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4291A - 血液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4291A
CN101784291A CN200880102855.8A CN200880102855A CN101784291A CN 101784291 A CN101784291 A CN 101784291A CN 200880102855 A CN200880102855 A CN 200880102855A CN 101784291 A CN101784291 A CN 101784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mentioned
dialysis solution
testing agency
atmospher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28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4291B (zh
Inventor
村上智也
丰田将弘
县麻华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kis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kkis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kis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kkis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84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4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53Interfaces between patient blood circulation and extra-corporal blood circu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07Regulation parameters
    • A61M1/3609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od, e.g. haematocrit, urea
    • A61M1/36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od, e.g. haematocrit, urea before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07Regulation parameters
    • A61M1/3609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od, e.g. haematocrit, urea
    • A61M1/3612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od, e.g. haematocrit, urea after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53Interfaces between patient blood circulation and extra-corporal blood circuit
    • A61M1/3656Monitoring patency or flow at connection sites; Detecting disconnections
    • A61M1/3658Indicating the amount of purified blood recirculating in the fistula or shu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可使血液具有的特有的峰值更清楚,可确实并以良好的精度进行血液再循环的检测。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包括血液回路(1);血液泵(3);透析器(2);透析液导入管线(7)和透析液排出管线(8);复式泵(P);加压泵(11);血液浓缩机构;检测通过该血液浓缩机构提供的特有的峰值的检测机构(5a,5b),其中,血液浓缩机构包括从透析液排出管线(8)的加压泵(11)和复式泵(P)之间延伸,前端向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管线(13);可将该大气开放管线(13)开放或关闭的电磁阀(14),通过该电磁阀(14),将大气开放管线(13)开放,由此,对在透析器(2)流动的血液,进行急剧并且短时间的浓缩,使其具有特有的峰值。

Description

血液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边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一边对其净化的血液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血液净化疗法,比如,在透析治疗中,采用由柔性管形成的血液回路,以便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该血液回路主要由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构成,该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安装从患者采取血液的动脉侧穿刺针;该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安装将血液返回到患者的静脉侧穿刺针,在该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介设透析器,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的净化。
上述透析器为下述的结构,在其内部,设置多个中空丝,血液通过相应的中空丝的内部,并且透析液可在外侧(中空丝的外周面和外壳的内周面之间)流动。在中空丝中,在其壁面形成微小的孔(bore),构成血液净化膜,通过中空丝内部的血液的代谢物等从血液净化膜中透过,排到透析液内,同时排出代谢物而净化的血液返回到患者的体内。另外,在透析装置的内部,设置用于从患者的血液中去除水分的除水泵,在透析治疗时进行除水。
但是,在比如,将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穿刺到患者的动静脉瘘管(通过外科手术,将动脉和静脉连接的部位)和其周边,进行体外循环时,产生从该静脉侧穿刺针被净化,返回到患者的体内的血液不经过患者的脏器等,而再次从动脉侧穿刺针导入的血液再循环。如果产生这样的血液再循环,则进一步使已净化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由此,必须要求该部分的净化的血液的体外循环量减少,这样,产生血液净化效率降低的不利情况。
