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2703B - 像素阵列 - Google Patents

像素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2703B
CN101782703B CN2010100042909A CN201010004290A CN101782703B CN 101782703 B CN101782703 B CN 101782703B CN 2010100042909 A CN2010100042909 A CN 2010100042909A CN 201010004290 A CN201010004290 A CN 201010004290A CN 101782703 B CN101782703 B CN 101782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electrode
block
switch
pel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42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2703A (zh
Inventor
詹德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0042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2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2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2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2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2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像素阵列,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及多个子像素。各个子像素分别与对应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电性连接,而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及第三开关。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与第n条扫描线及第m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开关电性连接,而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二开关电性连接,且第二像素电极具有一开口以容纳第一像素电极。在各个子像素中,第一像素电极被第二像素电极所环绕。此外,第三开关与第n+1条扫描线及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像素阵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像素阵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良好显示品质的像素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不断地朝向大尺寸的显示规格发展,为了克服大尺寸显示下的视角问题,液晶显示面板的广视角技术也必须不停地进步与突破。其中,多域垂直配向式(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MVA)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聚合物稳定配向(Polymer stabilized alignment,PSA)液晶显示面板即为现行常见的广视角技术。为了改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色偏问题(color washout),已有进阶型多域垂直配向式(Advanced-MVA)液晶显示面板被提出,其主要是将各个子像素区分为主显示区域(main display region)以及子显示区域(sub-displayregion),并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以及驱动方法,使同一个子像素中的主显示区域以及子显示区域分别具有不同跨压,以改善色偏问题。 
除此之外,在任二相邻的子像素中,像素电极之间的串音现象会导致子像素的显示品质下降。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子像素的显示品质,也有其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像素阵列,其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阵列,其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子像素。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子像素配置在子像素区域内,各个子像素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以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而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包括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一第一像素电极、一第二像素电极以及一第三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皆与第n条扫描线以及第m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第一开关具有一信号输出端。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 开关电性连接,而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二开关电性连接,且第二像素电极具有一开口以容纳第一像素电极。在各个子像素中,第一像素电极被第二像素电极所环绕。此外,第三开关与第n+1条扫描线以及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且第三开关具有一电性浮置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第一开关为一第一薄膜电晶体,而第一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源极以及与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前述的信号输出端(即第一漏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第二开关为一第二薄膜电晶体,而第二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源极以及一第二漏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第三开关为一第三薄膜电晶体,而第三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1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三栅极、一与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三源极以及前述的电性浮置端(即第三漏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二像素电极包括一第一子区块、一第二子区块以及至少一连接线。