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5949B - 用于控制幅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幅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5949B
CN101795949B CN2008801044090A CN200880104409A CN101795949B CN 101795949 B CN101795949 B CN 101795949B CN 2008801044090 A CN2008801044090 A CN 2008801044090A CN 200880104409 A CN200880104409 A CN 200880104409A CN 101795949 B CN101795949 B CN 101795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line
centers
control setup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44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5949A (zh
Inventor
L·亚尔马松
S·特恩奎斯特
A·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 Shui Health And Wellness Jsc
Original Assignee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filed Critical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Publication of CN101795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5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5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59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9/00Associat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rticles or webs
    • B65H39/16Associating two or more we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72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25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evices for tensioning, stretching or registration
    • B32B38/1833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25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evices for tensioning, stretching or registration
    • B32B38/1833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 B32B38/1841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during laying 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10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un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un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18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 B65H19/1842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standing splicing, i.e. the expiring web being stationary during splicing contact
    • B65H19/1852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standing splicing, i.e. the expiring web being stationary during splicing contact taking place at a distance from the replacement ro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32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9/00Associat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rticles or webs
    • B65H39/14Associating sheets with we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4Aligning, centring, orienta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image
    • G06V10/245Aligning, centring, orienta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image by locating a pattern; Special marks for pos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70Automated, e.g. using a computer or microcomputer
    • B32B2309/72For measuring or regulating, e.g. systems with feedback lo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5/00Personal care
    • B32B2555/02Diapers or napk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2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both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layers
