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8737B -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8737B
CN101728737B CN2008101706172A CN200810170617A CN101728737B CN 101728737 B CN101728737 B CN 101728737B CN 2008101706172 A CN2008101706172 A CN 2008101706172A CN 200810170617 A CN200810170617 A CN 200810170617A CN 101728737 B CN101728737 B CN 101728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nector
wall section
chimeric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06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8737A (zh
Inventor
倪艳波
钱士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ioneer Electroacous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ioneer Electroacous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ioneer Electroacous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ioneer Electroacous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706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8737B/zh
Priority to EP09013350A priority patent/EP2180556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728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8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8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87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使多种连接器均不受内部空间容积大小的左右,切实地与一种连接器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连接器(1)具有包含内部空间(23)的外壳(21)和由上述外壳所支持的连接用端子(12)及(13),连接用端子(12)及(13)由形成外壳(21)的内部空间(23)的正面壁部(21b)所支持,在构成与正面壁部(21b)正交而形成内部空间(23)的左侧壁部(21c)的基部(31),设有形成为可旋动的嵌合辅助部(32),在嵌合辅助部(32),形成有突起于内部空间(23)的倾斜部(32c)及(32d)。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与形状及大小不同的复数个连接器接合的连接器及由这种连接器和上述的复数个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先前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中,如下所述。即,该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为:在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开口空心部嵌合另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前半部分,使两者接合连接。在该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中,设有接合杆,其在一种连接器外壳通过与该连接器外壳相同材料的薄壁绞链一体地连设在周壁外侧,同时与上述周壁外侧重合而可自如封闭,且将与上述另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前半部分相对的凸轮板突设在下方。
上述凸轮板具有凸轮沟槽,其使自绞链起的旋动半径从尖端的凸轮起始端向凸轮终端逐渐减少。并且,在另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外侧,突设有上述凸轮板用的凸轮从动销。另外,在一种连接器外壳的上述开口空心部设有凸轮板槽,其使凸轮板从插入口插入。并且,形成为通过上述薄壁绞链的保持力,将下半部分插入插入口,可使接合杆的凸轮沟槽起始端保持为接纳凸轮从动销的接合杆的半封闭状态下的稳定姿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平07-55827号公报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各种各样的装置虽然考虑到互换性及用户的方便而就基本功能规定了统一的规格,但是就具体的功能尚有复数种规格并存。特别是在将装置之间电导通连接的连接器领域,上述情况尤甚,存在每个制造商及每个机型使用形状及大小不同的连接器的情形。以搭载在汽车上的车载音响设备为例,普遍存在着每个汽车制造商及每个车型将放大器等与扬声器系统导通连接起来的连接器种类亦不尽相同的情形。
此时,在扬声器系统仅具有与特定的汽车制造商及特定的车型相对应的连接器时,用户选择扬声器系统的余地很窄。另一方面,在为所有扬声器系统配备每个汽车制造商及每个车型而各异的连接器时,则会导致该扬声器系统成本的提高。因而要求有一种能与形状及大小不同的复数个连接器接合的具有兼容性的连接器及由这种连接器和上述复数个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然而,在上述现行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中,例如在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空间插入另一种连接器外壳而使之导通连接时,当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空间容积比另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容积大时,则会在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空间与另一种连接器外壳之间形成间隙等。因此,另一种连接器外壳在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空间内松松垮垮,存在难以将另一种连接器外壳切实固定在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空间内的问题。其结果,存在由两个连接器所连接的电缆出现导通连接不充分而导致使用该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电子设备发生误动作及故障的问题。
