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6045B - 无线基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6045B
CN101766045B CN2008801002577A CN200880100257A CN101766045B CN 101766045 B CN101766045 B CN 101766045B CN 2008801002577 A CN2008801002577 A CN 2008801002577A CN 200880100257 A CN200880100257 A CN 200880100257A CN 101766045 B CN101766045 B CN 101766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wireless frequency
frequency signal
re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02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6045A (zh
Inventor
小泉大辅
茂木诚幸
岛津义嗣
尾上诚藏
中南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66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6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6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60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one or more circuit block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band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共用AMP包括: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构成为进行对于所输入的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基带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构成为调整所输入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合成单元(COM),构成为对从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输出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和从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输出的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发送无线频率信号;以及公共放大单元,构成为以规定放大率对从合成单元(COM)输出的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进行放大后输出。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信号以及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信号共同地进行放大的共用放大功能的无线基站装置。 
背景技术
图1表示在移动通信系统A中使用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一例。 
如图1所示,该无线基站装置1包括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放大功能AMP(放大单元PA)、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天线ANT。 
另外,假设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以及放大功能AMP被设置在室内的局部,天线ANT被设置在室外的高处,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被设置在室外的天线ANT的垂直下方附近。 
近年来,期望通过上述那样的一个无线基站装置,不仅是在移动通信系统A中提供服务,还期望在利用与该移动通信系统A所利用的频带相近的频带的移动通信系统B中也提供服务。 
这样,为了在移动通信系统A以外的移动通信系统B中也提供服务,设想如图2所示那样,在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上,追加移动通信系统B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B、以及由移动通信系统A和移动通信系统B共用的共用放大功能(以下,共用AMP)。 
另外,共用AMP与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B一起被设置在室内的局部。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157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上所述那样,为了通过图1所示的现有的无线基站装置1,在移动通信系统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的双方中提供服务,在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上,追加移动通信系统B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B,将 图1所示的放大功能AMP置换为共用AMP的情况下,存在以下的问题。 
首先,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存在多个种类,在该多个种类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之间,被输入到共用AMP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level)不相同。因此,存在从共用AMP输出的功率电平根据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的每个种类而不同的问题。 
其次,在将共用AMP内的公共放大单元PA设为符合移动通信系统B的性能的情况下,在移动通信系统A中,无法维持移动通信系统A被单独运用时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因此,存在无法维持移动通信系统A被单独运用时的服务区域的问题。 
再者,在共用AMP中所接收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通过分配单元DIV而被分配为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由此,存在移动通信系统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中的接收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通过现有的无线基站装置1而在移动通信系统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的双方中提供服务的情况下,也只要通过最低限度的修改就能够解决上述那样的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的无线基站装置。 
本发明的第1特征是具有对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信号以及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信号的双方进行放大的共用放大功能的无线基站装置,其要点在于,所述共用放大功能包括: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构成为进行对于所输入的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基带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功率电平调整单元,构成为调整所输入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合成单元,构成为对从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输出的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和从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输出的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发送无线频率信号;以及公共放大单元,构成为以规定放大率对从所述合成单元输出的所述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进行放大后输出。 
根据该发明,在存在多个种类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ED-A之间,被输入到共用放大功能(共用AMP)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不相同的情况下,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也能够调整该功率电平。
此外,根据该发明,在共用AMP内的公共放大单元PA为符合第2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的情况下,能够以适当的功率电平(即,第1移动通信系统被单独运用时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来输出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而不必修改现有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 
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也可以构成为,将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调整为与从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输出的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相等。 
根据该发明,在第1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第2移动通信系统的双方中,能够同等地确保各个无线基站装置所覆盖的区域,并且能够在服务区域整体上保证较高的服务质量。 