    • B32B37/223One or more of the layers being p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3Identification of im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65H2511/512Marks, e.g. invisible to the human eye;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2Camer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7/00Means for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51/00 - B65H2555/00
    • B65H2557/20Calculating means; Controlling methods
    • B65H2557/24Calculating methods; Mathematic mod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57Diaper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Collation Of Sheets And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连续的第一幅(6)组装于连续或非连续的第二幅(7)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该装配线(1)包括具有被设置为在将第一幅(6)组装于第二幅(7)之前拍摄第一幅(6)的第一图像的第一相机(22)的控制装置(18),并且该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一图像来确定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9)的位置,并且该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一图像来控制第一幅(6)和/或第二幅(7)的位置,从而在将第一幅(6)组装于第二幅(7)期间第一中心线变为与第二幅(7)内包括的第二中心线(10)对齐。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幅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连续的第一幅组装于连续或非连续的第二幅的自适应式装配线。该装配线被设置为沿加工方向供给第一幅和第二幅。该装配线包括具有拍摄第一幅的第一图像的相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将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一信号的第一转换器。该控制装置被设置为控制第一幅相对第二幅的位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自适应式装配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制造吸收性物品如尿布、卫生巾、失禁保护物品等时,已知利用至少部分吸收性物品在其上被组装的连续传送带。卫生巾可包括顶层、底层和位于其间的吸收性本体。在装配线内吸收性本体被置于传送带上并且顶层被置于吸收性本体上。在装配线中,顶层或底层是连续幅的形式,其在被置于吸收性本体上之后被切割。 
当第一幅包括图案时,该图案具有应当与吸收性本体内包括的第二中心线对齐的第一中心线。第一中心线为视觉上的中心线,这是很重要的,即用观察者的肉眼来看的话第一中心线应当为中心线。当第一幅包括弹性材料时,由于材料差异和/或由于材料内例如制造工厂内机器部件所致的应变,第一幅的形状和外形可能变化。这些机器部件可能是被设置为沿加工方向引入第一幅的辊子和拉伸器等。当第一幅改变外形和形状时,第一中心线的位置改变,并且因此第一中心线相对第二中心线的位置改变。 
用第一幅作为顶层并且该顶层包括第一材料的两个侧部和其间的第二材料的中央部分,这是较普遍的。该中央部分例如通过焊接、胶合、机械结合等连接于侧部,并且该连接过程形成接缝,其成为第一幅的图案的一部分或形成该图案。在装配线中,该接缝沿加工方向即第一和第二幅的供给方向延伸。由于不同的因素如材料差异和作用于第一幅的外力,接缝相对第一幅的横向侧边的位置可略微变化。接缝位置的变化影响第一中心线 即视觉上的中心线的位置。第一幅的每个横向侧边还具有沿加工方向的延伸范围,并且因为接缝相对横向侧边而变化,根据一个或两个横向侧边的位置计算第一中心线就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很明显这给出了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的错误位置。 
US2004/0028268教导了一种层叠方法,其中第一幅被层叠于第二幅从而形成复合幅。该方法包括利用相机周期性地拍摄复合幅的图像。这些图像被转换为电信号并且与多个选定参数进行比较来确定第一幅是否与第二幅完全对齐。根据US2004/0028268的这一方法的问题在于该系统仅在复合幅已经形成后才检测错误。该系统能进行调节从而校正错误,但错误部分必须被抛弃或接受。 
因此需要沿横向即基本垂直于加工方向控制第一幅,从而在组装之前第一中心线变得与第二中心线对齐。第二中心线可为连续幅的中心线,但也可为包括位于传送带上的多个材料片段的断开的幅的中心线。 
因此,需要在第一幅被置于第二幅上之前用于检测第一中心线和控制第一幅的第一中心线与第二幅的第二中心线的对齐的自适应式装配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图改善上述缺陷并且找出一种用于将连续的第一幅组装于连续或非连续第二幅的自适应式装配线。该装配线被设置为沿加工方向供给第一幅和第二幅。该装配线包括具有拍摄第一幅的第一图像的相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将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一信号的第一转换器并且该控制装置被设置为控制第一幅相对第二幅的位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相机被设置为在将第一幅组装于第二幅之前拍摄所述图像,并且控制装置被设置为利用第一信号来确定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被设置为利用第一信号来控制第一幅和/或第二幅的位置,从而在将第一幅组装于第二幅期间使第一中心线变得与第二中心线对齐。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在第一幅组装于第二幅之前可避免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的可能错位。现有技术的检测系统中利用相机检测错误层叠件,即,在组装后,其经过检测必须被抛弃。 
控制装置被设置为利用相机和转换器在组装前检测第一幅内的图案, 该转换器将来自相机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第一相机被设置为连续地或周期性地拍摄图像。 
