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2984B - 线性同步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线性同步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2984B
CN101752984B CN200910253276XA CN200910253276A CN101752984B CN 101752984 B CN101752984 B CN 101752984B CN 200910253276X A CN200910253276X A CN 200910253276XA CN 200910253276 A CN200910253276 A CN 200910253276A CN 101752984 B CN101752984 B CN 1017529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magnetic pole
section
annular
synchronous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532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2984A (zh
Inventor
唐玉棋
松下孝
杉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52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2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2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29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中间环状磁极部的定位且能够简单地将中间环状磁极部和磁轭构成体连接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在中间环状磁极部(139)上形成有向轴线方向和从直动轴远离的方向开口的嵌合用凹部(171a),在一对磁性筒体(141)的外周部,在与多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对置的多个位置形成有多个嵌合用槽部(141a)。将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包围嵌合用凹部(171a)的缘部嵌合于对应的磁性筒体(141)的嵌合用槽部(141a),从而将多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定位固定于一对磁性筒体(141)之间。

Description

线性同步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子相对于定子直线运动的线性同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1-286122号公报中,记述了具有定子和相对于该定子直线运动的动子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动子包括:在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直动轴、和由固定于该直动轴的多个永久磁铁列成的永久磁铁列。定子包括:将线圈导体包围动子周围地卷成环状而形成的多个励磁线圈、和形成有收纳该多个励磁线圈的槽的定子磁芯单元。定子磁芯单元由多个定子磁芯分割体在轴线方向组合构成。定子分割体具有:与动子的永久磁铁列对置的磁极部,与其他的定子磁芯分割体组合且构成将多个磁极部磁性地连接的磁轭的磁轭构成部分。并且,在邻接的两个磁极部之间配置一个励磁线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6122号公报
像这样以往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具有定子磁芯单元的装配麻烦的问题。因此,考虑到将多个磁极部由位于轴线方向的两端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和位于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之间的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构成,将中间环状磁极部和磁轭构成体连接。但是,连接中间环状磁极部和磁轭构成体的工作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将中间环状磁极部和磁轭构成体连接的线性同步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在上述目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以将中间环状磁极部定位的线性同步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在上述目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以使轴线方向的尺寸比以往短,并且可以防止注入直线轴承的润滑油付着到配置于环状磁极部的磁极面周围和直动轴周边的构件的线性同步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在上述目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以简化模制成型金属模,进而可以通过周壁部实现马达的散热的线性同步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在上述目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无需由于每次机种的不同而单独制造端部环状磁极部的线性同步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在上述目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定子的制造成本,且能够降低磁性损失,进而能够抑制铁损的线性同步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在上述目的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励磁线圈的占有体积,从而抑制铁损的线性同步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必在马达的构件上形成对多个环状磁极部进行定位的嵌合构造等机构而制造线性同步电动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具有: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直动轴及由安装于该直动轴上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一个以上的永久磁铁列的动子、和具有定子磁芯单元及多个励磁线圈的定子。定子磁芯单元包括具有与动子的永久磁铁列隔着规定间隔对置的磁极面且包围直动轴的周围地与直动轴同心配置的多个环状磁极部及磁性地连接多个环状磁极部的磁轭,且多个环状磁极部在轴线方向上空有间隔地配置。多个励磁线圈励磁多个环状磁极部。定子磁芯单元的多个环状磁极部具有一对被连接部分。多个环状磁极部配置为一对被连接部分沿着直动轴空有规定间隔地排列而构成一对被连接部分列。多个环状磁极部由位于轴线方向的两端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和位于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之间的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构成。在中间环状磁极部的被连接部分形成有朝向轴线方向和从直动轴远离的方向开口的嵌合用凹部。磁轭由导磁性材料形成,具有机械且磁性地连接分别构成一对被连接部分列的全部多个被连接部分的一对磁轭构成体。并且,一对磁轭构成体的外周部与嵌合用凹部接触。另外,此处的“导磁性材料”为可以构成磁路的材料。
像本发明这样,在中间环状磁极部的被连接部分形成朝向轴线方向和从直动轴远离的方向开口的嵌合用凹部,若使一对磁轭构成体的外周部接触嵌合用凹部,则可以简单地将中间环状磁极部和磁轭构成体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线性同步电动机。
定子磁芯单元可以构成为在以直动轴为中心对置的位置固定有一对直线轴承。这时,在直线轴承上使其能够滑动地支承有一对导轴。并且,直动轴的一端及一对导轴各自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构件。另外,直动轴的另一端及一对导轴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构件。并且,此处的“直线轴承”为将轴相对于被支承部在轴线方向上能够往复移动地支承的直线导轨等轴承。若这样,则一对直线轴承可以将位于以直动轴为中心对置的位置的一对导轴牢固地定位于规定位置。并且,由于使通过第一及第二连接构件连接的一对导轴由直线轴承支承,因此不必在定子磁芯单元的两端支承直动轴。所以,可以使线性同步电动机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比以往短。并且,由于在从直动轴远离的位置,动子的一对导轴经由直线轴承能够滑动地支承,因此,在向支承动子的直线轴承注入润滑油时,能够防止润滑油付着到环状磁极部的磁极面周围和直动轴周边的构件。
在一对磁轭构成体的外周部,可以在与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对置的一个以上的位置形成一个以上的嵌合用槽部。并且,中间环状磁极部的包围嵌合用凹部的缘部嵌合于对应的磁轭构成体的嵌合用槽部,可以将多个中间环状磁极部定位固定于一对磁轭构成体之间。若这样,则仅通过将中间环状磁极部的包围嵌合用凹部的缘部嵌合于对应的磁轭构成体的嵌合用槽部,就能够实现中间环状磁极部的定位,同时可以简单地将中间环状磁极部和磁轭构成体连接。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线性同步电动机。
定子横跨配置在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上,且可以还具有包围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及多个励磁线圈的周壁部。这时,可以在位于多个励磁线圈的径向外侧的邻接的两个环状磁极部之间形成填充绝缘模制树脂的模制层。若这样,则可以直接向周壁部中填充模制树脂,能够简化模制成形金属模。进而,可以实现通过周壁部的马达的散热。
周壁部可以构成为具有由连接构造连接的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若这样,则使用的周壁部构成构件的形状简单,可以容易且低价地形成周壁部。