然而,在过去,人们提出有下述的透析装置,其中,急剧地并且按照较短时间驱动除水泵,由此,使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的浓度的变化具有特有的峰值,可以此作为记号,检测血液再循环(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按照在上述文献中公开的透析装置,检测血液浓度的传感器(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的传感器)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中,通过上述传感器,检测特有的峰值,由此,可检测透析治疗中的血液再循环。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0-502940号文献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过去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急剧地并且按照较短时间驱动除水泵,由此,使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的浓度的变化,具有特有的峰值,这样,具有下述的问题。即,除水泵按照以通常,0.5~1.0(L/H)程度驱动的方式设定,急剧地并且按照较短时间驱动,使血液浓度具有特有的峰值的情况是无法估计的。于是,象过去那样,在通过除水泵获得特有的峰值的场合,具有该特有的峰值不明晰,通过检测机构的检测困难的故障。
本发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可以更短的时间,明晰应使血液具有的特有的峰值,可确实并且以良好的精度进行血液再循环的检测。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由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构成,以便使已采取的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设置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泵;血液净化机构,其连接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对在该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进行净化;与该血液净化机构连接的透析液导入管线和透析液排出管线;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其跨过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和透析液排出管线而设置,用于将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导入上述血液净化机构,并且将导入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排出;加压泵,其连接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的上述血液净化机构和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使透析液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流向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可赋予血液浓度的变化特有的峰值的血液浓缩机构;检测通过上述血液浓缩机构赋予的特有的峰值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血液浓缩机构包括大气开放管线,其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的上述加压泵和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延伸,前端向大气开放;可将该大气开放管线开放或关闭的阀机构;通过借助上述阀机构将大气开放管线开放,对在上述血液净化机构中流动的血液进行急剧并且短时间的浓缩,使其具有上述特有的峰值。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通过上述检测机构检测的特有的峰值,可检测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返回到患者的血液再次导入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而流动的再循环血液。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的上述加压泵和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连接规定容量的气泡分离腔,并且上述大气开放管线从上述气泡分离腔延伸。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机构由设置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的第1检测机构,与设置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第2检测机构构成。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运算机构,该运算机构可对通过上述第1检测机构和第2检测机构检测的特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可对在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中的再循环血液所占的比例进行运算。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检测机构和第2检测机构由血细胞比容传感器构成,其检测在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的血细胞比容值。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间可在10秒以下任意地设定。
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间根据血液浓度信息或压力信息,按照自动地为最佳的方式进行控制。
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可任意地改变上述加压泵的转数。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透析液压力警报,静脉压力警报或透析器入口压力警报等的警报装置,并且从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刻,仅按照一定时间放大上述警报装置的警报幅度,或从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间,仅按照一定时间减缓上述警报装置的警报监视。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通过借助阀机构,将大气开放管线开放,对在血液净化机构中流动的血液进行急剧并且短时间的浓缩,使其具有特有的峰值,由此,可以更短的时间,明晰对血液应赋予的特有的峰值,可确实地并且以良好的精度,进行患者的血管通路(blood access)的参数的检测。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可以更短的时间,对血液应赋予的特有的峰值明晰,可确实并以良好的精度进行血液再循环的检测。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在透析液排出管线的加压泵和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连接规定容量的气泡分离腔,并且上述大气开放管线从上述气泡分离腔延伸,由此,可沿用已有的透析装置,将其用于本发明。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由于检测机构由设置于动脉侧血液电路中的第1检测机构,与设置于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第2检测机构构成,故可通过血液浓缩机构,进行是否赋予特有的峰值的确认,并且减少计算再循环血液的比例时的参数,可确实并以良好的精度进行血液再循环的检测。