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6257B - 人员闸门 - Google Patents

人员闸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6257B
CN101796257B CN2008801008592A CN200880100859A CN101796257B CN 101796257 B CN101796257 B CN 101796257B CN 2008801008592 A CN2008801008592 A CN 2008801008592A CN 200880100859 A CN200880100859 A CN 200880100859A CN 101796257 B CN101796257 B CN 101796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element
acting surface
command
ch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08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6257A (zh
Inventor
托马斯·加伦舒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6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6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2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11/00Means for allowing passage through fences, barriers or the like, e.g. stiles
    • E06B11/08Turnstiles; Gates for control of entry or exit of persons, e.g. in supermark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25Cyl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循环地释放通道的人员闸门,其包括:一可运动的支架元件(14),其运动被传递至多个阻挡元件(52、62)的布置结构上,所述阻挡元件借助于支架元件(14)的运动能够在限定通道边界的导向元件(54、64)内运动,所述支架元件(14)具有各一个或多个第一作用面(18)和第二作用面(20),所述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指向相反的方向;闭锁装置,其用于锁止支架元件(14)的运动并且具有两个锁止器(22、24),所述锁止器能够在闭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其中一个第一锁止器(22)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一作用面(18)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上,并且第二锁止器(24)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二作用面(20)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上。根据本发明,在支架元件(14)上设置一个可相对于支架元件(14)运动的控制元件(32),该控制元件具有各一个或多个第一控制面(36)和第二控制面(38),所述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通过控制元件(32)相对于支架元件(14)的运动能够在第一安全位置和第二安全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安全位置上第一控制面(36)或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面(36)如此相对于第一作用面(18)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设置,使得第一锁止器(22)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一控制面(36)上,而第二控制面(38)或其中一个第二控制面(38)伸出于第二作用面(20)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由此阻止第二锁止器(24)向其闭锁位置运动,并且在第二安全位置上第二控制面(38)或其中一个第二控制面(38)如此相对于第二作用面(20)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设置,使得第二锁止器(24)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二控制面(38)上,而第一控制面(36)或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面(36)伸出于第一作用面(18)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由此阻止第一锁止器(22)向其闭锁位置的运动。

Description

人员闸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员闸门(Personenschleuse)。
背景技术
旋转门或十字形转门形式的人员闸门用于循环地释放通道,其中阻挡通道的阻挡元件可在限定通道边界的导向元件内部运动。阻挡元件例如是旋转门的门扇或十字形转门的阻挡横梁。为了锁止支架元件的元件且因此为了阻挡通道,设置一个闭锁装置,其锁止器可在闭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在闭锁位置上锁止器贴靠在支架元件的作用面上并且因此阻碍其运动。在此支架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它们指向相反的运动方向,由此可以锁止支架元件在两个运动方向上的运动。为了这个目的,闭锁装置通常具有两个锁止器,其中一个第一锁止器在其锁止位置上贴靠在一个第一作用面上,一个第二锁止器贴靠在一个指向相反方向的第二作用面上。相反地,在此如此理解,即通过锁止器可以闭锁支架元件在各相反方向上的运动。为此在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上的面法线不一定需要围成精确180°的角度。
