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7601B - 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7601B
CN101757601B CN2010101408560A CN201010140856A CN101757601B CN 101757601 B CN101757601 B CN 101757601B CN 2010101408560 A CN2010101408560 A CN 2010101408560A CN 201010140856 A CN201010140856 A CN 201010140856A CN 101757601 B CN101757601 B CN 101757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s
rhizoma
chinese medicine
radix
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08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7601A (zh
Inventor
王峰
王文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i Hepu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i Hepu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i Hepu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i Hepu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408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7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7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7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7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76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当归、半夏、石菖蒲、陈皮、枳实、高良姜、香附、大黄、黄连、双花、地丁、郁李仁、石菖蒲、降香、葛根、天花粉、桃仁、红花、穿山甲、丹参、神曲、砂仁、郁金、鸡内金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本发明可显著改善:气机阻滞、胃气上逆,以间歇性进食梗塞、呕吐以及消瘦,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症状,临床疗效确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由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本采用了国家药典规定的药食同源药物进行组合,所以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管痹多因饮食不慎、情志失调或食管受损后形成瘢痕等,导致气机阻滞、胃气上逆,以间歇性进食梗塞、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早期多为无痛性咽下困难,以进食物及冷水时尤著,多呈间歇性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久病后可见消瘦,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症。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延误病情,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食管痹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疏肝和胃、祛痰理气、化瘀宽膈、补脾健胃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食管痹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当归1~120克、半夏1~50克、干姜1~50克、石菖蒲1~150克、陈皮1~150克、枳实1~120克、高良姜1~60克、香附1~120克、大黄1~100克、黄连1~120克、双花1~100克、公英1~100克、地丁1~100克、郁李仁1~100克、山药1~100克、茯苓1~100克、火麻仁1~100克、降香1~120克、苏合香1~120克、石菖蒲1~150克、苍术1~100克、厚朴1~120克、葛根1~100克、天花粉1~150克、生石膏1~120克、知母1~100克、熟地黄1~100克、炙乳香1~50克、炙没药1~50克、穿山甲1~50克、三棱1~50克、莪术1~50克、土鳖虫1~50克、桃仁1~50克、红花1~50克、丹参1~100克、神曲1~150克、三七1~100克、砂仁1~50克。
优选为:
当归30克、半夏15克、干姜15克、石菖蒲30克、陈皮50克、枳实30克、高良姜10克、香附30克、大黄20克、黄连20克、双花30克、公英20克、地丁20克、郁李仁15克、山药30克、茯苓30克、火麻仁15克、降香20克、苏合香20克、石菖蒲30克、苍术15克、厚朴20克、葛根30克、天花粉4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熟地黄20克、炙乳香10克、炙没药10克、穿山甲2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土鳖虫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神曲50克、三七30克、砂仁15克。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丁香1~50克、花椒1~50克、肉桂1~50克、青皮1~100克、九香虫1~100克、鸡内金1~100克、川芎1~100克、延胡索1~100克、郁金1~120克、姜黄1~100克、益母草1~120克、石斛1~60克、玉竹1~60克、炙鳖甲1~50克、炙龟板1~50克、全瓜蒌1~300克、贝母1~50克、竹沥1~100克、薄荷1~50克、羌活1~100克、桂枝1~50克、白芷1~50。
优选为:
丁香10克、花椒10克、肉桂15克、青皮20克、九香虫20克、鸡内金20克、川芎20克、延胡索30克、郁金30克、姜黄30克、益母草20克、石斛15克、玉竹15克、炙鳖甲15克、炙龟板15克、全瓜蒌50克、贝母15克、竹沥15克、薄荷10克、羌活20克、桂枝15克、白芷15克。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为指导:内服: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5)散剂:每天三次,每次2~4克,温水送服。
本发明针对食管痹病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症状,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
[实施例1 ]  胶囊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30克、半夏15克、干姜15克、石菖蒲30克、枳实30克、香附30克、大黄20克、黄连20克、降香20克、苏合香20克、石菖蒲30克、苍术15克、厚朴20克、葛根30克、天花粉4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熟地黄20克、炙乳香10克、炙没药10克、穿山甲20克、土鳖虫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神曲50克、鸡内金20克、川芎20克、延胡索30克、郁金30克、白芷15克。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 ]  颗粒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30克、半夏15克、干姜15克、石菖蒲30克、枳实30克、香附30克、大黄20克、黄连20克、降香20克、苏合香20克、石菖蒲30克、苍术15克、厚朴20克、葛根30克、天花粉4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熟地黄20克、炙乳香10克、炙没药10克、穿山甲20克、土鳖虫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神曲50克、鸡内金20克、川芎20克、延胡索30克、郁金30克、白芷15克。 
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做黏合剂,加入淀粉做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 ]  片剂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30克、半夏15克、干姜15克、石菖蒲30克、枳实30克、香附30克、大黄20克、黄连20克、降香20克、苏合香20克、石菖蒲30克、苍术15克、厚朴20克、葛根30克、天花粉4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熟地黄20克、炙乳香10克、炙没药10克、穿山甲20克、土鳖虫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神曲50克、鸡内金20克、川芎20克、延胡索30克、郁金30克、白芷15克。 
