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1909A -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1909A
CN101751909A CN200910246358A CN200910246358A CN101751909A CN 101751909 A CN101751909 A CN 101751909A CN 200910246358 A CN200910246358 A CN 200910246358A CN 200910246358 A CN200910246358 A CN 200910246358A CN 101751909 A CN101751909 A CN 101751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data
data
bumper
size
displa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6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稻本慎司
佐久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51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19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9Control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 G09G5/393Arrangements for updating the contents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9Control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 G09G5/39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to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2Frame memory handling
    • G09G2360/122Til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2Frame memory handling
    • G09G2360/127Updating a frame memory using a transfer of data from a source area to a destination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控制装置,使与已被写入前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包括:解码器,用于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并将解码的图像数据以第一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以及传送部分,用于以第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被写入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前缓冲器中;以及,后缓冲器是环形缓冲器,包括:区域,该区域由具有基于第二数据尺寸而确定的存储容量的次要区域与每个具有至少与第一数据尺寸相同的存储容量的多个主要区域连接得到。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其程序,具体地,涉及适合在更新显示设备上的显示时使用的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其程序,通过将存储在后缓冲器中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前缓冲器中以对其执行更新。
背景技术
执行在显示设备上的图像显示,使得图像数据被写入包含在视频随机存取存储器(VRAM)中的缓冲器,然后,将已经被写入缓冲器的图像数据反映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中。因此,对将已经写入包含在VRAM中的缓冲器的图像数据反映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中的时刻的不适当地控制可能导致如下情况:与存储在缓冲器中的还没有被更新或正处于被更新过程中的图像数据相应的不完整图像就被显示在了显示设备上。
为了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至今,已经提供了允许VRAM包含两种类型的缓冲器的技术,一种是后(back)缓冲器,用于为了显示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的目的而针对图像数据执行的过程,另一种是前(front)缓冲器,用于为了将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中的目的而针对图像数据执行的过程。在这里,前述为了显示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的目的而针对图像数据执行的过程包括,例如:解码(解压缩)压缩编码的图像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地,将由此产生的被解码的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的过程,等等。
而且,允许将存储在后缓冲器中的图像数据快速地传送到前缓冲器中抑制了将与处于被写入前缓冲器的过程中的图像数据相应的不完整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
然而,前述现存技术具有如下缺点:需要在VRAM或主存储器中预留尺寸几乎与前存储器尺寸相同的区域作为后缓冲器,而且,将存储在后缓冲器中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前缓冲器中要花费大量的等待时间。
因此,如图1的例子中所示,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预留了其高度Y小于前缓冲器的高度的后缓冲器,并且通过多次重复(iterate)一系列过程来将所有图像数据片段传送到前缓冲器中,其中,从所有图像数据片段中,选出紧邻图像数据的之前选择的图像数据分段片段片段之后的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分段片段片段,并将其写入后缓冲器,以及从已经写入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片段中,将包含Y行(Y=X)的图像数据分段片段传送到前缓冲器中(参考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出版物No.2007-86432)。
另外,在下文中,将存储在后缓冲器中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前缓冲器中将被称为更新前缓冲器。
而且,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出版物No.2007-86432中,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当通过将图像数据分段片段从后缓冲器传送到前缓冲器中来更新前缓冲器时,图像数据分段片段被放大或缩小。例如,如图2所示,假设Y和Z定义如下:Y是从后缓冲器读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Z是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被写入的每个分区区域的行数,在放大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设置行数Y和Z以与放大比率相一致,并使行数Y小于行数Z。
相反,在缩小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设置行数Y和Z以与缩小比率相一致,并使行数Y大于行数Z。显然,执行使行数Y等于行数Z的设置,使得可以通过使用未经受放大处理也未经受缩小处理即原始尺寸的图像数据来更新前缓冲器。
