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8166A -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8166A
CN101728166A CN200910204750A CN200910204750A CN101728166A CN 101728166 A CN101728166 A CN 101728166A CN 200910204750 A CN200910204750 A CN 200910204750A CN 200910204750 A CN200910204750 A CN 200910204750A CN 101728166 A CN101728166 A CN 101728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electric
compound
forms
nex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4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村伸
三宅龙也
森俊介
辻和隆
铃木敬三
楠敏明
池田光晴
何希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28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8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8Dielectric or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0Layers for protecting or enhancing the electron emission, e.g. MgO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2Fluor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器面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利用由放电引起的紫外线发光的PDP等图像显示装置中,减少放电延迟,提高画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对向而设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形成放电空间,在所述放电空间中填充放电气体,该显示装置具有用于进行显示放电的至少一对电极和利用由所述放电气体放电引起的紫外线发光而发出可见光的荧光体层,构成所述放电空间的部件中至少存在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何一种。利用该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使用被紫外线、特别是真空紫外区域的紫外线激发而发光的荧光体构成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以电视机或计算机显示器为代表的显示装置,显现出对不需要占据大的设置空间的薄型化的强烈要求。作为可以对应薄型化的装置,正在积极开发等离子显示装置(PDP(Plasma Display Panel)装置)或电场放射型显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装置、组合背光灯和薄的液晶面板而构成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装置等。
其中,PDP装置是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PDP)作为发光装置的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PDP)为,以在含稀有气体的微小放电空间的阴极辉光区域内产生的紫外线(作为稀有气体使用氙气的情况时,在146nm和172nm的波长区域)作为激发源,激发在该微小放电空间内设置的荧光体层中的荧光体,促进从该荧光体发出的光,从而得到可见区域内的发光。PDP装置控制其发光的量和颜色来用于显示。
PDP装置中,个别的微小放电空间(以下,称为放电容器)的图像显示的发光和不发光是通过放电容器的壁电荷的蓄积来调节的。该壁电荷通过在发光前产生被称为寻址放电的放电来进行调整。因此,正确的产生寻址放电在图像显示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PDP装置中,荧光体材料、隔壁材料等的必须设置在放电空间内的材料对上述这样的放电特性也产生影响。荧光体等的材料在决定PDP装置特性上成为非常重要的主要构成部件。
作为有关这种材料和技术的文献例如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069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412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836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399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PDP装置的高性能得到认可,其代替使用阴极射线显像管型的显示器或电视(TV),而作为大型的平面面板显示器和薄型TV的用途正在急速扩大。其结果要求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具体的为,为了显示利用数字放送等的高清晰度电视而需要高清晰度化。另外,由于为了高清晰度化,各显示像素变小,因此既需要高辉度化,也需要为了实现高辉度化的高发光效率。
高清晰度化,即,增加放电容器的数量。PDP装置中,为了形成一个画面,扫描像素的列,产生前述的寻址放电,决定发光的像素。通常,1/60秒显示一个画面,但是PDP装置进一步将其分割为10个左右来进行显示。因此,在各放电容器中,产生寻址放电的时间非常的短。在进行了高清晰度化时,由于应扫描的像素的列变得更多,因此时间变得更短。因此,进行了高清晰度化时,正确进行寻址放电就变得困难。不能正确进行寻址放电时,产生画面的闪烁等,导致画质的降低。
