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5438B - 废气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废气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5438B
CN101725438B CN2009102051863A CN200910205186A CN101725438B CN 101725438 B CN101725438 B CN 101725438B CN 2009102051863 A CN2009102051863 A CN 2009102051863A CN 200910205186 A CN200910205186 A CN 200910205186A CN 101725438 B CN101725438 B CN 1017254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al plate
along
protuberance
waste gas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51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5438A (zh
Inventor
畔柳功
林孝幸
寺地翔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25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5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5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54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5/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 F01N5/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the devices using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06Layout of the intake air cooling or coolant circuit
    • F02B29/0418Layout of the intake air cooling or coolant circuit the intake air cooler having a bypass or multiple flow paths within the heat exchanger to vary the effective heat transfer surf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13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 F02M26/22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with coolers in the recirculation passage
    • F02M26/2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olers, e.g. pipes, plates, ribs, insulation or materials
    • F02M26/32Liquid-cooled heat exchan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10)的废气热交换器,其包括废气通路(111)和错位散热片(120)。错位散热片包括多个侧壁(121)和多个顶壁(122)。错位散热片被限定成沿错位方向彼此错位的多个节片(123)。错位散热片的所述多个顶壁中的一个具有从该顶壁向内突出的突出部(124)。突出部设置到所述多个节片中的一个上。所述多个节片中的所述一个的突出部与所述多个节片中的另一个的所述多个侧壁中的另一个的上游端部(121a)相对,所述多个节片中的另一个沿循环方向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多个节片中的所述一个的下游。

Description

废气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a)冷却流体和(b)从内燃机排放的废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废气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JP-A-2003-106785(对应于EP1411315A1)中描述了常规的废气热交换器。例如,JP-A-2003-106785的废气热交换器具有错位型内部散热片,错位型内部散热片错位设置在废气流过的管道内的废气通路中。突出部从内部散热片的顶壁向内突出,并且废气沿着弯曲路径(Z字形路径)朝向相对的顶壁流过废气通路。
更具体地,内部散热片包括彼此错位的节片。例如,节片沿废气的流动方向设置,并且沿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方向彼此交替放置。突出部从每个节片的顶壁向内突出,并用作三角翼部。而且,每个节片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设置的两个翼部。
在上述废气热交换器中,突出部(翼部)使废气以Z字形方式流动,并且使废气大致均匀地与废气通路中的每个突出部碰撞。因此,废气的流动被有效地扰动,从而有效地改善热传输率。而且,通过扰动废气的流动,废气的流速增加,且因此能够吹掉废气中粘附到内部散热片的壁面上的未燃烧物质(PM)。结果,限制了壁面上的未燃烧物质的积聚(沉积)。
