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5792A - 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5792A
CN101785792A CN200910000944A CN200910000944A CN101785792A CN 101785792 A CN101785792 A CN 101785792A CN 200910000944 A CN200910000944 A CN 200910000944A CN 200910000944 A CN200910000944 A CN 200910000944A CN 101785792 A CN101785792 A CN 101785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suction
medicine
squee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0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忠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00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57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5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5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改传统中药的使用方法,根据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技术,提取中药药材自身的全部有效成份,在提取过程中,不破坏原有药材自身的功能和药效,按传统中药药材应用的功能及药理,用技术工艺提取药材精华,理论不变进行提取的技术工艺,是实现量变质不变的工艺方法。改革中药草、木、虫、石、谷五大类的传统用药工艺,完成定性、定量、定型的统一性,使传统方剂随之改变成片、丸、散、粒、液、膏等现代使用方法。改变了传统中药的服药和制作工艺,浓缩有效成份含量,服用方便剂量小,吃中药不再费时费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提取方法,尤其是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属于中医药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是几千年来人们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经验。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是全面的、全方位的,仅中药传统方剂就达万余种之多,还有很多的传方、验方、单方、秘方,治病范围广泛,包罗万象,用之不竭取之不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医学。具WHO公布的资料表明,世界上死亡病例一半以上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药物致死。在我国每年就有数万计的儿童受药物而致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事件,比如抗生素是西方研究的战胜人类感染性疾病的神圣武器,但抗生素可杀死人体内的共生菌,给人类带来严重的药害后果,现代药品已经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后果是无法补偿的。中医方剂、药剂是祖国医学临床实践的结晶,传统医学方剂对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只因为中药按照传统的服用方法,煎药费时费工,中药汤难喝等,造成了吃中药费力,吃西药打针省时,中医受到了排挤,中医药得不到发扬光大。因此,弘扬发展祖国医药,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开发中医传统方剂。弘扬和发掘中医药学这一伟大宝库,将中医药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究发展,改变中药传统用药工艺是必行之路。
本发明的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作用于传统中药工艺改革项目,改变传统的用药方法,提取的药物精华“物质”可改变中药配伍,创造新药发展的基础,为改变我国医疗面貌,弘扬和发展传统中药,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先改2000种传统方剂,常见疾病可得到基本治疗。
改革传统中药使用方法是根据压榨吸滤技术,提取中药材自身的全部有效成份,不破坏原有中药药材自身的功能,是用技术工艺提取中药药材精华,也就是量变质不变的工艺方法。
提取是依中药药材为原料,中药的原材料种类很多,常用的药材就达350多种。分为草、木、虫、石、谷五大类,在提取精华时,把中药材分成花、根、茎、木、皮、粒、石七类,因类型不同工艺流程也有所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改传统中药的使用方法,根据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技术,提取中药药材自身的全部有效成份,在提取过程中,不破坏原有药材自身的功能和药效,按传统中药药材应用的功能及药理,用技术工艺提取药材精华,理论不变进行提取的技术工艺,是实现量变质不变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植物类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技术工艺流程:
中药材的筛选→破碎→液化(醇化)→压榨吸滤→过滤→回流(蒸馏)→烘干→粉末→包装成型。
1、花类中药材筛选后→破碎粗渣→加70度乙醇加温45℃-50℃→醇化2小时30分→压榨吸滤沉淀→取上清液→过滤200目→回流收回乙醇→低温烘干→粉末200目→成品包装。
2、根类中药药材筛选水洗→破碎5-10目粒→1.2丙醇→加温45℃-50℃醇化反应3小时→加水倍量4小时液化→压榨吸滤→沉淀→取上清液→回流回收丙二醇→加热浓缩→烘干→粉末200目→成品包装。
二、虫石类中药药材的压榨吸滤提取工艺流程:
中药材的筛选→粉碎→醇化→搅拌→过滤→分解→冷却→粉末→包装成型。
三、传统中药汤头改型工艺,基本上的流程和前两种相同,只是多种中药药材组合的工艺程序。汤头方剂改型是根据汤头方剂的性能、主治、改变成型,根据配伍的药量、作用而定,口服药可改片、丸、丹、粒、散、液。
四、外用的可按膏、酊、粉这些改型方剂的配方用药,全部是经过提取的精华物质为药基,并不是原材料。
