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2309B - 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2309B
CN101742309B CN2009102110895A CN200910211089A CN101742309B CN 101742309 B CN101742309 B CN 101742309B CN 2009102110895 A CN2009102110895 A CN 2009102110895A CN 200910211089 A CN200910211089 A CN 200910211089A CN 101742309 B CN101742309 B CN 101742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sion coefficient
coefficient
correction value
bit
bit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10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2309A (zh
Inventor
池田广志
和田祐司
嶋内和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42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2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3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4Deco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video decoders which are a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en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set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bits, e.g. of the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mpressed domai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ther than decoding, e.g. modification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data or run-length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using sub-band based transform, e.g. wavelets
    • H04N19/6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using sub-band based transform, e.g. wavelets characterised by ordering of coefficients or of bits for transmission
    • H04N19/64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using sub-band based transform, e.g. wavelets characterised by ordering of coefficients or of bits for transmission using significance based coding, e.g. Embedded Zerotrees of Wavelets [EZW] or 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 [SPI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Compression Of Band Width Or Redundancy In Fax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其包括:信息获取部,其从通过对变换系数进行位平面编码产生的编码流中获取编码流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信息;解码处理部,其对编码流进行解码处理并产生变换系数;以及重要系数检测部,其检测解码处理部中产生的变换系数是否重要。所述图像解码装置还包括:修正值获取部,其从修正值表中获取对应于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修正值;以及系数修正处理部,其使用修正值获取部中获取的修正值,仅对在重要系数检测部中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进行系数修正处理。由于使用优化修正值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因此,可以稳定地抑制重现图像中出现的不协调感或混乱感。

Description

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
相关文件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包含与2008年11月1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288604号中公开的相关主题并要求其优先权,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利用修正值表,并通过使用修正值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能稳定地抑制重现图像中出现的不协调感或混乱感的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在所述修正值表中为每个位平面截断(bit-plane truncation)位置存储有修正值,所述修正值是对通过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系数值进行统计处理而预备的,且所述变换系数是对编码流进行解码处理而得到的,所述修正值对应于位平面截断位置且从修正值表读取。
背景技术
根据相关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图像压缩方案例如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的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方案。该方案利用了离散余弦变换(DCT)。当指定较高位时,可以得到出色的编码和解码图像。最近,小波变换编码已得到使用,其中,图像被滤波器分成多个带,并对每个带进行编码,所述滤波器是高通滤波器与低通滤波器的组合,称为滤波器组。小波变换编码被认为是取代DCT的新的主流技术,这是因为小波变换编码没有DCT中那样由于高压缩而明显出现区块失真的缺点。
JPEG-2000方案已被标准化为使用所述小波变换编码的图像压缩方案。JPEG-2000方案是一种小波变换与位平面编码相结合的方案,且与JPEG相比在编码效率方面有很大的改进。