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1200目细筛后,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4 ]  丸剂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30克、半夏15克、干姜15克、石菖蒲30克、枳实30克、香附30克、大黄20克、黄连20克、降香20克、苏合香20克、石菖蒲30克、苍术15克、厚朴20克、葛根30克、天花粉4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熟地黄20克、炙乳香10克、炙没药10克、穿山甲20克、土鳖虫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神曲50克、鸡内金20克、川芎20克、延胡索30克、郁金30克、白芷15克。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600~10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
[实施例5 ] 口服液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当归30克、半夏15克、干姜15克、石菖蒲30克、枳实30克、香附30克、大黄20克、黄连20克、降香20克、苏合香20克、石菖蒲30克、苍术15克、厚朴20克、葛根30克、天花粉4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熟地黄20克、炙乳香10克、炙没药10克、穿山甲20克、土鳖虫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神曲50克、鸡内金20克、川芎20克、延胡索30克、郁金30克、白芷15克。
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经三次煎煮后,将三次滤液混合,滤过,浓缩至规
定的浓度,放冷,原液灌封,辐照灭菌,检验后,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实验例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食管痹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一、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31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18岁。
二、治疗方法:
用法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 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5)散剂:每天三次,每次2~4克,温水送服。
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疗程。
三、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完全改善,患者无任何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显效:体征显著改善,患者基本无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很好。
有效:体征明显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心情较好,精力比较充沛。
无效:体征无任何改变,症状如前,心情抑郁,精神萎靡不振。
四、典型病例:
1、王某某,男,70岁,退休干部。
胃脘部不适1年余。经常恶心呕吐,尤以进食较快时恶心呕吐明显,每天4~5次。喜温喜按,喜热饮,进食生冷食物可诱发上述症状发作。体重下降5公斤,舌苔薄白,舌质淡暗,脉沉缓。各项检查未见异常。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恶心呕吐明显减轻,每日仅发生一次,腹不胀。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呕吐基本消失,偶有轻度腹胀,纳好。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症状全部消失,3月后随访,病情稳定,体重增加,未再出现胸闷、胸痛及进食呃逆情况。
2、钱某某,男,38岁,职员。
吞咽难下,甚或食后即吐5年多,随诊:食管痹。先用西药治疗曾一度好转,但不久即再无效,为此又配合中药降逆止呕、理气启膈、活血化瘀等药治之3年多,仍是开始有效,其后再不见效。细审其证,吞咽食物每到食管下段时即感噎塞难下,偶而也出现食后即吐,吐物为食物,无酸臭味,舌苔薄白,脉弦紧稍数。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饮食噎塞难下缓解,恶心呕吐有所减轻。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0日,吞咽难下显著缓解,食后即吐未发生,饮食增加,症状大为改观。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诸症皆除,患者生活工作正常。
3、孙某,女,50岁,教师。
1个多月来,自觉吃饭的过程中吞咽困难,至某院作消化道造影,诊断为:食管痹。某医以中药启膈、通幽等治疗l周效微。又改用西药治疗,2周后,病情加重。滴水难进,时时呕吐粘涎,心烦不安,昼夜不得入睡,极端消瘦(体重3l千克)。气短乏力,烦躁不安,舌苔薄白,脉沉缓稍滑。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服药之始,每咽一口药汁即绝大部分呕吐而出,至服完一煎药时,药汁即可以大部分吞咽入于胃,至服完第7剂时,不但可以顺利的吞下药汁,而且可以进食牛乳、稀面条、挂面等。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食欲大增,每日可吃350~400克食物,并可以吃馒头、烙饼等。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半月,诸证消失,体重增加10公斤,上班工作。
4、蒋某,男,27岁,工人。
患者从小吃东西就很困难,只能一点一点吃,吃一点就要用力咽一下。吃下去的东西想吐,马上就能再吐出来。食管检查发现:食管里面充满了水样液体,到达食管与胃连接的胃贲门部位时,还有少量食物残渣。诊见患者吞咽困难,胸膈痞满,呕吐食物或痰涎,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缓。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症状较前显著缓解,呕吐止,饮食基本正常。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吞咽困难显著改善,食欲大增,精神渐振。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精神好,体重增加6公斤,生活正常。
5、李某,女,23岁,学生。
患者近1年来呈间断性吞咽困难,进食较多有渣物即反胃呕恶,夜间咳嗽、吐涎沫,经省某医院确诊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曾行外科食管肌切开术治疗,术后症状未缓解,反胃呕恶频作,时吐出未消化食物,质稠粘无臭,症见面色白,舌淡、苔白滑,脉沉滑。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吞咽困难改善,能食一些有渣食物,反胃呕吐偶作。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吞咽困难进一步改善,咳嗽、吐涎沫止,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诸症全除,患者面色红润,体重增加,生活学习均恢复正常。
6、张某某,女,29岁,会计。
吞咽困难,时轻时重2年多。医诊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先用西药曾一度见效,一周后又复如初,又配合中药苦辛通降、降逆止呕、理气启膈等治疗1年多,病证不减。特别是近3~4个月来病情更加严重,几乎每次吃饭、饮水都噎塞难下,并呕吐而出。并见纳呆食减,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虚大。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诸症均缓解。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吞咽困难进一步改善,不但未见吐药,而且呕吐食物、吞咽困难大减,饮食增加,精神渐振。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症状全部消失,2年后随访正常。
7、沈某,女,43岁,画家。
