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6069A - 加湿装置以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以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6069A
CN101726069A CN200910203869A CN200910203869A CN101726069A CN 101726069 A CN101726069 A CN 101726069A CN 200910203869 A CN200910203869 A CN 200910203869A CN 200910203869 A CN200910203869 A CN 200910203869A CN 101726069 A CN101726069 A CN 101726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umidification
dish
layer por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3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见博之
安田正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26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6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的加湿装置以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在空气清洁机(1)中,多片加湿盘(32)相互空出规定间隔重叠而构成的盘层部(34),随着旋转,将由托盘(22)的水润湿的部分在空气中暴露进行加湿。供水部(90)随着盘层部(34)的旋转,用供水桶(85)将托盘(22)的水汲起,在到达上方位置时,将水溢出到盘层部(34)。在盘层部(34)上形成水引导孔(Y),使从供水部(90)溢出的水通过盘层部(34)内向内空间(57)强制地落下。由此,能够防止从留在盘层部(34)内的水中产生的污垢附着于加湿盘(32),能够抑制加湿盘(32)的污垢恶化到需要维护的程度。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以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装置以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背景技术
已知有取入空气且将该空气加湿而向机外喷出的加湿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加湿装置中,在具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的主体(相当于箱体)内形成连通吸入口以及排出口的空气流路,在空气流路中设有鼓风机以及加热器。而且,在主体的下方部设置水槽(相当于储水槽),加湿过滤器(相当于盘层部)在将其下部浸渍在水槽的水中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水槽中。
专利文献1所述的加湿装置处于运转状态时,机外的空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从吸入口向空气流路吸入后向加热器输送,由加热器加热变成热风。然后,将该热风浸在水槽的水中同时与旋转的加湿过滤器接触,由附着在加湿过滤器上的水加湿,从排出口向机外喷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0076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加湿装置中,对于将加湿过滤器润湿的结构,在加湿过滤器中由于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分留在加湿过滤器中,因此从该水分析出的石灰成分或水垢变为污垢而易于附着在加湿过滤器上。由于加湿过滤器变脏,因此需要频繁地对加湿过滤器进行维护,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情况而产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的加湿装置以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第一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箱体,其形成有用于取入空气的入口、从所述入口取入的空气流动的空气流路以及用于将在所述空气流路中流动的空气排出的出口;鼓风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将空气从所述入口取入到所述空气流路并向所述出口输送;储水槽,其配置在所述箱体内,储存水;加湿组件,其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所述空气流路中,用所述储水槽的水对所述空气流路的空气进行加湿,所述加湿组件包括:盘层部,其通过具有外周缘和内周缘的多片环状盘相互空出规定间隔并重叠而构成,具有由各所述环状盘的外周缘划分的外周面以及由各所述环状盘的内周缘划分的内空间,下部浸在所述储水槽的水中,随着旋转,由所述储水槽的水润湿的部分暴露在所述空气流路的空气中;供水部,其包括在所述盘层部的外周面的周向形成等间隔而沿所述外周面配置、且分别在所述环状盘的重叠方向延伸的多个汲水容器,随着所述盘层部的旋转,用所述汲水容器将所述储水槽的水汲起,在到达上方位置时,将由所述汲水容器汲起的水向所述盘层部溢出,在所述盘层部上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供水部溢出的水通过所述盘层部内向所述内空间落下的水引导孔。
第二发明是根据第一发明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盘具有第1以及第2两种,第1环状盘具有从外周缘切除到规定深度的外侧凹口,第2环状盘具有从内周缘切除到规定深度的内侧凹口,所述第1环状盘和所述第2环状盘以规定的方式重叠,由此,在所述盘层部,由所述外侧凹口形成外侧孔,由所述内侧凹口形成内侧孔,且所述外侧孔和所述内侧孔处于连通状态而形成所述水引导孔。
第三发明是根据第二发明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层部中,至少2片所述第1环状盘相邻,至少2片所述第2环状盘相邻。
第四发明是根据第二发明或第三发明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环状盘具有所述内侧凹口,所述第2环状盘具有所述外侧凹口,所述第1环状盘以及所述第2环状盘中,若任意一方在周向错开,则形状与另一方一致。
第五发明是一种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使从所述入口取入的空气清洁化而向所述空气流路下游侧流动的空气清洁化机构;第一至第四发明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
根据第一发明,在该加湿装置中,空气在鼓风机构的作用下从入口取入到空气流路,在空气流路中流动后从出口排出。
在空气流路中旋转自如地配置加湿组件,加湿组件用配置在加湿装置的箱体内的储水槽的水对空气流路的空气进行加湿。
具体而言,加湿组件包括盘层部,所述盘层部通过具有外周缘和内周缘的多片环状盘相互空出规定间隔并重叠而构成,且下部浸在储水槽的水中。盘层部具有由各环状盘的外周缘划分的外周面以及由各环状盘的内周缘划分的内空间。该盘层部随着旋转,将由储水槽的水润湿的部分暴露在空气流路的空气中,由此加湿该空气。
而且,加湿组件也包括供水部。供水部具备在盘层部的外周面的周向形成等间隔而沿该外周面配置的多个汲水容器,随着盘层部的旋转,用汲水容器将储水槽的水汲起,在到达上方位置时,将由汲水容器汲起的水向盘层部溢出。
溢出的水从盘层部的外周面(环状盘的外周缘)侧通过盘层部内(相邻的环状盘的间隙)落下,在接近盘层部的内空间(环状盘的内周缘)的途中润湿各环状盘。由此,能够长期保持各环状盘润湿的状态,因此盘层部能够将由水润湿的部分较长时间地暴露在空气流路的空气中,能够实现空气的加湿效率的提高。
这样从供水部溢出而通过盘层部内的水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向盘层部的内空间落下,由此从盘层部内排出。
这里,随着加湿装置的继续使用,担心从供水部溢出的水留在盘层部内而附着于环状盘,从该水析出的石灰成分或水垢变为污垢附着于环状盘。若由于该污垢将盘层部中相邻的环状盘的间隙堵塞,则这之后从供水部溢出而通过盘层部内的水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不能向盘层部的内空间落下而是留在盘层部内。而且,由于从该水析出石灰成分或水垢,从而环状盘的污垢可能恶化到需要对加湿组件进行维护的程度。
然而,在盘层部上形成有水引导孔。该水引导孔能够使从供水部溢出的水通过盘层部内向内空间强制地落下,因此能够抑制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继续留在盘层部内。由此,能够防止从留在盘层部内的水中产生的污垢附着于环状盘。而且,假如由于污垢将盘层部中相邻的环状盘的间隙堵塞,通过盘层部内的水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也能通过水引导孔向内空间可靠地落下,因此该水基本不留在盘层部内,能够抑制环状盘的污垢恶化到需要对加湿组件进行维护的程度。
其结果是,由于能够延迟加湿组件的维护的时间,因此不需要频繁地维护加湿组件,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根据第二发明,环状盘具有第1环状盘以及第2环状盘两种,第1环状盘具有从外周缘切除到规定深度的外侧凹口,第2环状盘具有从内周缘切除到规定深度的内侧凹口。
而且,第1环状盘和第2环状盘以规定的方式重叠,由此,在盘层部,由外侧凹口形成外侧孔,由内侧凹口形成内侧孔,且外侧孔和内侧孔处于连通状态而形成水引导孔。
因此,在加湿组件的维护时,通过仅将第1环状盘和第2环状盘以规定的方式重叠的简单作业,就能够在盘层部上简单地形成水引导孔,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
