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2652B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 Google Patents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32652B CN101732652B CN2010101032389A CN201010103238A CN101732652B CN 101732652 B CN101732652 B CN 101732652B CN 2010101032389 A CN2010101032389 A CN 2010101032389A CN 201010103238 A CN201010103238 A CN 201010103238A CN 101732652 B CN101732652 B CN 1017326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ulcerative colitis
- chronic diarrhea
- chinese patent
- r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按下述重量配比制成的:淮山药25-35份,野麻草25-35份,党参15-20份,白术10-15份,白芍10-15份,荷叶15-25份,防风4-8份,砂仁4-8份,甘草3-8份。本发明旨在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一种简便、经济、疗程短、疗效显著、愈后复发率低且临床使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位主要在大肠,又有称为溃疡性大肠炎。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等消化系统表现,可伴有腹胀、乏力、消瘦、发热等全身症状及口腔粘膜病变、眼损害、肝胆病变、关节损害、皮肤病变等肠外表现。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亦可见于儿童或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据报道:西方国家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为(3-14.3)/10万。本病在我国原本比欧美国家较少见,且病情一般较轻;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人数逐渐增多。该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又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到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由于本病至今原因仍不十分明确,故治疗尚不成熟。目前国内外西医内科治疗UC的药物,主要有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及其控释剂艾迪沙、潘他沙、奥柳氮、巴柳氮等)、皮质类固醇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巯嘌呤、环孢菌素、甲氨蝶呤)、抗菌药(喹喏酮类、咪唑类、及嘧啶类)、短链脂肪酸、炎性介质生成抑制剂(白细胞活化抑制剂)、肠粘膜保护剂、苯二氮卓剂等,不可否认这些药物对本病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期服用大都有明显毒、副作用;且难以根治,停药后易复发;且部分药物还具有价格昂贵、病人难以支持等缺点。目前西医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治疗重型的暴发型患者,尤是伴有明显的并发症患者,但不可避免的手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能根治本病也是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则有着悠久的历史、较好的疗效,研制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
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泄泻”“痢疾”、“肠癖”等范畴。历代医籍对其发病机制有充分详细论述,《内经》对本病发病机制论述主要有风、寒、湿均可引起泄泻;饮食、起居、情志失宜,可发生腹泻;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这为后世泄泻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目前在我国该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中医药治疗本病,多为汤剂,难以推广。近年来,国内围绕中医“泄泻”、“痢疾”、“滞下”等病,虽然开发了几种中成药,如结肠灵、肠炎宁、胃肠康、结肠康、肠康舒等,但疗效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一种简便、经济、疗程短、疗效显著、愈后复发率低且临床使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按下述重量配比制成的:淮山药25-35份,野麻草25-35份,党参15-20份,白术10-15份,白芍10-15份,荷叶15-25份,防风4-8份,砂仁4-8份,甘草3-8份。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的中成药配方用于久泻、四肢乏力、形体虚羸、饮食不化、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虚缓,或用于久泻、食欲锐减、舌苔少、脉虚细或虚细数。经临床长期使用,该验方补中寓消、不寒不燥、性质平和,实为调理胃肠之良方,对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慢性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发长期慢性腹泻(中医辨证属于脾肾两虚、气阴两虚夹湿阻、气滞证型),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2)本发明的中成药遵从中医药传统理论,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脾肾以治本,渗湿止泻、行气导滞以治标,诸药协同共奏扶正祛邪之目的。该中成药具有抑菌消炎、修复肠粘膜病变组织之功效,从而能使迁延难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获得根治。
(3)本发明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治愈率高等特点,治愈后不易复发,经过临床验证、药效学实验后,观察指标显示该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本发明配方曾于1990年及2000年分别制成糖浆剂与颗粒剂试用于临床,均证明其疗效确切,作用迅速,疗效明显优于其它同类药物,且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治愈后复发率低的特点。其研制成颗粒剂后,具有服用方便、不易变质、体积小、吸收快、易于运输携带与储藏等特点,可使有效传统验方得以推广,为更广大患者解除痛苦,将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此外,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还做了以下改进:
若患者腹泻日久、大便臭秽、夹有血色,可使上述原料药中还含有马鞭草25-35份。若患者出现大便溏薄、里急后重症状,可使上述原料药中还含有马齿苋25-35份。若患者出现便意频频、大便黏滞不爽症状,可使上述原料药中还含有薏苡仁20-30份。若患者兼见胃脘胀、舌苔厚腻症状,可使上述原料药中还含有茯苓10-30份。若患者腹胀明显,可使上述原料药中还含有陈皮10-15份。
