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9429B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9429B
CN101779429B CN2008800256519A CN200880025651A CN101779429B CN 101779429 B CN101779429 B CN 101779429B CN 2008800256519 A CN2008800256519 A CN 2008800256519A CN 200880025651 A CN200880025651 A CN 200880025651A CN 101779429 B CN101779429 B CN 101779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reference signal
orthogonal code
base station
s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56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9429A (zh
Inventor
岸山祥久
樋口健一
佐和桥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79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9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9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94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4Orthogo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站装置,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包括:生成参考信号的部件;生成包含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部件;对每个扇区发送发送码元的部件;以及监视无线传播状况的部件。通过对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第二序列,从而生成参考信号,非正交的码序列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根据无线传播状况,决定第二序列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还是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移动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时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信道估计、同步捕捉、小区搜索、接收质量测定等各种目的而使用参考信号。参考信号是在通信前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已知比特的值的信号,也被提作已知信号、导频信号、参照信号、训练信号等。参考信号优选与识别小区的小区ID一一对应,从而需要准备多个参考信号。在宽带码分复用接入(W-CDMA)方式的现有的系统中,对下行链路准备了512种的参考信号(码序列)(例如,参照3GPP,TS25.211“Physical Channelsand mapping of transport channels onto physical channels(FDD)”)。 
在W-CDMA方式的系统中,参考信号全部由随机序列构成。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变得较大,但在基于CDMA的系统中,主要通过功率来确保信号质量,所以不易成为大问题。 
但是,在预定在比W-CDMA方式的现行系统宽的频带进行OFDM(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的下行通信的将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希望大幅抑制其它小区干扰。若与W-CDMA方式的现行系统同样,全部通过随机码序列准备参考信号,则其它小区干扰变得比较多。 
如图1所示,从抑制小区或扇区间干扰的观点出发,提出通过由随机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和属于某正交码序列组的第二序列构成参考信号的方案(关于该方案,例如参照3GPP,R1-062100,NTT DoCoMo,Fujitsu,KDDI,Mitsubishi Electric,NEC,Panasonic,Sharp,Toshiba Corporation,“OrthogonalReference Signal Design in E-UTRA Downlink”)。该提案中,属于同一小区的多个扇区分别使用互相不同的正交码序列,在小区之间使用不同的随机码序列。 
图2表示参考信号、小区和扇区的关系。为了简化说明,说明为“扇区” 表示属于同一小区的多个区域,但更一般来说,“小区”和“扇区”的区别可以不必严密,只要没有混乱的可能,它们也可以作为同义词使用。为了简化图示,代表性地说明三个小区和其中的九个扇区,但其它小区和扇区也同样。在本例中,通过对某一基准序列乘以随机的码序列(第一序列)和正交码序列(第二序列)从而准备参考信号。识别小区的小区识别符(小区ID)与参考信号一一对应,可以准备随机的码序列和正交码序列的组合数这么多的识别符。例如,如果准备170个随机码序列和3个正交码序列,则可以准备全部510个参考信号和小区ID。图中,小区的不同样式对应于对每个小区使用不同的随机码序列。a、b、c是从某个正交码序列组中选择的三个正交码序列。在任何的小区中,正交码序列a、b、c都公共用于扇区,但由于每个小区使用不同的随机码序列,所以参考信号整体上在各扇区中不同。同一小区中包含的扇区之间互相同步,所以通过使用正交码a、b、c从而可以使扇区之间的干扰实际上为0。各小区一般非同步,可能某种程度上残存干扰,但由于同一小区内的扇区之间的干扰实际上为0,所以干扰量整体上很少。 
图3表示正交码序列的具体例子和映射例子。在图示的例子中,使用由(1,1,1), 
(1,exp(j2π/3),exp(j4π/3))以及 
(1,exp(j4π/3),exp(j2π/3)) 
的三个正交码序列构成的序列组,进行三个扇区的正交。在图3所示的映射例子中,对映射方法下工夫,以便能够充分地发挥正交性。参考信号被映射到如图所示的时间和频率,并被乘以随机的码序列和正交码序列。一个子帧包含7个码元期间。子帧也可以被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作为一例,可以是1.0ms。在某个码元期间同时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多个频率分量具有互相差nθ(θ的整数倍)的相位角的分量。在同一子帧内不同码元期间发送的分量具有互相差(φ+nθ)的相位角的分量。对于第一扇区,θ=0并且φ=0,对于第二扇区,θ=exp(j2π/3)并且φ=exp(j4π/3),对于第三扇区,θ=exp(j4π/3)并且φ=exp(j2π/3)。如果如图所示这样进行映射,则情况1、情况2和情况3包围的任意的三个分量的组都构成一个正交码序列。 