连接线与第一子区块以及第二子区块连接。在各个子像素中,第一像素电极位于第一子区块与第二子区块之间,且第一像素电极被第一子区块、第二子区块以及连接线所环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性浮置端从第n+1条扫描线延伸至第二子区块以及第一像素电极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像素阵列可进一步包括多条第一公共线以及多条第二公共线,其中第一公共线分布在第一子区块以及第一像素电极下方,而第二公共线分布在第二子区块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信号输出端的部分区域位于第一公共线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公共线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电性浮置端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信号输出端上方的第一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电性浮置端上方的第二开口。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像素阵列,其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子像素以及一公共线。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子像素配置在子像素区域内,各个子像素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以及至少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而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具有一主显示区以及一子显示区,且主显示区被子显示区所环绕。此外,公共线分布在子显示区下方,并且环绕主显示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包括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一第一像素电极以及一第三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皆与第n条扫描线以及第m条数据线电性连接,且第一开关具有一信号输出端。第一像素电极位于主显示区内并与第一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像素电极位于子显示区内并与第二开关电性连接,且在各个子像素中,第一像素电极被第二像素电极所环绕。此外,第三开关与第n+1条扫描线以及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且第三开关具有一电性浮置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第一开关为一第一薄膜电晶体,而第一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源极以及与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前述的信号输出端(即第一漏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第二开关为一第二薄膜电晶体,而第二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源极以及一第二漏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第三开关为一第三薄膜电晶体,而第三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1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三栅极、一与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三源极以及前述的电性浮置端(即第三漏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极包括一第一子区块、一第二子区块以及至少一连接线。连接线与第一子区块以及第二子区块连接。在各个子像素中,第一像素电极位于第一子区块与第二子区块之间,且第一像素电极被第一子区块、第二子区块以及连接线所环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性浮置端从第n+1条扫描线延伸至第二子区块以及第一像素电极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公共线包括多个环形图案、多个第一十字图案以 及多个第二十字图案。环形图案环绕主显示区。第一十字图案与环形图案连接,且各个第一十字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第一子区块下方。第二十字图案与环形图案连接,且各个第二十字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第二子区块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环形图案通过多条连接图案彼此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十字图案与第二十字图案通过多条连接图案彼此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信号输出端的部分区域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十字图案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十字图案位于电性浮置端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信号输出端上方的第一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电性浮置端上方的第二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子像素包括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一第一像素电极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皆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但与不同数据线连性连接,且第一开关具有一信号输出端。第一像素电极位于主显示区内并与第一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像素电极位于子显示区内并与第二开关电性连接,且在各个子像素中,第一像素电极被第二像素电极所环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极包括一第一子区块、一第二子区块以及至少一连接线。连接线与第一子区块以及第二子区块连接。在各个子像素中,第一像素电极位于第一子区块与第二子区块之间,且第一像素电极被第一子区块、第二子区块以及连接线所环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公共线包括多个环形图案、多个第一十字图案以及多个第二十字图案。环形图案环绕该主显示区。第一十字图案与环形图案连接,且各个第一十字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第一子区块下方。