根据第三发明,在盘层部中,至少2片第1环状盘相邻,至少2片第2环状盘相邻。
由此,相邻的第1环状盘的外侧凹口彼此连续,由此能够在环状盘的重叠方向扩大外侧孔。同样地,相邻的第2环状盘的内侧凹口彼此连续,由此能够在环状盘的重叠方向扩大内侧孔。其结果是,通过这些外侧孔和内侧孔处于连通状态而形成的水引导孔在环状盘的重叠方向扩大,因此,能够使从供水部溢出的水通过盘层部内向内空间可靠且顺利地落下。
根据第四发明,第1以及第2环状盘分别具有外侧凹口以及内侧凹口,第1环状盘以及第2环状盘中,若将任意一方在周向错开,则形状与另一方一致。即,第1以及第2环状盘相同,因此,在加湿组件的维护中组装盘层部时,不需要在意环状盘的种类,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
根据第五发明,通过具有第一至第四发明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能够提供一种附加价值高的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附图说明
图1(a)是空气清洁机1的俯视图,图1(b)是空气清洁机1的主视图。
图2是空气清洁机1的右侧视图,局部用截面表示。
图3(a)是从背面看到的加湿组件20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放大图3(a)的要部而从前后方向看到的图。
图4是从背面看到的加湿组件20的立体图,表示将后板31取下的状态。
图5(a)是从正面右侧看到的加湿组件20的大致左边一半的立体图,局部用截面表示。图5(b)是图5(a)的要部放大图。
图6是加湿组件20周边的右侧视图,局部用截面表示。
图7(a)是图6的A-A向视图。图7(b)是图7(a)的要部放大图。
图8(a)是从正面右下侧看到的加湿组件20的立体图,图8(b)是图8(a)的要部剖视图。
符号说明:1-空气清洁机(加湿装置),2-主体壳(箱体),8-入口,9-出口,11-过滤器(空气清洁化机构),12-风扇(鼓风机构),15-流路(空气流路),20-加湿组件,22-托盘(储水槽),32-加湿盘(环状盘),34-盘层部,45B-凹口(外侧凹口),46B-切口(内侧凹口),57-内空间,85-供水桶(汲水容器),88-外侧孔,89-内侧孔,90-供水部,X-间隙(规定间隔),Y-水引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清洁机1具体地进行说明。该空气清洁机1如后所述具有加湿功能,因此也能作为加湿装置发挥作用。
[空气清洁机的整体结构]
图1(a)是空气清洁机1的俯视图,图1(b)是空气清洁机1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作为空气清洁机1的箱体的主体壳2是纵长且前后方向薄的中空的大致长方体形状。主体壳2由形成大致前半部分的前壳3和形成大致后半部分的后壳4形成其外廓(参照图1(a))。还有,前侧和正面侧是相同的意思,后侧和背面侧是相同的意思,前后方向和大致水平方向是相同的意思。
在前壳3的顶面设有操作板5(参照图1(a))。通过操作设置在操作板5上的操作键6能够对空气清洁机1的运转进行控制,空气清洁机1的运转条件以及状态用设置在操作板5上的显示部7表示。
在前壳3的前面的宽度方向两端大致偏上的位置形成有入口8(参照图1(b))。入口8与前壳3的内部连通。分别在后壳4的顶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形成有出口9(参照图1(a))。这些出口9与后壳4的内部连通。在各出口9上设有格子10。空气清洁机1从入口8取入空气并清洁化,将清洁化后的空气从出口9排出(参照图1(a)的双点划线的箭头)。
另外,在主体壳2(前壳3)的正面,在比入口8靠下侧设有可拆装的前罩23(参照图1(b))。从正面侧拆下前罩23,由此能够进入主体壳2内。
图2是空气清洁机1的右侧视图,局部用截面表示。
如图2所示,在前壳3和后壳4之间设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隔壁13,通过隔壁13,将前壳3的内部和后壳4的内部划分。在该隔壁13的下侧形成有连通孔14,经由连通孔14将前壳3的内部和后壳4的内部相互连通。具体而言,前壳3的内部由隔墙25隔开为与入口8连通的上侧的第1空间65和未与入口8连通的下侧的第2空间66。隔墙25与在隔壁13中将连通孔14的下端修边的部分连续且向斜前侧上方(图2中斜左侧上方)延伸,连接于前壳3的前壁,而将第1空间65和第2空间66之间遮断。而且,连通孔14使第1空间65和后壳4的内部(第3空间74)连通,另一方面,使第2空间66和第3空间74不连通。
在主体壳2的内部形成有作为使入口8和出口9连通的空气流路的流路15(参照图2的粗实线箭头)。所述连通孔14位于流路15的途中。
在主体壳2中,在前壳3内部的第1空间65,具体而言在流路15的途中,在从后侧(图2中右侧)面对入口8的位置上具有作为空气清洁化机构的过滤器11,在第1空间65的风扇11的后侧具有作为鼓风机构的风扇12。
过滤器11是上下方向长前后方向(图2中左右方向)薄的长方形,通过层叠多种过滤膜而构成,不仅对空气中含有的比较大的尘埃,连非常细小的尘埃、例如花粉或香烟的粒子等都能俘获。
风扇12例如是西洛克风扇,由未图示的电动机旋转驱动而产生吸引力,将前侧的空气从内侧吸入向外侧(这里指外侧下方)喷出。
在该空气清洁机1中,若驱动风扇12,则空气清洁机1的外部的空气在风扇12产生的吸引力的作用下,从入口8取入到前壳3的第1空间65内而成为空气流。然后,该空气(空气流),如图2的粗实线箭头所示,在流路15中流动,在其途中通过过滤器11,由此将尘埃或臭的成分去除而清洁化。换言之,过滤器11使从入口8取入的空气清洁化并向流路15的下游侧流动。清洁化后的空气(以下有时简称为“空气”)通过风扇12向下方喷出,继续在流路15中流动,从隔壁13的连通孔14向后壳4的内部(第3空间74)送入。
这样在流路15中流动的空气从各出口9向空气清洁机1的外部排出。向机外排出的(清洁化的)空气,遍及到空气清洁机1的外部(例如室内)的各个角落,将室内整体全部净化。
而且,该空气清洁机1,为了对在流路15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加湿,在后壳4的第3空间74具备加湿组件20。即,该空气清洁机1是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加湿组件的整体结构]
加湿组件20对通过过滤器11清洁化后的空气进行加湿。由此,含有水分的空气从出口9向室内喷出,补充室内的湿气。
与加湿组件20相关,在主体壳2内设有供水罐21、回收罐26、作为储水槽的托盘22。
供水罐21是能够在内部储存水的宽度方向长的中空体,配置于前壳3内的第2空间66。
在供水罐21的底部形成有由未图示的阀体开闭的排水口(未图示)。供水罐21由螺钉等固定在前罩23上。因此,供水罐21和前罩23形成为一体,相对于前壳3(主体壳2)可从正面侧拆装。
回收罐26是上下方向扁平的中空的箱形状。回收罐26,在第2空间66中,配置在供水罐21的右侧部分(图2中面前侧部分)的下方。因此,在进行维护时,能够先将供水罐21取下,然后将回收罐26取下。在回收罐26的底部形成有由阀体27开闭的流入口28。
托盘22收容在主体壳2内的底部,具有能够收容加湿组件20的下部、供水罐21的下部以及回收罐26的下部的尺寸(深度)。具体而言,在托盘22的底部立设隔板67,由隔板67将托盘22的内部前后分为两部分。在托盘22的内部,在由隔板67形成的前侧(图2中左侧)的区域(前侧区域22A)配置供水罐21的下部以及回收罐26的下部,在由隔板67形成的后侧(图2中右侧)的区域(后侧区域22B)配置加湿组件20的下部。即,在托盘22中,收容供水罐21的下部以及回收罐26的下部的前侧区域22A配置在前壳3的第2空间66中,收容加湿组件20的下部的后侧区域22B配置在后壳4的第3空间74中。
这里,在隔壁13中,在连通孔14的下方形成有由隔板67恰好堵塞的尺寸的贯通孔80。贯通孔80使前壳3的第2空间66和后壳4的第3空间74连通。在正常状态下,贯通孔80在前后方向与隔板67一致,由隔板67从背面侧无间隙地堵塞。
在隔板67的下端部形成有流入孔68和流出孔69这两个贯通孔,经由流入孔68以及流出孔69,前侧区域22A和后侧区域22B连通。还有,流入孔68以及流出孔69,在图2中看是重叠的,但实际上在宽度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互相分离。
若将供水罐21收容在托盘22的前侧区域22A中,则将供水罐21的底部的阀体(未图示)由从托盘22的底部向上突设的突起(未图示)上压,将供水罐21的排水口(未图示)打开。由此,将供水罐21内的水排出,从流入孔68流入到托盘22的后侧区域22B,在后侧区域22B中储存。
若将回收罐26收容在托盘22的前侧区域22A中,则将回收罐26的底部的阀体27由从托盘22的底部向上突设的突起29上压,将回收罐26的流入口28打开。这里,储存于后侧区域22B的水中,在后侧区域22B长时间储存而变旧的水从流出孔69向前侧区域22A压出后,从流入口28向回收罐26内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若在后侧区域22B中水储存到规定水位,则在其途中经由流入孔68以及流出孔69,水在前侧区域22A和后侧区域22B之间来回流动,由此前侧区域22A以及后侧区域22B的水位结果上以等水位连通(参照图示的水面S)。此时,流入孔68以及流出孔69位于水面S的下方,完全浸在水中。另外,如上所述隔壁13的贯通孔80由托盘22的隔板67堵塞。因此,空气不会经由流入孔68以及流出孔69在前侧区域22A和后侧区域22B之间来回流动。由此,前壳3的第1空间65以及后壳4的内部(第3空间74)的空气不会泄露到第2空间66中,因此在流路15中流动的空气也不会泄露到第2空间66中。
而且,加湿组件20配置在通过过滤器11以及风扇12并朝向各出口9的空气的流路15(参照粗实线箭头)的途中。因此,在过滤器11中清洁化后的空气的流动(空气流)必然通过加湿组件20。
加湿组件20是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的大致圆盘形状。加湿组件20包括在前后方向重叠的多片(这里是17片)加湿盘32(环状盘)、在这样重叠的状态下将这些加湿盘32从前后夹持(保持)的前板30(保持部件)以及后板31(保持部件)。加湿盘32、前板30以及后板31是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径的圆板形状,各自的中心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加湿盘32以及前板30形成具有外周缘以及内周缘的环状。