图4表示与图3同样的映射例子,具体示出应用于参考信号的随机的码序列的各分量c1j(j=1,2,3)、正交码序列的各分量(1,exp(j2π/3),exp(j4π/3))。 另外,假设第一小区(例如图2的41)的随机的码序列为(c11,c12,c13),第二小区(例如图2的42)的随机的码序列为(c21,c22,c23),第三小区(例如图2的43)的随机的码序列为(c31,c32,c33)。在图4中,表示第一小区内的扇区#1、#2、#3要发送的参考信号。关于任何两个扇区的组合,情况1、2、3的框内的三个分量之间的内积(相关)都是0。从而,从提高参考信号的估计精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将在扇区之间正交的序列用于参考信号。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多路传播环境下,多个到来波(路径(path))在某个期间中到达接收机,该期间也被称作延迟扩展(delay spread)。在小区半径小的地区或都市部分等中,延迟扩展比较小。但是,反之在小区半径大的地区、都市部分郊外、盆地等中,延迟扩展增大。若延迟扩展增大,则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而可能使振幅或相位在路径之间大幅变化。如果因为衰落而使相位旋转角变得不正确,则正交性大为破坏,基于参考信号的信号估计精度可能大幅恶化。如上述这样,通过相位旋转序列表现正交序列的情况下,相位旋转角变得不正确的情况是特别不理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使得在路径的延迟扩展大的地区中也能够高质量地接收从属于同一基站的多个扇区分别发送的参考信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使用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装置。基站装置包括:生成参考信号的部件;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部件;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部件;以及监视无线传播状况的部件。通过对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所述非正交的码序列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根据所述无线传播状况,决定所述第二序列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还是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使用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装置。基站装置包括:生成参考信号的部件;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部件;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部件;以及监视无线传播状况的部件。根据无线传播状况决定通过第一构成方法或第二构成方法的哪一个来构成所述参考信号。第一构成方法是通过将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和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相乘,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第二构成方法是通过将在扇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和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相乘,从而构成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中,使用包括多个基站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各基站装置包括:生成参考信号的部件;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部件;以及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部件。在一个以上的基站装置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在别的一个以上的基站装置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中,使用包括多个基站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各基站装置包括:生成参考信号的部件;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部件;以及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部件。在一个以上的基站装置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在别的一个以上的基站装置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序列,并根据所述无线传播状况来决定该第二序列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还是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路径的延迟扩展大的地区中也能够高质量地接收从属于同一基站的多个扇区分别发送的参考信号。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小区、扇区和参考信号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参考信号的映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从各扇区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参考信号的码序列的图。 
图6表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的部分方框图。 
图7表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用户装置。 
图8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中用于参考信号的码序列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用户装置的参考信号恢复单元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例中用于参考信号的码序列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中使用的用户装置的参考信号恢复单元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例中用于参考信号的码序列的图。 
图15是表示第四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的图。 
图16是表示第四实施例中使用的用户装置的参考信号恢复单元的图。 
符号的说明 
12单播数据处理单元12 
121特播编码器 
122数据调制器 
123交织器 
13MCS设定单元 
15串并行变换单元(S/P) 
16复用单元(MUX) 
17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单元(IFFT) 
18保护间隔插入单元 
19数字模拟变换单元(D/A) 
20无线参数设定单元 
23参考信号生成单元 
24、25乘法单元 
26传播状况监视单元 
202模拟数字变换器(D/A) 
203选择单元 
204保护间隔除去单元 
205、207乘法单元 
206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FFT) 
208分离单元(DeMUX) 
209参考信号恢复单元 
210、212、213乘法单元 
211选择单元 
214信道估计单元 
216解调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的方便,本发明分为几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各个实施例的区分不是本发明的本质,可以根据需要而使用两个以上的实施例。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数值例子进行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先说明,这些数值只不过为一例,可以使用合适的任何的值。 
实施例1 
