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8993A - 挖掘工具、挖掘钻头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挖掘工具、挖掘钻头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78993A CN101778993A CN200880025622A CN200880025622A CN101778993A CN 101778993 A CN101778993 A CN 101778993A CN 200880025622 A CN200880025622 A CN 200880025622A CN 200880025622 A CN200880025622 A CN 200880025622A CN 101778993 A CN101778993 A CN 1017789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excavating
- bur
- face
- rear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7 percu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0/00—Drill bits
- E21B10/60—Drill bits characterised by conduits or nozzles for drilling flui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0/00—Drill bits
- E21B10/36—Percussion drill bits
- E21B10/38—Percussion drill bits characterised by conduits or nozzles for drilling flui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lushing boreholes, e.g. by use of exhaust air from motor
- E21B21/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lushing boreholes, e.g. by use of exhaust air from motor using drilling pipes with plural fluid passages, e.g. closed circu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挖掘工具,其可以高效率地将挖掘时发生的挖掘碎屑引入至套管的内周侧并向外部排出。挖掘工具(10)具备套管顶部(11)、套管(15)、钻杆(60)、装置(40)、挖掘钻头(20),在装置(40)上形成将挖掘碎屑排出到其外周面的排出槽(46);挖掘钻头(20)具有头部(22)和活塞裙部(23),装置(40)可插入到此活塞裙部(23)的内周;在头部(22)形成在其前端面开口并且朝径向外方延伸的面槽(27)、与面槽(27)的外周端相连并朝后端侧延伸的连接槽(28)、从连接槽(28)向活塞裙部(23)的内周侧开口并向装置(40)的排出槽(46)连通的引入孔(29);连接槽(28)的后端形成有比套管顶部(11)较大地突出于径向外侧的屏蔽墙(3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岩石层等形成挖掘孔并且在挖掘孔装配套管的、所谓双重管钻头式的挖掘工具及使用于此工具的挖掘钻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岩石层等形成挖掘孔时,多用在插入于圆筒形的套管内的钻杆的前端安装了挖掘钻头的双重管钻头式的挖掘工具,通过上述钻杆对挖掘钻头施加旋转、推力及冲击力而进行挖掘,在这样挖掘的钻孔内装配套管而防止钻孔的崩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若详述,则为具备向轴线方向传递推力和冲击力的套管顶部、连接在该套管顶部的后端侧的套管、在该套管的内部配置于同芯上并向轴线方向传递推力和冲击力的同时传递旋转力的钻杆、安装在该钻杆的前端部的装置、和在该装置的前端部相对于该装置的旋转被限制而安装的挖掘钻头,通过钻杆对装置供给旋转、推力及冲击,从而通过挖掘钻头形成挖掘孔,并且将套管装配于该挖掘孔的挖掘工具。
在这样的挖掘工具中,有必要向挖掘孔的外部排出挖掘时发生的挖掘碎屑。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有在挖掘钻头的前端面的中心附近使挖掘碎屑的引入孔开口,并且通过该引入孔将碎屑引入至套管的内周侧并排出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有在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形成朝径向外方延伸的面槽,并且在挖掘钻头的外周面形成与上述面槽的外周端连接而延伸至轴线方向后端侧的槽部,从该槽部和套管顶部的间隙将挖掘碎屑引入套管的内周侧并排出到挖掘孔的外部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261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903881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挖掘工具中,因为将挖掘碎屑引入至套管的内周侧的引入孔在挖掘钻头的前端面的中心附近开口,所以不能将通过由挖掘工具的旋转带来的离心力向径向外部移动的挖掘碎屑引入至套管的内周侧,从而存在不能有效的进行挖掘碎屑的排出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挖掘工具中,因为在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形成朝径向外部延伸的面槽并且在挖掘钻头的外周面形成有槽部,所以从面槽通过外周面的槽部,能将通过由挖掘工具的旋转带来的离心力向径向外部移动的挖掘碎屑引入至套管的内周侧。但是,存在挖掘碎屑的一部分进入挖掘孔的内周面和套管顶部及套管之间的忧虑。由此,发生挖掘阻力的增加或挖掘孔、套管顶部及套管的损伤,从而存在变成套管无法装配的忧虑。