然而,因为JP-A-2003-106785的废气热交换器在每个节片处具有多个突出部(例如,两个突出部),每个节片沿废气流动方向具有大尺寸。结果,不能充分实现节片的前沿效应(leading edge effect)。换句话说,节片沿废气流动方向的尺寸的增加加厚了边界层,其中边界层形成在节片的侧壁处,并从节片的前沿沿下游方向延伸。因此,可能会在节片的下游部分产生废气的流速与节片的上游部分相比有降低的区域。因此,不利的是,废气和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交换中的热传输率可能会恶化。而且,废气在其中流动缓慢的区域的增加降低了将吹掉未燃烧物质的表面剪切力。结果,不利的是,表面剪切力的降低会加剧未燃烧物质在侧壁上的积聚。
而且,如图8所示,其中废气趋向停滞的停滞区域RA更可能形成在节片1230的多个突出部1240(例如,两个突出部1240)之间。因此,可能会导致废气流速的降低。相应地,废气流速的降低可能使热传输率下降。而且,废气流速的降低可能使否则将吹掉未燃烧物质的表面剪切力减小。结果,不利的是,可能会加剧未燃烧物质在壁面上的积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考虑上述不足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热交换器,它能够增强错位散热片的前沿效应,并限制废气流动中的停滞区域的产生,使得热传输性能被进一步地改善,以限制未燃烧物质的积聚。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热交换器,该废气热交换器包括废气通路和错位散热片。从内燃机排放的废气流过废气通路。错位散热片设置在废气通路内。错位散热片具有沿垂直于废气循环方向的平面截取的矩形波形的横截面形状。错位散热片包括形成波形的前部和后部的多个侧壁和形成波形的波峰部分和波谷部分的多个顶壁。错位散热片被限定成沿错位方向彼此错位的多个节片,其中所述多个侧壁沿错位方向连续设置。热量在(a)流过废气通路的废气和(b)在废气通路的外部流动的冷却流体之间进行交换。错位散热片的所述多个顶壁中的一个顶壁具有从该顶壁向内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设置到所述多个节片中的一个节片上。所述多个节片中的所述一个节片的突出部与所述多个节片中的另一个节片的所述多个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的上游端部相对,所述多个节片中的另一个节片沿循环方向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多个节片中的所述一个节片的下游。
附图说明
根据下文的描述、所附的权利要求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附加目标、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为展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EGR(废气再循环)气体冷却器的EGR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展示EGR气体冷却器的正视图;
图3为展示管道的透视图;
图4为展示内部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5为示意性地展示内部散热片处的EGR气体的流动的透视图;
图6为从示意性地展示内部散热片处的EGR气体的流动的图5的VI方向观看的内部散热片的平面图;
图7A为展示从图7B的VIIA方向观看的展示内部散热片中的侧壁上的EGR气体的表面剪切力的分布的示意图;
图7B为从图5的VI方向观看的内部散热片的另一平面图;以及
图8为示意性地展示现有技术的EGR气体流动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废气热交换器应用至柴油机10的EGR气体冷却器100。图1展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EGR气体冷却器100的EGR(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EGR用于减少车辆发动机10(内燃机)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并包括废气再循环导管11、EGR阀12和EGR气体冷却器100。废气再循环导管11使从发动机10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流回发动机10的上游(或入口侧)。
EGR阀12设置在废气再循环导管11中,并根据发动机10的运转调整流过废气再循环导管11的废气(以下称为EGR气体)的量。EGR气体冷却器100为在EGR气体和用于发动机10以冷却EGR气体的冷却剂之间交换热量的热交换器,并设置在EGR阀12和发动机10的排气口之间。
将参照图2至4描述EGR气体冷却器100的结构。图2为展示EGR气体冷却器100的正视图,图3为展示管道110的外观的透视图,且图4为展示内部散热片120的外观的透视图。
如图2所示,EGR气体冷却器100包括管道110、内部散热片120、罩壳130、芯板140、收集器150,160、入口170和出口180。上述部件例如由具有大的热阻和抗腐蚀性的不锈材料制成,并且这些部件通过炽燃分别联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管道110为在其中限定EGR气体所流过的废气通路111的导管组件。管道110具有沿垂直于EGR气体的循环方向的平面截取的平面矩形横截面形状。管道110包括两个管道板110A、110B,并且管道板110A、110B中的每一个压模成形,使得每个管道板具有例如浅U形的横截面。U形管道板110A、110B的开口端部彼此联接,以形成管道110。多个管道110沿堆叠方向相互堆叠在其上。表面对应于扁平的横截面的长边的管道110的相对表面沿堆叠方向彼此面对。
管道110的相对表面设置有从所述相对表面向外突出的突起112、113。当管道板110A、110B中的每一个被压模时,突起112、113同时形成。