第二十字图案与环形图案连接,且各个第二十字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第二子区块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环形图案通过多条连接图案彼此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十字图案与第二十字图案通过多条连接图案彼此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信号输出端的部分区域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十字图案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信号输出端上方的第一开口。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由于各个子像素中的第一像素电极被第二像素电极所环绕,因此二相邻第一像素电极之间的串音现象(crosstalk)可被改善。此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由于公共线分布在子显示区下方,并且环绕主显示区,因此像素阵列中子像素的开口率可以被进一步的提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其他种公共线设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C为其他种公共线设计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0、200a、200b、200c:像素阵列 
P2、P3、P4:子像素 
SL、SLn、SLn+1:扫描线 
DL、DLm、DLm+1:数据线 
TFT1、TFT2、TFT3:开关元件 
G1、G2、G3:栅极 
S1、S2、S3:源极 
D2:漏极 
D1:信号输出端 
D3:电性浮置端 
OP:开口 
AP1:第一开口 
AP2:第二开口 
Ccs-a:第一电容 
Ccs-b:第二电容 
ITO1:第一像素电极 
ITO2:第二像素电极 
B1:第一子区块 
B2:第二子区块 
C:连接部 
COM、COM1、COM2:公共线 
M:主显示区 
S:子显示区 
RING:环形图案 
CR1:第一十字图案 
CR2:第二十字图案 
SR1:第一条状图案 
SR2:第二条状图案 
CP:连接图案 
300: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300 
310:第一基板 
320:第二基板 
330、340:聚合物稳定配向层 
350:液晶层350 
400:光电装置400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 像素阵列200包括多条扫描线SL(图1中仅绘示出扫描线SLn、SLn+1)、多条数据线DL(图1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m、DLm+1)以及多个子像素P2。前述的数据线DL与扫描线SL彼此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且各个子像素P2分别配置在子像素区域内。值得注意的是,图1中仅绘示出部分的子像素P2,而成阵列排列的子像素P2的数量可依据所需显示的影像解析度而作适当的变化。 
各个子像素P2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SL以及其中一条数据线DL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P2排列成多列,且排列在第n列的子像素P2与第n条扫描线SLn以及第n+1条扫描线SLn+1电性连接。具体来说,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P2包括一第一开关TFT1、一第二开关TFT2、一第一像素电极ITO1、一第二像素电极ITO2以及一第三开关TFT3。第一开关TFT1以及第二开关TFT2与第n条扫描线SLn以及第m条数据线DLm电性连接,且第一开关TFT1具有一信号输出端D1。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一开关TFT1的信号输出端D1电性连接,而第二像素电极ITO2与第二开关TFT2电性连接,其中第二像素电极ITO2例如具有至少一位于信号输出端D1上方的第一开口AP1。由于第一开口AP1可以有效降低信号输出端D1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之间的寄生电容,因此第一开口AP1有助于显示品质的提升。当然,信号输出端D1上方的第一开口AP1应为选择性的设计,本发明不限制第二像素电极ITO2必须具有第一开口AP1。 
在本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的子像素P2中的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例如位于第n条扫描线SLn与第n+1条扫描线SLn+1之间。此外,第三开关TFT3与第n+1条扫描线SLn+1以及第二像素电极ITO2电性连接,而第三开关TFT3具有一电性浮置端D3,且第二像素电极ITO2具有至少一位于电性浮置端D3上方的第二开口AP2。由于第二开口AP2可以有效降低电性浮置端D3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之间的寄生电容,因此第二开口AP2有助于显示品质的提升。当然,电性浮置端D3上方的第二开口AP2应为选择性的设计,本发明不限制第二像素电极ITO2必须具有第二开口AP2。 
从图1可知,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第一开关TFT1为一第一薄膜电晶体,而第一薄膜电晶体具有一第一栅极G1、一第一源极S1以及前述的信号输出端D1(即第一漏极)。第一栅极G1与第n条扫描线SLn电性连接,第一源极 S1与其中一条数据线DL电性连接,而信号输出端D1则与第一像素电极ITO1电性连接。此外,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第二开关TFT2为一第二薄膜电晶体,而第二薄膜电晶体具有一第二栅极G2、第二源极S2以及一第二漏极D2。第二栅极G2与第n条扫描线SLn电性连接,而第二源极S2与其中一条数据线DL电性连接。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第三开关TFT3为一第三薄膜电晶体,而第三薄膜电晶体具有一第三栅极G3、第三源极S3以及前述的电性浮置端D3(即第三漏极)。第三栅极G3与第n+1条扫描线SLn+1电性连接,而第三源极S3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电性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像素电极ITO2具有一开口OP以容纳第一像素电极ITO1,且在各个子像素P2中,第一像素电极ITO1被第二像素电极ITO2所环绕。具体来说,各个第二像素电极ITO2包括一第一子区块B1、一第二子区块B2以及至少一连接线C。此处,连接线C的宽度例如为2微米以上。连接线C与第一子区块B1以及第二子区块B2连接。在各个子像素P2中,第一像素电极ITO1位于第一子区块B1与第二子区块B2之间,且第一像素电极ITO1被第一子区块B1、第二子区块B2以及连接线C所环绕。举例来说,连接线C的数量例如为2条,而这2条连接线C例如分别位于第一像素电极ITO1的两侧。此外,这2条连接线C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有所变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性浮置端D3例如从第n+1条扫描线SLn+1延伸至第二子区块B2以及第一像素电极ITO1下方。换句话来说,电性浮置端D3与第一像素电极ITO1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第一电容Ccs-a。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像素电极ITO1具有十字图案以及多组从十字图案向外延伸的条状图案,且各组条状图案沿着不同方向延伸。具体来说,第一像素电极ITO1的条状图案可定义出4个配向领域(domains)。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容Ccs-a位于第一像素电极ITO1的十字图案下方,因此第一电容Ccs-a的设置不会导致开口率严重下降。 
