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6170A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56170A CN105056170A CN201510448774.5A CN201510448774A CN105056170A CN 105056170 A CN105056170 A CN 105056170A CN 201510448774 A CN201510448774 A CN 201510448774A CN 105056170 A CN105056170 A CN 1050561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chinese medicine
- medicine composition
- fructus
- rhizom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5-30份、佛手花3-6份、茯苓6-15份、紫苏叶5-10份、元胡3-15份、川楝子3-10份、生姜3-9份、枳实3-9份、山药15-30份、木香1-6份、桂花子5-10份和甘草1-10份。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和胃化湿、消炎止痛、疏肝泄热,行气消滞和止呕散寒的功效,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好、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急性胃炎主要是指因食物中毒、化学品或药物刺激、腐蚀、严重感染等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病变。主要诱因有烈酒、浓茶、咖啡、辛辣食物、药物、物理因素(粗糙食物)、细菌等。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初起时先感到胃脘痞闷,食欲减退,恶心频繁,呕吐后暂时减轻,呕吐物为食物,甚至胆汁。继而出现腹痛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淡绿色,少数病例大便带有黏液脓血。此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现象。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湿热下注,脾胃失调所致。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胃肠湿热型:起病急骤,恶心频繁,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里急后重),便行不爽,便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2)寒湿阻滞型: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胃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治宜疏邪化浊,散寒除湿。
(3)食滞胃肠型:恶心厌食,得食欲甚,吐后发快,腹痛,泻下秽臭,急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治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中国专利申请201310580356.2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芒叶小米草1-5份、炒麦芽13-17份、枳壳1-5份、五味子6-10份、蒲公英4-8份、建曲10-14份、雨久花6-10份、云苓10-14份、佛手4-8份、陈皮13-17份、黄芪4-8份、麦芽6-10份、炒卜子4-8份。该中药组方合理、疗效明确,但是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制备工艺将该药物组合物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和胃化湿、消炎止痛、疏肝泄热,行气消滞和止呕散寒的功效,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好、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造工艺将该药物组合物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百眼藤5-30份、佛手花3-6份、茯苓6-15份、紫苏叶5-10份、元胡3-15份、川楝子3-10份、生姜3-9份、枳实3-9份、山药15-30份、木香1-6份、桂花子5-10份和甘草1-10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5份、佛手花3份、茯苓6份、紫苏叶5份、元胡3份、川楝子3份、生姜3份、枳实3份、山药15份、木香1份、桂花子5份和甘草1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30份、佛手花6份、茯苓15份、紫苏叶10份、元胡15份、川楝子10份、生姜9份、枳实9份、山药30份、木香6份、桂花子10份和甘草10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20份、佛手花5份、茯苓10份、紫苏叶7份、元胡10份、川楝子6份、生姜6份、枳实6份、山药25份、木香3份、桂花子8份和甘草5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口服制剂。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滴丸剂。
相应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称取百眼藤、佛手花、茯苓、紫苏叶、元胡、川楝子、生姜、枳实、山药、木香、桂花子和甘草并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3-10倍加入体积浓度为30%-9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3次,回流时间为1-3h,过滤,得到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中药浸膏,干燥,粉碎成粉末,过六号筛,即得中药组合物。
百眼藤又名爬山虎、五眼子、泥藤草等,是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细叶巴戟天的全株。味甘,性凉,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和胃化湿的功效。
佛手花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有疏肝理气、和胃快隔的功效,佛手花主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中医认为佛手花性平,归肝经,用于胃气痛。佛手果实富含维生素C,芳香辛散。将果实切成薄片,用沸水冲饮,有健脾,解酒之功效,并长于舒肝和胃、行气止痛。对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所致的肋胁胀痛、脘腹痞闷及呕吐食少等症有一定疗效。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紫苏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紫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紫苏叶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紫苏叶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紫苏叶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紫苏叶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元胡史载于《开宝本草》,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中医认为,元胡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气畅血行,通则不痛。临床证实本品止痛作用较乳香、没药、五灵脂为强,为中药中的止痛良药,对胃脘作痛及经行腹痛尤为效捷,配伍应用效果更佳。
川楝子是新疆一种独特的药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的功效。
生姜别名:姜、干姜、姜皮。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的功效。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温肺止咳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枳实属理气中药,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的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枳实的提取物还有抗炎的功能。枳实用于胸腹胀满。枳实理气行气作用较强,故一般认为本品有破气作用,功用行气滞、除胀满。
山药的主要品种有薯蓣、参薯、褐色薯蓣、山薯、野山药、日本薯蓣、日本大和长予,别名:山药、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玉延。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木香是菊科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称。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云木香。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健脾消滞的功效,但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行气滞宜生用,止泻痢宜煨用。芳香不宜久煎。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常配砂仁、陈皮同用。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可配川楝、枳壳同用。用于健脾消滞,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可配人参、白术、砂仁、半夏、附子、赤茯芩等同用。