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由导磁性材料形成,可以将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通过由导磁性材料形成的连接板连接。这时,可以通过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和连接板重叠的部分磁性地连接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和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若这样,则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和连接板重叠的部分可以防止磁性饱和,能够作为将多个环状磁极部磁性地连接的磁轭而利用。
连接构造若利用螺钉将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和定子磁芯单元连接地构成,则可以简单地将周壁部安装到定子磁芯单元。
多个环状磁极部可以分别具有与一对被连接部分不同的、沿直动轴排列的构成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这时,定子可以具有与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对应的一对导磁性板。一对导磁性板可以分别连接于构成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的多个辅助用被连接部分。若这样,则多个环状磁极部为一对被连接部分及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都连接于磁轭上。
一对磁轭构成体由连接分别构成一对被连接部分列的多个被连接部分的一对磁性筒体构成,在一对磁性筒体的内部可以分别配置直线轴承。若这样,则由于使一对导轴由连接多个被连接部分的一对磁性筒体支承,因此一对磁性筒体实现作为磁轭的功能和作为支承导轴的支承构件的功能的两方面功能。因此,在设置一对导轴时,可以通过较少的零件构成其支承结构。
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的磁极面可以构成为以随着从各自邻接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向轴向方向远离而与永久磁铁列之间的间隙尺寸变大地倾斜。若这样,则可以降低齿槽转矩。这时,使由一体成型品构成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的磁极面倾斜即可。并且,端部环状磁极部可以构成为具有:在中央具有贯通孔且与一对磁轭构成体连接的磁极主体部、和具有磁极面且配置于贯通孔内的环状的磁极面构成部。若这样,则可以根据线性同步电动机的规格将倾斜形状不同的各种磁极面构成部安装于磁极主体部。因而,不必对应每次不同的机种而单独地制造端部环状磁极部。
嵌合用槽部的轮廓形成为呈在至少一部分含有圆弧形状的形状。例如,可以形成为不满半圆的形状、半圆形形状或在半圆形形状的两终端部具有直线部的形状等。若像这样形成嵌合用凹部的轮廓,则中间环状磁极部的包围嵌合用凹部的缘部与磁轭构成体的嵌合用槽部的嵌合容易地进行,可以将中间环状磁极部牢固地连接于磁轭构成体。
在本发明中,由于多个环状磁极部和磁轭分别形成,因此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可以在轴线方向上将规定形状的多张磁性钢板层叠构成。因此,与以往的对磁性材料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全部的环状磁极部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定子的制造成本。并且,可以减小在定子磁芯单元内产生的磁性损失及铁损。
通常,励磁线圈分别收纳于由将励磁线圈和环状磁极部绝缘的绝缘材料构成的绕线管中。这时,在内部收纳励磁线圈的绕线管优选具有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定位后,例如通过夹具和磁轭构成体定位后,可以插入相邻的两个中间环状磁极部之间的形状及尺寸。若这样,则在中间环状磁极部定位后的状态下,可以简单地将在内部收纳励磁线圈的绕线管配置于相邻的两个中间环状磁极部之间规定的空间。
绕线管可以构成为具有:在中央部让直动轴贯通的筒部、和在筒部的两端一体地设置且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凸缘部。这时,优选:在一对凸缘部的至少一凸缘部上使励磁线圈的引出线向绕线管的凸缘部的径向外侧引出地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槽部,在至少一凸缘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在内部形成槽部且向从另一凸缘部远离的方向鼓出的鼓出部。并且,中间环状磁极部可以形成为具有让直动轴贯通的贯通孔和嵌合有绕线管的鼓出部的鼓出部嵌合槽。若这样,则通过将励磁线圈的始卷的引出线配置于鼓出部内,可以将引出线配置于由收纳励磁线圈的筒部和一对凸缘部包围的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维持励磁线圈的占有体积并抑制铁损。
为制造本发明的线性同步电动机,首先准备可以使多个环状磁极部构成一对被连接部分列地将多个环状磁极部定位而配置的定位夹具。定位夹具具有:载置多个环状磁极部的基座、和从基座突出且将多个环状磁极部的邻接的两个环状磁极部隔开的间隔件。在基座上配置多个环状磁极部,在邻接的两个环状磁极部之间配置励磁线圈从而将多个环状磁极部和多个励磁线圈组合。若这样,则可以通过定位夹具进行多个环状磁极部的定位。因此,不必在马达的构件上形成进行多个环状磁极部的定位的嵌合构造等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申请的发明者以前提案的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一例的局部剖断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右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左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线性同步电动机所用的定子的局部剖断状态的主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定子的右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定子的左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定子的励磁线圈的配线图。
图8的(A)~(C)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绕线管的俯视图、主视图及右视图。
图9的(A)及(B)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一端部环状磁极部的磁极主体部的俯视图及图9(A)的B-B线剖面图。
图10的(A)及(B)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一端部环状磁极部的磁极面构成部的俯视图及图10(A)的B-B线剖面图。
图11的(A)及(B)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的磁极主体部的俯视图及图11(A)的B-B线剖面图。
图12的(A)及(B)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的磁极面构成部的俯视图及图12(A)的B-B线剖面图。
图13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中间环状磁极部的俯视图。
图14的(A)~(C)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磁性筒体的俯视图、左视图及图14(B)的C-C线剖面图。
图15的(A)及(B)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导磁性板的俯视图及底面图。
图16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中间环状磁极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7为图4所示的定子所用的中间环状磁极部的另一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8为图4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所用的定位夹具的俯视图。
图19为图4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所用的定位夹具的主视图。
图20的(A)及(B)为图4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所用的定芯夹具的主视图及右视图。
图21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局部剖断状态的主视图。
图22为图21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右视图。
图23为图21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左视图。
图24为图21的XXIV-XXIV线剖面图。
图25为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局部剖断状态的主视图。
图26为图25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右视图。
图27为图25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左视图。