另外,在目前的PDP装置的技术领域中,作为高性能的TV装置,推进以通过各放电容器的放电强度增大而实现高辉度化为目的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PDP)结构改进的研究。
作为其中的一个方法,正在广泛研究增加以Ne为主成分的放电气体中的Xe气体的组成比而积极利用产生的Xe2分子线。所谓PDP面板的“高氙浓度化”是技术趋势,通常进行在比放电气体中的氙气气体组成比(4%左右)高的组成比区域内,实现这样的PDP面板的发光高效率化的讨论。
但是,高氙浓度化使得放电电压增加的情况多。这对于驱动电路等的负担变大,作为装置变得高成本化。进一步,由于前述的寻址放电的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增加了正确进行寻址放电的难度。
PDP装置从简单的薄型显示装置进一步扩大到作为替代使用阴极射线显像管的TV装置的平面TV装置的使用形态。其结果使得对画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实现对应于辉度的要求、低耗电化和低成本化的同时,实现减低画面闪烁等的高画质化是重要的。因此,为了画质的提高,减少上述寻址放电所需要的时间,产生正确的放电成为重要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高画质且高效率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如果简单说明代表性内容的概要,则如下所述。
通过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是利用由放电引起的紫外线发光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放电空间内的除保护层、电极、玻璃、电介体层以外的部分存在含有金属状态下的功函数为3.6eV以下元素的化合物,且含所述元素的化合物由照射450nm以下紫外光引起的450nm~780nm范围的可见光发光的量子效率为15%以下。另外,所谓含有金属状态下的功函数为3.6eV以下元素的化合物,与含有功函数为3.6eV以下金属的化合物有相同的定义。如果所述化合物的功函数为2.5eV以下,则更有效,如果为2.2eV以下,效果显著。
另外,含有所述元素的化合物,如果由照射450nm以下紫外光引起的450nm~780nm范围的可见光发光的量子效率为15%以下,则在与荧光体混合的情况下,可以忽略由对所述化合物照射紫外线引起的对可见光的影响。进一步,含有所述元素的化合物如果是即使照射450nm以下的紫外光也不产生450nm~780nm范围的可见光发光的化合物,就完全不产生画质的下降。
进一步,通过下述图像显示装置,效果变得特别显著,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是利用由放电引起的紫外线发光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放电空间内的除保护层、电极、玻璃、电介体层以外的部分存在含有Cs元素的化合物,且含所述元素的化合物由照射450nm以下紫外光引起的450nm~780nm范围的可见光发光的量子效率为15%以下。但是,具有上述特征的化合物大多数为不稳定的化合物,向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导入很成问题。本发明中,含有所述Cs的化合物是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时,导入是容易的,特别有效。
通过使所述化合物存在于用于在放电空间内进行可见光的发光显示的荧光体层中,从而导入所述化合物到放电空间内是可能的。
另外,通过将所述化合物设置在放电空间内的、除用于进行可见光的发光显示的荧光体层以外的隔壁或前面面板等的至少一部分中,从而使导入所述化合物到放电空间内成为可能。
另外,通过使所述化合物作为薄膜存在于在放电空间内用于进行可见光的发光显示的荧光体层中,从而使导入所述化合物到放电空间内成为可能。薄膜的膜厚如果以重量来换算,优选为每1cm2为0.01μg以上。如果用其它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化合物只要在0.2原子层左右,就可以得到效果。
所述化合物存在于放电空间内的重量相对于放电空间内的全部荧光体的重量的总和为0.01%以上10%以下时,就显现出效果。
另外,所述化合物与荧光体混合、或含在隔壁材等中而存在于放电空间内的重量,换算成每1cm2面板面积为0.mg以上1000mg以下时,就显现出效果。
这些图像显示装置是含有以放电气体的组成比为8%以上的量包括Xe气体而构成的气体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时,效果更为显著。
另外,这些图像显示装置是由700条以上的显示像素线构成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时,效果更为显著。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减少寻址期的放电延迟时间,因此可以正确地进行寻址放电。由此,画面的高清晰度成为可能,另外,可以实现没有闪烁的画面。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Cs化合物的混合量和放电延迟时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2为表示Cs化合物量子效率和色度关系的曲线图。
图3为使用Cs化合物作为隔壁材料时Cs化合物的量和放电延迟时间的关系。
图4为表示Cs元素的重量和放电延迟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的A-A截面图。
图7是图5的B-B截面图。
图8是图5的C-C截面图。
图9是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工作电压波形。
图10是显示实施例2的截面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其它截面图。
图12是显示实施例3的截面图。
图13是实施例4的其它截面图。
图14是显示实施例5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6    基板
2、9    电极
3       总线
4、8    电介体层
5       保护膜
7       隔壁
10      荧光体层
12      Cs化合物