图5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参考信号的码序列。上部与以往同样,表示对每个小区不同的随机的170个码序列(随机1~170),和在小区内的3个扇区中使用的正交码序列(正交1~3)。随机的码序列例如可以是PN码序列。正交码序列例如可以是CAZAC码序列。正交码序列可以通过一连串的相位旋转因数(phase rotation factor)来表现,但不限定于此。其中,从简单地计算正交序列的观点出发,优选相位旋转序列。 
在图中下部,表示各小区中可使用的码序列的选项。例如,图中最左侧的小区除了(随机1、正交1)、(随机1、正交2)以及(随机1、正交3)的第一组合(上部)之外,也可以通过(随机1、随机1)、(随机1、随机2)和(随机1、随机3)的第二组合(下部)构成参考信号。在上部中,各扇区通过正交码序列(正交1~3)区别,在下部中,各扇区通过随机的码序列(随机1~3)区别。用于区别小区的随机的码序列(随机1~170)是用于区别多个小区之间的码,所以码长比较长。作为一例,可以在10ms的帧期间中持续。用于区别小区的该码序列可以称作长码。相反,用于区别扇区之间的正交的或随机的码序列(正交1~3、随机1~3)的码长可以是能够区别三个扇区的程度的比较短的长度。用于区别扇区的该码序列可以称作短码。 
如上所述,在小区半径小的地区或都市部分等延迟扩展比较小,路径之 间的相位变化也小,从而容易确保码间的正交性。从而,优选通过上部这样的码构成参考信号。反之,在小区半径大的地区、都市部分郊外、盆地等中,延迟扩展增大。该情况下,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而可能使振幅或相位在路径之间大幅变化,即使使用正交码也容易使正交性破坏。但是,在随机码序列的情况下,即使受到衰落也容易维持随机性,可以期待衰落的影响也被扩展。从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如下部这样,通过随机的码序列来区别扇区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这样的原理,根据小区的无线传播状况,由各基站按照上部或下部这样,对构成参考信号的码序列进行切换。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图6中绘制了单播数据处理单元12、MCS设定单元13、串并行变换单元(S/P)15、复用单元(MUX)16、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单元(IFFT)17、保护间隔插入单元18、数字模拟变换单元(D/A)19、无线参数设定单元20、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3、传播状况监视单元26。单播数据处理单元12包括特播编码器121、数据调制器122、交织器123。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3包括选择单元24以及乘法单元25。 
单播数据处理单元12进行有关发往特定的各个用户的信道的处理。 
编码器121进行用于提高单播信道的耐错性的编码。可以通过卷积编码或特播编码等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各种方法进行编码。在本实施例中,对单播信道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控制,并根据来自MCS设定单元13的指示,自适应地变更信道编码率。 
数据调制器122通过QPSK、16QAM、64QAM等这样的任何的适当的调制方式进行单播信道的数据调制。在本实施例中,对单播信道进行AMC控制,并根据来自MCS设定单元13的指示,自适应地变更调制方式。 
交织器123按照规定的模式重新排列单播数据中包含的数据的排列顺序。 
另外,图6中没有明示有关其它信道(例如,控制信道、MBMS信道等)的处理元件,但它们也进行与处理单元12同样的处理。对于控制信道等可以不进行AMC控制,也可以进行。 
MCS设定单元13对各处理元件进行指示,以根据需要来变更用于单播信道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组合。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组合由表示组合内容的号码(MCS号码)确定。 
串并行变换单元(S/P)15将串行的信号序列(流)变换为并行的信号序 列。并行的信号序列数也可以根据副载波数来决定。 
复用单元(MUX)16将多个数据序列、单播用的参考信号以及广播信道等进行复用。复用可以通过时间复用、频率复用或时间及频率复用的任何方式进行。 
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单元(IFFT)17将输入其中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并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 
保护间隔插入单元18通过对OFDM方式的调制后的码元加入保护间隔(GI:Guard Interval)或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从而生成发送码元。众所周知,通过复制包含要传输的码元的前端的数据的一连串的数据从而生成保护间隔,并通过将保护间隔附加到末尾从而生成发送码元。或者,通过复制包含要传输的码元的末尾的数据的一连串的数据从而生成保护间隔,并通过将保护间隔附加到前端从而生成发送码元。 
数字模拟变换单元(D/A)19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 
无线参数设定单元20设定通信所使用的无线参数。无线参数(组)包含用于规定OFDM方式的码元的格式的信息,也可以包含保护间隔部分的期间TG1、有效码元部分的期间、一个码元中的保护间隔部分所占的比例、用于确定副载波间隔Δf等值的一组信息。另外,有效码元部分的期间等于副载波间隔的倒数1/Δf。 
无线参数设定单元20根据通信状况或根据来自其它装置的指示,设定适当的无线参数组。例如,无线参数设定单元20根据发送对象是单播信道还是MBMS信道,从而对要使用的无线参数组进行分别使用。例如,可以对单播信道使用规定更短期间的保护间隔部分的无线参数组,并对MBMS信道使用规定更长期间的保护间隔部分的无线参数组。或者,也可以根据无线传播状况来改变无线参数组。例如,可以在延迟扩展小的环境中使用短的保护间隔部分,在延迟扩展大的环境中使用长的保护间隔部分。无线参数设定单元20可以每次计算适当的无线参数组并导出,或者也可以预先在存储器中存储无线参数组的多个组,并根据需要选择它们内的一组。如后所述,保护间隔部分的长短可以表示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3通过乘法单元25将作为第一序列的随机码序列(随机1~170)和第二序列相乘,输出参考信号。第二序列是正交码序列(正交1~3)或随机的码序列(随机1~3),由选择单元24适当选择。 
传播状况监视单元26监视无线传播状况,并根据监视结果,判定应该按照图5的上部这样还是下部这样来设定本小区的参考信号。判定结果作为指示信号被提供给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3的选择单元24。此外,判定结果也被通知给用户装置。该通知可以通过适当的任何方法被通知给用户装置。作为一例,该通知通过同步信道-更具体地说是副同步信道(S-SCH)-进行。或者,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BCH)进行判定结果的通知。进而,保护间隔的长短可以与判定结果相关联。 
图7表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用户装置。用户装置典型为移动终端,但也可以是固定终端。图7中绘制了模拟数字变换器(D/A)202、保护间隔除去单元204、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FFT)206、分离单元(DeMUX)208、参考信号恢复单元(RS恢复单元)209、乘法单元210、212、213、信道估计单元214以及解调单元216。 
模拟数字变换器(D/A)202将接收到的基带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 
保护间隔除去单元204从接收码元中除去保护间隔,并剩余有效码元部分。 