同样地,第二像素电极ITO2也具有十字图案以及多组从十字图案向外延伸的条状图案,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第一子区块B1以及第二子区块B2总共可定义出8个配向领域。 
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可进一步包括多条第一公共线COM1以及多条 第二公共线COM2,其中第一公共线COM1分布于第一子区块B1以及第一像素电极ITO1下方,而第二公共线COM2仅分布于第二子区块B2下方。具体来说,信号输出端D1的部分区域位于第一公共线COM1上方,而第二公共线COM2则位于电性浮置端D3下方。换句话来说,电性浮置端D3与第二公共线COM2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第二电容Ccs-b。 
当施加一高电压(Vgh)在扫描线SLn时,影像数据可通过数据线DL(m-1)、DLm写入与扫描线SLn连接的子像素P2中,此时,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电压是相同的。接着,当施加一高电压在扫描线SLn+1时,第一电容Ccs-a与第二电容Ccs-b会使第一像素电极ITO1的电压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电压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ITO1会与第一公共线COM1耦合而形成一第一储存电容,且第一像素电极ITO1会与对向基板(如彩色滤光基板)上的一公共电极耦合而形成一第一液晶电容。类似地,第二像素电极ITO2会与第二公共线COM2耦合而形成一第二储存电容,且第二像素电极ITO2会与对向基板(如彩色滤光基板)上的公共电极耦合而形成一第二液晶电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由于各个子像素P1中的第一像素电极ITO1被第二像素电极ITO2所环绕,因此二相邻第一像素电极ITO1之间的串音现象(crosstalk)可被连接线C的遮蔽现象而改善。 
【第二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a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类似,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连接线C的数量。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连接线C的数量为1条,且连接线C仅分布在第一像素电极ITO1的一侧,以降低二相邻第一像素电极ITO1之间的串音现象(crosstalk)。 
【第三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b包括多条扫描线SL(图3中仅绘示出扫描线SLn、SLn+1)、多条数据线DL(图3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m、DLm+1)、多个子像素P3以 及一公共线COM。前述的数据线DL与扫描线SL彼此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且各个子像素P3分别配置在子像素区域内。值得注意的是,图1中仅绘示出部分的子像素P3,而成阵列排列的子像素P3的数量可依据所需显示的影像解析度而作适当的变化。 
各个子像素P3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SL以及至少其中一条数据线DL电性连接,而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P3具有一主显示区M以及一子显示区S,且主显示区M被子显示区S所环绕。此外,公共线COM分布在子显示区S下方,并且环绕主显示区M。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P3排列成多列,且排列在第n列的子像素P3与第n条扫描线SLn以及第n+1条扫描线SLn+1电性连接。具体来说,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P3包括一第一开关TFT1、一第二开关TFT2、一第一像素电极ITO1、一第二像素电极ITO2以及一第三开关TFT3。第一开关TFT1以及第二开关TFT2与第n条扫描线SLn以及第m条数据线DLm电性连接,且第一开关TFT1具有一信号输出端D1。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一开关TFT1的信号输出端D1电性连接,而第二像素电极ITO2与第二开关TFT2电性连接。此外,第一像素电极ITO1位于主显示区M内,而第二像素电极ITO2位于子显示区S内。 
本实施例中的子像素P3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子像素P2类似,故在此不再重述。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公共线COM包括多个环形图案RING、多个第一十字图案CR1以及多个第二十字图案CR2。环形图案RING环绕主显示区M。第一十字图案CR1与环形图案RING连接,且各个第一十字图案CR1分别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子区块B1下方。第二十字图案CR2也与环形图案RING连接,且各个第二十字图案CR2分别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子区块B2下方。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环形图案RING通过多条连接图案CP彼此相连,而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图案CP不但与环形图案RING连接,更进一步延伸至环形图案RING内。 
图4A与图4C为其他种公共线设计的示意图。为了清晰呈现公共线的图案,图4A至图4C中已将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的图案省略。 
图4A中的公共线COM与图3类似,主要差异在于:图4A中的连接图案CP未延伸至环形图案RING内,且图4A采用第一条状图案SR1以及第二 条状图案SR2取代图3中的第一十字图案CR1以及第二十字图案CR2。 
图4B以及图4C中的公共线COM与图3类似,主要差异在于:图4B以及图4C中的公共线COM中,第一十字图案CR1与第二十字图案CR2通过多条连接图案CP彼此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公共线COM分布于子显示区S下方,并且环绕主显示区M,因此像素阵列200b中子像素P3的开口率可以被进一步的提升。 