此外,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2002-165098号公开了:当使用JPEG-2000方案时,为了能够获得目标代码量,通过进行位平面截断处理以从产生的编码流数据的尾端截断所述编码流数据,从而可以实现速率控制。同时,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2004-260539号公开了:当使用已进行过位平面截断的编码流数据进行解码时,通过产生可由截断位的数目表示的随机数,并将该随机数加到小波系数上,可抑制重现图像中出现的不协调感或混乱感。此外,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2002-204357号公开了:作为在不可逆的压缩处理中丢失的信号成分的替代,将噪声作为伪信号包括于解码图像数据中,从而改善编码时因信号丢失造成的图像质量的恶化。此外,还可使用可由截断位的数目表示的值的大致中央值作为由截断位所表示的值。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加到小波系数中的随机数或包括于解码图像数据中的噪声以及可由截断位的数目表示的值的大致中央值等与编码前的图像没有关系,故难以稳定地抑制因位平面截断而在重现图像中出现的不协调感等。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其能够稳定地抑制由于位平面截断而在重现图像中出现的不协调感或混乱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其包括:信息获取部,其用于从通过对由图像数据的频率转换所得到的变换系数进行位平面编码处理所产生的编码流中,获取所述编码流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信息;解码处理部,其用于对编码流进行解码处理并产生变换系数;重要系数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解码处理部产生的变换系数是否重要;修正值获取部,其用于从修正值表中获取在重要系数检测部中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所对应的修正值,在所述修正值表中为每个位平面截断位置存储有对由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系数值进行统计处理所预备的修正值;以及系数修正处理部,其使用在修正值获取部中获取的修正值,仅对在重要系数检测部中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进行系数修正处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从通过对由图像数据的频率转换得到的变换系数进行位平面编码处理产生的编码流中,获取编码流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信息。而且,在修正值表中存储有对通过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系数值进行统计处理而预备的修正值,换言之,在所述修正值表中,对于每个上下文(context),存储有代表由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系数值的分布的中央值,所述上下文是位平面截断位置或输入图像数据的特征,例如是有效位位置、颜色成分信息以及频率成分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它们的组合。根据位平面截断位置或上下文,使用从修正值表获取的修正值,对通过对编码流进行解码处理得到的变换系数进行修正。该修正后的变换系数逆变换为输出图像数据并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图像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通过对由图像数据的频率转换得到的变换系数进行位平面编码处理产生的编码流中,由信息获取部获取编码流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信息;由解码处理部对编码流进行解码处理并产生变换系数;由重要系数检测部检测在解码处理部中产生的变换系数是否重要;由修正值获取部从修正值表中获取在重要系数检测部中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所对应的修正值,在所述修正值表中为每个位平面截断位置存储有通过对由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系数值进行统计处理所预备的修正值;以及由系数修正处理部使用在修正值获取部中获取的修正值,仅对在重要系数检测部中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进行系数修正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利用了修正值表,其中,为每个位平面截断位置存储有通过对由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系数值进行统计处理所预备的修正值,并使用该修正值对通过对编码流进行解码处理得到的变换系数进行修正,所述修正值对应于位平面截断位置并从修正值表读取。由于使用优化修正值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因此,可以稳定地抑制重现图像中出现的不协调感或混乱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编码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表示子带的图。
图3是用于解释位平面的图。
图4是表示图像解码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表示自然图像中变换系数的分布的图。
图6是表示截断系数值的出现频率的分布的图。
图7是表示变换系数修正部的配置的图。
图8A和8B是用于解释变换系数修正部的操作的图。
图9是表示修正值表的图。
图10是表示变换系数修正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1A~11C是表示变换系数的修正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变换系数修正部的另一配置的图。
图13是表示修正值表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变换系数修正部的另一操作的流程图。
图15A和15B是表示变换系数的另一修正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变换系数修正部的另一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计算机的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以下面的顺序进行描述。
1.图像编码装置的配置与操作
2.图像解码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3.图像解码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4.当使用计算机进行图像解码时的配置与操作
1.图像编码装置的配置与操作
图像编码装置的配置
图1是表示图像编码装置的配置的框图。图像编码装置10的颜色转换部11将从任意颜色空间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到特定颜色空间。颜色转换部11将例如R、G和B的图像数据转换为Y、Cb、Cr等的图像数据。此外,颜色转换部11可以根据需要设于图像编码装置10中。
正交变换部12将经颜色转换部11转换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像素值从空间坐标系变换到频率坐标系,从而输出变换系数。正交变换部12输出通过例如进行小波变换(DWT)、离散余弦变换(DCT)、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等得到的变换系数。
量化部13对从正交变换部12输出的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并输出该量化后的系数。然而,量化部13对于图像编码装置10并非是必需的。
系数位建模部14对由量化部13量化后的变换系数进行变换处理,以便在熵编码部15中高效地进行编码。系数位建模部14例如进行诸如分解等的位建模,以建模到锯齿扫描或JPEG2000的3个通道中。
熵编码部15对由系数位建模部14处理过的数据进行熵编码。
后量化部16对在熵编码中得到的位流进行后量化(“截断”)。后量化是用于将在位流达到目标数据量之后出现的后续数据进行截断的位平面截断处理。因此,可以将从后量化部16输出的位流抑制到期望的数据量。头信息产生部17产生头信息(header information),并输出该头信息以及从后量化部16输出的位流。
图像编码装置的操作
接下来描述图像编码装置10的操作,其中,例如在正交变换部12中进行小波变换,从而在系数位建模部14中进行位平面展开。为了便于解释,假设未设有量化部13。