图中:1-动子;3、103-定子;5-直动轴;7-永久磁铁列;9-一对导轴;11A、11B-第一及第二连接构件;129A~129F-励磁线圈;31、131-定子磁芯单元;132-绕线管;133-尾架;135、137-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139-中间环状磁极部;141-一对磁性筒体(一对磁轭构成体);143-一对导磁性板(一对辅助用磁轭构成体);155、167、171-一对被连接部分;153b、165b、169b-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69d-鼓出部嵌合槽;173-一对被连接部分列;175-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65-直线轴承;132d-鼓出部;149、161-磁极主体部;151、163-磁极面构成部;171a-嵌合用凹部;171b-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图1~图3为作为开发本发明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基础的申请人预先提案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一例的主视图、右视图及左视图。并且,图1表示在以直动轴5的轴线为中心的90°的角度范围内将局部剖断的状态。如图1所示,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具有动子1和定子3。动子1具有:直动轴5、永久磁铁列7、一对导轴9、第一及第二连接构件11A、11B,被检测用永久磁铁74。在本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在定子磁芯单元31上设置有霍尔元件72,在直动轴5上与霍尔元件72对置地设置有被检测用永久磁铁74。并且,通过霍尔元件72和被检测用永久磁铁74进行磁极检测。直动轴5为细长的圆筒形,在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永久磁铁列7由嵌合于直动轴5的外周且在直动轴5的轴线方向上排列的八个圆环状的永久磁铁15构成。八个永久磁铁15包括四个磁化为在直动轴5的径向的外表面显现N极的圆环状永久磁铁15、和四个磁化为显现S极的圆环状的永久磁铁15。并且,八个永久磁铁15配置为使N极和S极在轴线方向交替地排列。在本例中,一个永久磁铁15为六个圆弧状的永久磁铁片在直动轴5的周向上排列地配置而构成。永久磁铁片通过粘接剂而固定于直动轴5上。并且,在安装有八个永久磁铁15的直动轴5的外侧覆盖热收缩管后,加热热收缩管而使其热收缩,可以使其将永久磁铁15整体包住。并且,永久磁铁可以如本例直接安装于直动轴5的外周,也可以间接地安装。例如,将磁铁安装部固定于直动轴5的外周,将永久磁铁列(多个永久磁铁)固定于该磁铁安装部。
一对导轴9为细长的圆筒形。一对导轴9配置为与直动轴5平行地延伸,通过第一及第二连接构件11A、11B与直动轴5连接。一对导轴9分别由配置于定子3的一对磁性筒体41内的直线轴承65能够滑动地支承。根据该支承结构,动子1的直动轴5定位于定子3的中心。
第一连接构件11A如图2所示,一体地具有中央部19和从中央部19在图2的纸面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轮廓形状为矩形的两个延伸部21。在中央部19上,通过4根螺钉13连接有直动轴5的一端部,在两个延伸部21的端部,通过螺钉17连接有一对导轴9各自的一端部。第二连接构件11B如图3所示,一体地具有中央部23和从中央部23在图3的纸面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轮廓形状为矩形的两个延伸部25。在中央部23上,通过4根螺钉13′连接有直动轴5的另一端部,在两个延伸部25的端部25a上,通过螺钉17′连接有一对导轴9各自的另一端部。
图4~图6为本发明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实施方式所用的定子103的主视图、右视图及左视图。并且,图4表示局部被剖断的状态。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具有与图1~图3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相同构造的动子,因此省略动子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103具有六个励磁线圈129A~129F和定子磁芯单元131。在六个励磁线圈129A~129F中,线圈导体卷成环状形成,且配置为在直动轴(5)的轴线方向上空有间隔地配置且使其包围直动轴(5)的周围。在六个励磁线圈129A~129F中,如图7的配线图所示,流有相位各相差电气角120度的3相励磁电流(U、V、W)。具体地说,励磁线圈129A、129B中分别流有励磁电流U、-U,励磁线圈129C、129D中分别流有励磁电流-V、V,励磁线圈129E、129F中分别流有励磁电流W、-W。并且,在图7中,示意地表示励磁线圈129A~129F。并且,图7中的符号S为始卷的引出线,符号E为终卷的引出线。励磁线圈129A~129F分别收纳于图8(A)~(C)所示的绕线管132中。绕线管132由将励磁线圈129A~129F和后述环状磁极部(135、139、137)绝缘的绝缘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绕线管132具有在中央部让直动轴(5)贯通的筒部132a、和在筒部132a的两端一体地设置且在与直动轴(5)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凸缘部132b。在一对凸缘部132b的一凸缘部132b上形成有槽部132c,其使励磁线圈(129A~129F)的始卷的引出线S(参考图7)向绕线管132的凸缘部132b的径向外侧引出地在径向上延伸。并且,在一凸缘部132b上,一体形成有在内部形成槽部132c且向从另一凸缘部132b远离的方向上鼓出的鼓出部132d。在鼓出部132d内收纳有从槽部132c引出的始卷的引出线S。在内部收纳励磁线圈的129A~129F的绕线管132具有在后述的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通过夹具或一对磁性筒体141等定位固定后,能够插入相邻的两个环状磁极部(135、139、137)之间的形状及尺寸。
返回图4说明,定子磁芯单元131具有:尾架133、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135及137、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一对磁性筒体141、由一对导磁性成型品构成的导磁性板143。尾架133如图6所示,具有轮廓大致呈矩形的主体部145和在图6的纸面上位于主体部145的上下方向的一对被连接部分147。尾架133通过对非磁性的铝板材等实施切削加工而形成。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145的中央部形成有让直动轴(5)贯通的贯通孔145a。因此,一对被连接部分147以直动轴(5)为中心对置。并且,在一对被连接部分147的中央形成有分别贯通一对导轴(9)的贯通孔147a。并且,在一对被连接部分147上,分别形成有与贯通孔147a同心形成且朝向端部环状磁极部137开口的环状的凹部147b。在这些凹部147b中分别嵌合有一对磁性筒体141各自的另一端部。
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135及137的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具有:图9(A)及(B)所示的磁极主体部149、和图10(A)及(B)所示的环状的磁极面构成部151。磁极主体部149具有轮廓大致为矩形状的主体部153和位于图9(A)及(B)的纸面的主体部153的上下方向的一对被连接部分155,通过对规定厚度的磁性钢材实施切削加工形成。并且,在图9(A)的纸面的主体部153的左右方向两侧,形成有与一对导磁性板143分别接触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53b。这样,一对被连接部分155以直动轴(5)为中心对置,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53b也以直动轴(5)为中心对置,在一对被连接部分155的中央形成有分别贯通一对导轴(9)的贯通孔155a。并且,在一对被连接部分155上形成有与贯通孔155a同心形成且朝向尾架133侧开口的环状的凹部155b。一对磁性筒体141的一端部分别嵌合于凹部155b。在主体部153的邻接的中间环状磁极部139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向贯通孔153a内突出的环状的凸部153a。
磁极面构成部151如图10(A)及(B)所示,呈圆环状,在内周具有磁极面151a。磁极面151a伴随从邻接的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向直动轴(5)的轴线方向远离,其与永久磁铁列(7)之间的间隙尺寸变大地倾斜。在环状的磁极面构成部151的外周形成有在磁极主体部149侧和邻接的中间环状磁极部139侧开口的凹部151b。磁极面构成部151以磁极主体部149的凸部153c与磁极面构成部151的凹部151b嵌合的状态配置于主体部153的贯通孔153a内。并且,如图5所示,在端部环状磁极部135上形成有贯通由励磁线圈129A~129F的导线成束构成的导线束157的贯通孔159。
与尾架133邻接的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7(图4)具有:图11(A)及(B)所示的磁极主体部161、图12(A)及(B)所示的环状的磁极面构成部163。磁极主体部161具有轮廓大致为矩形状的主体部165和位于图11(A)及(B)的纸面的主体部165的上下方向的一对被连接部分167,通过对规定厚度的磁性钢材实施切削加工形成。在主体部165的中央形成有让直动轴(5)贯通的贯通孔165a。并且,在图11的纸面的主体部165的左右方向两侧,形成与一对导磁性板143分别接触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65b。这样,一对被连接部分167以直动轴(5)为中心对置,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65b也以直动轴(5)为中心对置。在一对被连接部分167的中央形成有分别贯通一对磁性筒体141的另一端部的贯通孔167。在主体部164的邻接的中间环状磁极部139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向贯通孔165a内突出的环状的凸部165c。
磁极面构成部163如图12(A)及(B)所示,呈圆环状,在内周具有磁极面163a。磁极面163a伴随从邻接的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向直动轴(5)的轴线方向远离,其与永久磁铁列(7)之间的间隙尺寸变大地倾斜。在环状的磁极面构成部163的外周形成有在磁极主体部161侧和邻接的中间环状磁极部139侧开口的凹部163b。磁极面构成部163以磁极主体部161的凸部165c与磁极面构成部163的凹部163b嵌合的状态配置于主体部165的贯通孔165a内。
位于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和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7之间的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图4)如图13所示,具有轮廓为矩形状的主体部169和位于图13的纸面的主体部169的上下方向上的一对被连接部分171。如图4所示,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分别由多张磁性钢板在直动轴(5)的轴线方向上层叠构成。并且,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配置为在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和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7之间沿轴线方向排列。在主体部169的中央部形成有让直动轴(5)贯通的贯通孔169a。贯通孔169的内周面构成隔着规定间隙与动子(1)的永久磁铁列(7)对置的磁极面。并且,在图13的纸面的主体部169的左右方向两侧构成有一对导磁性板143分别接触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69b。这样,一对被连接部分171以直动轴(5)为中心对置,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69b也以直动轴(5)为中心对置。进而,在主体部169的四角形成有树脂贯通孔169c。在贯通孔169a与一个树脂贯通孔169c之间形成鼓出部嵌合槽169d。鼓出部嵌合槽169d与一个树脂贯通孔169c连通。绕线管132的鼓出部132d嵌合于鼓出部嵌合槽169d。