【第四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c,包括多条扫描线SL(图5中仅绘示出扫描线SLn、SLn+1)、多条数据线DL(图5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m、DLm+1)、多个子像素P4以及一公共线COM。在本实施例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P4包括一第一开关TFT1、一第二开关TFT2、一第一像素电极ITO1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极ITO2。第一开关TFT1以及第二开关TFT2皆与第n条扫描线SLn电性连接,但与不同数据线(例如数据线DLm以及数据线DLm+1)连性连接。换句话来说,本实施例的子像素P4为2D1G架构的子像素设计。第一开关TFT1具有一信号输出端D1,且第一像素电极ITO1位于主显示区M内并与第一开关TFT1的信号输出端D1电性连接。第二像素电极ITO2位于子显示区S内并与第二开关TFT2电性连接,且在各个子像素P4中,第一像素电极ITO1被第二像素电极ITO2所环绕。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极ITO2包括一第一子区块B1、一第二子区块B2以及至少一连接线C。连接线C与第一子区块B1以及第二子区块B2连接。在各个子像素P4中,第一像素电极ITO1位于第一子区块B1与第二子区块B2之间,且第一像素电极ITO1被第一子区块B1、第二子区块B2以及连接线C所环绕。举例来说,连接线C的数量例如为2条,而这2条连接线C例如分别位于第一像素电极ITO1的两侧。此外,这2条连接线C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有所变更。此外,本实施例的连接线C的数量也可为1条,且此连接线C仅分布在第一像素电极ITO1的一侧,以降低二相邻第一像素电极ITO1之间的串音现象。 
本实施例的子像素P4中的公共线COM设计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子像素P3 类似,此处,本实施例以图6A与图6C绘示出不同种类的公共线设计。具体来说,图6A与图6C中的公共线COM设计与图4A与图4C中的公共线COM设计实质上相同,差异仅在于图6A与图6C是应用在2D1G架构的子像素P4中。 
【第五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的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300包括一第一基板310、一第二基板320、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330、340以及一液晶层350。第一基板310具有前述实施例中的像素阵列200、200a、200b或200c,第二基板320配置在第一基板310上方,而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330、340分别配置在第一基板310与第二基板320上。此外,液晶层350配置在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330、34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液晶层350在制作上采用包含有能够被能量源聚合的单体的液晶材料,当能量源(如紫外光)被施加在液晶层350时,这些能够被能量源聚合的单体会分别聚合在第一基板310与第二基板320的表面上,以形成二聚合物稳定配向膜330、340。 
图8为本发明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也提出一种光电装置400,其包括前述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200a、200b、200c,或是包括图7中的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300。而光电装置的类型包括可携式产品(如手机、摄影机、照相机、笔记型电脑、游戏机、手表、音乐播放器、电子信件收发器、地图导航器、数位相片、或类似的产品)、影音产品(如影音放映器或类似的产品)、屏幕、电视、看板、投影机内的面板等。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1)

1.一种像素阵列,包括:
多条扫描线;
多条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
多个子像素,配置在所述子像素区域内,各该子像素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以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而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子像素包括:
一第一开关;
一第二开关,该第一开关以及该第二开关与第n条扫描线以及第m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而该第一开关具有一信号输出端;
一第一像素电极,与该第一开关电性连接;
一第二像素电极,与该第二开关电性连接,该第二像素电极具有一开口以容纳该第一像素电极,且在各该子像素中,该第一像素电极被该第二像素电极所环绕;
一第三开关,与第n+1条扫描线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该第三开关具有一电性浮置端;
其中各该第二像素电极包括:
一第一子区块;
一第二子区块;以及
至少一连接线,与该第一子区块以及该第二子区块连接,在各该子像素中,该第一像素电极位于该第一子区块与该第二子区块之间,且第一像素电极被该第一子区块、该第二子区块以及该连接线所环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第一开关为一第一薄膜电晶体,而该第一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源极以及与该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该信号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第二开关为一第二薄膜电晶体,而该第二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源极以及一第二漏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第三开关为一第三薄膜电晶体,而该第三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1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三栅极、一与该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三源极以及该电性浮置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该电性浮置端从第n+1条扫描线延伸至该第二子区块以及该第一像素电极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更包括:
多条第一公共线,分布在所述第一子区块以及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下方;以及
多条第二公共线,分布在所述第二子区块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该信号输出端的部分区域位在第一公共线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所述第二公共线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电性浮置端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各该第一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该信号输出端上方的第一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该第二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该电性浮置端上方的第二开口。
11.一种像素阵列,包括:
多条扫描线;
多条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
多个子像素,配置在所述子像素区域内,各该子像素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以及至少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而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子像素具有一主显示区以及一子显示区,且该主显示区被该子显示区所环绕;以及