发明内容
此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将挖掘时发生的挖掘碎屑引入至套管的内周侧而排出到外部的挖掘工具及用于该挖掘工具的挖掘钻头、装置。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并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挖掘工具具备配置在套管的前端的挖掘钻头、和在上述套管和上述挖掘钻头的内部配置于同芯上并从挖掘装置承受冲击力和推力和旋转的装置,该挖掘工具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装置设有在其外周面朝向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形成用于将挖掘时发生的挖掘碎屑排出的排出槽,并设置有沿着上述轴线延伸的流体供给孔,上述挖掘钻头具备从上述装置承受旋转和推力和冲击的活塞裙部、与上述装置的上述流体供给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开口的流体排出孔、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并朝径向外方延伸的面槽、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外周面并且与上述面槽的外周端连接而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延伸的连接槽、和从该连接槽向上述活塞裙部的内周侧开口并与上述装置的上述排出槽连通的引入孔。
在该结构的挖掘工具中,因为在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形成有向径向外方延伸的面槽,所以挖掘时发生的挖掘碎屑通过由挖掘工具的旋转带来的离心力及从流体排出孔排出的流体的流动,通过面槽向挖掘钻头的外周侧移动。挖掘碎屑通过与面槽的外周端连接而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延伸的连接槽及引入孔而引入于装置的排出槽,并且从排出槽通过后方的套管内部排出到挖掘孔的外部。这样,能够有效地将挖掘时发生的挖掘碎屑排出到挖掘孔的外部。
在此,在上述连接槽的后端也可以形成大大地突出于径向外侧的屏蔽墙。
此时,能够防止套管的外周面和挖掘孔的内周面之间进入通过连接槽和挖掘孔之间的间隙的挖掘碎屑,从而能够确实地防止挖掘阻力的增加或挖掘孔、套管的损伤。由此,能够确实地进行向挖掘孔的套管的装配。
而且,在上述装置上,也可以设置随着从上述流体供给孔朝向径向外方逐渐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并向上述排出槽开口的流体喷出孔。
此时,通过从流体喷出孔喷出的流体的流动,挖掘碎屑容易通过连接槽及引入孔引入至装置的排出槽,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挖掘碎屑的排出。
另外,也可以使上述流体喷出孔位于上述挖掘钻头的上述活塞裙部的内周。
此时,随着朝向径向外侧逐渐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并向上述排出槽开口的流体喷出孔设置在挖掘钻头的前端面的附近,从而通过从该流体喷出孔喷出的流体的流动能够有效地引入挖掘碎屑。
另外,本发明的挖掘钻头作为用于上述挖掘工具的挖掘钻头,其特征在于,具备有从上述装置承受旋转和推力和冲击的活塞裙部、与上述装置的上述流体供给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开口的流体排出孔、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并朝径向外方延伸的面槽、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外周面并与上述面槽的外周端连接而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延伸的连接槽、以及从该连接槽向上述活塞裙部的内周侧开口的引入孔。
另外,本发明的挖掘钻头作为用于上述挖掘工具的挖掘钻头,其特征在于,具备有从上述装置承受旋转和推力和冲击的活塞裙部、与上述装置的上述流体供给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开口的流体排出孔、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并朝径向外方延伸的面槽、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外周面并与上述面槽的外周端连接而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延伸的连接槽、以及从该连接槽向上述活塞裙部的内周侧开口的引入孔。
通过使用形成为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挖掘钻头及装置,能够构成上述的本发明的挖掘工具。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有效地将挖掘时发生的挖掘碎屑引入至套管的内周侧而排出到外部的挖掘工具及用于该挖掘工具的挖掘钻头、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的侧面部分剖面图;
