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5746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5746A
CN101765746A CN200880100604A CN200880100604A CN101765746A CN 101765746 A CN101765746 A CN 101765746A CN 200880100604 A CN200880100604 A CN 200880100604A CN 200880100604 A CN200880100604 A CN 200880100604A CN 101765746 A CN101765746 A CN 101765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air
conditioning
user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0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日栋
权南佑
李君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700754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8202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65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57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7Casings or covers with control knobs; Mounting controlling members or control unit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输入单元和空调主体,该输入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触摸单元和控制器,该触摸单元通过用户触摸而输入操作条件并被致动器振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致动器的操作,该空调主体响应于通过触摸单元输入的操作条件操作。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用于利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单元和蒸发器形成的冷却循环来加热和冷却室内空间的设备。
空调通常划分成分体式和一体式。分体式空调具有彼此分开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一体式空调具有彼此一体化的室内机和室外机。
同时,分体式空调的室内机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显示单元和包括用于设定空调操作的多种按钮的按钮单元。
用户可利用遥控器控制空调的操作状态。当通过按钮单元或远程控制输入操作条件时,用户可在视觉上和听觉上识别操作条件的输入。
当在视觉上显示操作条件的输入时,用户必须通过观看所显示的状态来识别输入状态。当在听觉上显示操作条件的输入时,用户可能由于外部噪音而无法听到声音,因此不能识别是否正确输入了操作条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调,其设计成允许用户通过触觉得知是否输入了操作条件,从而允许用户准确识别是否输入了操作条件。
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空调包括输入单元和空调主体,该输入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触摸单元和控制器,该触摸单元通过用户触摸而输入操作条件并被致动器振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致动器的操作,该空调主体响应于通过触摸单元输入的操作条件操作。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空调包括空调主体和输入单元,该输入单元包括用于通过用户的触摸输入所述主体的操作条件的触摸单元,以及用于使所述触摸单元振动的多个致动器,其中,所述多个致动器同时或单独操作。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空调包括:空调主体;触摸单元,所述触摸单元用于通过用户的触摸输入所述主体的操作条件;用于使所述触摸单元振动的至少一个致动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致动器的操作,其中,所述致动器的开启/关闭模式是能够选择的。
有益效果
根据这些实施方式,由于用户能够通过触觉识别是否输入了操作条件,因此,用户能够正确地识别操作条件的输入。
此外,由于用户能够正确地识别操作条件的输入,因此,能够解决用户反复识别操作条件是否被输入的局限性。
此外,由于在多个致动器中,使位于用户触摸位置附近的致动器振动,所以即使在振动强度很低时,用户也能够感觉到振动。此外,由于能够调整操作的致动器的数量,因此能够防止不必要致动器的操作。
此外,由于用户能够选择致动器的开启或关闭,因此,其变得对用户极具吸引力。
在下面的附图和说明书中阐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通过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其它特征将变得显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室内机的前门被打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描绘的输入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输入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输入单元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的室内机的前门被打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描绘的输入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13是沿图12的线A-A取得的截面图。