这里,将处于重叠状态的17片加湿盘32统称为盘层部34。在盘层部34中,相邻的加湿盘32相互空出规定间隔(后述的间隙X)而重叠。因此,盘层部34形成前后方向厚的环状,具有由各加湿盘32的外周缘划分的外周面以及由各加湿盘32的内周缘划分的内空间57。
而且,加湿组件20在从后壳4的后壁的局部(称为后罩120)沿大致水平方向向前方延伸且通过加湿盘32(盘层部34)、前板30以及后板31的圆中心的轴51(旋转轴)的作用下,以该轴51为中心被旋转自如地保持。在该状态下,盘层部34的下部浸在托盘22的后侧区域22B中储存到规定水位的水(参照水面S)中。
而且,如上所述在过滤器11中清洁化后的空气继续在流路15中流动,在通过加湿组件20时加湿组件20旋转。通过加湿组件20旋转,盘层部34与前板30以及后板31一起旋转,随着旋转,在浸于后侧区域22B的水中的状态和从该水上升的状态之间转换。然后,盘层部34在从水上升的状态时暴露在清洁化后的空气的流动(参照图2的粗实线箭头)中。具体而言,在盘层部34中由后侧区域22B的水润湿的部分,在加湿组件20结束一个旋转之前的期间,暴露在流路15的清洁化后的空气的流动中。其结果是,在盘层部34的各加湿盘32上附着的水分将清洁化后的空气加湿,并与该空气一起从出口9向规定的方向喷出,对室内的加湿作出贡献。
还有,为了进行盘层部34的加湿盘32的清洗以及更换等维护,加湿组件20与将加湿组件20旋转自如地保持的轴51、后罩120以及托盘22形成为一体,相对于主体壳2可从背面侧拆装。
[加湿组件的组装]
图3(a)是从背面看到的加湿组件20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放大图3(a)的要部从前后方向看到的图。图4是从背面看到的加湿组件20的立体图,表示将后板31取下的状态。图5(a)是从正面右侧看到的加湿组件20的大致左边一半的立体图,局部用截面表示。图5(b)是图5(a)的要部放大图。图6是加湿组件20周边的右侧视图,局部用截面表示。
接下来,参照图3(a)对加湿组件20的组装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中,纸面面前侧是后侧,纸面里侧是前侧(图4也同样)。另外,在图3(a)中,前板30、17片加湿盘32以及后板31,从前开始按照该顺序以分离排列的状态表示。另外,17片加湿盘32中,前侧15片加湿盘32从前开始按顺序以3片一组重叠的状态表示,剩下的2片加湿盘32在最后侧以重叠的状态表示。
首先,对前板30进行说明。
在前板30的内周缘,多个切口58在前板30的周向空出相等的间隔而形成。各切口58在后视图中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将前板30的内周缘切口。
在前板30的前面一体地设有与前板30同心的环状的第1肋37。第1肋37从前板30向前侧突出,第1肋37的后端的周缘相对于前板30的内周缘,在其整周连接(也参照图2)。在第1肋37的外周面,以在其圆周方向的整周排列的方式形成有齿轮齿52(参照图2以及图5)。
在前板30的后面一体地设有多个(这里是8个)凸台。将这些凸台称为前凸台33(第一部分)。8个前凸台33沿前板30的外周缘,在前板30的周向上空出相等的间隔而配置。前凸台33是中空体,从前板30的后面向后方突出。前凸台3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是重叠的17片加湿盘32整体(盘层部3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的大致三分之一左右(参照图2)。前凸台33从背面看,向前板30的径向的内侧鼓起为圆弧状。
前凸台33的后端面沿垂直方向平坦,在该后端面形成有插通孔35。插通孔35从背面看是向前板30的径向内侧鼓起的半圆形状。插通孔35在前后方向贯通前凸台33以及前板30。插通孔35在前板30的前面形成圆形状(参考图5(a))。另外,在前凸台33的后端面形成有将插通孔35修边且稍向后侧突出的插通肋59。插通肋59从背面看,形成将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切口的大致C字形状。
在前凸台33中,从背面看在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的侧面形成有排水口36(参照图3(a)中前板30的下侧的前凸台33)。在前后方向与排水口36一致的位置上用垂直面切断时的前凸台33的截面形状,从正面看形成将逆时针方向(从背面看为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切口的大致C字形状(参照后述的图7(a))。
通过插通孔35以及排水口36将前凸台33的内部露出。
在前板30的后面、连接各前凸台33的位置上,沿前板30的周向排列形成有向后侧突出且大致沿前板30的径向呈直线状延伸的第1突条62以及第2突条63。在从背面看前板30时,在前板30的后面连接各前凸台33的位置上,第1突条62相对于对应的第2突条63,位于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在从背面看前板30时,第1突条62相对于对应的前凸台33,在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将前板30的内周缘和外周缘相连。第2突条63将前板30的内周缘和在对应的前凸台33中向径向内侧圆弧状鼓起的部分相连。
在前板30的后面一体地设有与前板30同心的环状的第2肋38。具体而言,第2肋38从前板30向后侧突出,第2肋38的前端的周缘相对于前板30的内周缘,在其整周连接。在第2肋38的后端的内侧周缘部,以在其圆周方向的整周排列的方式形成有齿轮齿55(也参照图2)。
在第2肋38上沿其周向形成有多个通过孔56,这些通过孔56使第2肋38的径向的内侧和外侧连通。所述的8个前凸台33在前板30的周向上与任意一个通过孔56一致,与各前凸台33对应的第1突条62以及第2突条63从前板30的径向的外侧面对对应的通过孔56。
在前板30的内周缘、在前板30的周向与各前凸台33(具体而言,图5中构成后述的供水部90的各供水桶85)一致的部分一体地设有向后方突出的储水部75。因此,储水部75与前凸台33相同设置为8个。各储水部75在周向对应的通过孔56内配置。各储水部75一体地包括在前板30的周向空出间隔排列的多个(这里是3个)突起76(肋)和连结部件77(参照图3(a)的纸面中最右侧的储水部75)。
各突起76是在前板30的径向薄在前后方向细长的棒状。在各储水部75的3个突起76中,前端部连接于前板30的内周缘,后端部通过在前板30的周向延伸的棒状的连结部件77连结。因此,储水部75整体从前板30的径向看,形成前侧开放的大致E字形状。另外,将各储水部75从前板30的径向看,各突起76和连结部件77的连接部分没有尖状部分而是形成圆角。
这里,各储水部75与设于对应的前凸台33的周围的第1突条62以及第2突条63在前凸台30的周向上一致。具体而言,在前板30的周向,对应的第1突条62以及第2突条63位于由各储水部75中位于两外侧的2个突起76包围的范围的内侧。
另外,在第2肋38的圆周面(除通过孔56以外的部分)一体地设有向第2肋38的径向外侧突出,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状的定位肋107。定位肋107在第2肋38的周向空出相等的间隔设置多个(这里是2个)。定位肋107向第2肋38的径向的外侧变细。
接下来,对后板31进行说明。
在后板31的圆中心形成有划分为向前方延伸的筒状的贯通孔39。
在后板31的前面一体地设有多个(这里是8个)凸台。将这些凸台称为后凸台44(第2部分)。8个后凸台44沿后板31的外周缘,在后板31的周向上空出相等的间隔而配置。后凸台44是中空体,从后板31的前面向前方突出。后凸台4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是重叠的17片加湿盘32整体(盘层部3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的大致三分之二左右(参照图2)。后凸台44从正面看,向后板31的径向的内侧鼓起为圆弧状。
后凸台44的前端面沿垂直方向平坦(未图示),在该前端面形成有插通孔40。插通孔40在前后方向贯通后凸台44以及后板31。后凸台44的前端面的插通孔40的形状与前板30的前凸台33的后端面的插通孔35的形状大致相同(未图示)。插通孔40在后板31的后面形成圆形状。
在后板31的后面、各插通孔40的周围形成有将插通孔40包围而稍向后侧突出的环状的肋41,在该肋41的内侧形成有与对应的插通孔40连续的凹部42。
接下来,对加湿盘32进行说明。这里,在加湿组件20中使用如上所述的17片加湿盘32,任意一片加湿盘32都由同一模具形成,且形状相同。还有,在图3(a)中,对最后侧的加湿盘32整体图示,但比该加湿盘32靠前侧的加湿盘32局部未图示。因此,参照最后侧的加湿盘32同时对加湿盘32进行说明。
加湿盘32如上所述为环状,其内径(内周缘的直径)比前板30的环状的第2肋38的外径大。
在加湿盘32的外周缘形成有与上述的前凸台33以及后凸台44对应的个数(8个)的凹口45(参照在图3(a)中标注45A或45B的符号的部分)。这些凹口45在加湿盘32的周向上空出相等的间隔形成。各凹口45从加湿盘32的外周缘向加湿盘32的径向的内侧切口到规定的深度,同时将加湿盘32在其壁厚方向(前后方向)贯通。
具体而言,在8个凹口45中,在加湿盘32的周向相邻的凹口彼此的形状不同。即,8个凹口45由4个凹口45A和与凹口45A形状不同的凹口45B(外侧凹口)构成,凹口45A和凹口45B在加湿盘32的周向交替配置。凹口45A是向加湿盘32的径向的内侧鼓起的大致半圆形状。凹口45B是向加湿盘32的径向的内侧变细的大致等腰梯形状,比凹口45A深。
在加湿盘32的内周缘,多个切口46在加湿盘32的周向空出间隔形成。各切口46从加湿盘32的内周缘向加湿盘32的径向的外侧切口到规定的深度,同时将加湿盘32在其壁厚方向(前后方向)贯通。这些切口46包括向加湿盘32的径向的外侧形成为变细的大致三角形的切口46A和大致长方形的切口46B(内侧凹口)。切口46B形成于在加湿盘32的周向与凹口45A一致的位置上,切入到对应的凹口45A的最深部的面前。
分别在加湿盘32的前面以及后面各凹口45(凹口45A、45B)的附近,设置有向前后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导向肋47。
加湿盘32后面的导向肋47,在从背面看的情况下,在相对于对应的凹口45在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相邻的位置上,以将加湿盘32的外周缘和内周缘相连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加湿盘32前面的导向肋47(在最后侧的加湿盘32中用虚线表示),在从正面看的情况下,在相对于对应的凹口45在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相邻的位置上,以将加湿盘32的外周缘和内周缘相连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
