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0292A - 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0292A
CN101790292A CN201010002295.8A CN201010002295A CN101790292A CN 101790292 A CN101790292 A CN 101790292A CN 201010002295 A CN201010002295 A CN 201010002295A CN 101790292 A CN101790292 A CN 101790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ance panel
holding portion
housing
section
shel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22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0292B (zh
Inventor
安渡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90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0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0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02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1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incorporating only one trans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2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broadcast-related information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related information
    • H04H60/04Studio equipment; Interconnection of studi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包括箱形壳体,该壳体包括上表面部分、下表面部分和侧表面部分。上表面部分具有大致钝角“V”形形状并包括:平坦的操作面板,其具有操作部件;分界部分,其与操作面板的后端缘邻接;以及平坦、倾斜的显示面板,其与操作面板相比以更大的倾斜角从分界部分向后上方延伸。在该壳体中,分隔部件在下表面部分上设置成竖直地向上延伸至分界部分,并且该分隔部件具有允许前容纳部分和后容纳部分之间连通的开口。分隔部件从下方对分界部分进行支撑以增强上表面部分。

Description

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应用于例如大尺寸混频器装置等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No.3818248(下文中称之为“专利文献”)中披露了已知的例如混频器装置等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的一个实例。这种类型的壳体结构包括由上表面部分、侧表面部分和下壁部分限定的箱形壳体,在上表面部分上设置有显示器和多个操作部件(操作器),下壁部分将布置在安装场所的工作台、地板等上。
在专利文献所披露的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中,平坦的上表面部分具有基本上一致的上升角或倾斜角从而从壳体的前端向后端稍微向上倾斜,并且具有从前端至后端厚度(高度)不发生显著改变的形状。采用该构造,壳体在沿前后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必须具有与将要安装到壳体内的部件中高度最大的部件对应的大高度。因此,壳体不必要地具有大的整体高度,并因此具有大的体积。
为了改善外观设计并减小混频器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需要使壳体的厚度(或高度)最小从而增强操作部件的操作性和混频器装置的显示器的可见性。因此,需要在保证操作部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并且显示器具有良好的可见性的同时减小壳体结构的厚度(高度)。此外,因为大尺寸混频器装置通常具有大的重量,所以即使在厚度较小的位置,壳体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避免在搬运期间发生变形等。
此外,因为传统上已知的混频器装置的壳体在沿前后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具有合适的厚度,因此该壳体具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体积)用于在内部安装例如基板和电源电路等发热部件。因此,可以容易地经由气孔和吸气风扇来产生气流,从而可以保证例如基板和电源电路等发热部件所需的散热性能。然而,在壳体的厚度减小的情况下,壳体的内部体积也将减小。这样,根据壳体的形状,安装到容纳空间中的部件将阻碍气流的形成,这会不必要地减少从发热部件散热的散热量。