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工作方式中锁止器例如通过电磁铁的力克服复位力在释放位置保持激活。断开电磁铁而后导致锁止器掉入闭锁位置。当两个锁止器同时掉入它们的闭锁位置时,存在这样的危险,即人员被封闭在人员闸门内并且例如在断电时自身不能被释放。为了克服这个危险,业已在DE 40 07 303 C2建议一种安全人员闸门,其中作用面设置在径向从旋转轴线伸出的凸台上。锁止器彼此具有这样的间距,即它们的在闭锁位置贴靠在作用面上的支承面,与作用面相比,相对于旋转轴线具有较大的角度间隔。由此阻止两个锁止器可能同时掉入闭锁位置。然而结构是相当麻烦的,并且在这样的系统中后续配备如开头所述的传统的人员闸门是不可能的。相反,并非轻易的是,如此改变这样的结构,使得在需要时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锁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人员闸门进行改进,从而在需要时可以阻止对人员的封闭。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循环地释放通道的人员闸门,其包括:一可运动的支架元件,其运动被传递至多个阻挡元件的布置结构上,所述阻挡元件借助于支架元件的运动能够在限定通道边界的导向元件内运动,所述支架元件具有各一个或多个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指向相反的方向;以及闭锁装置,其用于闭锁支架元件的运动并且具有两个锁止器,所述锁止器能够在闭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其中一个第一锁止器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一作用面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上,并且第二锁止器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二作用面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元件上设置一个能够相对于支架元件运动的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具有各一个或多个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所述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通过控制元件相对于支架元件的运动能够在第一安全位置和第二安全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安全位置上第一控制面或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面如此相对于第一作用面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设置,使得第一锁止器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一控制面上,而第二控制面或其中一个第二控制面伸出于第二作用面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由此阻止第二锁止器向其闭锁位置运动,并且在第二安全位置上第二控制面或其中一个第二控制面如此相对于第二作用面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设置,使得第二锁止器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二控制面上,而第一控制面或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面伸出于第一作用面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由此阻止第一锁止器向其闭锁位置运动。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借助于在支架元件上可运动地设置的控制元件,至少在人员闸门的规定的位置上阻止两个锁止器同时掉入闭锁位置。由此可以阻止,人员在人员闸门内被封闭并且不能在至少一个方向上被释放。此外可能的是,对最初无控制元件运行的人员闸门通过在支架元件上组装控制元件来进行后续配备。最后,能够通过简单地移除控制元件如此改装人员闸门,使得可以实现一个受控的例如可手动控制的、同时在两个方向上的闭锁。本发明的人员闸门因此根据“积木原理”构成。
优选,支架元件和控制元件围绕一共同的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由此考虑到了这样的事实,即在大多数人员闸门中阻挡元件在一个循环的轨道上环绕,这在最简单的情况下通过支架元件的旋转运动实现。在此支架元件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径向伸出的、具有一个第一作用面和一个第二作用面的锁止凸台,而控制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径向伸出的、具有一个第一控制面和一个第二控制面的控制凸台。
原则上可能的是,人员闸门具有用于将支架元件的运动传递至阻挡元件的传动装置。由此一方面可能的是,例如将支架元件的线性运动转换成阻挡元件在封闭的环绕的轨道上的运动。另外一方面可能的是,将支架元件的运动以一个变速比传递至阻挡元件,从而例如通过支架元件的多圈转动实现阻挡元件的一个完整转动圈。然而在下面的情况下形成更加简单的构造,即,阻挡元件与支架元件固定连接,从而在支架元件转动360°时转换成阻挡元件在导向元件内完整转动一圈。在此优选,阻挡元件相互之间以相同的角度间隔在支架元件的径向方向上延伸。此外优选,支架元件设有多个锁止凸台,所述锁止凸台相互之间以相同的角度间隔从支架元件上伸出。
有利地,锁止器分别具有一个支承面,所述支承面在闭锁位置贴靠在其中一个作用面和其中一个控制面上。在此原则上可考虑两个方案。一方面,锁止器相互可以具有这样的间隔,使得它们的支承面在闭锁位置相对于旋转轴线具有一个角度间隔,该角度间隔等于其中一个锁止凸台的一个第一作用面和另外一个锁止凸台的一个第二作用面的角度间隔。锁止器而后如此设置,即它始终与两个不同的锁止凸台相互作用。另外一方面,锁止器相互可以具有这样的间隔,即它们的支承面在闭锁位置相对于旋转轴线具有一个角度间隔,该角度间隔等于同一个锁止凸台的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的角度间隔。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锁止器始终作用在相同的锁止凸台上。
根据一个第一有利的实施方式,控制元件设有与锁止凸台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控制凸台,其相互之间以相同的角度间隔从控制元件伸出。由此可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闭锁支架元件在两个方向上的转动。根据另外一个替代的实施方式,控制元件设有与锁止凸台的一半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控制凸台,其相互之间以相同的角度间隔从控制元件伸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存在这样的位置,其中可同时阻止支架元件在两个方向上的转动,而且存在这样的位置,其中分别仅可以阻止在一个旋转方向上的转动。