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FFT)206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并进行OFDM方式的解调。 
分离单元(DeMUX)208从接收信号中分离参考信号和数据信号(用户数据或控制数据)。 
RS恢复单元209对接收信号中包含的参考信号进行恢复。乘法单元210对参考信号乘以用于区别小区之间的随机的码序列(随机1~170)。选择单元211按照来自基站的指示,切换输入其中的信号的输出目的地。乘法单元212将用于区别扇区之间的正交码序列(正交1~3)与参考信号相乘,乘法单元213将用于区别扇区之间的随机的码序列(随机1~3)与参考信号相乘。 
如上所述,由基站决定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决定内容被通知给用户装置。该通知可以通过适当的任何方法通知给用户装置。在图示的例子中,绘制为通过副同步信道(S-SCH)或广播信道(BCH)进行通知。但是,取而代之,或者除此以外,可以将保护间隔的长短与判定结果相关联。在通过S-SCH或BCH通知的情况下,通过其中包含的特定的比特明示地表示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所以从简单且可靠地进行通知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这些信道来通知。将保护间隔部分的长短与参考信号的结构相关联的方法,在S-SCH 或BCH等中不必确保多余的比特这一点上比较理想。这表示关于通知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可以不变更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 
信道估计单元214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决定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应该进行何种信道补偿。 
解调单元216根据信道估计结果对数据信号进行补偿,并对发送并接收的数据信号进行恢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根据无线传播状态适当变更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所以从与延迟扩展大小无关地实现参考信号的高质量化的观点出发,本实施例比较理想。 
实施例2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图5的上部和下部准备了相同数目的序列或码,但这不是本发明所必须的。下部的码数可以比上部的码数少。这是因为使用下部的码的状况是多路传播环境中的延迟扩展相当大的情况,难以设想准备了170×3个码的服务区域整体会成为延迟扩展相当大的状况。实际上,在很多的情况下,在这样延迟扩展增大比例可以估计为服务区整体的1%左右。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准备了比第一实施例的情况少的码的组合以备延迟扩展大的状况。 
图8表示本实施例中用于参考信号的码序列。上部与图5的上部相同。在图8的下部,仅对一个长码(随机码序列)关联一个短码(正交序列)。从而,仅准备170种的参考信号。上部所示的小区之一可以根据无线传播状况,按照下部的任意三个的组合来构成参考信号。例如,上部左侧的(随机1、正交1~3)所示的小区可以使用下部的(随机1、正交1)、(随机2、正交2)以及(随机3、正交3)的组合来构成参考信号。另外,从使上部和下部所准备的参考信号数一致的观点出发,对于下部的参考信号,可以考虑在地理上远离的场所反复使用。或者,反之下部的长码数也可以比上部的少。 
图9表示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3。图10表示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用户装置的参考信号恢复单元209。即使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根据延迟扩展的大小而变化,使用的码序列本身不变,而随机的码序列(随机1~170)和正交码序列(正交1~3)被相乘并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下部没有新出现的码,上部和下部都仅使用相同种类的码序列。在下部中,与上部的情况不同,一个随机的长码仅被组合到一个正 交序列(短码)。在不设置新的码序列这一点上,第二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有利。 
实施例3 
图11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用于参考信号的码序列。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170个小区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根据延迟扩展的大小来变更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但是,延迟扩展的大小不频繁地变化,并且也可能地域性不变。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要应对这样的情况。 
在图示的例子中,对于第1至第160小区(随机1~160),通过长码的随机码序列和短码的正交序列构成参考信号。在这些地区中,假设延迟扩展比较小。关于第161至第170小区(随机161~170),通过长码的随机码序列和短码的随机码序列构成参考信号。在这些地区中,假定延迟扩展比较大。 
图12表示第三实施例所使用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3。选择单元24选择任何一个输入,一旦选择则此后固定。如果是上述第1至第160小区,则随机的码序列(随机1~160)和正交码序列(正交1~3)的相乘被固定地选择。如果是上述第161至第170小区,则随机的长码(随机161~170)和随机的短码(随机1~3)的相乘被固定地选择。 
图13表示第三实施例中使用的用户装置的参考信号恢复单元209。该选择单元211也将输入输出到某个输出,但若一旦被选择,则只要在该小区内就是固定的。如果是上述第1至第160小区,则随机的码序列(随机1~160)和正交码序列(正交1~3)的相乘被固定选择。如果是第161至第170小区,则随机的长码(随机161~170)和随机的短码(随机1~3)的相乘被固定选择。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每个小区固定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所以从简化基站和用户装置的动作和结构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实施例4 
在第三实施例中,虽然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固定,但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除了一部分小区之外,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固定,在该一部分小区中,可变的选择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在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在一部分小区中可变这一点上,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同,在参考信号的构成方法在一部分小区中不变这一点上,与第三实施例相同。从而,第四实施例可以说是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组合。 
图14表示第四实施例中用于参考信号的码序列。在图示的例子中,对于第1至第160小区(随机1~160),由长码的随机的码序列和短码的正交序列构成参考信号。对于第161至第170小区(随机101~170),由长码的随机的码序列和短码的随机的码序列构成参考信号。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这10个小区所使用的随机的长码为随机171~180,可以与随机1~170不同。当然也可以使用长码161~170代替随机的长码171~180。 