因此,在减小壳体厚度的情况下,还必须考虑到发热部件的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声音调节装置的改进的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即使在声音调节装置具有大尺寸的情况下也允许减小壳体的厚度,可以保证对壳体内的发热部件具有足够良好的散热性能并且壳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允许操作部件具有优良的操作性且显示器具有优良的可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声音调节装置的改进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箱形壳体,所述箱形壳体包括:上表面部分,其布置有显示器和操作部件;下表面部分;以及侧表面部分,其围绕将所述上表面部分和所述下表面部分连接在一起的侧表面。所述上表面部分包括:大致平坦的操作面板部分,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区域上的多个操作部件;分界部分,其与所述操作面板部分的后端缘连接;以及大致平坦的倾斜的显示面板部分,与所述操作面板部分相比,所述显示面板部分以更大的倾斜角从所述分界部分向后上方延伸。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前容纳部分,其限定在所述操作面板部分和所述下表面部分之间;后容纳部分,其限定在所述显示面板部分和所述下表面部分之间;以及板状的分隔部件,其在所述下表面部分上设置成从所述下表面部分竖直地向上延伸至所述分界部分,所述分隔部件具有穿透地形成的开口以允许在所述前容纳部分和所述后容纳部分之间进行连通。所述分隔部件从下方对所述分界部分进行支撑以增强所述分界部分和位于所述分界部分附近的其它部件。
在本发明的壳体结构中,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部分包括:平坦的操作面板部分,其上设置有多个操作部件;分界部分,其布置成与所述操作面板部分的后端缘邻接;以及平坦的显示面板部分,其设置有显示器,并且从所述分界部分朝向所述壳体的后部斜向上延伸。这样,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可以减小壳体的厚度,尤其是壳体的设置有平坦的操作面板部分的前侧区域的厚度,并由此可以减小壳体的体积。此外,由于板状的分隔部件设置在分界部分的下方并从下方对分界部分进行支撑和增强,因此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可以增加壳体的强度。此外,由于分隔部件具有穿透地形成的开口以允许在前容纳部分和后容纳部分之间进行连通,并且分隔部件的开口可以促进空气在前容纳部分和后容纳部分中的流动,因此本发明可以保证对壳体内的发热部件具有足够良好的散热性能。此外,由于与操作面板部分相比,显示面板部分以更大的倾斜角安装到壳体的后侧区域,所以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可以保证设置在操作面板部分上的操作部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部分上的显示器具有良好的可见性。因此,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可以显著地提高声音调节装置的可用性。
优选的是,在所述后容纳部分中设置有用于将例如电源部分等发热部件安装到所述壳体中的发热部件安装部分。因为显示面板部分与操作面板部分相比以更大的倾斜角进行设置,因此后容纳部分与前容纳部分相比具有更大的内部高度并因此具有更大的内部体积。因此,本发明的壳体结构通过将发热部件布置在壳体的后容纳部分中来保证对发热部件具有足够良好的散热性能。
优选的是,所述操作面板部分布置成与所述下表面部分大致平行。这样,当在将壳体的下表面部分布置在安装场所的水平面上的情况下来安装声音调节装置时,操作面板部分位于水平面内。因此,设置在操作面板部分上的例如音频衰减操作器等滑动型操作部件可以在水平面内进行操作,这允许用户或操作者以最灵活的方式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此外,由于操作面板部分与下表面部分平行地延伸,而设置在操作面板部分的后方的显示面板部分朝向壳体的后部斜向上延伸,因此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可以保证设置在操作面板部分上的操作部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部分上的显示器具有良好的可见性。
优选的是,所述操作面板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部分上的操作部件安装到布置在所述上表面部分的前侧区域中的操作面板安装单元上,并且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单元可围绕设置在所述分界部分前方的枢转点枢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前容纳部分。随着操作面板安装单元做该枢转运动,可以容易地执行前容纳部分的打开/关闭操作。
这样,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允许用户或操作者容易地接触容纳在前容纳部分中的部件,从而有助于维护混频器装置。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壳体结构构造成:在使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单元围绕所述枢转点枢转以关闭所述前容纳部分时,所述操作面板部分的后端缘抵接所述分隔部件,从而将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单元定位在预定关闭位置。因此,在移动操作面板安装单元以将前容纳部分关闭时,操作面板可以进行准确地定位并被保持在预定位置。
