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2708A -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2708A
CN101742708A CN200910208507A CN200910208507A CN101742708A CN 101742708 A CN101742708 A CN 101742708A CN 200910208507 A CN200910208507 A CN 200910208507A CN 200910208507 A CN200910208507 A CN 200910208507A CN 101742708 A CN101742708 A CN 101742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ate
current
access point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8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2708B (zh
Inventor
刘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085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27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2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7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8164 priority patent/WO2011050725A1/zh
Priority to EP14194731.7A priority patent/EP2858455B1/en
Priority to EP10826088A priority patent/EP2496048A4/en
Priority to JP2012535612A priority patent/JP5583779B2/ja
Priority to US13/458,413 priority patent/US905548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2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708B/zh
Priority to JP2014145888A priority patent/JP2014197909A/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2Power control of broadcast chan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减少电量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一种方法为:在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其中,M为大于0,N为大于1的整数,且在一定时间长度内M与N的总数保持一定。另一种方法为: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传输速率中最低的建立连接;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小于,则提高传输速率;如果大于等于,则维持当前传输速率不变。

Description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组网灵活方便,无线局域网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无线局域网由两部分设备构成: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站点(Station)。无线AP下行负责一定范围内的无线接入信号的覆盖,在此范围内的各类终端,如:电脑、手机等可通过站点与无线AP连接,访问网络。
现有无线AP为了保证足够的带宽,上行是通过以太网或光纤接入因特网的,但是随着无线技术,如: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的进步,已经出现上行用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或WiMax等无线通信制式的无线AP来替代传统的上行通过以太网和光纤接入因特网的无线AP。
这样,无线AP的移动性和便携性大大提高,新一代的移动无线AP已经要求在室外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因而使用电池供电势在必行。
在实现上述用电池向无线AP供电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作为无线AP,在两种状态下发射信号,即无数据传输的空闲状态和有数据传输的连接状态。在空闲状态下,AP需要定期发射广播帧信号,以便周边站点可以随时获取本AP信息,并进行接入;在连接状态下,现有无线AP都处在较高的传输速率下,高的传输速率必然对应着更高阶的调制方式,必然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消耗更多的电量。总之,现有技术方案无线AP的电量消耗较大,因而在用电池向其供电时,无线AP使用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能够减少电量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
在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
其中,所述M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且在一定时间长度内M与N的总数保持一定。
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
功率选择单元,用于在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
其中,所述M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且在一定时间长度内M与N的总数保持一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能够在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不像现有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功率放大器始终在工作,本发明实施例是使功率放大器间隔工作,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因而能够减少电量的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
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判断当前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小于所述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维持当前传输速率不变。
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
速率提高单元,用于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小于所述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与现有方法及设备不同,是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开始工作。然后,实时跟踪监测,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大于,则说明当前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传输速率维持不变。反之,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说明当前的传输速率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需要提高传输速率。这样一来,避免了现有方法及设备大多以高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而是以最低传输速率开始工作,再根据实际的吞吐量随时改变传输速率,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使用高阶的调制方式,减少了占用的系统资源,降低了电量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的框图;
图2为现有无线接入设备的工作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设备的工作方法的发射功率柱状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5为现有无线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步骤包括:
S101、在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其中,M为大于0的整数,N为大于1的整数,且在一定时间长度内M与N的总数保持一定。
此外,该方法还包括:检测各个站点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根据RSSI,动态调整参数N、M的值。
具体的,参数N、M的选择采用接收信号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ex,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检测,来判断被连接的站点设备的距离,通过统计的方法估算出站点分布,进行动态的调整。例如:将每一个新站点接收强度(RSSI)按照之前设置好的门限X进行判决,如果RSSI>X的站点个数不断增加,则M增加,N减小;如果RSSI<X的站点个数不断增加,则N增加,M减小。如图2所示,图2中上图为现有AP的发射情况,图2中下图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发射情况,即在某一时刻,2个信号采用满功率发射,8个功率采用低功率发射,随着新站点的接入,通过判断新站点接收强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方法,会随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满功率和低功率发射也会相应进行调整。
由本实施例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其AP的发射功率于现有AP的发射功率的不同。降低了电量消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中,如图3所示,其步骤还包括:
S301、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S302、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这里,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用来表示在实际吞吐量上增加的数据流量);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维持当前传输速率不变。