控制装置利用图案检测系统来检测一个或多个图像中的图案。该图案检测系统被设置为存储第一幅中的图案的标记以检测图像中的图案,和/或存储图案的缺陷标记以检测第一幅中的错误图案。图案检测系统可被设置为识别图案的一个显著部分或图案的一系列显著部分。 
控制装置被设置为计算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相对于第一幅内包括的图案的位置。这在图案的检测之后进行。因为优选相机被设置在相对第一幅的固定位置处,可根据第一图像中图案的位置信息来计算第一中心线的位置。相机的固定位置使得确定例如网格图案成为可能,该网格图案可用于确定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的位置。例如,基准线可被设置在网格图案中,该基准线可用于第二幅的定位,这样第二中心线就与基准图案对齐。因此在组装前控制装置借助基准线可知第二中心线,因此控制装置可计算在组装前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错位。 
第一和第二中心线基本沿加工方向延伸,并且装配线包括被设置为改变第一幅沿横断-加工方向即横向的位置的第一导向装置,从而在组装点之前对齐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 
第一中心线为视觉上的中心线。视觉上的中心线可被定义为图案中的对称线,该对称是对于观看者的肉眼而言的。因此,应当认为第一中心线是当人们注视图案时图案中的中心线。因此当已知第一幅中图案的位置时,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计算第一中心线的工具。用于计算的工具可为为此目的而被编程的算法。 
当第一幅沿横断-加工方向包括被加工方向上延伸的两个接缝粘合在一起的两个侧部和中央部分时,本发明特别有优势。此处第一幅内的图案由一个或两个接缝所限定。侧部通常由与中央部分不同的材料构成,并且由于多种原因在侧部和中央部分结合之后接缝在第一幅内的位置也可能略微变化。原因可能在于沿第一幅的不同位置处不同材料的差异,并且可能是机器沿加工方向输送第一幅因此用外力影响第一幅这一过程的结果。本发明适用于这些差异并且控制装置连续地监测第一中心线横向变化的任何差异并且因此控制第一导向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装配线可包括将第二幅引入组装点的传送 带。第二幅被置于传送带上的预定位置处。该预定位置的利用确保了控制装置具有有关第二中心线位置的信息。传送带例如包括当第二幅被置于传送带上时使用的基准线。接着第二中心线与基准线对齐。当第二幅是形成将与第一幅层叠在一起的吸收性本体的非连续幅时,本实施例特别有优势。于是第一幅可为顶层或底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相机被设置为拍摄第二幅的第二图像。装配线包括将第二图像转换为第二信号的第二转换器。控制装置被设置为利用第二信号来确定第二幅内第二中心线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被设置为利用第二信号来控制第二幅的位置从而第二幅位于传送带上的预定位置处。控制装置可独立于控制第一幅的控制装置或可为其一部分或与其为同一控制装置。 
但是,控制装置可被设置为利用第二信号来确定第二幅内第二中心线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被设置为利用第二信号来控制第一幅和/或第二幅的位置从而在将第一幅组装于第二幅期间第一中心线变得与第二中心线对齐。当第一幅和第二幅都为连续幅时,本实施例非常适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多个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自适应式装配线的顶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线的侧视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和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装配线的侧视图;并且 
图4-9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配线1的顶视图。自适应式装配线1被设置为组装吸收性物品2,该吸收性物品至少包括吸收性本体3和顶层4和/或底层5。因此装配线1被设置为将连续的第一幅6配合至连续或非连续的第二幅7上。在图1中,连续的第一幅6为顶层而第二幅7是形为多个吸收性本体的非连续幅。第一幅6包括具有视觉上的(optical)第一中心线9的图案8而第二幅7包括第二中心线10。第一中心线9和第二中心线 10沿加工方向(machine direction)即纵向延伸。此处“加工方向”指的是装配线1内具有的传送带11的供给方向。装配线1的目的是将第一中心线9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为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当描述横断-加工方向(cross-machine direction)即与加工方向垂直的方向时使用措辞“横向”。在附图中,加工方向用X表示而横向用Y表示。 
为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在图1中第一幅6被示为位于第二幅7的Y方向上的侧部。因此,第一幅在图中被示出为使其看起来是弯曲的,但这仅被认为是视觉上的错觉,因为第一幅6优选是位于第二幅之上,如图2和3所示。 
装配线1包括具有组装点13(也称为接合点)的组装站12,当第一中心线9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时第一幅6在该组装点连接于第二幅7。组装点13包括用于将第一幅6结合于第二幅7的结合装置14。该装配线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幅分离为各片段的分离装置15。在图1中,装配线1包括传送带11,第一幅6和第二幅被置于传送带上从而用于组装。如果第二幅7为连续幅,就不选择(opt out)传送带11并且选择不同类型的组装点13。例如,组装点13可为辊子或任何当第一幅6借助结合装置连接于第二幅7时能够输送第一幅6和第二幅7的移动表面。 
在图1中,装配线1包括用于将第一幅6供至传送带11的第一输送系统16以及用于将第二幅7供至传送带11的第二输送系统。 
第一输送系统16是用于将第一幅在加工方向上连续地供至传送带的系统。第一输送系统16包括多个辊子,第一幅6在其上以选定的速度和张力被供给。第一输送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幅在辊子上的横向位置的第一导向装置17。装配线1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导向装置17的控制装置18,该导向装置控制第一幅在组装点之前的横向位置。 