有利的是,控制元件能够克服复位力相对于支架元件有限地转动。在此有利地,每个控制凸台配备给一个锁止凸台。优选每个控制凸台比所属的锁止凸台宽并且将其覆盖。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在附图中示意示出的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人员闸门的阻挡机构的示意图;
图2a至2d十字形转门的工作方式的示意图;以及
图3a至3c旋转门的工作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中示出的人员闸门的阻挡机构10具有一个围绕旋转轴线12可旋转的、盘状的支架元件14,从该支架元件在径向方向上以相互之间恒定的角度间隔伸出六个锁止凸台16。每个锁止凸台16具有一个指向顺时针方向的第一作用面18和一个指向逆时针方向的第二作用面20。支架元件14的旋转运动与人员闸门的阻挡元件的运动直接耦合,使得支架元件14的闭锁导致阻挡元件的运动的闭锁。为了能够闭锁支架元件14的运动,设置一个第一锁止器22和一个第二锁止器24,它们分别具有一个支承面26。每个锁止器22、24可在一闭锁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偏转。在释放位置,如其对于两个锁止器22、24而言在附图1中示出,相关的锁止器不阻碍支架元件14的运动。在其闭锁位置,相关的锁止器22、24锁止支架元件14的旋转,即例如第一锁止器22的支承面26贴靠在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上或者第二锁止器24的支承面26贴靠在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上。在每个锁止器22、24上作用一个弹簧28,其弹力用于使得锁止器22、24运动到其释放位置。向闭锁位置的运动借助于电磁铁30实现,电磁铁的力在操纵时克服所述弹力。
在支架元件14上设置一个控制盘32形式的控制元件,其同样可围绕旋转轴线12旋转并且此外可相对于支架元件14有限转动。从控制盘32在径向上以相同的彼此角度间隔伸出三个控制凸台34,其比锁止凸台16宽。每个控制凸台34具有一个指向顺时针方向的第一控制面36和一个指向逆时针方向的第二控制面38。控制凸台34设置成覆盖每个第二锁止凸台16,控制凸台以其控制面36、38越过锁止凸台16的作用面18、20伸出。控制盘32能够克服两个复位弹簧40的力相对于支架元件14在两个旋转方向上如此转动,使得能够在直至第一控制面36与第一作用面18对齐或者第二控制面38与第二控制面20对齐的程度上再稍微进一步转动。两个锁止器22、24以这样的间隔设置,即它们的支承面26在闭锁位置相对于旋转轴线12具有一个角度间隔,其等于或稍大于其中一个锁止凸台16的第一作用面18和紧接的锁止凸台16的第二作用面20之间的角度间隔。
在附图2a至2d中示出配备根据图1的阻挡机构10的十字形转门50的工作方式。十字形转门52具有三个阻挡横梁52,其与支架元件14固定连接并且从其未被控制凸台34覆盖的锁止凸台16出发在径向方向上远离旋转轴线12延伸。阻挡横梁52在导向元件54内运动,其中在图2a至2d示出的右边区域内构成一个通过区域56。左边的区域通过各界定元件58阻挡,阻挡横梁52能够穿过界定元件58运动。在附图2a中示出的位置,仅仅其中一个阻挡横梁52伸入通过区域56并且将其阻挡。两个锁止器22、24贴靠在两个未被控制凸台34覆盖的锁止凸台16的作用面18、20上。支架元件14的转动和因此阻挡横梁52的运动由此被闭锁。位于通过区域56中的人员然而可以在一侧或另外一侧离开十字形转门50。
在借助于锁止器22、24运动到其释放位置从而释放通道时,位于通过区域56中的人员可以将阻挡横梁52移入在图2b中示出的位置。在该位置通过区域56通过其中一个导向元件54和其中两个阻挡横梁52封闭,从而仅当阻挡横梁52可以被进一步移动时,人员才能离开通过区域56。在此应用控制盘32:如图2b所示,伸出于锁止凸台16的作用面18、20的控制面36、38阻止锁止器22、24掉入闭锁位置。
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可以通过第一锁止器22移入其闭锁位置而被锁止,如在附图2c中所示。第一锁止器22在此然而也贴靠在第一控制面36上并且导致控制盘32相对于支架元件14转动到一个第一安全位置。第二控制面38伸出于第二控制面20,这阻止第二锁止器24向其闭锁位置的运动,从而在通过区域56中被封闭的人员可以通过阻挡横梁52在逆时针方向上的转动重新被释放。相反的情形在图2d中示出。在此第二锁止器24通过贴靠在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上锁止支架元件14在逆时针方向上的转动。第二锁止器24的支承面26也贴靠在其中一个第二控制面38上,从而第一控制面36伸出于第一作用面18并且阻止第一锁止器22运动到其闭锁位置。控制盘32位于一个第二安全位置,并且被封闭在通过区域56中的人员可以通过阻挡横梁52在顺时针方向上的转动而被重新释放。
图3a至3c示出上述原理在四翼的旋转门60上的应用。旋转门60具有四个门扇62,其与支架元件14固定连接,支架元件14在该实施例中仅仅具有四个锁止凸台16。门扇62从锁止凸台16出发在旋转轴线12的径向方向上延伸。支架元件14的旋转导致门扇62在导向元件63内部的运动,其中与根据图2a至2d的实施例相反,不设置任何界定元件。因此旋转门60具有两个通过区域66。这个事实需要该结构的适配,因为人员可能被封闭在两个通过区域66中。控制盘32具有四个控制凸台34,从而每个锁止凸台16被一个控制凸台34覆盖。此外在闭锁位置两个支承面26的角度间隔等于其中一个锁止凸台16的第一作用面18和紧接的锁止凸台16的第二作用面20的角度间隔。在图3a中示出,如两个锁止器22、24位于释放位置并且被控制凸台34以其伸出于作用面18、20的控制面36、38阻止向闭锁位置的运动。图3b示出对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的阻止,这通过第一锁止器22的支承面26在其中一个作用面18上的贴靠导致。第二锁止器24通过其中一个控制凸台34(其第二控制面38伸出于相关的锁止凸台16的第二作用面20)阻止向闭锁位置的运动,从而在通过区域66中被封闭的人员通过门扇62在逆时针方向上的运动能够被释放。相同的原理在根据图2c的位置应用。在此第二锁止器24阻止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而第一锁止器22被阻止其向闭锁位置的运动。在通过区域56中被封闭的人员可以通过门扇62的转动在顺时针方向上释放。在图3b中控制盘32位于第一安全位置,在图3c中位于第二安全位置。