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由于具有运算机构,该运算机构可对通过第1检测机构和第2检测机构检测的特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对在动脉侧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中的再循环血液所占的比例进行运算,故与根据血液流量、除水流量等的其它的参数计算再循环血液的比例的场合相比较,误差少,可以更高的精度进行血液再循环的检测。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由于第1检测机构和第2检测机构由检测在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的血细胞比容值的血细胞比容传感器构成,故可更加良好地进行特有的峰值的检测。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由于阀机构的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间可在10秒以下任意地设定,故可在较短时间,进行充分的测定精度。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由于阀机构的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间根据血液浓度信息或压力信息,按照自动地为最佳的方式控制,故可以更高的精度,确实地进行患者的血管通路的参数的检测。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由于在阀机构的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可任意地改变加压泵的转数,故可控制所具有的负压的值。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由于具有透析液体压力警报、静脉压力警报或透析器入口压力警报等的警报装置,并且从阀机构的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刻,仅按照一定时间将该警报装置的警报幅度扩大,或者从阀机构的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刻仅按照一定时间减缓该警报装置的警报监视,这样可抑制误警报。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表示通过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第2检测机构检测的血细胞比容值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3为表示通过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第1检测机构检测的血细胞比容值的变化(具有再循环的场合)的曲线图;
图4为表示血液净化装置中的第1检测机构、第2检测机构、运算机构和显示机构的连接关系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用于一边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对该血液进行净化,适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所采用的血液透析装置。上述血液透析装置象图1所示的那样,主要由连接有作为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器2的血液回路1;一边将透析液供给透析器2,一边进行除水的透析装置主体6构成。
血液回路1象该图所示的那样,主要由通过柔性管形成的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构成,在该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之间连接透析器2。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前端,连接动脉侧穿刺针a,并且在中途,设置蠕动型的血液泵3、除泡用的点滴腔4a和第1检测机构5a。另一方面,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连接静脉侧穿刺针b,并且在中途连接第2检测机构5b和除泡用的点滴腔4b。
另外,在将动脉侧穿刺针a和静脉侧穿刺针b穿刺于患者中的状态,如果驱动血液泵3,则患者的血液一边通过点滴腔4a进行除泡处理,一边通过动脉侧血液回路1a到达透析器2处,通过该透析器2进行血液净化,一边通过点滴腔4b进行除泡,一边通过静脉侧血液回路1b返回到患者的体内。即,一边使患者的血液在血液回路1中进行体外循环,一边通过透析器2而进行净化。
在透析器2的外壳部中形成血液导入口2a、血液导出口2b、透析液导入口2c和透析液导出口2d,在其中的血液导入口2a上连接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基端,在血液导出口2b上连接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基端。另外,透析液导入口2c和透析液导出口2d分别与从透析装置主体6延伸设置的透析液导入管线7和透析液排出管线8连接。
在透析器2的内部接纳有多根中空丝,该中空丝的内部构成血液的流路,并且中空丝外周面和外壳部的内周面之间构成透析液的流路。该中空丝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其中,形成多个贯穿其外周面和内周面的微小孔(bore),形成中空丝膜,经由该膜,血液中的杂质等可透过到透析液的内部。
另一方面,透析装置主体6主要由复式泵P(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在透析液排出管线8中,绕过复式泵P而连接的旁路管线9;与该旁路管线9连接的除水泵10;使透析液从透析器2向复式泵P的排液侧Pb流动的加压泵11;气泡分离腔12;大气开放管线13;电磁阀14(阀机构)构成。
复式泵P跨过透析液导入管线7和透析液排出管线8而设置,用于将透析液从该透析液导入管线7导入透析器2(血液净化机构),并且将导入该透析器2中的透析液从透析液排出管线8排出。即,复式泵P由供给侧Pa和排液侧Pb基本等量的定量型的泵构成,从该供给侧Pa到排液侧Pb的透析液的流路在电磁阀14关闭的状态,构成封闭系统(保持封闭的状态)。
加压泵11连接于透析液排出管线8中的透析器2和复式泵P之间,用于使透析液从该透析器2流向复式泵P,象离心型的那样,由非容积型泵(压力控制型)构成。
此外,透析液导入管线7的一端与透析器2(透析液导入口2c)连接,并且另一端与调制规定浓度的透析液的透析液供给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另外,透析液排出管线8的一端与透析器2(透析液导出口2d)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图中未示出的排液机构连接,从透析供给装置供给的透析液在通过透析液导入管线7到达透析器2之后,通过透析液排出管线8和旁路管线9,送向排液机构。
除水泵10用于将水分从在透析器2中流动的患者的血液中去除。即,如果驱动上述除水泵10,由于复式泵P为定量型,故与从透析液导入管线7导入的透析液量相比较,从透析液排出管线8排出的液体的容量增加,仅按照该较多的容量,将水分从血液中去除。另外,也可通过上述除水泵10以外的机构(比如,采用平衡腔等的机构),将水分从患者的血液中去除。
气泡分离腔12称为所谓的脱气腔,由连接于透析液排出管线8的加压泵11和复式泵P之间的规定容量的腔形成,按照可捕获透析液中的气泡的方式构成。从该气泡分离腔12,延伸设置有已描述的旁路管线9,并且延伸有大气开放管线13。该大气开放管线13的前端向大气开放,在其中途,连接作为阀机构的电磁阀14。