另外,在从背面看的情况下,相对于凹口45A在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相邻的加湿盘32后面的导向肋47,相对于在加湿盘32的周向位于与该凹口45A相同的位置的切口46B,位于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同样地,在从正面看的情况下,相对于凹口45A在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相邻的加湿盘32前面的导向肋47(参照最后侧的加湿盘32的虚线部分),相对于在加湿盘32的周向位于与该凹口45A相同的位置的切口46B,位于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
而且,在从正面或背面看加湿盘32的情况下,与各凹口45对应的加湿盘32后面的导向肋47和加湿盘32前面的导向肋47(参照最后侧的加湿盘32的虚线部分)之间的间隔,向加湿盘32的径向内侧逐渐变窄。
另外,在从背面看的情况下相对于加湿盘32后面的各导向肋47在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相邻的切口46A,以及在从正面看的情况下相对于加湿盘32前面的各导向肋47在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相邻的切口46A,比其他的切口46A大(参照位于最后侧的加湿盘32的上端位置的切口46A)。
分别在加湿盘32的前面以及后面,在加湿盘32的周向相邻的凹口45之间形成有向前后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凸部49。
为了用以上说明的前板30、后板31以及加湿盘32组装加湿组件20,首先,前板30、17片加湿盘32以及后板31,从前侧开始按照该顺序呈同心状排列。由此,前板30、后板31以及各加湿盘32的径向相同,因此,以下将各径向简称为“径向”。同样地,前板30、后板31以及各加湿盘32的周向也相同,以下将各周向简称为“周向”。
在仅这样排列的状态下的17片加湿盘32中,前15片加湿盘32从前开始按顺序,3片成为一组重叠,剩下的2片加湿盘32在最后侧成为一组重叠。即,在该状态下,17片加湿盘32从前开始按顺序分组为3片重叠的A组、B组、C组、D组、E组和2片重叠的F组。图3(a)中,在表示各加湿盘32的符号32后将各加湿盘32所属的组的字母用括弧书写表示。
各组中,在相邻的加湿盘32间,夹有分别在各加湿盘32的前面以及后面设置的导向肋47和凸部49。相邻的加湿盘32中,一方的加湿盘32的导向肋47以及凸部49和另一方的加湿盘32的前面或后面抵接,由此将相邻的加湿盘32的间隔维持为规定间隔(例如1.4mm)。具体而言,在相邻的加湿盘32之间形成有相当于所述规定间隔的间隙X(参照图5(b)以及图6)。
而且,在各组的相邻的加湿盘32中,凹口45A彼此、凹口45B彼此、切口46A彼此以及切口46B彼此分别在周向一致。即,各组中各加湿盘32的形状从正面以及背面任意一个面看都是相同的。
然而,在相邻的组(例如参照A组以及B组)中,周向上一组(例如A组)的加湿盘32和另一组(例如B组)的加湿盘32在周向偏离45°,一组的凹口45A和另一组的凹口45B在周向一致。换言之,在A组、C组、E组中,凹口45A彼此、凹口45B彼此、切口46A彼此以及切口46B彼此分别在周向一致,在B组、D组、F组中,凹口45A彼此、凹口45B彼此、切口46A彼此以及切口46B彼此分别在周向一致。
因此,以下在17片加湿盘32中,将A组、C组、E组所属的加湿盘32作为第1加湿盘32,将B组、D组、F组所属的加湿盘32作为第2加湿盘32,使加湿盘32有2种。但是,由于17片加湿盘32各自的形状最初是相同的,因此第1加湿盘32以及第2加湿盘32中,若将任意一方在周向错开45°,则形状与另一方一致。另外,在对应的各组中,可知至少2片第1加湿盘32相邻(参照A组、C组、E组),至少2片第2加湿盘32相邻(参照B组、D组、F组)。
然后,在该状态(相邻组的加湿盘32彼此在周向偏离45°的状态)下,将A~F组前后重叠,则如图3(b)所示,在相邻的组中,一组的各加湿盘32的凹口45A的径向内侧的切口46B的最深部(径向外侧端部)和另一组的各加湿盘32的对应的凹口45B(参照虚线部分)的最深部(径向内侧端部),在前后方向连续。
这里,各组中,将在周向一致前后连续的多个(A~E组为3个,F组为2个)凹口45B统称为外侧孔88,将在周向一致前后连续的多个(A~E组为3个,F组为2个)切口46B统称为内侧孔89(参照图3(a))。将A~F组前后重叠完成盘层部34(参照图4),在相邻的组中,一组的外侧孔88和另一组的对应的内侧孔89经由彼此的最深部(称为连续部分64)连通。还有,在盘层部34(参照图4)中,与所述的各组无关,在相邻的加湿盘32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X(参照图5(a)以及图6)。
如图4所示在完成盘层部34的状态下,各外侧孔88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当于各组(参照图3(a))的全部片数的量(B组中为3片的量)的加湿盘32的前后方向的厚度、这些加湿盘32的间隙X(B组中为2个量的间隙X)、这些加湿盘32和从前后两侧相邻的其他组的加湿盘32的间隙X(例如A组和B组的相邻的加湿盘32彼此的间隙X,以及B组和C组的相邻的加湿盘32彼此的间隙X)的总和。具体而言,将各外侧孔88的前后方向尺寸设为例如6~8mm。各内侧孔89的前后方向尺寸与外侧孔88的前后方向尺寸相同。
由此,在重叠的17片加湿盘32整体(盘层部34)中,分别在周向上空出相等的间隔的8个部位,外侧孔88和内侧孔89以前后交替配置的方式形成,而且,通过前后相邻连通的外侧孔88和内侧孔89,形成有将加湿盘32的外周缘和内周缘相连的立体的孔(称为水引导孔Y)。
水引导孔Y经由外侧孔88从加湿盘32的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延伸,其后,经由所述的连续部分64(参照图3(b))在前后方向延伸,相对于外侧孔88经由前后相邻的内侧孔89向加湿盘32的内周缘进而径向内侧延伸而与盘层部34的内空间57连通。水引导孔Y的各部分的前后方向尺寸与构成水引导孔Y的外侧孔88以及内侧孔89的前后方向尺寸相同,设定为6~8mm。
这样,A组、C组、E组所属的第1加湿盘32和B组、D组、F组所属的第2加湿盘32以规定的方式重叠(参照图3(a)),由此在盘层部34中,通过各组的连续的凹口45B形成外侧孔88,通过各组的连续的切口46B形成内侧孔89,且外侧孔88和内侧孔89处于连通的状态而形成有水引导孔Y。
然后,将形成有水引导孔Y的盘层部34,如图4所示,相对于前板30从后侧安装。此时,盘层部34外嵌于前板30的第2肋38,在盘层部34的各加湿盘32的凹口45(凹口45A、B)中,前板30中对应的前凸台33从前侧嵌入。这里,如上所述,前凸台33的前后方向尺寸是盘层部34的前后方向尺寸的大致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前凸台33嵌入构成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加湿盘32的凹口45中。
此时,第2肋38以及各储水部75收容在盘层部34的内空间57中。在各储水部75中,各突起76在前后方向(加湿盘32的重叠方向)延伸,并沿加湿盘32的内周缘在周向隔开间隔配置。另外,第2肋38的2个定位肋107相对于全部的加湿盘32的最靠近的切口46A从径向内侧嵌合。由此,全部的加湿盘32(盘层部34)在相对于全部的前凸台33不接触而在周向以及径向定位的状态下,由前板30保持。还有,在第2肋38中,定位肋107以外的部分不与盘层部34接触。另外,各储水部75相对于盘层部34的全部的加湿盘32的内周缘稍(例如1mm左右)位于周向内侧,不与加湿盘32的内周缘接触。
而且,在该状态下,各前凸台33的排水口36(参照图3(a))与构成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加湿盘32的各间隙X以及在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形成的各水引导孔Y连通(参照图5(b))。另外,分别在周向上空出相等的间隔的8个部位,前凸台33、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储水部75,按照该顺序向径向内侧排列。因此,可知储水部75沿构成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加湿盘32的内周缘隔开间隔配置为8个。另外,在盘层部34(至少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中,在周向各前凸台33以及储水部75一致的位置上形成有水引导孔Y。
还有,在A组(参照图3(a))最前侧的加湿盘32和前板30的后面之间,该加湿盘32的前面的导向肋47以及凸部49与前板30的后面抵接,且前板30的第1突条62以及第2突条63与该加湿盘32前面抵接,由此形成所述间隙X(也参照图3(a))。
接下来,将后板31相对于在组装盘层部34的状态下的前板30,从后侧组装。此时,如图5所示,在盘层部34的各加湿盘32的凹口45(凹口45A、B)中,后板31中对应的后凸台44从后侧(图5中为右侧)嵌入。这里,如上所述,后凸台44的前后方向尺寸是盘层部34的前后方向尺寸的大至三分之二左右,因此后凸台44嵌入构成盘层部34的后侧大致三分之二的加湿盘32的凹口45中。然后,各后凸台44的前端面相对于对应的前凸台33的后端面从后侧对置,各前凸台33的后端面的插通肋59从前侧插通到对应的后凸台44的插通孔40中,沿后凸台44的内周面配置
在该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互相对置的前凸台33的后端面和后凸台44的前端面之间(换言之,前凸台33和后凸台44的接缝),如图5(b)所示,夹有密封件79(参照用点涂满的部分)。
密封件79是形成与前凸台33的后端面以及后凸台44的前端面的各自轮廓(参照图3(a))大致相同的形状的大致D字环状,前后方向薄。密封件79的内周缘79A在整周向前侧突出。与此对应,在前凸台33的后端面形成有包围插通肋59而向前侧凹陷的环状漕83,密封件79的内周缘79A从后侧嵌入漕83中。由此,密封件79在相对于插通肋59外嵌的状态下定位,将前凸台33的后端面和后凸台44的前端面的前后方向的间隙堵塞。在该状态下,密封件79的外周缘中前板30以及后板31的径向的内侧部分比前凸台33的外表面靠径向内侧突出,形成导向部79B。