一公共线,分布在所述子显示区下方,并且环绕该主显示区;
其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子像素包括:
一第一开关;
一第二开关,该第一开关以及该第二开关皆与第n条扫描线以及第m条数据线电性连接,且该第一开关具有一信号输出端;
一第一像素电极,位于该主显示区内并与该第一开关的该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一第二像素电极,位于该子显示区内并与该第二开关电性连接,且在各该子像素中,该第一像素电极被该第二像素电极所环绕;以及
一第三开关,与第n+1条扫描线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该第三开关具有一电性浮置端;
其中各该第二像素电极包括:
一第一子区块;
一第二子区块;以及
至少一连接线,与该第一子区块以及该第二子区块连接,在各该子像素中,该第一像素电极位于该第一子区块与该第二子区块之间,且第一像素电极被该第一子区块、该第二子区块以及该连接线所环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第一开关为一第一薄膜电晶体,而该第一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源极以及与该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该信号输出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第二开关为一第二薄膜电晶体,而该第二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源极以及一第二漏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第三开关为一第三薄膜电晶体,而该第三薄膜电晶体具有一与第n+1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三栅极、一与该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三源极以及该电性浮置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该电性浮置端从第n+1条扫描线延伸至该第二子区块以及该第一像素电极下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该公共线包括:
多个环形图案,环绕该主显示区;
多个第一十字图案,与该环形图案连接,且各该第一十字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第一子区块下方;以及
多个第二十字图案,与该环形图案连接,且各该第二十字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第二子区块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所述环形图案通过多条连接图案彼此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所述第一十字图案与所述第二十字图案通过多条连接图案彼此相连。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该信号输出端的部分区域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十字图案上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所述第二十字图案位于所述电性浮置端下方。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各该第一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该信号输出端上方的第一开口。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该第二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该电性浮置端上方的第二开口。
23.一种像素阵列,包括:
多条扫描线;
多条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
多个子像素,配置在所述子像素区域内,各该子像素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以及至少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而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子像素具有一主显示区以及一子显示区,且该主显示区被该子显示区所环绕;以及
一公共线,分布在所述子显示区下方,并且环绕该主显示区;
其中排列在第n列中的各该子像素包括:
一第一开关;
一第二开关,该第一开关以及该第二开关皆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但与不同数据线连性连接,且该第二开关具有一信号输出端;
一第一像素电极,位于该主显示区内并与该第一开关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像素电极,位于该子显示区内并与该第二开关的该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且在各该子像素中,该第一像素电极被该第二像素电极所环绕;
其中各该第二像素电极包括:
一第一子区块;
一第二子区块;以及
至少一连接线,与该第一子区块以及该第二子区块连接,在各该子像素中,该第一像素电极位于该第一子区块与该第二子区块之间,且第一像素电极被该第一子区块、该第二子区块以及该连接线所环绕。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该公共线包括:
多个环形图案,环绕该主显示区;
多个第一十字图案,与该环形图案连接,且各该第一十字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第一子区块下方;以及
多个第二十字图案,与该环形图案连接,且各该第二十字图案分别位于其中一第二子区块下方。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所述环形图案通过多条连接图案彼此相连。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所述第一十字图案与所述第二十字图案通过多条连接图案彼此相连。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该信号输出端的部分区域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十字图案上方。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像素阵列,其中各该第一子区块具有至少一位于该信号输出端上方的第一开口。
29.一种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
一第二基板,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上方;
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分别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上;以及
一液晶层,配置在所述聚合物稳定配向层之间;
其中该第一像素电极具有多组不同延伸方向的第一条状电极图案,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具有多组不同延伸方向的第二条状电极图案。
30.一种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像素阵列;
