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3021A - 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3021A
CN101793021A CN 201010128416 CN201010128416A CN101793021A CN 101793021 A CN101793021 A CN 101793021A CN 201010128416 CN201010128416 CN 201010128416 CN 201010128416 A CN201010128416 A CN 201010128416A CN 101793021 A CN101793021 A CN 101793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sand
soil
aggre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284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3021B (zh
Inventor
徐玉杰
徐常晟
武永新
武振亚
陈宜
祁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 Yujie
Zhao Y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284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3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3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3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3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30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适用于软土或松软土地基,首先通过机械向地基中灌入砂类骨料形成砂桩,然后再通过机械叶片对砂桩及其周边地基土进行搅拌,同时加入固化剂,使地基土和砂类骨料混合均匀凝结形成桩体来加固地基,桩与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软弱地基的目的。事先在地基中加入砂类骨料,可大幅度提高和控制加入砂的配合比,保证成桩的强度、质量和适宜的刚度,是一种低成本、高可靠度、易于调整控制、适应性广、技术经济性好的地基处理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或道路、场地及其它类似构筑物修建时的地基加固方法,尤其是软土或松软土地基加固的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土或松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或填筑路堤、场地时,往往需要作地基加固,由半刚性的桩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这类方法中,典型的有如下几种:
(1)CFG桩加固,其做法是在地基中通过机械成孔,然后在孔内加入水泥、粉煤灰和碎石混合料,经固化形成桩体,从而实现地基加固。该方法的地层适应性强,与混凝土灌注桩相比,由于加入的水泥较少,并采用粉煤灰材料,桩体强度和刚度有所降低,但与搅拌桩相比,与地层的变形协调能力和经济性仍然较差。
(2)搅拌桩加固,其做法是通过机械叶片搅拌地基土,使其同外加的纯水泥浆、纯水泥粉等固化剂混合均匀凝结形成桩体来加固地基。由于桩体采用地基自身的材料,成本较低,但地层适应性差,桩体强度较低,一般为1-1.3MPa左右。在地层较差的淤泥质土、淤泥地段经常不成桩,从而限制了搅拌桩的应用。
(3)砂浆搅拌桩加固,影响搅拌桩桩体强度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地基土中粗颗粒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搅拌桩桩体强度的因素之一,当地基土粗颗粒含量较高时,搅拌桩桩体强度也较高。因此,在粗颗粒含量非常少的软弱地基中加入一定量的粗颗粒,能够显著的提高搅拌桩桩体强度。砂浆搅拌桩就是基于增加地基土中粗颗粒含量而应用的新技术,其做法是在搅拌桩用纯水泥浆中添加粉细砂使之成为水泥砂浆,通过泵送并利用机械叶片搅拌使水泥砂浆与地基土搅拌均匀成桩,砂浆搅拌桩可有效提高桩体强度,但要保证砂浆的可泵送以及与地基土拌合的均匀性,水泥砂浆必须有一定的流动性,掺砂量十分有限,一般只能达到水泥掺量的50%,没能根本解决问题。
(4)旋喷桩加固,其做法是通过高压流体切割地基土体并经机械带动旋转,使土体同外加的固化剂混合均匀凝结形成桩体来加固地基。其特点同搅拌桩类似,实际操作中反浆现象严重,造成浪费,成本相对较高。