在图1中,第二输送系统19被设置为用于将第二幅定位在传送带11上的预选位置处。该第二输送系统19可连接于控制装置18或可连接于单独的控制装置(未示出)。但是,第一幅6的控制装置18需要具有关于第二中心线10位置的信息从而将第一中心线9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该预选位置指的是传送带内沿装配线1的加工方向延伸的基准线20。当第二中心线10与基准线20对齐时,第二幅7已处于预选位置。优选控制装置18已知基准线20,因此控制装置18认为第二幅7处于预选位置并且第二中心 线10与基准线20对齐。因此,控制装置18已知第二中心线10的位置。在图1中,第二幅7为非连续幅并且第二输送系统19因此被设置为将多个吸收性本体3供给传送带。但是,如果第二幅7为连续幅,第二输送系统19可为与第一输送系统16相同的类型。装配线1可包括控制组装点13内第二幅7位置的第二导向装置21。第二导向装置21可被控制装置18或其它控制装置(未示出)所控制。第二导向装置21被设置为控制第二幅的横向Y位置。有关第二中心线10的位置信息可被连续地供给控制装置18,从而分别通过第一导向装置17和第二导向装置21控制第一幅6相对于第二幅7的位置。 
在图1中,控制装置18包括周期地或连续地拍摄第一幅6的多个第一图像的第一相机22。控制装置18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图像转换为相应数量的多个第一信号的第一转换器。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控制第一幅6内第一中心线9相对第二幅7的第二中心线10的位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断地将第一中心线9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因此第一相机被设置为在将第一幅6组装于第二幅7之前拍摄第一图像。第一相机22距离第一导向装置17越近,何时检测到第一中心线9内的变化的反应就越快。此处,“反应”指的是通过第一导向装置对第一幅6的横向位置的控制。 
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一信号来确定第一幅6内的第一中心线9的横向位置。第一中心线9多多少少会由于多种不同因素而改变。例如,一个因素是第一幅6的不同厚度,这赋予了其不同的弹性特性,造成第一幅6内的改变第一中心线9位置的移动;另一个因素是第一输送系统具有缺陷,即不完美,因此对第一幅6的不同部分上施加的力不同,导致在第一幅6内的改变第一中心线9位置的移动。 
第一中心线9的位置借助图像识别系统来确定,该图像识别系统将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一信号,优选为电信号。该第一信号包括关于第一图像内包含的任何图案8的信息。例如,第一幅6内的特定图案8可在图像中被显影的比背景更暗或更亮,即在黑白照片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对比度。图像中对比度的差异(或色差——如果图像为彩色图像)赋予了第一信号不同于由无图案表面所致的标记的一种标记。图像识别系统以选定方式扫描图像并且记录位置和相应标记,并且因此可用于识别图案8并且计算第一幅6的第一中心线9。可根据第一信号内的平均值或者各特定值之间的位置计算 第一中心线9,但也可通过任何适宜的方法计算。第一中心线9为视觉上的中心线。此处“视觉上的中心线”指的是人体观察者的肉眼可识别出该第一中心线为第一幅6内图案8的中心线。因此,第一中心线9不需要是图案8在数学上的校正平均或平均值,而是从艺术角度来看的中心线。因此第一中心线9相对图案8来说是对称中心线。控制装置1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的准备标记,即可识别第一图像内即第一幅6内的图案的识别信号。接着将最新的第一图像与存储的图像即识别信号比较,从而找到匹配相并且因此给控制装置传递有关是否已找到图案8的信息。如果已找到图案8,就在控制装置18内通过检测到的图案位置计算第一幅6内第一中心线9的位置。应当注意,不可能根据检测到的第一幅6的横向侧边23来计算第一中心线9,因为第一幅6内的图案可能在第一幅6内的横向上变化,这样第一中心线9就根据图案8而变化,而非根据横向侧边23变化。此处“横向侧边”指的是第一幅6在加工方向X具有延伸范围的侧边23。 
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一信号来控制第一幅6和/或第二幅7的位置,因此在将第一幅6组装于第二幅7期间使第一中心线9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这就意味着计算出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9的位置后,控制装置18利用该信息和有关第二中心线10即基准线20位置的信息,从而计算第一中心线9与第二中心线10之间的任何错位Δd。控制装置18解析该错位Δd,这样控制装置18可在横向、即大致垂直于加工方向X的横断加工方向Y上控制第一幅6和/或第二幅7。 
当第一幅6沿横断加工方向Y包括被加工方向X上的两个接缝26粘合在一起的两个侧部24和一个中央部分25时,移动第一中心线9,即沿横断加工方向的移动带来的问题特别普遍。此处,图案8包括两个接缝26并且第一中心线9应当根据接缝26来计算。中央部分25通常由与侧部24不同的材料构成,这样使得在第一幅6的不同部位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拉伸,使得接缝26的位置在第一幅6内变化。此外,即使两个接缝26常常在同时且等距地进行两个接缝26的结合的装置内被制造时,第一中心线9的横向位置也可能变化,因为侧部24和中央部分25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并且因此对接缝的位置的影响不同。但是,第一相机22和控制装置18可被设置为检测一个或两个接缝26,从而计算第一中心线9。在这两种情形下,第一中心线9可被置于距离接缝26之一的一半距离处,即两个接缝26 的中央。因为可计算出第一中心线9的更精确位置,当检测到两个接缝26时可取得最好的结果。但是,对一个接缝26的检测以及对第一中心线横向位置的预测是针对之前已知的控制装置的一大改进,在已知装置中是检测横向侧边23的位置并且用于控制。例如当一个接缝已被做好但该接缝的图案出于某些原因不那么明显时,优选地使得对另一个接缝26的检测和对第一中心线9横向位置的预测一起进行。例如当使用超声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并且接缝包括多个构成接缝26的结合区域的压花凹印时可能发生这样情况。一个接缝26上的压花图案可能比另一个接缝上的更不明显,但两个接缝都可以同样充分地形成。因为图案8仅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较淡,所以该过程应当允许至少发生较短的时间。 
在图1中,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存储第一幅内图案8的在先图像。该图像被转换为用于识别第一图像中图案8的识别信号(下文中称为id-信号或标记)。存储的id-信号即可识别正确图案也可识别缺陷或错误图案。存储的正确id-信号可为代表正确图案的不同变量的可允许范围。该范围可为代表多个图像和图案的多个id-信号,也可为数值范围。使用范围的优点在于即使随着时间流逝图案会略有变化、但仍然在允许的范围内,控制装置能够识别正确的图案。 
