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1917B - 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1917B
CN101761917B CN2010100420353A CN201010042035A CN101761917B CN 101761917 B CN101761917 B CN 101761917B CN 2010100420353 A CN2010100420353 A CN 2010100420353A CN 201010042035 A CN201010042035 A CN 201010042035A CN 101761917 B CN101761917 B CN 101761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heater
outlet temperature
fuzzy
deviation
contro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420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1917A (zh
Inventor
陈红
王广军
刘翠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0420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1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1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1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1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19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锅炉过热汽温PID串级控制方法和模糊串级控制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一种估算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目标值的方法,通过两个独立的二维模糊控制器,根据过热器出口温度信息以及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息进行模糊推理,产生相应的控制分量,并通过两个控制分量的加权综合产生控制量;并且提出了一种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在线调整控制分量加权因子的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锅炉过热汽温PID串级控制方法和模糊串级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工过程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对锅炉过热汽温进行模糊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锅炉过热汽温对象具有较明显的惯性、时滞性和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随运行工况的变化而改变,其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
目前,锅炉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多采用PID串级控制方式。这种PID串级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其主要不足在于,由于PID参数严重依赖于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当过热汽温对象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PID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难以保证。
为了改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一些研究者将模糊控制方法引入到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之中,以基本的二维模糊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与副控制器(通常采用P控制器或PI控制器)构成模糊串级控制系统。模糊串级控制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汽温控制系统的性能。由于此类模糊串级控制系统中的副控制器仍然采用线性控制器(P控制器或PI控制器),当控制对象特性发生明显变动后,系统的控制性能同样将明显恶化。此外,在设计此类模糊串级控制系统时,与设计前述的PID串级控制系统一样,仍然需要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的锅炉过热汽温PID串级控制方法和模糊串级控制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强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能、不需要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的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根据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ts、过热器导前区出口蒸汽温度tf以及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ps,确定静态增益系数kf
kf=Cp(ts,ps)/Cp(tf,ps)                  (1),
其中,Cp(ts,ps)代表温度为ts、压力为ps的过热蒸汽的定压比热容,Cp(tf,ps)代表温度为tf、压力为ps的过热蒸汽的定压比热容;进而根据静态增益系数kf和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s0估算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f0
yf0=kfys0                (2);
②建立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根据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ys与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s0的偏差es及该偏差的变化率ecs,通过模糊推理得到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建立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根据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yf与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f0的偏差ef及该偏差的变化率ecf,通过模糊推理得到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
所述偏差es及偏差变化率ecs按下式确定:
e s = y s 0 - y s ec s = d e s / dt - - - ( 3 ) ,
所述偏差ef及偏差变化率ecf按下式确定:
e f = y f 0 - y f ec f = d e f / dt - - - ( 4 ) ,
式(3)和(4)中,t为时间,d/dt为关于时间的导数;
③根据锅炉的运行负荷,利用下式估算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的加权因子β:
β=β0exp[-b(1-D/D0)](5),
其中,D0为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的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D为锅炉在当前运行负荷下的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β0为在额定负荷下选用的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的加权因子,0<β0<1;b为一个选用的常系数,且b>0;
以1-β作为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的加权因子;