按照本发明所述中成药的配方能制成糖浆剂、颗粒剂等不同剂型。
附图说明
图1是各实验组对UC大鼠血清IL-2的影响对比示意图。
图2是各实验组对UC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对比示意图。
图3是正常对照组的光镜下病理切片示意图。
图4是正常对照组的光镜下病理切片示意图。
图5是UC模型组的光镜下病理切片示意图。
图6是UC模型组的光镜下病理切片示意图。
图7是阳性对照组的光镜下病理切片示意图。
图8是久泻宁颗粒低剂量组的光镜下病理切片示意图。
图9是久泻宁颗粒中剂量组的光镜下病理切片示意图。
图10是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的光镜下病理切片示意图。
图11是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给药3个月后停药3周所做的心肌病理镜检图。
图12是空白对照组所做的心肌病理镜检图。
图13是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给药3个月后停药3周所做的肝病理镜检图。
图14是空白对照组所做的肝病理镜检图。
图15是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给药3个月后停药3周所做的脾病理镜检图。
图16是空白对照组所做的脾病理镜检图。
图17是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给药3个月后停药3周所做的胃病理镜检图。
图18是空白对照组所做的胃病理镜检图。
图19是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给药3个月后停药3周所做的肺病理镜检图。
图20是空白对照组所做的肺病理镜检图。
图21是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给药3个月后停药3周所做的肾病理镜检图。
图22是空白对照组所做的肾病理镜检图。
图23是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给药3个月后停药3周所做的睾丸病理镜检图。
图24是空白对照组所做的睾丸病理镜检图。
图25是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给药3个月后停药3周所做的卵巢病理镜检图。
图26是空白对照组所做的卵巢病理镜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临床资料等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一)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它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按下述重量配比制成的:淮山药25-35份,野麻草25-35份,党参15-20份,白术10-15份,白芍10-15份,荷叶15-25份,防风4-8份,砂仁4-8份,甘草3-8份。
上述中成药的原料药的一种较佳重量配比如下:淮山药30份,野麻草30份,党参20份,白术10份,白芍15份,荷叶20份,防风6份,砂仁6份,甘草5份。
本发明上述中成药是由参苓白术散与痛泻要方化裁而来。方中以淮山药、野麻草共为君药。淮山药系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块茎,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淮山药健脾且可益肾,善治脾虚泄泻。早在《神农本草经》就称其“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本草纲目》日:“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寿世保元·卷一·本草》称其“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医方》云:“淮山药脾肾双补,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利小便而止大便,真良药也。”野麻草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性味淡平,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功能,用于治疗痢疾、肠炎等疾病。《草木便方》称其“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秘结。”《本草推陈》云:“铁苋菜为有效的止痢药、止血药,适用于吐血、下血、刀疮、跌打损伤,故又有血见愁之名。”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有补脾肺气,补血、生津功效,白术性温,味甘、苦,有健脾除湿恢复脾胃运化功能。脾土既虚,肝木易乘,故久泻常兼腹痛多是泻后痛仍不休,所以配合痛泻要方补脾土而柔肝木,理气机以缓痛泻。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功可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珍珠囊》日:“芍药,白补赤散,泻肝补脾胃。其用有六:安脾经,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气,三也;止泻痢,四也;和血脉,五也;固腠理,六也。”《本草备要》:“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医方捷径·卷三》云:“白芍……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四,扶阳气,除腹痛,收阴气,健脾经”。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功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本草纲目》云其可“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涩精滑,散瘀血,消水肿痈肿”。《成方便读·祛风之剂·清震汤》云:“荷叶色青气香,形仰象震,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本草从新》称荷叶“补助脾胃,而升发阳气,……能散瘀血,留好血,治吐衄崩淋,损伤产瘀,一切血证。”以上二药共为臣药,与君药配伍,可增强本方健脾渗湿之功。
防风、砂仁共为方中佐药。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功可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脾胃论》云:“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重用防风者,取其升浮能发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木盛克土,防风能散肝火。”《长沙药解·卷二》:“防风辛燥发扬,最泄湿土而达木郁,木达而风自息,非防风之发散风邪也。”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药性论》云:“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开宝本草》日:“治虚劳冷痢,宿食不消,赤白泻痢,腹中虚痛,下气。”《本草汇言》记载:“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野麻草清热利湿,与诸药配伍,可标本兼治;脾土既虚,肝木易乘,防风散肝舒脾,与白芍等配伍取痛泻要方之义以补脾土而柔肝木,配伍砂仁温脾理气以缓痛泻。