然而,取决于关于图像数据的放大比率(或缩小比率),从执行放大(或缩小)处理中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坐标值将不太可能是整数。而且,通过对非整数的小数部分进行四舍五入来将这些表示坐标的非整数转换为整数导致与放大比率(缩小比率)不一致(misalignment),所以,引起图像质量的下降。
因此,在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出版物No.2007-86432中公开的发明中,为了防止与放大比率(或缩小比率)不一致的发生,调整行数Y以使被传送的图像数据的坐标值为整数。从而,该方法使被传送的图像数据的坐标值为整数,并阻止与放大比率(或缩小比率)不一致的发生,这样使得可以阻止降低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在这里,在上面描述的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出版物No.2007-86432中,基于如下假设来执行处理: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X与从后缓冲器读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的行数Y相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在后缓冲器前级处提供的电路,诸如被配置为解压缩压缩编码的图像数据的解码器,就足以刚好能以包含任意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组的方式输出图像数据,使得行数X与行数Y相应,即X=Y。
然而,假定将解码器作为位于后缓冲器前级处的电路提供,并且该解码器通过使用硬件部件来配置,有时,该解码器可以输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X受到限制,从而,在对于解码器很难以包含任意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组输出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与行数Y相应即X=Y的数量X可能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供可以独立设置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X和从后缓冲器读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Y的配置。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图像控制装置,包含使两种系列控制可以独立执行的方法,一种是对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的过程所执行的一系列控制,而另一种是对从后缓冲器读出图像数据的过程所执行的一系列控制。
在每个使与已被写入前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控制装置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解码器,被配置为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并将从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数据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以及传送部分,被配置为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其中,所述后缓冲器是环形缓冲器,包括:缓冲区域,该缓冲区域由具有基于第二数据尺寸而确定的存储容量的次要区域与每个具有至少与第一数据尺寸相同的存储容量的多个主要区域连接得到。
前述传送部分被配置为所述传送装置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被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所述主要区域、包含连续放置的图像数据片段、其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前述传送部分被配置为,在已被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所述主要区域的图像数据包括连续放置的其尺寸小于第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片段的情况下,所述传送装置将包含连续放置的其尺寸小于第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片段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次要区域的最后面部分,并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被写入所述次要区域和所述主要区域、包含连续放置的图像数据、并且其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传送部分被配置为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经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进一步地,将读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第三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并将转换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解码器被配置为应用程序控制,并且所述传送装置由受所述应用程序调用的中间件、独立于所述应用程序来控制。
在包括在显示控制装置中的显示控制方法中,每个显示控制装置使与已被写入前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将从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数据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以及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而且,所述后缓冲器是环形缓冲器,包括:缓冲区域,该缓冲区域由具有基于第二数据尺寸而确定的存储容量的次要区域与每个具有至少与第一数据尺寸相同的存储容量的多个主要区域连接得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程序是对使与已被写入前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控制装置执行控制的程序,并使包括在显示控制装置中的计算机执行过程,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将从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数据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以及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而且,所述后缓冲器是环形缓冲器,包括:缓冲区域,该缓冲区域由具有基于第二数据尺寸而确定的存储容量的次要区域与每个具有至少与第一数据尺寸相同的存储容量的多个主要区域连接得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并将从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数据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进一步地,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被写入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其传送到前缓冲器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能独立执行两种系列控制,一种是对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的过程所执行的一系列控制,而另一种是对从后缓冲器读出图像数据的过程所执行的一系列控制。