在一对被连接部分171上形成有朝向轴线方向和从直动轴(5)远离的方向开口的嵌合用凹部171a。嵌合用凹部171a的轮廓为半圆形形状。并且,图13的点划线L13为通过包含作为嵌合用凹部171a的轮廓的半圆形形状的假想圆的中心而在图13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
在本例中,如图4所示,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和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和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7配置为在邻接的两个环状磁极部(135、139、137)之间形成可以配置一个励磁线圈(129A~129F)的空间且在轴线方向上空有间隔。
在将尾架133、端部环状磁极部135、137、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和六个励磁线圈129A~129F组合了的状态下,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的一对被连接部分155(图5)、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7的一对被连接部分167[图11(A)及(B)]和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一对被连接部分171(图13)沿着直动轴(5)排列而构成一对被连接部分列173(在图5的上下在与图5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53b(图5)、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7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65b[图11(A)及(B)]和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69b(图13)与一对被连接部分(155、167、171)不同的、沿着直动轴(5)排列而构成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175(在图5的左右在与图5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一对被连接部分列173存在于图5的纸面以直动轴(5)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L11上。因此,一对被连接部分173存在于以直动轴(5)为中心机械角180°远离的位置。并且,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175存在于图5的纸面以直动轴(5)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与假想线L11正交的)假想线L12上。因此,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175配置于以直动轴(5)为中心机械角180°远离且相对于一对被连接部分列173机械角90°远离的位置。分别构成一对被连接部分列173的一对被连接部分(155、167、171)通过一对磁性筒体141连接。并且,分别构成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175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53b、165b、169b)通过一对导磁性板143连接。
磁性筒体141如图14(A)~(C)所示,由磁性材料一体地成形,呈圆筒形。在磁性筒体141的外周部,形成有五个环状的嵌合用槽部141a。在磁性筒体141的中央,形成有润滑剂供给口141b并使其位于两个嵌合用槽部141a之间。在润滑剂供给口141b上安装有润滑剂供给喷嘴177(图4~图6)。并且,如图4所示,一对磁性筒体141的两端分别与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的凹部155b和尾架133的凹部147b嵌合。与一对磁性筒体141的另一端部邻接的部分贯通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7的贯通孔167a。并且,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包围嵌合用凹部171a的缘部171b(图13)嵌合于磁性筒体141的嵌合用槽部141a的半部(与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对置的部分),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定位固定于一对磁性筒体141之间。并且,一对磁性筒体141的一端部与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通过图5所示的螺钉179固定。另外,一对磁性筒体141的另一端部与尾架133通过图6所示的螺钉181固定。
分别构成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175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53b、165b、169b)通过一对导磁性板143机械且磁性地连接。换言之,一对导磁性板143对应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175地配置。如图15(A)及(B)所示,在导磁性板143的四角形成有贯通孔143a。如图4所示,一对导磁性板143通过贯通贯通孔143a且与形成于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及另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7的螺钉孔螺合的螺钉183而分别螺旋固定。在本例中,由一对磁性筒体141构成一对磁轭构成体,由一对导磁性板143构成一对辅助用磁轭构成体。因此,由一对磁性筒体141及一对导磁性板143形成磁性连接环状磁极部(135、139、137)的磁轭。
并且,在将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135、137、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一对磁性筒体141、一对导磁性板143和六个励磁线圈129A~129F组合了的状态下,在位于六个励磁线圈129A~129F的径向外侧的邻接的两个环状磁极部(135、139、137)之间的部分及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树脂贯通孔169c内,形成有由1液性(1液性)的热固化性的绝缘模制树脂构成的模制层185。
另外,在本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在定子磁芯单元131的一端部环状磁极部135的外表面设置有霍尔元件172,在直动轴(5)上与霍尔元件172对置地设置有被检测用永久磁铁(74)。并且,通过霍尔元件172和被检测用永久磁铁74进行磁极检测。
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103采用如下方法制作。首先,准备图18及图19所示的定位夹具P。定位夹具P具有:基座P1、从基座P1突出的间隔件P2、从基座P1的缘部立起的第一壁部P3和一对第二壁部P4。
其次,在基座P1的间隔件P2之间的部分P5上排列配置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并使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69b的一辅助用被连接部分169b位于基座P1上。
然后,在邻接的两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之间及两端的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外侧配置收纳于132的励磁线圈129A~129F而制成层叠体。在层叠时,如图7所示两个励磁线圈(129A、129B)(129C、129D)(129E、129F)分别由连接线C连接。并且,在层叠时,将绕线管132的鼓出部132d嵌合于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对应的鼓出部嵌合槽169d中。
然后,准备两个图20(A)及(B)所示的定芯夹具Q。定芯夹具Q具有延伸部Q1和位于延伸部Q1的端部的卡止部Q2。并且,将一个定芯夹具Q的延伸部Q1插入一磁性筒体141的中空部,将定芯夹具Q和一磁性筒体141组合。
然后,将与一磁性筒体141组合后的定芯夹具Q的卡止部Q2卡止于第一壁部P3的一被卡止孔P6,将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一包围嵌合用凹部171a的缘部171b分别嵌合于一对磁性筒体141的一磁性筒体141对应的嵌合用槽部141a中,使层叠体与一磁性筒体141连接。然后,将励磁线圈129A~129F的引出线如图7所示地结线。
然后,将另一个定芯夹具Q的延伸部Q1插入另一磁性筒体141的中空部,将定芯夹具Q与另一磁性筒体141组合。然后,将与另一磁性筒体141组合后的定芯夹具Q的卡止部Q2卡止于第一壁部P3的另一被卡止孔P6,将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另一包围嵌合用凹部171a的缘部171b分别嵌合于一对磁性筒体141的另一磁性筒体141对应的嵌合用槽部141a中,使层叠体与另一磁性筒体141连接。并且,将第二壁部P4的销P7通过板材等向一对磁性筒体141按压而进行一对磁性筒体141的位置调整。
然后,在基体P1的间隔件P2的外侧部分P8上配置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135、137,将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135、137安装到一对磁性筒体141。并且,将一对导磁性板143安装到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135、137而形成装配体。然后,在装配体的中央的贯通孔(145a、151a等)内插入心材,从插入心材后的装配体中卸下定芯夹具Q,将装配体从定位夹具P中取出。
接着,在将装配体配置于金属模内后,将绝缘模制树脂通过金属模的注入口压入装配体内。然后,在绝缘模制树脂热固化后,将装配体从金属模中取出并取出心材。然后,将尾架133安装于一对磁性筒体141后完成定子103的制作。