图2是在图1中的X方向向视图;
图3是在图1中的Y-Y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挖掘工具的挖掘钻头、装置及套管顶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挖掘钻头的侧视图;
图6是在图5中的Z方向向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在图7中的X方向向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的侧面部分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的侧面部分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的侧面部分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的侧面部分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的侧面部分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的侧面部分剖面图。符号的说明
10、110、210、310、410、510、610-挖掘工具
11、111、211、311、511、611-套管顶部
15、115、215、315、415、515、615-套管
20、120、220、320、420、520、620-挖掘钻头
23、123、223、323、423、523、623-活塞裙部
27、127、227、327、427、527、627-面槽
28、128、228、328、428、528、628-连接槽
29、129、229、329、429、529、629-引入孔
31、131、231、331、431、531、631-流体排出孔
35、135、235、335、435、535、635-屏蔽墙
40、140、240、340、440、540、640-装置
41、141、241、341、441、541、641-安装轴部(装入部)
46、146、246、346、446、546、646-排出槽
49、149、249、349、449、549、649-流体供给孔
50、150、250、350、450、550、650-流体喷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挖掘工具10具备沿着中心轴O延伸的呈近似多级圆柱形的装置40、安装在该装置40的前端侧(在图1中为左侧)的挖掘钻头20、插入在装置40的后端侧的钻杆60、嵌合在挖掘钻头20及装置40的外周侧的套管顶部11、连设在套管顶部11的后端侧的套管15。
如图1及图4所示套管顶部11是呈近似多级圆筒形,并嵌合在挖掘钻头20及装置40的外周侧的结构,并且是从装置40承受冲击而能够供给推进力。在套管顶部11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外方凹陷并以环状延伸的啮合凹部12。而且,套管顶部11的后端侧部分设有外径及内径更小的接续部13、并且在该接续部13连接套管15。
套管15呈圆筒形,其外径成为与套管顶部11的前端部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更小,内径成为与套管顶部11的接续部13的外径大致相同。另外,该套管15在嵌合于套管顶部11的接续部13的状态下,前端部焊接在套管顶部11。
如图1至图3所示,挖掘钻头20具备插入多个由硬质合金等的硬质材料构成的刀片21并且呈近似圆柱形的头部22、和与该头部22的后端侧连接而沿着中心轴O延伸的活塞裙部23。在该挖掘钻头20设有在其后端侧开口并装入后述的装置40的安装孔部24。
头部22具备相对于中心轴O向与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平面部25、与该平面部25的外周端连接并随着朝向径向外方逐渐后退至后端侧的锥面部26。该平面部25及锥面部26上分别插入有多个刀片21。
在平面部25上形成有在前端侧开口并且从中心轴O的附近朝径向外方延伸的面槽27。另外,如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周方向以120°间隔设有3个面槽27。
而且,在头部2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朝向外周侧开口并且与中心轴O平行地延伸的连接槽28。该连接槽28将锥面部26的部分切除而形成,并且连设在面槽27的外周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周方向以120°间隔设有3个连接槽28,使得分别与3个面槽27的外周端连接。如图1所示,在该连接槽28的后端侧完成有比套管顶部11的外径较大地突出于径向外方的屏蔽墙35。
如图1所示,在该连接槽28的后端部分开口有相对于中心轴O沿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引入孔29,使得随着朝向后端侧逐渐朝向径向内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入孔29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剖面呈近似长圆形状。而且,在头部22上形成有在安装孔部24的底面开口并且沿着中心轴O延伸的盲孔30、与该盲孔30连通并且在面槽27的内周端开口的流体排出孔31。