图14是作为根据实施方式的输入单元的示例的遥控器的示意图。
图15是沿图14的线B-B取得的截面图。
图16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沿图14的线B-B取得的截面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沿线B-B取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示例示于附图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示出了图1的室内机的前门被打开的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1和2,该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0包括限定出室内机10的外观的主体100和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主体100的前部的前门110。
更详细而言,主体100包括设置在前门110后面的前部框架120、设置在前部框架120后面的后部框架150、联接于前部框架120的两侧下部的一对进风单元130和140以及联接于一对进风单元130和140及后部框架150的下端的基座160。
在前部框架120的顶部上形成有顶部出风口122,在前部框架120的两侧上形成有前部出口126。出口叶片124和128联接于各个出风口122和126以便选择性地关闭出风口122和126,并调整出风口的方向。
在各个进风单元130和140上竖向形成有侧部进风口132和142。进风口叶片134和144联接于侧部进风口132和142,以便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侧部进风口132和142。在基座160上形成有下部进风口162。
主体100上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有前门110。输入单元200用于设定空调的操作状态。输入单元200部分露出到前门110的外部用于用户的触摸。
下面将更为详细地描述输入单元200。
图3是图1的输入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并且图4是图3的输入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3和4,该实施方式的输入单元200包括显示单元210、显示器壳体230、主控制器250和防护罩270,该显示单元210设计成使得用户能够输入空调的操作条件并显示所输入的操作条件的状态,该显示器壳体230用于支撑显示单元210,该主控制器250用于控制显示单元210的操作状态,并且该防护罩270用于保护显示器壳体和主控制器250。
更详细而言,显示单元210包括触摸屏221、液晶显示器(LCD)222、LCD控制器223和LCD连接线224,其中,用户用过该触摸屏221输入操作条件,液晶显示器222用于显示通过触摸屏221输入的信息或主体的操作状态和环境,LCD控制器223用于控制该液晶显示器222,LCD连接线224用于将LCD控制器223连接至主控制器250。
触摸屏221是一种屏幕,其设计成使得当手指或物体触摸显示在屏幕上的字母或图形以输入操作命令时,屏幕识别触摸位置以允许所输入的命令被预存软件处理。
触摸屏设计成通过在屏幕上发出不可见的红外线来形成多个矩形栅格。当手指或物体触摸矩形栅格时,坐标辨识单元300辨识触摸位置的坐标。
触摸屏221通过信号连接线302连接于坐标辨识单元300,并且坐标辨识单元300通过坐标连接线306连接于主控制器250.
液晶显示器222设置在触摸屏221后面,并且LCD控制器223设置在液晶显示器222后面。LCD控制器223起作用以将电压施加至液晶显示器或允许光通过液晶显示器以在液晶显示器222上形成图像。就是说,液晶显示器222的液晶分子通过LCD控制器223在多个方向上对准,从而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图像。
用户可通过触摸屏221识别显示在液晶显示器222上的多种信息。
同时,供电单元260连接于显示器壳体230的下部。在显示器壳体23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致动器240。在图4中,多个致动器以示例性的方式设置在显示器壳体230上。
致动器240布置在显示器壳体230的框架附近。致动器240通过连接线(未示出)连接于供电单元260。
当显示单元210安装在显示器壳体230上时,致动器240接触显示单元210的后表面。
当用户通过触摸屏221输入操作条件时,致动器240振动。致动器240的振动通过LCD控制器223和液晶显示器222被传递至用户正触摸的触摸屏221,以使用户可通过对振动的感受识别是否输入了操作条件。例如,致动器240可以是伺服马达或压电致动器。
在实施方式中,致动器240设置在显示器壳体230上并产生振动。但是,致动器240可安装在能够将振动传递至触摸屏的任何位置处。例如,致动器240可设置在LCD控制器223或防护罩270上。
同时,在防护罩270上安装有扬声器290。扬声器290示例性地设置为用于输出表示空调操作状态的音乐或旋律的声音输出装置。从扬声器290安装在其上的防护罩270的内表面突出地形成有扬声器安装肋292。贯穿防护罩270的后表面形成有扬声器孔294,以便将音乐或旋律从扬声器290传递至外侧。
图5是输入单元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5,输入单元200的控制结构包括触摸单元320、坐标辨识单元300、控制器310、一个或多个致动器240和存储单元330,其中,用户通过触摸单元320输入空调的操作条件,坐标辨识单元300用于确定用户触摸的位置,控制器310用于根据与由坐标辨识单元300所确定的坐标相对应的操作条件来操作空调,一个或多个致动器240响应于触摸单元320的操纵而操作,并且存储单元330用于存储致动器240的操作模式。
更详细来说,触摸单元320包括触摸屏221。但是,触摸屏221仅是示例性的。例如,触摸单元320可以包括按钮。用户可通过触摸单元320来选择致动器240的操作模式。