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也可以是所述共用放大功能还包括:辅助放大单元,构成为将包含接收到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及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规定放大率进行放大;以及分配单元,构成为将从所述辅助放大单元输出的所述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分配为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和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并分别输出到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以及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构成为,进行对于从所述分配单元输出的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基带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也可以是所述共用放大功能还包括:分配单元,构成为将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分配为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和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频率信号;第1辅助放大单元,构成为将从所述分配单元输出的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规定放大率进行放大,并将其输出到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发送接收处理单元;以及第2辅助放大单元,构成为将从所述分配单元输出的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规定放大率进行放大,并将其输出到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构成为,进行对于从所述第2辅助放大单元输出的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基带信号。 
根据该发明,能够通过辅助放大单元对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信号强度)进行补偿,因此在第1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第2移动通信系统的双方中,能够确保与第1移动通信系统单独提供服务时同样的服务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也可以是所述共用放大功能在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和所述合成单元之间具有第1隔离器,并且在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和所述合成单元之间具有第2隔离器,所述第1隔离器构成为,只让从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到所述合成单元的方向的信号通过,所述第2隔离器构成为,只让从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到所述合成单元的方向的信号通过。 
根据该发明,能够避免被输入到合成单元COM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因合成单元COM的不理想的特性而流入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的方向的事态,并且,能够避免被输入到合成单元COM的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因合成单元COM的不理想的特性而流入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的方向的事态。 
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所述共用放大功能也可以至少包括两系统的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所述合成单元和所述公共放大单元。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通过现有的无线基站装置1而在移动通信系统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的双方中提供服务的情况下,也只要通过最低限度的修改就能够解决上述那样的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的无线基站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以往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 
该无线基站装置1构成为,对移动通信系统A(第1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第2移动通信系统)的双方提供服务。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可以构成为,对作为移动通信系统A的W-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服务,对作为移动通信系统B的LTE(Long Terms Evolution;长期演进)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服务。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对作为移动通信系统A的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服务,对作为移动通信系统B的LTE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服务。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对作为移动通信系统A的EVDO(Evolution Data Only;仅演进数据)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服务,对作为移动通信系统B的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超移动宽带)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服务。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该无线基站装置1具有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移动通信系统B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B、共用放大功能(共用AMP)、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和天线ANT。 
另外,假设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移动通信系统B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B以及共用AMP被设置在室内的局部,天线ANT被设置在室外的高处,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被设置在室外的天线ANT的垂直下方附近。 
天线ANT构成为,在与移动台(未图示)之间,对无线频率信号进行发送接收。 
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包括:构成为对经由天线ANT接收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和经由天线发送的发送无线频率信号进行分离/复用的发送接收共用器DUP;以及构成为对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进行放大的低噪声放大器LNA。 
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包括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该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将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变换为低频率,并将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基带信号(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基带信号)变换为高频率。 
这里,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构成为,在与共用AMP之间对无线频率信号进行发送接收。 
此外,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构成为,对发送接收信号进行复用/分离。 
进而,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具有进行对于发送接收信号的调制解调处理的功能。 
此外,移动通信系统B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B具有进行对于发送接收信号的调制解调处理的功能。 
共用AMP构成为,对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信号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信号的双方进行放大。 
具体地说,共用AMP具有分配单元DIV、公共放大单元PA、合成单元COM、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 
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构成为,进行对于所输入的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基带信号(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基带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 
这里,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从移动通信系统B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B,可以作为光信号而接收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基带信号,也可以作为电信号而接收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基带信号。 