由于具有兼容性的连接器为能与形状及大小不同的复数个连接器接合而容易在内部空间与另一种连接器之间形成间隙等,故产生上述问题的几率较大。此时,若要减少上述的间隙等,则将失去该连接器的兼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是以解决上述问题作为课题之一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技术方案1的本发明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包含内部空间的外壳和由上述外壳所支持的连接用端子,上述连接用端子由形成上述外壳的上述内部空间的第1壁部所支持,在与上述第1壁部正交而形成上述内部空间的第2壁部,设有形成为可旋动的嵌合辅助部,在上述嵌合辅助部,形成有突起于上述内部空间的突起状部。
并且,根据技术方案11的连接器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上述连接器构成的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在上述第1连接器的内部空间,配置有上述第2连接器,上述第2连接器固定在上述第1连接器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从正面稍左的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从正面稍右的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从背面稍上的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构成的左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辅助部安装在上缘部及下缘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右上的角度观察小型连接器之一例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左上的角度观察图7所示的连接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7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从与图9不同的角度观察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7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7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右上的角度观察大型连接器之一例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左上的角度观察图12所示的连接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12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从与图14不同的角度观察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12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右上的角度观察小型连接器之另一例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7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左上的角度观察图16所示的连接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16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用于说明从与图18不同的角度观察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16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16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16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图16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的构成的正视图。
图2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在图24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了大型连接器的另一例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将图24所示的连接器的薄壁部的一部分预先切除后嵌合了大型连接器的另一例的状态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1    连接器,
11   外壳,
12   连接用端子,
12a  卡止突起,
13   连接用端子,
13a  卡止突起,
21   主体部,
21a  开口部,
21b  正面壁部,
21ba 矩形壁部,
21bb 围绕壁部,
21c  左侧壁部,
21d  右侧壁部,
21e  底板部,
21f  顶板部,
22   端子支持部,
22a  端子收容室,
22b  端子收容室,
22c  开口部,
22d  开口部,
23   内部空间,
24   上突出部,
25   左突出部,
26   下突出部,
27   右突出部,
28   接触部,
31   基部,
31a  连接部,
32   嵌合辅助部,
32a  卡止爪,
32b  卡止爪,
32c  倾斜部,
32d  倾斜部,
33   上缘部,
34   下缘部,
35   开口部,
36   阶梯部,
37   阶梯部,
38   阶梯部,
39   引导槽,
39a  阶梯部,
40   引导槽,
41   开口部,
51   连接器,
52   外壳,
53   连接用端子,
54   连接用端子,