电磁阀14可实现开闭,以便将大气开放管线13开放或关闭,在开放状态,气泡分离腔12与外气连通,在关闭状态,该气泡分离腔12与外气隔断。另外,在透析治疗前或透析治疗后,如果对电磁阀14进行操作,打开大气开放管线13,则可将在气泡分离腔12内捕获的气泡排放到大气中。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大气开放管线13,与作为阀机构的电磁阀14构成本发明的血液浓缩机构,对该电磁阀14进行操作,使大气开放管线13开放,由此,对在透析器2中流动的血液,进行急剧并且短时间的浓缩,可使其具有特有的峰值。即,在透析治疗中,如果对电磁阀14进行操作,打开关闭状态的大气开放管线13,由于加压泵11的出口压力与大气压力基本相同,故在加压泵11的上游侧,在瞬间产生较高的负压,对在透析器2(血液的流路)中流动的血液,进行急剧并且短瞬间的除水(血液浓缩)。
由此,可按照大大超过通过除水泵10的驱动产生的限外过滤压力的方式,并且短时间地对血液进行大量的除水,可使血液浓度(血细胞比容值)的变化具有特有的峰值。另外,电磁阀14的大气开放管线13的开放在较短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大气开放管线13的开放,可设置10秒以下的任意的时间,并且即使1秒仍具有充分的测定精度)进行,马上对电磁阀14进行操作,由此,关闭大气开放管线13。最好,该电磁阀14的大气开放管线13的开放时间根据血液浓度信息(涉及患者的血液浓度的信息)、压力信息(静脉压力、透析液压力等),按照自动地达到最佳的方式进行控制。在这里,本发明的“急剧并且短时间”指可确认在经过回路之后赋予的脉冲的程度的值和时间,“特有”指可与泵的变化、患者的体动的其它的原因的变化图案相区别的意思。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水速度在普通的除水的10倍以上。
患者的血液浓度信息也可为患者的血液浓度(血细胞比容值、血红蛋白浓度等),或可作为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流动的血压的静脉压力(比如,根据点滴腔4b的空气层的压力计算的静脉压力)或由作为从透析器2导出的透析液的压力的透析液压力(透析液排出管线8的透析器2之后的透析液的液体压力)导出。
然后,在电磁阀14的大气开放管线13的开放时,最好,可任意地改变加压泵11的转数。由此,可控制所提供的负压的值。另外,在具有透析液体压力警报、静脉压力警报或透析器入口压力警报等的警报装置的场合,也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从电磁阀14的大气开放管线13的开放时刻,按照一定时间,将该警报装置的警报幅度(应警报的范围)扩大,抑制误警报。另外,也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为了进一步抑制误警报,从电磁阀14的大气开放管线13的开放时刻,仅按照一定时间减缓该警报装置的警报监视。
第1检测机构5a和第2检测机构5b分别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检测在这些回路中流动的血液的浓度(具体来说,指血细胞比容值)。该第1检测机构5a和第2检测机构5b由血细胞比容传感器构成,上述血细胞比容传感器包括比如,LED等的发光元件和发光二极管等的感光元件,从发光元件对血液照射光,并且由感光元件对该透射的光或反射的光进行感光,由此,检测表示患者的血液浓度的血细胞比容值。
具体来说,根据从感光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计算表示血液的浓度的血细胞比容值。即,构成血液的红血球、血浆等的各成分分别具有固有的吸光特性,以电光学方式对利用该特性测定该血细胞比容值所必需的红血球进行定量处理,这样可计算血细胞比容值。更具体地说,从发光元件照射的近红外线射入血液中,受到吸收和散射的影响,由感光元件进行感光。根据该已感光的光的强弱,对光的吸收散射率进行分析,计算血细胞比容值。
由于如上那样构成的第1检测机构5a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故经由透析治疗中的动脉侧穿刺针a检测从患者采取的血液的血细胞比容值,并且由于第2检测机构5b设置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故检测通过透析器2净化,返回到患者中的血液的血细胞比容值。即,将电磁阀14开放而赋予的特有的峰值首先通过第2检测机构5b检测(参照图2),然后,在该血液再次到达动脉侧血液回路1a,具有再循环的场合,第1检测机构5a可检测(参照图3)残留于该再循环血液中的特有的峰值。
由此,通过第2检测机构5b操作电磁阀14,进行是否具有将大气开放管线13开放而造成的特有的峰值的赋予的确认,并且可通过第1检测机构5a,检测再循环血液的有无。即,由于可进行是否赋予特有的峰值的确认,故与仅仅在动脉侧血液回路中设置检测机构的场合相比较,可确实而以良好的精度进行血液再循环的检测。
另外,上述第1检测机构5a和第2检测机构5b象图4所示的那样,与设置于透析装置主体6上的运算机构15电连接,该运算机构15与液晶画面等显示机构16电连接。该运算机构15由比如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对由第1检测机构5a和第2检测机构5b检测的血细胞比容值(特有峰值)进行比较,可对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流动的血液中的再循环血液所占的比例进行运算。
具体来说,在具有血液再循环的场合,由于赋予特有的峰值,故运算机构15预测该血液到达第2检测机构5b时的时间(图2中的时间t1)和再循环,到达第1检测机构5a的时间(图3中的t3),在赋予特有的峰值之后,对在经过时间t1时通过第2检测机构5b检测的血细胞比容值,与经过时间t3时通过第1检测机构5a检测的血细胞比容值进行比较。
象这样,通过预测血液到第2检测机构5b时的时间t1,与再循环而到第1检测机构5a的时间t3,可判断心肺再循环(经净化的血液仅仅通过心脏、肺,不通过其它组织、脏器等,抽出到体外的现象),与作为测量对象的再循环。另外,也可代替上述方法,通过运算机构15识别通过第1检测机构5a和第2检测机构5b检测的血细胞比容值超过规定的数值,对超过该数值的血细胞比容值之间进行比较。
另外,根据图2和图3所示的时间-血细胞比容值的曲线图,计算第1检测机构5a和第2检测机构5b的血细胞比容值的变化,通过积分法等的数学方法,对如上所述而应比较的时间的部分(变化部分)的面积进行运算。如果比如,第2检测机构5b的变化部分(从图2的t1到t2的部分)的面积由Sv表示,第1检测机构5a的变化部分(从图3的t3到t4的部分)的面积由Sa表示,则再循环血液的比例(再循环率)Rrec按照下述的运算式而计算。
Rrec(%)=Sa/Sv×100
在这里,对于第1检测机构5a的变化部分的时间(从t3到t4的时间间隔),考虑赋予特有的峰值的血液在从第2检测机构5b流到第1检测机构5a中的过程中扩散,按照大于第2检测机构5b的变化部分的时间(从t1,到t2的时间间隔)的方式设定。已计算的再循环血液的比例由设置于透析装置主体6上的显示机构16中显示,医生等的医务人员可进行识别。另外,在没有血液再循环的场合,由于上述Sa为0,则作为再循环血液的比例而显示的数值为0(%)。由此,医务人员不但可识别血液再循环的有无,还可识别其比例,可作为此后的处置(重新对穿刺针进行穿刺,以便抑制血液再循环,或重新形成动静脉瘘管等的措施)的参考。
按照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通过作为阀机构的电磁阀14,将大气开放管线13开放,对流过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器2中的血液,进行急剧并且短时间的浓缩,使其具有特有的峰值,由此,可以较短的时间明晰血液应赋予的特有的峰值,可确实而以良好的精度,进行血液再循环的检测。另外,由于在透析液排出管线8的加压泵11和复式泵P(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连接规定容量的气泡分离腔12,并且大气开放管线13从该气泡分离腔12延伸,故沿用已有的透析装置,将其用于本发明。