以上方法的主要问题是桩体强度和刚度过高,与地基土的变形不协调,不但存在工程安全隐患,同时也不经济,或者是桩体强度和刚度过低,成桩不好,质量难以控制,地层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低成本、高可靠度、易于调整控制、适应性广、技术经济性好的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适用于软土或松软土地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机械向地基中灌入砂类骨料形成砂桩,然后再通过机械叶片对砂桩及其周边地基土进行搅拌,同时加入固化剂,使地基土、砂类骨料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形成桩体来加固地基,并且桩与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
通过振动、锤击、冲击、静压或螺旋输送中的一种或几种工艺方法的组合向地基中灌入砂类骨料形成砂桩。
掺砂量根据需要任意添加,添加量达到土重的15%以上。
所述固化剂包括浆状和粉状的水泥或石灰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固化剂还包括粉煤灰。
所述固化剂中添加有减水剂、早强剂。
所述砂类骨料是砂、碎石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形成的粗细骨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向地基中加入砂类骨料为目的,可大幅度提高和控制加入砂的配合比,保证成桩的强度、质量和适宜的刚度,加砂量可根据设计所需要的桩体强度灵活调整,可以通过振动、锤击、冲击、静压、螺旋输送等机械方法实现。同现有类似技术相比,预加骨料搅拌桩与地层的协调变形能力和经济性要好于灌注桩和CFG桩;而桩体强度、地层适应性、桩体质量及配合比的控制要明显好于搅拌桩、旋喷桩等地基处理方法,与目前的砂浆搅拌桩工艺相比,加砂量可以根据设计所需要的桩体强度自由控制,加砂量可大幅度增加,从根本上解决了搅拌桩和旋喷桩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一种低成本、高可靠度、易于调整控制、适应性广、技术经济性好的地基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地基加固方法,适用于软土或松软土地基,该方法首先通过机械向地基中灌入砂类骨料形成砂桩,然后再通过机械叶片对砂桩及其周边地基土进行搅拌,同时加入固化剂,使地基土、砂类骨料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形成桩体来加固地基,桩与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软弱地基的目的。事先在地基中加入砂类骨料,可大幅度提高和控制桩体的掺砂量,保证成桩的强度、质量和适宜的刚度,是一种低成本、高可靠度、易于调整控制、适应性广、技术经济性好的地基加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依据设计桩体强度和刚度要求,根据室内试验确定桩体中地基土、砂类骨料和固化剂的配合比,并根据配比计算确定地基中的加砂量和砂桩直径。
B:在地基中,通过振动、锤击、冲击、静压、螺旋输送等机械方法形成砂桩,砂桩直径根据加砂量确定。
C:通过机械叶片对砂桩及其周边地基土进行搅拌,同时加入浆状和粉状固化剂,使地基土和砂混合均匀凝结形成桩体。由桩和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某客运专线工程车站到发线预加骨料搅拌桩工点,地层岩性为:杂填土,褐黄色,稍密,稍湿。淤泥质黏土,褐黄色,流塑。黏土,褐黄色,软塑。粉土,褐灰色,密实,稍湿。淤泥质粉质黏土,褐灰色,流塑。淤泥质黏土,褐灰色,流塑。粉质黏土,褐灰色,硬塑。
由于客运专线对路基工后沉降的标准严格,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对CFG桩加固、搅拌桩加固、旋喷桩进行了对比:CFG桩加固地层适应性强桩体强度和刚度较高,但与搅拌桩相比,与地层的变形协调能力和经济性较差;搅拌桩加固由于桩体采用地基自身的材料,成本较低,但地层适应性差,桩体强度较低,一般1-1.3Mpa左右,在地层较差的淤泥质土、淤泥地段经常不成桩;砂浆搅拌桩为了保证砂浆的可泵送性以及与地基土拌合的均匀性,水泥砂浆必须有一定的流动性,掺砂量十分有限,一般只能达到水泥掺量的50%,强度有所提高,但不十分明显,没能根本解决问题;旋喷桩加固其特点同搅拌桩类似,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采用首先通过机械向地基中灌入砂类骨料形成砂桩,然后再通过机械叶片对砂桩及其周边地基土进行搅拌,同时加入固化剂,使地基土和砂混合均匀凝结形成桩体来加固地基的预加骨料搅拌桩,在技术与经济上满足项目的技术要求。
预加骨料搅拌桩桩长为18米,直径为0.5m,根据室内配比试验,达到设计所需要的桩体强度时的掺砂量为土重的15%,水泥掺量为土重的18%。