61   主体部,
61a  端子收容室,
61b  端子收容室,
61c  尖端部,
62   卡止用凸部,
62a  卡止突起,
62b  操作部,
62c  尖端部,
71   连接器,
72   外壳,
73   连接用端子,
74   连接用端子,
81   主体部,
81a  端子收容室,
81b  端子收容室,
82   矩形凸部,
82a  接触部进入部,
82aa 开口部,
82b  卡止突起,
82c  操作部,
83   突条,
83a  阶梯部,
84   突条,
91   连接器,
92   弹性构件,
101  连接器,
102  主体部,
103  顶板部,
103a 厚壁部,
103b 薄壁部,
105  开口部,
111  连接器,
112  卡止用凸部,
112a 卡止突起,
121  连接器,
122  外壳,
123  连接用端子,
124  连接用端子,
131  主体部,
131a 端子收容室,
131b 端子收容室,
131c 尖端部,
132  卡止用凸部,
132a 卡止突起,
132b 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从正面稍左的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连接器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从正面稍右的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连接器1的构成的立体图。此外,图4是用于说明从背面稍上的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连接器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连接器1的构成的左视图。
本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可适用于将例如每个汽车制造商及每个车型具有形状及大小不同的连接器的放大器等车载音响设备与扬声器系统导通连接。连接器1相当于“第1连接器”,形状及大小不同的连接器相当于“第2连接器”。
连接器1包含外壳11和两根大体呈薄板状的连接用端子12及13。外壳11例如以ABS树脂、聚丙烯或者聚苯乙烯、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合成树脂为原料通过注射成形及挤压成形而形成。另一方面,连接用端子12及13例如由黄铜、镍等材质构成,表面镀锡合金等而具有导电性。连接用端子12及13的基部未图示,分别铆接着与扬声器系统的端子相连接的导线。
外壳11为主体部21与端子支持部22一体的结构。主体部21插入并嵌合第2连接器。端子支持部22收容并支持连接用端子12及13的基部(图示略)。主体部21以上述第2连接器所插入的一侧为正面,在该正面形成开口部21a。主体部21为正面壁部21b、左侧壁部21c、右侧壁部21d、底板部21e及顶板部21f一体的结构。由正面壁部21b、左侧壁部21c、右侧壁部21d、底板部21e及顶板部21f所围绕的部分形成上述第2连接器所插入的内部空间23。
正面壁部21b构成与端子支持部22的边界,连接用端子12及13的一部分分别从表面突出。正面壁部21b由矩形壁部21ba和围绕壁部21bb构成。这是由于下述的理由。第一,在插入连接器1的第2连接器中,设想为将具有宽度(左右的长度)较小、进深方向的长度较大的形状的第2连接器的前端插入围绕壁部21bb,从而与矩形壁部21ba抵接的情形。第二,在插入连接器1的第2连接器中,设想为将具有宽度(左右的长度)较大、进深方向的长度较小的形状的第2连接器的前端与围绕壁部21bb抵接的情形。
矩形壁部21ba大体呈矩形,连接用端子12及13的一部分分别从表面突出。围绕壁部21bb通过比矩形壁部21ba更向正面一侧突出,而使除与右侧壁部21d相对的一部分外,几乎全部围绕在矩形壁部21ba的周围。围绕壁部21bb具有与顶板部21f连接的上突出部24、与左侧壁部21c连接的左突出部25、与底板部21e连接的下突出部26及与右侧壁部21d连接的右突出部27。
其中,在上突出部24面向矩形壁部21ba的大体中央位置,与上突出部24一体地形成接触部28。接触部28在上述第2连接器(图示略)中,通过与构成第2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尖端部(例如参照图7及图8所示的连接器51的尖端部62c)相接触,限制该第2连接器的进入。如此,通过接触部28限制第2连接器的进入,在第2连接器中,即使是能向内部空间23的深处移动的,也能切实地固定在内部空间23内。
左侧壁部21c为基部31与嵌合辅助部32一体的结构。基部31从与左突出部25连接的部分向开口部21a延伸,直至比从与左突出部25连接的部分至开口部21a的距离的大体一半稍短的距离。在基部31的大体中央尖端,嵌合辅助部32通过连接部31a连接,同时形成可以该连接部31a为基点旋动。另一方面,在基部31的上端及下端,连接有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直至开口部21a。嵌合辅助部32目的在于通过安装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辅助第2连接器中的一部分左右方向尺寸小的(以下称之为“小型连接器”)不受内部空间23的容积的左右地切实嵌合固定在内部空间23内。
在嵌合辅助部32的上端及下端,形成有卡止爪32a及32b。当嵌合辅助部32例如向图1及图2中图纸前面一侧(以下称之为“安装方向”)旋动时,卡止爪32a分别与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抵接。进而,当嵌合辅助部32在图1及图2中向安装方向旋动时,在卡止爪32a及32b进入内部空间23内后,分别与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卡合,嵌合辅助部32在图纸里侧(以下称之为“解除方向”)的旋动被卡止。图6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中嵌合辅助部32安装在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的状态的立体图。如此,通过卡止爪32a及32b分别与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卡合,确保了内部空间23,所以小型连接器被收容并切实地固定在该内部空间23内。
在嵌合辅助部32未安装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的解除状态下,与基部31构成的角度例如为约80~约120度。如此,因为预先成形为嵌合辅助部32对于基部31构成特定的角度,所以,通过嵌合辅助部32向解除方向的复原力,嵌合辅助部32与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切实卡合。并且,通过嵌合辅助部32如此地预先成形,在使嵌合辅助部32向基部31一侧弯曲时,可减轻作用于基部31与嵌合辅助部32之间的连接部31a的应力,可抑制嵌合辅助部32发生折断等。并且,连接部31a的厚度形成为比基部31的厚度更薄。如此,通过连接部31a的厚度形成为比基部31的厚度更薄,如后所述,在不需要嵌合辅助部32时,可使用例如截割刀等容易地切断。
