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3894A - 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及其模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及其模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3894A
CN101733894A CN 200810181152 CN200810181152A CN101733894A CN 101733894 A CN101733894 A CN 101733894A CN 200810181152 CN200810181152 CN 200810181152 CN 200810181152 A CN200810181152 A CN 200810181152A CN 101733894 A CN101733894 A CN 101733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rmule
nib
mould chamber
volum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811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3894B (zh
Inventor
陈法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8101811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3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3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3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3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38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及其模制装置,其主要的技术特征在于,将用以模制初胚的单一初胚模室,予以分成二或以上的不同空间,并对相异空间先后地实施注料程序,以藉由单一初胚模室即得完成诸如具密度差、色差、硬度差或其类似状态的复区初胚胚体。

Description

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及其模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高分子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及其模制装置。
背景技术
按,于习知技术,在中国第200610083257.3号「高分子胚体的复区成型加工方法」发明专利中,揭露将如双色、双密度或其类似物的复区高分子初胚胚体,将不同色区或密度区分别于不同的初胚模室中成形为初胚的单区区块后,再予以并合而组成一完整的复区初胚胚体;究其具体的技术内容,由于其将异区的初胚区块于不同模室中模制成形,因此,其所凭借的模具类型即为呈上下叠接的三层模片型模具,并于各层模片的相向接合端面间分别形成所需的初胚单区模室,是以,纵是习知技术内容确可达到提供复区初胚胚体的目的与功效,其于产业上的利用性仍仅能局限于适用三层模具的特定制程。
而发明人前所揭露的中国第200710087299.9号「减低胚料温降的高分子胚料填模方法」,由于其初胚模制机构并未被固定于特定单一位置上,而可沿多模站的排列方向位移作动,是以,首揭的胚体加工方法并不适于此等移动式的填模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用以将由如多色、多密度或其类似组成所构成的复区初胚胚体于单一初胚模室中模制成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适合应用于多数成形物模制站的移动式填模程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将用以模制初胚的单一初胚模室,予以分成二或以上的不同空间,并对相异空间先后地实施注料程序,以藉由单一初胚模室即得完成诸如具密度差、色差、硬度差或其类似状态的复区初胚胚体;而所凭据者乃系下述的步骤:
a、取用一模具;该模具具有一初胚模室,系提供与所拟模制的初胚形状相同的完整模室空间;
b、使该模具位于合模状态,并以一模块填入该初胚模室中,以占据该初胚模室完整空间的一部;
c、将第一组成的高分子原料注入该初胚模室未受该模块所占据的他部空间中,并受模制成形为第一区块;
d、移动该模块,以释放该模块所占据的一部初胚模室空间;
e、将第二组成的高分子原料注入该初胚模室的一部空间中,并受模制而成形为与该第一区块连接的第二区块;
f、开启模具,取出由彼此相互连接的第一、第二区块所构成的复区初胚胚体。
其中,在该c步骤中,在注料完成前,被注入的第一组成高分子原料的体积小于该初胚模室的他部空间容积,并于注料完成后,缩小该初胚模室的他部空间容积至等于该所注入的第一组成高分子原料体积。
其中,在该e步骤中,被注入的第二组成高分子原料的体积等于该初胚模室一部空间的容积。
其中,各该不同组成的高分子原料以射出注入该初胚模室的对应空间中,并使该c步骤所需的射出压力小于该e步骤所需的射出压力。