总结如下: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循环地释放通道的人员闸门50、60,其包括:一可运动的支架元件14,其运动被传递至多个阻挡元件52、62的布置结构上,所述阻挡元件借助于支架元件14的运动能够在限定通道边界的导向元件54、64内运动,所述支架元件14具有各一个或多个第一作用面18和第二作用面20,所述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指向相反的方向;以及闭锁装置,其用于闭锁支架元件14的运动并且具有两个锁止器22、24,所述锁止器能够在闭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其中一个第一锁止器22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一作用面18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上,并且第二锁止器24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二作用面20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上。根据本发明规定,在支架元件14上设置一个能够相对于支架元件14运动的控制元件32,该控制元件具有各一个或多个第一控制面36和第二控制面38,所述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通过控制元件32相对于支架元件14的运动能够在第一安全位置和第二安全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安全位置上第一控制面36或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面36如此相对于第一作用面18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设置,使得第一锁止器22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一控制面36上,而第二控制面38或其中一个第二控制面38伸出于第二作用面20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由此阻止第二锁止器24向其闭锁位置运动,并且在第二安全位置上第二控制面38或其中一个第二控制面38如此相对于第二作用面20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设置,使得第二锁止器24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二控制面38上,而第一控制面36或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面36伸出于第一作用面18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由此阻止第一锁止器22向其闭锁位置运动。

Claims (20)

1.用于循环地释放通道的人员闸门,其包括:一可运动的支架元件(14),其运动被传递至多个阻挡元件(52、62)的布置结构上,所述阻挡元件借助于支架元件(14)的运动能够在限定通道边界的导向元件(54、64)内运动,所述支架元件(14)具有各一个或多个第一作用面(18)和第二作用面(20),所述第一作用面和第二作用面指向相反的方向;以及闭锁装置,其用于闭锁支架元件(14)的运动并且具有两个锁止器(22、24),所述锁止器能够在闭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其中一个第一锁止器(22)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一作用面(18)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上,并且第二锁止器(24)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二作用面(20)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上,其特征在于,
在支架元件(14)上设置一个能够相对于支架元件(14)运动的控制元件(32),该控制元件具有各一个或多个第一控制面(36)和第二控制面(38),所述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通过控制元件(32)相对于支架元件(14)的运动能够在第一安全位置和第二安全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安全位置上第一控制面(36)或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面(36)如此相对于第一作用面(18)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设置,使得第一锁止器(22)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一控制面(36)上,而第二控制面(38)或其中一个第二控制面(38)伸出于第二作用面(20)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由此阻止第二锁止器(24)向其闭锁位置运动,并且在第二安全位置上第二控制面(38)或其中一个第二控制面(38)如此相对于第二作用面(20)或其中一个第二作用面(20)设置,使得第二锁止器(24)在其闭锁位置贴靠在第二控制面(38)上,而第一控制面(36)或其中一个第一控制面(36)伸出于第一作用面(18)或其中一个第一作用面(18),由此阻止第一锁止器(22)向其闭锁位置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支架元件(14)和控制元件(32)围绕一个共同的旋转轴线(12)可旋转地支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支架元件(14)具有至少一个径向伸出的、具有一个第一作用面(18)和一个第二作用面(20)的锁止凸台(16),并且控制元件(32)具有至少一个径向伸出的、具有一个第一控制面(36)和一个第二控制面(38)的控制凸台(3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将支架元件(14)的运动传递至阻挡元件(52,62)的传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将支架元件(14)的运动传递至阻挡元件(52,62)的传动装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将支架元件(14)的运动传递至阻挡元件(52,62)的传动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阻挡元件(52,62)与支架元件(14)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阻挡元件(52,62)与支架元件(14)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阻挡元件(52,62)与支架元件(14)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支架元件(14)设有多个锁止凸台(16),这些锁止凸台相互之间以相同的角度间隔从支架元件(14)伸出。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支架元件(14)设有多个锁止凸台(16),这些锁止凸台相互之间以相同的角度间隔从支架元件(14)伸出。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支架元件(14)设有多个锁止凸台(16),这些锁止凸台相互之间以相同的角度间隔从支架元件(14)伸出。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之一项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锁止器(22,24)分别具有一个支承面(26),所述支承面在闭锁位置贴靠在其中一个作用面(18,20)和其中一个控制面(36,38)上。