方中使药为甘草。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药性本草》日其“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慢;补益五脏;制诸药毒”。《本草汇言》云:“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羸,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气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并也。”甘草配伍芍药,取酸甘化阴以柔肝木之义,增强本方缓急止痛之功。
纵观全方,以健脾渗湿,调气止泻为法,标本兼治,不寒不燥,实为治疗慢性泄泻之良方。
若腹泻日久、大便臭秽、夹有血色,可在上述药剂中加马鞭草25-35份;若大便溏薄、里急后重者,可在上述药剂中加马齿苋25-35份;若便意频频、大便黏滞不爽者,可在上述药剂中加薏苡仁20-30份;若兼见胃脘胀、舌苔厚腻者,可在上述药剂中加茯苓10-30份;若腹胀明显者,可在上述药剂中加陈皮10-15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可按常规制备工艺制作,也可参照下述制备步骤制作:
(1)挥发油提取工艺:按照重量份数比取砂仁4-8份、防风4-8份、荷叶15-25份三味药材粉碎后,加2.5-7.5倍体积量的水,不浸泡,直接进行4-10小时的挥发油提取,提取挥发油后,剩余滤液A;
(2)煎煮液提取工艺:按照重量份数比取白芍10-15份、淮山药25-35份、党参15-20份、野麻草25-35份、甘草3-8份、白术10-15份六味药材,将其中一味药材淮山药的10%磨为细粉,淮山药的剩余90%与其余五味药材混合后,浸泡30-90分钟,之后加水煎煮1-5次,每次煎煮1-2小时,每次加入的水的量是浸泡前药材的4-12倍体积量,将每次煎煮所得滤液合并得到滤液B;
(3)挥发油的包合工艺:将步骤(1)提取的挥发油用其6-12倍体积量的95%乙醇溶解后,加入体积量为挥发油的8-12倍的β-环糊精45-60℃饱和溶液中,先恒温搅拌1-2小时,再静置18-28小时,接着抽滤后将滤渣低温干燥得到白色干燥粉末;
(4)浓缩:将滤液A和滤液B合并后,加95%的乙醇稀释至含醇量为70%,静置18-28小时,抽滤后得到滤液,水浴浓缩后恒温干燥得干固物,在干固物内加入β-环糊精及步骤(2)制得的淮山药细粉,β-环糊精及淮山药细粉的总和量为干固物重量的1-1.5倍,之后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粉末;
(5)制成颗粒剂:将步骤(3)和(4)得到的干燥粉末合并,混合均匀,干压制粒,分装,包装,质检,获得成品。
(二)实施例:下面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淮山药 | 野麻草 | 党参 | 白术 | 白芍 | 荷叶 | 防风 | 砂仁 | 甘草 | |
例1 | 30g | 30g | 20g | 10g | 15g | 20g | 6g | 6g | 5g |
例2 | 25g | 25g | 15g | 12g | 10g | 15g | 4g | 4g | 3g |
例3 | 35g | 30g | 18g | 15g | 12g | 25g | 8g | 8g | 8g |
第二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淮山药 | 野麻草 | 党参 | 白术 | 白芍 | 荷叶 | 防风 | 砂仁 | 甘草 | 马鞭草 | |
例4 | 30g | 30g | 20g | 10g | 15g | 20g | 6g | 6g | 5g | 30g |
例5 | 25g | 25g | 15g | 12g | 10g | 15g | 4g | 4g | 3g | 25g |
例6 | 35g | 30g | 18g | 15g | 12g | 25g | 8g | 8g | 8g | 35g |
第三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淮山药 | 野麻草 | 党参 | 白术 | 白芍 | 荷叶 | 防风 | 砂仁 | 甘草 | 马齿苋 | |
例7 | 30g | 30g | 20g | 10g | 15g | 20g | 6g | 6g | 5g | 30g |
例8 | 25g | 25g | 15g | 12g | 10g | 15g | 4g | 4g | 3g | 25g |
例9 | 35g | 30g | 18g | 15g | 12g | 25g | 8g | 8g | 8g | 35g |
第四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淮山药 | 野麻草 | 党参 | 白术 | 白芍 | 荷叶 | 防风 | 砂仁 | 甘草 | 薏苡仁 | |
例10 | 30g | 30g | 20g | 10g | 15g | 20g | 6g | 6g | 5g | 30g |
例11 | 25g | 25g | 15g | 12g | 10g | 15g | 4g | 4g | 3g | 20g |
例12 | 35g | 30g | 18g | 15g | 12g | 25g | 8g | 8g | 8g | 25g |
第五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淮山药 | 莲子肉 | 潞党参 | 白术 | 白芍 | 陈皮 | 野麻草 | 甘草 | 茯苓 | |
例13 | 15g | 15g | 15g | 10g | 10g | 4g | 20g | 6g | 30g |
例14 | 20g | 20g | 20g | 15g | 15g | 6g | 30g | 10g | 10g |
例15 | 18g | 18g | 18g | 12g | 12g | 5g | 25g | 8g | 20g |
第六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淮山药 | 野麻草 | 党参 | 白术 | 白芍 | 荷叶 | 防风 | 砂仁 | 甘草 | 陈皮 | |
例14 | 30g | 30g | 20g | 10g | 15g | 20g | 6g | 6g | 5g | 6g |
例15 | 25g | 25g | 15g | 12g | 10g | 15g | 4g | 4g | 3g | 10g |
例16 | 35g | 30g | 18g | 15g | 12g | 25g | 8g | 8g | 8g | 15g |
采用上述各组实施例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
(三)临床资料:
经临床初步研究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具有健脾渗湿、理气止泻之功效,对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阻气滞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确切疗效。利用本发明的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般服后约三天,腹部闷痛症状减轻疼痛或消失,排便次数减少,约服药七天后,腹痛消失,大便次数、粪质逐渐趋于正常,续服两周后,食少乏力、脘腹不适等症状相继消失,获得临床治愈。这样的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其他中成药等所无法比拟的。
本发明的曾于1990年按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成药配方制成糖浆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取得总有效率为92%的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在1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最大者65岁,年龄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37.3岁;病史最长者15年,最短者近2个月。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口服糖浆剂。所有患者每次口服该中成药糖浆剂50ml,每日两次,于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七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治疗效果:100例患者中,除5例仅治1个疗程外,其余全部治完3个疗程。治疗结果如下: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痛、腹泻基本消除,身体恢复正常。