还有,在后凸台44的周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以外的面)、与后凸台44的前端面相邻的位置上形成有使后凸台44的内外连通的大致三角形的排气口84。
这样前凸台33的后端面和后凸台44的前端面在前后方向相互对置,由此前凸台33的内部空间(插通孔35)和后凸台44的内部空间(插通孔40)在前后方向排列互相连通。这里,将插通孔35和插通孔40连通状态下的前凸台33以及后凸台44统称为供水桶85(汲水容器)。
如上所述,前凸台33以及后凸台44分别在周向隔开相等的间隔设置为8个,嵌入到各加湿盘32的外周缘的对应的凹口45中,因此供水桶85以在由加湿盘32构成的盘层部34的外周面的周向形成为等间隔的方式沿该外周面配置为8个。另外,前凸台33向后方突出,后凸台44向前方突出,因此各供水桶85在前后方向(加湿盘32重叠的方向)延伸。而且,将供水桶85的内部空间(即,连通状态的插通孔35以及插通孔40)称为供水室86。供水室86相对于前凸台33的排水口36以及后凸台44的排气口84连通。另外,将8个供水桶85统称为供水部90。供水部90包括在加湿组件20中。
在这样将后板31组装于前板30后,如图2所示,将螺钉形状的销50从后板31的后面侧经由对应的插通孔40插入到供水桶85的供水室86中。插入后若将销50扭转则销50的前端50A(前端)卡在前板30上,因此在盘层部34夹在前板30和后板31之间而保持在这些板上的状态下,将前板30和后板31一体化。另外,维持在完成供水桶85的状态。此时,销50的头部50B收纳在后板31中对应的凹部42(参照图4)内,没有从后板31露出。
另外,在供水桶85的供水室86中,从前板30的前面露出的插通孔35由销50的前端50A堵塞,进而,从后板31的后面露出的插通孔40由销50的头部50B堵塞。由此,供水室86在前后方向的两端被堵塞,仅在前凸台33的排水口36以及后凸台44的排气口84与外部连通(参照图5(b))。
根据上述,加湿组件20的组装完成。这里,在加湿组件20中,供水部90(8个供水桶85)以及储水部75设置在前板30(严格来说,供水部90设置于前板30以及后板31)上,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支承供水部90以及储水部75各自的部件,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减少(参照图5(a))。
最后,将所述轴51从后侧插通到后板31的贯通孔39中。在贯通孔39中插通的轴51的前端部从贯通孔39向前侧露出。而且,相对于该露出的轴51的前端部,将圆筒状的轴环53从前外嵌而与轴51一体化,由此,轴51不能从贯通孔39脱落而安装在后板31上。由此,加湿组件20在轴51的作用下保持为旋转自如。还有,轴51的前侧支承在隔壁13上。
这里,如图6所示,在所述隔壁13上安装电动机60,在电动机60的输出轴上安装的齿轮61与加湿组件20的前板30的第1肋37的外周面的齿轮齿52啮合。因此,若驱动电动机60,则齿轮61向规定的方向旋转,随之,加湿组件20的整体向规定的一个方向,具体而言从正面看逆时针方向旋转。
图7(a)是图6的A-A向视图。图7(b)是图7(a)的要部放大图。图8(a)是从正面右下侧看到的加湿组件20的立体图,图8(b)是图8(a)的要部剖视图。
这样若加湿组件20旋转(参照图7(a)的粗虚线箭头),则8个供水桶85也和加湿组件20(盘层部34)一起旋转。以下,参照图7(a),对加湿组件20一个旋转中的1个供水桶85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若供水桶85浸在托盘22(具体而言,所述后侧区域22B)的水中,则在该供水桶85的内部(供水室86)经由排水口36将水储存到满为止(参照供水桶85A)。此时,在盘层部34的各加湿盘32中供水桶85A周边的部分也浸在托盘22的水中润湿。将此时作为加湿组件20的旋转开始时。还有,在将水储存于供水室86时,供水室86内的空气从排气口84(参照图5(b))排出。
然后,随着加湿组件20旋转,浸在托盘22的供水桶85从托盘22的水面S离开上升,由此,将托盘22的水由供水桶85汲起(参照供水桶85B、供水桶85C以及供水桶85D)。然后,加湿盘32中浸在托盘22的水中润湿的部分,在加湿组件20旋转1/2之前的时间内,在加湿组件20中向上侧移动,暴露于在流路15中流动的空气(参照图2的粗实线箭头)中。由此,附着在加湿盘32上的水变成微细的粒子,掺入清洁化后的空气(换言之,将该空气加湿),从各出口9(参照图2)向外部喷出。其结果是,如上所述,对室内进行加湿。
随之,在加湿组件20旋转1/2之前的时间内,水分几乎从加湿盘32消失,在加湿组件20旋转1/2的时刻,最上位的供水桶85的供水室86的水W(从托盘22汲出的水)从排水口36溢出向加湿盘32供给(参照供水桶85E)。
具体而言,在加湿组件20旋转1/2之前,如供水桶85D所示,水W残留在供水桶85的供水室86中。这里,参照供水桶85C以及供水桶85D,供水桶85C中的排水口36朝上,与此相对,供水桶85D中的排水口36朝向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向。因此,随着加湿组件20的旋转,若供水桶85从供水桶85C向供水桶85D的状态移动,则供水室86中残留的水W从排水口36洒落而向排水口36移动。这里,该水W的水面中排水口36附近的部分V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稍向上侧鼓起,将向排水口36移动的水W堵住(参照供水桶85D),然而,如果加湿组件20旋转1/2,由此供水桶85从供水桶85D的状态向供水桶85E的状态移动,则排水口36附近的水W的水面不能将向排水口36移动的水W堵住,供水室86的水W从排水口36洒落。洒落的水W在毛细管现象的作用下浸透到盘层部34中相邻的加湿盘32的各间隙X(参照图6)而向加湿盘32供给,将加湿盘32再次润湿。
这样加湿盘32中由供水桶85的供水室86的水W润湿的部分,在加湿组件20结束1个旋转之前的时间内(参照供水桶85E~H),暴露于清洁化后的空气的流动(参照图2的粗实线箭头)中。由此,附着在加湿盘32上的水,与在加湿组件20旋转1/2之前相同,和清洁化后的空气一起向室内喷出,进行室内的加湿。
这样,8个供水桶85(供水部90)随着加湿组件20(盘层部34)的旋转与盘层部34一起旋转,经由下方位置即下方的供水桶85(参照供水桶85A)将托盘22的水汲起,在到达上方位置时(参照供水桶85E),将汲起的水从排水口36溢出到盘层部34。溢出的水从盘层部34的外周面(加湿盘32的外周缘)侧通过盘层部34内(相邻的加湿盘32的间隙X)落下,在接近盘层部34的内空间57(加湿盘32的内周缘)的途中将各加湿盘32润湿。
因此,在盘层部34进行1次旋转时,在盘层部34的各加湿盘32中,即使水润湿的部分由于加湿空气而在早期阶段干燥,但供水桶85对该部分再次润湿,因此该部分能够继续进行加湿。即,能够将各加湿盘32长期保持在润湿的状态,因此盘层部34能够将由水润湿的部分比较长时间地暴露于流路15(参照图2)的空气中,能够提高空气的加湿效率。另外,通过将供水桶85配置在加湿盘32的外周缘侧,使供水桶85的水向加湿盘32的内周缘溢出,能够将加湿盘32在径向高效率地润湿,由此也能够提高加湿效率。
这里,如上所述,全部的加湿盘32(盘层部34)以相对于全部的前凸台33(详细地说,供水桶85)不接触的方式定位。假如哪部分接触,则图7(a)的供水桶85D所示的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的上升(V)无效,在早前阶段就会洒落,由于全部非接触,因此在加湿组件20旋转1/2之前的早期阶段,能够防止供水桶85的供水室86的水W顺着仍润湿的加湿盘32传递而不必要地洒落的情况。
另外,如上所述,在盘层部34上,如图5(a)所示,形成有将加湿盘32的外周缘和内周缘相连,并与盘层部34的内空间57连通的立体的水引导孔Y(也参照图4以及图5(b))。从供水桶85的排水口36溢出的水,如上所述,浸透到盘层部34中相邻的加湿盘32的各间隙X(参照图5(b)以及图4以及图6),不过经由水引导孔Y,由此也能够通过盘层部34内向盘层部34的内空间57落下(参照图5(a)的粗虚线箭头)。
随着空气清洁剂1的继续使用,担心从供水桶85溢出的水留在盘层部34内而附着于加湿盘32,从该水析出的石灰成分或水垢变为污垢附着在加湿盘32上。若由于该污垢将盘层部34中相邻的加湿盘32的间隙X堵塞,则这之后,从供水桶85溢出通过盘层部34内的水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不能向盘层部34的内空间57落下而留在盘层部34内。而且,由于从该水析出石灰成分或水垢,水更加难以落下,加湿盘32的污垢可能恶化到需要对加湿组件20进行维护的程度。
然而,形成于盘层部34的水引导孔Y使从供水桶85溢出的水通过盘层部34内向内空间57强制地落下(参照图5(a)的粗虚线箭头),因此能够抑制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继续留在盘层部34内。由此,能够防止从留在盘层部34内的水中产生的污垢附着于加湿盘32。而且,假如由于污垢将盘层部34中相邻的加湿盘32的间隙X堵塞,通过盘层部34内的水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也能通过水引导孔Y向内空间57可靠地落下,因此该水基本不留在盘层部34内,能够抑制加湿盘32的污垢恶化到需要对加湿组件20进行维护的程度。
其结果是,由于能够延迟加湿组件20的维护(加湿盘32上污垢去除)的时间,因此不需要频繁地维护加湿组件20,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另外,在加湿组件20的维护时(盘层部34的组装时),通过仅将A组、C组、E组所属的第1加湿盘32和B组、D组、F组所属的第2加湿盘32以规定的方式重叠的简单作业(参照图3(a)),能够在盘层部34上简单地形成水引导孔Y(参照图4)。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还有,如图3(a)所示,与将加湿盘32以规定的方式重叠而形成水引导孔Y的方式不同,在各加湿盘32中,通过使周向一致的凹口45A和切口46B连续,也能够形成水引导孔Y。然而,这种情况下,各加湿盘32在周向杂乱。
另外,在构成盘层部34的各组中,至少两片第1加湿盘32相邻(A组、C组、E组),至少两片第2加湿盘32相邻(B组、D组、F组)。