以上述方式构造的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即使在声音调节装置具有大尺寸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减小壳体的厚度,可以保证对壳体中的发热部件具有足够良好的散热性能且壳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还可以提高操作部件的操作性和显示器的可见性。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特征,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A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混频器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并且图1B是该混频器装置的后视图;
图2是示出移除了操作面板安装单元和显示器安装单元的混频器装置的壳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混频器装置的壳体结构的示意性侧剖视图;
图4是说明如何将操作面板安装单元安装到壳体上以及操作面板安装单元如何动作的说明图;以及
图5是示出壳体中的分界部分以及位于分界部分附近的部件的详细构造的放大局部剖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混频器装置(声音调节装置)1的外观的透视图,并且图1B是混频器装置1的后视图。图2是示出移除了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和显示器安装单元32的壳体10的透视图。图3是混频器装置1的壳体10的示意性剖视图。在以下描述中,混频器装置1的靠近操作者的一侧称为“前侧”,混频器装置1的与前侧相对的一侧称为“后侧”,并且从混频器装置1的前侧看去时左侧和右侧之间的方向称为“左右水平方向”。混频器装置1的壳体10通常具有箱形形状,该壳体包括:上表面部分20,在上表面部分20上设置有显示器33和多个操作部件(操作器)29(29a-29c)下表面部分40,其布置在上表面部分20下方;以及侧表面部分45,其围绕连接于上表面部分20和下表面部分40之间的侧表面。侧表面部分45包括:前壁46,其限定壳体10的前侧表面;左右侧壁47,其限定壳体10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以及后壁48,其限定壳体10的后侧表面。在前壁46中形成采用狭缝形通孔等形式的气孔46a(参见图3)。下表面部分40具有平坦板状的下壁41、和布置在下壁41下侧的多个腿部42。
此外,如图1A、1B和图2所示,一对侧盖件26布置在侧壁47的外侧,前盖件27布置在前壁46的前侧。每个侧盖件26形成为沿着对应侧壁47延伸;即,各个侧盖件26具有上表面部并在侧面上具有将被操作者的手把持的凹入把持部分26a,上述上表面部形成为沿着上表面部分20延伸的大致钝角“V”形形状。前盖件27具有从壳体10的前端缘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上表面,并且具有设置在下表面上的凹入把持部分27a(参见图3)。侧盖件26和前盖件27借助例如螺栓等紧固件(未示出)固定到壳体10的外表面上。
此外,如图1A、1B和图3所示,具有大致三角形横截面形状并向上突出的上盖件28安装到上表面部分20的位于显示面板31后侧的部分上,即安装到壳体10的后端上部上。在上盖件28下方设置与下壁41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平坦小物件放置部分49(参见图3)。更具体地说,借助螺栓(未示出)等将上盖件28可拆卸地固定到小物件放置部分49上。当从小物件放置部分49上拆除了上盖件28时,可以在小物件放置部分49上放置小物件,例如监视扬声器、字母/字符输入键盘和鼠标等。此外,小物件放置部分49具有端子部分49a,在该端子部分49a上设置有用于与键盘和鼠标连接的例如USB端子。此外,上盖件28具有与端子部分49a位置对应地形成的开口28a,从而经由开口28a露出端子部分49a。
上表面部分20包括:大致平坦的操作面板(操作面板部分)21,其布置在壳体10的前侧区域并具有布置在操作面板上的多个操作部件29;分界部分25,其与操作面板21的后端缘21a邻接;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部分)31,其具有大致平坦的倾斜形状并从分界部分25向壳体10的后部倾斜地延伸,即向后上方延伸,显示面板31具有显示器33和与显示器33相关的多个操作部件。操作面板21与下壁41大致平行地延伸。分界部分25沿着操作面板21的后端缘21a在壳体10的左右水平方向上笔直地延伸。
在上表面部分20中,操作面板21和显示面板31一起限定了大致钝角“V”形形状,分界部分25置于操作面板21和显示面板31之间。这样,在下壁41布置在期望的安装场所的水平表面上(或布置在水平面内)的情况下将壳体10安装到合适位置的状态下,操作面板21位于水平面内,而显示面板31相对于水平面以预定的倾斜角(在示出的实例中为大约45度)向后上方延伸。
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设置在上表面部分20的前侧区域。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包括大致平板状的操作面板21、布置在操作面板21的相对两侧的侧板24(在图3中仅示出一个侧板24的后部)、以及安装到操作面板21下侧的操作部件(操作器)基板23。多个操作部件29安装到操作部件基板23上并经由形成于操作面板21中的小通孔(未示出)从操作面板21的上表面露出。多个操作部件29包括音频衰减操作器29a、开关29b、旋转音量控制器29c等。此外,在操作面板21上设置电子装置,例如液晶显示部分29d。音频衰减操作器29a可沿着混频器装置1的前后方向线性地滑动。音频衰减操作器29a构造成不仅可以由操作者的手动操作而且可以由电动机或其它驱动源(未示出)驱动而滑动。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操作面板21布置成与下表面部分40平行,当混频器装置1布置在水平面内时,操作面板21位于水平面内。因此,使得音频衰减操作器29a在水平面内滑动,从而可以减小用于驱动音频衰减操作器29a的电动机或其它驱动源的负担。因此,本实施例不仅可以减少所需的电动机驱动电力来节省能耗,而且可以允许音频衰减操作器29a稳定地操作。