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开始工作。然后,实时跟踪监测,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大于,则说明当前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传输速率维持不变。反之,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说明当前的传输速率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需要提高传输速率。这样一来。避免了现有方法及设备大多以高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而是以最低传输速率开始工作,再根据实际的吞吐量随时改变传输速率,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使用高阶的调制方式,减少了占用的系统资源,降低了电量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判断进行之后,还可以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此判断与现有技术相同,即本发明实施例也兼容了现有技术中的判断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
功率选择单元401,用于在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其中,M为大于0的整数,N为大于1的整数,且在一定时间长度内M与N的总数保持一定。
进一步地,上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调整单元402,用于检测各个站点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根据RSSI,动态调整参数N、M的值。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不像现有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功率放大器始终在工作,而是使功率放大器间隔工作,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因而能够减少电量的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无线AP,如图5所示,在无数据连接的空闲状态下,收发信机501产生的广播帧信号始终经由功率放大器502进行放大后,再由天线503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功率选择单元40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具体的,如图6所示:
在收发信机501与功率放大器502之间设置一个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该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公共端601A与收发信机501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该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第一选择端601B与功率放大器502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在功率放大器502与天线503之间设置一个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该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第一选择端602B与功率放大器502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该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公共端602A与天线503通过开关504电连接。
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第二选择端601C与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第二选择端602C电连接。
这样,通过增加的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使得收发信机501和天线503之间形成了两条通路,即从收发信机501的信号输出端开始,经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公共端601A,再经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第一选择端601B,到功率放大器502的信号输入端,经过该功率放大器502,从其信号输出端出,经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第一选择端602B,再经该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公共端602A,通过开关504到达天线503的通路1;和从收发信机501的信号输出端开始,经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公共端601A,再经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第二选择端601C,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第二选择端602C,再经该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公共端602A,通过开关504到达天线503的通路2。
从图6中可以看出,通路1经过功率放大器502,而通路2没有经过功率放大器502。所以收发信机501产生的广播帧信号既可以由通路1发出,也可以由通路2发出。在此,我们将使用通路1进行大功率发射称为满功率发射,将使用通路2发射称为低功率发射。
进一步地,上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与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公共端601A和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公共端602A电连接的控制单元(图中未表示),该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公共端601A和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公共端602A同时接通各自的第一选择端601B、602B或者同时接通各自的第二选择端601C、601C。即,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收发信机501产生的广播帧信号是经由通路1发射还是经由通路2发射。
具体可以为,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和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公共端601A、602A同时接通各自第一选择端601B、602B发射N个广播帧信号后,控制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和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公共端601A、602A同时接通各自第二选择端601C、602C发送M个广播帧信号,其中,M为大于0的整数,N为大于1的整数,且在一定时间长度内M与N的总数保持一定。
这样一来,在无线接入点设备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将广播帧信号的发送功率按照一定的间隔比例进行调整,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因此,该无线AP的电流消耗可以大幅度降低,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在这种发射模式下,被保留下来的N个满功率广播帧信号,可以保证最远端的站点设备能够正确接收到信号并顺利解调出相关的接入点信息,并顺利向无线接入点设备发起连接请求,建立连接。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功率选择单元40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例如:只保留图6中的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其中,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公共端601A与收发信机501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该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第一选择端601B与功率放大器502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该第一单刀双掷开关601的第二选择端601C直接与收发切换开关504和功率放大器502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参考图7;或者,只保留图6中的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其中,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公共端602A与收发切换开关504电连接,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第一选择端602B与功率放大器502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该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02的第二选择端602C直接与收发信机501和功率放大器502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具体的,如图7所示:
在收发信机501与功率放大器502之间设置一个单刀双掷开关701,该单刀双掷开关701的公共端701A与收发信机501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该单刀双掷开关701的第一选择端701B与功率放大器502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该单刀双掷开关701的第二选择端701C与收发切换开关505电连接。
这样,通过增加单刀双掷开关,使得收发信机501和天线503之间形成了两条通路,即从收发信机501的信号输出端开始,经过单刀双掷开关701的公共端701A,再经过单刀双掷开关701的第一选择端701B,到功率放大器502的信号输入端,经过该功率放大器502,从其信号输出端出,到达天线503的通路1;和从收发信机501的信号输出端开始,经单刀双掷开关701的公共端701A,再经单刀双掷开关701的第二选择端701C,通过开关505到达天线503的通路2。
从图7中可以看出,通路1经过功率放大器502,而通路2没有经过功率放大器502。所以收发信机501产生的广播帧信号既可以由通路1发出,也可以由通路2发出。在此,我们将使用通路1进行大功率发射称为满功率发射,将使用通路2发射称为低功率发射。
进一步地,上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与单刀双掷开关7017电连接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单刀双掷开关701的公共端601A和第一选择端701B接通或和第二选择端701C接通。即,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收发信机501产生的广播帧信号是经由通路1发射还是经由通路2发射。
具体可以为,控制单元控制单刀双掷开关701的公共端701A接通第一选择端701B发射N个广播帧信号后,控制单刀双掷开关701的公共端701A接通第二选择端701C发送M个广播帧信号,其中,M为大于0的整数,N为大于1的整数,且在一定时间长度内M与N的总数保持一定。