在嵌合辅助部32的内侧,形成有基部31的连接部分,即在连接部31a附近形成有两个倾斜部32c及32d。这些倾斜部32c及32d在嵌合辅助部32安装在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的状态下,在嵌合上述小型连接器时,为使小型连接器切实地收容在内部空间23内,而引导小型连接器,将小型连接器保持在内部空间23内或者按向右侧壁部21d。并且,这些倾斜部32c及32d在嵌合辅助部32安装在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的状态下,在内部空间23内配置在与连接用端子12及13相比更靠近开口部21a的位置。由此可不妨碍构成小型连接器的连接用端子与连接用端子12及13的连接,将小型连接器收容在内部空间23内。
右侧壁部21d从与右突出部27连接的部分向开口部21a延伸,直至从与右突出部27连接的部分至开口部21a的距离的大体三分之二的距离。在右侧壁部21d的大体中央,形成有大体呈矩形的开口部35。该开口部35目的在于使第2连接器中的一部分左右方向的尺寸大的(以下称之为“大型连接器”)侧面切实地嵌合。开口部35的后端抵达两个右突出部27之间,前端抵达右侧壁部21d的前端附近。并且,在右侧壁部21d的内侧上端,形成有3级的阶梯部36,其在上述大型连接器的一部分插入内部空间23时,引导上述大型连接器的一部分侧部。
在底板部21e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阶梯部37及38,其在上述大型连接器的一部分插入内部空间23时,引导上述大型连接器的一部分下部两端。另一方面,在顶板部21f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引导槽39及40,其在上述大型连接器的一部分插入内部空间23时,引导形成于上述大型连接器的一部分上部两端的突条(例如参照图12及13所示的连接器71)。引导槽39形成为从与顶板部21f的上突出部24连接的部分直至开口部21a的距离的大体三分之二的距离,即直至与右侧壁部21d的尖端大体相同的位置较浅,从该位置直至开口部21a较深。由此,在上述大型连接器的一部分插入内部空间23时,形成于上述大型连接器的一部分的上部两端的突条的阶梯部(例如参照图12所示的连接器71的突条83的阶梯部83a)同形成于引导槽39的较浅部分与较深部分的边界的阶梯部39a抵接。并且,在顶板部21f的大体中央,形成有大体呈矩形的开口部41。形成于第2连接器上部的卡止突起(例如参照图7及图8所示的连接器51的卡止突起62a)被插入并卡止在开口部41。
如图4所示,端子支持部22具有插入有未图示的导线所连接的连接用端子12的端子收容室22a和插入有未图示的导线所连接的连接用端子13的端子收容室22b。在端子收容室22a的顶板大体中央及端子收容室22b的顶板大体中央,分别形成有大体呈矩形的开口部22c及22d。形成于连接用端子12及13的上部的卡止突起12a及13a分别被插入并卡止在开口部22c及22d。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第2连接器的结构。图7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右上的角度观察小型连接器之一例即连接器5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8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左上的角度观察图7所示的连接器51的构成的立体图。该连接器51具有外壳52和两根连接用端子53及54。外壳52例如以ABS树脂、聚丙烯或者聚苯乙烯、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合成树脂为原料通过注射成形及挤压成形而形成。
外壳52为主体部61与卡止用凸部62一体的结构。主体部61具有插入有未图示的导线所连接的连接用端子53的端子收容室61a和插入有未图示的导线所连接的连接用端子54的端子收容室61b。在主体部61的尖端部61c的上部且大体中央,一体地形成有卡止用凸部62。卡止用凸部62在主体部61的尖端部61c的上部且大体垂直地从大体中央延伸至上方后,与主体部61的杆轴(长轴,对连接器1的插入方向)大体平行地向后方延伸。即卡止用凸部62形成为随弹性变形而弯曲。卡止用凸部62具有主体部61长度的大体四分之三的长度。
在卡止用凸部62的大体中央且上部,形成有卡止突起62a。卡止用凸部62如图9及图10所示,在连接器51嵌合至连接器1时,形成于卡止用凸部62的卡止突起62a由于卡止用凸部62的复原力而插入构成连接器1的外壳11的主体部21所具有的形成于顶板部21f的大体中央的开口部41,以此抑制连接器51的拔出。此时,如图11所示,卡止用凸部62的尖端部62c与构成连接器1的外壳11的主体部21所具有的形成于上突出部24的接触部28相接触,以此限制该连接器51的进入。如此,通过接触部28限制连接器51的进入,即使连接器51能向内部空间23的深处移动,也能切实地固定在内部空间23内。并且,通过连接器51与连接器1相嵌合,连接器1的连接用端子12和连接器51的连接用端子53相互连接,连接器1的连接用端子13和连接器51的连接用端子54相互连接。
此外,在拆下连接器51时,通过按压形成于卡止用凸部62的操作部62b,可使卡止用凸部62弯曲,使卡止突起62a从开口部41脱离。若在保持该状态不动的情况下将连接器51拉向连接器51的背面方向(朝向卡止用凸部62的末端一侧的方向),则解除连接器1与连接器51的嵌合状态。另外,在如图9~图11所示的连接器1的左侧壁部21c,嵌合辅助部32虽然与基部31连接着,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嵌合辅助部32从基部31的大体中央尖端脱离。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第2连接器中大型连接器的结构。图12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右上的角度观察大型连接器之一例即连接器7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3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左上的角度观察图12所示的连接器71的构成的立体图。该连接器71具有外壳72和两根连接用端子73及74。外壳72例如以ABS树脂、聚丙烯或者聚苯乙烯、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合成树脂为原料通过注射成形及挤压成形而形成。