桂花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果实,味甘、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温中行气止痛的功效。主胃寒疼痛、肝胃气痛。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在中医学术里,经常用甘草来调和诸药,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等功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与其他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相比,在和胃化湿、消炎止痛、疏肝泄热,行气消滞和止呕散寒等方面具有更显著功效。
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为天然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作用全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具有配伍科学、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好、副作用低、服用方便和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代表本发明人发现的在本发明的实践中发挥良好作用的技术。然而,在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可以做出许多改变,并仍然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结果,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5份、佛手花3份、茯苓6份、紫苏叶5份、元胡3份、川楝子3份、生姜3份、枳实3份、山药15份、木香1份、桂花子5份和甘草1份。
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原料,将原料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3倍加入体积浓度为3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次,回流时间为1h,过滤,得到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中药浸膏,干燥,粉碎成粉末,过六号筛,即得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加入细粉重量10倍的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6000,混合均匀,加热,乳化得到药液,放入滴丸机中滴制,加入细粉重量1/10的冷凝液液体石蜡,制得丸状,其中,冷凝液与基质不相混溶,滴丸成型后,除去液体石蜡,并干燥整理,进行质检,经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得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的滴丸剂。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30份、佛手花6份、茯苓15份、紫苏叶10份、元胡15份、川楝子10份、生姜9份、枳实9份、山药30份、木香6份、桂花子10份和甘草10份。
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原料,将原料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5倍加入体积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回流时间为2h,过滤,得到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中药浸膏,干燥,粉碎成粉末,过六号筛,即得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往细粉中加入10%的淀粉浆,制备得到软材,过14目尼龙筛制粒,于70℃下干燥至水分3%以下,装入3号软胶囊壳中,即得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20份、佛手花5份、茯苓10份、紫苏叶7份、元胡10份、川楝子6份、生姜6份、枳实6份、山药25份、木香3份、桂花子8份和甘草5份。
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原料,将原料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10倍加入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回流时间为3h,过滤,得到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中药浸膏,干燥,粉碎成粉末,过六号筛,即得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将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片剂。先往细粉中加入等量的填充剂糖粉、润湿剂蒸馏水、崩解剂羟丙基淀粉和润滑剂滑石粉,获得制软材,将制软材放入旋转挤压式制粒机,得到湿颗粒,在80℃条件下干燥,得到干颗粒,过20目筛除去粗大颗粒,使颗粒均匀,再加入10%的润滑剂滑石粉和20%的崩解剂羟丙基淀粉,混合均匀,压片,得到片剂,进行质检,经检验合格后,封装,即得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片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热板镇痛的影响
1、实验方法:
将体重22-24g的雌性小鼠放在热板测痛仪上,筛选合格小鼠110只(舔后足时间<5s或>30s弃置,为防止足部烫伤,设置60s的截止时间),以小鼠添后足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将110只小鼠随机分为11组,10只/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A组、B组和C组,A组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滴丸剂,捣碎,加水调成高、中、低剂量组;B组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胶囊剂,捣碎,加水调成高、中、低剂量组;C组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片剂,捣碎,加水调成高、中、低剂量组。具体剂量如表1所示。分别给各组小鼠灌胃给药,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三九胃泰颗粒(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705),其他组灌胃相对应的本发明药物,1次/天,连续给药14d后,测定末次药后60min、120min发生添足反应的时间。
2、实验结果:
表1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时间表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
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以小鼠出现舔足的时间作用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物是否具有镇痛作用。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时间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1h和2h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个给药组的小鼠添足反应的潜伏期均大于模型组,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并且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潜伏期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说明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延长小鼠对热板刺激的添足反应潜伏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中,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的镇痛效果最好。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三九胃泰颗粒也延长了小鼠添足反应的潜伏期,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镇痛作用,有效减缓由于急性胃炎引起的疼痛,对于治疗急性胃炎有显著效果。
临床疗效观察
1、病例选择:在200例眼底出血临床志愿者患者中,男性患者110例,女性患者90例,年龄段为19-69岁,平均年龄为44岁,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
2、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经医生确诊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经医生诊断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经医生诊断没有任何改善或病情更严重。
3、服用方法:将2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人,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片剂(0.35g*100片/瓶),每日3次,每次4片,连服半个月。对照组服用三九胃泰颗粒(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705),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服用半个月。
4、治疗结果:
本发明采用三九胃泰颗粒作为对照组,其主要成分包括三叉苦、九里香、两面针、木香、黄芩、茯苓、地黄和白芍,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的功效。通过临床试验可知,治疗组的治愈率高达80%,总有效率达到90%,远高于对照组61%的治愈率和78%的总有效率,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特别是实施例3制得的药物在治疗急性胃炎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作为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使用。
Claims (7)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5-30份、佛手花3-6份、茯苓6-15份、紫苏叶5-10份、元胡3-15份、川楝子3-10份、生姜3-9份、枳实3-9份、山药15-30份、木香1-6份、桂花子5-10份和甘草1-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5份、佛手花3份、茯苓6份、紫苏叶5份、元胡3份、川楝子3份、生姜3份、枳实3份、山药15份、木香1份、桂花子5份和甘草1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30份、佛手花6份、茯苓15份、紫苏叶10份、元胡15份、川楝子10份、生姜9份、枳实9份、山药30份、木香6份、桂花子10份和甘草1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百眼藤20份、佛手花5份、茯苓10份、紫苏叶7份、元胡10份、川楝子6份、生姜6份、枳实6份、山药25份、木香3份、桂花子8份和甘草5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口服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滴丸剂。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称取百眼藤、佛手花、茯苓、紫苏叶、元胡、川楝子、生姜、枳实、山药、木香、桂花子和甘草并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3-10倍加入体积浓度为30%-9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3次,回流时间为1-3h,过滤,得到滤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中药浸膏,干燥,粉碎成粉末,过六号筛,即得中药组合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48774.5A CN105056170A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48774.5A CN105056170A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6170A true CN105056170A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485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48774.5A Withdrawn CN105056170A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5617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97819A (zh) * | 2016-01-28 | 2016-04-20 | 高桂田 |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 |
CN106492095A (zh) * | 2016-11-29 | 2017-03-15 | 陈先亚 | 一种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9388A (zh) * | 2011-09-16 | 2012-01-18 | 解德俊 |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191392A (zh) * | 2013-04-07 | 2013-07-10 | 高蓉 | 一种用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 |
CN103721104A (zh) * | 2013-12-27 | 2014-04-16 | 亳州市京皖中药饮片厂 | 一种治疗胃病中药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
CN104043009A (zh) * | 2014-06-05 | 2014-09-17 | 湖州康企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 |
CN104491802A (zh) * | 2014-12-17 | 2015-04-08 | 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急慢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
2015
- 2015-07-28 CN CN201510448774.5A patent/CN10505617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9388A (zh) * | 2011-09-16 | 2012-01-18 | 解德俊 |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191392A (zh) * | 2013-04-07 | 2013-07-10 | 高蓉 | 一种用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 |
CN103721104A (zh) * | 2013-12-27 | 2014-04-16 | 亳州市京皖中药饮片厂 | 一种治疗胃病中药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
CN104043009A (zh) * | 2014-06-05 | 2014-09-17 | 湖州康企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 |
CN104491802A (zh) * | 2014-12-17 | 2015-04-08 | 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急慢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97819A (zh) * | 2016-01-28 | 2016-04-20 | 高桂田 |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 |
CN106492095A (zh) * | 2016-11-29 | 2017-03-15 | 陈先亚 | 一种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492095B (zh) * | 2016-11-29 | 2019-09-06 | 陈先亚 | 一种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47304A (zh) | 一种治疗虚寒性胃肠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520577A (zh) | 一种治疗尘肺、清肺养心的药食两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58646A (zh) | 一种润肠通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08623A (zh) | 具有妇女产后强身作用的瑶族洗浴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13789A (zh) | 一种通便排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88131A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043077A (zh) | 一种用于补气血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056170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2293964B (zh) |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77483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95103B (zh) | 消食健脾的药物 | |
CN105435189A (zh) |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4906511A (zh) | 一种用于反流性食管炎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84237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40773A (zh) |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 |
CN105267558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3784720A (zh) | 一种降血糖尿糖的中药制剂 | |
CN103877484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口服液 | |
CN104056234A (zh) | 一种解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13384A (zh) | 缓解痛经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00026B (zh) | 治疗胃切除术后消化不良及反酸中药组合物 | |
CN105125693A (zh) |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62301A (zh) | 香苓开胃颗粒 | |
CN105148248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胃炎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4940777A (zh) | 一种治疗肝旺脾弱型经行泄泻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