这样一来,在无线接入点设备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将广播帧信号的发送功率按照一定的间隔比例进行调整,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因此,该无线AP的电流消耗可以大幅度降低,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在这种发射模式下,被保留下来的N个满功率广播帧信号,可以保证最远端的站点设备能够正确接收到信号并顺利解调出相关的接入点信息,并顺利向无线接入点设备发起连接请求,建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用一个或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作为功率选择单元401只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其他的装置也可以作为功率选择单元401,只要作用相同,都应该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801,用于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第一判断单元802,用于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
速率提高单元803,用于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
这样,避免了现有方法及设备大多以高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而是以最低传输速率开始工作,再根据实际的吞吐量随时改变传输速率,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使用高阶的调制方式,减少了占用的系统资源,降低了电量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此外,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804,用于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
速率降低单元805,用于如果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不能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
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此判断与现有技术相同,即本发明实施例也兼容了现有技术中的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步骤包括:
S901、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S902、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传输速率;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维持当前传输速率不变。
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开始工作。然后,实时跟踪监测,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大于,则说明当前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传输速率维持不变。反之,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说明当前的传输速率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需要提高传输速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判断进行之后,如图10所示,该方法步骤还包括:
1001、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当前传输速率。
这样一来。避免了现有方法及设备大多以高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而是以最低传输速率开始工作,再根据实际的吞吐量随时改变传输速率,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使用高阶的调制方式,减少了占用的系统资源,降低了电量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具体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如图11所示,其步骤包括:
步骤1101、无线接入点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无线AP,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步骤1102、无线AP以当前的传输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103、判断数据传输过程是否完成,如果完成则结束数据传输。
步骤1104、当数据传输尚未完成时,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
步骤1105、如果判断结果为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即当前的传输速率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则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步骤1106、如果步骤1104确定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即当前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则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的要求,如果满足,则继续以该速率传输。
或者,如果步骤1104确定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即当前的传输速率不能足用户的需求,则判断经过步骤1105提高后的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的要求,如果满足,则继续以该速率传输。
步骤1107、当步骤1106判断出为不能满足时,则降低当前的传输速率,并以降低后的速率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AP的工作方法,不仅兼容了现有的判断方法,而且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开始工作。然后,实时跟踪监测,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大于,则说明当前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传输速率维持不变。反之,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说明当前的传输速率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需要提高传输速率。这样一来。避免了现有方法及设备大多以高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而是以最低传输速率开始工作,再根据实际的吞吐量随时改变传输速率,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使用高阶的调制方式,减少了占用的系统资源,降低了电量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1201,用于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第一判断单元1202,用于判断当前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
速率提高单元1203,用于如果当前传输速率小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
这样,避免了现有方法及设备大多以高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而是以最低传输速率开始工作,再根据实际的吞吐量随时改变传输速率,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使用高阶的调制方式,减少了占用的系统资源,降低了电量消耗,在用电池供电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此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中,如图13所示,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1301,用于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
速率降低单元1302,用于如果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不能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当前传输速率。
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此判断与现有技术相同,即本发明实施例也兼容了现有技术中的判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
其中,所述M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且在一定时间长度内M与N的总数保持一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各个站点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根据RSSI,动态调整参数N、M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判断当前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小于所述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维持当前传输速率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当前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小于所述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维持当前传输速率不变之后,还包括:
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
5.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判断当前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小于所述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维持当前传输速率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当前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小于所述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维持当前传输速率不变之后,还包括:
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