此处“缺陷”指的是不允许的选定图案。控制装置18利用存储的缺陷图像来识别已知的和加工过的缺陷图像。该控制装置可利用该信息用于启动行动计划,例如警告操作员和/或停止装配线,或可用于校正检测到的缺陷的其它适宜的行动计划。 
应当注意,将被识别的图案8可为更大的图案的一部分,例如一个或两个接缝的更小部分;或可为第一幅的选定区域上的整个图案。因此该整个图案可为沿加工方向的选定区域上的一个或两个接缝。 
控制装置18优选被设置为当已检测到图案8时计算第一幅6内图案8的横向位置。例如,可根据从第一图像提取出来的信息计算横向位置。如前所述,第一图像被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并且这可例如通过将图像分解为被审查的多个分离的元素来实现。此处“被审查”意味着控制装置将分离的元素转换为代表该分离元素的电信号。控制装置18还选择分离元素被审查的顺序。所述的审查通常指的是扫描,但也可使用其它用于审查图像的方法。接着以相同方式审查第一图像并且与存储的id-信号进行比较。当控 制装置18已检测到图案的存在,就通过比较检测到的图案8在图像中的位置来计算图案的位置。 
控制装置18利用有关图案横向位置的信息来计算第一中心线并且控制第一幅6和/或第二幅7的位置,从而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 
控制装置18优选包括根据一种算法执行用于图案检测目的和控制目的的多种数学任务的逻辑单元。该逻辑单元例如可被设置为追踪图案即一个或两个接缝的横向位置。如果图案8的横向位置突然变为超出选定的阈值,逻辑单元可被设置为忽略该信息,将其作为一次对图案的错误检测,并且可被设置为再次审查第一图像或审查下一个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装配线1包括可被设置为拍摄第二幅的第二图像的第二相机(未示出)。装配线1接着还包括用于将第二图像转换为第二信号的第二转换器。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二信号来确定第二幅内第二中心线10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二信号来控制第二导向装置,该第二导向装置控制第二幅的横向位置,因此在将第一幅6组装于第二幅7的期间第一中心线9变得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装配线1包括可被设置为拍摄第三幅27的第三图像的第三相机(29;图2和3)。装配线1接着还包括用于将第三图像转换为第三信号的第三转换器。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三信号来确定第三幅27内第三中心线(未示出)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三信号来控制第三导向装置28,该第三导向装置控制第三幅27的横向位置,因此在将第一幅组装于第二幅的期间第一中心线变得与第二中心线和第三中心线对齐。 
在图1中,第一幅6为连续的顶层,第二幅为分离的吸收性本体,并且第三幅为连续的底层。优选地,传送带11被固定在其位置并且包括控制装置18已知的基准线20。分别通过第二导向装置21和第三导向装置进行第二幅7和第三幅27在传送带11上相对基准线20的定位。接着第一幅6被定位在吸收性本体3上,从而第一中心线就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因此,第一中心线变得与基准线对齐。 
应当注意,控制装置18仅可控制第一幅6,并且装配线1内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其它的控制装置来控制第二幅7和/或第三幅27。因此一个或多个其它控制装置可独立于控制第一幅的控制装置18而运行,并且当使用基准 线时可彼此独立地运行。控制装置也可被设置为交互通信从而控制装配线。 
结合图1描述的第一相机22以某采样频率周期性地拍摄第一幅的图像,该频率取决于第一幅的供给速度和控制装置18的处理速度。供给速度越快,频率就越高。但是,第一相机22可连续地拍摄图像,即,使用开放式快门对第一幅进行摄影,并且控制装置接着从影片中抓取采样图像或进行连续计算,只要第一转换器和控制装置中的处理器被设置为处理该连续过程。此处“开放式快门”指的是使用包括机械部件的相机,但是当使用数字相机或其它技术时,快门可被能使光线进入记录介质的不同装置所替代,例如化学薄膜或者数字式或磁性记录介质。该第二和/或第三相机可以与第一相机相同的方式被设置。 
图1示出在组装点13之前第一相机22拍摄第一幅的第一区域的第一图像。如前所述,在组装点之前是第一幅连接于第二幅的区域。在图1中,第一相机22的投影路径用虚线标出以利于描述本发明。在第一区域中示出第一中心线9没有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该差距被标为Δd并且为尺寸c2-c1(表示第一幅6或第二幅7必须移动多少才能使得第一中心线9变得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此处“c1”指的是第一中心线9并且“c2”指的是第二中心线10。控制装置根据第一图像的信息和关于第二中心线位置的信息来计算Δd。控制装置18利用该信息控制第一导向装置17,该第一导向装置17被设置为使第一幅沿横断加工方向的路径改变一个对应于Δd的距离。 
在图1中,示出在组装点13之后第一中心线9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图1还示出第一中心线9’可能与第二中心线10未对齐,并且如果在组装点之前第一幅的横向位置未被改变,结果就造成相应的错位距离Δd’。 
图2示意性示出根据图1的装配线1的侧视图。图2示出组装点13包括形为一组辊子的结合装置14。这些辊子将第一和第二幅的选定部分压在一起。接着该选定部分借助现有技术已知的适宜手段被结合在一起。例如辊子可包括用于超声结合和/或机械结合和/或热结合的工具。但是,当第一幅移动时,也可用将第一和第二幅结合在一起的其它适宜装置替代辊子,例如超声焊接装置或机械结合装置或焊接装置。该焊接装置可为激光装置或其它类型的加热装置。 
辊子可用作分离装置从而将第一幅分离为片段。辊子可包括以选定图 案形成的切割边缘,在辊子旋转期间切割第一幅。每个片段的形状优选对应于吸收性本体的形状或为任何选定的外形。在图2中,分离装置15是与结合装置14分开的单元。分离装置15也可与结合装置14相连接或位于结合装置14之后。分离装置15可为切割装置或剪切装置或当织物移动时适于分离织物层叠件的其它装置。此处“层叠件”可包括第一幅6和/或第二幅7和/或第三幅27。在图2中,分离装置15进行用于切割的直线移动,但分离装置可包括具有切割或剪切边缘的两个相对的辊子(参见图3),该边缘与成层的第一幅6、第二幅7和第三幅27沿加工方向一同旋转并且在旋转时切割该成层的幅。 
装配线1可包括沿围绕吸收性本体的周缘接缝将第三幅结合于第一幅的结合装置14,因此吸收性本体3被封闭在被顶层即第一幅和底层即第三幅所限定的封闭体积内。接着第一幅6不必须连接于吸收性本体3,而是吸收性本体3被足够小从而妨碍吸收性本体3的任何移动的封闭体积保持到位。装配线1还可包括被设置为切割幅6、7、27的层叠件的分离装置15,因此可相应地形成吸收性物品。因此,在第二幅7为连续的情形下,切割装置也被设置为相应地切割第二幅。 
装配线可包括用于控制第三幅27的第三中心线的第三相机29。可参照前述第一相机22和第二相机的相同方式一起使用第三相机29和控制装置。 