有效:部分临床症状好转,腹痛、腹泻次数减少、逐步消失。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72例,占72%;好转15例,占15%;有效5例,占5%;无效8例,占8%。另外,少数经前三个疗程治疗无效的患者在重复前三个疗程的治疗疗程中亦趋痊愈。
(四)动物实验研究:
概述:本发明专利申请的发明人按国家中药新药六类药的研制要求采用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成药配方研制成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以下简称久泻宁颗粒),并初步完成了该药的制剂工艺、急慢性毒性试验及药效学等部分临床前研究工作。本发明采用动物试验手段,从而比较客观地为“健脾渗湿,理气止泻”的功效提供了现代科学的依据,揭示了其功效的部分科学内涵,充实了功效内容。
一、药效学动物实验
目的:观察久泻宁颗粒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和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无水乙醇局部灌肠相结合。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久泻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20天,末次给药后24h,大鼠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细胞因子IL-2、TNF-a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结果:久泻宁颗粒中、高剂量组可升高IL-2,与UC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久泻宁颗粒各剂量组可降低TNF-q,与UC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久泻宁颗粒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gG水平,久泻宁颗粒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gM水平,与UC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久泻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SD种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200±20g,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沪)2003-0002。大耳白家兔6只,体重2.0kg-2.5kg,福建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主要实验药品
久泻宁颗粒,实验用药为颗粒剂成剂前之药液。补脾益肠丸,批号:Z44022627,广州陈李济药厂提供。弗氏完全佐剂,批号:Lot 102K8930,美国Sigma提供。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批号:Lot 42K5002,美国Sigma提供。无水乙醇,批号:030518,上海联试化工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乙醚,批号:CY030805,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1.3实验试剂
大鼠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试剂盒由大连泛邦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一氧化氮(NO)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补体C3、C4试剂盒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大鼠免疫球蛋白IgG、IgM试剂盒由美国Bethyl提供。总蛋白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实验动物分组
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200±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为:正常组,UC模型对照组,UC模型+补脾益肠丸阳性对照组,UC模型+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2.2模型所需药物的制备
(1)异种异体抗原:参照徐叔云方法稍作改进,取家兔新鲜结肠粘膜组织,匀浆充分后,-20℃下冷冻24h,溶冻后以4000r/min速度离心30min,取上清夜提纯,用总蛋白试剂盒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2)抗原乳化液:异种异体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等体积配比。
(3).灌肠液: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与无水乙醇等体积配比,浓度为2.5%(w/v)。
(4)麻醉剂:乙醚。
2.3UC大鼠模型的制备
(1)在大鼠一侧足趾皮下注射抗原乳化液,使大鼠获得8mg异种蛋白。
(2)14天后,在大鼠腹股沟部位皮下注射抗原乳化液,同样使大鼠获得8mg异种蛋白。
(3)将免疫刺激40天的大鼠用乙醚麻醉。
(4)用硅胶管插入大鼠肛门深约8cm,局部灌肠1ml灌肠液。
(5)拔出硅胶管后迅速捏紧大鼠肛门8min,其间不断摇摆大鼠,使液体在肠道均匀分布。
(6)待液体不再从肛门流出,把大鼠放回笼中常规饲养。
三天后,大部分大鼠出现稀便,甚至稀水、脓血,肛门周围潮湿、污秽,精神萎靡,瘦弱拱背。造模1周后随机取2只大鼠处死取其部分结肠,肉眼可见结肠粘膜层变黑,肠壁增厚,管腔变粗,病理分析示:粘膜糜烂坏死,但仍较完整,粘膜层可见炎性渗出坏死物,各层均见炎细胞浸润;2周后取2只大鼠结肠病理分析示:粘膜脱落,溃疡明显;3周后大部分大鼠可见稀便或粘液便、精神萎靡等症状,模型大鼠结肠病理分析示:仍有明显溃疡,腺体及肠壁各层可见大量急、慢性炎细胞,镜下可见血管增生、炎性肉芽肿及淋巴滤胞结构。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免疫球蛋白IgM、IgG和补体C3、C4以及IL-2、TNF-α等免疫和炎症指标较正常组都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大鼠体内存在免疫异常。以上表明造模成功。
2.4给药方法
正常组和UC模型对照组给等量的饮用水,各给药组分别给予久泻宁颗粒高剂量30g/kg、中剂量15g/kg(相当于60kg人的等效剂量)、低剂量7.5g/kg(以上浓度均为生药含量),补脾益肠丸2g/kg(相当于60kg人的等效剂量),每天1次,连续灌胃20天。
2.5标本采集及处理
大鼠灌胃第20天后,禁食不禁水24小时,第21天用氯胺酮麻醉,腹主动脉采血6ml左右,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冰冻保存待测,所有血清样本在1小时内分离完毕。取脾脏、胸腺、肾上腺、结肠(肛门处向上8cm,洗净内容物,用滤纸吸干)称重。取结肠溃疡明显处作病理分析。
2.6实验指标检测与方法