由此,在A组、C组、E组中,相邻的第1加湿盘32的凹口45B彼此连续,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加湿盘32的重叠方向)扩大外侧孔88。同样地,在B组、D组、F组中,相邻的第2加湿盘32的切口46B彼此连续,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扩大内侧孔89。其结果是,如图4以及图5所示,通过这些外侧孔88和内侧孔89处于连通状态而形成的水引导孔Y中,各部分在前后方向扩大。因此,水引导孔Y能够使从供水部90的供水桶85溢出的水通过盘层部34内向内空间57可靠且顺利地落下(参照图5(a)的粗虚线箭头)。
还有,如图3(a)所示,A组、C组、E组所属的第1加湿盘32和B组、D组、F组所属的第2加湿盘32形状本身相同。因此,在加湿组件20的维护中组装盘层部34时,不需要在意加湿盘32的种类,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以上,为了说明的方便,将A组、C组、E组所属的加湿盘32定义为第1加湿盘32,将B组、D组、F组所属的加湿盘32定义为第2加湿盘32,也可以反过来定义。
[电解水组件]
在该空气清洁机1中,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加湿组件20中、盘层部34的内空间57(严格来说由前板30的第2肋38以及各储水部75包围的空间)内设有电解水组件70。电解水组件70在通过过滤器11清洁化后在流路15(参照图2)中流动的空气中掺入电解水。因此该空气清洁机1不仅如上所述将取入的外气在过滤器11中清洁化,而且能够在电解水组件70中放散电解水,在该电解水的作用下对外部的空气杀菌、除臭。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电解水组件70具备开放上面的盛水容器71、放散板72、齿轮73、电极组件98。
盛水容器71的内部由隔墙110左右划分为溢水室111和储存室121(参照图7(a))。
放散板72是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圆板形状。放散板72在储存室121中以向斜前侧下方(图6中为斜左侧下方)倾斜的状态保持于盛水容器71。
齿轮73是具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的圆盘形状,在其外周部分形成有齿轮齿92。另外,在齿轮73的底面的圆中心位置连接有上下延伸的齿轮轴93的上端部。齿轮轴93的下端部从上连接如上所述倾斜状态的放散板72的圆中心部分,由此,放散板72和齿轮73一体化。在该状态下,放散板72以及齿轮73与齿轮轴93一起自如旋转。还有,放散板72即使在旋转中也始终维持向斜前侧下方倾斜的状态。
电极组件98收容在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中,包括一对电极100。一对电极100朝向储存室121的底部在下方延伸。一对电极100的导线(未图示)与电解水组件70的外部的主体电源(未图示)连接。如后所述,在电解水组件70中,将储存于在储存室121中的水在电极组件98的作用下电解,由此产生电解水。
该电解水组件70支承在主体壳2的隔壁13上。在该状态下,电解水组件70在加湿组件20中由前板30的第2肋38包围,且配置在比轴51靠上侧的空间。这里,在电解水组件70中,齿轮73的齿轮齿92与第2肋38的上端部的齿轮齿55啮合,这以外的部分不与加湿组件20接触。
而且,对于电解水组件70和加湿组件20的相对位置,电解水组件70的盛水容器71(严格来说储存室121)和加湿组件20的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换言之,各供水桶85的前凸台33)在前后方向(图6中为左右方向)一致。换言之,各供水桶85在前后方向(加湿盘32的重叠方向)与电解水组件70(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对置的位置,包括靠近电解水组件70的前凸台33和与前凸台33相比从电解水组件70向后侧离开的后凸台44。而且,在前凸台33和后凸台44的接缝夹着的密封件79的所述导向部79B(参照图5(b)),朝电解水组件70向径向内侧突出。另外,加湿组件20的各储水部75(参照图5)配置在前后方向与电解水组件70(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一致的范围内。
通过电解水组件70和加湿组件20这样的相对位置,随着加湿组件20的旋转,盘层部34、供水部90的各供水桶85以及各储水部75绕电解水组件70旋转。
这里,如上所述,在加湿组件20中,相对于各供水桶85的前凸台33,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储水部75向径向内侧按该顺序排列(参照图5)。而且,前凸台33的排水口36与构成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加湿盘32的各间隙X连通(参照图5(b))。
因此,如图7(a)所示,在加湿组件20旋转了1/2的时刻,最上位的供水桶85(供水桶85E)的供水室86的水从供水桶85E的排水口36向构成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加湿盘32落下。然后,该水浸透到构成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加湿盘32的各间隙X(参照图5(b))并接近径向内侧,同时将构成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加湿盘32润湿。具体而言,该水顺着在各间隙X中加湿盘32的前面的导向肋47和后面的导向肋47夹着的部分(参照图3(a))传递,下降到构成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加湿盘32的内周缘。在最前侧的加湿盘32和前板30的后面的间隙X(参照图5)中,水顺着在前板30的后面设置于对应的供水桶85的前凸台33的第1突条62和第2突条63(参照图3(a))夹着的部分传递,下降到该加湿盘32的内周缘。
另外,如图5(b)所示,即使从排水口36溢出的水没有落下,顺着供水桶85(供水桶85E)的前凸台33的下侧外表面传递而向后侧移动,该水也由密封件79的导向部79B堵住而在导向部79B变成大水滴(参照图5(b)的粗虚线箭头)。然后,该水最终浸透到构成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加湿盘32的各间隙X。如上所述,由于电解水组件70(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和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一致(参照图6),因此可以说密封件79的导向部79B将从排水口36溢出的水向电解水组件70引导。
这里,如上所述,供水部90的各供水桶85在加湿盘32的重叠方向(前后方向)与电解水组件70对置的位置,包括靠近电解水组件70形成有排水口36的前凸台33和与前凸台33相比远离电解水组件70的后凸台44(参照图6)。由此,各供水桶85的排水口36始终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与电解水组件70一致的位置。因此,如图7(a)所示,各供水桶85的排水口36随着盘层部34的旋转,必然通过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参照供水桶85E)。
参照图5(a),在排水口36通过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时,供水桶85内的水从后凸台44侧向前凸台33侧流动而到达排水口36。然后,该水从排水口36向在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中位于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的部分(参照图6)溢出(参照图5(a)的粗虚线箭头)。因此,在盘层部34(具体而言,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中,能够使溢出的水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而到达加湿盘32的内周缘的水在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溢出,可靠地落下到电解水组件70中。
另外,如上所述,各供水桶85在前后方向与电解水组件70对置的位置包括前凸台33和后凸台44。由此,各供水桶85的前凸台33和后凸台44的接缝,与排水口36相同,也始终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与电解水组件70一致的位置,因此,随着盘层部34的旋转,必然通过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参照图6)。
而且,如图5(b)所示,在该接缝中夹着密封件79。因此,在各供水桶85中,在排水口36通过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时,即使从排水口36溢出的水顺着前凸台33的下侧外表面的污垢(所述石灰成分或水垢)等传递而朝后凸台44向后方移动,该水也由密封件79(具体而言导向部79B)堵住(参照图5(b)的粗虚线箭头)。然后,被堵住的水从密封件79向在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中位于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的部分溢出(参照图5(b)的粗虚线箭头)。空气清洁机1(参照图2)向后侧倾斜配置,由此从排水口36溢出的水朝后凸台44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也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
由此,在盘层部34(具体而言,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中,能够使溢出的水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而到达加湿盘32的内周缘的水在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溢出,可靠地落下到电解水组件70中。特别地,设置于密封件79的导向部79B,如上所述,向电解水组件70(参照图6)突出,将从排水口36溢出的水向电解水组件70引导。因此,从排水口36溢出由密封件79堵住的水由密封件79的导向部79B引导,由此可靠地溢出到盘层部34中位于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的部分。