外壳72为主体部81、矩形凸部82、突条83及84一体的结构。主体部81具有插入有未图示的导线所连接的连接用端子73的端子收容室81a和插入有未图示的导线所连接的连接用端子74的端子收容室81b。
在主体部81的上部且大体中央,矩形凸部82与主体部81形成为一体,与主体部81的杆轴方向(长轴,对连接器1的插入方向)大体平行地延伸。矩形凸部82从前面一侧至背面一侧一体地形成有接触部进入部82a、卡止突起82b和操作部82c。接触部进入部82a形成有大体呈矩形的开口部82aa,在连接器71嵌合至连接器1时,形成于构成连接器1的上突出部24的接触部28的一部分进入。
在矩形凸部82的大体中央上部,形成有卡止突起82b。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连接器71嵌合至连接器1时,该卡止突起82b被插入并卡止在构成连接器1的外壳11的主体部21所具有的形成于顶板部21f的大体中央的开口部41。此外,在拆下连接器71时,通过按压形成于矩形凸部82的操作部82c,可使矩形凸部82弯曲,使卡止突起82b从开口部41脱离。若在保持该状态不动的情况下将连接器71拉向连接器71的背面方向,则解除连接器1与连接器71的嵌合状态。
突条83及84在连接器71嵌合至连接器1时,通过分别形成于顶板部21f两端的引导槽39及40来引导。如上所述,引导槽39形成为从与顶板部21f的上突出部24连接的部分直至开口部21a的距离的大体三分之二的距离较浅,从该位置直至开口部21a较深。与此相对应,突条83形成为从连接器71的前面至操作部82c的距离大体三分之二的距离较低,从该位置直至操作部82c较高。即形成阶梯部83a。因而,在连接器71嵌合至连接器1时,形成于上述连接器71的突条83的阶梯部83a同形成于引导槽39的较浅部分与较深部分的边界的阶梯部39a抵接。另外,在如图14及图15所示的连接器1的左侧壁部21c,嵌合辅助部32虽然与基部31连接着,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嵌合辅助部32从基部31的大体中央尖端脱离。
接着,图16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右上的角度观察小型连接器之另一例即连接器12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7是用于说明从正面左上的角度观察图16所示的连接器121的构成的立体图。另外,图18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1中嵌合了连接器121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用于说明从与图18不同的角度观察在连接器1中嵌合了连接器121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图20是用于说明在连接器1中嵌合了连接器121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1是用于说明在连接器1中嵌合了连接器121的状态的正视图。另外,图22是用于说明在连接器1中嵌合了连接器121的状态的剖面图。在图18~图22中,对与图1~图6的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标示以同样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该连接器121具有外壳122和两根连接用端子123及124。外壳122例如以ABS树脂、聚丙烯或者聚苯乙烯、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合成树脂为原料通过注射成形及挤压成形而形成。
外壳122为主体部131与卡止用凸部132一体的结构。主体部131具有插入有未图示的导线所连接的连接用端子123的端子收容室131a和插入有未图示的导线所连接的连接用端子124的端子收容室131b。在主体部131的尖端部131c的左侧面,一体地形成有卡止用凸部132。卡止用凸部132从主体部131的尖端部131c的左侧面大体水平地延伸至左侧后,与主体部131的杆轴(长轴,对连接器1的插入方向)大体平行地向后方延伸。即卡止用凸部132形成为随弹性变形而弯曲。卡止用凸部132具有与主体部131的长度大体相等的长度。
在卡止用凸部132的大体中央且左侧面,形成有卡止突起132a。卡止用凸部132如图18、图20及图22所示,在连接器121嵌合至连接器1时,形成于卡止用凸部132的卡止突起132a由于卡止用凸部132的复原力而插入构成连接器1的外壳11的主体部21所具有的形成于右侧壁部21d的开口部35,以此抑制连接器121的拔出。以此,连接器121切实固定在连接器1内。并且,通过连接器121与连接器1相嵌合,连接器1的连接用端子12和连接器121的连接用端子123相互连接,连接器1的连接用端子13和连接器121的连接用端子124相互连接。
此外,在拆下连接器121时,通过按压形成于卡止用凸部132的操作部132b,可使卡止用凸部132弯曲,使卡止突起132a从开口部35脱离。若在保持该状态不动的情况下将连接器121拉向连接器121的背面方向(朝向卡止用凸部132的末端一侧的方向),则解除连接器1与连接器121的嵌合状态。另外,如图19、图21及图22所示,与连接器1的左侧壁部21c的基部31相连接的嵌合辅助部32安装在上缘部33及下缘部34上。
如此,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由于即使对于连接器51、71及121的任何一种均可将连接器1与之相连接,故能以1个连接器1应对广泛的车型。因此,不必根据车型准备多种连接器,用户对于不同的车型只需重新连接同一种连接器1,就能使用同一种扬声器系统。即可不受连接器1的内部空间23的容积大小的左右地例如通过嵌合辅助部32的倾斜部32c及32d将小型连接器切实地固定在连接器1的内部空间23内。
实施方式2
图2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91的构成(正视图)。在图23中,对与图1~图6的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标示以同样的标号,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91与图1~图6所示的连接器1的不同点在于,在底板部21e的上面,新设有弹性构件92,其目的在于使插入内部空间23的第2连接器向上方施力。弹性构件92例如由板簧构成。如此,通过设置弹性构件92,可切实地将高度比连接器1的内部空间23高度低的第2连接器固定在连接器1的内部空间23内。
弹性构件92具有一个倾斜面,其从开口部21a直至端子支持部22(图示略)为开口部21a一侧较低,端子支持部22一侧较高,弹性构件92将第2连接器引导向内部空间23。
实施方式3