④按下式对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和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进行加权综合,得到控制量u:
u=βus+(1-β)uf                   (6)。
与现有技术中的锅炉过热汽温PID串级控制方法和模糊串级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两个独立的二维模糊控制器,根据过热器出口温度信息以及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息进行模糊推理,产生相应的控制分量,并通过两个控制分量的加权综合产生控制量;控制规则由专家和操作人员的经验确定,控制器的设计不需要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2)本发明依据热力系统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一种估算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目标值的方法,保证了前述的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的稳态控制精度;
3)本发明通过控制对象动态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在线调整控制分量加权因子的方法,提高了所述控制方法的自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发明方法对应的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2为锅炉过热汽温PID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3为锅炉过热汽温模糊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4为100%负荷时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过程响应特性比较;
图5为75%负荷时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过程响应特性比较;
图6为50%负荷时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过程响应特性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参考图1),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根据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ts、过热器导前区出口蒸汽温度tf以及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ps,确定静态增益系数kf
kf=Cp(ts,ps)/Cp(tf,ps)             (1),
其中,Cp(ts,ps)代表温度为ts、压力为ps的过热蒸汽的定压比热容,Cp(tf,ps)代表温度为tf、压力为ps的过热蒸汽的定压比热容;进而根据静态增益系数kf和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s0估算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f0
yf0=kfys0                            (2);
②建立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根据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ys与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s0的偏差es及该偏差的变化率ecs,通过模糊推理得到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建立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根据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yf与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f0的偏差ef及该偏差的变化率ecf,通过模糊推理得到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
所述偏差es及该偏差的变化率ecs按下式确定:
e s = y s 0 - y s ec s = d e s / dt - - - ( 3 ) ,
所述偏差ef及该偏差的变化率ecf按下式确定:
e f = y f 0 - y f ec f = d e f / dt - - - ( 4 ) ,
式(3)和(4)中,t为时间,d/dt为关于时间的导数;
所述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和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的各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子集分别取为:
Es={NB,NM,NS,ZO,PS,PM,PB}  ECs={NB,NM,NS,ZO,PS,PM,PB}
Ef={NB,NM,NS,ZO,PS,PM,PB}  ECf={NB,NM,NS,ZO,PS,PM,PB}
Us={NB,NM,NS,ZO,PS,PM,PB}  Uf={NB,NM,NS,ZO,PS,PM,PB}
其中,Es和ECs分别代表作为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输入变量的偏差es和该偏差的变化率ecs的模糊子集;Ef和ECf分别代表作为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输入变量的偏差ef和该偏差的变化率ecf的模糊子集;Us代表作为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输出变量的控制分量us的模糊子集;Uf代表作为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输出变量的控制分量uf的模糊子集;
FCs和FCf的模糊推理按表1所示的模糊控制规则进行:
表1FCs和FCf的模糊控制规则
Figure GSB00000446833100043
所述控制分量us的和控制分量uf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
③根据锅炉的运行负荷,利用下式估算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的加权因子β:
β=β0exp[-b(1-D/D0)](5),
其中,D0为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的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D为锅炉在当前运行负荷下的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β0为在额定负荷下选用的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的加权因子,0<β0<1;b为一个选用的常系数,且b>0;
以1-β作为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的加权因子;
④按下式对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和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进行加权综合,得到控制量u:
u=βus+(1-β)uf                (6)。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模糊控制方法作进一步说明,以验证本发明方法的优越性。
控制对象为某台600MW超临界压力锅炉高温过热器。该高温过热器在不同负荷时的传递函数模型如表2所示。模型的输入为减温器喷水流量的变化(kg/s),输出分别为导前区出口蒸汽温度和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变化(℃)。
表2过热汽温对象模型
Figure GSB00000446833100051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对该过热汽温对象的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试验,并与PID串级控制方法以及模糊串级控制方法的控制结果进行了比较。
作为比较的锅炉过热汽温PID串级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主控制器为PID控制器,副控制器为P控制器;这两个控制器均按100%负荷模型整定,最佳整定参数为:主控制器比例带δ2=0.83,主控制器积分时间常数Ti=94.8s,主控制器微分时间常数Td=23.7s;副控制器比例带δ1=0.04。