并且,代替安装一对导磁性板143,可以改为安装一对形成有与环状磁极部(135、139、137)嵌合的凹部的夹具板而形成装配体,在绝缘模制树脂模制化后,取出一对夹具板而安装一对导磁性板143。
根据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仅通过将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包围嵌合用凹部171a的缘部171b嵌合于对应的磁性筒体141的嵌合用槽部141a,使中间环状磁极部139定位,且能够简单地将中间环状磁极部139与磁性筒体141连接。因此,线性同步电动机能够容易地制造。
并且,在上述例中,中间环状磁极部139的嵌合用凹部171a的轮廓为半圆形形状,但如图16所示,中间环状磁极部239的嵌合用凹部271a的轮廓为在半圆形形状的两终端部具有直线部271c的形状。并且,图16的点划线L14为通过包含作为嵌合用凹部271a的轮廓的半圆形形状的假想圆的中心且在图16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并且,如图17所示,中间环状磁极部339也可以在嵌合用凹部371a的半圆形形状的两终端部具有突起371d。并且,图17的点划线L15为通过包含作为嵌合用凹部371a的轮廓的半圆形形状的假想圆的中心且在图17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
图21~2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主视图、右视图及左视图,图24为图21的XXIV-XXIV线剖面图。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动子具有与图1~图3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动子基本相同的构造。并且,定子的导磁性板的构造不同,具有周壁部,定子的其他构造为与图4~图15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基本相同的构造。因此,在本例中,对于与图1~图3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动子通用的构件,赋予在图1~图3赋予的符号上加400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并且,对于与图4~图15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通用的构件,赋予在图4~图15赋予的符号上加400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本例的定子403在外周部具有周壁部487。如图24所示,周壁部487由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B、连接板489及螺钉483构成的连接构造构成。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491B都为由厚度尺寸1.2mm的导磁性材料形成。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覆盖位于面向各图21~图24的上方的定子磁芯单元431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之间的半部的大部分,与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及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439的侧部接触。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与端部环状磁极部435及端部环状磁极部437的外周面接触。由此,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与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及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439磁性地连接。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B覆盖位于面向各图21~图24的下方的定子磁芯单元431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之间的大部分,与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及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439的侧部接触。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B与端部环状磁极部435及端部环状磁极部437的外周面接触。由此,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B也与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及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439磁性地连接。如图22及图24所示,在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和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B之间,形成有一对在直动轴405延伸的方向上延伸的空隙部G1及G2。一对空隙部G1、G2的一空隙部G1构成制造定子403时填充绝缘模制树脂的注入口。一对空隙部G1、G2的另一空隙部G2构成填充绝缘模制树脂时的排气口。
一对连接板489分别覆盖一对空隙部G1及G2地分别与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的外表面和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B的外表面连接。连接板489呈矩形状,具有与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491B同样的厚度尺寸(1.2mm),由与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491B同样材质的导磁性材料形成。连接板489通过螺钉483与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491B一起连接到定子磁芯单元431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
根据这样的构造,由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及491B和一对连接板489构成的周壁部487横跨配置在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上,且包围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439及励磁线圈429A~429F。并且,在位于六个励磁线圈429A~429F的径向外侧的邻接的两个环状磁极部(435、439、437)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模制层485。
并且,由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491B和一对连接板489重叠的部分构成相当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导磁性板143的导磁部493。如图24所示,导磁部493分别与构成环状磁极部(435、439、437)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495的辅助用被连接部分(497等)连接而起磁轭的作用。辅助用被连接部分(497等)与一对被连接部分(467等)不同的、沿着直动轴405排列而构成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495。
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403与图4~图15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同样,可以利用图18及图19所示的定位夹具P和图20所示的定芯夹具Q而制作。
在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中,由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439、收纳于绕线管432的励磁线圈429A~429F、一对磁性筒体441、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和周壁部487形成装配体。并且,在将装配体配置于金属模后,将绝缘模制树脂通过金属模的注入口及一空隙部G1压入装配体内。并且,在绝缘模制树脂热固化后,将装配体从金属模中取出并取出心材。然后,将尾架433安装到一对磁性筒体441,在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的外表面和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B的外表面安装一对连接板489而完成定子403的制作。
根据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可以直接将模制树脂填充于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491B中,能够简化模制成形金属模。另外,可以通过周壁部487实现马达的散热。进而,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491A、491B和一对连接板489重叠的部分能够防止磁性饱和,可以作为磁性地连接多个环状磁极部(435、439、437)的磁轭来利用。
图25~图27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主视图、右视图及左视图。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动子具有与图1~图3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动子基本相同的构造。并且,定子的一对磁性筒体(一对磁轭构成体)的构造不同,具有周壁部,定子的其他构造与图4~图15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在本例中,对于与图1~图3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动子通用的构件,赋予在图1~图3赋予的符号上加500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并且,对于与图4~图15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通用的构件,赋予在图4~图15赋予的符号上加500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本例的定子503的一对磁性筒体(一对磁轭构成体)541上,不形成环状的嵌合用槽部,磁性筒体541的外周部仅与中间环状磁极部539的嵌合用凹部571a(符号571为方便附记的符号,相当于图13的171a)接触。在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中,环状磁极部535、539、537的定位在制造工序时利用定位夹具P来进行。进行定位的方法后述说明。