100     PDP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代表例,来说明效果。只要是带来同样效果的构成,即使是本发明显示的以下例子以外的构成也是有效的。
图5是发明的PDP100要部分解立体图,图6、图7和图8分别表示图5所示的PDP100组装以后的A-A线、B-B线和C-C线的截面图。另外,图6为显示沿电极2的延长方向的一个截面图,图7为显示沿电极2的延长方向的其它截面图,图8为显示沿电极9的延长方向的一个截面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PDP100,具有用于应对所谓面放电PDP(放射型交流驱动)的结构,其具备一对基板1,6、隔壁7、放电气体(无图示)和电极2,9,其中,一对基板1,6是分开且对向设置的,隔壁7设置在该基板6上、在重合该一对基板1,6时保持基板1和基板6之间的间隔,放电气体是被封入在一对基板1,6间形成的空间内、通过放电而产生紫外线的放电气体,电极2,9设置在一对基板1,6的对向面上。
用于进行荧光显示的荧光体在所述一对基板内的一方的基板6上和隔壁7的表面上构成荧光体层10。其特征在于,其构成使得构成荧光体层10的荧光体被真空紫外线激发而发出可见光,所述真空紫外线是通过放电由所述放电气体产生波长为146nm和172nm的真空紫外线。在这里,放电空间是指由图6中电介体8和隔壁7和保护膜5所围成的区域。
另外,图5、图7和图8中所示的符号3的线与电极2成为一体,是用于减少电极电阻而设置的由银或Cu-Cr形成的总线3,符号4和8的层为电介体层4、8,符号5的层是用于保护电极而设置的保护膜5。在作为例子所举出的图5中,隔壁虽然为线状,但是也可以为分开各自的放电容器的矩形结构。
上述荧光体10为了进行彩色显示,分别设置为红色、绿色、蓝色三色的荧光体。作为以各自颜色发光的荧光体的例子,可以举出红荧光体(Y、Gd)BO3:Eu荧光体,绿荧光体为Zn2SiO4:Mn2+荧光体,以及蓝荧光体BAM(BaMgAl10O17:Eu2+)荧光体。这些荧光体作为各个颜色的主成分而使用的情况比较多,但是也可以使用这些以外的其他材料。荧光体的平均粒径使用1~5μm的荧光体比较多,但是也可以使用这以外粒径的荧光体。
图9显示了对各电极施加电压的例子。Y电极和X电极是图5中相邻的电极2,通过该2个电极间的放电(维持放电)来进行发光显示。用于维持放电的电压是同时施加在所有的放电容器中的。因此,需要选择进行放电而发光的放电容器和不发光的放电容器。这是通过在A电极和Y电极间产生放电而进行的。A电极为图5中的电极9。
选择使发光的放电容器时,对A电极和与其垂直相交的Y电极同时施加电压。只在被同时施加的放电容器中产生A电极和Y电极间的放电(寻址放电)。这时,电荷被蓄积在放电容器内。Y电极和X电极间的电压预先设置成仅该电压不会开始放电的电压。只有对Y电极和X电极间的电压加上由蓄积的电荷的电压时,才开始放电。由此,只在产生寻址放电的放电容器中,产生由放电引起的发光,可以形成图像。
另外,由于一旦形成了壁电荷的放电容器,在之后,经常产生维持放电,因此,为了不使其发光,需要消除壁电荷。由此,在用于寻址放电的电压施加之前,对所有的放电容器进行用于消除壁电荷的电压施加。这为复位电压,施加该电压的时间为复位期。
图9所示的电压施加顺序为被称为子图场(subfield)的期间的顺序。一个图像是由被称为1个图场的期间形成的。为了区分形成一个图像的各像素的辉度差,将一个图场分为10个左右的子图场,在各个子图场中进行1系列的放电。
一边一行一行的扫描像素的行,一边进行寻址放电。由此,如果进行高精细化,像素增加,那么应扫描的像素的行数就增加,用于一个寻址放电的时间就减少。
放电容器中的放电如下:通过施加电压,首先,在放电空间中存在的微量的荷电粒子由于电场而发生移动,其与放电气体发生碰撞,进一步生成荷电粒子,反复该过程而开始放电。用于开始放电所必须的在放电空间中存在的微量荷电粒子称为引发粒子。
决定寻址放电发生时间的一个要素为施加电压时的引发粒子的存在量。放电是在施加电压后形成放电开始所必须的荷电粒子数之后开始的。该放电开始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放电延迟时间。如果引发粒子少,放电开始所必须的电荷粒子数形成需要时间,放电延迟时间变长。为了缩短寻址放电时间,需要缩短放电延迟时间,增加引发粒子的存在量是一个手段。
引发粒子通过维持放电而形成,由维持放电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逐渐减少。由此,从维持放电结束后到开始寻址放电之间的时间是重要的。作为该时间的一个例子,在用于进行寻址放电的像素列扫描的起始的线为0.2ms左右,最后的线为1.2ms左右。
本发明构成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正确进行寻址放电,缩短寻址放电所需的时间。寻址放电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延迟时间。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构成,可以增加寻址放电时的引发粒子的存在量。由此,寻址放电所需的时间缩短,寻址放电的延迟时间变短。
引发粒子由放电容器内的保护层等放出。该放出根据表面的状态而有大的变化。通过在表面附着特定的物质,可以使引发粒子容易从表面放出,结果可以增加引发粒子的量。
发明者发现,在例如保护层等的放出引发粒子的部位的表面上存在有在金属状态下的功函数为一定以下的元素时,引发粒子增加,寻址放电的延迟时间变短。
作为一定以下的功函数的基准,可以举出作为保护层的主成分的Mg的功函数3.7eV左右。如果使用具有比其小的、3.6eV以下的功函数的金属元素时,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
作为更优选的基准,有碱和碱土金属中以Ba等为代表的功函数为2.5eV以下的元素,如果使用这些元素,会更有效。进一步,如果使用Cs这样的功函数为2.2eV以下的元素,上述效果变得特别显著。
但是,这些具有一定以下的功函数、显示上述特性的元素,通常大多数是和氧或水分的反应性高的元素,不容易向表面设置,更不容易进行组装而成为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这些元素即使直接附着在表面,通过等离子放电而从表面逐渐被除去,导致在使用中特性下降,效果变得不充分。只是这种情况也会有以下的效果。即,等离子显示面板在产品完成后实际上点亮等离子显示面板,进行老化。在老化中,通过本发明的材料12的效果,如果放电开始的时间被缩短,则老化时间的缩短成为可能。