图15表示第四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3。随机的长码和正交码序列相乘并被提供给选择单元27的一个输入。与图6的选择单元24同样,选择正交码序列或随机码序列的短码,与随机的长码相乘,相乘结果被提供给选择单元27的另一个输入。选择单元27根据本小区是否是延迟扩展大的小区来进行选择。 
图16表示第四实施例中使用的用户装置的参考信号恢复单元209。与图13同样,选择单元203将输入到其中的信号引导至任何的输出。用户装置所在小区如果不是可变的构成参考信号的小区,则随机的长码(随机1~160)和正交码序列(正交1~3)与接收信号相乘,参考信号被恢复。用户装置的所在小区如果是可变的构成参考信号的小区,则随机的长码(随机161~170或171~180)和短码与接收信号相乘,参考信号被恢复。短码依赖于延迟扩展的大小,被设定为正交码序列或随机的码序列。 
以上,本发明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各实施例仅仅不过是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数值例子进行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先说明,这些数值只不过为一例,可以使用合适的任何的值。各个实施例的区分不是本发明的本质,可以根据需要而使用两个以上的实施例。为了说明的方便,使用功能方框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但这样的装置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和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国际申请要求2007年5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139719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中。 

Claims (21)

1.一种基站装置,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基站装置包括:
生成参考信号的部件;
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部件;
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部件;以及
监视无线传播状况的部件,
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对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所述非正交的码序列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
根据所述无线传播状况,决定所述第二序列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还是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序列的构成方法通过同步信道或广播信道被通知给用户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序列的构成方法通过所述发送码元所使用的循环前缀的长短来区别。
4.一种用户装置,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参考信号的部件;
对所述参考信号乘以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的部件,所述非正交的码序列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
对所述参考信号乘以第二序列的部件;以及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来进行信道估计的部件,
所述用户装置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指示,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或非正交的码序列的其中一个被设定为所述第二序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来自所述基站装置的指示通过同步信道或广播信道被通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来自所述基站装置的指示通过所述信号所使用的循环前缀的长短来表现。
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下行参考信号的步骤;
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步骤;以及
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步骤,
通过对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所述非正交的码序列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
根据无线传播状况,决定所述第二序列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还是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
8.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装置,各基站装置包括:
生成参考信号的部件;
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部件;以及
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部件,
在一个以上的基站装置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在别的一个以上的基站装置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序列的构成方法通过同步信道或广播信道被通知给用户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序列的构成方法通过所述发送码元所使用的循环前缀的长短来区别。
11.一种用户装置,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从接收信号中分离参考信号的分离部件;
将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所述分离部件分离的信号的部件,所述非正交的码序列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
对由所述分离部件分离的信号乘以第二序列的部件;以及
根据参考信号来进行信道估计的部件,
所述用户装置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指示,通过属于规定的序列组的第一序列和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解扩,或者通过属于其它规定的序列组的第一序列和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解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来自所述基站装置的指示通过同步信道或广播信道被通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来自所述基站装置的指示通过所述接收信号所使用的循环前缀的长短来表现。
14.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下行参考信号的步骤;
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步骤;以及
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步骤,