其中,在该e步骤中,在注料完成前,被注入的第二组成高分子原料的体积小于该初胚模室的一部空间容积,并于注料完成后,缩小该初胚模室的一部空间容积至等于该所注入的第二组成高分子原料体积。
其中,在该e步骤中,该第二组成的高分子原料以低压射出注入该初胚模室空间的一部中。
一种初胚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模具组,具有一板状的外模,一预定形状的模孔,贯设于该外模的上下两侧端面间,一外围轮廓形状与该模孔形状相仿的内模,以沿该模孔孔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自该模孔的下方孔口滑设于该模孔中,藉由该内模使该模孔形成一上方透空的容纳空间;
一第一注料组,具有一第一合模座,用以叠接于该模具组上方,一体积小于该模孔容积的模块,滑设于该第一合模座上,底端并可突伸于该第一合模座的下侧座面下方;
一第二注料组,具有一第二合模座,用以叠接于该模具组上方;
一移动机构,用以使该模具组于各该第一、第二注料组间往复位移;
藉此,当该模具组被移动至该第一注料组下方,并使该外模顶面与该第一合模座叠接密合时,系封闭由该内模及模孔所形成容纳空间的上方开口,以形成一封闭的初胚模室空间,且该模块并伸入该模孔中,以占据该初胚模室空间的一部。
一种初胚模制装置的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板状外模;
一预定形状的模孔,贯设于该外模的上下两侧端面间;
一外围轮廓形状与该模孔形状相仿的内模部,以沿该模孔孔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自该模孔的下方孔口滑设于该模孔中,藉由该内模部使该模孔形成一上方透空的容纳空间;该内模部具有一模块,用以占据该模孔的一部,一压模,与该模块并置,形状与该模孔未受该模块占据的他部形状相仿;
一驱动部,设于该内模组下方,具有一第一驱动件,以出力端带动该压模沿该模孔的孔轴方向于该模孔中位移作动,一第二驱动件,以出力端带动该模块于该模孔中沿孔轴方向位移作动。
以下,兹举本发明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步骤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藉由一初胚模制装置10予以实施;进一步来说,该初胚模制装置10由二模具组20、一第一注料组30、一第二注料组40以及一移动机构所组成。
各该模具组20分别具有一适当厚度的板状外模21,二适当形状的模孔22并列地贯设于该外模21的上下两侧板面间,二内模23,外围轮廓形状与一对应模孔22的形状相仿,并自一对应模孔22的底端开口滑设于该模孔22中,而可沿该模孔22的孔轴位移滑动,通过各该内模23封闭对应模孔22底端孔口的方式,使各该模孔22呈上方透空的容纳空间。
该第一注料组30具有一板状的第一合模座31,用以叠接于该外模21的上方,二第一穿孔32并设于该第一合模座31的上下两侧端面间,二模块33,分别滑设于该第一合模座31上,底端并可突伸于该第一合模座31下侧座面的下方,二第一射出部34分别立设于该第一合模座31上,并使射出端341同轴伸置于对应的第一穿孔32中。
该第二注料组40位于该第一注料组30的一侧,彼此呈并列对应,具有一板状的第二合模座41,用以叠接于该外模21的上方,二第二穿孔42分别贯设于该第二合模座41的上下两侧板面间,二第二射出部43分别立设于该第二合模座41上,并使射出端431同轴伸置于对应的第二穿42中。
该移动机构(图上未示),用以提供动力使各该模具组20于各该第一、第二注料组30、40间位移,惟其具体技术内容并非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且发明人亦已于中国第200710087299.9号发明专利前案中揭露具体的技术内容,是以在此即不再另为冗陈,简言之,依据该已公开的发明技术内容所揭露的技术,该移动机构可以介于各该第一、第二注料组30、40间距离的中点为轴,以旋转方式带动各该模具组20,亦得以线性往复位移的方式使各该模具组20沿直线方向于各该注料组30、40间往复位移。
藉由该初胚模制装置10,该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步骤的实施为:
a、使一模具组20位于该第一注料组30下方,并使该外模21顶面抵接接合于该第一合模座31下方,而成合模状态,使该二模孔22的上方孔口为该第一合模座31所遮闭,据以分别形成呈封闭且形状与所拟模制的初胚形状相同的完整初胚模室50空间;
b、使各该模块33分别自该第一合模座31伸入该初胚模室50中,以占据该初胚模室50完整空间的一部501;
c、将第一组成的高分子原料,藉由各该第一射出部34经由所属的射出端注入对应初胚模室50未受模块33占据的他部空间502中,并使注入的高分子原料体积小于该他部空间502的容积,且于注料完成后,使各该内模23受外部动力的驱动向上位移以缩小该他部空间502的容积至与该第一组成高分子原料体积相等,而使所注入的第一组成高分子原料受到压形而模制定形为第一区块511;在此同时,该模块33亦随的同步向上位移,而同比例地缩小该一部空间501的容积;
d、开模使该模具组20与该第一注料组30分开,并使各该模块33移离该模具组20,以释放各该模块33对于对应初胚模室50所占据的一部空间501;
e、维持该内模22与外模21彼此间的相对位置于该c步骤的位移后状态下,以该移动机构50将该模具组20自该第一注料组30转移至该第二注料组30下方;