当进行小波变换时,正交变换部12配置为使用滤波器组。滤波器组通常配置为使用例如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正交变换部12通过使用滤波器组进行过滤操作以产生小波变换系数。图2表示当小波被分割到第二级时的子带。由于图像能量多数集中在小波变换中的低通成分,故通常采用配置为重复低通成分的变换的装置,诸如图2所示的直到第二级的最低通子带LL2、低高通子带LH2、高低通子带HL2以及最高通子带HH2。
当小波变换的级数设为“2”时,如图2所示,产生总共七个子带,即直到第二级的最低通子带LL2、低高通子带LH2、高低通子带HL2、最高通子带HH2,以及第一级的低高通子带LH1、高低通子带HL1以及最高通子带HH1。
系数位建模部14将变换系数分割成预定大小的代码块,并在位平面上展开每个变换系数。代码块的横与纵大小是2的4次方到256次方,且通常使用的维数为32×32、64×64、128×32等。
图3是用于解释位平面的图。图3(A)假设例如由总共十六个变换系数、即一个代码块中的四纵与四横变换系数构成。在所述十六个变换系数中,最大的绝对值是13,且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时为1101。系数位建模部14依次将变换系数的绝对值切片为从最低有效位(LSB)到最高有效位(MSB)的每个位,从而产生对应于每个样本的绝对值位平面。这里,当变换系数与图3(A)所示的相同时,会产生如图3(B)所示的四个绝对值位平面。此外,系数位建模部14产生如图3(C)所示的表示变换系数的符号的符号位平面。
即,当变换系数以例如n位有符号的二进制形式表示时,从0位到n-2位表示从LSB到MSB的每个位,且其余一位表示符号。因此,这种情况下,系数位建模部14产生(n-1)个绝对值位平面与一个符号位平面。
接下来,系数位建模部14基于三个编码通道从MSB侧的绝对值位平面开始依次对代码块进行编码。所述三个编码通道包括称为重要性传播通道、幅值细化通道以及清除通道的编码通道。
重要性传播通道是针对在重要系数附近存在的不重要系数的编码。幅值细化通道编码是针对重要系数的编码。清除通道是针对重要性传播通道或幅值细化通道的系数中未包括的系数的编码。此外,“重要”表示确定为非“0”的状态。
三个编码通道构成为使得MSB侧的位平面最初由清除通道编码。随后,朝着LSB,对每个位平面上的编码依次由重要性传播通道、幅值细化通道以及清除通道完成。而且,当在位平面中首次出现“1”时,进行极性位编码。从MSB侧实际上首次出现“1”的位平面的数目被写入头信息,且对所有开始为零的位平面不进行编码。
熵编码部15对系数位建模部14中得到的0/1值(二进制判定)进行熵编码。在熵编码部15中,通过使用例如称为MQ编码的算术代码,对二进制判定的代码串无失真地进行压缩从而产生位流。
后量化部16对熵编码中得到的位流进行后量化,并对位流达到目标数据量之后的后续数据进行截断。这里,当位流达到目标数据量时,后量化部16检测编码通道的端点,并使用最初被检测为位平面截断位置的编码通道的端点截断后续位流。因此,可以将位流的数据量抑制到目标数据量。
头信息产生部17产生头信息,所述头信息表示代码块内的编码通道的个数以及位流的数据长度、位平面截断位置等,将该信息添加到从后量化部16输出的位流中,并将该信息作为编码流输出。而且,在头信息中,也可以包括颜色成分信息或者频率成分信息等,所述颜色成分信息表示由编码流表示的变换系数对应于哪个颜色成分系数,所述频率成分信息表示其对应于哪个频率成分系数(哪个子带系数)。
2.图像解码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像解码装置的配置
图4是表示图像解码装置的配置的框图。图像解码装置20的头信息分析部21将被添加到从图像编码装置10输出的编码流中的头信息提取出来,对该头信息进行分析,并获取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信息。此外,头信息分析部21获取表示编码流的变换系数对应于哪个颜色成分系数的信息,以及获取表示编码流的变换系数对应于哪个频率成分系数的信息等。而且,头信息分析部21将获取的信息经由熵解码部22等或从头信息分析部21提供给变换系数修正部24。
熵解码部22与位建模解码部23是对编码流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得变换系数的解码处理部。熵解码部22进行与熵编码部15中进行的编码对应的解码。该熵解码部22对从头信息分析部21提供的编码流进行解码,并将通过解码得到的数据提供给位建模解码部23。
位建模解码部23负责进行与系数位建模部14的编码对应的解码。位建模解码部23针对从熵解码部22输出的数据基于位平面进行解码,以求出变换系数。
变换系数修正部24用于对从位建模解码部23输出的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处理,以便降低由于图像编码装置10的后量化部16中进行的位平面截断造成的不利效果。
逆量化部25进行与量化部13中进行的量化对应的逆量化。逆量化部25将在量化部13中进行量化时的量化步长乘以从变换系数修正部24输出的变换系数,以进行逆量化处理。同时,当图像编码装置10未设有量化部13且不进行量化时,设置逆量化部25进行逆量化也就不必要了。
逆正交变换部26进行对应于正交变换部12的正交变换的逆正交变换。逆正交变换部26使用从逆量化部25提供的变换系数进行逆正交变换,并产生图像数据。此外,当未设有逆量化部25时,逆正交变换部26使用从变换系数修正部24输出的变换系数进行逆正交变换,并产生图像数据。
逆颜色转换部27将逆正交变换部26中得到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期望的颜色空间的图像数据。例如,当颜色转换部11将R、G和B的图像数据转换为Y、Cb和Cr的图像数据,且在图像解码装置20中输出与输入到图像编码装置10中的图像数据相同的颜色空间的图像数据时,逆颜色转换部27将Y、Cb和Cr的图像数据转换为R、G和B的图像数据,并随后输出图像数据。此外,逆颜色转换部27可将Y、Cb和Cr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根据连接于图像解码装置20的设备的颜色空间的图像数据,并随后输出图像数据。在如上述构成的图像解码装置20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关注正交变换部12中得到的变换系数的偏差,并将在后量化部16中截断的值修正为统计上优化的值。与根据相关技术的方法相比,即与将随机数添加到变换系数或将噪声包括于解码图像数据中的方法相比,通过进行该修正,变换系数修正部24可以更稳定地抑制重现图像中出现的不协调感或混乱感。
图5表示自然图像中变换系数的分布。当变换系数的绝对值可以表示为4位时,除了“0”以外,变换系数的绝对值的出现频率单调减小。因此,在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以及第四位的每个位中,呈现“0”的区间的出现频率高于呈现“1”的区间的出现频率。即,作为每个位置的位,“0”比“1”产生得更频繁。
例如,在第四位的情况中,呈现“0”的区间的出现频率等于从变换系数的绝对值为“0”时的出现频率到绝对值为“7”时的出现频率的总和。而且,呈现“1”的区间的出现频率等于从变换系数的绝对值为“8”时的出现频率到绝对值为“15”时的出现频率的总和。这里,呈现“0”的区间的出现频率高于呈现“1”的区间的出现频率,且在第四位中容易呈现“0”。
从上述可以看出,由于每个位中“0”与“1”的出现频率中出现偏差,在任意截断位置被截断的值都趋于小于由截断位置确定的可表示的值的平均值。例如,当在从LSB侧的第四位置“4”截断时,截断系数值的出现频率的分布通常与图6相同,且截断值的平均值小于“4”并接近于“3”,“3”是可表示的值的平均值。当存在该偏差时,使用“3”而不是“4”作为修正值会使由后量化进行的量化误差的平均值变小。
因此,凭借基于这些偏差预备的修正值表,变换系数修正部24通过使用预备的修正值表确定用于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的统计上优化的修正值。在准备修正值表时,当在图像编码装置10中已对多个学习用图像数据进行编码时,对在后量化部16中被截断的值进行统计处理,以确定优化修正值。具体地,找出后量化部16中被截断的值的分布并存储为代表该分布的中央值。作为代表该分布的中央值,例如可以使用平均值。此外,对于代表该分布的中央值,可以使用模值或中央值作为修正值。
图7表示变换系数修正部24的配置。变换系数修正部24的重要系数检测部241检测从位建模解码部23输出的变换系数是否重要,换言之,检测变换系数是否非“0”,并将检测的结果输出到修正值获取部242。
修正值获取部242基于从头信息分析部21提供的位平面截断位置信息以及从重要系数检测部241输出的检测结果获取修正值。修正值获取部242从修正值表243获取对应于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修正值,并将该修正值设为在重要系数检测部241中被判断为重要的系数的修正值。此外,修正值准备部242将重要系数检测部241中被判断为不重要的系数的修正值设为“0”。