活塞裙部23呈近似圆筒形,其外径设成比头部22更小的小直径,并设定成与形成上述的套管顶部11的啮合凹部12的部分的内径大致相同。在该活塞裙部23的外周面形成有环状凹部32,在该环状凹部32嵌入有通过弹性变形可放大或缩小直径的卡环33。而且,在活塞裙部23的后端形成有突出于安装孔部24的内周侧的啮合凸部34。该啮合凸部34局部地形成在与上述的引入孔29的后端侧部分不同的位置。
接下来,对装置40进行说明。如图1、图7及图8所示,装置40沿着中心轴O延伸的呈近似多级圆柱形并且具有嵌入在上述的挖掘钻头20的安装孔部24的安装轴部41、与该安装轴部41的后端侧连接并且设成与安装轴部41相同或者更大的大直径的本体部42、与本体部42的后端侧连接并且设成比本体部42更大的大直径的大直径部43、和与大直径部43的后端侧连接并且设成比大直径部43更小的小直径的小直径部44。
在安装轴部41设有朝径向外方突出的啮合部45。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3个啮合部45以中心轴O为中心配设为120°相等间隔。该啮合部45设为与设置在上述挖掘钻头20的安装孔部24上的啮合凸部34可相互啮合的结构。即,安装轴部41的未形成啮合部45的部分的外径设成比形成安装孔部24的啮合凸部34的部分的内径更小的直径,形成啮合部45的部分的外径设成比安装孔部24的啮合凸部34大且比未形成啮合凸部34的部分的内径更小的小直径。而且,啮合部45的中心轴O方向长度设定为短于从安装孔部24的底面到啮合凸部34的前端面为止的中心轴O方向长度。
如图1所示,本体部42设定成其外径大于形成挖掘钻头20的安装孔部24的啮合凸部34的部分的内径并且与上述套管顶部11的接续部13的内径大致相同。做成位于该本体部42和安装轴部41之间的阶梯部抵接于挖掘钻头20的啮合凸部34的后端部分的结构。即,挖掘钻头20的啮合凸部34的前端侧啮合于在安装轴部41设置的啮合部45,后端侧啮合于位于本体部42和安装轴部41之间的阶梯部,从而做成装置40和挖掘钻头20朝中心轴O方向可滑动的结构。
如图1所示,大直径部43设定成其外径大于套管顶部11的接续部13的内径且比连设在套管顶部11的后端侧的套管15的内径稍微小。做成位于此大直径部43和本体部42之间的阶梯部抵接于套管顶部11的后端且可将来自钻杆60的冲击和推力传递至套管顶部11的结构。
而且,在该装置40中形成有在其外周面与中心轴O平行地延伸并且从安装轴部41的前端面抵达至大直径部43的后端面的排出槽46。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3个排出槽46以中心轴O为中心配设为120°相等间隔。
而且,如图1所示,在此装置40形成有在小直径部44的后端面开口且沿中心轴O延伸并抵达至安装轴部41的后端的插入孔部47。在此插入孔部47的内周面中形成有内螺纹。并且,在插入孔部47的开口端附近配设有用于嵌入啮合插入在插入孔部47的钻杆60的啮合销18的销孔48。
如图1所示,此插入孔部47的前端侧连设有沿着中心轴O在装置40的前端面开口的流体供给孔49。并且,在安装轴部41中设有流体喷出孔50,该流体喷出孔50随着从流体供给孔49朝向径向外方逐渐朝向后端侧延伸而在各排出槽46的槽底部开口。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3个流体喷出孔50配设成以中心轴O为中心120°相等间隔。
如图1所示,钻杆60具备设为前端侧更加小直径化并且可插入到装置40的插入孔部47的结构的插入轴部61、随着朝向后端侧外径逐渐变大的台阶部62、与此台阶部62的后端侧连接并呈剖面正六角形的钻杆本体63。在插入轴部61的外周面形成外螺纹。而且,在钻杆60形成沿着中心轴O延伸并在前端面在开口开口的流体孔64。
此钻杆60的插入轴部61插入装置40的插入孔部47且通过啮合销18被啮合。此时,钻杆60的前端面紧贴在插入孔部47的底面并连通流体孔64和流体供给孔49。
而且,形成在装置40的前端的安装轴部41嵌入在挖掘钻头20的安装孔部24,并且使啮合凸部34和啮合部45互相啮合,而使装置40和挖掘钻头20以在中心轴O方向上可稍微滑动的状态连接。此时,如图2及图3所示,装置40和挖掘钻头20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决定成形成在挖掘钻头20的连接槽28及引入孔29和设置在装置40的排出槽46的圆周方向位置互相一致。而且,安装轴部41的前端面紧贴在安装孔部24的底面且流体供给孔49和盲孔30连通。
另外,套管顶部11的前端部分外嵌在挖掘钻头20的活塞裙部23,并且在套管顶部11的啮合凹部12上啮合容纳于活塞裙部23的环状凹部32的卡环33,并且套管顶部11相对于挖掘钻头20以在中心轴O方向上可稍微滑动的状态连接。
这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10。
此挖掘工具10通过具备在挖掘机械(未图示)的冲击装置及旋转驱动装置而被驱动,对挖掘工具10传递旋转力、冲击力及推力,并通过形成在挖掘工具10的前端的挖掘钻头20破坏岩石层等的被挖掘物而形成挖掘孔,并且在此挖掘孔内部装配套管15。此时,空气等的流体经过钻杆60的流体孔64及装置40的流体供给孔49从上述挖掘机械供给至挖掘工具10的前端侧。
在本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10中,因为在挖掘钻头20的头部22的前端面形成有延伸至径向外方的面槽27,所以在挖掘时产生的挖掘碎屑通过由挖掘工具10的旋转带来的离心力及从在流体供给孔49上通过盲孔30连通的流体排出孔31排出的空气等流体的流动,通过面槽27向头部22的外周侧移动。
在此,在装置40因为设有随着朝向径向外侧逐渐朝向中心轴O方向后端侧并向排出槽46开口的流体喷出孔50,所以挖掘碎屑通过从此流体喷出孔50喷出的流体的流动,通过与面槽27的外周端连接且朝后端侧延伸的连接槽28及形成在该连接槽28的后端部的引入孔29,引入到形成在装置40的外周面的排出槽46并排出到后端侧。而且,挖掘碎屑通过连接槽28及引入孔29变得容易引入到装置的排出槽,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挖掘碎屑的排出。