f、使该模具组20的外模21顶面抵接接合于该第二合模座41下方,再次形成该模具组20的合模状态,并以各该第二射出部43以射料端将第二组成的高分子原料注入对应的初胚模室50的一部空间501中,而此际,所注入的第二组成高分子原料的体积与该一部空间501的容积相等,并藉由该第二射出部的射出压力使原料于该一部空间501中受压定形为第二区块512,并与于该c步骤所注入而定形于该初胚模室50中的第一组成高分子原料连结合定形成为一体的完整初胚51;
g、使该模具组20与该第二注料组40分离,而令该模具组20呈开模状态,取出由各该第一、第二区块511、512所构成的完整初胚51,以供成形物的成品模制程序使用。
上开方法中,申请人必需特别加以提出说明的是:
其一,在该c步骤中,由于该他部空间502在未注料前的容积大于所拟注入的原料体积,因此,就射出而言,可以一较低的射出压力将原料注入该他部空间中,并藉由该内模的移动提供模制压形所必需的外力;而于该f步骤中,由于所拟注入的原料体积与该一部空间501的容积相等,因此,就射出而言,即须需求较大的射出压力,以于注入原料的同时提供压形所必需的压力。
其二,各该第一、第二组成的高分子原料,其彼此间组成的差异可为构成密度差、色差、硬度差等不同状态,而视需要调整其组成的成分;换言之,即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乃系特别属于有诸如密度差、色差、硬度差或其类似状态的复区初胚需求的技术领域。
其三、本发明所揭露初胚模室被区分成一部与他部时,该一部空间与他部空间的对应状态并未仅限于上开实施例中所揭露的两区块并列的状态,而可因应不同初胚型态的需求,改变该一部空间与他部空间间的对应状态至诸如他部空间为中空环状而一部空间为填补该环状中空的柱形等等,此等简单形状上的改变均应属本发明的技术范踌所涵摄。
续请参阅图4与图5,在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藉由一初胚模制装置10’予以实施;而该初胚模制装置10’则由一模具组20’及一注料组30’所构成。
该模具组20’具有一板状外模21’,至少一适当形状的模孔22’贯设于该外模21’的上下两侧板面,外围轮廓形状与该模孔22’形状相仿的块状内模部23’,系自该模孔22’的下方孔口滑设于模孔22’中,并可沿模孔22’的孔轴方向往复位移,以封闭该模孔22’的底端孔口,用以使该模孔22’形成为上方透口的容纳空间,一驱动部(图上未示),用以带动该内模部23’于该模孔22’中往复位移;
更进一步来说,该内模部23’具有一模块231’,用以占据该模孔22’的一部,一压模232’,形状与该模孔22’未受该模块231’占据的他部形状相仿;而该驱动部则具有第一与第二驱动件,以出力端分别带动各该压模、模块232’、231’于该模孔22’中位移作动。
该注料组30’具有一板状合模座31’,位于该模具组20’的上方,并可与该外模21’的顶面叠接,用以使该模具组20’位于一合模状态上,至少两穿孔32’贯设于该合模座31’上,并分别对应于各该模块及压模231’、232’的上方,至少第一与第二两射料部33’、34’以射出端331’、341’分别同轴伸置于对应的穿孔32’中。
藉由该初胚模制装置10’,该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实施依下列步骤进行的:
a、将该模具组20’位于该注料组30’下方,并令其彼此叠接结合成合模状态,使该外模21’上侧板面上顶抵接于该合模座31’上,令该模孔22’的上方孔口为该合模座31’所遮闭,据以形成一封闭的初胚模室40’空间;
b、以该第二驱动件带动该模块231’于该模孔22’中滑移至上顶抵接于该合模座31’下侧板面上;并以该第一驱动件带动该压模232’位移至顶面距离该模孔22’顶端孔口下方适当距离的位置上;据此,该初胚模室40’的完整空间即为该模块231’占据其一部空间401’,并于各该压模232’、模孔22’孔壁、模块231’及合模座31’彼此间围绕形成该初胚模室40’未受该模块231’所占据的他部空间402’;
c、以该第一射料部33’将第一组成的高分子原料经由其射出端331’注入该初胚模室40’的他部空间402’中,且所注入的第一组成高分子原料体积并小于该他部空间402’于原料注入前的容积,并于注料完成后,以该第一驱动件带动该压模232’于该模孔22’中位移,以缩小该他部空间402’的容积至与所注入的第一组成高分子原料体积相等,对的实施压形而模制成形为第一区块411’;
d、以该第二驱动件带动该模块231’沿该模孔22’孔轴向下滑移,释放其对该初胚模室40’所占据的一部空间401’;
e、以该第二射料部34’将第二组成的高分子原料经由其射出端341’注入该初胚模室40’的一部空间401’中,且所注入的第二组成高分子原料的体积必小于该一部空间401’于原料注入前的容积,并于注料完成后,以该第二驱动件带动该模块231’向上位移,缩减该一部空间401’的容积至等于所注入的第二组成高分子原料的体积,据以对的实施压形而模制成形为第二区块412’,同时藉由该压形施力使该第二区块412’与该第一区块411’粘结成一体。
f、使该模具组20’与该合模座30’分开,并取出由各该第一、第二区块411’、412’所构成的完整初胚41’,以供成形物的成品模制程序使用。
对于本实施例所揭露的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具体的功效与前揭实施例所得达成的效果相同,但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该c、e步骤的射料程序均系于一低压射出状态下进行,而使各该第一、第二区块411’、412’的压形程序分别由对应的各该压模与模块232’、231’施予而非由射出压力所提供。