附图说明
图1A、1B和1C中的每个是图示用于划分图像数据并将所划分的图像数据写入前缓冲器以更新前缓冲器的现有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用于划分图像数据并将所划分的图像数据写入前缓冲器以更新前缓冲器的现有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例子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作为应用程序的图像浏览器和作为中间件的缓冲器控制器执行的各自控制操作目标的范围的示意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给作为中间件的缓冲器控制器的变量的图表;
图6A和6B是分别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更新前缓冲器时图像数据的放大操作和缩小操作的示意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X和从后缓冲器读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Y的示意图;
图8A和8B中的每个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满足公式X≥Y的情况下执行的操作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9A和9B中的每个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满足公式X<Y的情况下执行的操作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图像浏览器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缓冲器控制器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将在下文中被称为实施例)。另外,将以如下顺序进行该描述:
1.第一实施例
配置的例子
操作
<1.第一实施例>
[图像显示装置的配置的例子]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配置的例子的示意图。该图像显示装置10被合并到诸如电视接收机之类的设备中,并且当执行与记录在诸如记忆棒(memory stick)(其是索尼公司的商标)之类的记录介质13中的图像数据有关的过程并将相应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在显示器21等上显示时操作。
图像显示装置10包括:CPU 11、RAM 12、记录介质13和图像处理器14。
CPU 11执行作为记录在RAM 12中的应用程序的图像浏览器31,并且从而执行与在显示器21上显示相应于记录在记录介质13中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有关的一系列过程的控制。另外,CPU 11通过调用由作为中间件的缓冲器控制器32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来执行前缓冲器18的更新。
RAM 12在其中存储由CPU 11执行的图像浏览器(应用程序)31和提供多个由图像浏览器31调用的API的缓冲器控制器(中间件)32。
记录介质13通过使用诸如记忆棒之类的半导体存储器设备来实现,并被配置为到/从图像显示装置10是可连接及不连接的。记录介质13包括记录在其中的通过例如JPEG方法压缩编码的图像数据片段。
图像处理器14在其中包括:VRAM 15、解码器19和传送部分20。
VRAM 15在其中包括:临时存储区域16、后缓冲器17和前缓冲器18。在临时存储区域16中,保留已经从记录介质13读出的压缩编码的图像数据片段。将解码(解压缩)压缩编码的图像数据片段得到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后缓冲器17。另外,将从后缓冲器17传送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并将与已经写入其中的图像数据片段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21上。
根据由图像浏览器31执行的控制,解码器19解码保留在临时存储区域16中的压缩编码的图像数据片段,并将解码得到的图像数据片段以在垂直方向延伸的X行图像数据片段组的方式输出到后缓冲器。可能独立于在垂直方向延伸的、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Y来设置该行数X,并且将在下面描述行数Y。因此,可能通过使用硬件部件来配置解码器19,该硬件部件限制解码器19可以输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X(例如,将行数X限制为36的倍数等)。
显然,可以通过使用软件部件来配置解码器19。然而,期望的是,通过使用硬件部件配置解码器19的情况下的解码处理速度比通过使用软件部件配置解码器19的情况下的解码处理速度以更大的程度增加。
根据由缓冲器控制器32执行的控制,传送部分20以包含在垂直方向延伸的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组的方式读出已经写入后缓冲器17的图像数据片段,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的分区区域,每个可以在其中存储包含Z行的图像数据片段(将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该操作)。
[操作的描述]
接下来,图4是图示作为由图像浏览器31和缓冲器控制器32执行的控制操作的目标的各个部分的示意图。
图像浏览器31执行对由图像处理器14执行的过程的控制,以使图像处理器14将记录在记录介质13中的图像数据片段保留在数据临时存储部分16,而且,解码保留的图像数据片段,并以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将解码得到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后缓冲器17。
同时,缓冲器控制器32执行对由图像处理器14执行的过程的控制,以使图像处理器14从后缓冲器17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组的方式读出图像数据片段,并且将每组读出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的分区区域中的一个,用于对其更新,每个分区区域可以在其中存储包含Z行的图像数据片段。
如上所述,可能独立执行对两种系列操作的控制,一种操作是与将图像数据以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17有关的一系列操作,另一种操作是与从后缓冲器17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组的方式读出图像数据有关的一系列操作。
接下来,图5是代表由缓冲器控制器(中间件)32提供的四种类型的API的表,该API由图像浏览器31调用。
API A是用于基于变量Ab而在后缓冲器17中预留存储器区域以及用于初始化管理信息的应用接口,变量Ab将在下面描述。图像浏览器31指定关于前缓冲器18的标识信息(通过变量Aa)和后缓冲器相关信息(通过变量Ab)。而且,可能使后缓冲器相关信息包含后缓冲器17的逻辑宽度(图像数据片段的块的宽度)(通过变量Ab1)、后缓冲器17的逻辑高度(图像数据块的高度)(通过变量Ab2)、分段宽度(通过变量Ab3)和可以在后缓冲器17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的行数(通过变量Ab4)。
API B是用于释放后缓冲器17中的存储器区域以及清除关于后缓冲器17的管理信息的应用接口。