14.如权利要求3、6、9至12之一项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锁止器(22,24)分别具有一个支承面(26),所述支承面在闭锁位置贴靠在其中一个作用面(18,20)和其中一个控制面(36,38)上,锁止器(22,24)相互之间具有这样的间隔,使得它们的支承面(26)在闭锁位置相对于旋转轴线(12)具有一个角度间隔,该角度间隔至少等于其中一个锁止凸台(16)的第一作用面(18)与另外一个锁止凸台(16)的第二作用面(20)的角度间隔。
15.如权利要求3、6、9至12之一项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锁止器(22,24)分别具有一个支承面(26),所述支承面在闭锁位置贴靠在其中一个作用面(18,20)和其中一个控制面(36,38)上,锁止器(22,24)相互之间具有这样的间隔,使得它们的支承面(26)在闭锁位置相对于旋转轴线(12)具有一个角度间隔,该角度间隔至少等于同一个锁止凸台(16)的第一作用面(18)和第二作用面(20)的角度间隔。
16.如权利要求10至12之一项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32)设有与锁止凸台(16)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控制凸台(34),所述控制凸台相互之间以相同的角度间隔从控制元件(32)伸出。
17.如权利要求10至12之一项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32)设有与锁止凸台(16)的一半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控制凸台(34),所述控制凸台相互之间以相同的角度间隔从控制元件(32)伸出。
18.如权利要求2至12之一项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32)能够克服复位力相对于支架元件(14)有限地转动。
19.如权利要求3、6、9至12之一项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32)能够克服复位力相对于支架元件(14)有限地转动,每个控制凸台(34)配备给一个锁止凸台(16)。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人员闸门,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凸台(34)比所属的锁止凸台(16)宽并且将其覆盖。
CN2008801008592A 2007-07-31 2008-07-16 人员闸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6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710036360 DE102007036360A1 (de) 2007-07-31 2007-07-31 Personenschleuse
DE102007036360.7 2007-07-31
PCT/EP2008/059279 WO2009016033A1 (de) 2007-07-31 2008-07-16 Personenschle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6257A CN101796257A (zh) 2010-08-04
CN101796257B true CN101796257B (zh) 2012-08-22

Family

ID=39971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085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6257B (zh) 2007-07-31 2008-07-16 人员闸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61489B2 (zh)
EP (1) EP2171202B1 (zh)
CN (1) CN101796257B (zh)
DE (1) DE102007036360A1 (zh)
WO (1) WO20090160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13060A1 (de) 2008-03-06 2009-09-10 Gallenschütz, Thomas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Personenschleuse
EP2628889A1 (en) * 2010-10-13 2013-08-21 Alexey Vladimirovich Gnezdilov Movable guardrail
DE202011100185U1 (de) * 2011-05-04 2011-10-10 Heras Adronit Gmbh Personenschleuse
ES2669732T3 (es) * 2016-04-26 2018-05-29 Skidata Ag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acceso diseñado como torniquete para las personas o como dispositivo para el recuento de las personas
DE102018125448B4 (de) * 2018-10-15 2022-07-28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Durchgangssper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07303C2 (de) * 1990-03-08 1996-03-21 Gallenschuetz E Metallbau Sicherheitspersonenschleuse
CN2625554Y (zh) * 2003-03-21 2004-07-14 上海邮电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闸机阻挡杆落杆装置
CN1820118A (zh) * 2003-07-15 2006-08-16 德国万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封闭人行通道的回转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21268A (en) * 1916-09-19 1917-04-03 Joseph Andreatte Pay-as-you-enter gate or turnstile.