本例的定子503也与图21~图24所示的定子403同样地具有周壁部587。周壁部587由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591A和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591B构成。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591A、591B都由厚度尺寸0.5mm的导磁性材料形成。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591A覆盖位于面向各图25~图27的上方的定子磁芯单元531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435、437之间的半部的大部分。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591B覆盖位于面向各图25~图27的下方的定子磁芯单元531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535、537之间的大部分。如图26所示,在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591A和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591B之间,形成有一对在直动轴505延伸的方向上延伸的空隙部G11及G12。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591A和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591B利用由螺钉583构成的连接构造,与一对导磁性板(一对辅助用磁轭构成体)543一起连接于定子磁芯单元531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535、537。
根据这样的构造,由第一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591A、591B构成的周壁部587横跨配置在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535、537上,且包围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539及励磁线圈529A~529F。并且,在位于六个励磁线圈529A~529F的径向外侧的邻接的两个环状磁极部(535、539、537)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模制层585。
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503也与图4~图15所示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定子同样,可以利用图18及图19所示的定位夹具P和图20所示的定芯夹具Q来制作。在本例中,在基座P1的间隔件P2之间的部分P5上配置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539,在基座P1的间隔件P2的外侧部分P8上配置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535、537,从而进行环状磁极部(535、539、537)的定位。然后,由五个中间环状磁极部539、收纳于绕线管532的励磁线圈529A~529F、一对磁性筒体541、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535、537和形成有嵌合于环状磁极部(535、539、537)的凹部的一对夹具板形成装配体。通过一对夹具板,可以进而实现环状磁极部(535、539、537)的定位。由此,在本例中,不安装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591A及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591B及一对导磁性板543地形成装配体。
然后,在将装配体配置于金属模内后,将绝缘模制树脂通过金属模的注入口压入装配体内。并且,在绝缘模制树脂热固化后,将装配体从金属模中取出并取出心材。接着,取下一对夹具板而安装一对导磁性板543,将尾架533安装到一对磁性筒体541。然后,在一对导磁性板543上安装第一周壁部构成构件591A和第二周壁部构成构件591B,从而完成定子503的制作。
根据本例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因为环状磁极部(535、539、537)的定位可以在制造工序中通过定位夹具P进行,所以不必在一对磁性筒体541上形成环状的嵌合用槽部。
以下,附记本说明书记载的其他发明的构造。
一种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动子,包括在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直动轴及由安装于所述直动轴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一个以上的永久磁铁列;
定子,包括定子磁芯单元和多个励磁线圈,其中定子磁芯单元具有与所述动子的所述永久磁铁列隔着规定间隔对置的磁极面且包围所述直动轴的周围地与所述直动轴同心配置的多个环状磁极部及磁性地连接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的磁轭,且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空有间隔地配置,多个励磁线圈励磁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
所述定子磁芯单元的所述环状磁极部具有以所述直动轴为中心对置的一对被连接部分和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
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配置为,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和所述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沿着所述直动轴排列构成一对被连接部分列和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
所述磁轭由导磁性材料一体地成形,且由机械且磁性地连接分别构成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列的全部多个所述被连接部分的一对磁轭构成体、和机械且磁性地连接分别构成所述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的全部多个所述辅助用被连接部分的一对辅助用磁轭构成体构成,
所述一对磁轭构成体由连接分别构成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列的多个所述被连接部分的一对磁性筒体构成,
所述一对辅助用磁轭构成体由连接分别构成所述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的多个所述辅助用被连接部分的一对导磁性板构成,
在所述一对磁性筒体的内部分别配置有直线轴承,
在所述一对磁性筒体上经由所述直线轴承能够滑动地嵌合有一对导轴,
所述直动轴的一端及所述一对导轴各自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直动轴的另一端及所述一对导轴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构件,
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由位于所述轴线方向的两端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和位于所述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之间的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构成,
在所述一对磁性筒体的外周部,在与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对置的一个以上位置上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嵌合用槽部,
在所述中间环状磁极部的所述被连接部分,形成有朝向所述轴线方向和从所述直动轴远离的方向开口的嵌合用凹部,
所述中间环状磁极部的包围所述嵌合用凹部的缘部嵌合于所对应的所述一对磁性筒体的所述嵌合用槽部,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定位固定在所述一对磁性筒体之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中间环状磁极部的被连接部分上形成朝向轴线方向和从直动轴远离的方向开口的嵌合用凹部,由于使一对磁轭构成体的外周部与嵌合用凹部接触,因此能够简单地连接中间环状磁极部和磁轭构成体。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线性同步电动机。进而,本发明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由于使一对直线轴承支承由第一及第二连接构件连接的一对导轴,因此,线性同步电动机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可以比以往短。

Claims (16)

1.一种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动子,其包括在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直动轴及由安装于所述直动轴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一个以上的永久磁铁列;
定子,包括定子磁芯单元和多个励磁线圈,其中所述定子磁芯单元包括具有与所述动子的所述永久磁铁列隔着规定间隔对置的磁极面且包围所述直动轴的周围地与所述直动轴同心配置的多个环状磁极部及磁性地连接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的磁轭,且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空有间隔地配置,所述多个励磁线圈对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进行励磁,
