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3642A - 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83642A CN101783642A CN201010124869A CN201010124869A CN101783642A CN 101783642 A CN101783642 A CN 101783642A CN 201010124869 A CN201010124869 A CN 201010124869A CN 201010124869 A CN201010124869 A CN 201010124869A CN 101783642 A CN101783642 A CN 1017836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loop
- current inner
- transfer function
- double
- control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建立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再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离散域的变换器对所述数学模型的分量进行Z变换,得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然后根据所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得到电流内环的比例积分PI参数;再将得到的PI参数代入控制系统中的PI调节器,优化PI调节器的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对双PWM变换器的电流控制效果,优化提升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中,需要对双PWM变换器进行很好的控制,以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并控制转子的电流,使其跟随参考电流而变化,其中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比例积分PI控制环节是实现这些控制功能的重要部分。
在对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电流控制方案中,主要功能是由控制系统实现的,除了对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解耦控制外,主要是利用比例积分PI控制来得到系统所需要的稳定直流电压和能够维持电压恒定的并且已经解耦的输入电流,因此一般是将整个网侧PWM变换器的控制系统分为两个环节:电压外环控制和电流内环控制;机侧PWM变换器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直流电压来产生需要的转子电压,PI环节在机侧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是使转子电流能够很好地跟随参考电流的变化,以实现最大风能追踪和恒功率控制,要求其具有很好的跟随性。机侧电流内环PI控制的设计与网侧电流内环PI控制的设计方法相同,采用类似的传递函数,都能达到跟随参考电流变化的效果。
合适的PI参数的设计需要建立合理的传递函数,在现有技术中,PI参数的设计方法均是在建立在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现有技术中电流内环的设计都是基于连续系统来建立传递函数的,实际工程中,一般都是对某些量进行采样,这样就使得电流内环的PI参数设计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对双PWM变换器的电流控制,降低了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能够使得电流内环的PI参数设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对双PWM变换器的电流控制效果,优化提升双馈型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离散域的变换器对所述数学模型的分量进行Z变换,得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
根据所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得到电流内环的比例积分PI参数;
通过所得到的PI参数,优化控制系统中PI调节器的性能,进而优化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
所述数学模型的分量为:两相同步速旋转坐标系d-q轴分量。
所述离散域中电流内环传递函数包括: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或机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
由上述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首先建立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再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离散域的变换器对所述数学模型的分量进行Z变换,得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然后根据所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得到电流内环的比例积分PI参数;通过所得到的PI参数,优化控制系统中PI调节器的性能,进而优化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这种方法使得电流内环的PI参数设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对双PWM变换器的电流控制效果,优化提升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举出的例子中网侧或机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举出的例子中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电压外环传递函数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举出的例子中改进PI参数后的转子电压控制指令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举出的例子中改进PI参数前的转子电压控制指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在PI参数的设计中通过引入离散域变换器,将连续系统的参数变换到离散域,对PI参数进行设计,从而与实际系统的采样计算比较接近,这样就可以使得电流内环的PI参数设计更加准确,提高对双PWM变换器的电流快速准确跟踪的控制效果,从而优化提升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性能。
为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建立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在该步骤中,首先建立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有多种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来说,双馈型发电机同步速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可以为:
其中,Vd、Bq为电网电压的两相同步速旋转坐标系d-q轴的分量,Vd1、Vq1为输入变流器的电压在d-q轴的分量,R、L为电网到变流器的滤波器参数。
步骤12: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离散域的变换器对所述数学模型的分量进行Z变换,得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
在该步骤中,在通过上述方式建立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之后,就可以在离散域下通过离散域的变换器对数学模型的分量进行Z变换,进而得到电流内环传递函数。上述的数学模型的分量可以是两相同步速旋转坐标系d-q轴的d轴分量,由于q轴控制系统中PI参数的选取与d轴是一样的,因此该步骤中只对d轴PI参数的设计进行分析。
举例来说,得到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过程可以是:
首先,将(1)式方程中d-q轴进行解耦,得到:
由于控制系统中采样的电压、电流量都是离散的,因此对(2)式中d轴分量进行Z变换,得到:式中,Kp=(1-A)/R,Ts为采样周期,一般取0.5ms。具体实现中,可以引入控制理论中的数学变换方法对所述数学模型的分量进行Z变换,该变换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用离散域的变换器来实现。
考虑到实际实现过程中的延时等误差问题,在离散域下的传递函数应加上一个二阶的惯性环节Z-2。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电流内环传递函数包括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或机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如图2所示为网侧或机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示意图。
从图2可得到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特征方程为:
G(z)=z2(z-1)(z-A)+KcKp(z-ac) (3)
而机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PI参数计算方法与网侧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步骤13:根据所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得到电流内环的比例积分PI参数;
在该步骤中,具体是根据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进一步得到电流内环的比例积分PI参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针对上述所得到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3),可以根据系统所需要的稳定裕度和动态性能选取合适的自然频率ωn和阻尼比ξ,计算连续系统中的特征根:
得到s1和s2;然后再利用复变量s和复变量z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离散系统中的特征根z1和z2,将其代入(9)式,求得Kc和ac;最后利用梯形积分的方法:将与进行换算,求得电流内环的比例积分PI参数Kp和Ki。
另外,对于机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PI参数的获得过程来说,机侧的矢量控制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方法,将转子交流量分解为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并对其进行闭环控制,从而有:ψds=ψ1,ψqs=0。一般定子绕组接无穷大电网,定子电压us与电源角频率ωs均恒定不变,ψ1=us/ωs为常数,由此双馈发电机的d-q轴电压方程如下:
磁链方程为:
忽略定子电阻Rs,得到:uds=0,uqs=us,再由(4)、(5)可得:
通过比较(2)式和(6)式,可以得知只需将网侧的支路电阻R变为转子电阻Rr,支路电感L变为σLr,然后再选用合适的自然频率和阻尼比,具PI参数的获取方法与网侧电流环是相同的。
步骤14:通过所得到的PI参数,优化控制系统中PI调节器的性能,从而优化所述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
在本步骤中,具体是在得到改进型的PI参数以后,将该PI参数代入到控制系统模型的PI调节器中,经过PI调节器的调节,实际电流能够快速准确地跟随参考电流的变化,从而使发电机能够更快地追踪到最大风能,从而实现双馈型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化。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就可使得电流内环的PI参数设计更加准确,提高对双PWM变换器的电流控制效果,从而优化提升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性能。
另外,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电压外环的传递函数也可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从而得到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电压外环的PI参数,具体过程如下:
定子电压与直流电压之间的关系满足:m1为网侧PWM的调制深度,一般取0.75。根据功率守恒可得:Eios=3Vdid,根据上述两个式子,得到输入直流母线的电流ios和d轴电流id之间的关系:因为得到直流电压E与流入变流器电流id之间的关系为:
(7)式化简为:
电压外环的PI控制器的输出量为网侧变流器的d-q轴参考电流,如图3所示为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电压外环传递函数示意图,由图3可知:
其传递函数特征方程为:
特征方程为:D(s)=2Cs2+3m1Kes+3m1Keae;
而一般有
由上述的特征方程就可得出对应的关系为:
根据上述的(10)式,并根据系统所需要的稳定裕度和动态性能选择的自然频率和阻尼比,就可以得到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电压外环PI参数Ke和ae。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就可以通过所得到的PI参数来优化所述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举例来说,将采用上述方法所获得的PI参数代入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模型后,系统的运行效果图如图4所示,如图4为改进PI参数后的转子电压控制指令示意图;而如图5所示为PI参数改进前的转子电压控制指令的示意图,从图4和图5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得到改进后的PI参数后,图4的PI调节器的调节效果要更加的明显,从而充分验证了改进型PI调节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而优化提升了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得电流内环的PI参数设计更加准确,提高了对双PWM变换器的电流控制效果,从而优化提升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离散域的变换器对所述数学模型的分量进行Z变换,得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
根据所述离散域下电流内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得到电流内环的比例积分PI参数;
通过所得到的PI参数,优化控制系统中PI调节器的性能,进而优化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模型的分量为:两相同步速旋转坐标系d-q轴分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域中电流内环传递函数包括:网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或机侧脉宽调制变换器的电流内环传递函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4869A CN101783642A (zh) | 2010-03-12 | 2010-03-12 | 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4869A CN101783642A (zh) | 2010-03-12 | 2010-03-12 | 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83642A true CN101783642A (zh) | 2010-07-21 |
Family
ID=42523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24869A Pending CN101783642A (zh) | 2010-03-12 | 2010-03-12 | 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8364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3072A (zh) * | 2013-01-10 | 2013-04-03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机侧变流器的优化控制方法 |
