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8539B -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8539B
CN101908539B CN2010102361171A CN201010236117A CN101908539B CN 101908539 B CN101908539 B CN 101908539B CN 2010102361171 A CN2010102361171 A CN 2010102361171A CN 201010236117 A CN201010236117 A CN 201010236117A CN 101908539 B CN101908539 B CN 101908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ixel electrode
pixel
pel array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6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8539A (zh
Inventor
丁天伦
吴育庆
李翊诚
徐文浩
苏振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361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8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8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8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8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8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阵列,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及多个子像素。各个子像素分别与对应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电性连接,且排列于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及第三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与第n条扫描线及第m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开关电性连接。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二开关的一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且第一像素电极具有一位于信号输出端上方的第一开口。第三开关与第(n+1)条扫描线及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且第二像素电极具有一位于第三开关的一电性浮置端上方的第二开口。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避免子像素中寄生电容对于显示品质的影响。

Description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像素阵列(PIXEL ARRAY),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良好显示品质的像素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不断地朝向大尺寸的显示规格发展,为了克服大尺寸显示下的视角问题,液晶显示面板的广视角技术也必须不停地进步与突破。其中,多域垂直配向式(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MVA)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聚合物稳定配向(Polymer stabilized alignment,PSA)液晶显示面板即为现行常见的广视角技术。为了改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色偏问题(colorwashout),已有进阶型多域垂直配向式(Advanced-MVA)液晶显示面板被提出,其主要是将各个子像素区分为主显示区域(main display region)以及子显示区域(sub-display region),并透过适当的电路设计以及驱动方法,使同一个子像素中的主显示区域以及子显示区域分别具有不同跨压,以改善色偏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将各个子像素区分为主显示区域以及子显示区域的设计概念已被应用于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中。
图1为一种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而图2为图1中单一子像素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像素阵列100包括多个子像素P1,且各个子像素P1包括一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一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一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与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电性连接的第一像素电极ITO1以及与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电性连接的第二像素电极ITO2。第一像素电极ITO1会与一共通线COM1耦合而形成一第一储存电容Cs1,且第一像素电极ITO1会与对向基板(如彩色滤光基板)上的一共通电极(未标示)耦合而形成一第一液晶电容CLC1。类似地,第二像素电极ITO2会与一共通线COM2耦合而形成一第二储存电容Cs2,且第二像素电极ITO2会与对向基板(如彩色滤光基板)上的共通电极(未标示)耦合而形成一第二液晶电容CLC2。
从图1与图2可知,在与扫描线SL(n-1)电性连接的子像素P1中,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G1、G2会与扫描线SL(n-1)电性连接,而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极G3会与下一条扫描线SL(n)电性连接。此外,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源极S3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电性连接,而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漏极D3与第一像素电极ITO1耦合成第一电容Ccs-a,且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漏极D3与第一像素电极ITO1下方的共通线COM1耦合成第二电容Ccs-b。当施加一高电压(Vgh)于扫描线SL(n-1)时,影像数据可透过数据线DL(m-1)、DL(m)写入与扫描线SL(n-1)连接的子像素中,此时,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电压是相同的。接着,当施加一高电压于扫描线SL(n)时,第一电容Ccs-a与第二电容Ccs-b会使第一像素电极ITO1的电压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电压不同。
由于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漏极D2会跨过第一像素电极ITO1而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连接,因此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漏极D2与第一像素电极ITO1之间便产生一寄生电容Cx1。此外,由于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漏极D3会跨过第二像素电极ITO2,因此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的漏极D3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之间便产生一寄生电容Cx2。寄生电容Cx1、Cx2会使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电压差异拉开幅度减小,导致色偏问题无法有效地改善。