7.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选择单元,用于在没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在N个广播帧信号使用满功率发射之后,M个广播帧信号采用低功率发射;
其中,所述M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且在一定时间长度内M与N的总数保持一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检测各个站点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根据RSSI,动态调整参数N、M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
速率提高单元,用于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小于所述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
速率降低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不能满足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
11.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在有数据连接的情况下,以兼容的各种传输速率中最低的传输速率建立数据连接;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大于等于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
速率提高单元,用于如果当前所述传输速率小于所述当前的实际吞吐量加预先设置的系统参数,则提高所述传输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是否满足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
速率降低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当前传输速率下的信号强度、信噪比或者传输的坏包数量不能满足所述当前传输速率正常工作的要求时,降低所述当前传输速率。
CN2009102085075A 2009-10-28 2009-10-28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Active CN1017427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85075A CN101742708B (zh) 2009-10-28 2009-10-28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PCT/CN2010/078164 WO2011050725A1 (zh) 2009-10-28 2010-10-27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EP14194731.7A EP2858455B1 (en) 2009-10-28 2010-10-27 Operating method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EP10826088A EP2496048A4 (en) 2009-10-28 2010-10-27 METHOD FOR OPERATING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JP2012535612A JP5583779B2 (ja) 2009-10-28 2010-10-27 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の動作方法及び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
US13/458,413 US9055485B2 (en) 2009-10-28 2012-04-27 Operating method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JP2014145888A JP2014197909A (ja) 2009-10-28 2014-07-16 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の動作方法及び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85075A CN101742708B (zh) 2009-10-28 2009-10-28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1015.7A Division CN102595519B (zh) 2009-10-28 2009-10-28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2708A true CN101742708A (zh) 2010-06-16
CN101742708B CN101742708B (zh) 2013-01-30

Family

ID=4246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85075A Active CN101742708B (zh) 2009-10-28 2009-10-28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55485B2 (zh)
EP (2) EP2858455B1 (zh)
JP (2) JP5583779B2 (zh)
CN (1) CN101742708B (zh)
WO (1) WO201105072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50725A1 (zh) * 2009-10-28 2011-05-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WO2011097984A1 (zh) * 2010-02-11 2011-08-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接入网的路由设备以及信号发射方法
CN104270803A (zh) * 2014-09-05 2015-01-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工作模式的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4320815A (zh) * 2014-10-27 2015-01-28 深圳市蜂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无线局域网络吞吐量的数据传输策略
CN105338588A (zh) * 2014-07-01 2016-0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接入点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24904A (zh) * 2020-04-07 2020-09-04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s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1686B2 (en) * 2015-07-23 2017-10-03 Google Inc. Reduc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conserve energy and increase security
JP2017224873A (ja) * 2016-06-13 2017-12-21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通信中継装置、動作設定プログラム及び動作設定方法
KR102420198B1 (ko) 2017-04-03 2022-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장치 대 장치 간 통신에서 송신 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10601451B1 (en) * 2019-07-02 2020-03-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Low-cost method for selectively reducing switch lo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946674B (en) * 1993-09-08 1995-05-02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transmission data rate in a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0101605A (ja) * 1998-09-24 2000-04-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赤外線通信装置、赤外線通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EP0991223A1 (en) 1998-09-30 2000-04-05 Alcatel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fast transition from a low power state to a full power stat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1054165A (ja) * 1999-08-04 2001-02-2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データ通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411258A (zh) * 2001-10-09 2003-04-16 英业达集团(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变频传递数据的方法
JP2004215225A (ja) * 2002-12-17 2004-07-29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データ処理装置
CN1293773C (zh) 2003-03-26 2007-01-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动态调整无线局域网基站接入点覆盖范围的方法
US7400856B2 (en) * 2003-09-03 2008-07-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
US7085228B2 (en) * 2003-10-31 2006-08-0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Adaptiv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JP4354319B2 (ja) * 2004-03-26 2009-10-28 Tdk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7415262B2 (en) * 2004-03-29 2008-08-19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access point power control
JP2005286642A (ja) * 2004-03-29 2005-10-13 Nec Corp 無線lanシステムとそのマルチレート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と端末局装置