例如,可由用户来选择致动器240的开启/关闭模式。如果用户不想感觉到振动,那么用户可通过触摸屏221选择致动器240不操作的关闭模式。
如果用户想感觉到振动,那么用户可通过触摸屏221选择致动器240操作的开启模式。因此,由于用户能够选择致动器240的开启和关闭模式之一,因此,其可能对用户极具吸引力。
此外,当从触摸单元320输入操作条件时,控制器310响应于所输入的操作条件来操作空调,并且同时,响应于致动器240的操作模式来操作致动器240。
这里,控制器310可以是主控制器250、用于控制液晶显示器222的LCD控制器223或单独的控制器。
根据操作模式可使致动器240以多种型式进行振动。当使致动器240振动时,致动器的振动被间接传递至触摸单元320,以使用户能够感觉到振动。
可适当设定致动器240的振动时间,使得用户可在他/她的手指正触摸该触摸单元320的状态下感觉振动。
这里,当用户通过触摸单元320不正确地输入了操作条件时,致动器240不会操作,因此用户不能感觉到该振动。当用户没有感觉到振动时,用户能够辨识出并未正确地输入操作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再次输入操作条件。
可根据空调的风力强度通过触摸单元320来调整振动器240的振动强度。
例如,当用户选择强风模式时,用户可将致动器240设定成使得致动器240将振动产生为最大值。当用户选择弱风模式时,用户可将致动器240设定成使得致动器240将振动产生为最小值。此外,当用户降低期望的室内温度时,用户可将致动器240设定成使得致动器的振动强度逐渐降低。
下面将描述致动器的多种操作模式。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6,当用户通过触摸屏221输入操作条件时,用户触摸的位置的坐标被坐标辨识单元300辨识并被传递至控制器310。随后,控制器310进行控制使得只有较靠近辨识出的坐标的致动器240能够操作。
更详细而言,触摸屏221可划分成具有相同面积的四个象限。
这里,可将触摸屏221的四个象限从右上方的象限开始逆时针地分别称为第一象限A、第二象限B、第三象限C和第四象限D。这里,可将致动器240设置在各个第一象限A、第二象限B、第三象限C和第四象限D中或设置在分别在第一象限A、第二象限B、第三象限C和第四象限D附近的各个位置处。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各个象限可由横向和竖向划分的触摸屏221所限定,或者可由通过在触摸屏221上画出的一对对角线划分成四部分的触摸屏221所限定。但是,划分触摸屏221的象限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如图6中所示,当用户触摸例如第二象限B时,打开与第二象限B对应的致动器240b以产生振动。此时,分别与第一象限A、第三象限C和第四象限D对应的致动器240a、240c和240d维持关闭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位置远离用户触摸的坐标的致动器240a、240c和240d维持关闭状态,因此,可减少由于致动器240a、240c和240d的不必要操作所引起的能耗。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7,在该实施方式中,靠近用户触摸的坐标的致动器240产生较大的振动,远离用户触摸的坐标的致动器240产生较小的振动。
更详细而言,如图7中所示,当用户触摸例如第二象限B时,与第二象限B对应的致动器240b产生较大的振动,并且与第一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对应的致动器240a、240c和240d产生较小振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使多个致动器以不同的强度振动,因此,用户可感觉到更好的振动。
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参照图8,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与用户没有触摸的第一象限A、第三象限C和第四象限D对应的致动器240a、240c和240d之中,与和用户触摸的第二象限B对应的致动器240b相距最远的第四象限D对应的致动器240d维持关闭状态,并且与第一象限A、第三象限C对应的致动器240a和240c产生最小的振动。
不同于图6至8的实施方式,当用户通过触摸屏221输入操作条件时,可同时使致动器240以相同的强度振动。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机,并且图10示出了图9的室内机的前门被打开的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9和10,该实施方式的室内机40包括主体400、前门410和输入单元500,主体400限定出室内机40的外观,前门410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主体400的前部,并且输入单元500设置成部分地包围前门410的右部,以使用户能够输入空调的操作条件。由于主体4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100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于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11是图10的输入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1,该实施方式的输入单元500包括显示单元210和显示器壳体,该显示单元210设计成使得用户能够输入空调的操作条件,并设计成用以显示所输入的操作条件的状态,该显示器壳体用于供应显示单元。
显示单元包括触摸屏520和液晶显示器530,其中,用户通过触摸屏520输入操作条件,并且液晶显示器530用于显示信息。显示器壳体包括LCD罩540和前部壳体510,其中LCD罩540用于支撑液晶显示器530,并且前部壳体510设置在液晶显示器530的前面,以限定显示单元的外观。
输入单元500进一步包括后部壳体550、主控制器570、触摸印刷电路板(PCB)和防护罩580,其中,后部壳体550通过连接支架560联接于前部壳体510,主控制器570用于控制空调,触摸印刷电路板辨识通过触摸屏520输入的命令,并且防护罩580联接于前门510的后部。