承上述,如何避免子像素P1中寄生电容Cx1、Cx2对于显示品质的影响,实有其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PSA-LCDpanel)以及光电装置,其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阵列,其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子像素。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子像素配置于子像素区域内,各个子像素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以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且排列于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包括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一第一像素电极、一第二像素电极以及一第三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与第n条扫描线以及第m条数据线电性连接,且第二开关具有一信号输出端。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开关电性连接。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二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其中第一像素电极具有至少一位于信号输出端上方的第一开口。第三开关与第(n+1)条扫描线以及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第三开关具有一电性浮置端,且第二像素电极具有至少一位于电性浮置端上方的第二开口。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子像素排列成多列,且排列于第n列的子像素与第n条扫描线以及第(n+1)条扫描线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排列于第n列的子像素中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位于第n条扫描线与第(n+1)条扫描线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排列于第n列中的各个第一开关为一第一薄膜晶体管,而第一薄膜晶体管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源极以及一与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一漏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排列于第n列中的各个第二开关为一第二薄膜晶体管,而第二薄膜晶体管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源极以及前述的信号输出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排列于第n列中的各个第三开关为一第三薄膜晶体管,而第三薄膜晶体管具有一与第(n+1)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三栅极、一与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三源极以及前述的电性浮置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电性浮置端延伸至第一像素电极下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像素阵列可进一步包括多条彼此电性连接的共通线,分布于各个第一像素电极以及各个第二像素电极下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个共通线分别沿着列方向延伸,而分布于第一像素电极下方的部分共通线具有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开口下方的第一分支,且分布于第二像素电极下方的部分共通线具有至少一个位于第二开口下方的第二分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二分支位于电性浮置端下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子像素中的电性浮置端与第二分支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电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子像素中的电性浮置端与第一像素电极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第一电容,而各子像素中的电性浮置端与第二分支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第二电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子像素中的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不彼此堆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个第一像素电极包括一第一电极部、一第二电极部以及一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部与第二电极部之间,以使第一电极部与第二电极部被二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两侧的第一条状开口所分隔,其中第一电极部透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电极部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条状开口的面积总和为A1,而第一像素电极与信号输出端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2,且开口比率A1/(A1+A2)大体上大于9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个第二像素电极包括一第三电极部、一第四电极部以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三电极部与第四电极部之间,以使第三电极部与第四电极部被二分别位于第二连接部两侧的第二条状开口所分隔,其中第三电极部透过第二连接部与第四电极部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二条状开口的面积总和为A3,而第二像素电极与电性浮置端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4,且开口比率A3/(A3+A4)大体上大于93%。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个第一像素电极包括一第一电极部、一第二电极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电极部与第二电极部之间,以使第一电极部与第二电极部被至少一位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第一条状开口所分隔,其中第一电极部透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电极部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条状开口的面积为A1,而第一像素电极与信号输出端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2,且开口比率A1/(A1+A2)大体上大于9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各个第二像素电极包括一第三电极部、一第四电极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三电极部与第四电极部之间,以使第三电极部与第四电极部被至少一位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二条状开口所分隔,其中第三电极部透过第二连接部与第四电极部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二条状开口的面积为A3,而第二像素电极与电性浮置端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4,且开口比率A3/(A3+A4)大于93%。