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测定:采用ELISA法。
一氧化氮(NO)的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
补体C3、C4的测定:采用免疫浊度法。
免疫球蛋白IgG、IgM的测定:采用ELISA法。
总蛋白的测定:采用双缩脲法。
3.统计学处理
4.实验结果(见表1~6)
4.1久泻宁颗粒对UC模型大鼠脾脏、胸腺、肾上腺的影响
注:t检验,与UC模型组比较,▲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表1结果显示:UC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脏和肾上腺的脏器指数增高,胸腺指数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药物治疗组与UC模型组比较,久泻宁低剂量组可显著增高脾脏指数(P<0.05);久泻宁高剂量组可显著增高胸腺指数(P<0.05),且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4.2久泻宁颗粒对UC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注:t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UC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结果显示:UC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2降低与TNF-α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药物治疗组与UC模型组比较,久泻宁中、高剂量组可升高IL-2,差异非常显著(P<0.01);久泻宁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可降低TNF-α,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久泻宁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IL-2(P<0.05~P<0.01);久泻宁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TNF-α(P<0.05)。(具体可参见图1-图2。)
4.3久泻宁颗粒对UC模型大鼠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注:t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UC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结果显示:UC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C模型组IgG、IgM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药物治疗组与UC模型组比较,久泻宁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gG水平(P<0.05~P<0.01);久泻宁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gM水平(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久泻宁颗粒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gG、IgM水平(P<0.05~P<0.01)。
4.4久泻宁颗粒对UC模型大鼠补体C3、C4的影响
表4久泻宁颗粒对UC大鼠C3、C4的影响
注:t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UC模型组比较,▲P<0.05.
表4结果显示:UC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C模型组C3、C4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与UC模型组比较,久泻宁中剂量组可显著升高C3水平(P<0.05);久泻宁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C4水平(P<0.05)。
4.5久泻宁颗粒对UC模型大鼠一氧化氮(NO)的影响
注:t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UC模型组比较,▲▲P<0.01。
表5结果显示:UC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C模型组NO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药物治疗组与UC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久泻宁高剂量组可非常显著升高NO水平(P<0.01)。
4.6久泻宁颗粒对UC模型大鼠结肠重量的影响
注:t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UC模型组比较,▲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表6结果显示:UC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肠重量明显增加,差异非常显著(P<0.01)。药物治疗组与UC模型组比较,久泻宁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结肠重量(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久泻宁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结肠重量(P<0.05)。
4.7久泻宁颗粒对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的影响
光镜下病理切片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粘膜上皮完整,连续,腺体排列规则,结构清楚。UC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脱落,溃疡明显。阳性对照组:可见腺体结构出现,一层上皮组织盖住溃疡。久泻宁低剂量组:可见两边上皮组织向中间愈合。久泻宁中剂量组:上皮组织基本完整,腺体排列欠规则,溃疡基本愈合。久泻宁高剂量组:上皮组织基本完整,腺体排列较规则,溃疡基本愈合。(参见图3-图10所示,图3-图10分别反映了各实验组对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的影响。)
5.讨论
5.1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休息痢”、“腹痛”等证的范畴。《景岳全书·泄泻》提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因此,我们认为脾肾亏虚是对UC病因病机的根本反映,是贯穿UC发生发展与转归的一条主线,湿邪、肝郁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久泻宁颗粒配方由淮山药、白芍、炒白术等组成,全方以补益脾肾为主,调气行湿为辅,标本兼治,不寒不燥,为治疗慢性泄泻之良方。现代医学认为,UC发病主要与免疫以及遗传有关,而遗传素质和免疫失调与中医脾肾关系密切。肾藏精,主生殖,先天禀赋差异主要归于肾,而肾特别是肾阳与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脾为元气生成之所,主卫,机体免疫功能与脾的功能状态相关。沈自尹研究表明,通过长期健脾补肾,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基因表达,从而影响活性物质的释放,改善机体免疫失衡状态。