所述定子磁芯单元的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具有一对被连接部分,
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配置为,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沿着所述直动轴空有规定间隔地排列而构成一对被连接部分列,
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由位于所述轴线方向的两端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和位于所述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之间的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构成,
在所述中间环状磁极部的所述被连接部分形成有朝向所述轴线方向和从所述直动轴远离的方向开口的嵌合用凹部,
所述磁轭由导磁性材料形成,具有机械且磁性地连接分别构成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列的多个所述被连接部分全部的一对磁轭构成体,
所述一对磁轭构成体的外周部与所述嵌合用凹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磁芯单元上以所述直动轴为中心对置的位置固定有一对直线轴承,
在所述直线轴承上使其能够滑动地支承有一对导轴,
所述直动轴的一端及所述一对导轴各自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直动轴的另一端及所述一对导轴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磁轭构成体的外周部上,在与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对置的一个以上的位置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嵌合用槽部,
所述中间环状磁极部的包围所述嵌合用凹部的缘部嵌合于所对应的所述磁轭构成体的所述嵌合用槽部,所述多个中间环状磁极部定位固定于所述一对磁轭构成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中,
所述定子还具有周壁部,其跨在所述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而配置,且包围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及所述多个励磁线圈,
在位于所述多个励磁线圈的径向外侧的邻接的两个所述环状磁极部之间形成有填充绝缘模制树脂的模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中,
所述周壁部具有由连接构造连接的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中,
所述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由导磁性材料形成,
所述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通过由导磁性材料形成的连接板连接,
通过所述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与所述连接板重叠的部分将所述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与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磁性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中,
所述连接构造构成为使用螺钉将所述多个周壁部构成构件与所述定子磁芯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中,
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分别具有与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不同的、沿所述直动轴排列的构成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的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
所述定子还具有与所述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对应配置的一对导磁性板,
所述一对导磁性板分别与构成所述一对辅助用被连接部分列的多个所述辅助用被连接部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磁轭构成体由连接分别构成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列的多个所述被连接部分的一对磁性筒体构成,
在所述一对磁性筒体的内部分别配置有所述直线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的磁极面以随着从各自邻接的所述中间环状磁极部向所述轴线方向远离,与所述永久磁铁列之间的间隙尺寸变大的方式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环状磁极部包括在中央具有贯通孔且与所述一对磁轭构成体连接的磁极主体部和具有所述磁极面且配置于所述贯通孔内的环状的磁极面构成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用凹部的轮廓呈在至少一部分含有圆弧形状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由规定形状的多张磁性钢板在所述轴线方向层叠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励磁线圈分别收纳于由将所述励磁线圈和所述环状磁极部绝缘的绝缘材料构成的绕线管,
内部收纳所述励磁线圈的所述绕线管具有下述的形状和尺寸:在将所述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定位后,能够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环状磁极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性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管具有:在中央部让所述直动轴贯通的筒部、一体地设置于所述筒部的两端且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凸缘部,
在所述一对凸缘部的至少一凸缘部上,使所述励磁线圈的引出线向所述绕线管的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外侧引出地形成有沿所述径向延伸的槽部,
在所述至少一所述凸缘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在内部形成所述槽部且向从另一所述凸缘部远离的方向鼓出的鼓出部,
所述中间环状磁极部具有:让所述直动轴贯通的贯通孔、嵌合所述绕线管的鼓出部的鼓出部嵌合槽。
16.一种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该线性同步电动机具有:
动子,其包括在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直动轴及由安装于所述直动轴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一个以上的永久磁铁列;
定子,包括定子磁芯单元和多个励磁线圈,其中所述定子磁芯单元包括具有与所述动子的所述永久磁铁列隔着规定间隔对置的磁极面且包围所述直动轴的周围地与所述直动轴同心配置的多个环状磁极部及磁性地连接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的磁轭,且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空有间隔地配置,所述多个励磁线圈对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进行励磁,
所述定子磁芯单元的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具有一对被连接部分,
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配置为,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沿着所述直动轴空有规定间隔地排列而构成一对被连接部分列,
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由位于所述轴线方向的两端的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和位于所述一对端部环状磁极部之间的一个以上的中间环状磁极部构成,
在所述中间环状磁极部的所述被连接部分形成有朝向所述轴线方向和从所述直动轴远离的方向开口的嵌合用凹部,
所述磁轭由导磁性材料形成,具有机械且磁性地连接分别构成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列的多个所述被连接部分全部的一对磁轭构成体,
所述一对磁轭构成体的外周部与所述嵌合用凹部接触,
所述线性同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准备能够使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构成所述一对被连接部分列地将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定位而配置的定位夹具,
所述定位夹具具有:载置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的基座、从所述基座突出且将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的邻接的两个环状磁极部隔开的间隔件,
在所述基座上配置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在邻接的两个所述环状磁极部之间配置所述励磁线圈,从而将所述多个环状磁极部和所述多个励磁线圈组合。
CN200910253276XA 2008-12-11 2009-12-11 线性同步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29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15929 2008-12-11
JP2008-315929 2008-12-11
JP2009-211011 2009-09-11
JP2009211011 2009-09-11
JP2009272119A JP5606049B2 (ja) 2008-12-11 2009-11-30 リニア同期モータ
JP2009-272119 2009-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2984A CN101752984A (zh) 2010-06-23