图3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吸收性本体仅包括底层5和吸收性顶层4。第一幅6是顶层和吸收性本体的组合并且第二幅为底层,或反之亦然。关于创造性的对齐步骤这点上,图3中的装配线与图1和2中的装配线相同。不同点在于图3中仅有第一幅6和第二幅7,并且分离装置15包括均带有切割边缘31的两个相对的辊子30。与图1和2结合来看,分离装置15不局限于辊子30,而是可为剪切装置或其它适宜的分离装置。 
图4-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流程框301-305。 
流程框301: 
包括带有视觉上的第一中心线的图案的连续第一幅被供至远离传送带的位置。第一幅被根据图1-3的第一输送系统供至该位置。应当注意,传送带可被用于输送第二幅的其它适宜工具所替代,以使第一幅被置于第二幅之上。进入流程框304。 
流程框302 
形为多个吸收性本体的非连续第二幅被根据图1-3的第二输送系统供至传送带。每个吸收性本体包括第二中心线并且在预定位置被置于传送带上。进入流程框303。 
流程框303 
通过将第二幅置于预定位置处,控制装置可知第二中心线的位置。该预定位置可包括将与第二中心线对齐的基准线。接着控制单元可知该基准线,这样也可知对齐的第二中心线的位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通过检测第二中心线相对传送带的横向位置的自适应式检测工具可知第二中心线。检测工具可为流程框304中所述的相机。进入流程框310。 
流程框304 
相机监控连续的第一幅并且拍摄图案的图像样本。当第一幅被置于远离第二幅的位置处即第一幅与第二幅接触之前,拍摄图像。因此,相机被置于接合点之前即第一幅与第二幅接触之前。优选地,将第二相机置于被设置为控制第一幅横向位置的第一导向装置附近。进入流程框305。 
流程框305 
图像样本中的信息被第一转换器转换为第一信号。进入流程框306。 
图6示出流程框306-307。 
流程框306 
控制装置根据第一信号内的信息计算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的位置。控制装置可利用与图1-3所示有关的任何技术。进入流程框307。 
流程框307 
确定了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的位置后,控制装置判断第一中心线相对于第二中心线的位置是否正确。控制装置可知第二中心线。 
流程框307a 
如果对于流程框307的回答为“是”,那么进入流程框310,如果回答为“是”,控制装置不需要改变第一中心线相对第二中心线的位置,因为它们已经对齐了。 
流程框307b 
如果对于流程框307的回答为“否”,那么进入流程框308。如果回答为“否”,控制装置必须改变第一中心线相对第二中心线的位置,从而使它 们对齐。 
图6示出流程框308-312: 
流程框308 
来自流程框307b 
控制装置计算吸收性本体的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对齐差值Δd。 
流程框309 
控制装置利用流程框307b中有关差值Δd的信息来控制第一导向装置,从而移动第一幅沿横断-加工方向的位置,因此第一中心线变得与第二中心线对齐。 
流程框310 
来自流程框303或流程框307a 
流程框310 
连续的第一幅被置于吸收性本体之上。因此在第一幅与第二幅接触之前第一幅被置于第二幅之上的一定距离处。 
流程框311 
第一幅被连接于第二幅。这可通过任何已知的方式来实现,例如焊接、胶合等,如前所述。如果第三幅被包括在组件内吸收性物品相对第一幅的相反侧上,可通过沿吸收性本体的周缘将第一幅接合于第三幅来间接地实现接合。但是,吸收性本体也可为接合点的一部分,即第一幅、第二幅和第三幅可彼此连接。 
流程框312 
第一幅在吸收性本体之间被切割为片段。因此,该操作将层叠幅分离为吸收性物品。可使用任何已知方式进行该切割,并且可沿选定的轮廓切割层叠幅从而赋予吸收性物品所需的形状。 
图7-9示出当确定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是否对齐时发生在流程框306内的事件的流程图。 
流程框306: 
图7: 
流程框601 
控制装置已存储并且能够存储多个第一id-信号,该多个第一id-信号代 表包括第一幅内正确和/或缺陷图案的相应数量的第一图像。措辞“正确”和“缺陷”已结合图1-3进行了解释。 
流程框602 
控制装置比较最新图像的第一信号的信号和存储的第一id-信号,从而检测第一幅内的正确或缺陷图案。 
流程框603 
控制装置核查最新的第一信号是否由存储的任何id-信号中的任何一个表示。 
流程框603a 
如果对流程框603的回答为“否”,则进入流程框604。此处,最新的第一信号既不被识别为正确图案,也不被识别为缺陷图案。 
流程框603b 
如果对流程框603的回答为“是”,则进入流程框605。 
流程框604 
它是图案吗?如果控制装置发现最新的第一信号没有由存储的id-信号中的任何一个表示,控制装置就核查最新的第一信号是否为图案。结合对上面流程框601的描述,控制装置可选地或也包括代表非图案——即错误图案或出于任何原因已被选择为错误的图案——的存储的id-信号。接着控制装置可利用错误图案和图案来控制第一幅的位置。 
流程框604a 
如果对流程框604的回答为“否”,则进入流程框801。结合对上面流程框604的描述,即使图案并非所需图案或为错误图案,该图案也可被存储在控制装置中。此处,机器操作员可确定图像即最新信号不是图案,但根据流程框601它应当被存储在控制装置中,接着进入流程框801。还可以采取除人以外的其它方式来发现最新信号是否应当被识别为错误图案,例如使用自动检测系统。 
流程框604b 
如果对流程框604的回答为“是”,则进入流程框606。此处,机器操作员可确定图像即最新信号为图案。还可以采取除人以外的其它方式来发现最新信号是否应当被识别为图案,例如使用自动检测系统。 
流程框605 
它是图案吗?如果控制装置发现最新的第一信号由存储的id-信号的任何一个来表示,控制装置就核查最新的第一信号是否为图案。 
流程框605a 
如果对流程框605的回答为“否”,则进入流程框801。 
流程框605b 
如果对流程框604的回答为“是”,则进入流程框701。 
流程框606 
根据流程框601将最新的第一信号存储在控制装置中,并且进入流程框701。 
图8: 
来自流程框605b或流程框606 
流程框701 
根据最新的第一信号内的信息计算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的位置。进入流程框702。此处,控制装置能够比较该最新位置和第一中心线的之前位置,即之前计算出的位置,并且接着能够评估第一中心线在物理上是否可能已经沿横向移动了计算出的距离。如果这不可能,控制装置应当忽略该结果并且跳至下一个图像,即进入流程框304从而评估新图像;如果可能则继续流程框702。 
流程框702 
将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的位置连同相应的第一信号存储在控制装置中。进入流程框307。 
图9: 
来自流程框604a或流程框605a 
流程框801 
核查新图像?如果控制装置发现最新的第一信号没有由存储的id-信号中的任何一个表示并且它不是根据流程框604a的图案,就需要一个行动计划。如果控制装置发现最新的第一信号由存储的id-信号中的任何一个表示并且它不是图案,仍然需要一个行动计划。此处的行动计划是确定是否继续生产。要调查的基本问题是是否应当忽略最新的图像并且审查新图像? 