患者2年来,进食时吞咽有噎塞感,常需伴饮汤水始能将食物咽下,但进流质亦不能顺利咽下。有时吐出食物后感到舒适。低枕平卧时泛出食物及水液。食管下端隐痛,饮开水后则可痛止。有时嗳气,大便2~3日一行。苔薄,脉较弦滑。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诉每餐吃干饭150g,吞咽较前顺利,但有时仍需饮汤水吞下,低枕平卧时只泛出水液而不泛出食物,昨夜清水亦不泛出,大便间日行。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日,吞咽明显改善,吃于饭,可不用汤水送下,但吞咽较缓慢,低枕平卧时,无食物及清水反流,大便问日一行。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进食偶有噎塞,少量汤水即能吞下,胸骨端已无疼痛。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症状消失,纳便如常,临床无异常。
8、周某,女,51岁,干部。
患者4年前起病,病前因家事经常郁郁不乐,继而常在吃饭时候呃逆,持续约l月余。此后自感食物在胸骨后部梗阻,吞咽障碍,吃饭需用开水冲吞才能咽下,且症状逐渐加重,甚至连进食半流质稀粥也感吞咽困难,如勉强吞下即呕吐。经内服中西药、针灸、理疗、埋线等治疗,均未见显著疗效,病情反复,历时3年之久。诊见:身体消瘦,营养状态较差,精神倦怠,情绪苦闷,舌质红,洁净无苔,脉弦细。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4日,自觉吞咽食物梗阻感显著减轻,4天内只偶然出现呃逆;可进食稀粥,心情也颇为舒畅。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患者喜气洋洋,述说吞咽食物梗阻感已经消失,进食时胸骨后已无梗阻感,更无呕逆,虽进食普通饭食可不用开水送吞,每日三餐饭量如常(共8两),大小便均正常。为巩固疗效,。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痊愈,4年后随访,患者饮食起居、工作一切如常,体重增加。
五、治疗结果:
    所收治的31例病例中,经3个月治疗,其中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 100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食管痹病患者有极其显著疗效。

Claims (4)

1.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是:
当归30克、半夏15克、干姜15克、石菖蒲30克、枳实30克、香附30克、大黄20克、黄连20克、降香20克、苏合香20克、石菖蒲30克、苍术15克、厚朴20克、葛根30克、天花粉4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熟地黄20克、炙乳香10克、炙没药10克、穿山甲20克、土鳖虫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神曲50克、鸡内金20克、川芎20克、延胡索30克、郁金30克、白芷15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口服制剂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食管痹病药物中的应用。
CN2010101408560A 2010-04-07 2010-04-07 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7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08560A CN101757601B (zh) 2010-04-07 2010-04-07 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08560A CN101757601B (zh) 2010-04-07 2010-04-07 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7601A CN101757601A (zh) 2010-06-30
CN101757601B true CN101757601B (zh) 2011-03-23

Family

ID=4248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085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7601B (zh) 2010-04-07 2010-04-07 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76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5172B (zh) * 2012-11-25 2014-04-09 董兴红 一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86037B (zh) * 2013-07-12 2014-08-06 高贵伟 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1557A (zh) * 2007-01-24 2007-08-08 兰州大学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1209340A (zh) * 2006-12-25 2008-07-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340A (zh) * 2006-12-25 2008-07-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1011557A (zh) * 2007-01-24 2007-08-08 兰州大学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郎茂林等.会厌逐瘀汤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9,第47卷(第15期),158-15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7601A (zh)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3633B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85844B (zh) 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1464B (zh) 一种治疗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782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790B (zh)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8662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0247B (zh) 一种治疗急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774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802B (zh) 一种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5845B (zh) 一种治疗肠胀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509B (zh) 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5850A (zh) 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3634A (zh) 一种治疗脘腹痞满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4878B (zh) 一种治疗吐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882B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病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0252B (zh) 一种治疗肠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6319A (zh) 一种治疗经行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6772B (zh) 一种治疗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4894B (zh) 一种治疗呕吐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5846A (zh) 一种治疗肠郁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3659B (zh) 一种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364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4888B (zh) 一种治疗噎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602B (zh) 一种治疗贲门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601B (zh) 一种治疗食管痹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