显示器安装单元32设置在上表面部分20的后侧。显示器安装单元32包括大致平板形状的显示面板31、以及配合在显示面板31中的显示器33。在显示器33的一侧设置操作部件(操作器)34。
图4是说明如何将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和显示器安装单元32安装到壳体10上以及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和显示器安装单元32如何操作或动作的说明图。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可以通过围绕枢轴部(枢转点)47a竖直地枢转来打开和关闭前容纳部分11的上开口11a。更具体地说,一对枢轴部47a设置在前容纳部分11的相对的内侧表面上并从内侧表面水平地向内突出,并且枢轴部47a保持与形成于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的侧板24中的一对接合凹槽24a接合。各个枢轴部47a采用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的小突出部形式,从而向前容纳部分11内侧沿着左右水平方向突出。各个接合凹槽24a是从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的对应侧板24的后端朝向侧板24的前部延伸的相对狭窄的凹槽,并且各个接合凹槽24a具有台阶部分24b,台阶部分24b由于下文所述的原因而沿一定路径形成并弯曲为大致“N”形形状。
当枢轴部47a插入并接合到对应接合凹槽24a中时,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可围绕枢轴部47a竖直地枢转以打开和关闭前容纳部分11的上开口11a。前容纳部分11的上开口11a被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关闭的状态称为“关闭状态”或“关闭位置”,而上开口11a打开的状态称为“打开状态”或“打开位置”。可以通过沿着接合凹槽24a将枢轴部47a向后拉出接合凹槽24a来从壳体10上拆卸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接合凹槽24a的大致N形的台阶部分24b可以防止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与壳体10意外地分离(或从壳体10中滑出)。
此外,显示器安装单元32以如下方式安装。在壳体10的左右侧壁47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枢轴部47b,并且枢轴部47b在插入和接合到在显示器安装单元32的位于其前端附近的相对的左右外侧表面中形成的接合凹槽36中。各个枢轴部47b采用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的小突出部形式,从而向后容纳部分12内侧沿着左右水平方向水平地突出。各个接合凹槽36是从显示器安装单元32的前端向显示器安装单元32的后部延伸的线状狭窄凹槽。枢轴部47b接合到对应接合凹槽36中,显示器安装单元32可围绕枢轴部47b竖直地(即,在前后方向上)枢转。这样,当将显示器安装单元32安装到后容纳部分12的上开口12a上时,可以通过使显示器安装单元32向后枢转而将显示器安装单元32配合到上开口12a中。
在壳体10内,设置限定于操作面板21与下壁41之间的前容纳部分11、以及限定于显示面板31与下壁41之间的后容纳部分12。前容纳部分11是形成于操作面板21下方的容纳空间,在该空间中容纳各种电子部件,例如安装到操作面板21下侧的操作部件基板23、以及安装到下壁41上的薄的小基板13。壳体10中的大多部件设置或容纳在后容纳部分12中,这样保证了在前容纳部分11中存在足够的空间从而不会阻碍空气在前容纳部分11内部的流动。
后容纳部分12是形成于显示面板31下方的空间,后容纳部分12的内部高度和体积比前容纳部分11的内部高度和体积大。后容纳部分12在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扩展板15a的扩展板安装部分15。扩展板安装部分15包括设置在后容纳部分12的左后区域中的大致矩形筐状的框架部件15b、以及形成于后壁48中的开口48a。此外,电路板16设置在框架部件15b的前表面上。如图1B的后视图所示,如图3中向左的箭头指示,经由开口48a将扩展板15a插入到框架部件15b中,以将扩展板15a安装到扩展板安装部分15上。更具体地说,扩展板15a以竖直的取向安装,该扩展板15a的上下端缘插入到形成于框架部件15b的上壁和下壁的相对内表面中的狭缝形插槽(未示出)中。
此外,如图2所示,在后容纳部分12中设置电源单元17。电源单元17是设置在后容纳部分12的右后区域中(即,位于扩展板安装部分15的右方)的大致矩形的箱状装置。如图1B所示,在后壁48的外表面部分上与电源单元17的位置对应地设置用于与电源线的端子连接的电源端子部分48b。此外,在扩展板安装部分15和电源单元17的上方设置吸气风扇18。吸气风扇18固定到后壁48的内表面上,并且在后壁48的与吸气风扇18相对的部分中形成气孔48c。优选的是,在后壁48上沿左右水平方向布置多组吸气风扇18和气孔48c。这些吸气风扇18和气孔48c可以在前容纳部分11和后容纳部分12中产生气流。
此外,如图3所示,在后容纳部分12中,在吸气风扇18前方设置电子部件(发热部件)19,例如趋于产生相对大量热量的基板。为发热量特别大的电子部件19设置散热片19a。也就是说,在混频器装置1的本实施例中,在后容纳部分12中布置发热部件安装部分14,在该发热部件安装部分14上设置例如电子部件19和电源单元17等发热部件,电子部件19和电源单元17是壳体10内的主要发热源。