更详细而言,前部壳体510限定出输入单元500的前一半外观。前部壳体510形成为矩形,并具有成圆形向后的右端。前部壳体510具有成圆形向后的右端的原因是使得它能够联接于连接支架560。
前部壳体510设有显示器开口512,该显示器开口512朝前露出触摸屏520。因此,液晶显示器530的图像通过显示器开口512朝前映射,并且用户可通过显示器开口512触摸所述触摸屏。在该实施方式中,触摸屏520起到触摸单元的作用。
在前部壳体510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在图11中,多个致动器示例性地设置在前部壳体510上。致动器590放置在前部壳体510的内侧。
当用户通过触摸屏520输入操作条件时,使该致动器590振动。随后,致动器590的振动被传递至用户,使得用户可通过对振动的感受而识别是否输入了操作条件。
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致动器590设置在前部壳体510上,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例如,致动器590可设置在LCD罩540上。也就是说,由于前部壳体510和LCD罩540彼此联接,所以即使是在将致动器590设置于前部壳体510和LCD罩540中的任一个上时,也能够将振动可靠地传递至触摸屏520。更不用说,当致动器590设置在前部壳体510上时,可将振动更有效地传递至触摸屏520。
同时,LCD罩540形成为矩形,并具有成圆形向后的右端。液晶显示器530附接在LCD罩540的前表面上。变换器印刷电路板542联接于LCD罩540的右端。变换器印刷电路板542起到转换信号或调整LCD 530的背光亮度的作用。变换器印刷电路板形成长度位于竖向方向上的矩形,并通过螺钉联接于LCD罩540。
此时,致动器590通过连接线连接于变换器印刷电路板542以接收来自变换器印刷电路板542的电力。
同时,设置主控制器570以控制空调的操作和由液晶显示器530显示的信息。主控制器570是设置在后部壳体550后面的印刷电路板。此外,主控制器570响应于通过触摸屏520输入的操作命令来控制致动器590的操作。
触摸印刷电路板572设置在主控制器570的下方。触摸印刷电路板572辨识触摸屏520的坐标以识别命令的类型。
这里,由于致动器590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于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立体图,并且图13是沿图12的线A-A取得的截面图。
参照图12和13,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机60包括具有后部框架610和前部框架620的主体以及设置在该主体前面的前部面板630。
更详细而言,前部框架620的前部由前部面板620遮挡,并且在前部框架620的顶部上形成有进风格栅640。前部面板630与前部框架620间隔开预定的距离,因此外部空气通过在前部面板630与前部框架620之间限定出的空间被引入。
在前部框架620的下端部上形成有出风口622。因此,被引入到室内机60中的空气通过出风口622排出室内机60。
在出风口622上方的部分处设置有显示单元634,并且在显示单元624旁边布置有用于操纵室内机60的操作的操纵按钮626。
这里,操纵按钮626可以是开/关按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就是说,操纵按钮626可以是设计成一般控制室内机60的操作的按钮。
更详细而言,操纵按钮626通过贯穿前部框架620形成的孔621露出到外侧。
在操纵按钮626后面设置有控制器(即,印刷电路板)650。在控制器650上形成有选择性地接触操纵按钮626的开关652。在控制器650的后表面上设置有致动器660。
因此,当用户按压操纵按钮626时,操纵按钮626按压开关652以便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650。随后,控制器650响应于操纵按钮626的信号来操作室内机60,并同时操作致动器660。
此时,由于致动器在操纵按钮626正按压开关652的状态中操作,因此由致动器660产生的振动经由控制器650被传递至操纵按钮626,因此用户能够感觉到致动器660的振动。
同时,设置有用于允许用户选择致动器660的开启或关闭模式的振动选择按钮628。当按压振动选择按钮628时,使致动器660振动。因此,用户可识别致动器660的模式是否根据振动是否被传递至振动选择按钮628而改变。此外,由于用户可选择致动器660的开启或关闭模式,因此其变得可能对用户极具吸引力。
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用于选择致动器的开启和关闭模式之一的振动选择按钮628,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就是说,代替设置振动选择按钮628,可根据操纵按钮626的按压时间来选择致动器660的开启或关闭模式。
当操纵按钮626的按压时间等于或小于基准时间时,控制器650响应于操纵按钮626的信号来操作室内机60。
当操纵按钮626的按压时间大于基准时间时,致动器660的模式被改变。这里,致动器660的模式的改变可通过致动器660的振动识别。
例如,当致动器660的前一模式是开启模式并且用户对操纵按钮626的按压时间等于或小于基准时间时,致动器660在被振动后停止操作。当用户对操纵按钮626的按压时间大于基准时间时,使致动器660再次振动,以使得用户能够识别出模式改变为关闭模式。
相反,当致动器660的前一模式是关闭模式时,即使用户对操纵按钮626的按压时间等于或小于基准时间,致动器也维持关闭状态。当用户对操纵按钮626的按压时间大于基准时间时,使致动器660振动,以使得用户能够识别出模式改变为开启模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仅示例性地设置有一个操纵按钮626。但是,可设置多个操纵按钮626。在这种情况下,在与各个操纵按钮626对应的各个位置上设置有多个致动器660。此时,即使是在存在多个操纵按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只使用一个致动器来选择所有致动器的开启和关闭模式。
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致动器660联接于控制单元650,但致动器660可联接于操纵按钮626并电连接于控制器650,使得致动器660的振动能够被直接传递至操纵按钮626。
