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0111A - 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0111A
CN101770111A CN200910002317A CN200910002317A CN101770111A CN 101770111 A CN101770111 A CN 101770111A CN 200910002317 A CN200910002317 A CN 200910002317A CN 200910002317 A CN200910002317 A CN 200910002317A CN 101770111 A CN101770111 A CN 101770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tube
liquid crystal
fixing seat
screen display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2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正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ar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02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0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0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0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该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依序具有一背板,灯管固定座组,以及反射片以形成底座,而其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的方法,首先提供背板,依序装入灯管固定座组,以及置放反射片以形成底座,借以成为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本发明可降低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亦可应用于液晶面板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Description

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液晶荧幕显示器(LCD Display)的厚度薄、质量轻且携带方便,相较于传统的阴极射线(CRT)电视,具有仅产生低辐射的优点,故目前的需求已快速的增加,在显示器市场中已占有主流地位。
目前的液晶荧幕显示器主要系由彩色滤光片、背光模组、驱动积体电路(IC)、补偿膜及偏光板、玻璃基板、(ITO)膜、配向膜、控制电路等零组件所组成。但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液晶面板必须借助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以达到显示的功能,背光模组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故而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LCD panel)的关键零组件。随着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提升,在大尺寸及低价格的趋势下,背光模组必须满足在轻量化、薄型化、低耗电、高亮度及降低成本的市场要求。
背光模组主要乃提供液晶面板均匀、高亮度的光源;其基本原理是将常用的点或线型光源,透过简洁有效的光机构转化成高亮度且均一辉度的面光源产品。而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管(CCFL)、热阴极荧光管、发光二极体(LED))、灯罩、反射板(Reflector)、导光板(Lightguide plate)、扩散片(Diffusion sheet)、增亮膜(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及外框等组件组装而成。而目前多利用冷阴极管的线型光源经反射罩进入导光板,转化线光源分布成均匀的面光源,再经扩散片的均光作用与棱镜片的集光作用以提高光源的亮度与均齐度。
此外,背光模组可分为前光式(Front light)与背光式(Back light)两种,背光式可依灯管的位置做成分类,包括了:侧光式(Edge lighting)结构,直下式(Bottom lighting)结构以及中空式结构。
而在现行的液晶荧幕显示器背光模组中,由于大型的直下式背光板的扩散板悬空面积较为广大,安置空间也较大,故需要扩散板支撑架(Spacerpin)加以支撑。此外,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管也因悬空长度过长,亦需要固定座的装设。扩散板支撑架与灯管固定座一般皆会固定于背板,而固定于背板的方式很多,包括以贴合、锁附以及卡勾等各式的方式以固定之。
此外,如图1所示,传统的背光模组的反射片(Reflector)11放置于背光模组10的底部基座,目的系将自底部基座所漏出的光线进行反射,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同时,目前的传统背光模组皆将灯管固定座组12与支撑架(Spacer Pin)13装设于反射片11上方,致使灯管固定座组12的灯管基座14遮蔽部分反射面造成反射面的反射率不同,易造成因液晶显示器亮度不均匀而形成各种痕迹于画面(Mura)的现象,而严重影响液晶显示器的画质。且当灯管固定座组12设置于反射片11上方时,亦需提高模组空间以容纳灯管的置入,亦不易将背光模组进行薄型化的设计。
故为因应各式背光模组的生产需求,尚需发展相关新式背光模组的制程技术,借以节省制造人力与制造时间等成本,提高光利用效率以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其灯管固定座组设于反射片的下方位置,致使反射面的反射率可达到一致性的效果。
本发明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其依序具有一特定形状的背板,灯管固定座组,以及反射片。且其中灯管固定座组装设于反射片的下方位置而形成底座,故可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的方法。首先,提供具有一特定形状的背板,装入且固定灯管固定座组,置放反射片于灯管固定座组以形成底座,故可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
本发明的反射面的反射率将可改善画质,故不会有因液晶面板显示器亮度不均匀而形成各种痕迹于画面的现象。
本发明不需进行任何的复杂结构设计,即可轻易安装完成,故有极高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降低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亦可应用于液晶面板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故而,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借由以下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艺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立体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侧视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的底座图。
10背光模组            307液晶面板支撑座
11反射片              308铁框
12灯管固定座组        309驱动电路