图5是示出壳体10中的分界部分25以及位于分界部分25附近的部件的详细构造的放大局部剖视透视图。在附图中,以剖视图形式示出分隔部件50和操作面板21。分隔部件50设置在壳体10内并用于在分界部分25的正下方将前容纳部分11和后容纳部分12分隔开。分隔部件50是这样的大致矩形片状金属板部件:其沿着分界部分25在壳体10的左右水平方向上延伸,从而跨越壳体10的左侧和右侧之间,并且从下壁41竖直地向上突出至分界部分25。分隔部件50包括:主体部分51,其布置成与下壁41垂直;下端缘部52,其通过将主体部分51的下端部大致垂直地朝向前侧弯曲来形成;以及上端缘部53,其通过将主体部分51的上端部大致垂直地朝向前侧弯曲来形成。下端缘部52固定到下壁41上,并且上端缘部53固定到分界部分25的下侧上并与操作面板21的后端缘21a抵接。以这样的方式,由分隔部件50从下方对上表面部分20的分界部分25进行支撑,从而由分隔部件50对分界部分25以及分界部分25附近的部件进行机械增强。
分隔部件50的下端缘部52通过固定部分55固定到下壁41。固定部分55包括:固定部55a,其布置在比下端缘部52高的位置;间隔物部件55c,其置于固定部55a和下壁41之间并具有大致圆筒形形状;以及螺栓55b,其将固定部55a固定到下壁41上。固定部55a是从形成于主体部分51的下端区域上的大致倒“U”形凹陷部朝向前侧与下端缘部52平行地突出的大致舌形部分。螺栓55b从下方穿过下壁41的螺栓孔(未示出)并插入到间隔物部件55c中以螺旋地固定到固定部55a上。
此外,当如图4所示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围绕枢轴部47a枢转至关闭位置时,操作面板21的后端缘21a抵接分隔部件50的上端缘部53的下侧以及主体部分51的前表面。这种抵接允许对操作面板21进行适当的定位,即在前后方向上对操作面板21进行适当的定位,并且在竖直(上下)方向上对操作面板21的后端进行适当的定位。
均具有矩形通孔形式的多个开口51a形成为穿过将前容纳部分11和后容纳部分12分隔开的分隔部件50的主体部分51的厚度。开口51a以合适的间隔布置成栅格图案。前容纳部分11和后容纳部分12经由开口51a彼此连通。形成于分隔部件50中的多个开口51a可以促进空气在前容纳部分11和后容纳部分12中流动。也就是说,在壳体10内,空气经由形成于前容纳部分11的前壁46中的气孔46a并经由上表面部分20上的操作部件29与安装有操作部件29的安装孔(未示出)的周缘之间的间隙引入,从前容纳部分11进入后容纳部分12,然后通过风扇18的操作经由气孔48c排出。以上述方式产生的气流可以保证对壳体10中的发热部件具有足够良好的散热性能。事实上,还设置了用于将设置在前容纳部分11中的小基板13与设置在后容纳部分12中的电路部件37(图3)连接在一起的配线、以及用于将设置在操作面板21上的多个操作部件29与设置在后容纳部分12中的电路部件37连接在一起的配线,但是未具体地示出这些配线。形成于分隔部件50中的上述开口51a还用作允许在前容纳部分11和后容纳部分12之间延伸的配线穿过的孔。
此外,在上表面部分20的与分界部分25的位置对应的区域上安装饰板60。饰板60是由挠性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的狭窄板状部件,配合到操作面板21的后端缘21a与显示面板31的前端缘之间,并且将分隔部件50的上端缘部53覆盖。
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可以在显示面板31上方设置用于放置稿本等的放置板80。放置板80具有与后端缘80b连接的杆状后腿部81,后腿部81在显示面板和上盖件28上方朝向壳体10的后部延伸,竖直地向下弯曲成使设置在后腿部81下端的例如小脚轮等滚动部件82与设置在上盖件28中的轨道凹槽28b接合。另一方面,放置板80的前端缘80a位于分界部分25正上方,并且放置板80具有从前端缘80a向下竖直地延伸的笔直杆状前腿部83。在饰板60上布置设置在前腿部83的下端处的滚动部件84,该滚动部件在饰板60的纵向上做滚动运动。以上述方式,放置板80与显示面板31平行地布置在显示面板31上方。通过使前腿部83的下端在饰板60上滚动并且使后腿部81的下端在上盖件28的轨道凹槽28b中滚动,可以使放置板80在显示面板31上方沿着壳体10的左右水平方向滑动。放置板80可拆卸地安装到混频器装置1上。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中,如上所述,壳体10的上表面部分20包括设置有多个操作部件29的平坦操作面板21、位于操作面板21的后端缘21a附近的分界部分25、以及设置有显示器33并从分界部分25朝向壳体10的后部斜向上延伸的平坦显示面板31。这样,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以减小壳体10的厚度,尤其是设置有平坦操作面板21的前侧区域的厚度,并由此可以减小壳体10的体积。此外,由于板状分隔部件50设置在分界部分25的下方并从下方对分界部分25进行支撑和增强,因此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以增加壳体10的强度,尤其是分界部分25以及位于分界部分25附近的其它部件的强度。此外,由于设置在分界部分25下方的分隔部件50以将分隔部件50的表面布置成与上表面部分20、下表面部分40和侧表面部分45垂直的方式来进行固定,因此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以防止分界部分25以及位于分界部分25附近的其它部件的变形和扭曲。这样,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分界部分25以及位于分界部分25附近的其它部件在搬运重量相对较大的混频器装置1时发生变形和扭曲。
此外,由于与操作面板21相比以更大的倾斜角设置显示面板31,因此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以保证设置在操作面板21上的操作部件29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31上的显示器33具有良好的可见性。因此,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以显著提高混频器装置1的可用性。
