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4503A - 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4503A
CN101774503A CN 201010133311 CN201010133311A CN101774503A CN 101774503 A CN101774503 A CN 101774503A CN 201010133311 CN201010133311 CN 201010133311 CN 201010133311 A CN201010133311 A CN 201010133311A CN 101774503 A CN101774503 A CN 101774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anticollision
connecting rod
crash
anticollis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33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智阿
张方生
张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333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4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4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4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包括四个防撞柱和八根防撞杆,所述四个防撞柱分别固定在电梯箱体四个角上;每两根防撞杆的末端处呈直角固定连接;分布在电梯门两侧的两组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分别与同一连杆紧固垂直连接后,安装在所述防撞柱上;所述电梯门两侧四组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成轴对称分布;所述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随着所述连杆旋转也绕轴移动。本发明由于包括防撞柱、防撞杆以及连杆,可以使得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绕连杆转动,当防撞杆设置不在电梯门口时,运送的工位器具可以进入电梯箱体内,进入后再调整防撞杆的位置,使得运送的工位器具四周都有防撞杆和连杆的保护,不会发生工位器具有害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厂冲压件及总成件工位器具转运安全的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在车间汽车生产期间,物流周转非常频繁。目前在焊装车间有一个特殊的区域,需要用电梯将装有冲压件或总成的工位器具转运到二层平台。在电梯中转运过程中,运输的工位器具偶尔会撞到电梯两侧的门,从而引起电梯停运,导致生产线停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电梯中转运过程中,运输的工位器具可能会撞到电梯两侧的门,从而引起电梯停运,导致生产线停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包括四个防撞柱和八根防撞杆,所述四个防撞柱分别固定在电梯箱体四个角上;每两根防撞杆的末端处呈直角固定连接;分布在电梯门两侧的两组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分别与同一连杆紧固垂直连接后,安装在所述防撞柱上;所述电梯门两侧四组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成轴对称分布;所述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随着所述连杆旋转也绕轴移动。
进一步,紧固连接在同一所述连杆上的四根防撞杆,仅有两根所述防撞杆相互之间平行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一可以在不同位置对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进行定位的限位销。
进一步,所述防撞杆底面与限位销接触面开一个圆柱面的凹槽,所述限位销通过插入所述圆柱面的凹槽中进行限位。
进一步,还包括一半圆手柄拉环,所述半圆手柄拉环设置在所述防撞杆上。
进一步,所述连杆带螺纹的两端通过限位垫片和紧固螺母连接到两所述防撞柱上。
进一步,所述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防撞杆上开一孔以供所述连杆穿过,所述连杆与防撞杆的孔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四个防撞柱通过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梯地板上。
该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由于包括防撞柱、防撞杆以及连杆,可以使得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绕连杆转动,当防撞杆设置不在电梯门口时,运送的工位器具可以进入电梯箱体内,进入后再调整防撞杆的位置,使得运送的工位器具四周都有防撞杆和连杆的保护,不会发生工位器具有害碰撞;
(2)同时,如果电梯设有两个进出门时,由于紧固连接在同一连杆上的四根防撞杆,仅有两根所述防撞杆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有选择的从不同门装卸工位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梯内的防撞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电梯内的防撞机构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梯内的防撞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梯内的防撞机构的使用状态图I;
图5是本发明电梯内的防撞机构的使用状态图II;
图6是本发明电梯内的防撞机构的使用状态图III。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撞杆;2-限位销;3-限位垫片;4-防撞柱;5-塞块;6-半圆手柄拉环;7-紧固螺栓;8-紧固螺母;9-基座;10-电梯地板;1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6,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包括四个防撞柱4和八根防撞杆1,所述四个防撞柱4分别固定在电梯箱体四个角A、B、C、D上;每两根防撞杆1的末端处呈直角固定连接;分布在电梯门两侧的两组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分别与同一连杆11紧固垂直连接后,安装在所述防撞柱4上;所述电梯门两侧四组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成轴对称分布;所述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随着所述连杆11旋转也绕轴移动。
紧固连接在同一所述连杆11上的四根防撞杆1,仅有两根所述防撞杆1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有选择的从不同门装卸工位器具。
还包括一可以在不同位置对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进行定位的限位销2。所述防撞杆1底面与限位销2接触面开一个圆柱面的凹槽,所述限位销2通过插入所述圆柱面的凹槽中进行限位,以保证限位的稳定性。
还包括一半圆手柄拉环6,所述半圆手柄拉环6设置在所述防撞杆1上。该半圆手柄拉环6可以方便使用者容易的提起防撞杆。
所述连杆11带螺纹的两端通过限位垫片3和紧固螺母8连接到两所述防撞柱4上。
所述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防撞杆1上开一孔以供所述连杆11穿过,所述连杆11与防撞杆1上的孔为过盈配合。
所述四个防撞柱4通过基座9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梯地板10上。
如图3所示,所述四个防撞柱4分别固定在电梯箱体四个角上。