API C是用于获取执行与由变量Ca指定的后缓冲器17相应的前缓冲器18的更新所需要的信息以及将所获取的信息存储在由变量Cb指定的区域中的应用接口,变量Ca将在下面描述。更具体地,将与从在其中存储解码图像数据的区域中的哪个区域读出目标图像数据以及将读出的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哪个区域有关的信息存储在由变量Cb指定的区域中。对于图像浏览器31,仅仅基于这些信息来执行后缓冲器17的更新并调用API D就足够了,API D将在之后描述。
API D是用于基于变量Da来更新前缓冲器18的应用接口,变量Da将在下面描述。更具体地,完成由变量Da指定的前缓冲器18的分段更新之后,在由变量Db指定的区域中存储执行前缓冲器18的之后更新所需要的信息,变量Da将在下面描述。对于图像浏览器31,仅仅重复基于获取的信息来更新后缓冲器17的过程以及调用API D直到完成由变量Da指定的前缓冲器18的分段更新的过程就足够了。
另外,前述API A是在如下假设的基础上提供的例子:可以基于关于前缓冲器18的标识信息而经由不同中间件获取关于前缓冲器18的信息(宽度的逻辑尺寸、高度的逻辑尺寸、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区域的存储器地址等)。在不同中间件不存在的情况下,将更多的参数添加到API A的当前参数,使图像浏览器31也可以指定关于前缓冲器18的信息(宽度的逻辑尺寸、高度的逻辑尺寸、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区域的存储器地址等)。
接下来,图6是图示在将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的过程中放大和缩小操作的概要的示意图。
放大或缩小
在由API A的变量Ab1和Ab2指定的后缓冲器17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与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不同的情况下,放大或缩小存储在后缓冲器17中的图像数据片段,并将放大或缩小得到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
例如,在后缓冲器17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小于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放大存储在后缓冲器17中的图像数据,并将放大得到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
例如,在后缓冲器17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大于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缩小存储在后缓冲器17中的图像数据片段,并将缩小得到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
因此,由图像浏览器31执行的对前缓冲器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的改变使放大或缩小尺寸的图像可以被显示在显示器21上。由后缓冲器17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和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决定放大比率(缩小比率),从而,放大比率(缩小比率)随着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的改变而变化。
因此,每次执行对前缓冲器18的更新时,获取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以计算由此产生的放大比率(缩小比率)。以这种方式,尽管改变了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每次执行对前缓冲器18的更新时,仍然可以从这之后的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以及后缓冲器17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得到放大比率(缩小比率)。因此,虽然改变了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但是可以执行对前缓冲器18的更新而无需改变后缓冲器17的设置,也就是以与改变前缓冲器18的宽度和高度的逻辑尺寸之前相同的方式。
接下来,将描述在将后缓冲器17用作环形缓冲器的情况下所执行的操作的概要。
如图7所示,如上所述,为了抑制由于执行对前缓冲器18的更新而引起的图像恶化,由作为中间件的缓冲器控制器32基于行数Z来确定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Y,使用该行数Y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该行数Z是可以存储在预留在前缓冲器18中的每个分区区域中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
相反,在通过使用硬件部件来配置作为图像数据片段来源的解码器19的情况下,解码器19可以输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X限于例如32的倍数等。
在这点上,如上所述,尽管对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X和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的行数Y分别存在限制,假设可以将具有足够大存储容量的存储器空间预留为后缓冲器17,仅仅使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的速率小于或等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速率就足够了。
然而,因为对预留为后缓冲器17的存储器空间存在限制,所以需要恰当地执行对用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和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的控制。
图8是图示在满足公式X≥Y的情况下、当将后缓冲器17用作环形缓冲器时、对用于写和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的控制的概要的示意图。
更具体地,执行处理使得提供至少三个区域A、B和C,并且对于第一区域A,预留具有(Y-1)行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的区域。而且,对于第一区域A之后的区域B、C等中的每一个,预留具有X行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的区域。
如上所述,根据由图像浏览器31执行的控制,由解码器19执行用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操作。而且,根据由缓冲器控制器32执行的控制,由数据传送部分20执行用于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
如上所述的两种系列操作中的一种,即用于将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后缓冲器17的操作,对于除A之外的区域即B和C区域以如下顺序执行:B、C、B、C......。也就是说,在步骤S1期间,将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一部分(segment)中的解码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区域B,并在步骤S2期间,将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二部分(segment)中的解码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区域C。而且,在读出包括在第一部分中、已经被写入了区域B的解码图像数据片段完成之后,在步骤S3期间将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三部分中的解码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区域B。