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PSA-LCD panel),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以及一液晶层。第一基板具有前述的像素阵列,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方,而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分别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液晶层配置于聚合物稳定配向层之间。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光电装置,其包括前述的像素阵列或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发明在子像素中的信号输出端以及电性浮置端上方采用开口设计,因此第一像素电极与信号输出端之间的寄生电容以及第二像素电极与电性浮置端之间的寄生电容可以被有效地降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像素阵列的等效电路图。
图2为图1中单一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像素阵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像素阵列的布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像素阵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布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像素阵列的布局示意图。
图6A为沿着图6中的剖面I-I’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200’:像素阵列
P1、P2:子像素
SL、SL(n)、SL(n+1)、SL(n+2):扫描线
DL、DL(m)、DL(m+1):数据线
R:子像素区域
TFT1、TFT2、TFT3:开关元件
G1、G2、G3:栅极
S1、S2、S3:源极
D1、D2、D3:漏极
D2’:信号输出端
D3’:电性浮置端
AP1:第一开口
AP2:第二开口
Ccs-a:第一电容
Ccs-b:第二电容
Cs1、Cs2:储存电容
Cx1、Cx2:寄生电容
CLC1、CLC2:液晶电容
ITO1:第一像素电极
E1:第一电极部
E2:第二电极部
C1:第一连接部
ITO2:第二像素电极
E3:第三电极部
E4:第四电极部
C2:第二连接部
COM、COM1、COM2:共通线
300: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
310:第一基板
320:第二基板
330、340:聚合物稳定配向层
350:液晶层
400:光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而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布局(layout)示意图。请参照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包括多条扫描线SL(图3与图4中仅示出扫描线SL(n)、SL(n+1)、SL(n+2))、多条数据线DL(图3与图4中仅示出数据线DL(m)、DL(m+1))以及多个子像素P2。前述的数据线DL与扫描线SL彼此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R,且各个子像素P2分别配置于子像素区域R内。值得注意的是,图3与图4中仅示出部分的子像素P2,而成阵列排列的子像素P2的数量可依据所需显示的影像解析度而作适当的变化。
各个子像素P2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SL以及其中一条数据线DL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P2排列成多列,且排列于第n列的子像素P2与第n条扫描线SL(n)以及第(n+1)条扫描线SL(n+1)电性连接。详言之,排列于第n列中的各个子像素P2包括一第一开关TFT1、一第二开关TFT2、一第一像素电极ITO1、一第二像素电极ITO2以及一第三开关TFT3。第一开关TFT1以及第二开关TFT2与第n条扫描线SL(n)以及第m条数据线DL(m)电性连接,且第二开关TFT2具有一信号输出端D2’。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一开关TFT1电性连接。第二像素电极ITO2与第二开关TFT2的信号输出端D2’电性连接,其中第一像素电极ITO1具有至少一位于信号输出端D2’上方的第一开口AP1。在本实施例中,排列于第n列的子像素P2中的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例如位于第n条扫描线SL(n)与第(n+1)条扫描线SL(n+1)之间。此外,第三开关TFT3与第(n+1)条扫描线SL(n+1)以及第二像素电极ITO2电性连接,而第三开关TFT3具有一电性浮置端D3’,且第二像素电极ITO2具有至少一位于电性浮置端D3’上方的第二开口AP2。
从图3与图4可知,排列于第n列中的各个第一开关TFT1为一第一薄膜晶体管,而第一薄膜晶体管具有一第一栅极G1、一第一源极S1以及一第一漏极D1。第一栅极G1与第n条扫描线SL(n)电性连接,第一源极S1与其中一条数据线DL电性连接,而第一漏极D1则与第一像素电极ITO1电性连接。此外,排列于第n列中的各个第二开关TFT2为一第二薄膜晶体管,而第二薄膜晶体管具有一第二栅极G2、第二源极S2以及前述的第二漏极D2。第二栅极G2与第n条扫描线SL(n)电性连接,而第二源极S2与其中一条数据线DL电性连接。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漏极D2即为前述的信号输出端D2’。排列于第n列中的各个第三开关TFT3为一第三薄膜晶体管,而第三薄膜晶体管具有一第三栅极G3、第三源极S3以及第三漏极D3。第三栅极G3与第(n+1)条扫描线SL(n+1)电性连接,而第三源极S3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电性连接。值得注意的是,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三漏极D3即为前述的电性浮置端D3’。
如图4所示,各个第一像素电极ITO1包括一第一电极部E1、一第二电极部E2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C1,第一连接部C1位于第一电极部E1与第二电极部E2之间,以使第一电极部E1与第二电极部E2被至少一位于第一连接部C1之间的第一条状开口AP1所分隔,其中第一电极部E1透过第一连接部C1与第二电极部E2连接。此外,各个第二像素电极ITO2包括一第三电极部E3、一第四电极部E4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C2,第二连接部C2位于第三电极部E3与第四电极部E4之间,以使第三电极部E3与第四电极部E4被至少一位于第二连接部C2之间的第二条状开口AP2所分隔,其中第三电极部E3透过第二连接部C2与第四电极部E4连接。承上述,本实施例不限定第一连接部C1与第二连接部C2的数量以及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漏极D1与第一电极部E1电性连接,信号输出端D2’延伸于第一电极部E1与第二电极部E2之间,并与第三电极部E3电性连接。此外,第三源极S3与第四电极部E4电性连接,而电性浮置端D3’延伸于第三电极部E3与第四电极部E4之间,且电性浮置端D3’的末端延伸至第一像素电极ITO1的第二电极部E2的下方。换言之,电性浮置端D3’与第一像素电极ITO1会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第一电容Ccs-a。