13支撑架              310电路板
14灯管基座            311灯管
201背板               312支撑架
202灯管固定座组       320凹陷形状
204扩散板             322灯管基座
205菱镜片             332灯管固定座组
206液晶面板           330背光模组装置
207铁框               40背光模组装置底座
220陷处               41背板
300液晶荧幕显示器     42灯管固定座组
301背板               43反射片
302灯管固持器         44支撑架
303反射片             45凹陷形状
304扩散板             46灯管基座
305菱镜片             47灯管固持器
306液晶面板           48贯穿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详细组件如下列所示:
参考如图2所示,主要呈现本发明的灯管固定座组202与液晶面板206、背板201的相对位置,其中背板201具有一凹陷处220以让灯管固定座组202装入后固定之。而其他各组件包括了扩散板204,菱镜片205,液晶面板206,以及铁框207。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液晶荧幕显示器300剖面图,其依序具有背板301,该背板具有一凹陷形状320以盛装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空间。其中灯管固定座组332包含一个或数个以上的灯管固持器302,一个或数个以上的支撑架312,以及一灯管基座322。灯管固定座组332位于背板301上方且嵌入于背板301的凹陷形状320之内,而灯管固定座组332当中的灯管固持器302具有置放光源且固定光源的功能,支撑架312具有支撑扩散板304的功能。其中,由于背板301的凹陷形状320为盛装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的空间,因此背板301的凹陷形状的深度与长宽尺寸需与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的长宽高尺寸相同,以达到固定灯管固定座组332的效果,但是仍有其他许多固定灯管固定座组332的方法,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熟悉此技艺者仍可做适当修改。反射片303置放于灯管固定座组332的上方,即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置放于反射片303的下方位置。其中反射片303具备数个贯穿开口以使得灯管固持器302与支撑架312得以贯穿反射片303并露出,即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置放于反射片303的下方位置。扩散板304位于灯管固定座组332上方位置,而菱镜片305位于扩散板304上方。以上所述的背板301、灯管固定座组332、灯管311、扩散板304、菱镜片305等共同组成了背光模组装置330。
此外,图3所示仍包括有下列的组成元件:
液晶面板306位于菱镜片305上方,液晶面板支撑座307位于液晶面板306下方以支撑液晶面板306,而铁框308可作为外壳以固定液晶面板306与背光模组装置330,且具有驱动功能的驱动电路(即驱动IC)309,且亦装设有电路板310,而灯管311借由灯管固持器302所固定,支撑架312位于灯管固定座组332上以支撑扩散板304等板材,并借由以上元件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装置300。
仍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330的背板301,具有一凹陷形状320,可让灯管固定座组332固定于背板301之上,其中背板301所具备的凹陷形状320可以使得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与背板301非凹陷形状处具有一连续平坦面。而反射片303位于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的上方位置。其中由于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与背板301的凹陷形状320具有相等的形状与大小,所以当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嵌入背板301的凹陷形状320可以形成一连续平坦面,当反射片303放置于背板301与灯管固定座组332之上,可以形成一平坦的反射面。由于反射片303置放于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的上方,因此形成的反射面可以避免被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所遮住,并且由于灯管固定座组332的灯管基座322与背板301的凹陷形状320可以形成一平坦的反射面,因此可使得反射面的反射率达到一致性的效果。本发明提出一将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330的组装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得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330提供一更均匀的光源,即可使得液晶显示器具有更佳的显示画面。
本发明无需任何的复杂结构设计,即可轻易安装完成,且可使反射片303的反射率具有一致性,不会产生前述的画面阴影痕迹现象,亦可有效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故可产生较为薄型化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如图4所示,其中本发明的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的底座40的方法,将背板41形成凹陷且可盛装灯管固定座组42的凹陷形状45,再将灯管固定座组42的灯管基座46嵌入于背板41的凹陷形状45当中并固定之,其中灯管固定座组42包含数个灯管固持器47,数个支撑架44以及一个灯管基座46。最后将反射片43置放于灯管固定座组42的灯管基座46之上,其中反射片43具有复数个贯穿开口48,可露出灯管固持器47以及支撑架44。
本发明可消除液晶荧幕显示器画面的阴影痕迹现象,其所产生的反射面可均匀一致,且可应用于各式灯管固定座。且当背光模组内部结构减少灯管固定座组的卡沟结构时,可使得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较薄,故可应用于进行背光模组的薄型化设计。
一般的直下式结构背光模组,其光源放置于正下方,故可应用于超大面板尺寸。而光源由自发性光源,例如由阴极灯管、发光二极体等射出后,借由反射板反射,向上经扩散板均匀分散后于正面射出。但因所需置放的空间变大,灯管依面板尺寸而需使用多支灯管或者多组光源,但同时也增加了模组的厚度、重量以及耗电量。其优点为具有高辉度、良好的出光视角、光利用效率高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1)

1.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至少包含:
一背板;
一灯管固定座组,该灯管固定座组可置放且固定一光源,位于该背板上方;以及
一反射片,该反射片位于该灯管固定座组基座之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具有一特定形状是包含一凹陷形状以容纳该灯管固定座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管固定座组包含一灯管基座、一灯管持固器与一支撑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凹陷形状的深度与该灯管固定座组的该灯管基座的高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片置放于该灯管固定座组的该灯管基座的上方后具备一平坦的反射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片具有数个贯穿开口,用以暴露出该灯管固定座与该支撑架。