此外,与根据血液流量、除水流量等的其它的参数,计算再循环血液的比例的场合相比较,误差小,可以更好的精度进行血液再循环的检测。即,由于血液流量、除水流量一般根据血液泵、除水泵的驱动速度导出,故在驱动速度和实际的流量中容易产生误差,如果将它们作为参数,对再循环血液的比例进行运算,则误差增加,精度变差,相对该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将这些流量作为参数,故可抑制误差。
还有,由于血液浓度时间和测量时间短,故可将对患者的负担抑制在较小程度,并且可在不改变体外循环回路等的情况下,照原样使用已有回路,可在治疗中检测血液再循环。在1次的透析治疗中,本检测操作为1次,由此,可抑制对治疗本身的影响(透析时间的延长等),并且可减小对患者的影响(肉体的和精神的负担)。另外,由于不必进行标识(记号)等的注入,故可从防止接口等的注入的杂质混入、感染,并且由于通过已有透析器2,进行血液再循环的检测用的记号的赋予,故记号注入端口、注入机构是不需要的。另外,也可实现血液再循环的检测的自动化,与通过人工而进行的场合相比较,可抑制作业者造成的结果的误差。
另外,通过采用第1检测机构5a、第2检测机构5b的2个机构,可在不除水的状态,对两者的检测值进行比较,可自动地进行它们的校对。另外,由于第1检测机构5a和第2检测机构5b分别设置于透析器2的入口侧和出口侧,故可监视透析器2的除水性能。
此外,由于已赋予的特有的峰值作为血细胞比容值的变化而显著地呈现,故如果象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血细胞比容传感器构成第1检测机构5a和第2检测机构5b,则可更良好地进行该特有的峰值的检测,可以更高的精度进行再循环血液的检测。然而,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2检测机构5b象图1所示的那样,设置于透析器2的附近,故可更快地检测已赋予的特有的峰值,由于难以受到血液的扩散的影响,故可以良好的精度,进行再循环血液的检测。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果可检测通过比如,急剧且短时间的除水而赋予的特有的峰值,则也可通过血细胞比容值传感器以外的传感器(比如,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的传感器、检测蛋白质等的浓度的传感器等),构成第1检测机构和第2检测机构。另外,如果第1检测机构和第2检测机构分别为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则其也可设置于任意的部位。另外,也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检测机构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任意者中。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析液排出管线8的加压泵11和复式泵P之间,连接规定容量的气泡分离腔12,并且大气开放管线13从该气泡开放腔12延伸,但是,如果该大气开放管线13从透析液排出管线8的加压泵11和复式泵P(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延伸,则也可不从气泡分离腔12而延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运算机构对再循环血液的比例(再循环率)进行运算,但是,可形成下述的方案,其中,一边通过第2检测机构5b,仅仅进行是否赋予特有的峰值的确认,一边通过第1检测机构5a,仅仅检测血液再循环的有无,还可形成不具有运算机构的方案。另外,在再循环血液的比例超过规定的数值时,也可鸣响警报等,督促医务人员的注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析装置主体6由不内置有透析液供给机构的透析监视装置构成,但是,也可适用于内置有透析液供给机构的个人用透析装置。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通过检测机构检测的特有的峰值,检测从静脉侧血液回路返回到患者中的血液再次导入动脉侧血液回路而流动的再循环血液,但是,此外,也可形成下述的方案等,其中,可进行动静脉瘘管的流量测定、心跳量测定。如果长年采用动静脉瘘管,则因狭窄、血栓、动脉瘤的发生,血管直径变化,难以确保透析所必要的充分的体外循环量,由此,透析患者的动静脉瘘管管理在进行良好的透析方面是重要的。
实际情况是,透析患者通过听诊器的动静脉瘘管部的血流声音的听诊、超声波回波、X光线等,进行动静脉瘘管的流量测定,对动静脉瘘管可有效使用的情况进行确认。作为其技术之一,包括将生理食盐水注入体外循环血液回路中,计算稀释曲管线,由此,对动静脉瘘管流量进行运算的技术。在此场合,由于通过手动注入生理食盐水,故具有花费人工,必须单独准备注射器、生理食盐水的缺点。按照本实施方式,可解决该缺点。比如,在可进行动静脉瘘管的流量测定的场合,必须要求下述的顺序。
首先,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动脉侧穿刺针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静脉侧穿刺针b按照在治疗时相互相反的方式穿刺患者的动静脉瘘管(逆刺),形成再循环率为100%的状态。如果在该状态对电磁阀14进行操作,对大气开放管线13进行开放,则通过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第1检测机构5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第2检测机构5b,分别检测血液的浓度块。
此时,如果动静脉瘘管流量(Qa)=体外循环血液流量(Qb),则通过第1检测机构5a和第2检测机构5b检测的浓度块的面积(如图2、图3所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血液浓度值的场合的面积)相等,另一方面,在动静脉瘘管流量(Qa)和体外循环血液流量(Qb)不相等的场合,已浓缩的血液在返回到动静脉瘘管(动静脉瘘管血管)中时被稀释,由此,通过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第1检测机构5a检测已稀释的检测块。
另外,对通过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第1检测机构5a检测的血液的浓度块的面积,与通过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第2检测机构5b检测的血液的浓度块的面积进行比较,由此,可计算动静脉瘘管的流量。即,如果通过第1检测机构5a检测的血液的浓度块的面积由Sa表示,通过第2检测机构5b检测的血液的浓度块的面积由Sv表示,则Sa∶Sv=Qa+Qb∶Qb的关系式成立。由此,可导出Qa=Qb×(Sv/Sa-1),计算动静脉瘘管流量Qa。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果采用下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血液浓缩机构包括从透析液排出管线的加压泵和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延伸,前端向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管线;可开放或关闭该大气开放管线的阀机构,通过开放该阀机构,对在血液净化机构中流动的血液,进行急剧并且短时间的浓缩,使其具有特有的峰值,则也可适用于一边进行体外循环,一边进行血液净化的其它的治疗(血液过滤疗法,血液过滤透析疗法等)所采用的场合,或附加其它的功能的场合。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血液回路;