举例而言,前述的第一条状开口AP1的面积为A1,而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信号输出端D2’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2,且开口比率A1/(A1+A2)例如大于91%。此外,前述的第二条状开口AP2的面积为A3,而第二像素电极ITO与电性浮置端D3’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4,且开口比率A3/(A3+A4)例如大于93%。
由于第一像素电极ITO1具有第一开口AP1的设计,因此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信号输出端D2’的重叠面积总和可因第一开口AP1而大幅下降,进而降低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信号输出端D2’之间的寄生电容Cx1。此外,由于第二像素电极ITO2具有第二开口AP2的设计,因此第二像素电极ITO2与电性浮置端D3’的重叠面积总和可因第二开口AP2而大幅下降,进而降低第二像素电极ITO2与电性浮置端D3’之间的寄生电容Cx2。当寄生电容Cx1、Cx2被降低时,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电压差异拉开幅度便会增加,因此可以有效地解决色偏问题。
从图4可以清楚得知,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可进一步包括多条彼此电性连接的共通线COM,这些共通线COM分布于各个第一像素电极ITO1以及各个第二像素电极ITO2下方。详言之,各条共通线COM分别沿着列方向延伸,而分布于第一像素电极ITO1下方的部分共通线COM具有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开口AP1下方的第一分支BR1,且分布于第二像素电极ITO下方的部分共通线COM具有至少一个位于第二开口AP2下方的第二分支BR2。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分支BR2位于电性浮置端D3’下方。换言之,电性浮置端D3’与第二分支BR2会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第二电容Ccs-b。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电容Ccs-a位于第一像素电极ITO下方,而第二电容Ccs-b则位于第二像素电极ITO2下方,换言之,每个子像素P2中的第一电容Ccs-a与第二电容Ccs-b不会彼此堆迭。如图4所示,第二电容Ccs-b位于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中央区域上,此中央区域为领域交界处(domain boundary)。由于领域交界处为液晶导线不正确的暗域,因此,位于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中央区域的第二电容Ccs-b并不会大幅影响开口率。此外,由于第一电容Ccs-a所占据的面积通常小于第二电容Ccs-b所占据的面积,因此第一电容Ccs-a所导致的开口率损失有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第一电容Ccs-a与第二电容Ccs-b相互堆迭的设计,本实施例可降低第二电容Ccs-b对于开口率所造成的损失。
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设计者可根据设计需求而省略电性浮置端D3’与第一像素电极ITO1所耦合而成的第一电容Ccs-a。如图3’与图4’所示,电性浮置端D3’仅延伸于第二像素电极ITO2下方,但并未延伸于第一像素电极ITO1下方。
【第二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阵列的布局示意图,而图6A为沿着图6中的剖面I-I’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5与图6,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200类似,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第二像素电极ITO2的图案。
从图5与图6可知,本实施例的各个第一像素电极ITO1包括一第一电极部E1、一第二电极部E2以及一第一连接部C1。第一连接部C1位于第一电极部E1与第二电极部E2之间,以使第一电极部E1与第二电极部E2被二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C1两侧的第一条状开口AP1所分隔,其中第一电极部C1透过第一连接部E1与第二电极部E2连接。此外,各个第二像素电极ITO2包括一第三电极部E3、一第四电极部E4以及一第二连接部C2,第二连接部C2位于第三电极部E3与第四电极部E4之间,以使第三电极部E3与第四电极部E4被二分别位于第二连接部C2两侧的第二条状开口AP2所分隔,其中第三电极部E3透过第二连接部C2与第四电极部E4连接。
举例而言,前述的第一条状开口AP1的面积总和为A1,而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信号输出端D2’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2,且开口比率A1/(A1+A2)例如大于91%。此外,前述的第二条状开口AP2的面积总和为A3,而第二像素电极ITO2与电性浮置端D3’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4,且开口比率A3/(A3+A4)例如大于93%。
在图5与图6的像素阵列200’中,第一像素电极ITO1与信号输出端D2’之间的寄生电容Cx1以及第二像素电极ITO2与电性浮置端D3’之间的寄生电容Cx2(在图6A示出)同样可以被有效地降低,所以色偏问题可以获得解决。
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设计者可根据设计需求而省略电性浮置端D3’与第一像素电极ITO1所耦合而成的第一电容Ccs-a。如图5’与图6’所示,电性浮置端D3’仅延伸于第二像素电极ITO2下方,但并未延伸于第一像素电极ITO1下方。
【第三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的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300包括一第一基板310、一第二基板320、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330、340以及一液晶层350。第一基板310具有前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像素阵列(200或200’),第二基板320配置于第一基板310上方,而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330、340分别配置于第一基板310与第二基板320上。此外,液晶层350配置于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330、34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液晶层350在制作上采用包含有能够被能量源聚合的单体的液晶材料,当能量源(如紫外光)被施加于液晶层350时,这些能够被能量源聚合的单体会分别聚合于第一基板310与第二基板320的表面上,以形成二聚合物稳定配向膜330、340。
图8为本发明的光电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亦提出一种光电装置400,包括前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像素阵列(200或200’)或是图7中的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300。而光电装置的类型包括可携式产品(如手机、摄影机、照相机、笔记型电脑、游戏机、手表、音乐播放器、电子信件收发器、地图导航器、数位相片、或类似的产品)、影音产品(如影音放映器或类似的产品)、萤幕、电视、看板、投影机内的面板等。

Claims (24)

1.一种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阵列包括:
多条扫描线;
多条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域;
多个子像素,配置于所述子像素区域内,所述子像素分别与其中一条扫描线以及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其中排列于第n列中的所述子像素包括:
一第一开关;
一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开关与第n条扫描线以及第m条数据线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具有一信号输出端;
一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性连接;
一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具有至少一位于所述信号输出端上方的第一开口;以及
一第三开关,与第(n+1)条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开关具有一电性浮置端,且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具有至少一位于所述电性浮置端上方的第二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排列成多列,且排列于第n列的子像素与第n条扫描线以及第(n+1)条扫描线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排列于第n列的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位于第n条扫描线与第(n+1)条扫描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排列于第n列中的所述第一开关为一第一薄膜晶体管,而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一源极以及一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一漏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排列于第n列中的所述第二开关为一第二薄膜晶体管,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具有一与第n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栅极、一与其中一条数据线电性连接的第二源极以及所述信号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排列于第n列中的所述第三开关为一第三薄膜晶体管,而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具有一与第(n+1)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的第三栅极、一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的第三源极以及所述电性浮置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浮置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阵列还包括多条彼此电性连接的共通线,分布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通线分别沿着列方向延伸,分布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下方的部分共通线具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下方的第一分支,而分布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下方的部分共通线具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下方的第二分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位于所述电性浮置端下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电性浮置端与所述第二分支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电容。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电性浮置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第一电容,而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电性浮置端与所述第二分支部分重叠,以耦合成一第二电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不彼此堆迭。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包括:
一第一电极部;
一第二电极部;以及
一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被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侧的第一条状开口所分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部透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开口的面积总和为A1,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2,且开口比率A1/(A1+A2)大于91%。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包括:
一第三电极部;
一第四电极部;以及
一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电极部与所述第四电极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三电极部与所述第四电极部被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两侧的第二条状开口所分隔,其中所述第三电极部透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电极部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状开口的面积总和为A3,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电性浮置端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4,且开口比率A3/(A3+A4)大于93%。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包括:
一第一电极部;
一第二电极部;以及
多个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被至少一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第一条状开口所分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部透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开口的面积为A1,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2,且开口比率A1/(A1+A2)大于91%。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包括:
一第三电极部;
一第四电极部;以及
多个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电极部与所述第四电极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三电极部与所述第四电极部被至少一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二条状开口所分隔,其中所述第三电极部透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电极部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状开口的面积为A3,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电性浮置端的重叠面积总和为A4,且开口比率A3/(A3+A4)大于93%。