在形成于头部22的外周面连接槽28的后端,由于形成有比套管顶部11大大地突出于径向外方的屏蔽墙35,所以通过此屏蔽墙35防止套管顶部11的外周面和挖掘孔的内周面之间进入通过连接槽28和挖掘孔的内周面间的间隙的挖掘碎屑,从而能够确实地防止挖掘时的挖掘阻力的增加或挖掘孔、套管顶部11及套管15的损伤。由此,能够确实地进行向挖掘孔的套管15的装配。
而且,因为在装置40的安装轴部41形成有流体喷出孔50,并且此安装轴部41位于挖掘钻头20的活塞裙部23的内周侧,所以流体喷出孔50配设在挖掘钻头20的头部22附近,并且通过从此流体喷出孔50喷出的空气等流体的流动能够高效率地将挖掘碎屑引入到装置40的排出槽46。由此,能够进一步高效率地将挖掘碎屑排出到挖掘孔的外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挖掘工具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此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变更。
例如,作为在3个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排出槽、面槽、连接槽及引入孔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优选这些排出槽、面槽、连接槽及引入孔的数量或配置可以考虑挖掘的挖掘孔的大小等而适当设定。
而且,挖掘钻头和套管顶部的啮合构造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可适当变更。例如,如图9所示的挖掘工具110也可以用螺纹171连结套管顶部111和挖掘钻头120。
此外,挖掘钻头、装置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可以根据挖掘时的状况等适当变更。
而且,对钻杆的后端侧以呈剖面正六角形的形状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六角形以外的多角柱形或者圆柱形。
另外,不限于具有钻杆的挖掘工具,例如如图10所示的挖掘工具210,也可以做成装置240安装在潜孔钻头272的结构。
而且,虽然说明了装置对套管顶部传递冲击力的结构,但例如图11所示的挖掘工具310,也可以做成不对套管顶部311及套管315传递冲击的结构。
另外,虽然说明了具备套管顶部的结构,但例如图12所示的挖掘工具410,也可以是不具有套管顶部的结构。而且,也可以将挖掘钻头420的活塞裙部423的外径与头部422的外径相同地设定。
而且,例如图13所示的挖掘工具510也可以不啮合套管顶部511和挖掘钻头520,而在套管顶部511和挖掘钻头520之间形成有空间。
另外,例如图14所示的挖掘工具610,也可以构成为在挖掘钻头620的活塞裙部623的后端面和装置640之间形成空间,并且挖掘钻头620承受来自装置640的前端部分的冲击。
Claims (6)
1.一种挖掘工具,具备配置在套管的前端的挖掘钻头、和在上述套管和上述挖掘钻头的内部配置于同芯上并从挖掘装置承受冲击力、推力和旋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装置中,在其外周面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形成用于将挖掘时发生的挖掘碎屑排出的排出槽,并且设有沿着上述轴线延伸的流体供给孔,
上述挖掘钻头具备:活塞裙部,从上述装置承受旋转和冲击;流体排出孔,与上述装置的上述流体供给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开口;面槽,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并且朝径向外方延伸;连接槽,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外周面,并且与上述面槽的外周端连接而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延伸;和引入孔,从该连接槽向上述活塞裙部的内周侧开口并与上述装置的上述排出槽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连接槽的后端形成有较大地突出于径向外侧的屏蔽墙。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装置中,设有随着从上述流体供给孔朝向径向外方逐渐朝向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而向上述排出槽开口的流体喷出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掘工具,其特征在于,
设在上述装置的上述流体喷出孔位于上述挖掘钻头的上述活塞裙部的内周侧。
5.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挖掘工具的挖掘钻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活塞裙部,从上述装置承受旋转和冲击;流体排出孔,与上述装置的上述流体供给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开口;面槽,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前端面,并且朝径向外方延伸;连接槽,形成在上述挖掘钻头的外周面,并且与上述面槽的外周端连接而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延伸;和引入孔,从该连接槽向上述活塞裙部的内周侧开口。
6.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挖掘工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端形成装入挖掘钻头的活塞裙部的装入部,