标号1a表示动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1b表示静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2表示透析器(血液净化机构);
标号3表示血液泵;
标号4a,4b表示点滴腔;
标号5a表示第1检测机构;
标号5b表示第2检测机构;
标号6表示透析装置主体;
标号7表示透析液导入管线;
标号8表示透析系排出管线;
标号9表示旁路管线;
标号10表示除水泵;
标号11表示加压泵;
标号12表示气泡分离腔;
标号13表示大气开放管线;
标号14表示电磁阀(阀机构);
标号15表示运算机构;
标号16表示显示机构;
标号P表示复式泵(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

Claims (10)

1.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包括
血液回路,其由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构成,以便使已采取的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
设置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泵;
血液净化机构,其连接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对在该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进行净化;
与该血液净化机构连接的透析液导入管线和透析液排出管线;
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其跨过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和透析液排出管线而设置,用于将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导入上述血液净化机构,并且将导入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排出;
加压泵,其连接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的上述血液净化机构和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使透析液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流向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
可赋予血液浓度的变化特有的峰值的血液浓缩机构;
检测通过上述血液浓缩机构赋予的特有的峰值的检测机构;
其特征在于:
上述血液浓缩机构包括大气开放管线,该大气开放管线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的上述加压泵和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延伸,前端向大气开放;
可将该大气开放管线开放或关闭的阀机构;
通过借助上述阀机构,将大气开放管线开放,对在上述血液净化机构中流动的血液,进行急剧并且短时间的浓缩,使其具有上述特有的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通过上述检测机构检测的特有的峰值,可检测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返回到患者的血液再次导入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而流动的再循环血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的上述加压泵和透析液导入排出机构之间,连接规定容量的气泡分离腔,并且上述大气开放管线从上述气泡分离腔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机构由设置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的第1检测机构,与设置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第2检测机构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运算机构,该运算机构可对通过上述第1检测机构和第2检测机构检测的特有的峰值进行比较,可对在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中的再循环血液所占的比例进行运算。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检测机构和第2检测机构由血细胞比容传感器构成,其检测在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的血细胞比容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间可在10秒以下任意地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间根据血液浓度信息或压力信息,按照自动地为最佳的方式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可任意地改变上述加压泵的转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透析液压力警报,静脉压力警报或透析器入口压力警报等的警报装置,并且从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刻,仅按照一定时间放大上述警报装置的警报幅度,或从上述阀机构的上述大气开放管线的开放时间,仅按照一定时间减缓上述警报装置的警报监视。
CN200880102855.8A 2007-08-22 2008-08-20 血液净化装置 Active CN101784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5540A JP4573860B2 (ja) 2007-08-22 2007-08-22 血液浄化装置
JP2007-215540 2007-08-22
PCT/JP2008/002241 WO2009025084A1 (ja) 2007-08-22 2008-08-20 血液浄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4291A true CN101784291A (zh) 2010-07-21
CN101784291B CN101784291B (zh) 2012-08-08

Family

ID=4037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2855.8A Active CN101784291B (zh) 2007-08-22 2008-08-20 血液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31610B2 (zh)
EP (1) EP2191856B1 (zh)
JP (1) JP4573860B2 (zh)
CN (1) CN101784291B (zh)
WO (1) WO200902508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2744A1 (zh) * 2011-01-07 2012-07-12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血液净化用电磁阀
