侧的导电层,该第二面是第二基板的第一面的相反面,该第一面位于第一基板侧,
其中,
导电层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
导电层的电位是地电位;并且
导电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13.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包括具有电子发射器件的第一基板和具有与电子发射器件相对的阳极电极的第二基板的显示板,其中阳极电极由通过电阻彼此连接的多个金属背组成;和
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侧设置导电层,该第二面是第二基板的第一面的相反面,该第一面位于第一基板侧,
其中,
导电层的电位被设为比显示图像时的阳极电极的电位低;
导电层的电位是地电位;并且
导电层的表面电阻比阳极电极的表面电阻高。
CN2010101556204A 2006-12-27 2007-12-27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01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2369 2006-12-27
JP2006352369 2006-12-27
JP2007264751A JP2008181857A (ja) 2006-12-27 2007-10-10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機能付きフィルム
JP2007-264751 2007-10-1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08512A Division CN101211739B (zh) 2006-12-27 2007-12-27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0146A CN101800146A (zh) 2010-08-11
CN101800146B true CN101800146B (zh) 2012-07-04

Family

ID=396116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08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1739B (zh) 2006-12-27 2007-12-27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CN20101015562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0146B (zh) 2006-12-27 2007-12-27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08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1739B (zh) 2006-12-27 2007-12-27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81857A (zh)
CN (2) CN101211739B (zh)
DE (1) DE602007008675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605B (zh) * 2021-11-01 2023-02-2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电子墨水的彩色图形化变色织物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894A (zh) * 2001-11-30 2003-06-0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2082A (en) * 1997-05-06 1999-11-09 St. Clai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nsultants, Inc.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894A (zh) * 2001-11-30 2003-06-0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81857A (ja) 2008-08-07
CN101211739B (zh) 2010-06-02
DE602007008675D1 (de) 2010-10-07
CN101211739A (zh) 2008-07-02
CN101800146A (zh)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1394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40055567A (ko) 냉음극형 플랫 패널 디스플레이
EP2073247B1 (en) Light-emitt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0404557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US7042144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pacer assembly used in image display device
EP1939922B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functional film
CN101800146B (zh)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功能膜
JP3971263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184658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247057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8053026A (ja) 画像表示装置
EP1032011B1 (en) Electron sour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e method for electron source
TW200537541A (en) Image display equipment
JP2003308798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021694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20070188088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5268109A (ja) 発光体基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US20120043882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35542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13289A1 (en) Display device
JP398410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242682B2 (en) Light emitting scree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light emitting screen
JP2007073467A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20110254821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6092963A (ja) 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