一第二基板,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上方;
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分别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上;以及
一液晶层,配置在所述聚合物稳定配向层之间;
其中该第一像素电极具有多组不同延伸方向的第一条状电极图案,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具有多组不同延伸方向的第二条状电极图案。
31.一种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像素阵列;
一第二基板,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上方;
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分别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上;以及
一液晶层,配置在所述聚合物稳定配向层之间;
其中该第一像素电极具有多组不同延伸方向的第一条状电极图案,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具有多组不同延伸方向的第二条状电极图案。
CN2010100042909A 2010-01-20 2010-01-20 像素阵列 Active CN101782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42909A CN101782703B (zh) 2010-01-20 2010-01-20 像素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42909A CN101782703B (zh) 2010-01-20 2010-01-20 像素阵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2703A CN101782703A (zh) 2010-07-21
CN101782703B true CN101782703B (zh) 2011-11-09

Family

ID=4252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42909A Active CN101782703B (zh) 2010-01-20 2010-01-20 像素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27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7222B (zh) 2010-07-20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陣列、聚合物穩定配向液晶顯示面板以及畫素陣列的驅動方法
CN101916017B (zh) * 2010-07-30 2015-03-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阵列、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像素阵列的驱动方法
TWI609222B (zh) 2013-01-22 2017-1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及液晶顯示面板
CN104503157B (zh) * 2014-12-16 2017-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具有该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US9935130B2 (en) 2014-12-16 2018-04-0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pixel structure
CN105158994B (zh) * 2015-09-30 2018-03-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及阵列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2703A (zh)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4503B (zh) 像素阵列、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TWI408477B (zh) 畫素陣列以及聚合物穩定配向液晶顯示面板
CN100435014C (zh) 液晶显示器件
US7113243B2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common electrodes and pixel electrodes on both substrat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0578326C (zh)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424234B (zh) 畫素陣列、聚合物穩定配向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光電裝置
CN101782703B (zh) 像素阵列
TWI407222B (zh) 畫素陣列、聚合物穩定配向液晶顯示面板以及畫素陣列的驅動方法
US8508704B2 (en) Pixel array
US8934065B2 (en) Array substrate for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706635A (zh)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CN101916017B (zh) 像素阵列、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像素阵列的驱动方法
CN101908539B (zh)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CN100592184C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像素阵列基板
US10303002B2 (en) Pixel structur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880851A (zh) 一种ahva显示器的液晶面板
CN115268153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1169531B (zh) 像素结构
US91473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ed in normally black mod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348800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616784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92835A (zh) 像素结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1377597A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20070077989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 표시 패널
CN100388110C (zh) 像素结构与液晶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