当从修正值获取部242表示出位平面截断位置时,修正值表243唯一地输出对应于该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修正值。
系数修正处理部244将在修正值获取部242中获取的修正值加到从位建模解码部23提供的变换系数上,以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变换系数输出到逆正交变换部26。
接下来,描述变换系数修正部24的操作。在下面描述中,对图8(B)的变换系数进行修正,所述的图8(B)的变换系数对应于图8(A)所示的已进行过截断的变换系数。例如,当截断之前的变换系数为“52、242、12、3、98、105”,且位平面截断位置为“5、5、3、3、3、4”时,截断之后但在修正之前的变换系数变成“48、240、12、0、96、104”。
变换系数修正部24的修正值表243表示每个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优化修正值。这些优化修正值是当已对多个学习用图像数据进行编码时,通过对为每个位平面截断位置而截断的值进行统计处理而设定的值。图9表示修正值表243。当位平面截断位置为例如“10”、“9”、“8”、...、“1”时,修正值表243输出修正值“148”、“91”、“52”、...、“0”。
图10是表示变换系数修正部24的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T1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对变换系数与位平面截断位置进行输入。变换系数修正部24基于从头信息分析部21提供的位平面截断位置信息,为从位建模解码部23提供的变换系数提供位平面截断位置,并通过使用变换系数与用于每个系数的位平面截断位置前进到步骤ST2。
在步骤ST2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判断变换系数是否大于“0”。当变换系数大于“0”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前进到步骤ST3,反之,当变换系数为“0”时前进到步骤ST4。
在步骤ST3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从修正值表获取修正值。变换系数修正部24从修正值表243获取对应于位平面截断位置信息的修正值,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5。
在步骤ST4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将修正值设置为“0”,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5。
在步骤ST5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使用修正值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变换系数修正部24将步骤ST3或步骤ST4中获取的修正值添加到变换系数上,并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6。
在步骤ST6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判断所有变换系数的修正是否结束。当所有变换系数的修正未结束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返回步骤ST1,并对新的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当所有变换系数的修正已结束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结束变换系数的修正操作。
因此,如图11(A)所示,当变换系数为“48、240、12、0、96、104”,且位平面截断位置为“5、5、3、3、3、4”时,从修正值表输出的修正值变成“7、7、2、2、2、3”。此外,当变换系数为“0”时,修正值变成“0”。因此,如图11(B)所示,待加到变换系数“48、240、12、0、96、104”的修正值变成“7、7、2、0、2、3”,且修正之后的变换系数变成变换系数“55、247、14、0、98、107”。
同时,图11(C)表示通过根据相关技术的方法进行变换系数的修正的情况,在所述相关技术的方法中,可由截断位的数目表示的数值的大致中央值设为截断位所表示的值。例如,当仅截断位范围的最高有效位设为“1”时,可由截断位的数目表示的数值的大致中央值为如图所示。这种情况下,修正之后的变换系数变成“56、248、14、0、98、108”。
如上所述,凭借存储在修正值表中的通过对由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系数值进行统计处理所预备的修正值,通过从修正值表中读取对应于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修正值而得到修正值。通过使用以此方式得到的修正值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可以将变换系数修正到比以往更优化的值。例如,和如图11(C)所示的修正之后的变换系数相比,如图11(B)所示的修正之后的变换系数的值更接近于如图8(A)所示的位平面截断之前的变换系数,从而使得变换系数可以修正到比以往更优化的值。因此,可以稳定地抑制由于位平面截断造成的图像中出现的不协调感或混乱感。
3.图像解码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然而,尽管上述变换系数修正部24通过对根据位平面截断位置截断的值进行统计处理确定了优化修正值,然而截断值的分布随着输入的变换系数的特征而变化,输入的变换系数的特征例如是有效位的位置、颜色成分信息、频率信息等。这里,有效位的位置是当从期望的变换系数的MSB(最高有效位)向该变换系数的LSB(最低有效位)扫描时呈现第一有效位“1”的位的位置。
这里,当自然图像的图像数据在图像编码装置10中编码时,在后量化部16中的截断值中,当有效位位置从MSB侧向LSB侧移动时容易呈现截断位“0”,且“0”与“1”之间的出现频率的差异变宽且偏差变大。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关注于截断值的分布因上下文而不同的事实,所述上下文是变换系数的特征,且使用位平面截断位置的同时还使用上下文(例如,任一有效位位置、颜色成分信息、频率信息等或其组合)。以下,描述使用有效位位置的情况。
图12表示作为变换系数修正部的另一配置的变换系数修正部24a的配置,变换系数修正部24a使用上下文以及位平面截断位置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
变换系数修正部24a的重要系数检测部241检测从位建模解码部23提供的变换系数是否重要,换言之,检测变换系数是否非“0”,并将检测结果输出到修正值获取部246。
有效位检测部245检测从位建模解码部23提供的变换系数的有效位位置,并输出检测结果。
修正值获取部246基于从头信息分析部21提供的位平面截断位置信息、从重要系数检测部241输出的检测结果以及从有效位检测部245输出的检测结果获取修正值。修正值获取部246从修正值表247获取对应于位平面截断位置与有效位位置的修正值,并将该修正值设置为在重要系数检测部241中判断为重要的系数的修正值。此外,修正值获取部246将重要系数检测部241中判断为不重要的系数的修正值设置为“0”。
当从修正值获取部246表示出位平面截断位置与有效位位置时,修正值表247唯一地输出对应于位平面截断位置与有效位位置的修正值。
系数修正处理部248通过将在修正值获取部246中获取的修正值加到从位建模解码部23提供的变换系数上,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并将修正之后的变换系数输出到逆正交变换部26。
接下来,描述变换系数修正部24a的操作。在下面描述中,对图8(B)的变换系数进行修正,所述图8(B)的变换系数对应于图8(A)所示的已进行过截断的变换系数。例如,当截断之前的变换系数为“52、242、12、3、98、105”,且位平面截断位置为“5、5、3、3、3、4”时,截断之后但在修正之前的变换系数变成“48、240、12、0、96、104”。