图2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101的构成的平面图,图25是用于说明在图24所示的连接器101中嵌合了大型连接器之一即连接器111的状态的剖面图。在图24及图25中,对与图1~图6的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标示以同样的标号,省略其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101与图1~图6所示的连接器1的不同点在于,取代主体部21,新设有主体部102。
主体部102与主体部21的不同点在于,取代顶板部21f,新设有顶板部103。在顶板部103一体地形成有厚度与左侧壁部21c、右侧壁部21d及底板部21e的各自厚度大体相等的厚壁部103a和形成于大体中央、大体呈矩形、厚度比顶板部103的厚度薄的薄壁部103b。
如图25所示,若使大型连接器之一即连接器111从具有如此构成的连接器101的开口部21a进入内部空间23,则连接器111在卡止用凸部112随弹性变形而弯曲的状态下进入,形成于卡止用凸部112的大体中央且上部的卡止突起112a抵达薄壁部103b的下部。由此,通过卡止用凸部112的复原力,卡止突起112a突破薄壁部103b,在顶板部103的大体中央形成开口部105,卡止突起112a插入开口部105。由此,连接器111与连接器101切实地嵌合、固定,抑制连接器111的拔出。并且,也可预先切除薄壁部103b,形成开口部105,将卡止突起112a插入开口部105。
再者,如图26所示,也可以预先切除薄壁部103b的一部分,或者在103a和薄壁部103b之间形成开口部105,通过将卡止突起112a插入开口部105而使连接器111与连接器101切实地嵌合、固定,抑制连接器111的拔出,也可作适当更改。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构成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即使将各实施方式所述的技术事项组合起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更改设计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1及第2连接器具有两根连接用端子的例子,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分别具有3根以上的连接用端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说明了在连接器101的顶板部103形成有大体呈矩形的薄壁部103b的例子,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在第1连接器的底板部形成大体呈矩形的薄壁部。自不待言,与此相对应,在第2连接器的下部必须形成有卡止用凸部。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在其目的及构成等没有特别的矛盾及问题的前提下,可转用相互的技术。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包含内部空间的外壳和由上述外壳所支持的连接用端子,
上述连接用端子由形成上述外壳的上述内部空间的第1壁部所支持,
在与上述第1壁部正交而形成上述内部空间的第2壁部,设有形成为可旋动的嵌合辅助部,
在上述嵌合辅助部,形成有突起于上述内部空间的突起状部,
在分别与上述第1壁部及上述第2壁部正交的第3壁部,设有向上述内部空间突出的弹性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状部在向突起于上述内部空间的方向延伸的侧部形成有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有复数个上述第2壁部,
在上述复数个第2壁部中,一侧形成上述嵌合辅助部,另一侧形成嵌合用的开口部,
在上述第1壁部,形成有向上述内部空间延伸的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辅助部成形为对上述第2壁部构成特定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嵌合辅助部的端部,形成有旨在与上述外壳卡合的卡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嵌合辅助部和上述第2壁部之间的连接部的厚度小于上述第2壁部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分别与上述第1壁部及上述第2壁部正交的第4壁部由厚壁部和薄壁部形成,
上述厚壁部围绕上述薄壁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薄壁部与上述厚壁部之间,形成有开口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以与上述第1壁部及上述第2壁部分别平行并且自上述第2壁部内通过的直线为旋动上述嵌合辅助部的轴。
10.一种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具有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构成的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
在上述第1连接器的内部空间,配置有上述第2连接器,
上述第2连接器固定在上述第1连接器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第1连接器的上述嵌合辅助部的上述突起状部将上述第2连接器向上述第1连接器的上述内部空间按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分别与上述第1连接器的上述第1壁部及上述第2壁部正交的第4壁部具有厚壁部和由上述厚壁部围绕的薄壁部,
上述第2连接器具有向上述第1连接器的上述第4壁部突起的突起部,
上述突起部贯通上述第1连接器的上述薄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分别与上述第1连接器的上述第1壁部及上述第2壁部正交的第4壁部具有厚壁部和由上述厚壁部围绕的薄壁部,
上述第2连接器具有向上述第1连接器的上述第4壁部突起的突起部,
上述突起部插入形成于上述第1连接器的上述薄壁部和上述厚壁部之间的开口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辅助部将上述第2连接器固定在上述第1连接器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第1连接器中去除上述嵌合辅助部。