如上所述的两种系列操作中的另一种,即用于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以与将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后缓冲器17相同的顺序执行,也就是说,首先从区域B读出图像数据片段,然后从区域C。另外,因为对于所有含有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连续执行从后缓冲器17一次性读出图像数据,所以在包含小于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仍然留在最后区域(例如区域C)中的情况下,将包含小于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传送到区域A的最后面部分。而且,从区域A连续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然后从区域B。
也就是说,在步骤S11期间,从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一部分中、已被写入后缓冲器17的区域B的图像数据片段中,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然后将其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之后,在步骤S12期间,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该图像数据片段由从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一部分中、已被写入区域B的图像数据得来的包含m行的剩余图像数据与从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二部分中、已被写入区域C的图像数据片段得来的包含(Y-m)行的图像数据相连而得到,然后,将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
之后,虽然从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二部分中的图像数据片段得来的某些图像数据片段(还未被读出)仍然留在后缓冲器17的区域C中,但是剩余图像数据片段具有包含小于Y行的图像数据的尺寸,从而在步骤S13期间将传送到区域A中的最后面部分。之后,在步骤S14期间,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该图像数据片段由包含小于Y行的n行、已被传送到后缓冲器17的区域A中的最后面部分的剩余图像数据片段以及从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三部分中、已被写入区域B的图像数据片段读出包含(Y-n)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的连接而得,,然后,将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
而且,在步骤S15期间,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三部分中、已被写入区域B的图像数据片段的剩余图像数据片段被读出,并且随后被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
如上所述,在满足公式X≥Y的情况下,将后缓冲器17作为环形缓冲器使得可以独立执行对两种系列操作的控制,而且,使得可以同时执行两种系列操作,两种系列操作中的一种是用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操作,而两种系列操作中的另一种是用于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
另外,为了同时执行两种系列操作,需要在后缓冲器17中提供具有包含(Y-1)行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的一个区域和每个具有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的两个或多个区域。
而且,在后缓冲器17中,除了区域A、B和C,可以提供四个或更多的区域,即区域D、E......,其每个预留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将图像数据以如下顺序写入后缓冲器17:B、C、D、E、......B、C、D、E......。
相反,在后缓冲器17中可以只提供两个区域A和B。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独立执行对两种系列操作的控制,一种操作是用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操作,另一种操作是用于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同时执行这两种系列操作。
接下来,图9是图示在满足公式X<Y的情况下、当将后缓冲器17用作环形缓冲器时、对用于写和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的控制的概要的示意图。
在后缓冲器17中提供的区域与在满足公式X≥Y的情况下图8中示出的那些区域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对区域的描述。
两种系列操作中的一种,即用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操作,对于除A之外的区域即B和C区域以如下顺序执行:B、C、B、C......。也就是说,在步骤S21期间,将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一部分中的解码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区域B,并且在步骤S22期间,将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二部分中的解码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区域C。而且,在读出包括在第一块中、已被写入区域B的解码图像数据片段完成之后,在步骤S23期间将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三部分中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区域B。而且,在读出已被写入区域C的图像数据片段完成之后,在步骤S24期间将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四块中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区域C。
两种系列操作中的另一种,即用于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以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顺序相同的顺序来执行,也就是说,首先从区域B读出图像数据片段,然后,从区域C读出图像数据片段。另外,因为对于所有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连续执行从后缓冲器17一次性读出图像数据,在包含小于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仍然留在最后区域(例如区域C)中的情况下,将包含小于Y行的剩余图像数据片段传送到区域A的最后面部分。而且,从区域A连续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然后从区域B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
也就是说,在步骤S31期间,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由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一部分中、已被写入区域B的图像数据片段中的包含p行的图像数据片段与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二部分中、已被写入区域C的包含(Y-p)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的连接而得到,然后将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