本发明为了得到充分的效果,实行以下的方法。即,所述元素,例如通常在被认为与引发粒子放出有关的保护层表面以外的部位也设置所述元素的化合物。这些通过制造工序的加热或等离子放电等而附着在放出引发粒子部位的表面上,能够得到容易放出引发粒子的效果。关于该效果,即使放出引发粒子部位的表面因等离子放电而被除去,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其他部位的所述元素的化合物被供给,因此持续该效果。另外,作为保护层表面以外的部位,可以举出隔壁的上部或隔壁的侧部等。
另外,这些导入的元素,与最初设定他们的位置相比,能够产生直接放出或容易放出引发粒子的效果。由这些效果产生的引发粒子也对用于寻址放电的引发粒子增加是有效的。另外,它们的设置位置在电极、电介体层、玻璃内部等的话,效果是不充分的。进一步,现在发现,作为导入的化合物,只要是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中至少一种,就特别有效。
这些导入的化合物如果进行可见光的发光,在图像的发光显示中添加不需要的光,会产生影响。这导致颜色再现性的下降或辉度寿命的变化,使产品设计变困难。因此,需要使这些化合物达到由紫外光产生的可见发光不影响图像的程度。作为例子,图2显示了在绿色发光荧光体中混合蓝色发光材料,改变蓝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的情况。用能够测定色度的辉度计进行测定,比较CIE:x-y色度坐标系的色度值y。可知纵轴的色度值y值随着混合的本发明材料的量子效率的增加而降低。这表示,如果量子效率增加,则蓝紫色的发光量增加,对绿色的发光色产生影响。
绿荧光体发光中,色度值y如果是超过0.7的值,则为颜色再现性好的绿色,相反的,色度值y越低,则为颜色再现性差的绿色。等离子显示器的情况,优选色度值y为0.7以上。从图2可知,只要量子效率是大约15%以下,则色度值y就为0.7以上,可以维持良好的颜色再现性。由此,本发明的材料优选发光的量子效率为15%以下。
即,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完全没有由紫外光产生的可见发光。另外,即使有发光的情况,也必须使由照射450nm以下紫外光引起的450nm~780nm范围的可见光发光的量子效率为15%以下。在这里,外部量子效率表示化合物发光而放射到外部的光子数与入射到化合物中的光子数的比值,可以用市售的测定装置等进行测定。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构成,上述化合物的导入可以通过混合或多层化而存在于放电空间内的用于可见光进行发光显示的荧光体的层中。进一步,作为上述本发明的其它构成,上述化合物的导入也可以设置在放电空间内的除用于进行可见光的发光显示的荧光体层以外、除保护层、电极、电介体层、玻璃的内部以外的,例如隔壁或前面面板的一部分中。在这里,例如保护层中被混合有该化合物时,有对保护层的寿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由于上述这样的理由,本发明在含有如下构成的气体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使用时,是特别有效的,所述气体以放电气体的组成比为8%以上的量含有Xe气体而构成。另外,由于上述这样的理由,本发明在以700条以上的显示像素线构成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使用时,是特别有效的。
实施例
以下,说明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对应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制作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DP。作为红色、绿色、蓝色三色的荧光体,红荧光体使用(Y、Gd)BO3:Eu荧光体,绿荧光体使用Zn2SiO4:Mn2+荧光体,以及蓝荧光体使用BAM(BaMgAl10O17:Mn2+)荧光体作为各色的主成分。但是,关于本发明的效果,使用这些以外的其他材料作为荧光体各色的主成分也是有效的。
在该各色的主荧光体中,分别混合规定量的含有满足本发明条件的元素的化合物,制作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作为满足上述条件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例如以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50μm以下的粉末形状在0.01wt%~10wt%的范围内混合这些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制作图5所示的本发明图像显示装置PDP100。上述虽然例示了化合物,但是混合的化合物并不限于这些,只要是满足本发明条件的化合物,即使使用上述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也是有效的。另外,所述化合物的平均粒径如果为0.1μm以上50μm以下的粉末形状,则容易和荧光体混合并通过印刷而形成膜。
就本实施例的面放电型彩色PDP装置的PDP100来说,例如通过对一对显示电极(电极2)中的一个(一般称为扫描电极)施加负电压,对寻址电极(电极9)和另一个剩下的显示电极(电极2)施加正电压(与施加于所述显示电极电压相比为正的电压)而产生放电,由此,在一对显示电极之间形成作为开始放电的辅助的壁电荷(这称为写入)。该状态下如果在一对显示电极之间施加适当的相反电压,则通过电介体层4(和保护膜5)在两电极2之间的放电空间内产生放电。
放电结束后,使施加于所述一对显示电极(电极2)的电压反过来,就可以重新产生放电。通过如此反复,产生持续的放电(这称为维持放电或显示放电)。
本实施例的PDP100为,在背面基板(基板6)上形成以银等构成的寻址电极(电极9)和以玻璃系的材料构成的电介体层4后,通过厚膜印刷同样由玻璃系材料构成的隔壁材,使用喷砂掩模(blast mask)进行喷砂除去,形成隔壁7。
然后,在该隔壁7上,以被覆该隔壁7间的槽面的形式,顺次条纹状地形成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各荧光体层10。在这里,各荧光体层10如下形成:与红色、绿色和蓝色对应,红色荧光体粒子和所述化合物的混合物为40重量部(漆料为60重量部),绿色荧光体粒子和所述化合物的混合物为40重量部(漆料为60重量部),蓝色荧光体粒子和所述化合物的混合物为35重量部(漆料为60重量部),分别和漆料混合,制成荧光体糊,由丝网印刷进行涂布后,通过干燥和烧成工序进行荧光体糊内的挥发成分的蒸发和有机物的燃烧除去。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荧光体层10由中央粒径为3μm左右的各荧光体粒子构成。