当对多个学习用图像数据进行编码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的修正值表247对用于每个位平面截断位置的截断值进行统计处理,并表示出由该统计处理为每个位平面截断位置设置的优化修正值。图13表示修正值表247的另一示例。修正值表247这样构成,即能够从位平面截断位置及有效位位置指定修正值。例如,当位平面截断位置为“10”,且有效位位置为“9、8、7、6、5、4、3、2、1”时,修正值变成“148、0、0、0、0、0、0、0、0”。此外,当位平面截断位置为“9”,且有效位位置为“9、8、7、6、5、4、3、2、1”时,修正值变成“95、90、-、-、-、-、-、-、-”。类似地,根据位平面截断位置与有效位位置而设置修正值。当位平面截断位置为“1”,且有效位位置为“9、8、7、6、5、4、3、2、1”时,修正值变成“0、0、0、0、0、0、0、0、0”。同时,图13中的“-”表示对应的情况不存在。
图14是表示变换系数修正部24a的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T11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对变换系数与位平面截断位置进行输入。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基于从头信息分析部21提供的位平面截断位置信息确定从位建模解码部23提供的变换系数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并随后通过使用该变换系数与用于每个系数的位平面截断位置前进到步骤ST12。
在步骤ST12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判断变换系数是否大于“0”。在变换系数大于“0”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前进到步骤ST13,反之,当变换系数等于“0”时前进到步骤ST15。
在步骤ST13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对有效位位置进行检测。通过从MSB侧扫描变换系数,变换系数修正部24a检测首次呈现“1”的位的位置,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14。
在步骤ST14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从修正值表获取修正值。变换系数修正部24a从修正值表247获取对应于位平面截断位置与有效位位置的修正值,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16。
在步骤ST15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将修正值设为“0”,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16。
在步骤ST16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使用修正值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通过将步骤ST14或步骤ST15中获取的修正值加到变换系数上,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17。
在步骤ST17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判断所有变换系数的修正是否结束。当所有变换系数的修正未结束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a返回步骤ST11,并对新变换系数进行修正。此外,当所有变换系数的修正已结束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a结束变换系数的修正操作。
因此,如图15(A)所示,当变换系数为“48、240、12、0、96、104”、位平面截断位置为“5、5、3、3、3、4”且有效位位置为“6、8、4、无有效位位置、7、7”时,从修正值表输出的修正值分别为“6、7、1、无修正值、2、3”。此外,当变换系数等于“0”时,修正值变成“0”。因此,待加到变换系数“48、240、12、0、96、104”的修正值变成“6、7、1、0、2、3”,且修正之后的变换系数变成如图15(B)所示的变换系数“54、247、13、0、98、107”。
从上述可以看出,通过根据有效位位置以及位平面截断位置获取修正值,与基于位平面截断位置获取修正值相比,可以将变换系数修正到更优化的值。此外,可以稳定地抑制由位平面截断造成的重现图像中出现的不协调感或混乱感。
此外,当使用其它上下文以及位平面截断位置与有效位位置时,通过使用能够从位平面截断位置、有效位位置以及其它上下文指定修正值的修正值表,可完成图16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T21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对变换系数与位平面截断位置进行输入。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基于从头信息分析部21提供的位平面截断位置信息确定从位建模解码部23提供的变换系数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此外,变换系数修正部24a通过使用变换系数以及用于每个系数的位平面截断位置前进到步骤ST22。
在步骤ST22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判断变换系数是否大于“0”。在变换系数大于“0”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前进到步骤ST23,反之,当变换系数等于“0”时前进到步骤ST26。
在步骤ST23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对有效位位置进行检测。通过从MSB侧扫描变换系数,变换系数修正部24a检测首次呈现“1”的位的位置,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24。
在步骤ST24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对上下文进行选择。变换系数修正部24a选择表示变换系数对应于哪个颜色成分系数的颜色成分信息,或选择表示变换系数对应于哪个频率成分系数的频率信息,作为包括位平面截断位置在内所使用的上下文,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25。可预先设置使用哪个上下文,并能够由用户进行选择。
在步骤ST25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从修正值表获取修正值。变换系数修正部24a从修正值表247获取位平面截断位置、有效位位置以及对应于步骤ST24中选择的上下文的修正值,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27。
在步骤ST26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将修正值设为“0”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27。
在步骤ST27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使用修正值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变换系数修正部24a通过将步骤ST25或步骤ST26中获取的修正值加到变换系数上,对变换系数进行修正,并随后前进到步骤ST28。
在步骤ST28中,变换系数修正部24a判断所有变换系数的修正是否结束。当所有变换系数的修正未结束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a返回步骤ST21,并对新变换系数进行修正。此外,当所有变换系数的修正已结束时,变换系数修正部24a结束变换系数的修正操作。
当进行所述处理时,可以为每个颜色成分或为每个频率成分对变换系数进行更好的修正。
同时,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一系列处理可由硬件、软件或其组合进行。当以软件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将程序安装于作为专用硬件的一部分的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中,以记录于存储器上的处理顺序执行程序,或通过将程序安装于能够进行各种处理的通用计算机中来执行程序。