7.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的方法,至少包含:
提供一背板;
装入一灯管固定座组于该背板上方,该灯管固定座组可置放且固定一光源;以及
装入一反射片于该灯管固定座组之上方,借以形成该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具有一特定形状是包含一凹陷形状以容纳该灯管固定座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凹陷形状的深度与该灯管固定座组的该灯管基座的高度相等。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灯管固定座组包含一基座、一灯管固持器与一支撑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形成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片具有数个贯穿开口,用以暴露出该灯管固定座与该支撑架。
CN200910002317A 2009-01-04 2009-01-04 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 Pending CN101770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2317A CN101770111A (zh) 2009-01-04 2009-01-04 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2317A CN101770111A (zh) 2009-01-04 2009-01-04 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0111A true CN101770111A (zh) 2010-07-07

Family

ID=4250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2317A Pending CN101770111A (zh) 2009-01-04 2009-01-04 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011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6850A1 (zh) * 2010-07-14 2012-0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背光模块及其背板
CN103225770A (zh) * 2012-01-30 2013-07-3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包括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WO2014000322A1 (zh) * 2012-06-26 2014-01-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654277B2 (en) 2010-07-14 2014-02-1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 plate thereof
US8926144B2 (en) 2012-06-26 2015-01-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module and LCD devic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6850A1 (zh) * 2010-07-14 2012-0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背光模块及其背板
US8654277B2 (en) 2010-07-14 2014-02-1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 plate thereof
CN103225770A (zh) * 2012-01-30 2013-07-3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包括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WO2014000322A1 (zh) * 2012-06-26 2014-01-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926144B2 (en) 2012-06-26 2015-01-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module and LCD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2614B (zh) 用于曲面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以及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US8659716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flat panel display
CN101441359B (zh) 框架及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
KR101777535B1 (ko) 광학필름 조립체의 설치구조
CN101493213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N101206338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1770111A (zh) 液晶荧幕显示器的背光模组装置及其形成的方法
CN213092068U (zh) 一种Mini LED灯板拼缝结构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1131502A (zh) 背光模块
CN103912819A (zh) 一种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装置
CN201716944U (zh) Led显示装置及电视机
CN2049866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178507A (zh) 液晶显示器
CN201069502Y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
CN103162161B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972966U (zh) 一种背光源的背板、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KR101281666B1 (ko) 액정표시소자의 백라이트구조
KR20120135651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0476546C (zh) 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CN206470504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
CN200993709Y (zh) 背光模组
CN101271220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与灯管组装方法
CN201163326Y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110346969A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202082738U (zh) 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