此外,由于显示面板31从操作面板21的高度位置以相对较大角度向后上方倾斜,所以与前容纳部分11相比,后容纳部分12具有更大的内部高度并且因此具有更大的内部体积。因此,在将例如电源单元17等发热部件布置在壳体10的后容纳部分12中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以保证对发热部件具有足够良好的散热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以借助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的枢转运动将前容纳部分11的上开口11a打开和关闭。这样,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允许用户或者操作者容易接触设置在操作面板安装单元22下侧的操作部件基板23以及容纳在前容纳部分11中的部件,从而有助于维护混频器装置1。
虽然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说明书、附图和以下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主题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5)

1.一种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表面部分,其布置有显示器和操作部件;下表面部分;以及侧表面部分,其围绕将所述上表面部分和所述下表面部分连接在一起的侧表面;
所述上表面部分包括:大致平坦的操作面板部分,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区域上的多个操作部件;分界部分,其与所述操作面板部分的后端缘连接;以及大致平坦的倾斜的显示面板部分,与所述操作面板部分相比,所述显示面板部分以更大的倾斜角从所述分界部分向后上方延伸;
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前容纳部分,其限定在所述操作面板部分和所述下表面部分之间;后容纳部分,其限定在所述显示面板部分和所述下表面部分之间;以及板状的分隔部件,其在所述下表面部分上设置成从所述下表面部分竖直地向上延伸至所述分界部分,所述分隔部件具有穿透地形成的开口以允许在所述前容纳部分和所述后容纳部分之间连通;其中,
所述分隔部件从下方对所述上表面部分的分界部分进行支撑,以增强所述分界部分和位于所述分界部分附近的其它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中,
在所述后容纳部分中设置有用于将发热部件安装到所述壳体中的发热部件安装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中,
所述操作面板部分布置成与所述下表面部分大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中,
所述操作面板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部分上的操作部件安装到布置在所述上表面部分的前侧区域中的操作面板安装单元上,并且
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单元能够围绕设置在所述分界部分前方的枢转点枢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前容纳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结构,其中,
在使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单元围绕所述枢转点枢转以关闭所述前容纳部分时,所述操作面板部分的后端缘抵接所述分隔部件,从而将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单元定位在预定关闭位置。
CN201010002295.8A 2009-01-23 2010-01-20 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02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2654A JP2010171226A (ja) 2009-01-23 2009-01-23 音響調節機器の筐体構造
JP2009-012654 2009-0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0292A true CN101790292A (zh) 2010-07-28
CN101790292B CN101790292B (zh) 2012-03-21

Family

ID=4235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229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0292B (zh) 2009-01-23 2010-01-20 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78771B2 (zh)
JP (1) JP2010171226A (zh)
CN (1) CN1017902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30783A3 (en) * 2009-03-20 2013-04-17 Yamaha Corporation Mixing control apparatus
EP2629440B1 (en) * 2012-02-15 2016-02-10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Ltd. Audio mixing console