4.当使用计算机进行图像解码时的配置与操作
图17是表示通过程序进行一系列上述处理的计算机的配置的框图。
计算机50包括信息处理装置51、通过信息处理装置51与总线52所连接的存储装置53、一个以上记录与重现装置54以及用户界面部55,所述户界面部55配置为鼠标或键盘等,以便于用户对这些装置进行操作和输入,计算机50还是通过已安装的程序借以进行如上所述的图像解码处理的系统。
信息处理装置51可在存储装置53中存储编码数据,或在存储装置53中存储解码图像数据(运动图片内容),或通过使用记录与重现装置54在记录介质中记录编码数据或解码图像数据,所述编码数据是通过对存储于配置为HDD等的存储装置53中的运动图片(motion picture)内容进行编码得到的,所述解码图像数据是通过对存储于存储装置53中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的。此外,信息处理装置51配置为能够将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运动图片内容合并到存储装置53中。这种情况下,信息处理器件51可对运动图片内容进行编码。
信息处理装置51包括微处理器511、GPU(图形处理单元)512、XDR(极限数据率)-RAM513、桥514、HDD515、通信接口(I/F)516以及声音输入与输出编码解码器517。
GPU512经由总线521连接于微处理器511。XDR-RAM513经由总线522连接于微处理器511。桥514经由专用总线连接于微处理器511的I/O控制器5114。
HDD515、USB接口516以及声音输入与输出编码解码器517也连接于桥514。扬声器61连接于该声音输入与输出编码解码器517。此外,显示器62连接于GPU512。
用户界面部55、记录与重现装置54以及操作控制器56经由PCI总线52也连接于桥514。
用户界面部55接收用户的操作与输入,并将表示用户的操作与输入的内容的信号经由PCI总线52与桥514提供给微处理器511。存储装置53以及记录与重现装置54配置为能够记录或再现预定数据。
如有需要,驱动器57连接于PCI总线52,且诸如磁盘、光盘、光磁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的可移除介质58恰当地安装于驱动器57上。根据需要,从这些介质读取的计算机程序安装在HDD515中。
微处理器511是主CPU核5111、经由内部总线5115连接于主CPU核5111的多个子CPU核5112-1~5112-8、存储器控制器5113以及I/O控制器5114集成于一个芯片上的多核配置。主CPU核5111负责执行诸如OS(操作系统)的基本程序。子CPU核5112-1~5112-8例如为R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型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控制器5113例如负责对XDR-RAM513进行存储控制。I/O控制器5114负责以桥514管理数据的输入/输出。
当启动时,微处理器511读取存储于HDD515中的必要的应用程序,基于存储于HDD515中的控制程序在XDR-RAM513中展开所述应用程序,并此后基于应用程序与操作员的操作进行基本的控制处理。
此外,微处理器511例如通过执行软件实现上述图像编码处理或图像解码处理。因此,微处理器可将作为编码结果得到的编码流经由桥514提供给HDD515以存储所述编码流,或将作为解码结果得到的运动图像内容的重现视频进行数据传输到GPU512,从而在显示器62上显示重现视频。
尽管使用微处理器511中的每个CPU核的方法是任意的,例如,主CPU核5111可进行关于图像编码处理或图像解码处理的控制的处理,并可使八个子CPU核5112-1~5112-8并行地同时执行下述的每个处理,所述每个处理例如有小波变换、系数重新整理、熵编码、熵解码、小波逆变换、量化以及逆量化。这种情况下,当主CPU核5111以线路码组(lineblock)(区块)为单位将处理分配到关于八个子CPU核5112-1~5112-8的每一个时,以线路码组为单位并行地同时进行图像编码处理或图像解码处理。换言之,通过提高图像编码处理或图像解码处理的效率,可以缩短整个处理的延时,并还可以减少负载、处理时间以及处理所需的存储容量。当然,每个处理可以由该方法以外的其它方法进行。而且,例如微处理器511的八个子CPU核5112-1~5112-8中的一部分可以进行编码处理,而其它一部分可并行地同时进行解码处理。
而且,主CPU核5111还进行由子CPU核完成的处理以外的其他处理。例如,主CPU核5111接收从用户界面部55或操作控制器56经由桥514提供的指令,并响应于该指令进行各种处理。
在激活显示于显示器62上的运动图片内容的重现视频时,GPU512进行涉及纹理附件(texture attachment)等的最终渲染处理。此外,GPU512这样构成,即同时在显示器62上显示运动图片内容的多个重现视频以及静止图片内容的静止图像时,进行坐标变换计算处理,或进行用于运动图片内容的重现视频与静止图片内容的静止图像等的扩展与缩减处理,从而降低微处理器511的处理负担。
该GPU512随着微处理器511的控制,针对所提供的运动图片内容的视频数据或静止图片内容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信号处理,并将作为结果得到的视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发送到显示器62,从而使图像显示于显示器62上。
当通过软件进行上述一系列处理时,构成软件的程序从网络或记录介质安装。该程序可预先记录于用作记录介质的例如硬盘或ROM(只读存储器)中。或者,程序可暂时地或永久地存储(记录)于诸如软盘、CD-ROM(只读光盘)、MO(磁光)盘、DVD(数字式多用盘)、磁盘以及半导体存储器等可移除记录介质中。所述可移除记录介质可作为所谓的套装软件提供。
包括从如上所述的可移除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中在内,程序可从下载网站无线地传输到计算机,或通过使用网线经由LAN(局域网)或称为因特网的网络传输到计算机。同时,计算机接收以此方式传输的程序,并随后允许程序安装于诸如内部硬盘的记录介质中。
在上面描述中,尽管描述了微处理器511中嵌入有八个子CPU核的配置,然而不限于此,子CPU核的数目是任意的。而且,微处理器511可以由单核(一个核)构成。此外,取代微处理器511,可以使用多个CPU,且还可使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
本发明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此处所述的实施方式。为了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对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化或替代等。即,可以参考权利要求书以便确定本发明的主旨。

Claims (6)

1.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其包括:
信息获取部,其用于从通过对由图像数据的频率转换所得到的变换系数进行位平面编码处理所产生的编码流中,获取所述编码流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信息;
解码处理部,其用于对所述编码流进行解码处理并产生变换系数;
重要系数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述解码处理部中所产生的所述变换系数是否重要;
修正值获取部,其用于从修正值表中获取在所述重要系数检测部中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中的所述位平面截断位置所对应的修正值,在所述修正值表中为每个所述位平面截断位置存储有通过对由所述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系数值进行统计处理所预备的修正值;以及
系数修正处理部,其使用在所述修正值获取部中所获取的所述修正值,仅对在所述重要系数检测部中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进行系数修正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解码装置,其中,在所述修正值表中为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特征的每个上下文存储有所述修正值,以及