然后,将形成有显示电极(电极2)、总线3、电介体层4和保护膜5的前面基板(基板1)和背面基板(基板6)进行熔合封装,将面板内进行真空排气后,注入放电气体,进行密封。该放电气体是以组成比为10%的量含有氙气(Xe)而构成的气体。
然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PDP,与驱动所述PDP的驱动电路组合,制作等离子显示装置,该等离子显示装置是构成为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该等离子显示装置为高辉度,显示性能优异,且高辉度显示是可能的。并且,高速的寻址放电是可能的,以高精细高画质的图像显示是可能的。
图1显示了本发明图像显示装置的放电延迟时间和满足上述本发明条件的荧光体混合量的关系。图1中,横轴为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混合量与发光荧光体的比例,纵轴为寻址放电所需要的时间,即,放电延迟时间。作为发光荧光体,进行了有关红色、绿色、蓝色的三色荧光体的各种实验,各荧光体都显示同样的倾向。图1为进行有关红色、绿色、蓝色的各荧光体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另外,测定的延迟时间是在图9中维持期和到寻址期为止之间的时间为10ms的情况的工作条件下测定的。即,通过混合1%的该化合物,放电延迟时间大约为57%,通过混合10%大约为44%。像这样,本发明的缩短放电延迟时间的效果非常大。
通过本发明,即使是高精细的、图像显示线为700条以上的图像显示装置,也没有闪烁等画质减低,良好画质的图像显示成为可能。另外,等离子显示器中,Xe浓度如果为8%以上,会有寻址放电时间变长的倾向,但是通过使用本发明,Xe浓度即使为8%以上,也没有闪烁等画质减低,良好画质的图像显示成为可能。
由图1可知,为了得到良好的特性,混合量即使是极微量的,也有效果。即,哪怕只含有0.1%的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以缩短18%的放电延迟时间。而另一方面,混合量如果超过50重量%,由于用于图像显示的发光强度显著降低,因此不优选。考虑图像显示装置的辉度的话,混合量为0.01%到10%左右是适宜的。
每100cm2面板面积的荧光体重量大约为500mg,因此,所述化合物的每100cm2面板面积的重量优选为0.1mg到50mg的范围。
另外,使用以下所示的各组成的荧光体作为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时,也可以同样地制作PDP。即,作为红色荧光体可以是含有(Y、Gd)BO3:Eu、(Y、Gd)2O3:Eu和(Y、Gd)(P、V)O4:Eu的任何一种以上的荧光体的情况。另外,绿色荧光体可以是含有YBO3:Tb、(Y、Gd)BO3:Tb、BaMgAl14O23:Mn以及BaAl12O19:Mn中的任何一种以上的荧光体的情况。另外,蓝色荧光体可以是含有CaMgSi2O6:Eu、Ca3MgSi2O8:Eu、Ba3MgSi2O8:Eu和Sr3MgSi2O8:Eu组成的群中选出一种以上的蓝色荧光体的情况。
上述举出的荧光体是通常使用的荧光体的例子,关于本发明的效果,不论使用的荧光体是什么种类都是有效的。即使使用上述以外的荧光体,也能够制作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说明了由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只要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
实施例2
制作本发明实施例的PDP。基本的构造、荧光体材料和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和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含有满足本发明条件的元素的化合物12,不混合在进行显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荧光体中,而是以规定量形成在电介体层6的表面、隔壁7的上面和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从而制作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
作为具体的制作方法的例子,如图10所示,在形成荧光体层10之前,在隔壁7的上面和侧面形成规定量的本发明材料层12。在其上进一步形成荧光体层10。另外,如图11所示,隔壁本身也可以用本发明的材料12来制作。实施例2的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出与实施例1同样良好的特性。
图3是显示像这样将本发明化合物作为隔壁材料或者将本发明化合物涂布到隔壁上时,每100cm2面板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存在量和放电延迟时间的关系。从图3可知,到每100cm2存在本发明化合物10mg为止,放电开始电压显著降低。如果进一步增加本发明化合物,则放电开始电压进一步继续减低,图3中到1000mg为止具有效果。
本发明的材料12可以与玻璃同样地作为构造体而使用。图11显示由本发明的材料形成隔壁本身的情况。由本发明的材料形成隔壁的情况与由以往例的材料形成隔壁的情况相同。即,通过印刷涂覆本发明的材料12到电介体上,进行烧结。然后,使用喷砂掩模通过喷砂来形成凹部。使用本发明的材料12作为构造体的情况的放电延迟时间和本发明的材料12的存在量的关系与涂覆本发明的材料12到隔壁上的情况相同,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制作本发明涉及的实施例的PDP。基本的构造、荧光体材料和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和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含有满足本发明条件的元素的化合物12不混合在进行显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荧光体中,而是如图12所示,通过在基板1侧的至少一部分,具体是保护膜的表面上,作为薄膜而形成,从而制作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图12是在基板1的保护膜的表面通过蒸镀或溅射来形成本发明材料12时的示意截面图。
