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184A - 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184A
CN101729184A CN200810218820A CN200810218820A CN101729184A CN 101729184 A CN101729184 A CN 101729184A CN 200810218820 A CN200810218820 A CN 200810218820A CN 200810218820 A CN200810218820 A CN 200810218820A CN 101729184 A CN101729184 A CN 101729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wavelength
phase
signals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8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9184B (zh
Inventor
吴双起
唐飞
张红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08102188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84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09823076A priority patent/EP2346195B1/en
Priority to JP2011533519A priority patent/JP5441191B2/ja
Priority to PCT/CN2009/074663 priority patent/WO2010048884A1/zh
Priority to ES09823076T priority patent/ES2408591T3/es
Priority to CA2742204A priority patent/CA2742204C/en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84A/zh
Priority to US13/097,817 priority patent/US869387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1Power control, e.g. to keep the total optical power consta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72Wavelength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 H01S5/06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by vary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electrodes
    • H01S5/0620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by vary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electrodes in single-section lasers
    • H01S5/0622Controll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 H01S5/068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 H01S5/0683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by monitoring the optical output parameters
    • H01S5/0687Stabilis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la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40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semiconductor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5/02 - H01S5/30
    • H01S5/4025Array arrangements, e.g. constituted by discrete laser diodes or laser bar
    • H01S5/4087Array arrangements, e.g. constituted by discrete laser diodes or laser bar emitting more than one wavelength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包括:通过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对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分光、波锁后获得光电探测器PD信号;对所述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扰频信息包括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对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波长调整装置及系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多个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注入该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以实现多波长的调整,大幅节约成本和PCB面积,减少控制电路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对传输带宽和传输容量的要求越来越大,密集波分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为了防止多波长的光串扰,每个光模块激光器的出纤光波必须工作在特定的波长上。激光器的波长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般的光模块中都存在一个系统对波长进行锁定和控制,使波长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加扰技术被应用于波长锁定控制过程中,传统的加扰方式是每个激光器分别进行加扰。在多波长密集波分应用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每路激光器加扰的方式,势必大幅增加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面积和控制电路的复杂度。
在现有的对多波长的控制和锁定的技术中,进行多路“加扰”处理,以区分当前控制和锁定的波长,每波扰动提取方式由模数转换器(Analog-DigitalConverter,ADC)采样到数字信号,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进行不同波的不同扰动频率的提取,如图1所示。但是,每一波都必须加入一个唯一的扰动频率,同时波锁器响应度较小,由波锁器输出的光电探测器(Photoelectricity Detector,PD)信号直接进入ADC采样,对ADC的精度要求很高。随着波数的增加,带来硬件和软件资源都会成倍增加,对数模转换(Digital/Analog,DA)通道数目,微处理器处理能力等关键资源带来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通过使用多个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注入该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以实现多波长的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波长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对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
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分光、波锁后获得光电探测器PD信号;
对所述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所述扰频信息包括所述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
对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波长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注入模块,用于将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
鉴相处理模块,用于对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所述扰频信息包括所述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
波长漂移鉴别模块,用于对所述鉴相处理模块获得的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波长控制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波长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扰频信号注入装置,用于产生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并将所述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
信号传输装置,用于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合波;