其中,所述修正值获取部从所述修正值表中获取对应于所述位平面截断位置与所述上下文的修正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解码装置,其中,所述上下文是所述变换系数的有效位位置,
其中,所述图像解码装置还设有有效位检测部,所述有效位检测部用于检测在所述解码处理部中得到的所述变换系数的有效位位置,以及
其中,所述修正值获取部通过使用在所述有效位检测部中检测到的所述有效位位置来获取所述修正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解码装置,其中,所述上下文是表示所述变换系数对应于哪个颜色成分系数的颜色成分信息以及表示所述变换系数对应于哪个频率成分系数的频率成分信息的任一个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信息获取部从所述编码流中获取所述颜色成分信息或所述频率成分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修正值获取部通过使用在所述信息获取部中获取的所述颜色成分信息或所述频率成分信息来获取所述修正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解码装置,其中,在所述修正值表中为每个位平面截断位置存储有中央值,所述中央值代表由所述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所述系数值的分布。
6.一种图像解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从通过对由图像数据的频率转换所得到的变换系数进行位平面编码处理所产生的编码流中,由信息获取部获取所述编码流中的位平面截断位置的信息;
由解码处理部对所述编码流进行解码处理并产生变换系数;
由重要系数检测部检测所述解码处理部中所产生的所述变换系数是否重要;
由修正值获取部从修正值表中获取在所述重要系数检测部中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中的所述位平面截断位置所对应的修正值,在所述修正值表中为每个位平面截断位置存储有通过对所述位平面截断所截断的系数值进行统计处理所预备的修正值;以及
由系数修正处理部使用在所述修正值获取部中获取的修正值,仅对在所述重要系数检测部中被检测为重要的变换系数进行系数修正处理。
CN2009102110895A 2008-11-11 2009-11-11 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2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88604A JP5151919B2 (ja) 2008-11-11 2008-11-11 画像復号化装置と画像復号化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288604 2008-1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2309A CN101742309A (zh) 2010-06-16
CN101742309B true CN101742309B (zh) 2012-10-10

Family

ID=42165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08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2309B (zh) 2008-11-11 2009-11-11 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06542B2 (zh)
JP (1) JP5151919B2 (zh)
CN (1) CN101742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7125B2 (ja) * 2011-01-21 2015-1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AU2012278484B2 (en) 2011-07-01 2016-05-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tropy encoding using hierarchical data uni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CN103096062A (zh) * 2011-11-01 2013-05-08 珠海扬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算术解码方法
US9836433B1 (en) * 2012-04-02 2017-12-05 Rockwell Collins, Inc. Image processing using multiprocessor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WO2014021837A1 (en) 2012-07-31 2014-02-06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Entropy coding and decoding using polar codes
US20140072027A1 (en) 2012-09-12 2014-03-13 Ati Technologies Ulc System for video compression
US10841585B2 (en) 2016-03-10 2020-11-17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645386B1 (en) * 2019-01-03 2020-05-05 Sony Corporation Embedded codec circuitry for multiple reconstruction points based quantization
WO2021077178A1 (en) * 2019-10-25 2021-04-29 Kakadu R & D Pt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lexity control in high throughput jpeg 2000 (htj2k) encod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66969A1 (en) * 2004-02-23 2005-08-24 Sony Corporation Image encoder, image encoding method, image decoder, and image decoding method
CN1677438A (zh) * 2004-03-31 2005-10-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数据码流中隐藏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92303A (zh) * 2006-11-24 2008-06-04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Jpeg2000标准的高速比特平面解码方法及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4469A (en) * 1991-10-31 1995-05-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tion video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multiresolution features
US6549672B1 (en) * 1999-06-29 2003-04-1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y of encoded data using central value
US6885395B1 (en) * 2000-05-26 2005-04-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Selectively adjusting the resolution levels or the quality levels of digital images stored in a digital camera memory