在一个以上的小区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在别的一个以上的小区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15.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装置,各基站装置包括:
生成参考信号的部件;
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部件;以及
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部件,
在一个以上的基站装置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在别的一个以上的基站装置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并根据所述无线传播状况来决定该第二序列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还是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序列的构成方法通过同步信道或广播信道被通知给用户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序列的构成方法通过所述发送码元所使用的循环前缀的长短来区别。
18.一种用户装置,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参考信号的部件;
对所述参考信号乘以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的部件,所述非正交的码序列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
对所述参考信号乘以第二序列的部件;以及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来进行信道估计的部件,
所述用户装置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指示,通过属于规定的序列组的第一序列和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解扩,或者通过属于其它规定的序列组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解扩,该第二序列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指示,而被设定为对每个扇区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或非正交的码序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来自所述基站装置的指示通过同步信道或广播信道被通知。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来自所述基站装置的指示通过所述接收信号所使用的循环前缀的长短来表现。
2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下行参考信号的步骤;
生成包含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码元的步骤;以及
对每个扇区发送所述发送码元的步骤,
在一个以上的小区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的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在别的一个以上的小区中,通过对由至少在邻接小区和本小区之间不同的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的第一序列乘以第二序列,从而生成所述参考信号,并根据所述无线传播状况来决定该第二序列由在扇区之间不同的正交码序列构成,还是由非正交的码序列构成。
CN2008800256519A 2007-05-25 2008-05-21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9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9719/2007 2007-05-25
JP2007139719A JP5006106B2 (ja) 2007-05-25 2007-05-25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PCT/JP2008/059329 WO2008146673A1 (ja) 2007-05-25 2008-05-21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9429A CN101779429A (zh) 2010-07-14
CN101779429B true CN101779429B (zh) 2013-11-06

Family

ID=40074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565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9429B (zh) 2007-05-25 2008-05-21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22355B2 (zh)
EP (1) EP2152018A4 (zh)
JP (1) JP5006106B2 (zh)
KR (1) KR20100031678A (zh)
CN (1) CN101779429B (zh)
WO (1) WO20081466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03818A1 (en) * 2005-07-29 2008-03-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pilot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ng method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JP4447575B2 (ja) * 2006-05-01 2010-04-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EP2448343A4 (en) * 2009-06-22 2015-07-22 Sharp Kk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693420B2 (en) * 2011-08-10 2014-04-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and transmitt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JP6002243B2 (ja) * 2012-01-19 2016-10-05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参照信号をスクランブルする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方法を用いた装置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US10038534B2 (en) 2012-01-19 2018-07-31 Sun Patent Trust Method of scrambling reference signals,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method