在外周面朝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设置用于将挖掘时发生的挖掘碎屑排出的排出槽,并且设置有沿着上述轴线延伸的流体供给孔、和随着从该流体供给孔朝向径向外方逐渐朝向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并朝上述排出槽开口的流体喷出孔,
该流体喷出孔设置在上述装入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35250A JP5135962B2 (ja) | 2007-09-11 | 2007-09-11 | 掘削工具、掘削ビット及びデバイス |
JP235250/2007 | 2007-09-11 | ||
PCT/JP2008/057716 WO2009034740A1 (ja) | 2007-09-11 | 2008-04-22 | 掘削工具、掘削ビット及びデバイ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8993A true CN101778993A (zh) | 2010-07-14 |
Family
ID=4045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25622A Pending CN101778993A (zh) | 2007-09-11 | 2008-04-22 | 挖掘工具、挖掘钻头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50191B2 (zh) |
EP (1) | EP2189617B1 (zh) |
JP (1) | JP5135962B2 (zh) |
KR (1) | KR101291852B1 (zh) |
CN (1) | CN101778993A (zh) |
WO (1) | WO20090347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20095046A0 (fi) * | 2009-01-21 | 2009-01-21 | Atlas Copco Rotex Ab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uppoporaukseen |
AT508991B1 (de) * | 2009-11-06 | 2012-09-15 | Dywidag Systems Int Gmbh | Verfahren zum bohren, insbesondere schlag- oder drehschlagbohren von löchern in boden oder gesteinsmaterial sowie vorrichtung hiefür |
JP5663887B2 (ja) * | 2010-02-09 | 2015-02-04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掘削工具 |
JP5581076B2 (ja) * | 2010-02-25 | 2014-08-27 | 俊仁 岡本 | 削孔装置 |
KR101426344B1 (ko) * | 2012-12-06 | 2014-08-06 | (주)삼일이엔씨 | 작동불능 방지 드릴비트 및 그 사용방법 |
FI124451B (fi) * | 2013-10-22 | 2014-09-15 | Atlas Copco Rotex Ab Oy | Porauslaite |
CA2973794C (en) * | 2015-02-13 | 2020-07-14 | Oy Atlas Copco Rotex Ab | Down-the-hole drilling device |
JP7165403B2 (ja) * | 2019-08-09 | 2022-11-04 | 昂英 松崎 | 掘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92A (zh) * | 1991-04-06 | 1991-10-30 | 长春地质学院 | 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钻头 |
CN1090367A (zh) * | 1992-12-03 | 1994-08-03 | 约尔马·耶尔韦拉 | 钻进装置 |
JP2006037613A (ja) * | 2004-07-29 | 2006-02-09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堀削工具 |
JP3903881B2 (ja) * | 2001-09-26 | 2007-04-11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掘削工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980426A0 (fi) * | 1994-12-13 | 1998-02-25 | Valto Ilomaeki | Teräasetelma |
JP3726179B2 (ja) * | 1999-07-23 | 2005-12-14 | 東邦金属株式会社 | さく孔装置 |
JP3709476B2 (ja) * | 1999-11-15 | 2005-10-26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掘削工具 |