此外,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构成为,进行对于所输入的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基带信号(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基带信号)。 
此外,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也可以具有通过对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进行微调整,从而对由移动通信系统B提供服务的区域进行微调整的功能。 
例如,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可以构成为,将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调整为与从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相等。 
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构成为,对从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进行调整。 
这里,假设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调整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使其与从存在多个种类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中的最低功率电平相匹配。 
合成单元COM构成为,对从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和从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发送无线频率信号。 
这里,在合成单元COM中,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都将衰减至一半以下。 
公共放大单元PA构成为,以规定放大率对从合成单元COM输出的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进行放大,并输出到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即,在公共放大单元PA中,合成单元COM中的功率电平的衰减部分被补偿。 
这里,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的发送接收共用器DUP构成为,将从公共放大单元PA输出的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经由天线ANT发送到移动台。 
此外,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的发送接收共用器DUP构成为,将经由天线ANT从移动台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输出到低噪声放大器LNA。 
分配单元DIV构成为,将从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的低噪声放大器LNA 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分配为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和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并将其分别输出到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 
这里,从分配单元DIV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和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为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的一半以下。 
另外,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构成为,进行对于从分配单元DIV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基带信号。 
此外,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构成为,进行对于从分配单元DIV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基带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装置1构成为对两个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A以及B提供服务,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也适用于能够对3个以上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装置1。此时,可通过增加分配单元DIV中的输出分支的数目以及合成单元COM中的输入分支的数目而应对。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在存在多个种类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之间,被输入到共用AMP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不相同的情况下,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也能够调整该功率电平。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在共用AMP内的公共放大单元PA为符合移动通信系统B的性能的情况下,能够以适当的功率电平(即,移动通信系统A被单独运用时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来输出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而不必修改现有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 
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在移动通信系统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的双方中,能够同等地确保由各个无线基站装置所覆盖的区域,并且能够在服务区域整体上保证较高的服务质量。 
即,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能够防止发生以下事态:在两个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不同的无线基站装置1所覆盖的区域重合, 从而小区间干扰增加,结果,服务区域缩小,或在各个区域边缘由于没有电波到达而无法提供服务。 
(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 
下面,参照图4,以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不同点为主,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 
如图4所示,除了在共用AMP中设置了辅助放大单元A-AMP之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相同。 
具体地说,辅助放大单元A-AMP构成为,从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接收包含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规定放大率放大。 
此外,分配单元DIV将从辅助放大单元A-AMP输出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分配为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和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并将其分别输出到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由于可通过辅助放大单元A-AMP对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信号强度)进行补偿,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A中,能够确保与移动通信系统A单独提供服务时同样的服务区域,并且在移动通信系统B中,能够确保与移动通信系统B单独提供服务时同样的服务区域。 
(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 
下面,参照图5,以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不同点为主,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 
如图5所示,除了在共用AMP中设置了第1辅助放大单元A-AMP#1以及第2辅助放大单元A-AMP#2之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相同。 
具体地说,分配单元DIV构成为,从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接收包含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分配为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 
此外,第1辅助放大单元A-AMP#1构成为,将从分配单元DIV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规定放大率放大,并将其输出到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 
进而,第2辅助放大单元A-AMP#2构成为,将从分配单元DIV输出的移动通信系统B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规定放大率放大,并将其输出到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由于可通过第1辅助放大单元A-AMP#1以及第2辅助放大单元A-AMP#2对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信号强度)进行补偿,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中,能够确保与移动通信系统A单独提供服务时同样的服务区域。 
(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 