分光波锁装置,用于对所述信号传输装置调制合波后的信号进行分光、波锁后获得光电探测器PD信号;
微扰提取装置,用于对所述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所述扰频信息包括所述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对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波长控制调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多个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注入该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以实现多波长的调整,大幅节约成本和PCB面积,减少控制电路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波长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波长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时分相扰频信号注入时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波长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波长调整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波长调整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波长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通过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对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
其中,201进一步包括:
产生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
将所述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
根据所述扰频信号对所述波长信道的信号进行调制。
具体实施中,还对调制后的光信号进行合波。
可选地,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分时的方式将所述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此过程采用图3所示的分时分相扰频信号注入时序将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号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分时控制时序保证在高电平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扰频信号的注入,不同的波长信道分别使用不同的相位的扰频信号进行注入,最终调制到高速电信号中。若需要进行波长锁定的波数为N,那么每个信道波长相位应当顺序间隔360°/N;考虑到后续微扰提取过程中的鉴相能力,当信道增加时,需要根据最大鉴相能力进行相位差的合理分配,超过最大鉴相能力的时候,可以使用分时的方式,即:第一个时间片对第一组波长进行调整锁定,第二个时间片对第二组波长进行调整锁定,依此类推。
202,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分光、波锁后获得PD信号;
在202中,对201合波后的光信号进行分光,可分出一定比例的光信号,对分光所得的光信号进行波锁处理而获得PD信号,该PD信号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信号PD1信号和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PD2信号(文中PD1信号均表示第一光电探测器信号,PD2信号均表示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所述PD1信号未经以太龙处理,所述PD2信号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获得信号波长响应度,该信号波长响应度是在通过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在传输过程信号产生变化后,通过以太龙而获得的信号波长响应度。其中,以太龙是一个光栅阵列,对信号的波长反应敏感,可得出波长响应度曲线。
可选地,在202之后还可以包括:
对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输出的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PD信号包括PD1信号和PD2信号,所述PD1信号未经以太龙处理,所述PD2信号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获得信号波长响应度。
其中,对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输出的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过程可包括:
对所述PD信号进行放大,获得放大PD信号;
通过模拟滤波器对所述放大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将滤波处理后的放大PD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通过数字滤波器对所述数字信号再次进行滤波处理。
203,对所述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所述扰频信息包括所述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该扰频信息为注入的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变化后所包含。
204,对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其中,204进一步包括:
比较所述信号波长响应度与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获得响应度差值;
根据所述响应度差值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其中,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可以在201中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后进行保存,可选方式为,将信号波长响应度保存在一个预定的表里面,供方法实施例中的波长漂移判定使用。
205,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
在205中,通过波长反馈信号携带不同漂移量调整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的波长。
实施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可通过使用多个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注入该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实现多波长的调整,大幅节约成本和PCB面积,减少控制电路的复杂度。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波长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注入模块1,用于将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在本实施例中,由注入模块1产生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并通过注入模块1将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该扰频信号的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实际操作中,在注入模块1将扰频信号注入与该扰频信号的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后,通过激光器或者调制器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由合波器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合波,经过分光器时,分光器将一定比例的光信号输入到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中,其中,输入到波锁器中的光信号分为两路,一路光信号不经以太龙,一路光信号经以太龙,两路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后输出PD信号,其中一路是未经处理而直接光电转换后输出的电信号,直接光电转换输出的信号后续的波长漂移的判定时会被作为参考信号,另一路是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以及太光电转换而得到的电信号。
可选地,可通过分时的方式将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号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此过程采用图3的分时分相扰频信号注入时序将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号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分时控制时序保证在高电平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扰频信号的注入,不同的波长信道分别使用不同的相位的扰频信号进行注入,最终调制到高速电信号中。若需要进行波长锁定的波数为N,那么每个信道波长相位应当顺序间隔360°/N;考虑到后端微扰提取中鉴相器的鉴相能力,当信道增加时,需要根据鉴相器最大鉴相能力进行相位差的合理分配,超过其鉴相能力的时候,可以使用分时的方式,即:第一个时间片对第一组波长进行调整锁定,第二个时间片对第二组波长进行调整锁定,依此类推。