之后,虽然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二部分中的图像数据片段中的某些图像数据片段(还未被读出)仍然留在后缓冲器17的区域C中,但是剩余图像数据片段具有包含小于Y行的图像数据的尺寸,从而,在步骤S32期间被传送到区域A中的最后面部分。之后,在步骤S33期间,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由已被传送到后缓冲器17的区域A中的最后面部分、包含小于Y行的p行的剩余图像数据片段与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三部分中、已被写入区域B的包含(Y-q)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的连接而得到,然后,将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
而且,在步骤S34期间,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由包括在包含X行的第三部分中、已被写入区域B的图像数据片段中的包括r行的剩余图像数据与包括在区域C的第四部分中、已被写入区域C的图像数据片段中的包含(Y-r)行的图像数据相连而得到,然后,将该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写入前缓冲器18用于对其更新。
如上所述,同样在满足公式X<Y的情况下,,将后缓冲器17用作环形缓冲器使对两种系列操作的控制可以独立执行,而且,使两种系列操作可以同时执行,两种系列操作中的一种是用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操作,而两种系列操作中的另一种是用于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
接下来,将参考图10和11描述在将后缓冲器17用作环形缓冲器时对用于写和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的控制,已参考图8和9概述了将后缓冲器17用作环形缓冲器。
图10是图示与对用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操作的控制有关、由图像浏览器31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的示意图。
在步骤S51期间,图像浏览器31使图像数据仍然保持在VRAM 15的临时存储区域16中,该图像数据正被记录在记录介质31中并且还没有经受解码处理。在步骤S52期间,图像浏览器31执行控制,以使解码器19开始对保持在临时存储区域16中的图像数据片段进行解码。
在步骤S53期间,图像浏览器31确定后缓冲器17是否具有足够用于将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写入其中的空间(例如,图8或图9中示出的区域B或区域C),并且在后缓冲器17不具有空间的情况下,图像浏览器31等待可用的空间直到它可以获取空间。而且,一旦图像浏览器31确定后缓冲器17具有足够用于将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其中的空间,图像浏览器31使处理流程前进到步骤S54。在步骤S54期间,图像浏览器31使解码器19将来自由解码处理得到的图像数据片段中的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写入可以在其中存储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的后缓冲器17中的空间。
在步骤S55期间,图像浏览器31确定所有由解码器19解码的图像数据是否已经被完全写入后缓冲器17。此外,图像浏览器31将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53,并重复步骤S53至步骤S55期间所执行的之后过程,直到确定所有由解码器19解码的图像数据片段已经被完全写入后缓冲器17。而且,一旦确定所有由解码器19解码的图像数据片段已经被完全写入后缓冲器17,图像浏览器31就将完成通知给缓冲器控制器32,然后,终止处理流程。
接下来,图11是图示与对用于读出已被写入后缓冲器17的图像数据的操作的控制有关、由缓冲器控制器32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的示意图。
在步骤S61期间,缓冲器控制器32基于图像数据的放大比率或缩小比率和行数Z来确定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所使用的每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Y,该行数Z是可以存储在前缓冲器18中所预留的每个分区区域中的图像数据片段的行数。
在步骤S62期间,缓冲器控制器32确定已被写入后缓冲器17的图像数据片段中是否仍然存在未被读出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63期间,在确定仍然存在未被读出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使流程前进到步骤S63。相反,在确定不存在任何未被读出的图像数据片段的情况下,使流程前进到步骤S67。
在步骤S63期间,缓冲器控制器32确定连续位于后缓冲器17的图像数据片段是否包含Y行或更多行。在步骤S63期间,确定连续位于垂直方向17的图像数据不包含Y行或更多行,使流程前进到步骤S64。在步骤S64期间,缓冲器控制器32执行控制,以使传送部分20将包含小于Y行的图像数据片段传送到区域A的最后面部分。
另外,在步骤S63期间,在确定连续位于后缓冲器17的图像数据片段包含Y行或更多行,使流程跳过步骤S64并前进到步骤S65。
在步骤S65期间,缓冲器控制器32执行控制,以使传送部分20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进一步地,执行将读出的图像数据片段转换(放大或缩小)为包含Z行的图像数据片段,然后,将转换的图像数据片段写入前缓冲器18。
在步骤S67期间,缓冲器控制器32基于来自图像浏览器31的终止通知存在或不存在而确定是否终止处理。更具体地,在不存在来自图像浏览器31的终止通知的情况下,缓冲器控制器32将处理流程返回到步骤S62,并重复随后的过程。之后,在接收到来自图像浏览器31的终止通知时,缓冲器控制器32终止上面描述的处理。
如上所述,图像浏览器31和缓冲器控制器32可以抑制用作后缓冲器17的VRAM 15的存储器空间的尺寸的增加,并且进一步地,独立执行对两种系列操作的控制,一种是用于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操作,另一种是用于从后缓冲器17读出图像数据的操作。而且,图像浏览器31和缓冲器控制器32可以同时执行两种系列操作,一种是用于将包含X行的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的操作,而另一种是用于从后缓冲器17读出包含Y行的图像数据的操作。
进一步地,基于逐段将图像数据写入后缓冲器17和前缓冲器18以对其更新,使得不需要等待对于所有图像数据的解码过程的完成,并且允许用户意识到基于分段来依次显示目标图像的情况,以及容易领会解码处理的过程。因此,尽管由于图像分辨率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对于图像数据将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解码过程,但是本方法可以放松用户由于在显示设备上开始显示期望图像之前的等待时间而导致的紧张。
而且,如果需要的话,可能将如下选项提供给用户:在完成解码过程之前允许停止显示目标图像(然而,该选项是否可用取决于包括在图像浏览器31中的用户接口的功能)。
本申请包含与2008年11月27日提交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08-302339中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前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以构思出各种各样的修改。