施工时首先施工砂桩,砂桩施工采用了常用的振动沉管砂桩设备及工艺,沉管直径180mm,砂为细中砂,采用水泥搅拌桩机械及工艺,对砂桩及桩周土进行搅拌,固化剂为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为0.6∶1。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首先通过振动沉管至设计深度(a);向沉管内灌砂并振动提管至地面成砂桩(b);搅拌桩机就位,对准已成砂桩(c);搅拌桩机搅拌已成砂桩及桩周土(d);预加骨料搅拌桩成桩完毕(e)。成桩28天后经取芯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强度为4.5MPa,比一般的纯水泥搅拌桩桩体强度高3-4倍。
实施例2
某线路所处地貌以滨海平原为主,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滨海相、海陆交互相的粘性土、粉土组成。粉质粘土:黄褐色,呈软塑状态,局部为流塑状态;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及粉质粘土,呈流塑状态;粉质粘土:灰黄色,呈可塑~硬塑状态。
设计预加骨料搅拌桩桩长为12米,直径为0.5m,根据室内配比试验,达到设计所需要的桩体强度时的掺砂量为土重的20%,水泥掺量为土重的22%。
施工时,砂桩施工采用冲击法成桩设备及工艺,管径200mm,砂为细中砂,砂桩施工完后,采用水泥搅拌桩机械及工艺,对砂桩进行二次搅拌,固化剂为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为0.55∶1,成桩28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为5.8MPa。
实施例3
某工程地基为:粉质粘土:灰、褐灰色,粘性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淤泥、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灰、褐灰色,软塑~流塑,有腥味。
设计预加骨料搅拌桩桩长为15米,直径为0.5m,设计掺砂量为土重的18%,水泥掺量为土重的20%。
施工时,砂桩施工采用锤击法成桩设备及工艺,管径200mm,砂为细中砂,固化剂为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为0.65∶1,成桩28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为5.2MPa。
当然,本发明可以通过振动、锤击、冲击、静压或螺旋输送中的一种或几种工艺方法的组合向地基中灌入砂类骨料形成砂桩。掺砂量根据需要任意添加,添加量达到土重的15%以上。所述固化剂包括浆状和粉状的水泥或石灰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固化剂还包括粉煤灰。所述固化剂中添加有减水剂、早强剂。所述砂类骨料是砂、碎石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形成的粗细骨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适用于软土或松软土地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机械向地基中灌入砂类骨料形成砂桩,然后再通过机械叶片对砂桩及其周边地基土进行搅拌,同时加入固化剂,使地基土、砂类骨料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形成桩体来加固地基,并且桩与桩间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振动、锤击、冲击、静压或螺旋输送中的一种或几种工艺方法的组合向地基中灌入砂类骨料形成砂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掺砂量根据需要任意添加,添加量达到土重的1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包括浆状和粉状的水泥或石灰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还包括粉煤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中添加有减水剂、早强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类骨料是砂、碎石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形成的粗细骨料。
CN2010101284163A 2010-03-22 2010-03-22 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3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84163A CN101793021B (zh) 2010-03-22 2010-03-22 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84163A CN101793021B (zh) 2010-03-22 2010-03-22 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3021A true CN101793021A (zh) 2010-08-04
CN101793021B CN101793021B (zh) 2011-07-06