图4是表示在荧光体的表面或保护膜的表面等形成为薄膜时的放电延迟时间的缩短效果的曲线图。从图4可知,从本发明的Cs元素的重量为每1cm20.01μg开始,产生效果,到1μg为止,放电延迟时间急剧缩短,其后也继续缩短。该Cs元素的重量可以通过塞曼原子吸收光谱(ZAAS)、X射线荧光分析(XRF)等分析手段来测定。实施例3的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出与实施例1同样良好的特性。
实施例4
制作本发明实施例的PDP。基本的构造、荧光体材料和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和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含有满足本发明条件的元素的化合物12不混合在进行显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荧光体中,而是如图13所示,在基板6侧的荧光体的表面作为薄膜而形成,从而制作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作为具体的制作方法的例子,形成荧光体层10后,在荧光体的表面通过蒸镀或溅射来形成本发明材料12。
改变所述薄膜的形成量,对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与实施例3的结果相同,如图4所示。实施例4的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出与实施例1同样良好的特性。
实施例5
制作本发明实施例的PDP。基本的构造、荧光体材料和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和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含有满足本发明条件的元素的化合物12不混合在进行显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荧光体中,而是如图14所示,在基板6侧的电介体层的表面作为薄膜而形成。
即,在形成隔壁后,通过印刷涂覆荧光体之前,在背面板6的形成有电介体的面上通过蒸镀或溅射来覆着本发明材料12。
改变所述薄膜的形成量,对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与实施例3的结果相同,如图4所示。该情况下,Cs元素的重量也可以通过塞曼原子吸收光谱(ZAAS)、X射线荧光分析(XRF)等分析手段来测定。实施例4的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出与实施例1同样良好的特性。

Claims (17)

1.一种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对向地形成X电极和Y电极,形成覆盖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的第1电介体,形成覆盖所述第1电介体的保护膜,
在背面板上与所述X电极和Y电极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寻址电极,形成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第2电介体,在所述第2电介体上形成隔壁以夹持所述寻址电极,在以所述隔壁和所述第2电介体形成的区域内形成荧光体,
通过组合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面板,而由所述保护膜和所述荧光体和所述隔壁形成放电空间,
所述保护膜、所述隔壁、所述荧光体、所述第2电介体的任何一个中存在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所述化合物由照射450nm以下紫外光引起的450nm~780nm范围的可见光发光效率为1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所述化合物的M1为K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所述化合物的M2为Ca元素。
5.一种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对向地形成X电极和Y电极,形成覆盖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的第1电介体,形成覆盖所述第1电介体的保护膜,
在背面板上与所述X电极和Y电极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寻址电极,形成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第2电介体,在所述第2电介体上形成隔壁以夹持所述寻址电极,在以所述隔壁和所述第2电介体形成的区域内形成荧光体,
通过组合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面板,而由所述保护膜和所述荧光体和所述隔壁形成放电空间,
在所述荧光体中混合有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所述化合物由照射450nm以下紫外光引起的450nm~780nm范围的可见光发光效率为15%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所述化合物的M1为K元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所述化合物的M2为Ca元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所述荧光体中的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的量为0.1%以上1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以所述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的平均粒径是0.1μm以上50μm以下的粉末。