作为比较的模糊串级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在该模糊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二维模糊控制器替代PID串级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该二维模糊控制器的模糊控制规则与FCs和FCf相同(见表1);副控制器仍采用PID串级控制系统中的P控制器。
该超临界压力锅炉的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设计值为541℃,过热器导前区出口蒸汽温度的设计值为488℃;锅炉采用复合式变压运行方式,在不同负荷下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D和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ps见表3。
表3不同负荷下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和压力
Figure GSB00000446833100061
首先,根据前述的步骤①,利用设计工况下的参数由式(1)估算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f0的静态增益系数kf;在控制过程中,则根据实际的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ts、过热器导前区出口蒸汽温度tf以及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ps,按式(1)在线计算该静态增益系数kf,并按式(2)估算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f0;其次,按前述的步骤②建立两个独立的二维模糊控制器FCs和FCf,并按表1确定二维模糊控制器FCs和FCf的模糊控制规则;进一步按式(5)估算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的加权因子β,在验证例中,取前述的β0=0.75及b=3.6;最后,按前述的步骤④,通过式(6)对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和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进行加权综合,产生控制量u。
当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s0单位阶跃增加时,依据本发明方法产生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过程的响应特性见图4~图6中的曲线3。
作为比较,在图4~图6中还同时给出了采用PID串级控制方法时控制过程的响应特性(参见图4~图6中的曲线1),以及采用模糊串级控制方法时控制过程的响应特性(参见图4~图6中的曲线2)。
由图4~图6中给出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过程的响应特性可见,当锅炉运行负荷发生明显变化时,PID串级控制方法和模糊串级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明显恶化,而本发明所提供的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仍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该试验验证例表明,与现有技术中的锅炉过热汽温PID串级控制方法和模糊串级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

Claims (2)

1.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根据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ts、过热器导前区出口蒸汽温度tf以及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ps,确定静态增益系数kf
kf=Cp(ts,ps)/Cp(tf,ps)                (1),
其中,Cp(ts,ps)代表温度为ts、压力为ps的过热蒸汽的定压比热容,Cp(tf,ps)代表温度为tf、压力为ps的过热蒸汽的定压比热容;进而根据静态增益系数kf和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s0估算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f0
yf0=kfys0                               (2);
②建立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根据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ys与过热器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s0的偏差es及该偏差的变化率ecs,通过模糊推理得到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建立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根据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yf与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信号目标值yf0的偏差ef及该偏差的变化率ecf,通过模糊推理得到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
所述偏差es及偏差变化率ecs按下式确定:
e s = y s 0 - y s ec s = d e s / dt - - - ( 3 ) ,
所述偏差ef及偏差变化率ecf按下式确定:
e f = y f 0 - y f ec f = d e f / dt - - - ( 4 ) ,
式(3)和(4)中,t为时间,d/dt为关于时间的导数;
③根据锅炉的运行负荷,利用下式估算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的加权因子β:
β=β0exp[-b(1-D/D0)](5),
其中,D0为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的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D为锅炉在当前运行负荷下的过热器出口蒸汽流量,β0为在额定负荷下选用的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的加权因子,0<β0<1;b为一个选用的常系数,且b>0;
以1-β作为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的加权因子;
④按下式对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s和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控制分量uf进行加权综合,得到控制量u:
u=βus+(1-β)uf                    (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中,所述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和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的各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子集分别取为:
Es={NB,NM,NS,ZO,PS,PM,PB}  ECs={NB,NM,NS,ZO,PS,PM,PB}
Ef={NB,NM,NS,ZO,PS,PM,PB}  ECf={NB,NM,NS,ZO,PS,PM,PB}
Us={NB,NM,NS,ZO,PS,PM,PB}  Uf={NB,NM,NS,ZO,PS,PM,PB}
其中,Es和ECs分别代表作为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输入变量的偏差es和该偏差的变化率ecs的模糊子集;Ef和ECf分别代表作为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输入变量的偏差ef和该偏差的变化率ecf的模糊子集;Us代表作为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输出变量的控制分量us的模糊子集;Uf代表作为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输出变量的控制分量uf的模糊子集;