Family

ID=42585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84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3021B (zh) 2010-03-22 2010-03-22 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302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6643A (zh) * 2012-11-30 2013-03-20 华侨大学 一种水泥土搅拌桩用新型胶凝材料
CN106836207A (zh) * 2016-11-07 2017-06-13 徐玉杰 一种振动水泥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CN107268625A (zh) * 2017-07-02 2017-10-20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厚抛石类不良地质区的沉桩施工方法
CN108330950A (zh) * 2018-02-08 2018-07-27 沙焕焕 原位土改性制造人造泥岩的方法
JP2018159213A (ja) * 2017-03-22 2018-10-11 株式会社不動テトラ 地盤改良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943571A (zh) * 2020-08-13 2020-11-17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高强度防水性盐渍粉土固化剂及固化方法
CN113235580A (zh) * 2021-04-22 2021-08-10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CN114960609A (zh) * 2022-04-25 2022-08-30 三明学院 一种单组分地聚物加固饱和软土的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1757A (ja) * 1995-10-23 1997-04-28 Daiwa House Ind Co Ltd 杭施工方法
CN1598167A (zh) * 2004-08-30 2005-03-23 江苏东达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原土固化沉桩法及其施工装置
CN101008178A (zh) * 2007-01-12 2007-08-01 中山大学 勾拌法软基处理施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1757A (ja) * 1995-10-23 1997-04-28 Daiwa House Ind Co Ltd 杭施工方法
CN1598167A (zh) * 2004-08-30 2005-03-23 江苏东达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原土固化沉桩法及其施工装置
CN101008178A (zh) * 2007-01-12 2007-08-01 中山大学 勾拌法软基处理施工工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6643A (zh) * 2012-11-30 2013-03-20 华侨大学 一种水泥土搅拌桩用新型胶凝材料
CN106836207A (zh) * 2016-11-07 2017-06-13 徐玉杰 一种振动水泥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JP2018159213A (ja) * 2017-03-22 2018-10-11 株式会社不動テトラ 地盤改良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268625A (zh) * 2017-07-02 2017-10-20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厚抛石类不良地质区的沉桩施工方法
CN108330950A (zh) * 2018-02-08 2018-07-27 沙焕焕 原位土改性制造人造泥岩的方法
CN111943571A (zh) * 2020-08-13 2020-11-17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高强度防水性盐渍粉土固化剂及固化方法
CN111943571B (zh) * 2020-08-13 2022-06-24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高强度防水性盐渍粉土固化剂及固化方法
CN113235580A (zh) * 2021-04-22 2021-08-10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CN114960609A (zh) * 2022-04-25 2022-08-30 三明学院 一种单组分地聚物加固饱和软土的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3021B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3021B (zh) 一种预加骨料搅拌桩的地基加固方法
CN105887837B (zh) 一种现场地面搅拌水泥土桩的施工方法
JP5399573B2 (ja) セメント系深層混合処理用添加剤及びこの添加剤を用いたセメント系深層混合処理改良体の造成方法
CN107572956A (zh) 一种预拌流态固化土
KR20070005645A (ko) 콘크리트 조성물과 그 제조 방법, 점성 조정 방법, 및 이콘크리트 조성물을 사용한 현장 치기 콘크리트 파일의 구축방법
CN106904916B (zh) 一种填海围堰用模袋固化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1250872A (zh) 软弱地基加固的水泥砂浆搅拌桩及其成桩方法
JP6693770B2 (ja) 地盤改良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地盤改良工法
CN109797741A (zh) 一种碳化搅拌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59848A (zh) 一种使用固化土进行肥槽回填的施工方法
CN113636809A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集料填筑材料
KR100699430B1 (ko) 고압분사 그라우트재 주입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반개량공법
JP6370614B2 (ja) 地中連続壁の構築システム
CN106939165A (zh) 一种土体硬化剂和其制备方法及其喷浆方法
CN100355991C (zh) 一种桩土互动浆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
KR101051968B1 (ko) 친환경 그라우트재를 이용한 심층혼합공법
JPH0953071A (ja) 掘削残土の処理方法
KR100272950B1 (ko) 폐기물 매립장의 차수벽 설치공법
CN101487251A (zh) 用于地基加固的预拌灌注水泥土桩的施工方法及所成桩
Christodoulou et al. Principles and developments in soil grouting: a historical review
JP6776391B2 (ja) 地盤改良用材料、セメントミルク、及び地盤改良方法
JP2882259B2 (ja) 水硬性材料及び自硬性安定液
JP2004263069A (ja) 可塑状グラウト材及び該グラウト材の注入工法及び注入システム
CN112794682A (zh) 一种掺有高硅型铁尾矿的预拌流态固化土及其制备方法
JP4027572B2 (ja) 建設残土の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Xu Yujie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300 Tianjin city Hebei District River Road and Kunlun road junction poly Rose Bay phase 5 Room No. 3004

Patentee after: Xu Yujie

Address before: 300011, Hedong District, Tianjin new open Haihe new world, building 2, 11 doors, 26 layers

Patentee before: Xu Yuji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1

Address after: 161031 Qigihar c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gangxi district emerging street Hongshun Jiayuan 1 Building 5 unit 401 room

Co-patentee after: Xu Yujie

Patentee after: Zhao Yang

Address before: 300300 Tianjin city Hebei District River Road and Kunlun road junction poly Rose Bay phase 5 Room No. 3004

Patentee before: Xu Yuji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