US1623744A (en) * 1925-10-21 1927-04-05 Harold L Warner Turnstile
US2504535A (en) * 1938-03-10 1950-04-18 Howard M Kilpatrick Check controlled and dispensing turnstile
US3445962A (en) * 1966-09-21 1969-05-27 Advance Data Systems Corp Turnstile mechanism
US3795075A (en) * 1972-03-15 1974-03-05 Western Data Prod Inc Controllable turnstile
US3978613A (en) * 1974-04-29 1976-09-07 Automatic Revenue Controls (Europa) Ltd. Turnstile mechanism
US5088235A (en) * 1989-08-22 1992-02-18 Trikilis Emmanuel M Turnstile control system
US5072543A (en) * 1990-12-19 1991-12-17 Cubic Automatic Revenue Collection Group Turnstile mechanism
ZA94606B (en) * 1993-02-04 1994-07-22 Intechn Technologies C C Turnstyle control mechanism
DE4445698C2 (de) * 1994-12-21 2000-02-24 Kaba Gallenschuetz Gmbh Drehkreuzanlage
IT1283726B1 (it) * 1996-04-11 1998-04-30 Italdis Ind Spa Dispositivo di movimentazione del tripode di un tornello bidireziona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07303C2 (de) * 1990-03-08 1996-03-21 Gallenschuetz E Metallbau Sicherheitspersonenschleuse
CN2625554Y (zh) * 2003-03-21 2004-07-14 上海邮电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闸机阻挡杆落杆装置
CN1820118A (zh) * 2003-07-15 2006-08-16 德国万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封闭人行通道的回转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61489B2 (en) 2012-09-11
EP2171202B1 (de) 2013-09-04
EP2171202A1 (de) 2010-04-07
WO2009016033A1 (de) 2009-02-05
US20100162628A1 (en) 2010-07-01
CN101796257A (zh) 2010-08-04
DE102007036360A1 (de) 200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6257B (zh) 人员闸门
JP3434541B2 (ja) 安全確保システム用の駆動配列装置
EP1987218B1 (de) Schloss mit Sicherheitseinrichtung
EP3894636B1 (en) Closing device for wells or the like
EP3045420A1 (de) Sicherheitsbremse für ein hubwerk
EP2850260B1 (en) Slat structure
US20060208502A1 (en) Lock assembly
CN101203655B (zh) 人员闸门
CN101457799B (zh) 用于离合器的分离装置
CA1166608A (en) Turntable with rotary plate for bottles in a bottle handling machine, especially a labelling machine
US6065246A (en) Device for driving the revolving tripod of a two-way turnstile
CA2831139A1 (en) A locking device
CN107923199B (zh) 用于机动车锁的具有致动装置的电动锁
CN101586421B (zh) 特别用于装甲门的具有死锁板的类型的安全锁
JP7222654B2 (ja) 安全スイッチ
US20100115843A1 (en) Gate for persons
CN108350764A (zh) 用于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控制设备
CN101560847A (zh) 拉手锁
US11976746B2 (en) Fail-safe actuator and assembly unit
DE202011102011U1 (de) Vorrichtung zur Verhinderung unkontrollierter Fahrkorbbewegung
CN102436948A (zh) 电气箱柜中操作轴与后门的联锁结构
US20170051539A1 (en) Drive unit for securing an axis-of-rotation distance of transmission elements
RU2124106C1 (ru) Запо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турникета
EP3334877B1 (de)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schiebeflügel
US3178759A (en) Door close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