22.一种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
一第二基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方;
二聚合物稳定配向层,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上;以及
一液晶层,配置于所述聚合物稳定配向层之间。
23.一种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
24.一种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
CN2010102361171A 2010-01-22 2010-07-22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Active CN101908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61171A CN101908539B (zh) 2010-01-22 2010-07-22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2372A CN101776827A (zh) 2010-01-22 2010-01-22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CN201010102372.7 2010-01-22
CN2010102361171A CN101908539B (zh) 2010-01-22 2010-07-22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8539A CN101908539A (zh) 2010-12-08
CN101908539B true CN101908539B (zh) 2012-05-23

Family

ID=425133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2372A Pending CN101776827A (zh) 2010-01-22 2010-01-22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CN2010102361171A Active CN101908539B (zh) 2010-01-22 2010-07-22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2372A Pending CN101776827A (zh) 2010-01-22 2010-01-22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77682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9966B (zh) * 2012-10-18 2015-09-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454823B (zh) * 2013-09-09 2016-01-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KR102106947B1 (ko) * 2013-09-13 2020-05-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885193B (zh) * 2014-03-27 2016-06-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图像的方法
CN106842743B (zh) * 2017-02-09 2019-11-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像素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958910B (zh) * 2017-12-21 2020-06-1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开关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614A (zh) * 2004-07-27 2005-03-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8188A (ja) * 1993-03-11 1994-09-22 Sony Corp 増幅型撮像素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614A (zh) * 2004-07-27 2005-03-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8539A (zh) 2010-12-08
CN101776827A (zh) 201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4503B (zh) 像素阵列、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TWI408477B (zh) 畫素陣列以及聚合物穩定配向液晶顯示面板
US8643802B2 (en) Pixel array, polymer stablized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array driving method
CN102478736B (zh) 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和包括该阵列基板的液晶显示器
US8253903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TWI424234B (zh) 畫素陣列、聚合物穩定配向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光電裝置
CN101908539B (zh)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CN104834138B (zh) 高画质液晶显示器像素电路
US977852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1916017B (zh) 像素阵列、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像素阵列的驱动方法
CN104347012A (zh) 弯曲显示装置
KR20130039584A (ko) 내로우 베젤을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706635B (zh) 像素阵列、聚合物稳定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光电装置
CN101782703B (zh) 像素阵列
CN107728352B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US20110157121A1 (en) Pixel array
CN100592184C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像素阵列基板
US11222907B2 (en) Array substrate,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panel, drive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988241A (zh) 弯曲显示装置
CN103163699B (zh) 用于非晶硅栅极驱动电路的电容器及液晶显示器
CN101169531B (zh) 像素结构
CN113284413A (zh) 显示设备
CN203733452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1526699B (zh) 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19590639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