流程框801a 
如果对流程框801的回答是“否”,则进入流程框802。因此,如果对 最新的第一图像的调查结果是有效的并且不应当审查新图像,就需要一个行动计划从而确定是否停止装配线。 
流程框801b 
如果对流程框801的回答为“是”,则进入流程框304。因此如果对最新的第一图像的调查结果被视为错误的,应当审查新图像,就需要一个行动计划从而确定是否停止装配线。如果控制装置的反应时间相对装配线的速度来说较快,可根据流程框304对一个新图像或多个新图像进行审查,从而在确定停止装配线之前查明最后一个图像是否是错误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将连续的第一幅(6)组装于连续或非连续的第二幅(7)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该装配线(1)被设置为沿加工方向(X)供给第一幅和第二幅(7),该装配线(1)包括控制装置(18),该控制装置(18)包括被设置为拍摄第一幅(6)的第一图像的第一相机(22),该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将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一信号的第一转换器,该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控制第一幅(6)相对第二幅(7)的位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相机(22)被设置为在将第一幅(6)组装于第二幅(7)之前拍摄所述第一图像,并且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一信号通过检测第一幅(6)内的图案(8)来确定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9)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计算第一幅(6)内第一中心线(9)相对于第一幅(6)内所包括的该图案(8)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一信号来控制第一幅(6)和/或第二幅(7)的位置,从而在将第一幅(6)组装于第二幅(7)期间使第一中心线变为与第二幅(7)内包括的第二中心线(10)对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其特征在于,第一幅(6)沿横断-加工方向包括沿加工方向(X)被两个接缝(26)结合在一起的两个侧部(24)和一个中央部分(25),其中图案(8)包括所述接缝(26)之一或两者。
3.如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其特征在于,第一中心线(9)为视觉上的中心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存储第一幅(6)内的图案(8)的标记来检测第一图像内的图案,和/或存储图案(8)的缺陷标记从而检测第一幅内的错误图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其特征在于,在组装前控制装置(18)已知第二中心线(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其特征在于,第一相机(22)被设置为连续或周期性地拍摄图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中心线(9,10)沿加工方向(X)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其特征在于,装配线包括传送带(11)并且第二幅位于传送带(11)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沿基本垂直于加工方向(X)的横断-加工方向(Y)控制第一幅(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二相机以拍摄第二幅(7)的第二图像,该装配线(1)包括用于将第二图像转换为第二信号的第二转换器,该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二信号来确定第二幅(7)内第二中心线(10)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利用第二信号来控制第一幅(6)和/或第二幅(7)的位置,从而在将第一幅组装于第二幅期间使第一中心线(9)变为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
11.一种用于将连续的第一幅(6)组装于连续或非连续的第二幅(7)的自适应式装配线(1)的方法,该装配线(1)沿加工方向(X)供给第一幅和第二幅(7),该装配线(1)包括控制装置(18),该控制装置(18)包括拍摄第一幅(6)的第一图像的第一相机(22),该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将第一图像转换为第一信号的第一转换器,该控制装置(18)控制第一幅(6)相对第二幅(7)的位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相机(22)在将第一幅(6)组装于第二幅(7)之前拍摄所述第一图像,并且控制装置(18)利用第一信号通过检测第一幅(6)内的图案(8)来确定第一幅内第一中心线(9)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18)被设置为计算第一幅(6)内第一中心线(9)相对于第一幅(6)内所包括的该图案(8)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18)利用第一信号来控制第一幅(6)和/或第二幅(7)的位置,从而在将第一幅(6)组装于第二幅(7)期间使第一中心线变为与第二幅(7)内包括的第二中心线(10)对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幅(6)沿横断-加工方向包括沿加工方向(X)被两个接缝(26)结合在一起的两个侧部(24)和一个中央部分(25),其中图案(8)包括所述接缝(26)之一或两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中心线(9)为视觉上的中心线。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18)存储第一幅(6)内的图案(8)的标记来检测第一图像内的图案,和/或存储图案(8)的缺陷标记从而检测第一幅内的错误图案。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装前控制装置(18)已知第二中心线(10)。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相机(22)连续或周期性地拍摄图像。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中心线(9,10)沿加工方向(X)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配线包括传送带(11)并且第二幅位于传送带(11)上。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18)沿基本垂直于加工方向(X)的横断-加工方向(Y)控制第一幅(6)。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相机拍摄第二幅(7)的第二图像,该装配线(1)包括用于将第二图像转换为第二信号的第二转换器,该控制装置(18)利用第二信号来确定第二幅(7)内第二中心线(10)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18)利用第二信号来控制第一幅(6)和/或第二幅(7)的位置,从而在将第一幅组装于第二幅期间使第一中心线(9)变为与第二中心线(10)对齐。
CN2008801044090A 2007-08-29 2008-08-28 用于控制幅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59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716782A GB2457009A (en) 2007-08-29 2007-08-29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eb
GB0716782.8 2007-08-29
PCT/SE2008/000480 WO2009029017A1 (en) 2007-08-29 2008-08-28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eb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5949A CN101795949A (zh) 2010-08-04
CN101795949B true CN101795949B (zh) 2013-12-25

Family

ID=38616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44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5949B (zh) 2007-08-29 2008-08-28 用于控制幅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47425B2 (zh)
EP (1) EP2190765B1 (zh)
JP (1) JP5264910B2 (zh)
CN (1) CN101795949B (zh)
GB (1) GB2457009A (zh)
WO (1) WO20090290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7846B2 (ja) * 2010-09-30 2015-01-0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連続シートの複合体の皺伸ばし装置、及び皺伸ばし方法
EP2715463A1 (en) * 2011-05-25 2014-04-09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using a virtual frame of reference