CN104937269A (zh) * 2013-06-21 2015-09-23 日机装株式会社 往复式泵
CN105517591A (zh) * 2013-07-15 2016-04-20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血液处理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04755114B (zh) * 2012-09-21 2017-06-20 德国弗雷泽纽斯医疗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体外血液处理期间检测再循环的器件
CN109789259A (zh) * 2016-09-23 2019-05-21 日机装株式会社 血液净化装置
CN110769869A (zh) * 2017-06-20 2020-02-07 日机装株式会社 血液净化装置
CN111630362A (zh) * 2018-01-18 2020-09-04 日机装株式会社 压力检测器的调整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61592B1 (de) * 2004-11-24 2008-05-28 LIFEBRIDGE Medizintechnik AG Vorrichtung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extrakorporalen Blutkreislaufs
JP4925159B2 (ja) * 2005-10-12 2012-04-25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JP4573860B2 (ja) 2007-08-22 2010-11-04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JP6027720B2 (ja) 2009-12-14 2016-11-16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JP2011120821A (ja) * 2009-12-14 2011-06-23 Nikkiso Co Ltd 血液浄化装置
DE102010007914A1 (de) 2010-02-12 2012-12-27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s Gefäßzugangs für eine extrakorporale Blutbehandlung
JP5548001B2 (ja) * 2010-03-25 2014-07-16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US8882693B2 (en) * 2010-12-07 2014-11-11 Zoll Lifebridge Gmbh Cardiopulmonar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eserving life
JP5736268B2 (ja) * 2011-07-27 2015-06-17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DE102013103221A1 (de) * 2013-03-28 2014-10-02 B. Braun Avitum Ag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einer Rezirkulation in einem arteriovenösen Shunt während laufender Hämodialyse und Dialysesystem
DE102013103218A1 (de) * 2013-03-28 2014-10-02 B. Braun Avitum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kennung einer Rezirkulation in einem Shunt
DE102013103220A1 (de) 2013-03-28 2014-10-02 B. Braun Avitum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eines Rezirkulationszustands
EP2792377A1 (en) * 2013-04-15 2014-10-22 Gambro Lundia AB Medical infrastructure and medical monitoring apparatus for surveillance of patients over a plurality of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sessions
WO2015141621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ニプロ株式会社 血液濃度測定値較正方法
WO2016057982A1 (en) 2014-10-10 2016-04-14 Nxstage Medical, Inc. Flow balancing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JP6619575B2 (ja) * 2015-07-23 2019-12-11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DE102016001710B4 (de) * 2016-02-15 2022-08-25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Gerät zur extrakorporalen Blutbehandlung mit einer Auswerte- und Steuereinheit
WO2018017623A1 (en) 2016-07-18 2018-01-25 Nxstage Medical, Inc. Flow balancing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865243B2 (en) 2016-08-30 2024-01-09 Nxstage Medical, Inc. Parameter monitoring in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3109A (en) 1994-09-16 2000-11-28 Transonic Systm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easure blood flow rate in hemodialysis shunts
DE19541783C1 (de) 1995-11-09 1997-03-27 Fresenius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lutbehandlungs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hämodynamischer Parameter während einer extrakorporalen Blutbehandlung und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hämodynamischer Parameter während einer extrakorporalen Blutbehandlung
IT1288767B1 (it) * 1996-10-18 1998-09-24 Hospal Dasco Spa Metodo di determinazione del valore del ricircolo di una sospensione sottoposta a trattamento.