CN101752984B true CN101752984B (zh) 2013-05-29

Family

ID=42074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5327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2984B (zh) 2008-12-11 2009-12-11 线性同步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15767B2 (zh)
EP (1) EP2197093A3 (zh)
JP (1) JP5606049B2 (zh)
KR (1) KR101642377B1 (zh)
CN (1) CN101752984B (zh)
TW (1) TWI470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8498B2 (ja) * 2009-12-24 2014-03-12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同期モータ
JP5265591B2 (ja) * 2010-01-29 2013-08-14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同期モータ
US9647524B2 (en) * 2011-05-27 2017-05-09 Sinfonia Technology Co., Ltd. Linear actuator
JP5827851B2 (ja) * 2011-09-22 2015-12-02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固定子
US11936269B2 (en) * 2021-09-22 2024-03-19 Apple Inc. Haptic engine based on angular resonant actuator with pivot axis and mass center that diff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2353A (en) * 1987-10-02 1990-03-27 Mi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wo-piece motor stator
CN1162215A (zh) * 1996-01-27 1997-10-15 Lg产电株式会社 圆筒形直线电动机
CN200941584Y (zh) * 2006-08-28 2007-08-29 文登奥文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圆筒形直线电机定子铁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5283A (en) * 1978-05-03 1980-07-29 Hinds Walter E Linear stepping motor
JP2767659B2 (ja) * 1991-12-17 1998-06-1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磁場発生装置
JP3217476B2 (ja) * 1992-08-18 2001-10-09 欽志郎 内藤 円筒形リニアモータ
JP3862885B2 (ja) * 1999-03-09 2006-12-27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型リニア同期モータ
JP3862927B2 (ja) 2000-03-31 2006-12-27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型リニア同期モータ
JP4092349B2 (ja) * 2002-04-23 2008-05-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US7378763B2 (en) * 2003-03-10 2008-05-27 Höganäs Ab Linear motor
JP2004357466A (ja) * 2003-05-30 2004-12-16 Tokico Ltd リニアモータ
JP4603316B2 (ja) * 2003-08-27 2010-12-22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型リニアモータ用可動子
JP2007037203A (ja) * 2005-07-22 2007-02-08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シャフト型リニアモータ及び放射線画像読取装置
JP4859202B2 (ja) * 2006-01-19 2012-01-2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円筒型リニアモータ
EP1921735A3 (de) * 2006-11-09 2015-03-18 Alois Jenny Eisenbehafteter Linearmotor mit kleiner Rastkraft bei hoher Leistungsdichte
JP2008245399A (ja) * 2007-03-27 2008-10-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ャフト型リニアモータの電機子、シャフト型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シャフト型リニアモータの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JP5415161B2 (ja) * 2008-08-08 2014-02-12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同期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2353A (en) * 1987-10-02 1990-03-27 Mi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wo-piece motor stator
CN1162215A (zh) * 1996-01-27 1997-10-15 Lg产电株式会社 圆筒形直线电动机
CN200941584Y (zh) * 2006-08-28 2007-08-29 文登奥文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圆筒形直线电机定子铁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62034A 2000.09.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06049B2 (ja) 2014-10-15
US7915767B2 (en) 2011-03-29
TW201036308A (en) 2010-10-01
TWI470903B (zh) 2015-01-21
EP2197093A3 (en) 2017-03-15
US20100148595A1 (en) 2010-06-17
JP2011083175A (ja) 2011-04-21
KR20100067625A (ko) 2010-06-21
CN101752984A (zh) 2010-06-23
EP2197093A2 (en) 2010-06-16
KR101642377B1 (ko) 2016-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2984B (zh) 线性同步电动机
JP5901633B2 (ja) 電気機械のオーバーモールドによる構築
US8390153B2 (en) Linear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90079286A1 (en) Apparatus for driving drum of washing machine
EP1220426A2 (en) A rotary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and a pulley driving system using the rotary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US8536742B2 (en)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CN104205568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
US20090026866A1 (en) Transverse flux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2882332A (zh) 一种横向开关磁阻电机
US10141799B2 (en) Outer-rotor-type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CN103036332B (zh) 开关磁阻电机
WO2015040620A1 (en) Multipole electrical machine
KR20130032245A (ko) 고정자 코어 및 고정자
CN101645643B (zh) 直线同步电动机
CN101926071B (zh) 操作建筑物中的遮荫或遮阳元件的电马达
EP2773025B1 (en) Outer rotor type motor
JP2001286122A (ja) シリンダ型リニア同期モータ
CN102142762B (zh) 线性同步电动机
CN110971034A (zh) 马达
KR100245124B1 (ko) 스타 권선방식 일체형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엘디씨 모터
US5053667A (en) Di- or polyphase synchronous electric motor with a disc-shaped rotor
JP5254651B2 (ja) 磁気シールド板付きリニアモータ、磁気シールド板付き多軸リニアモータ、及び磁気シールド板付きリニア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1277062A (zh) 电机的转子以及具有这种转子的电机
US11201513B2 (en) Rotor and motor
US20200161913A1 (en) Rotor and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ng Yuqi

Inventor after: Song Xiaxiao

Inventor after: Shan Tiancong

Inventor before: Tang Yuqi

Inventor before: Song Xiaxiao

Inventor before: Shan Tianc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