CL2008002475A1 (es) * | 2007-08-21 | 2009-10-23 | Airdrill Hammers And Bits Pty Ltd | Martillo perforador para fondo de pozo que incluye elementos de impulsion para rotar una broca y una broca con cabeza y vastago, la cabeza con una cara de corte y una seccion de hombro circunferencial con al menos una acanaladura acoplada para impulsion en otra acanaladura de los elementos de impulsion; conjunto; broca; elemento de impulsion. |
-
2007
- 2007-09-11 JP JP2007235250A patent/JP5135962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4-22 KR KR1020107002127A patent/KR101291852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4-22 EP EP08751901.3A patent/EP2189617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04-22 US US12/733,586 patent/US8550191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4-22 WO PCT/JP2008/057716 patent/WO200903474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4-22 CN CN200880025622A patent/CN10177899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92A (zh) * | 1991-04-06 | 1991-10-30 | 长春地质学院 | 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钻头 |
CN1090367A (zh) * | 1992-12-03 | 1994-08-03 | 约尔马·耶尔韦拉 | 钻进装置 |
JP3903881B2 (ja) * | 2001-09-26 | 2007-04-11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掘削工具 |
JP2006037613A (ja) * | 2004-07-29 | 2006-02-09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堀削工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135962B2 (ja) | 2013-02-06 |
US20100200302A1 (en) | 2010-08-12 |
KR101291852B1 (ko) | 2013-07-31 |
EP2189617A4 (en) | 2013-02-27 |
JP2009068190A (ja) | 2009-04-02 |
US8550191B2 (en) | 2013-10-08 |
EP2189617A1 (en) | 2010-05-26 |
KR20100051641A (ko) | 2010-05-17 |
EP2189617B1 (en) | 2015-06-03 |
WO2009034740A1 (ja) | 2009-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78993A (zh) | 挖掘工具、挖掘钻头及装置 | |
EP2834443B1 (en) | Apparatus for drilling and lining a borehole | |
CN102773926B (zh) | 钻头和制造方法 | |
CN104968882B (zh) | 挖掘工具 | |
SE529459C2 (sv) | Borrande apparatur | |
CN112969838B (zh) | 潜孔锤钻头组件 | |
WO2017126247A1 (ja) | 掘削工具および掘削工法 | |
JP4744476B2 (ja) | 削孔装置 | |
WO2005098194A1 (en) | Device for a drilling tool | |
JP5513162B2 (ja) | 掘削工具 | |
JP5152022B2 (ja) | 掘削工具 | |
JP4983762B2 (ja) | 掘削工具 | |
HK1141571A (zh) | 挖掘工具、挖掘钻头及装置 | |
JP2006152602A (ja) | 掘削装置 | |
JP5820573B2 (ja) | 掘削工具 | |
JPH08144677A (ja) | 掘削工具およびリングビット | |
CN116783365A (zh) | 钻柄转接器、岩石钻凿机器和方法 | |
JP2004278012A (ja) | 二重管式掘削工具 | |
WO2023152283A1 (en) | Drill bit | |
JP2022510850A (ja) | パーカッションドリル装置用ドリルビットアセンブリ | |
CN112343533A (zh) | 一种修井工具 | |
WO2014080920A1 (ja) | 掘削工具 | |
HK1232931A1 (zh) | 挖掘工具 | |
HK1226459A1 (zh) | 挖掘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15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415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