鉴相处理模块2,用于对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所述扰频信息包括所述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该扰频信息为注入的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变化后所包含,在本实施例中,鉴相处理模块2对PD信号中的扰频信息进行提取;在实际操作中,鉴相处理模块2可为鉴相器。
波长漂移鉴别模块3,用于对所述鉴相处理模块2获得的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进一步地,该波长漂移鉴别模块3可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信号波长响应度与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获得响应度差值;
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度差值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其中,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可以在通过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后进行保存,可选方式为,将信号波长响应度保存在一个预定的表里面,供方法实施例中的波长漂移判定使用。
波长控制调整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具体实施中,波长控制调整模块4通过波长反馈信号携带不同漂移量调整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的波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多波长传输系统中,多路激光器排成一个需要波长锁定的阵列,每个激光器都共用一个波长控制调整模块4,在实际操作中,注入模块1与波长控制调整模块4可以集成为扰频注入与波长控制单元,可根据不同的波长加入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
可选地,该波长调整装置还可以包括滤波处理模块,该滤波处理模块分别与波锁器、鉴相处理模块2相连接,用于对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输出的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PD信号包括PD1信号和PD2信号,所述PD1信号未经以太龙处理,所述PD2信号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获得信号波长响应度。具体实施中,滤波器包含小信号放大单元,将波锁器输出的微弱小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滤波处理,滤除带外噪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滤波器可以是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同时,滤波器的频率与扰频信号的频率相同。受限于运放的特性,无法将模拟滤波带宽做到很窄,更加有效地提取该扰频信号,使对波长的调整更加精准,可在模拟滤波器后面进行A/D采样转换成数字信号,使用数字滤波器进行进一步的滤波处理。数字滤波器的实现可通过可编程器件进行编程实现,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rgrated Circuits,ASIC)、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等。为了获得更好的滤波效果,需要进行仿真,A/D采样可使用专用的高速ADC,数字滤波器可选择有限冲击响应(Finite ImpulseResponse,FIR)、无限冲击响应(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IIR)滤波器或两者的结合,其阶数可通过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当扰动频率发生改变时,只需改变数字滤波器相应参数即可;当需要提升滤波窗口边缘陡峭程度时,只需增加数字滤波器阶数即可;其调测过程借助具体使用的编程器件的JTAG或者其它接口即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波长调整装置,通过使用多个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注入该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实现多波长的调整,大幅节约成本和PCB面积,减少控制电路的复杂度,采用分时分相的方式实现单一频率扰动注入对波长的调整,从而达到波长锁定的功能;在同一时间片内,可以同时对多个信道进行波长调整。
图5是本发明的波长调整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
扰频信号注入装置5,用于产生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并将所述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
信号传输装置6,用于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合波;具体实施中,信号传输装置6包括激光器/调制器、合波器;
分光波锁装置7,用于对所述信号传输装置6调制合波后的信号进行分光、波锁后获得光电探测器PD信号;具体实施中,该分光波锁装置7包括分光器和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其中,分光器用于合波后的光信号进行分光,可分出一定比例的光信号;而波锁器则对分光器分光所得的光信号进行波锁处理获得PD信号,该PD信号包括PD1信号和PD2信号,所述PD1信号未经以太龙处理,所述PD2信号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获得信号波长响应度,该信号波长响应度是在通过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在传输过程信号产生变化后,通过以太龙而获得的信号波长响应度。其中,以太龙是一个光栅阵列,对信号的波长反应敏感,可得出波长响应度曲线。
微扰提取装置8,用于对所述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所述扰频信息包括所述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对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具体实施中,微扰提取装置8可用于比较所述信号波长响应度与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获得响应度差值;根据所述响应度差值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其中,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可以在通过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后进行保存,可选方式为,将信号波长响应度保存在一个预定的表里面,供方法实施例中的波长漂移判定使用。
波长控制调整装置9,用于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具体地,波长控制调整装置9通过波长反馈信号携带不同漂移量调整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的波长。
可选地,微扰提取装置8还可以包括:
滤波器,用于对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输出的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PD信号包括PD1信号和PD2信号,所述PD1信号未经以太龙处理,所述PD2信号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获得信号波长响应度;
鉴相器,用于对所述滤波器滤波处理后的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
波长漂移鉴别器,用于对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下面结合图6对本发明的波长调整系统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6是本发明的波长调整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中的微扰提取电路相当于图5的微扰提取装置8,而激光器/调制器与合波器结合相当于图5的信号传输装置6,分光器与波锁器结合相当于图5中的分光波锁装置7。
在本实施例中,由扰频信号注入装置产生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并由其注入多路波长信道中,激光器/调制器通过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对各路对应的波长信道的信号进行调制,合波器将调制后的多路信号进行合波,获得多路波长合波输出的光信号,经过分光器将一定比例合波后的光信号输入到波锁器中,该波锁器含有以太龙,由波锁器输出两路PD信号:该PD信号包括PD1信号和PD2信号,所述PD1信号未经以太龙处理,所述PD2信号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获得信号波长响应度,该信号波长响应度是在通过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在传输过程信号产生变化后,通过以太龙而获得的信号波长响应度。其中,以太龙是一个光栅阵列,对信号的波长反应敏感,可得出波长响应度曲线。PD信号包含注入的扰频信息,该扰频信息为注入的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变化后所包含,需要经过特殊的微扰提取电路才能提取出来,供波长调整锁定使用。