Claims (8)

1.一种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a、取用一模具;该模具具有一初胚模室,系提供与所拟模制的初胚形状相同的完整模室空间;
b、使该模具位于合模状态,并以一模块填入该初胚模室中,以占据该初胚模室完整空间的一部;
c、将第一组成的高分子原料注入该初胚模室未受该模块所占据的他部空间中,并受模制成形为第一区块;
d、移动该模块,以释放该模块所占据的一部初胚模室空间;
e、将第二组成的高分子原料注入该初胚模室的一部空间中,并受模制而成形为与该第一区块连接的第二区块;
f、开启模具,取出由彼此相互连接的第一、第二区块所构成的复区初胚胚体。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中,在该c步骤中,在注料完成前,被注入的第一组成高分子原料的体积小于该初胚模室的他部空间容积,并于注料完成后,缩小该初胚模室的他部空间容积至等于该所注入的第一组成高分子原料体积。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中,在该e步骤中,被注入的第二组成高分子原料的体积等于该初胚模室一部空间的容积。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中,各该不同组成的高分子原料以射出注入该初胚模室的对应空间中,并使该c步骤所需的射出压力小于该e步骤所需的射出压力。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中,在该e步骤中,在注料完成前,被注入的第二组成高分子原料的体积小于该初胚模室的一部空间容积,并于注料完成后,缩小该初胚模室的一部空间容积至等于该所注入的第二组成高分子原料体积。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方法,其中,在该e步骤中,该第二组成的高分子原料以低压射出注入该初胚模室空间的一部中。
7.一种初胚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模具组,具有一板状的外模,一预定形状的模孔,贯设于该外模的上下两侧端面间,一外围轮廓形状与该模孔形状相仿的内模,以沿该模孔孔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自该模孔的下方孔口滑设于该模孔中,藉由该内模使该模孔形成一上方透空的容纳空间;
一第一注料组,具有一第一合模座,用以叠接于该模具组上方,一体积小于该模孔容积的模块,滑设于该第一合模座上,底端并可突伸于该第一合模座的下侧座面下方;
一第二注料组,具有一第二合模座,用以叠接于该模具组上方;
一移动机构,用以使该模具组于各该第一、第二注料组间往复位移;
藉此,当该模具组被移动至该第一注料组下方,并使该外模顶面与该第一合模座叠接密合时,系封闭由该内模及模孔所形成容纳空间的上方开口,以形成一封闭的初胚模室空间,且该模块并伸入该模孔中,以占据该初胚模室空间的一部。
8.一种初胚模制装置的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板状外模;
一预定形状的模孔,贯设于该外模的上下两侧端面间;
一外围轮廓形状与该模孔形状相仿的内模部,以沿该模孔孔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自该模孔的下方孔口滑设于该模孔中,藉由该内模部使该模孔形成一上方透空的容纳空间;该内模部具有一模块,用以占据该模孔的一部,一压模,与该模块并置,形状与该模孔未受该模块占据的他部形状相仿;
一驱动部,设于该内模组下方,具有一第一驱动件,以出力端带动该压模沿该模孔的孔轴方向于该模孔中位移作动,一第二驱动件,以出力端带动该模块于该模孔中沿孔轴方向位移作动。
CN 200810181152 2008-11-26 2008-11-26 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3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81152 CN101733894B (zh) 2008-11-26 2008-11-26 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81152 CN101733894B (zh) 2008-11-26 2008-11-26 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3894A true CN101733894A (zh) 2010-06-16
CN101733894B CN101733894B (zh) 2012-12-05

Family

ID=42458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8115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3894B (zh) 2008-11-26 2008-11-26 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38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6980A (zh) * 2014-12-23 2015-04-22 深圳创维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三色注塑模具