CN106208549A (zh) * | 2016-07-06 | 2016-12-07 | 河南理工大学 | 基于高温超导励磁线圈的凸极式海上风机参数优化方法 |
CN108880300A (zh) * | 2018-07-27 | 2018-11-23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双闭环控制的双馈风机整流器阻抗计算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2083A (zh) * | 2003-07-18 | 2005-03-09 | 株式会社理光 | 马达驱动方法,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262199A (zh) * | 2007-03-08 | 2008-09-10 |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电动机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机控制系统 |
CN101603503A (zh) * | 2009-07-21 | 2009-12-1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定桨距风力机的内模控制方法 |
-
2010
- 2010-03-12 CN CN201010124869A patent/CN1017836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2083A (zh) * | 2003-07-18 | 2005-03-09 | 株式会社理光 | 马达驱动方法,马达驱动控制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262199A (zh) * | 2007-03-08 | 2008-09-10 |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电动机控制装置以及电动机控制系统 |
CN101603503A (zh) * | 2009-07-21 | 2009-12-1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定桨距风力机的内模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1231 蒋新成 基于DSP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 1-3 , 1 * |
《机电工程》 20091231 张奇伟等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PWM变流技术 第26卷, 第8期 2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3072A (zh) * | 2013-01-10 | 2013-04-03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机侧变流器的优化控制方法 |
CN103023072B (zh) * | 2013-01-10 | 2014-05-14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机侧变流器的优化控制方法 |
CN106208549A (zh) * | 2016-07-06 | 2016-12-07 | 河南理工大学 | 基于高温超导励磁线圈的凸极式海上风机参数优化方法 |
CN106208549B (zh) * | 2016-07-06 | 2018-08-14 | 河南理工大学 | 基于高温超导励磁线圈的凸极式海上风机参数优化方法 |
CN108880300A (zh) * | 2018-07-27 | 2018-11-23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双闭环控制的双馈风机整流器阻抗计算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86806B (zh) |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调控方法 | |
CN109586269B (zh) | 考虑参数自寻优的直流微电网虚拟惯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 |
EP2801139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frequency converter | |
CN105179164B (zh) |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风能转换系统滑模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2074967B (zh) | 一种具有并网特性的储能型风电场控制方法 | |
CN106451470B (zh) |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双馈电机的网侧变流器控制方法 | |
Bharti et al. | Controller design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echnique | |
CN103066876B (zh) | 一种具有同步发电机特性的逆变控制器 | |
Zammit et al. | MPPT with current control for a PMSG small wind turbine in a grid-connected DC microgrid | |
CN104579060B (zh) | 笼型转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间接功率控制方法 | |
CN106786673B (zh) | 双馈风机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的抑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2688307B (zh) |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 |
Barambones et al. | A real time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 wave energy converter based on a wells turbine | |
CN101719678B (zh)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建模及实验的方法 | |
Beniss et al. | Improvement of Power Quality Injected into the Grid by Using a FOSMC-DPC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 |
CN101783642A (zh) | 双馈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 |
Chatri et al. | Design of fuzzy control TS f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based PMSG using LMI approach | |
Majdoub et al. | Variable speed control of DFIG-wind turbine with wind estimation | |
CN103762614A (zh) | Pwm并网变流器电流内环的二阶内模控制方法 | |
CN106505582A (zh) | 一种基于网络预测方式的动态无功功率‑电压协同控制方法 | |
Belmokhtar et al. | Modell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wind turbine driving DFIG connected to the utility grid | |
CN114024340B (zh) | 一种海上风电装置控制系统及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 |
Yen et al. | Study on VSC-HVDC grid topology of offshore wind farms | |
Tounsi et al. | Generator and grid side converter control f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 |
El Aimani et al. | Study of the PI Controler and Sliding Mode of DFIG used in a WEC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