其中,微扰提取电路包括滤波器、鉴相器和波长漂移鉴别器。滤波器包含小信号放大单元,将波锁器输出的微弱小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滤波处理,滤除带外噪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滤波器可以是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同时,滤波器的频率与扰频信号的频率相同。受限于运放的特性,无法将模拟滤波带宽做到很窄,为取得更好的滤波器效果,更加有效地提取该扰频信号,使对波长的调整更加精准,可在模拟滤波器后面进行A/D采样转换成数字信号,使用数字滤波器进行进一步的滤波处理。数字滤波器的实现可通过可编程器件进行编程实现,如FPGA、ASIC、CPU、和DSP等。为了获得更好的滤波效果,需要进行仿真,A/D采样可使用专用的高速ADC,数字滤波器可选择有限冲击响应、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或两者的结合,其阶数可通过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当扰动频率发生改变时,只需改变数字滤波器相应参数即可;当需要提升滤波窗口边缘陡峭程度时,只需增加数字滤波器阶数即可;其调测过程借助具体使用的编程器件的JTAG或者其它接口即可。
鉴相器主要通过对相位的鉴别,区分出不同的信道波长,以便进行对应的波长调整,进而锁定波长。
滤波器和鉴相器将滤除带外噪声后的PD信号输出到波长漂移鉴别器中,由波长漂移鉴别器对不同相位的扰频信号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号对应的不同漂移量,这里,可通过波长漂移鉴别器比较所述信号波长响应度与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获得响应度差值;根据所述响应度差值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其中,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可以在通过扰频信号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后进行保存,可选方式为,将信号波长响应度保存在一个预定的表里面,供方法实施例中的波长漂移判定使用。
由波长控制调整装置根据漂移量的不同,下发不同的DA控制信号到对应的激光器驱动器和控制电路进行波长的调整,从而锁定波长。具体地,波长控制调整装置通过波长反馈信号携带不同漂移量调整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的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扰频信号注入模块可通过分时的方式将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号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此过程采用图3的分时分相扰频信号注入时序将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号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分时控制时序保证在高电平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扰频信号的注入,不同的波长信道分别使用不同的相位的扰频信号进行注入,最终调制到高速电信号中。若需要进行波长锁定的波数为N,那么每个信道波长相位应当顺序间隔360°/N;考虑到后端微扰提取中鉴相器的鉴相能力,当信道增加时,需要根据鉴相器最大鉴相能力进行相位差的合理分配,超过其鉴相能力的时候,可以使用分时的方式,即:第一个时间片对第一组波长进行调整锁定,第二个时间片对第二组波长进行调整锁定,依此类推。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可应用于分离光模块、激光器组成的多波长系统,另外,光电集成器件PID/PIC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波长调整,达到锁定波长的目的。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多个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注入该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以实现多波长的调整,大幅节约成本和PCB面积,减少控制电路的复杂度。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对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
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分光、波锁后获得光电探测器PD信号;
对所述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所述扰频信息包括所述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
对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对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包括:
产生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
将所述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
根据所述扰频信号对所述波长信道的信号进行调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为:通过分时的方式将所述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之前,包括:
对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输出的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光电探测器PD信号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信号PD1信号和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PD2信号,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信号PD1信号未经以太龙处理,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PD2信号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获得信号波长响应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包括:
比较所述信号波长响应度与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获得响应度差值;
根据所述响应度差值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输出的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包括:
对所述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放大,获得放大光电探测器PD信号;
通过模拟滤波器对放大后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将滤波处理后的放大光电探测器PD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通过数字滤波器对所述数字信号再次进行滤波处理。
7.一种波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注入模块,用于将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
鉴相处理模块,用于对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所述扰频信息包括所述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
波长漂移鉴别模块,用于对所述鉴相处理模块获得的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波长控制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模块还用于产生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模块通过分时的方式将所述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滤波处理模块,用于对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输出的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光电探测器PD信号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信号PD1信号和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PD2信号,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信号PD1信号未经以太龙处理,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PD2信号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获得信号波长响应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漂移鉴别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信号波长响应度与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获得响应度差值;