JP5795035B2 (ja) * 2013-09-05 2015-10-14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EP3267601B1 (en) * 2016-07-06 2019-10-02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Audio mixer
JP7480537B2 (ja) 2020-03-13 2024-05-10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響処理装置用操作パネル
CN111901999A (zh) * 2020-08-12 2020-11-06 远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社区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3305Y2 (ja) * 1979-12-20 1983-09-30 東亜特殊電機株式会社 机型放送装置における操作盤
JPH01232799A (ja) * 1988-03-11 1989-09-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ミキサー筐体装置
WO1993003549A1 (en) * 1991-07-31 1993-02-18 Euphonix, Inc. Automated audio mixer
US5959610A (en) * 1993-06-21 1999-09-28 Euphonix Computer-mirrored panel input device
US6679358B2 (en) * 2002-04-18 2004-01-20 Sung Hoan Be Bag with integral bottom case
JP2004055865A (ja) * 2002-07-22 2004-02-19 Yamaha Corp 電子機器
JP3786070B2 (ja) * 2002-09-25 2006-06-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3818248B2 (ja) 2002-09-25 2006-09-0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4222122B2 (ja) * 2003-06-24 2009-02-12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
JP3984968B2 (ja) * 2004-03-30 2007-10-03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通信機器
JP2006269687A (ja) * 2005-03-23 2006-10-05 Yamaha Corp ミキシング装置
JP2007188599A (ja) * 2006-01-13 2007-07-26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78771B2 (en) 2012-05-15
US20100188822A1 (en) 2010-07-29
CN101790292B (zh) 2012-03-21
JP2010171226A (ja) 2010-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0292B (zh) 声音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
US7568259B2 (en) Robotic floor cleaner
KR101239562B1 (ko) 전자 장치
US6655645B1 (en)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support for an LCD monitor
KR101760149B1 (ko) 배출기 후드용 내부 프레임 및 배출기 후드
CN101751913B (zh) 电子键盘乐器
CN101835355A (zh) 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
CN215125377U (zh) 一种升降讲台
US8482911B2 (en) Notebook computer and casings for chang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mputer
CN2921930Y (zh) 一种布局合理的电脑主机机箱
CN207987553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05334330U (zh) 高效散热且组装方便的机箱
CN1637850B (zh) 电子键盘乐器
CN209003896U (zh) 洗碗机踢脚板的安装结构
KR102025467B1 (ko) 컴퓨터 일체형 조립 구조의 책상
CN20638850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车载mp3
JP7352932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7932609U (zh) 一种服务器机箱加强结构
CN204562058U (zh) 碗篮以及洗碗机
CN211230993U (zh) 一种蜗壳结构以及空调器
JPH1096585A (ja) 電気冷蔵庫のドアポケット取付構造
CN218100099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机箱
CN110241578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07018756U (zh) 一种显示屏支架的底座
KR0138019Y1 (ko) 전자오락기의 상부 커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