下面,参照图6,以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不同点为主,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 
如图6所示,除了在共用AMP中设置了第1隔离器ISO#1以及第2隔离器ISO#2之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相同。 
具体地说,第1隔离器ISO#1被设置在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和合成单元COM之间,其构成为只让从功率电平调整单元VA到合成单元COM的方向的信号通过。 
此外,第2隔离器ISO#2被设置在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和合成单元COM之间,其构成为只让从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到合成单元COM的方向的信号通过。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能够避免被输入到合成单元COM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因合成单元COM的不理想的特性而流入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的方向的事态。并且,能够避免被输入到合成单元COM的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因合成单元COM的不理想的特性而流入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的方向的事态。 
另外,如果被输入到合成单元COM的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因合成单元COM的不理想的特性而流入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的方向,而没有流入公共放大单元PA的方向,则会对移动通 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带来不良影响,无线基站装置1可能会无法正常动作。 
此外,被输入到合成单元COM的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因合成单元COM的不理想的特性而流入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的方向,而没有流入公共放大单元PA的方向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 
下面,参照图7,以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不同点为主,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 
如图7所示,除了在共用AMP至少具有两系统的发送用结构以及接收用结构之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相同。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具有两个天线ANT#1、ANT#2、两个室外接收放大器OA-RA#1、OA-RA#2、共用AMP、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移动通信系统B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B。 
此外,移动通信系统A用调制解调功能单元MDE-A具有两个移动通信系统A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A#1、TRX-A#2。 
此外,共用AMP具有两个分配单元DIV#1、DIV#2、两个公用放大单元PA#1、PA#2、两个合成单元COM#1、COM#2、两个可变衰减单元VA#1、VA#2、两个移动通信系统B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TRX-B#1、TRX-B#2。 
这里,在图7中,将赋予了“#1”的结构设为“第1系统”,将赋予了“#2”的结构设为“第2系统”。此外,“第1系统”的发送用结构以及接收用结构的功能与“第2系统”的发送用结构以及接收用结构的功能基本相同,因此省略对于各个结构的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可对两个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装置1,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也能够适用于可对3个以上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装置1。 
(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 
下面,参照图8,以与上述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不同点为主,说明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 
如图8所示,除了在共用AMP中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了辅助放大单元A-AMP#1、A-AMP#2之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 构与上述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 
下面,参照图9,以与上述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不同点为主,说明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 
如图9所示,除了在共用AMP中与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了第1辅助放大单元A-AMP#11、A-AMP#12以及第2辅助放大单元A-AMP#21、A-AMP#22之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与上述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 
下面,参照图10,以与上述的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不同点为主,说明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 
如图10所示,除了在共用AMP中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了第1隔离器ISO#11、ISO#12以及第2隔离器ISO#21、ISO#22之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与上述的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1的结构相同。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内,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是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于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另外,通过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192696号(2007年7月24日申请)的全部内容被引入到本申请说明书中。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即使在通过现有的无线基站装置在移动通信系统A以及移动通信系统B的双方中提供服务的情况下,也只要通过最低限度的修改就能够解决服务质量下降这一问题,因此是有用的。 

Claims (6)

1.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其具有对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信号以及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信号的双方进行放大的共用放大功能,所述无线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共用放大功能包括:
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构成为进行对于所输入的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基带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
功率电平调整单元,构成为调整所输入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
合成单元,构成为对从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输出的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和从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输出的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发送无线频率信号;以及
公共放大单元,构成为以规定放大率对从所述合成单元输出的所述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进行放大后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构成为,将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调整为与从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输出的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无线频率信号的功率电平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用放大功能还包括:
辅助放大单元,构成为将包含接收到的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及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规定放大率进行放大;以及
分配单元,构成为将从所述辅助放大单元输出的所述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分配为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和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并分别输出到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以及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