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度差值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12.一种波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扰频信号注入装置,用于产生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扰频信号并将所述扰频信号分别注入与所述相位相对应的波长信道;
信号传输装置,用于对波长信道中的信号进行调制、合波;
分光波锁装置,用于对所述信号传输装置调制合波后的信号进行分光、波锁后获得光电探测器PD信号;
微扰提取装置,用于对所述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所述扰频信息包括所述波长信道的波长信息;对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进行波长漂移的判定,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波长控制调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不同漂移量对不同相位的波长信道进行波长调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扰提取装置包括:
滤波器,用于对含有以太龙的波锁器输出的光电探测器PD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光电探测器PD信号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信号PD1信号和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PD2信号,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信号PD1信号未经以太龙处理,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信号PD2信号经过以太龙进行处理获得信号波长响应度;
鉴相器,用于对所述滤波器滤波处理后的PD信号进行鉴相处理,获得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
波长漂移鉴别器,用于比较信号波长响应度与预先保存的信号波长响应度获得响应度差值,并根据所述响应度差值获得所述不同相位的扰频信息中波长信息对应的不同漂移量。
CN2008102188202A 2008-10-31 2008-10-31 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Active CN101729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88202A CN101729184B (zh) 2008-10-31 2008-10-31 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JP2011533519A JP5441191B2 (ja) 2008-10-31 2009-10-28 波長を調整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PCT/CN2009/074663 WO2010048884A1 (zh) 2008-10-31 2009-10-28 一种波长锁定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ES09823076T ES2408591T3 (es) 2008-10-31 2009-10-28 Método, aparato y sistema de enclavamiento en longitud de onda
EP09823076A EP2346195B1 (en) 2008-10-31 2009-10-28 Wavelength lock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A2742204A CA2742204C (en) 2008-10-31 2009-10-28 Wavelength adjus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3/097,817 US8693872B2 (en) 2008-10-31 2011-04-29 Wavelength adjus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88202A CN101729184B (zh) 2008-10-31 2008-10-31 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184A true CN101729184A (zh) 2010-06-09
CN101729184B CN101729184B (zh) 2013-01-02

Family

ID=42128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88202A Active CN101729184B (zh) 2008-10-31 2008-10-31 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93872B2 (zh)
EP (1) EP2346195B1 (zh)
JP (1) JP5441191B2 (zh)
CN (1) CN101729184B (zh)
CA (1) CA2742204C (zh)
ES (1) ES2408591T3 (zh)
WO (1) WO201004888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3809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 of Multiple Shared Wavelength Lockers to Stabilize Transuponders in a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Network
CN104125019A (zh) * 2013-04-28 2014-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差分四相移键控解调器锁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8802A (zh) * 2014-10-20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检测光学系统中的载波信号功率比控制
CN107769857A (zh) * 2016-08-22 2018-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调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17097A (zh) * 2017-07-07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器波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28331A (zh) * 2019-03-27 2019-05-31 浙江大学 一种波长锁定器及波长可调激光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227844T1 (de) 1997-02-06 2002-11-15 Therasense Inc Kleinvolumiger sensor zur in-vitro bestimmung
US6338790B1 (en) 1998-10-08 2002-01-15 Therasense, Inc. Small volume in vitro analyte sensor with diffusible or non-leachable redox mediator
WO2012074146A1 (ko) * 2010-11-30 2012-06-07 (주)쏠리테크 자동 파장 록킹을 위한 수동형 파장분할 다중화 장치 및 그 시스템
US8913899B2 (en) * 2010-12-07 2014-12-16 Alcatel Lucent Distribution of optical power in a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EP2573961B1 (en) * 2011-09-12 2016-04-13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An optical frequency lock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KR102079807B1 (ko) * 2012-03-14 2020-02-20 악손옵틱스, 엘엘씨 집적 광 반사계
US9557243B2 (en) 2012-03-14 2017-01-31 Axonoptics Llc Integrated optics reflectometer
JP5962455B2 (ja) * 2012-11-21 2016-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ノード装置、光伝送方法およ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US9945731B1 (en) 2015-01-14 2018-04-17 Hrl Laboratories, Llc Optical detector for measuring respective phases of multiple beams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941661B1 (en) * 2015-01-14 2018-04-10 Hrl Laboratories, Llc System for maintaining the locking range of an injection locked laser array within range of the frequency of a master laser
CN110022186A (zh) * 2018-01-10 2019-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锁定装置及方法