JP3702778B2 (ja) 2000-11-27 2005-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204357A (ja) 2000-12-28 2002-07-19 Nikon Corp 画像復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3230141A (ja) * 2002-02-04 2003-08-15 Sony Corp 画像圧縮装置と画像圧縮方法、並びにその画像伸張装置と画像伸張方法
AU2003213439A1 (en) * 2002-03-08 2003-09-22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Digital signal encoding method, decoding method, encoding device, decoding device, digital signal encoding program, and decoding program
JP2004260539A (ja) 2003-02-26 2004-09-1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画像復号化装置及び画像復号化プログラム
KR20070083677A (ko) * 2004-09-14 2007-08-24 개리 데모스 고품질 광역 다중-레이어 이미지 압축 코딩 시스템
JP4737711B2 (ja) * 2005-03-23 2011-08-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復号化装置、逆量子化方法、分布決定方法及びこのプログラム
JP4764749B2 (ja) * 2006-03-16 2011-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復号装置、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方法、及び、画像符号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66969A1 (en) * 2004-02-23 2005-08-24 Sony Corporation Image encoder, image encoding method, image decoder, and image decoding method
CN1677438A (zh) * 2004-03-31 2005-10-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数据码流中隐藏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92303A (zh) * 2006-11-24 2008-06-04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Jpeg2000标准的高速比特平面解码方法及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89441A 2003.10.10
JP特开2003-304405A 2003.10.2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06542B2 (en) 2013-03-26
JP2010118729A (ja) 2010-05-27
JP5151919B2 (ja) 2013-02-27
CN101742309A (zh) 2010-06-16
US20100119167A1 (en) 2010-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2309B (zh) 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
CN101273639B (zh) 多维数字信号的滤波方法和设备及相关编解码方法和设备
JP4208900B2 (ja) 復号方法及び復号装置
US6879727B2 (en) Decoding bit-plane-encoded data using different image quality for display
US6101279A (en) Image compression system using block transforms and tree-type coefficient truncation
US63471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 video sequence us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transforms
KR100415878B1 (ko) 화상 부호화 방법 및 화상 복호 방법
US6560369B1 (en) Conversion of wavelet coded formats depending on input and output buffer capacities
JP4545980B2 (ja) 符号化装置及び符号化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US5719961A (en) Adaptive technique for encoder and decoder signal transformation
JP2016226001A (ja) デコーダおよび復号方法
JP2000032461A (ja) 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復号方法及び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JPH08294119A (ja) 画像符号化/復号化装置
US5893100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e ordered coding of sparse data sets
US898927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ding a multi dimensional digital signal comprising original samples to form coded stream
JP2745300B2 (ja) 画像データの直交変換符号化方法
JPH1133161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H1188183A (ja) ウェーブレット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ウェーブレット逆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並びに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並びに画像復号化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AU7400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erarchical encoding or decoding video images
JP5412901B2 (ja) 復号化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復号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U736469B2 (en) An image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lized decoding at multiple resolutions
JP2003230139A (ja) 画像圧縮装置と画像圧縮方法、並びにその画像伸張装置と画像伸張方法
JP2001251623A (ja)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システム、それら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9194887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H067673B2 (ja) 画像デ−タの直交変換符号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