如上所述,该空气清洁机1构成为使从各供水桶85的排水口36溢出的水必然溢出到盘层部34的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与电解水组件70在前后方向一致的部分)中位于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的部分。由此,能够使盘层部34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在盘层部34的规定位置(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稳定溢出。
然后,浸透到盘层部34中位于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的部分的加湿盘32的各间隙X而到达加湿盘32的内周缘的水,从加湿盘32的内周缘经由第2肋38的通过孔56(参照图5)落下。该水W,如图7(a)所示,由位于供水桶85(供水桶85E)的前凸台33的正下方的电解水组件70的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接住,储存在该储存室121中。
另外,如上所述,在盘层部34(至少前侧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中,如图5所示,在周向与各前凸台33(供水桶85)一致的各位置形成有水引导孔Y。即使污垢将盘层部34中相邻的加湿盘32的间隙X(参照图5(b))堵塞,通过盘层部34内的水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也能够通过水引导孔Y,向内空间57可靠地落下,因此能够使该水在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可靠地溢出。
这里,盘层部34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而到达加湿盘32的内周缘的水,没有从加湿盘32的内周缘向电解水组件70(参照图6)落下,而是顺着加湿盘32的内周缘在周向传递流下,或者穿过层叠的加湿盘32的内周缘向后方(后板31侧)移动。特别地,若所述污垢(石灰成分或水垢)附着在加湿盘32(特别是内周缘)上,则由于水顺着该污垢传递而改变流向,因此只要不去除污垢,就不会向电解水组件70落下,往往向非所述预想的方向(周向或后方)偏离流动。另外,与载置空气清洁机1的载置面的状态对应,空气清洁机1(参照图1)有时向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倾斜,加湿盘32的内周缘的水可能向非预想的方向偏离流动。
然而,该水(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加湿盘32的内周缘的水)中大部分如图7(b)所示,由与供水桶85(供水桶85E)周向一致的储水部75的突起76俘获(参照图7(b)的粗实线箭头)。被俘获的水W形成水膜,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储存在相邻的突起76之间(参照涂满黑色的部分)。而且,某一程度的量的水W由突起76俘获,若该水W的水膜扩大到表面张力无法支撑的程度,则形成水滴,从相邻的突起76间洒落,储存在位于正下方的电解水组件70的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中(参照图7(a))。
另外,在空气清洁机1(参照图2)向里侧(后侧)倾斜的情况下,由突起76俘获的水,如图8(a)的粗虚线箭头所示,顺着突起76传递而向后方流动。该水其后从突起76的后端洒落,在位于正下方的电解水组件70的储存室121(参照图7(a))中储存(参照图8(a)的粗虚线箭头以及图8(b)的水W)。
即,通过设置储水部75(至少突起76),在周向以及前后方向能够将水的溢出位置维持在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能够使该水不泄漏而向电解水组件70落下。其结果是,在如图7(a)所示的电解水组件70中,由于稳定供给水,因此能够提高电解水的生成效率。还有,储水部75虽然如上所述配置在前板30的第2肋38的通过孔56内,但与第2肋38不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储水部75的突起76俘获的水转移到第2肋38上并从第2肋38向未预想的方向流动(参照图7(a)以及图8(a))。
这里,在各储水部75中,将周向相邻的突起76的间隔设定为比作为存在于加湿盘32的内周缘的水滴能设想到的规定尺寸(最小限度)的水滴小。因此,能够防止有损储水部75的突起76将顺着加湿盘32的内周缘传递而将要流下的水俘获的情况。
另外,如上所述,储水部75配置在前后方向(垂直于图7(a)的纸面的方向)与电解水组件70一致的范围内(也参照图6)。因此,在将顺着加湿盘32的内周缘传递而将要流下的水俘获的储水部75的突起76位于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时,由于该储水部75中突起76的任意部分都在前后方向位于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因此能够使从突起76溢出的水不泄漏而向电解水组件70落下。由此,能够防止突起76俘获的水流到例如后方的后板31(不在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的位置)的情况(参照图8)。
进而,如上所述,由于各储水部75配置于在盘层部34的周向与供水部90的供水桶85一致的位置,因此靠近对应的供水桶85,能够将从该供水桶85溢出的水中顺着加湿盘32的内周缘传递而将要流下的水可靠地俘获。
参照图5,在所述结构(在各供水桶85中使前凸台33和后凸台44的接缝以及排水口36在前后方向与电解水组件70一致,进而使密封件79夹在前凸台33和后凸台44的接缝间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储水部75,能够使盘层部34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在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更加稳定溢出。
因此,即使由于空气清洁机1的继续使用而导致所述污垢(石灰成分或水垢)附着在加湿组件20的各部件上,在供水桶85以及盘层部34中,也不会使水顺着污垢向未预想的方向(例如后方的后板31)流动,能够在偏向电解水组件70侧(参照图6)的位置(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溢出。由此,在电解水组件70中,能够将该水可靠地储存在储存室121(参照图7(a))中而高效率地生成电解水。而且,即使加湿组件20有些脏,由于能够继续使用空气清洁机1,因此不需要对加湿组件20频繁地进行维护。
特别地,在该空气清洁机1中,由供水桶85将较少量的水汲起而溢出到加湿盘32上,因此溢出的水中未对加湿作出贡献而残留的水仅有一点。虽然可以将这些仅有的水由电解水组件70高效率地回收而生成电解水,但会影响电解水组件70的性能。因此,使这些仅有的水在很好地控制其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不顺着附着在加湿组件20的污垢向未预想的方向流动,或者在储水部75形成为规定尺寸的水滴(参照图8(b)),由此,能够从正上方向电解水组件70可靠地落下。由此,向电解水组件70的储存室121(参照图6)稳定地供给水,能够稳定地发挥电解水组件70的性能。
还有,储水部75如上所述不与加湿盘32的内周缘接触,因此能够防止连从加湿盘32的内周缘将要向电解水组件70落下的水都俘获的情况。
另外,参照图7(a)可知,没有从加湿盘32的内周缘向电解水组件70落下而顺着加湿盘32的内周缘传递将要流下的水中,一部分沿着加湿盘32的内周缘在周向流动。然而,该水由在加湿盘32的内周缘形成的最近的切口46堵住,因此不会继续沿着内周缘流动,在切口46中形成规定尺寸的水滴,储存在位于正下方的电解水组件70的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中。同样地,顺着前板30的内周缘传递流动的水由前板30的内周缘的最近的切口58堵住,因此不会继续顺着内周缘流动,该水也储存在储存室121中(参照图8)。
进而,在加湿组件20旋转1/2之前,如供水桶85D所示,有时供水室86的水W的一部分从排水口36溢出,没有转移到与具有该排水口36的前凸台33(供水桶85D)在周向一致的储水部75中,而是浸透到加湿盘32的各间隙X,在该状态下向下方流动(参照图7(a)的粗实线箭头)。另外,在加湿盘32中,始终从供水桶85供给水,因此有时一部分的水浸透到加湿盘32的各间隙X,在该状态下向下方流动(参照图7(a)的粗实线箭头)。
在这种情况下,该水洒落的地点存在其他的储水部75(与供水桶85C在周向一致的储水部75),该水转移到其他的储水部75中(严格来说,储存在该储水部75和最近的加湿盘32的内周缘之间)。然后,加湿组件20旋转1/2,由此供水桶85从供水桶85C向供水桶85E的状态移动,终于到达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时,转移到其他储水部75中的水与供水桶85内的水一起形成规定尺寸的水滴(水块)而洒落。该水块储存在位于正下方的电解水组件70的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中。
另外,由于某些理由,有时即使在供水桶85从供水桶85E向供水桶85F的状态进行移动中,水还是会残留在供水桶85中,经过顶点后从排水口36溢出。在这种情况下,与任意一个储水部75(与供水桶85E对应的储水部75)的水一起形成水块,在该储水部75位于电解水组件70的正上方时落下储存在储存室121中。
还有,供给到盘层部34未对加湿作出贡献的水中,始终没有到达电解水组件70的水可能仅存在一点,但该水由托盘22接住,再次由供水桶85汲起。
而且,这样在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中储存的水的水位,若上升到预定的水位(规定水位T),则电极组件98的一对电极100浸在储存于储存室121的水中。若水在储存室121中接收至储存室121的水位超过规定水位T,则超过规定水位的量的水越过隔墙110向溢水室111流入。