所述过热器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s(过热器导前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器FCf)的模糊推理按下表所示的模糊控制规则进行:
Figure FSB00000446833000021
所述控制分量us和控制分量uf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
CN2010100420353A 2010-01-11 2010-01-11 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1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420353A CN101761917B (zh) 2010-01-11 2010-01-11 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420353A CN101761917B (zh) 2010-01-11 2010-01-11 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1917A CN101761917A (zh) 2010-06-30
CN101761917B true CN101761917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49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420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1917B (zh) 2010-01-11 2010-01-11 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19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5030A (zh) * 2016-06-08 2016-09-21 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改进输入加权预测控制器的机炉协调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156B (zh) * 2010-09-06 2013-06-05 重庆大学 一种自适应串级pid控制方法
CN101963344B (zh) * 2010-09-13 2011-12-14 东南大学 基于过程特性补偿的再热汽温控制方法
CN102012017B (zh) * 2010-11-19 2012-09-05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锅炉汽温自动控制系统中前馈信号控制方法
CN102607006B (zh) * 2012-03-08 2013-12-04 东南大学 一种抗积分饱和及智能积分的锅炉汽温控制方法
CN102608911B (zh) * 2012-03-14 2014-09-1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数预测的火电机组协调控制方法
CN103064287A (zh) * 2012-11-14 2013-04-24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应用于锥型双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的卡尔曼滤波方法
CN103676651B (zh) * 2013-12-02 2018-03-06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状态观测模型的锅炉汽温预测控制方法
CN104238374A (zh) * 2014-09-18 2014-12-24 东南大学 发动机低温低气压环境测试装置的模糊控制方法
CN105467844A (zh) * 2016-01-22 2016-04-06 陈昊哲 基于神经元辨识的锅炉过热汽温控制方法
CN106524131B (zh) * 2016-09-23 2018-08-3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火电机组蒸汽温度的前馈控制方法
CN106642072B (zh) * 2017-01-09 2019-03-29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火电机组减温水调阀流量特性线性度校正及控制方法
CN109833773B (zh) * 2019-03-08 2021-05-0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脱硝氨流量精确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5030A (zh) * 2016-06-08 2016-09-21 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改进输入加权预测控制器的机炉协调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1917A (zh)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1917B (zh) 一种锅炉过热汽温模糊控制方法
CN103558755B (zh) 分数阶积分pid控制器整定和自整定方法
JP5005695B2 (ja) 適応多変数mpcコントローラ
CN103676651B (zh) 基于状态观测模型的锅炉汽温预测控制方法
Wang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a pressurizer in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for control design
CA2943023C (en) Feedforward control with intermittent re-initialization based on estimated state information
CN104714526B (zh) 基于凝结水节流调节预估的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134046B (zh) 一种火电机组过热汽温两级协调预测控制方法
CN104102134A (zh) 一种通过性能指标实现再热汽温多变量协调预测控制的方法
CN113031565B (zh) 一种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
EP1533482A1 (en) Rapid power produc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eam turbine
CN108614435A (zh) 非线性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Alamoodi et al. Nonlinear control of coal-fired steam power plants
CN111413865A (zh) 一种扰动补偿的单回路过热汽温自抗扰控制方法
Li et al. Cascade IMC-PID control of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based on closed-loop identification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CN100489704C (zh) 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1635553A (zh) 应用于发电机励磁与汽门系统的综合智能解耦控制方法
CN109062030A (zh) 基于拉盖尔函数模型的火电单元机组负荷预测pid控制方法
CN101364082A (zh) 工业过程的仿人pid智能控制方法
CN205640875U (zh) 一种基于Fuzzy-PI控制的过热汽温控制装置
CN107102550B (zh) 一种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控制分离器温度的预测控制方法
EP3889696B1 (en) A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ethod for an industrial boiler and relating boiler structure
CN107045287A (zh) 基于预测控制技术的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Mureşan et al. The control of the billets heating process in a furnace with rotary hearth
CN110631003A (zh) 一种基于层级调度多模型预测控制的再热汽温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