装配的过程如下:
1.将两组呈90°夹角焊接在一起的两防撞杆1放入已经焊接完成的平行的防撞柱4内。
2.将连杆11穿过已经焊接完成的防撞柱4,并与防撞杆1上的孔进行过盈配合。
3.将两个限位垫片3分别穿过连杆11的两端,同时将两个紧固螺母8与连杆11两端的螺纹进行配合。
电梯另外一侧的安装方法于此相同。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电梯垂直方向运行的过程中,1号门与2号门的防撞杆1都有一对处于工作状态(水平状态)。
如图4所示,当从1号门进货时,员工用手提起半圆手柄拉环6后,将其抬起并将限位销2插入带孔的防撞柱4内,当将水平方向的防撞杆1抬起超过90°后,由于自重与之垂直的另一个防撞杆1便自由落下,当接触到限位销2后便停止运动,同时进行的2号门的防撞杆1也跟随一起旋转,但是靠近2号门的一个防撞杆1处于工作状态(水平状态)起到保护作用;此时1号门就是敞开的便可以顺利的将货物推入电梯内。
如图5所示,完成装货后,将限位销2取出,将防撞杆1沿着反方向转动,直至1号门和2号门处的防撞杆1都处于工作状态(水平状态)时,再次将限位销2插入,并保证防撞杆1上面的凹槽卡至限位销2即可启动电梯将货物从一楼运送到二楼。如果卸货还是从1号门进行,将重复图4中的步骤即可。
如图6所示,如果卸货是从2号门进行时,只需向图4中防撞杆1移动的反向性移动防撞杆1即可。即2号门旁的防撞杆1将收起,而1号门旁的防撞杆1将处于工作状态(水平状态),以保护货物不会与1号门旁发生碰撞。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防撞柱(4)和八根防撞杆(1),所述四个防撞柱(4)分别固定在电梯箱体四个角(A、B、C、D)上;每两根防撞杆(1)的末端处呈直角固定连接;分布在电梯门两侧的两组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分别与同一连杆(11)紧固垂直连接后,安装在所述防撞柱(4)上;所述电梯门两侧四组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成轴对称分布;所述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随着所述连杆(11)旋转也绕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紧固连接在同一所述连杆(11)上的四根防撞杆(1),仅有两根所述防撞杆(1)相互之间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以在不同位置对成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进行定位的限位销(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1)底面与限位销(2)接触面开一个圆柱面的凹槽,所述限位销(2)通过插入所述圆柱面的凹槽中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半圆手柄拉环(6),所述半圆手柄拉环(6)设置在所述防撞杆(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1)带螺纹的两端通过限位垫片(3)和紧固螺母(8)连接到两所述防撞柱(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连接的两防撞杆(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防撞杆(1)上开一孔以供所述连杆(11)穿过,所述连杆(11)与防撞杆(1)上的孔为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梯内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防撞柱(4)通过基座(9)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梯地板(10)上。
CN 201010133311 2010-03-10 2010-03-10 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 Pending CN101774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3311 CN101774503A (zh) 2010-03-10 2010-03-10 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3311 CN101774503A (zh) 2010-03-10 2010-03-10 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4503A true CN101774503A (zh) 2010-07-14

Family

ID=42511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33311 Pending CN101774503A (zh) 2010-03-10 2010-03-10 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450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4462A (ja) * 2003-01-21 2004-08-1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自動車用エレベータ
JP2004345813A (ja) * 2003-05-23 2004-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車止め装置
JP2006036433A (ja) * 2004-07-26 2006-02-09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昇降機の対面扉衝突防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4462A (ja) * 2003-01-21 2004-08-1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自動車用エレベータ
JP2004345813A (ja) * 2003-05-23 2004-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車止め装置
JP2006036433A (ja) * 2004-07-26 2006-02-09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昇降機の対面扉衝突防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0534B (zh)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104554623A (zh) 船艉部总段运输工装
CN101590593B (zh) 一种工件翻转装配台
CN105946984A (zh) 货运地板结构
CN106428982A (zh) 离心压缩机转子转运装置
CN101774503A (zh) 一种电梯内的防撞机构
CN1959047A (zh) 铁路货运敞车下侧门锁
CN214932618U (zh) 一种陆运集装箱
CN205709550U (zh) 一种带开式传动的半门架桥式悬臂起重机
CN100546883C (zh) 一种托盘和利用其堆码货物的方法
CN106115159A (zh) 组合式仓储货物出入库输送设备
CN203714419U (zh)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整体装运架
CN201770208U (zh) 集装箱用运输架
EP3098185A1 (en) Height-extensible container-type warehouse
CN207017894U (zh) 防撞门
CN206013629U (zh) 一种组合式仓储货物出入库输送设备
CN210825299U (zh) 多层断轨升降机安全装置
CN203033428U (zh) 具有上下双工位的分拣设备
CN103434720A (zh) 一种隔离定位折叠式物品周转箱
KR102367429B1 (ko) 셔틀 유지보수용 리프트 장치
CN203832317U (zh) 用于可交换车体箱的货箱升降装置及运输车辆
CN102358398B (zh) 二甲板支撑装置
CN107352399A (zh) 一种带反滚轮运行小车和车挡位置可调的起重机
CN206901146U (zh) 一种堆垛机
CN107915126A (zh) 一种带提升小车和悬挂小车以及平衡端梁反倾翻的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