CN108407234A (zh) * 2018-03-07 2018-08-17 苏州市天星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注塑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1424A (ja) * 2002-04-04 2004-01-08 Canon Inc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用金型及び樹脂成形品及びインサート樹脂部品
CN2647550Y (zh) * 2003-07-03 2004-10-13 富强鑫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式双色成型机
TWI236419B (en) * 2004-09-17 2005-07-21 Jia-Shiung Huang Integral injection forming of multi-color and multi-material part in a mol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6980A (zh) * 2014-12-23 2015-04-22 深圳创维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三色注塑模具
CN104526980B (zh) * 2014-12-23 2017-02-22 深圳创维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三色注塑模具
CN108407234A (zh) * 2018-03-07 2018-08-17 苏州市天星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注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3894B (zh) 2012-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86015B1 (en) A method of making a laminated body and a molding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201700726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rticle
KR100751179B1 (ko) 요철모양표면을 가지는 플라스틱 성형체의 제조방법
CN102666059B (zh) 用于制造模制装饰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03058B (zh) 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模具和使用该模具的方法
WO2005007386A3 (en) Method, device and preform for three-dimensionally shaping a plate like object
CN101733894B (zh) 高分子成形物的初胚模制装置
WO2008113446A1 (de) Bauteil, insbesondere innenverkleidungsteil für kraftfahrzeug und herstellverfahren
CN207447247U (zh) 双浮式锁环冷精锻一步成形模
CN113977840A (zh) 一种硅胶制品挤压机的镶拼式模具结构
CN210851186U (zh) 一种带电动马达的顶出模具
CN209794525U (zh) 浴缸中空保温层固化模具
CN211662539U (zh) 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
KR100320515B1 (ko) 실리콘 고무를 이용한 금형 제조 방법
WO2021007677A1 (en) Molding process for forming thermoplastic articles
CZ296757B6 (cs) Zpusob výroby konstrukcních soucástí prostrednictvím tekutého pusobícího média
CN210702369U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生产模具
CN201296014Y (zh) 模内装饰的成型装置
CN217196665U (zh) 一种防喷溅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CN211164936U (zh) 一种保温浇注料定型模具
CN219903156U (zh) 用汽车后视镜的注塑模具
CN210450766U (zh) 一种盆子冲头成型模具
CN213733119U (zh) 一种芯片嵌入式包胶模具
CN214687757U (zh) 一种玩具注塑成型模具
CN213500630U (zh) 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内纹路脱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