5.2溃疡性结肠炎与IL-2白细胞介素(IL)是一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淋巴因子,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免疫应答及某些细胞的激活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目前研究表明,IL-2在UC发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UC患者外周血清及外周血培养液中IL-2的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者。近年来,诸多实验研究证实UC模型组大鼠血清IL-2水平比正常组大鼠显著降低。本实验观察到UC模型大鼠血清IL-2水平比正常大鼠显著降低,而通过久泻宁颗粒治疗后随症状体征的好转,IL-2水平显著升高。可见,久泻宁颗粒可增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功能,减弱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组织损伤而趋向愈合。
5.3溃疡性结肠炎与TNF αTNF-α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TNF-α不仅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在感染、创伤、烧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时,TNF-α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有研究显示,TNF-α可以促使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及移行。这一过程会释放大量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分子,起到局部免疫破坏作用,反映到UC,则是肠局限性溃疡的出现和延续。近年来,诸多文献报道:活动期UC病人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提示TNF-α参与了UC的病理过程。其机理可能与UC病人体内多种异常抗体、免疫复合物产生及合并感染时病原体抗原通过不同途径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TNF-α至血循环中,导致血中TNF-α水平增高有关。本实验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经久泻宁颗粒治疗后其水平显著下降,说明久泻宁颗粒可以通过抑制TNF-α的产生,减少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分子的释放,缓解肠道免疫破坏作用。
5.4溃疡性结肠炎与IgG和IgM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学改变显示有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混合浸润。正常肠组织的淋巴细胞以IgA分泌型B细胞为主,而UC肠组织中IgG分泌型B细胞明显增加。在胃肠道疾病中,当免疫复合物IgG大量增多或沉淀在有病损的器官中时,则给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造成局部肠黏膜损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肠黏膜受到炎症侵犯时,其肠黏膜具有多种抗原如结肠上皮细胞抗原,酵母菌抗原,014型大肠杆菌的酯多糖抗原等可能刺激机体免疫B细胞产生IgM。UC患者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在活动期增高。实验给予大鼠久泻宁颗粒治疗后,其血清IgG和IgM明显下降。提示久泻宁颗粒可改善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减轻肠道组织损伤。
综上而言,久泻宁颗粒可以改善UC模型大鼠失衡的免疫水平,减轻自身免疫反应,减少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分子的释放,缓解肠道免疫破坏作用。
二、急性毒性动物实验
目的:观察久泻宁一日内小鼠灌胃1~3次后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测定最大耐受量;方法:久泻宁小鼠灌胃,一日2-3次,观察急性毒性反应。测定最大耐受量;结果久泻宁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药量为750g/kg(含生药)。相当临床日拟用量(2.5g/kg)的300倍;结论久泻宁无明显毒性,安全范围大。
实验方法及结果
1.实验动物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合格证书:SCXK(沪)2003-0003。
2.实验药物 久泻宁颗粒,实验用药为颗粒剂成剂前之药液。
3.实验方法 取小鼠10只进行预试验,试验前禁食不禁水16h。用久泻宁颗粒实验用药最大浓度12.5g/ml,最大剂量0.3ml/10g一次性灌胃,不足引起小鼠死亡,测不出LD50,则改用测定最大耐受量(MTD)。
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小鼠禁食16h(不禁水)后,一日内用小鼠能耐受的最大浓度和最大容积,分别给一组小鼠一日灌胃2次,累计剂量为750g/kg;一组小鼠一日灌胃3次,累计剂量为1125g/kg,连续观察7d,测定MTD。
4.观察指标
4.1神经系统方面:①行为及反应:包括不正常叫声、烦躁、不安、易怒、少动、嗜睡/昏迷或死亡等;②运动:包括肌肉抽搐、僵硬、强迫运动、松弛、麻痹等;③眼:有无眼睑下垂,眼球突出、震颤等。
4.2呼吸及心血管方面:呼吸状态、鼻分泌、触心前区心率快慢等。
4.3胃肠方面:腹部胀气或收缩,大便性状和色泽。
4.4泌尿生殖系统:阴唇、乳腺肿胀、会阴部肮脏。
4.5皮肤和毛:颜色、完整性、有无充血、紫绀、苍白、发疹、毛松散等。
5.实验结果
预试验结果显示12.5g/ml的久泻宁实验用药一次给小鼠灌胃,不足以引起小鼠死亡;故改用小鼠能耐受的最大浓度和最大容积一日灌胃2-3次测定MTD,发现3次组小鼠灌胃后自发性活动减少,腹部膨胀,第2天观察大部分小鼠出现腹泻,第4天以上症状消失,死亡8只;2次组小鼠灌胃后自发性活动减少,腹部膨胀,第2天恢复正常,无腹泻,无死亡。
6.小结
测得MTD为750g/kg,相当临床日用量的296倍(临床日用量2.53g/kg),说明该药安全范围大。
三、长期毒性动物实验
目的 观察久泻宁给大鼠连续灌胃3个月,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严重程度及可逆性,确定无毒剂量。方法久泻宁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大鼠连续灌胃3个月,观察外观行为和体质量变化。试验期结束。每组取1/2动物活杀,检测血常规、血液生化、病理组织;1/2动物停药进行3周的恢复期观察后。同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久泻宁大鼠连续3个月灌胃给药的无毒剂量为125g/kg(含生药).相当临床拟用量50倍。结论久泻宁无明显毒性,安全范围大。临床日拟用量2.5g/kg、疗程1个月是安全的。
实验方法和结果
1.实验动物 6周龄清洁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沪)2003-0002。
2.实验药物 久泻宁颗粒,实验用药为颗粒剂成剂前之药液。
3.主要实验仪器
4.动物分组
上述大鼠80只,按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设:对照组,给饮用水;久泻宁颗粒高剂量组125g/kg、中剂量组62.5g/kg、低剂量组31.25g/kg(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50倍、25倍、12.5倍),用蒸馏水配成12.5g/ml、6.25g/ml、3.125g/ml的浓度。