11.一种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对向地形成X电极和Y电极,形成覆盖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的第1电介体,形成覆盖所述第1电介体的保护膜,
在背面板上与所述X电极和Y电极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寻址电极,形成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第2电介体,在所述第2电介体上形成隔壁以夹持所述寻址电极,在以所述隔壁和所述第2电介体形成的区域内形成荧光体,
通过组合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面板,而由所述保护膜和所述荧光体和所述隔壁形成放电空间,
所述隔壁的表面由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构成所述隔壁表面的以所述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换算成面板面积100cm2时为0.1mg以上1000mg以下。
13.一种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对向地形成X电极和Y电极,形成覆盖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的第1电介体,形成覆盖所述第1电介体的保护膜,
在背面板上与所述X电极和Y电极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寻址电极,形成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第2电介体,在所述第2电介体上形成隔壁以夹持所述寻址电极,在以所述隔壁和所述第2电介体形成的区域内形成荧光体,
通过组合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面板,而由所述保护膜和所述荧光体和所述隔壁形成放电空间,
所述隔壁由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中,构成所述隔壁的以所述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换算成面板面积100cm2时为0.1mg以上1000mg以下。
15.一种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对向地形成X电极和Y电极,形成覆盖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的第1电介体,形成覆盖所述第1电介体的保护膜,
在背面板上与所述X电极和Y电极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寻址电极,形成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第2电介体,在所述第2电介体上形成隔壁以夹持所述寻址电极,在以所述隔壁和所述第2电介体形成的区域内形成荧光体,
通过组合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面板,而由所述保护膜和所述荧光体和所述隔壁形成放电空间,
在所述保护膜的表面上,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形成为薄膜状,存在于所述薄膜中的Cs量为每1cm2面板面积0.01μg以上。
16.一种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对向地形成X电极和Y电极,形成覆盖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的第1电介体,形成覆盖所述第1电介体的保护膜,
在背面板上与所述X电极和Y电极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寻址电极,形成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第2电介体,在所述第2电介体上形成隔壁以夹持所述寻址电极,在以所述隔壁和所述第2电介体形成的区域内形成荧光体,
通过组合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面板,而由所述保护膜和所述荧光体和所述隔壁形成放电空间,
在所述荧光体的表面上,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形成为薄膜状,存在于所述薄膜中的Cs量为每1cm2面板面积0.01μg以上。
17.一种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对向地形成X电极和Y电极,形成覆盖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的第1电介体,形成覆盖所述第1电介体的保护膜,
在背面板上与所述X电极和Y电极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寻址电极,形成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第2电介体,在所述第2电介体上形成隔壁以夹持所述寻址电极,在以所述隔壁和所述第2电介体形成的区域内形成荧光体,
通过组合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背面板,而由所述保护膜和所述荧光体和所述隔壁形成放电空间,
在所述第2电介体的表面上,以组成式Cs(1-x)M1XAlO2(M1为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或以Cs(1-x)M2XAl(1+x)O(2+2x)(M2为IIA族元素,0≤x<1)表示的化合物形成为薄膜状,存在于所述薄膜中的Cs量为每1cm2面板面积0.01μg以上。
CN200910204750A 2008-10-17 2009-10-14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Pending CN1017281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8767A JP2010097862A (ja) 2008-10-17 2008-10-17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8-268767 2008-10-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8166A true CN101728166A (zh) 2010-06-09