KR100603561B1 (ko) 2004-04-16 2006-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전력 제어 기반 무선랜 시스템 및 그 송신 전력 제어방법
US7355997B2 (en) * 2004-05-07 2008-04-08 Cisco Technology, Inc. Data rate shift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JP2006222914A (ja) * 2005-02-14 2006-08-24 Ntt Docomo Inc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
US7653386B2 (en) * 2006-05-05 2010-01-26 Broadcom Corporation Access point multi-leve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supporting periodic high power level transmissions
CN101079643A (zh) 2006-05-26 2007-11-28 摩托罗拉公司 减小无线发射机中的功耗的方法和系统
KR20080052142A (ko) * 2006-12-05 2008-06-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전송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1365171B (zh) * 2007-08-10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信道业务传输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US8477674B2 (en) * 2008-03-12 2013-07-02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network including post groupcast time
US8705484B2 (en) * 2008-08-15 2014-04-22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varying transmit power patterns in a multi-cell environment
US20100128645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power conservation based on traffic profiles
CN102017532A (zh) * 2008-12-01 2011-04-13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接入点增强
WO2010078476A1 (en) * 2009-01-02 2010-07-08 Motorola, Inc.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laye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29370B2 (en) * 2009-03-10 2012-07-24 Minebea Co., Ltd. Automated power control to optimize power consumption and improved wireless connection
US8254978B2 (en) * 2009-04-02 2012-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st power control(FPC) message broadcasting in WiMAX systems
CN101541042A (zh) * 2009-04-24 2009-09-23 宁波大学 一种WiMAX系统的下行调度方法
US8958795B2 (en) * 2009-05-04 2015-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ximity based access control
US20120176998A1 (en) * 2009-09-24 2012-07-12 Robert Muellner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of a User Equipment
CN101742708B (zh) * 2009-10-28 2013-01-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50725A1 (zh) * 2009-10-28 2011-05-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US9055485B2 (en) 2009-10-28 2015-06-09 Huawei Device Co., Ltd. Operating method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WO2011097984A1 (zh) * 2010-02-11 2011-08-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接入网的路由设备以及信号发射方法
US9215671B2 (en) 2010-02-11 2015-12-15 Huawei Device Co., Ltd. Routing device and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5338588A (zh) * 2014-07-01 2016-0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接入点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70803A (zh) * 2014-09-05 2015-01-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工作模式的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4270803B (zh) * 2014-09-05 2018-05-1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工作模式的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4320815A (zh) * 2014-10-27 2015-01-28 深圳市蜂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无线局域网络吞吐量的数据传输策略
CN104320815B (zh) * 2014-10-27 2017-12-22 深圳市蜂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无线局域网络吞吐量的数据传输策略
CN111624904A (zh) * 2020-04-07 2020-09-04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s系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96048A4 (en) 2012-11-07
CN101742708B (zh) 2013-01-30
US9055485B2 (en) 2015-06-09
JP2014197909A (ja) 2014-10-16
EP2858455B1 (en) 2019-07-03
JP2013515383A (ja) 2013-05-02
US20120213156A1 (en) 2012-08-23
EP2858455A1 (en) 2015-04-08
EP2496048A1 (en) 2012-09-05
WO2011050725A1 (zh) 2011-05-05
JP5583779B2 (ja)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2708B (zh)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CN101820668B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CN101483909B (zh) 基于多载波的反向功率控制方法
CN101453281B (zh)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CN102083136B (zh) 无线网络的控制方法及无线控制器
CN109218678B (zh) 一种基于mesh技术的无线视频监控自动组网方法和系统
JP2011061778A (ja) 通信制御装置
US20080032684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0547000B (zh) 直连通信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387568B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选择通信方式的方法和系统
EP3804413B1 (en) Collaborative determination of wireless signal strength by access points
CN100466570C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及其接入方法
CN110099409B (zh) 一种Mesh组网AP控制客户端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US20040162100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mobile station and down 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CN102595519B (zh)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WO200911599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network status information of a basic service set for selective access point association
EP3804388A1 (en) Load balancing among bands and access poin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20020011557A (ko) Hdr 시스템에서의 역방향 트래픽 채널의 전송속도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1255374B1 (en) Method for entering a communication unit into a communication cell
CN102958070B (zh) 双路非平衡室分系统的性能平衡优化方法和装置
JP4907554B2 (ja) 基地局
CN117479280B (zh) 一种基于电源等级量化降低WiFi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KR20150026308A (ko) 정보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866903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模式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1202605B (zh) 一种cdma ev-do反向链路速率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4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