KR101966186B1 (ko) * 2013-05-10 2019-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서브 셀을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 서브 셀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JPWO2016136491A1 (ja) * 2015-02-23 2017-12-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TWI609577B (zh) * 2016-01-29 2017-12-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執行上行鏈路通道估測的方法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地台
CN110855586B (zh) * 2016-07-08 2022-08-26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信号传输方法
CN115190460A (zh) * 2016-09-28 2022-10-14 Idac控股公司 用于新无线电的控制信道
WO2022067826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6A (zh) * 1993-09-10 1996-09-11 德国汤姆逊-布朗特公司 在ofdm系统中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
CN1464667A (zh) * 2002-06-14 2003-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收发系统中的参考信号发射接收方法及其应用
CN1806406A (zh) * 2003-06-18 2006-07-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用于基站识别的导频模式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7478A (en) * 1997-06-20 1999-02-02 Motorola, Inc. Synchronous coheren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method, software and device
EP1542488A1 (en) * 2003-12-12 2005-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pilot signal adapted to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ES2438532T3 (es) * 2004-07-06 2014-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ódigos ortogonales de longitud variable no contiguos
JP4869724B2 (ja) * 2005-06-14 2012-02-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US9088384B2 (en) * 2005-10-27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ymbo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932432B2 (ja) * 2006-11-01 2012-05-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6A (zh) * 1993-09-10 1996-09-11 德国汤姆逊-布朗特公司 在ofdm系统中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
CN1464667A (zh) * 2002-06-14 2003-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收发系统中的参考信号发射接收方法及其应用
CN1806406A (zh) * 2003-06-18 2006-07-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用于基站识别的导频模式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22355B2 (en) 2013-04-16
JP2008294862A (ja) 2008-12-04
CN101779429A (zh) 2010-07-14
EP2152018A1 (en) 2010-02-10
US20100177688A1 (en) 2010-07-15
WO2008146673A1 (ja) 2008-12-04
JP5006106B2 (ja) 2012-08-22
EP2152018A4 (en) 2015-02-25
KR20100031678A (ko) 201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9429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JP4932432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
CN101223720B (zh)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以及接收方法
CN101682876B (zh) 基站装置、移动台、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US78398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EP2605443B1 (en) Cell search method, forward link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forward link frame structure
JP4916389B2 (ja)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CN1886904B (zh) 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中用于软切换和广播服务的干扰管理
EP2660993A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2868658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接收分组数据码元的设备和方法
AU2008308184B2 (en) Signal sequence generating method, control inform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terminal
JP2005533429A (ja) 準同期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時間−周波数インターリーブmc−cdma
CN10293209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进行高速率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17696A (zh) 后向兼容的带宽扩展
WO2009041879A1 (en) Interference randomis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elements
JPWO2008117335A1 (ja) パイロット信号送信方法,これを適用する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セルラーシステム
JP5015211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2006054745A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5083434B2 (ja) 移動局及び移動局の通信方法
JP2009239960A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