图14是作为根据实施方式的输入单元的示例的遥控器的示意图,并且图15是沿图14的线B-B取得的截面图。
参照图14和15,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空调的遥控器70包括限定遥控器70的外观的本体70和形成在本体700的顶面上的按钮单元710。尽管在图14中并未示出,但可在本体700上形成有显示空调的操作状态的显示窗。
更详细而言,按钮单元710起到被用户触摸的触摸单元的作用,并包括多个按钮。每个按钮均布置于本体的内部并通过贯穿本体700形成的孔702露出到外侧。
按钮单元710典型地包括用于选择空调的开启/关闭的起动/停止按钮711,以及用于选择期望温度的温度设定按钮712。
在控制器720后面设置有控制器(即,印刷电路板)720,并且在控制器720上形成有接触按钮单元710的开关722。在控制器420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产生振动的致动器730。
更详细而言,当从按钮单元710输入操作条件时,控制器720响应于所输入的操作条件来操作空调,并同时控制致动器730的振动。
当使致动器730振动时,所产生的振动经由控制器720被传递至按钮单元710,以使得用户能够感觉到振动。
这里,致动器730的振动形成有不同的型式用于各个按钮。
例如,当用户按压起动/停止按钮711时,致动器730产生第一型式的振动。当用户按压温度设定按钮712时,致动器730产生第二型式的振动。
此外,随着升温按钮712a的按压次数增加,致动器730的振动强度可逐渐降低。随着降温按钮712b的按压次数增加,致动器730的振动强度可逐渐增强。
因此,用户能够通过传递至按钮单元710的振动正确识别出是否输入了操作条件。
同时,在该实施方式中,用户能够选择致动器730的开启/关闭模式。就是说,按钮单元710进一步包括用于选择致动器730的开启/关闭模式的振动选择按钮713。
更详细而言,当用户不想感觉到振动时,用户可通过振动选择按钮713选择致动器430的关闭模式。
当用户想要感觉到振动时,用户可通过振动选择按钮713选择致动器430的开启模式。
为了使用户识别出致动器730的操作模式的改变,可将致动器730设计成在振动选择按钮713被按压时振动。此外,为了使用户区分致动器730的开启和关闭模式,可对致动器730的开启和关闭模式的振动型式进行不同地设定。
尽管单独设置了振动选择按钮713以改变致动器730的开启/关闭模式,但是也可能不形成单独的振动选择按钮713,而是利用按钮单元710中的按钮之一来改变开启/关闭模式。
例如,当按压温度设定按钮712的升温按钮712a等于或小于基准时间的时间时,只有升温信号被传递至控制器720。当按压升温按钮712a大于基准时间的时间时,致动器730的关闭模式信号被传递至控制器720。
例如,当致动器730的前一模式是开启模式,并且用户按压升温按钮716a小于或等于基准时间的时间时,致动器730在振动后停止操作。当用户按压升温按钮716a大于基准时间的时间时,使致动器730再次振动,从而用户能够识别出是否实现了模式改变,在实现模式改变之后致动器730改变至开启模式。
相反,当致动器730的前一模式是关闭模式,并且用户按压升温按钮716a小于或等于基准时间的时间时,致动器730维持关闭模式。当用户按压升温按钮716a大于基准时间的时间时,使致动器730再次振动,从而用户能够识别出是否实现了模式改变,在实现了模式改变之后致动器730改变至关闭模式。
图16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沿图14的线B-B取得的截面图。
参照图16,该实施方式的遥控器80包括本体800、按钮单元810和820、控制器830、开关832以及多个致动器840和850,其中,按钮单元810和820从本体800的顶面突出,控制器830设置在按钮单元810和820后面,开关832形成在控制器830上并接触按钮单元810和820,多个致动器840和850安装在控制器830上。
按钮单元810和820包括形成在本体800的区域X处的第一按钮单元810和形成在本体800的区域Y上的第二按钮单元820。按钮单元810和820中的每个均包括至少一个按钮。更不用说,所划分的区域的数量并不限于此。
致动器840和850包括响应于第一按钮单元810的按压而振动的第一致动器840和响应于第二按钮单元820的按压而振动的第二致动器850。
在这一点上,致动器840和850可设置在各个按钮单元810和820附近的各个位置处。在这一点上,可设置多个致动器以对应于按钮单元810和820中的每一个。可设置多个致动器以分别对应于第一按钮单元810和第二按钮单元820。
当按压第一按钮单元810的按钮时,对应于所按压的按钮的信号被传递至控制器830。随后,控制器830将对应于所按压的按钮的信号传递至空调,并使设置在所按压的按钮附近位置处的第一致动器840振动。
当按压第二按钮单元820的按钮时,对应于所按压的按钮的信号被传递至控制器830。随后,控制器830将对应于所按压的按钮的信号传递至空调,并使设置在所按压的按钮附近位置处的第二致动器850振动。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因为致动器布置在被按压的按钮附近,因此即使在振动强度很小时用户也能够很好地感觉到振动,因此能够降低能耗。
这里,多个致动器的开启/关闭模式的改变通过单个振动选择按钮实现或通过按压现有按钮中的一个大于基准时间的时间来实现。此外,可针对多个致动器中的个别或某些致动器实现开启/关闭模式的改变。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沿B-B线取得的截面图。
参照图17,该实施方式的遥控器90包括本体900、按钮单元910、控制器920、开关922以及多个致动器940,其中,按钮单元910从本体900的顶面突出,控制器920设置在按钮单元910后面,开关922形成在控制器920上并接触按钮单元910,多个致动器940安装在控制器820的后表面上。
更详细而言,按钮单元910包括多个按钮。致动器940的数量与按钮的数量相同。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只使与被按压的按钮对应的致动器940振动,因此用户能够更为有效地感觉到振动。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描述了分体式空调,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就是说,本发明可同样应用于一体式空调的输入单元。