Claims (8)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使与已被写入前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解码装置,用于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并将从解码所述被编码的图像数据中得到的图像数据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以及
传送装置,用于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其中,所述后缓冲器是环形缓冲器,该环形缓冲器包括:缓冲区域,该由具有基于第二数据尺寸而确定的存储容量的次要区域与每个具有至少与第一数据尺寸相同的存储容量的多个主要区域连接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被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所述主要区域、包含连续放置的图像数据片段、其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在已被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所述主要区域的图像数据包括连续放置的其尺寸小于第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片段的情况下,所述传送装置将包含连续放置的其尺寸小于第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片段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次要区域的最后面部分,并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被写入所述次要区域和所述主要区域、包含连续放置的图像数据、并且其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二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经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进一步地,将读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第三数据尺寸的图像数据,并将转换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解码装置由应用程序控制,并且所述传送装置由受所述应用程序调用的中间件、独立于所述应用程序来控制。
6.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在显示控制装置中,使与已被写入前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
将从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数据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
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以及
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其中,所述后缓冲器是环形缓冲器,包括:缓冲区域,该缓冲区域由具有基于第二数据尺寸而确定的存储容量的次要区域与每个具有至少与第一数据尺寸相同的存储容量的多个主要区域连接得到。
7.一种程序,执行对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使与已被写入前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所述程序使包括在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中的计算机执行过程,所述过程包括步骤:
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
将从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数据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
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以及
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其中,所述后缓冲器是环形缓冲器,包括:缓冲区域,该缓冲区域由具有基于第二数据尺寸而确定的存储容量的次要区域与每个具有至少与第一数据尺寸相同的存储容量的多个主要区域连接得到。
8.一种显示控制装置,使与已被写入前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解码器,被配置为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并将从解码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得到的图像数据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后缓冲器;以及
传送部分,被配置为以第二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从已以第一数据尺寸的数据片段组的方式写入所述后缓冲器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所述前缓冲器中;
其中,所述后缓冲器是环形缓冲器,包括:缓冲区域,该缓冲区域由具有基于第二数据尺寸而确定的存储容量的次要区域与每个具有至少与第一数据尺寸相同的存储容量的多个主要区域连接得到。
CN200910246358A 2008-11-27 2009-11-27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Pending CN1017519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2339A JP4623207B2 (ja) 2008-11-27 2008-11-27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302339/08 2008-1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1909A true CN101751909A (zh) 2010-06-23

Family

ID=42195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6358A Pending CN101751909A (zh) 2008-11-27 2009-11-27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28045A1 (zh)
JP (1) JP4623207B2 (zh)
CN (1) CN10175190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017A (zh) * 2010-07-28 2012-02-08 雅马哈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