改型的片、丸、丹、粒、散、液、膏、酊、粉等全部按照《中药药典》制作工艺而制作。
另,以上加入的辅料也可以是:淀粉、蔗糖、乳糖、甘露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明胶、甘油、琼脂、碳酸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糊精等。
药剂的剂型可以是: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喷雾剂、滴丸剂等。
如中药败毒散可改型冲剂、丸剂、胶囊可分为多型制剂,主要是为了病患者不用煎药服用,难喝费时费力了。本方汤头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外感身疼头项重,散寒祛湿并疏风。
功效:益气解表,疏风祛湿。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症,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疼,肢体酸痛,胸膈痞闷,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舌苔白腻,脉浮而重取无力。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荨麻疹、痢疾、疟疾、疮疡等。
本方剂是扶正祛邪的常用方剂,具有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的特点方剂,共奏益气解表散寒祛湿之功,是一个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的方剂,但不受病人所喜欢应用,原因就是喝汤药太麻烦,如按着提取方法改变成型,此方大有应用之地,能治多种疾病,如果按着中医加减原则又能变换出多种剂型。
方剂的加减:
1.仓癝散:本方加陈仓米。有益气解表,败毒止呕之功,用于治疗噤口痢,毒气冲心,有热呕吐。
2.荆防败毒散:本方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之功,用于外感风寒湿邪,以及时疫疟疾、痢疾、疮疡具有风寒湿表症者。
3.银翘败毒散:本方去人参加银花、连翘。用于痈疮红肿疼痛,属于热毒者。
4.硝黄败毒散:本方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芒硝、大黄。用于热毒壅遏,表症兼便秘者。
5.疟疾属外感风寒湿邪者,可用本方酌加草果仁、黄芩、槟榔等药。
中药剂变换灵活,治病疗效神圣,主要医生的辨证施治运用得当,疗效神奇,每一味药又能成为一个单方,单方如单方相配就是一个汤头。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取药效成份,改革中药草、木、虫、石、谷五大类的传统用药工艺,完成定性、定量、定型的统一性,使传统方剂随之改变成片、丸、散、粒、液、膏等现代使用方法。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改变了传统中药的服药和制作工艺,浓缩有效成份含量,服用方便剂量小,吃中药不再费时费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提取的药物精华“物质”可改变中药配伍,创造新药发展新药的基础,“药基”养生保健品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药基”为成分,传统中药改革能全面推动中医药的弘扬和发展,改变我国医疗面貌,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能使人们健康水平提高新的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一、植物类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技术工艺流程:
中药材的筛选→破碎→液化(醇化)→吸滤压榨→过滤→回流(蒸馏)→烘干→粉末→包装成型。
1、花类中药材筛选后→破碎粗渣→加70度乙醇加温45℃-50℃→醇化2小时30分→压榨吸滤沉淀→取上清液→过滤200目→回流收回乙醇→低温烘干→粉末200目→成品包装。
2、根类中药药材筛选水洗→破碎5-10目粒→1.2丙醇→加温45℃-50℃醇化反应3小时→加水倍量4小时液化→压榨吸滤→沉淀→取上清液→回流回收丙二醇→加热浓缩→烘干→粉末200目→成品包装。
二、虫石类中药药材的压榨吸滤提取工艺流程:
中药药材的筛选→粉碎→醇化→搅拌→过滤→分解→冷却→粉末→包装成型。
实施例1:
金银花:中医运用广泛,是应用金银花全效成份,金银花本身的有效成份(崂山产)只占14%,余下86%为非药物丢弃,我们所提取的就是这14%的全效金银花成份。金银花功效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温病初期发热恶寒,温病热入气分或入营血,高热口渴,心烦不眠或发斑疹热毒痈肿疮毒等症。这是中医用金银花的广谱性,多属配伍应用,用法多为煎服,用量10克-20克,如果用金银花提取物,不需要煎服,只用提取物1.5克,即可达到金银花用量药效。
实施例2:
板蓝根:板蓝根颗粒是板蓝根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能。主治:温毒发斑、热毒痄腮,喉痹,大头瘟丹毒等症,大头瘟丹毒等症。板蓝根含药效成份为37%,如果把提取物加糖滚成颗粒即为板蓝根颗粒,如果把提取物加糖浆即可成为口服液,板蓝根提取物也可直接内服,功能是相同的,关键是改变了服用量,板蓝根生药用量一般为20克-50克,但提取物用量一般为8克-10克即可达到疗效。
实施例3:
野菊花:筛选,去除野菊花中的杂质、霉烂、陈旧变质物;破碎,将野菊花药材破碎成小片(0.5mm-0.1mm大小);醇化,将野菊花原料加50%乙醇,70℃以上的配比,加热45℃-50℃2小时30分;压榨吸滤,将醇化原料加压、榨干,乙醇药液吸滤后沉淀1小时20分;过滤;回流,将沉淀醇液(上清液)吸出,放置回流器内加热95℃-100℃回收乙醇,乙醇回收后余留浆液加热浓缩成型;烘干,成型的膏状物质进行低温烘干;粉末,将烘干的药块进行粉碎,过200目锣为药末;混合提取物,如果和其他药配用,把不同的提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与调味剂、辅料充分混匀,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
实施例4:
桑白皮:以桑白皮为原料,除去杂质、霉烂、变质物、为筛选;水洗净晾干破碎,“桑白皮”原料破碎机调0.3cm,网破碎;0.3cm片;粒状原料加1.2丙醇按原料50%值反应罐中加热45℃-50℃醇化反应3小时,加倍水量用同等温度4小时液化;吸滤液后将药渣压榨干;沉淀1小时30分、取上清液;回流回收丙二醇;加热浓缩膏状;烘干,将膏药低温烘干块状;粉碎过200目锣成粉末。为桑白皮精取药粉成型包装。
实施例5:
败毒散方剂的组合药材:
处方:紫胡30克、前胡30、川芎30克、枳壳30克、羌活30壳、独活30克、茯苓30克、桔梗30克、人参30克、甘草30克、加生姜、薄荷少许。在提取过程中,将这合成组方的药按比重一起混合提取。