尽管已经参照多个说明性的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应该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想出将落入到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其它的变型和实施方式。更具体而言,在本发明、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主题结合布置的构件和/或布置上的多种变化和变型均是可能的。除了构件和/或布置上的改变和变型以外,对于本领与技术人员而言,可替换的应用同样将是很明显的。

Claims (20)

1.一种空调,包括:
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触摸单元和控制器,其中,所述触摸单元通过用户触摸而输入操作条件并被所述致动器振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致动器的操作;和
空调的主体,所述主体响应于通过所述触摸单元输入的操作条件来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输入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或者独立于所述主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关闭所述主体的前部的前门,并且所述输入单元设置在所述前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包括:
用于保护所述触摸单元的显示器壳体;
设置在所述触摸单元后面的液晶显示器;
用于控制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操作的液晶显示器控制器,
其中,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壳体和所述液晶显示器控制器之一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控制器是液晶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输入单元联接于所述前门,同时部分地包围所述前门,并且所述输入单元包括:
限定出所述输入单元的外观的前部壳体;
设置在所述触摸单元后面的液晶显示器;和
液晶显示器罩,所述液晶显示器罩支撑所述液晶显示器并联接于所述前部壳体,
其中,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前部壳体和所述液晶显示器罩之一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包括遥控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触摸单元是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触摸该触摸单元而输入所述操作条件的触摸屏和按钮之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触摸单元划分成多个区域,并且对应于每一个所划分成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致动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致动器的振动强度根据通过所述触摸单元输入的风的强度或期望温度而改变。
11.一种空调,包括:
空调的主体;和
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用于通过用户的触摸输入所述主体的操作条件的触摸单元,以及用于使所述触摸单元振动的多个致动器,
其中,所述多个致动器同时或单独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触摸单元划分成多个区域,并且对应于每个所划分成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致动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中,使对应于用户触摸区域的致动器振动,并且对应于用户未触摸区域的其余致动器维持关闭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中,使对应于用户触摸区域的致动器振动,并且使对应于用户未触摸区域的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振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其中,对应于用户触摸区域的致动器的振动强度大于对应于用户未触摸区域的致动器的振动强度。
16.一种空调,包括:
空调的主体;
触摸单元,所述触摸单元用于通过用户的触摸输入所述主体的操作条件;
用于使所述触摸单元振动的至少一个致动器;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致动器的操作,
其中,所述致动器的开启/关闭模式是能够选择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触摸单元是触摸屏,并且通过所述触摸屏来选择所述致动器的开启/关闭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触摸单元包括多个按钮,并且根据所述按钮之一的按压时间来选择所述开启/关闭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触摸单元包括多个按钮,并且所述按钮之一是用于选择所述致动器的开启/关闭模式的振动选择按钮。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其中,当改变所述致动器的开启/关闭模式时,使所述致动器振动以让用户得知所述改变。
CN200880100604A 2007-07-26 2008-07-10 空调 Pending CN1017657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74863 2007-07-26
KR20070074863 2007-07-26
KR10-2007-0075400 2007-07-27