5.实验方法和观察指标
按体重分别给饮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久泻宁颗粒之药液1ml/100g,每天上午灌胃1次,每周称体重及饲料消耗量,并观察大鼠的外观行为等变化,连续3个月。末次给药后,所有大鼠禁食过夜(不禁水),次日各组大鼠1/2断头、1/2眼眶取血(雌雄各半)测定血常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肝、肾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同时解剖各组断头大鼠,取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胃、肠、胸腺、睾丸或卵巢进行病理镜检,并对主要脏器称湿重,计算脏器指数(脏器湿重/动物体重×100%)。各组眼眶取血的大鼠停药3周后,重复上述指标的测定。
6.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各变量用t检验分析,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7.实验结果(见表1~14)
7.1一般情况:各组大鼠在给药期间,未见因药物中毒而死亡的情况,毛具有光泽,无稀便等。但久泻宁高、中、低各剂量组大鼠不同程度的出现饮食减少、活动减少的情况。对大鼠体重及进食量的影响见下表:
表1久泻宁颗粒对大鼠体重的影响(n=20)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久泻宁高、中剂量组对雄性大鼠体重的增长有抑制作用,差异显著(P<0.05~P<0.01);对雌性大鼠体重的增长无明显影响(P>0.05)。表2结果显示:停药3周各组大鼠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久泻宁颗粒对大鼠体重的增长无迟发性影响。
续表3
表4停药3周后对大鼠进食量的影响(n=10)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久泻宁高、中、低剂量组对大鼠的进食量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P<0.05~P<0.01),以高剂量最为明显。表4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停药后第1周久泻宁高剂量组大鼠饮食量较少,差异显著(P<0.05),停药2、3周大鼠的饲料消耗量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7.2久泻宁颗粒对大鼠主要脏器的影响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5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久泻宁高剂量组可升高大鼠肝指数和肾指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久泻宁中剂量组可升高大鼠肝指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久泻宁各剂量组对其他脏器指数无显著影响。表6结果显示:停药3周后,各组大鼠脏器指数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表明久泻宁颗粒对大鼠脏器指数无迟发性影响。
7.3久泻宁颗粒对大鼠血常规的影响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7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除久泻宁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Hb外(P<0.05),其他各组大鼠Hb、RBC、WBC及其分类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表8结果显示:停药3周后,各组大鼠Hb、RBC、WBC及其分类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表明久泻宁颗粒对大鼠血常规无迟发性影响。
7.4久泻宁颗粒对大鼠血生化的影响
表10停药3周后对大鼠TP、ALB、GLU、TC、TG的影响(n=10)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9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久泻宁高、中、低剂量组可非常显著降低GLU(P<0.01);久泻宁各剂量组对TP、ALB、TC、TG无显著影响(P>0.05)。表10结果显示:停药3周后,各组大鼠TP、ALB、GLU、TC、T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久泻宁颗粒对大鼠TP、ALB、GLU、TC、TG无迟发性影响。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1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除久泻宁中剂量组可非常显著降低ALP外(P<0.01),其他各组大鼠ALT、AST、BUN、C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2结果显示:停药3周后,与对照组比较,久泻宁高剂量组可非常显著升高ALT和Cr(P<0.01);久泻宁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BUN和Cr(P<0.05~P<0.01)。
7.5久泻宁颗粒对大鼠主要脏器的影响
表13久泻宁颗粒对大鼠主要脏器组织影响(n=10)
表14停药3周后对大鼠主要脏器组织影响(n=10)
上两表结果示:组织镜检(+)为肝细胞浊肿变和小灶性脂变、肺小灶性出血变、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组间差异不明显,说明久泻宁颗粒对大鼠脏器组织无明显影响。
8.小结
8.1久泻宁颗粒125g/kg、62.5g/kg、31.25g/kg分别给大鼠灌胃3个月,对大鼠体重增长及进食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久泻宁高、中剂量组显著,原因可能为药液过于浓稠,大鼠难以消化,影响其进食量及体重的增长。对血常规,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无明显影响;对肝、肾指数(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糖(降低)、碱性磷酸酶(降低)有一定影响,但均在正常范围波动,且停药后均恢复正常。血糖低于正常组,可能是其药理作用的结果。
8.2停药3周后,再次检测各项指标,发现久泻宁颗粒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升高有显著意义。
8.3久泻宁颗粒给药3个月后停药3周,对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胃、肠、胸腺、睾丸或卵巢脏器组织进行病理镜检,未见由药物所引起的各组织细胞和间质变性、坏死等异常病理变化(参见图11-图26)。
8.4停药3周后ALT、BUN、Cr明显升高。其升高值虽在正常范围,但长期大剂量服用久泻宁颗粒时,应密切观察肝、肾功能的变化。
Claims (7)