败毒散组合药材→破碎0.5mm以下→液化1.2丙醇按药材量50%配比加热45℃-50℃醇化反应3小时→加水倍量4小时50℃液化→压榨吸滤→沉淀1.5小时取上清液→回流回收丙醇→加热浓缩有膏→低温烘干→200目锣粉末为败毒散提取药末→包装。
包装说明:
包装是根据药基用,和直接治疗用,包装不同,工艺也不同,“药基”包装分两种(1)500g装袋、装瓶;(2)1000g装袋、装瓶。注明名称,作用及用量,直接治疗用药可分为类型包装,比如野菊花提取物压片包装。药粉压片剂,每片0.75g×12片/板,4板装一盒×48片重36g。
每片的重量是按着服用量计算如野菊花生药材用量10g,野菊花的提取物为原料的13%,按着提取精品为1.3g量,压药片时每片量0.75g×2片=1.3g,每次用量。野菊花片用量每次服用2片,每日2次服用。注明:功能、治疗用量等。金银花也是以上的模式,金银花精品粉末压片,每片重量0.8g×12片=板,每盒4板装,盒装48片,重量38.4g,日服2-3次每次2片,因金银花服用量生药量16g,提取物药末为14%,用量0.8g。所以压片重量为片0.8g,包装同上,每板12片每盒4板,丸丹散粒液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根据用量型状而定型。

Claims (1)

1.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实施以下加工工艺流程:
(1)植物类中药材经筛选、破碎、液化(醇化)、压榨吸滤、过滤、回流(蒸馏)、烘干、粉末、最后包装成型;
(2)虫石类中药材经筛选、粉碎、醇化、搅拌、过滤、分解、冷却、粉末最后包装成型。
CN200910000944A 2009-01-23 2009-01-23 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 Pending CN1017857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0944A CN101785792A (zh) 2009-01-23 2009-01-23 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0944A CN101785792A (zh) 2009-01-23 2009-01-23 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5792A true CN101785792A (zh) 2010-07-28

Family

ID=42529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0944A Pending CN101785792A (zh) 2009-01-23 2009-01-23 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57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695A (zh) * 2011-12-29 2012-10-03 王若焱 一种纯植物源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6695A (zh) * 2011-12-29 2012-10-03 王若焱 一种纯植物源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4022A (zh) 一种止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6022A (zh) 一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569712B (zh) 一种治疗感冒风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00358B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中药及其制品
CN101011562B (zh) 参芪温胆汤新剂型及其生产方法
CN105250427A (zh) 一种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2416126A (zh) 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中药组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567A (zh) 一种含绞股蓝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00250B (zh) 一种乌鸡保健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57206A (zh) 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CN111358906B (zh) 一种适用于外感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85963B (zh) 治疗冠心病引发心绞痛的中药制剂
CN1033998C (zh)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物及其配制方法
CN101785792A (zh) 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
CN1261130C (zh) 一种祛癣药物
CN105056170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CN1191086C (zh) 一种治疗夏秋季感冒的药物
CN103169808A (zh) 一种治疗邪毒侵髓型急性牙槽骨骨髓炎等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4998019B (zh) 一种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12642B (zh) 一种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876127A (zh) 一种养血当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7221A (zh) 一种治疗女性性冷淡的中药制剂
CN100559971C (zh) 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的功能型保健食品
CN101264208A (zh) 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75262C (zh) 一种预防治疗非典型肺炎与病毒性肝炎合并症的疏肝理气保肝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