然后,在电极组件98中,在一对电极100上通过导线(未图示)施加电压,由此将储存室121内的水电解,成为电解水。水通常使用自来水,由于自来水中含有氯,因此电解水组件70通过在电极组件98中的电解,能够产生含有具有杀菌作用和除臭作用的次氯酸(HCIO)和活性氧的电解水。
这里,在水在储存室121中储存到所述规定水位T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放散板72相对于储存室121的水面向斜前侧下方倾斜,放散板72的前侧部分(大致前一半部分)浸在储存于储存室121的水(电解水)中。然后,如上所述,在电解水组件70中,由于齿轮73的齿轮齿92与加湿组件20的第2肋38的齿轮齿55啮合,因此若加湿组件20旋转,则齿轮73受到加湿组件20的回转力而旋转。
然后,随着齿轮73的旋转,经由齿轮轴93与齿轮73一体化的放散板72在齿轮轴93的作用下,维持如上所述地向斜前侧下方倾斜且前侧部分浸在储存室121的水中的状态,并与加湿组件20同步旋转。
浸在储存于储存室121的水(电解水)中的放散板72的前侧部分,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在放散板72的所述贯通孔(未图示)中形成电解水的膜,在该状态下放散板72旋转,由此电解水的膜所覆盖的贯通孔(未图示)向放散板72的后侧移动,将盛水容器71(储存室121)的电解水连续地取出。这样,电解水的膜所覆盖的贯通孔(未图示),在放散板72的后侧部分,按顺序暴露于在流路15中流动的空气(参照图2的粗实线箭头)中,将电解水的膜破坏为雾状并从放散板72的贯通孔(未图示)剥下,将电解水连续地放散。之后,该雾状的电解水(电解水雾)掺着空气上升,通过重叠的加湿盘32的间隙X后,与清洁化后的空气一起向室内喷出(参照图2的粗实线箭头以及双点划线的箭头)。这样,放散板72将生成的电解水掺入在流路15中流动的空气中。由此,将电解水从出口9(参照图2)向机外(例如室内)放散,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杀菌除臭。
这里,如图7(a)所示,在电解水组件70的盛水容器71的储存室121中,在生成需要以上的电解水的情况或者接收了超过规定水位T的量的水的情况下,不需要的量的水(超过规定水位T的量的水),如上所述,流入溢水室111中。然后,流入溢水室111中的水通过连接在溢水室111的底面的溢水管112溢出。在溢水管112的下端的溢水口113开闭自如地安装有排水阀114。若排水阀114打开溢水口113,则通过溢水管112溢出的水在溢水管112中流下,从打开的溢水口113朝托盘22(后侧区域22B)向下方落下。
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能够提供附加价值高的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1。

Claims (5)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箱体,其形成有用于取入空气的入口、从所述入口取入的空气流动的空气流路以及用于将在所述空气流路中流动的空气排出的出口;
鼓风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将空气从所述入口取入到所述空气流路并向所述出口输送;
储水槽,其配置在所述箱体内,储存水;
加湿组件,其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所述空气流路中,用所述储水槽的水对所述空气流路的空气进行加湿,
所述加湿组件包括:
盘层部,其通过具有外周缘和内周缘的多片环状盘相互空出规定间隔并重叠而构成,具有由各所述环状盘的外周缘划分的外周面以及由各所述环状盘的内周缘划分的内空间,下部浸在所述储水槽的水中,随着旋转,由所述储水槽的水润湿的部分暴露在所述空气流路的空气中;
供水部,其包括在所述盘层部的外周面的周向形成等间隔而沿所述外周面配置、且分别在所述环状盘的重叠方向延伸的多个汲水容器,随着所述盘层部的旋转,用所述汲水容器将所述储水槽的水汲起,在到达上方位置时,将由所述汲水容器汲起的水向所述盘层部溢出,
在所述盘层部上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供水部溢出的水通过所述盘层部内向所述内空间落下的水引导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盘具有第1以及第2两种,
第1环状盘具有从外周缘切除到规定深度的外侧凹口,
第2环状盘具有从内周缘切除到规定深度的内侧凹口,
所述第1环状盘和所述第2环状盘以规定的方式重叠,由此,在所述盘层部,由所述外侧凹口形成外侧孔,由所述内侧凹口形成内侧孔,且所述外侧孔和所述内侧孔处于连通状态而形成所述水引导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盘层部中,至少2片所述第1环状盘相邻,至少2片所述第2环状盘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环状盘具有所述内侧凹口,
所述第2环状盘具有所述外侧凹口,
所述第1环状盘以及所述第2环状盘中,若任意一方在周向错开,则形状与另一方一致。
5.一种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从所述入口取入的空气清洁化而向所述空气流路下游侧流动的空气清洁化机构;
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
CN200910203869A 2008-10-20 2009-05-22 加湿装置以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Pending CN1017260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0334A JP2010096477A (ja) 2008-10-20 2008-10-20 加湿装置および加湿機能付き空気清浄機
JP2008-270334 2008-10-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6069A true CN101726069A (zh) 2010-06-09

Family

ID=42258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3869A Pending CN101726069A (zh) 2008-10-20 2009-05-22 加湿装置以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96477A (zh)
CN (1) CN1017260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5430A (zh) * 2014-08-29 2014-11-26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12984664A (zh) * 2021-02-26 2021-06-18 优氧环境技术(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转轮加湿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1322B2 (ja) * 2012-07-13 2014-07-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CN109547744A (zh) * 2018-11-15 2019-03-29 安徽恒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工程监理用视频监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5430A (zh) * 2014-08-29 2014-11-26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12984664A (zh) * 2021-02-26 2021-06-18 优氧环境技术(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转轮加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96477A (ja) 201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2712B (zh) 加湿器及空气净化器
CN107873016B (zh) 过滤筒、滚轮和空气加湿器
JP4643629B2 (ja) 加湿空気清浄機
CN101726069A (zh) 加湿装置以及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清洁机
JP5369978B2 (ja) 加湿装置および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CN101189060A (zh) 用于处理流体以减少微泡的方法和装置
JP5174367B2 (ja) 膜エレメントおよび浸漬型平膜ろ過装置
JP2010007885A (ja) 加湿板、加湿装置および加湿機能付き空気清浄機
KR101958308B1 (ko) 수막형 공기청정기
JP2012042132A (ja) 加湿機
TW200938780A (en) Humidifier, air cleaner, and electrolyzed water unit
JP5151811B2 (ja) 加湿装置
JP2010101533A (ja) 加湿機能付き空気清浄機
JP4872988B2 (ja) 加湿装置
JP2010096478A (ja) 加湿装置および加湿機能付き空気清浄機
KR20110012436A (ko) 폭포형 공기 청정기
KR101196886B1 (ko) 폭포형 공기 청정기
CN21762785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纳滤装置
JP2009216273A (ja) 加湿器
CN214891627U (zh) 湿膜加湿器及机房空调
JP5556263B2 (ja) 加湿装置および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JP2010007884A (ja) 加湿装置および加湿機能付き空気清浄機
JP2010096476A (ja) 加湿装置
JP5171762B2 (ja) 加湿機
CN101801502A (zh) 调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