CN2008101706172A 2008-10-22 2008-10-22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8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06172A CN101728737B (zh) 2008-10-22 2008-10-22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EP09013350A EP2180556A1 (en) 2008-10-22 2009-10-22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06172A CN101728737B (zh) 2008-10-22 2008-10-22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8737A CN101728737A (zh) 2010-06-09
CN101728737B true CN101728737B (zh) 2013-11-13

Family

ID=4244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06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8737B (zh) 2008-10-22 2008-10-22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8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9705A (zh) * 2009-07-30 2011-03-23 上海先锋电声器材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及具备该连接结构的汽车
JP2018022629A (ja) * 2016-08-04 2018-02-0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部材及び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97164A (en) * 1978-03-31 1981-09-03 Ross Courtney &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348070A (en) * 1979-09-04 1982-09-07 Hans Simon Insulation for flat connectors
EP0597388A2 (en) * 1992-11-11 1994-05-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652412A (zh) * 2004-02-05 2005-08-10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防水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4703B2 (ja) * 2000-06-05 2005-12-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US7329137B2 (en) * 2005-10-05 2008-02-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odular plug with slider latch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97164A (en) * 1978-03-31 1981-09-03 Ross Courtney &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348070A (en) * 1979-09-04 1982-09-07 Hans Simon Insulation for flat connectors
EP0597388A2 (en) * 1992-11-11 1994-05-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652412A (zh) * 2004-02-05 2005-08-10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防水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8737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6283B1 (en) A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9577396B2 (en) Keystone jack adaptor
US20100167579A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CN109314337B (zh) 连接器
TWI325657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437357A1 (en) Connector
JP6393301B2 (ja) コネクタ
US6482035B2 (en) Press-connecting connector
CN103280664A (zh) 卡用连接器
EP2572407A1 (en) Plug-in connector and a plug-in module system
US10148048B2 (en) Toolless communications jack
CN101728737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US6976874B2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JP4434147B2 (ja) コネクタ
JP3635629B2 (ja) コネクタ
JP6670446B2 (ja) コネクタ
CN101989705A (zh) 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及具备该连接结构的汽车
JP4621628B2 (ja) コネクタ
JP4606743B2 (ja) 圧接型コンタクト、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および電線付きコネクタ、ならびに電線付き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10833431B2 (en) Keyed cable and connector system
CN100407509C (zh) 电连接器及带电连接器的电缆
JP4228978B2 (ja) コネクタ
CN2715387Y (zh) 具有卡扣装置的电连接器
JP2005353361A (ja) コネクタ
CN111033912B (zh) 连接器外壳以及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