CN102750665A (zh) * 2012-06-01 2012-10-24 上海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处理方法、图形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933842A (zh) * 2021-12-21 2022-01-14 南京天朗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Sar图像快速交互显示方法和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3117B2 (ja) * 2011-04-07 2013-10-23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KR102275712B1 (ko) 2014-10-31 2021-07-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더링 방법, 렌더링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US11164496B2 (en) * 2019-01-04 2021-11-02 Channel One Holdings Inc. Interrupt-free multiple buffer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9879B (en) * 2001-01-29 2002-11-11 Silicon Integrated Sy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the idle time of a graphics engine by using rendering control before flipping frame buffer
US6836809B2 (en) * 2001-08-23 2004-12-28 Intel Corporation Writing and reading data from a queue
WO2003096276A2 (en) * 2002-05-10 2003-11-20 Ne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Graphics engine converting individual commands to spatial image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device and memory incorporating the graphics engine
JP2004164202A (ja) * 2002-11-12 2004-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送受システム、リングバッファ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086245A (ja) * 2005-09-21 2007-04-05 Sony Corp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07086432A (ja) * 2005-09-22 2007-04-05 Sony Corp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4889573B2 (ja) * 2007-06-07 2012-03-07 ヤマハ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8054316B2 (en) * 2008-11-14 2011-11-08 Nvidia Corporation Picture processing using a hybrid system configura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017A (zh) * 2010-07-28 2012-02-08 雅马哈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
CN102347017B (zh) * 2010-07-28 2014-04-30 雅马哈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
CN102750665A (zh) * 2012-06-01 2012-10-24 上海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处理方法、图形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750665B (zh) * 2012-06-01 2014-09-24 上海鼎为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处理方法、图形处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933842A (zh) * 2021-12-21 2022-01-14 南京天朗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Sar图像快速交互显示方法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28045A1 (en) 2010-05-27
JP4623207B2 (ja) 2011-02-02
JP2010128150A (ja) 201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1909A (zh)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JP3233895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8149229B2 (en) Image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3D image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90310678A1 (en) Image encod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 program
JPH10304334A (ja)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1077837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5154027B2 (ja) スケーリングされた映像データの読み出し動作を制御する映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4796586A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1169067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7936375B2 (en) Image processor, imag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e with image memory
EP075167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08353A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524579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4343553A (ja) 画像復号表示装置
JP398632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H066807A (ja) 画像比較装置
CN111475166A (zh) 用于内存参数配置的方法及装置、设备
US9189989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for use in plasma display panel,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plasma display system
US700657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07094391A (ja) 動画像表示装置
CN103795955A (zh) 电子设备、动态图像再生装置、动态图像解码方法
JP2020091696A (ja) 記録再生装置
US20020129084A1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4287466B2 (ja) 画像データ符号データ制御機能を有する画像処理装置
JP2018147260A (ja)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