JP5786056B1 (ja) * 2014-03-27 2015-09-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9677102A (zh) * 2019-02-21 2019-04-26 南京赛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压光机的同步对花方法及系统
US11261045B2 (en) 2019-03-01 2022-03-01 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mpany Rewinder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2077A (en) * 1996-10-14 1999-08-24 Tecksom International Ltd. Laminating apparatus
CN1342062A (zh) * 1999-07-19 2002-03-27 花王株式会社 制造吸收性制品的方法和用作吸收性制品的一部分的连续部件
CN1668261A (zh) * 2002-07-26 2005-09-14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制造一次性吸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EP1595835A1 (en) * 2003-01-14 2005-11-16 Uni-Charm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uiding side edges of continuously running web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8717A (en) * 1984-11-02 1989-12-19 Adolph Coors Company Web lateral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095020A (ja) * 1995-06-16 1997-01-10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蛇行修正装置及びこれを組み合わせたラミネート装置
US5689340A (en) * 1995-12-06 1997-11-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lignment in lenticular media
US6856859B1 (en) * 1998-12-31 2005-02-15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cross-direction alignment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6743324B2 (en) * 2001-09-17 2004-06-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aped components from web materials
US6900450B2 (en) * 2002-03-09 2005-05-3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erring item position based on multiple data
US7171283B2 (en) * 2002-08-07 2007-01-3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Web guiding system and method
EP1607357B1 (en) 2003-03-27 2010-05-19 Zuiko Corporation Folding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rticle being fixed
US20050241774A1 (en) * 2004-04-30 2005-11-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aligning materials during a splice
JP4376201B2 (ja) * 2005-04-05 2009-12-02 花王株式会社 搬送複合シートの位置制御方法
JP2007169009A (ja) * 2005-12-22 2007-07-05 Kao Corp 複合シート及び物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2077A (en) * 1996-10-14 1999-08-24 Tecksom International Ltd. Laminating apparatus
CN1342062A (zh) * 1999-07-19 2002-03-27 花王株式会社 制造吸收性制品的方法和用作吸收性制品的一部分的连续部件
CN1668261A (zh) * 2002-07-26 2005-09-14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制造一次性吸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EP1595835A1 (en) * 2003-01-14 2005-11-16 Uni-Charm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uiding side edges of continuously running web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0716782D0 (en) 2007-10-10
CN101795949A (zh) 2010-08-04
JP2010537917A (ja) 2010-12-09
WO2009029017A1 (en) 2009-03-05
US8447425B2 (en) 2013-05-21
GB2457009A (en) 2009-08-05
US20100212136A1 (en) 2010-08-26
EP2190765B1 (en) 2018-06-13
JP5264910B2 (ja) 2013-08-14
EP2190765A4 (en) 2017-09-27
WO2009029017A9 (en) 2010-02-04
EP2190765A1 (en)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5949B (zh) 用于控制幅的装置和方法
CN106796183B (zh) 膜制造方法、膜制造装置
US8273003B2 (en) Web folding apparatus, web folding method, and worn article producing method
WO2017130631A1 (ja) 段ボールシートの不良検出装置及び段ボールシートの不良除去装置並びに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US7632366B2 (en) Folding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rticle being fixed
US9216861B2 (en) Conveyor and conveying method
KR101460698B1 (ko)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연속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WO2006071499A2 (en) Registered lamination of webs using laser cutting
US20190252730A1 (e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de laminate
KR20210147658A (ko)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및 이차전지 제조장치
JP2007169009A (ja) 複合シート及び物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製造装置
KR20080038019A (ko) 감광성 적층체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KR102078685B1 (ko) 이차전지 전극용 고속 노칭 시스템
EP2268488B1 (en) Laminating device and laminating method
JP2016115829A (ja) レーザー照射装置及びレーザー照射方法
CN101522404A (zh) 熔合聚合物膜的多个片
TW201348102A (zh) 清掃用纖維網構件的製造裝置、及製造方法
JP2009502587A (ja) タイヤベルト製造マシンのストリップ位置合わせシステム
KR101700936B1 (ko) 물티슈 포장지 자동 가공 장치
JP2016206170A (ja) 蓄電装置用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蓄電装置用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KR20180023780A (ko) 물티슈 포장지 자동 가공 장치
CN107097278A (zh) 膜制造方法以及膜制造装置
CN114786949B (zh) 生产多个分析测试条的方法和系统
JP2020027721A (ja) セパレータ付き電極製造装置
CZ194099A3 (cs) Způsob a zařízení k výrobě fóliových sáčk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othenburg

Patentee after: Ai Shui Health and Wellness JSC

Address before: Gothenburg

Patentee before: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