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构成为,进行对于从所述分配单元输出的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基带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用放大功能还包括:
分配单元,构成为将接收到的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分配为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和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频率信号;
第1辅助放大单元,构成为将从所述分配单元输出的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规定放大率进行放大,并将其输出到所述第1移动通信系统发送接收处理单元;以及
第2辅助放大单元,构成为将从所述分配单元输出的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以规定放大率进行放大,并将其输出到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发送接收处理单元,
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构成为,进行对于从所述第2辅助放大单元输出的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无线频率信号的频率变换处理,并输出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接收基带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用放大功能在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和所述合成单元之间具有第1隔离器,并且在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和所述合成单元之间具有第2隔离器,
所述第1隔离器构成为,只让从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到所述合成单元的方向的信号通过,
所述第2隔离器构成为,只让从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到所述合成单元的方向的信号通过。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用放大功能至少包括两个包含了所述第2移动通信系统用发送接收处理单元、所述功率电平调整单元、所述合成单元和所述公共放大单元的系统。
CN2008801002577A 2007-07-24 2008-07-23 无线基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6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2696/07 2007-07-24
JP2007192696A JP5004707B2 (ja) 2007-07-24 2007-07-24 無線基地局装置
PCT/JP2008/063203 WO2009014145A1 (ja) 2007-07-24 2008-07-23 無線基地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6045A CN101766045A (zh) 2010-06-30
CN101766045B true CN101766045B (zh) 2013-06-19

Family

ID=4028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025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6045B (zh) 2007-07-24 2008-07-23 无线基站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13992B2 (zh)
EP (1) EP2175564A4 (zh)
JP (1) JP5004707B2 (zh)
KR (1) KR20100039403A (zh)
CN (1) CN101766045B (zh)
WO (1) WO20090141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46330A1 (ja) * 2007-05-25 2008-12-04 Fujitsu Limited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713436A1 (en) * 2012-09-28 2014-04-02 Alcatel Lucent Module active antenna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6012B1 (en) * 1997-11-07 2001-04-10 Conexant Systems, Inc. Dualband power amplifier control using a single power amplifier controller
JP2000269879A (ja) * 1999-03-16 2000-09-29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中継増幅装置
JP2000278227A (ja) * 1999-03-23 2000-10-06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無線エリア不感地対策用無線装置
JP2003115793A (ja) 2001-10-05 2003-04-18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Cdma無線基地局装置
US7342467B2 (en) * 2004-06-30 2008-03-11 Harris Stratex Networks, Inc. Variable power coupling device
WO2006071005A1 (en) * 2004-12-31 2006-07-06 Kmw Inc. Apparatus for u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in common
JP2007192696A (ja) 2006-01-20 2007-08-02 Nikon Corp 熱型変位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放射検出装置
US8515377B2 (en) * 2007-03-12 2013-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balanced transmission combining at radio base station
US8068797B2 (en) * 2007-09-28 2011-11-29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Gain control methods for wireless devices and transmitter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69879A 2000.09.29
JP特开2000-278227A 2000.10.0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14145A1 (ja) 2009-01-29
EP2175564A4 (en) 2015-06-10
EP2175564A1 (en) 2010-04-14
JP2009033271A (ja) 2009-02-12
CN101766045A (zh) 2010-06-30
JP5004707B2 (ja) 2012-08-22
US8213992B2 (en) 2012-07-03
KR20100039403A (ko) 2010-04-15
US20100304790A1 (en) 201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2896B (zh) 无线基站装置
US200701732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ombiner loss in a multi-sector, omni-base station
CN106454560A (zh) 一种多业务数字光分布系统及多业务容量调度方法
CN101453228A (zh) 共站址干扰消除系统和方法
US8078227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system, a node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splitter device
US10499352B2 (en) Power amplification module for multiple bands and multiple standards
CN110912576B (zh) 一种射频结构及通信终端
CN101304279A (zh) 射频拉远装置及基站系统
CN107623544B (zh) 一种智能直放站及基于智能直放站的通信方法
CN101766045B (zh) 无线基站装置
EP2733976A1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input-multi-output signals
EP1325556B1 (en) High frequency amplification circuit
CN103078654A (zh) 无线信号收发天线系统、耦合放大装置及信号处理方法
CN203327240U (zh)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
CN103457622B (zh) 共用天馈的通信设备及系统
KR101182035B1 (ko) 복수안테나를 구비한 원격 기지국 유닛 및 양방향 광 무선네트워크
CN102422660A (zh) 一种共享射频接收单元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0618092B1 (ko) 티디디 방식을 이용한 휴대인터넷용 무선중계기
GB2258369A (en) Mobile radio network relay stations
JP4505678B2 (ja) 送信ダイバーシチ装置
KR100438177B1 (ko) 억세스 포인트의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KR100299092B1 (ko) 기지국의 고주파 처리장치
JP2000031879A (ja) 無線中継増幅装置
JPH0974380A (ja) 光通信方式
KR19990064584A (ko) 중계기 이득 자동 제어회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