KR1020070075400A KR101382021B1 (ko) 2007-07-27 2007-07-27 공기 조화기
PCT/KR2008/004071 WO2009014331A2 (en) 2007-07-26 2008-07-10 Air condition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5746A true CN101765746A (zh) 2010-06-30

Family

ID=4028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0604A Pending CN101765746A (zh) 2007-07-26 2008-07-10 空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176598A4 (zh)
CN (1) CN101765746A (zh)
WO (1) WO200901433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3385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家用器具和操作家用器具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51017A1 (en) * 2011-12-13 2013-06-13 Larry S. Bias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er interface having separate programming and manual mode screen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03629802B (zh) * 2012-08-28 2016-06-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活动门柜式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9846B2 (en) * 1998-06-23 2002-08-06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touchpads and other touch controls
JP2000194427A (ja) * 1998-12-25 2000-07-14 Tokai Rika Co Ltd タッチ操作入力装置
JP2004362428A (ja) * 2003-06-06 2004-12-24 Denso Corp タッチ操作入力装置、タッチ操作入力装置における振動発生方法
US20060066569A1 (en) * 2003-12-08 2006-03-30 Immersion Corporation, A Delawar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haptic messaging to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0759138B1 (ko) * 2006-01-18 2007-09-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3385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家用器具和操作家用器具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76598A2 (en) 2010-04-21
WO2009014331A2 (en) 2009-01-29
WO2009014331A3 (en) 2010-12-02
EP2176598A4 (en)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6454B1 (ko) 원격 제어 장치 및 그 시스템
US11606634B2 (en) Home appliance having speech recognition function
US20070146160A1 (en) Remote controller
US810208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765746A (zh) 空调
TWI454985B (zh) 具觸摸輸入功能的電子裝置
KR101382021B1 (ko) 공기 조화기
KR101315630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5860313U (zh) 家用电器
JP2006203303A (ja) 制御装置
KR20080033750A (ko) 공기조화기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제어방법
KR10075913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9167840U (zh) 具有音箱功能的智能网关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CN201599218U (zh) 一种电风扇
KR101503282B1 (ko) 공기조화기
JP2017133793A (ja) 空気調和機
JP7261148B2 (ja)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
CN215773460U (zh) 一种双面音响
KR102060261B1 (ko) 스위치 제어 장치 및 스위치 제어 방법
CN101240935A (zh) 空调
CN216347314U (zh) 交互组件及冰箱
KR20120007870A (ko) 공기 조화기
KR20140046679A (ko) 공기조화기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091205A (zh) 家用电器
JP4059172B2 (ja) コントロー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制御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