Family

ID=4210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4750A Pending CN101728166A (zh) 2008-10-17 2009-10-14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96975A1 (zh)
JP (1) JP2010097862A (zh)
KR (1) KR101105061B1 (zh)
CN (1) CN10172816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6832B2 (ja) * 2004-04-26 2010-01-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8251515A (ja) * 2007-03-05 2008-10-1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KR20080084788A (ko) * 2008-08-25 2008-09-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96975A1 (en) 2010-04-22
JP2010097862A (ja) 2010-04-30
KR20100043018A (ko) 2010-04-27
KR101105061B1 (ko) 201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60082527A (ko) 형광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96676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형광체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형광막을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1236893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947175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100040442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녹색 형광체, 이를 포함하는 녹색 형광체 조성물 및 이를 채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9651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형광체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형광막을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3007215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20090058254A1 (en) Phosphor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7919922B2 (en) Green phosphor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a phosphor layer formed of the same
EP1876213B9 (en) Fluorescent substanc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811431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green phosphor
JP2006299098A (ja) 発光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1728166A (zh)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KR10079581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녹색 형광체 및 이로부터형성된 형광막을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501108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10078745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녹색 형광체 및 이를 이용한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95964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녹색 형광체 및 이로부터형성된 형광막을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WO2007013515A1 (ja) ガス放電発光パネル
US2009023083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JP5022865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20090046018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6310016A (ja) ガス放電発光パネル
US2009028413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2010251054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87800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