CN109990822B (zh) * 2019-04-29 2022-04-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光电探测模块的频率响应标定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42431B1 (ko) * 2000-09-07 2002-07-03 윤덕용 파장분할다중방식 광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다파장 안정화방법및 장치
US6370169B1 (en) * 1998-04-22 2002-04-09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ptical wavelength based on optical frequency pulling
JP2001111168A (ja) * 1999-10-06 2001-04-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周波数安定化装置
US6735395B1 (en) * 2000-09-29 2004-05-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WDM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WDM optical sources with stabilized wavelengths and light intensity and method for stabilization thereof
US7155128B2 (en) * 2001-12-14 2006-12-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ecorrelation of WDM signals
JP2003273806A (ja) * 2002-03-13 2003-09-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1247199A (zh) * 2007-02-13 2008-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漂移检测装置、波长锁定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3809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 of Multiple Shared Wavelength Lockers to Stabilize Transuponders in a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Network
US8781327B2 (en) 2010-07-09 2014-07-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Use of multiple shared wavelength lockers to stabilize transponders in a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network
CN104125019A (zh) * 2013-04-28 2014-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差分四相移键控解调器锁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25019B (zh) * 2013-04-28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差分四相移键控解调器锁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8802A (zh) * 2014-10-20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检测光学系统中的载波信号功率比控制
CN107078802B (zh) * 2014-10-20 2019-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检测光学系统中的载波信号功率比控制
CN107769857A (zh) * 2016-08-22 2018-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调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69857B (zh) * 2016-08-22 202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调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17097A (zh) * 2017-07-07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器波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217097B (zh) * 2017-07-07 2022-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器波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28331A (zh) * 2019-03-27 2019-05-31 浙江大学 一种波长锁定器及波长可调激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46195B1 (en) 2013-03-13
JP5441191B2 (ja) 2014-03-12
CA2742204A1 (en) 2010-05-06
CN101729184B (zh) 2013-01-02
ES2408591T3 (es) 2013-06-21
WO2010048884A1 (zh) 2010-05-06
JP2012507221A (ja) 2012-03-22
US20110200334A1 (en) 2011-08-18
CA2742204C (en) 2013-12-31
EP2346195A4 (en) 2012-07-04
US8693872B2 (en) 2014-04-08
EP2346195A1 (en) 201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9184B (zh) 一种波长调整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US4989199A (en) Photonic switch architecture utilizing code and wavelength multiplexing
US5173794A (e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ing a tunable acousto-optic filter
EP2256959B1 (en) Optical detection device in wdm-pon and method for same
US5781326A (en) Apparatus for shaping binary optical signals, and use thereof to modify said signals
CN103403616A (zh) 光信号放大器装置
JPH04290324A (ja) 隣接信号帯域でのrf副搬送波の光伝送装置
US85324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radio-frequency signals using a dispersive fiber optical loop
CN101674135A (zh) 滤波锁定方法、装置
CN107887783B (zh) 一种基于oeo的光子采样系统及方法
US4663596A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4363047A (zh) 基于双通道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光矢量网络分析仪系统
CN106532421A (zh) 基于光学锁相环的双锁模激光器的多微波本振源产生系统
US5822103A (en) Signal generation using optical pulses
US648699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 clock signal in a solito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KR100734860B1 (ko) 반도체 광 증폭기를 이용한 파장 변환 및 클락 재생 장치및 방법
Wei et al. Ultra-selective flexible add and drop multiplexer using rectangular optical filters based on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Nelson et al. Optical monitoring using data correlation for WDM systems
KR100723860B1 (ko) 광 코드 분할 다중화 수신기의 잡음 저감 장치와 방법 및이를 이용한 수신장치와 방법
US1181149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control of mode MUX and DEMUX
Aparna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wavelength division and sub carrier multiplexing
US8861983B2 (en) Analog radio frequency transport over optical media using continuous optical phase modulation and noncoherent detection
CN104734777B (zh) 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
JP2000047274A (ja) 同期変調によるソリトン光信号のインライン再生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含む伝送システム
CN104768087A (zh) 生成多波长光波的方法和设备,及中心局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