JP3622984B2 (ja) * 1996-10-23 2005-02-23 イン―ライン ダイアグノスティ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血液透析シャント内の血行動態の不侵襲測定システム
DE19702441C1 (de) 1997-01-24 1998-02-26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Rezirkulation während einer extrakorporalen Blutbehandlung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6648845B1 (en) 1998-01-07 2003-11-18 Fresenius Medical Care North Americ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emodialysis parameters
JPH11253549A (ja) * 1998-03-09 1999-09-21 Nissho Corp 透析装置の血液再循環量計測機構
IT1308680B1 (it) 1999-12-21 2002-01-09 Gambro Dasco Spa Metodo di determinazione del ricircolo di sangue in un accessovascolare.
US6746407B2 (en) 2000-12-29 2004-06-08 Hema Metrics, Inc. Method of measuring transcutaneous access blood flow
JP3958733B2 (ja) 2002-11-14 2007-08-15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DE10259437B3 (de) 2002-12-19 2004-09-16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s Blutflusses in einer blutführenden Leitung
JP4311242B2 (ja) * 2004-03-12 2009-08-12 ニプロ株式会社 透析装置
JP4868772B2 (ja) 2004-08-24 2012-02-01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CN100548392C (zh) * 2004-08-24 2009-10-14 日机装株式会社 血液净化装置
JP4442825B2 (ja) * 2005-10-12 2010-03-31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JP4925159B2 (ja) * 2005-10-12 2012-04-25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CN100460023C (zh) * 2006-05-24 2009-02-11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血液净化用离子浓度监测器
JP4573860B2 (ja) 2007-08-22 2010-11-04 日機装株式会社 血液浄化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2744A1 (zh) * 2011-01-07 2012-07-12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血液净化用电磁阀
CN104755114B (zh) * 2012-09-21 2017-06-20 德国弗雷泽纽斯医疗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体外血液处理期间检测再循环的器件
CN104937269A (zh) * 2013-06-21 2015-09-23 日机装株式会社 往复式泵
CN104937269B (zh) * 2013-06-21 2016-09-14 日机装株式会社 往复式泵
CN105517591A (zh) * 2013-07-15 2016-04-20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血液处理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09789259A (zh) * 2016-09-23 2019-05-21 日机装株式会社 血液净化装置
CN109789259B (zh) * 2016-09-23 2021-10-15 日机装株式会社 血液净化装置
CN110769869A (zh) * 2017-06-20 2020-02-07 日机装株式会社 血液净化装置
CN110769869B (zh) * 2017-06-20 2022-03-15 日机装株式会社 血液净化装置
CN111630362A (zh) * 2018-01-18 2020-09-04 日机装株式会社 压力检测器的调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91856A1 (en) 2010-06-02
JP4573860B2 (ja) 2010-11-04
CN101784291B (zh) 2012-08-08
EP2191856B1 (en) 2013-11-06
US7931610B2 (en) 2011-04-26
US20090054822A1 (en) 2009-02-26
EP2191856A4 (en) 2012-09-19
JP2009045307A (ja) 2009-03-05
WO2009025084A1 (ja) 200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4291B (zh) 血液净化装置
CN101282749B (zh) 血液净化装置和其再循环率计算方法
CN101309710B (zh) 血液净化装置和其穿刺针的连接状态判断方法
JP4868772B2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5519427B2 (ja) 血液透析装置
JP5833574B2 (ja) 体外血液処理のためのバスキュラーアクセスを監視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US10940253B2 (en)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CN100548392C (zh) 血液净化装置
JP4573231B2 (ja) 血液浄化装置
US20170361003A1 (en)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CN112004569B (zh) 血液净化装置
JP2017099441A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4442825B2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H0236114B2 (zh)
JP5822152B2 (ja) 血液透析装置
JP5237007B2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2022092160A (ja) 血液浄化装置
JPH059110B2 (zh)
JPWO2017159872A1 (ja) 血液透析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