1.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按下述重量配比制成的:淮山药25-35份,野麻草25-35份,党参15-20份,白术10-15份,白芍10-15份,荷叶15-25份,防风4-8份,砂仁4-8份,甘草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原料药按下述重量配比制成的:淮山药30份,野麻草30份,党参20份,白术10份,白芍15份,荷叶20份,防风6份,砂仁6份,甘草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含有马鞭草25-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含有马齿苋25-3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含有薏苡仁20-3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含有茯苓10-3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含有陈皮10-15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032389A CN101732652B (zh) | 2010-01-29 | 2010-01-29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032389A CN101732652B (zh) | 2010-01-29 | 2010-01-29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32652A CN101732652A (zh) | 2010-06-16 |
CN101732652B true CN101732652B (zh) | 2012-03-14 |
Family
ID=4245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0323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2652B (zh) | 2010-01-29 | 2010-01-29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326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98145B (zh) * | 2012-06-19 | 2013-07-24 | 大连民族学院 | 用于补脾止泻的中药制剂 |
CN105853879A (zh) * | 2016-04-28 | 2016-08-17 | 蓝国希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 |
CN108992521A (zh) * | 2017-06-07 | 2018-12-14 | 徐定清 | 一种结肠溃疡栓的中药丸剂 |
CN118286359B (zh) * | 2024-04-01 | 2024-10-11 |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一种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9170A (zh) * | 2008-11-20 | 2009-05-27 | 郭传法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 |
CN101455821A (zh) * | 2007-12-11 | 2009-06-17 | 李勇 |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
-
2010
- 2010-01-29 CN CN2010101032389A patent/CN10173265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5821A (zh) * | 2007-12-11 | 2009-06-17 | 李勇 |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1439170A (zh) * | 2008-11-20 | 2009-05-27 | 郭传法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配方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32652A (zh) | 201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5107B (zh) |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99379A (zh) | 一种治疗小儿寒型腹泻的外贴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1716318B (zh) | 一种用于辅助化疗方式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中药制剂 | |
CN1899455B (zh) | 一种治疗小儿热型腹泻的外贴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1732652B (zh)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 | |
CN103719495B (zh) | 一种牛蒡子降糖降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07051A (zh) | 一种中药减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80048B (zh) | 减肥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2641463A (zh) | 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547961B (zh) |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041262A (zh) |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63622A (zh) | 一种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055111B (zh) |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3578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 |
CN101869700B (zh) |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06951A (zh) |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569324A (zh) | 一种健脾祛湿的薏仁党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77384A (zh) |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13893316B (zh) |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改善湿热质人群的慢性疲劳症状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3933189B (zh) | 一种治疗尿毒症的中药制剂 | |
CN1217688C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2338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940777A (zh) | 一种治疗肝旺脾弱型经行泄泻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5149392A1 (zh) |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32826B (zh) |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