突起112沿纵向设置在管道110的入口侧上的位置处,并设置在用于冷却剂的入口170的下游。突起112在垂直于EGR气体的循环方向的横向方向上沿管道110的相对表面延伸,并且突起112的每个纵向端部位于离开管道110的扁平的横截面的短边的平面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突起112在冷却剂流入罩壳130所经过的入口170周围限定了相对小的空间,使得冷却剂的流速在靠近用于EGR气体的罩壳130的入口附近的位置处增加。
而且,一对突起113中的每一个沿横向彼此间隔开,如图3所示,并且多对突起113设置在突起112的下游,并以预定间隔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图2)排列。突起113例如具有椭圆形状,并从管道110的相对表面突出。在堆叠的管道110中,突起112的顶端彼此接触,并且突起113的顶端彼此接触(图2),以恰当地保持限定在多个管道110之间的间隙的尺寸。
内部散热片120用作在EGR气体和冷却剂之间交换热量的热传输构件,并设置在管道110中或废气通路111中。内部散热片120具有沿垂直于如图4所示的EGR气体的循环方向的平面截取的矩形波形横截面。更具体地,侧壁121和顶壁122限定了如图4所示的矩形波形。侧壁121对应于内部散热片120的波形的前部和后部,并且连接管道110的相对的管道板110A、110B的内表面。而且,顶壁122对应于内部散热片120的波形的波峰部分和波谷部分,并接触且被连接至管道110的相对表面(管道板)的内表面。
内部散热片120为错位型内部散热片,其限定成沿顶端方向设置的多个节片123,其中散热片120的顶端(顶壁)沿该顶端方向延伸。而且,多个节片123沿错位方向彼此错位,其中侧壁121沿该错位方向连续设置,以形成该波形。更具体地,一个节片123以大致等于该波形宽度尺寸的一半的偏移量与其它节片123错位或偏移放置。所述宽度尺寸是在相邻的侧壁121之间测量的,或者是在波形的前部和后部之间测量的。上述错位节片123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设置,并且彼此交替错位。而且,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测量的节片123的尺寸和节片123的波形的宽度尺寸被确定为最小尺寸,使得随后将描述的突出部124形成在顶壁122上。
顶壁122具有从顶壁122向内突出的突出部124。每个节片123都设置有突出部124。多个节片123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相邻地设置,例如,多个节片123的第一节片123沿循环方向设置在多个节片123的第二节片123的上游。在上述配置中,第一节片123的突出部124设置为与第二节片123的侧壁121的上游端部121a相对(见图5和6)。如图6所示,侧壁121的上游端部121a为侧壁121的上游部分。
而且,突出部124用作凸起部分124,该凸起部分124是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的,即通过切开顶壁122的一部分,并通过从顶壁122抬升所述切开的部分,使得凸起部分124从顶壁122向内突出。凸起部分124具有三角形形状,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分124称为翼部124。翼部124沿着折边124a抬升或折叠,如图4所示。翼部124被定位使得折边124a相对于EGR气体的循环方向成一定角度。而且,第二节片123的翼部124从顶壁122突出的量被设计为大于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位于第一节片123的上游的第一节片123的翼部124从顶壁突出的量。换句话说,翼部124被设计成使得翼部124的突出量向内部散热片120的下游侧变大。并且,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设置的每个节片123的折边124a相对于循环方向交替成一定的角度,如图6所示。更具体地,如果一个节片123相对于循环方向朝向一侧转向成角度,则紧接着位于所述一个节片123的下游的另一个节片123相对于循环方向朝向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转向成角度。
而且,如图6所示,节片123的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测量的尺寸被定义为L1(以下称为节片尺寸L1),并且翼部124的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测量的尺寸被定义为L2(以后称为翼部尺寸L2)。换句话说,翼部尺寸L2对应于突出部沿废气循环方向的尺寸。节片尺寸L1等于或大于翼部尺寸L2。而且,节片尺寸L1等于或小于为翼部尺寸L2七倍长的尺寸(7×L2)。例如,满足不等式L2≤L1≤7×L2。更具体地,节片尺寸L1可以等于或小于为翼部尺寸L2四倍长的尺寸(4×L2)。因此,可以满足另一不等式L2≤L1≤4×L2。“节片尺寸L1等于或大于翼部尺寸L2”的上述描述表明要求节片尺寸L1至少等于翼部尺寸L2,以在节片123上实质上物理地形成翼部124。
如图2所示,罩壳130为在其中容纳管道110的矩形管状容器,其中所述管道110彼此堆叠,并通过各个突起112和各个突起113连接。而且,罩壳130在其中限定冷却剂通道131,其中冷却剂流过管道110的堆叠周围的冷却剂通道131。冷却剂通道131限制在管道110之间,并限制在管道110和罩壳130之间,如图2所示。
芯板140为具有浅碗形状的板构件。芯板140的底表面设置有多个管道孔。一对芯板140设置在管道110的纵向端,并且每个芯板140的管道孔以固定的方式将管道110的各个纵向端部容纳在其中。因此,多个管道110由该对芯板140支撑。该对芯板140连接至罩壳130的纵向开口端的内周面上。该对芯板140限定罩壳130内的冷却剂通道131,并限制收集器150、160的内部空间。
入口侧收集器150具有用于将EGR气体分配至各个管道110的漏斗形状,并且入口侧收集器150的具有宽开口面积的端部连接至罩壳130的纵向端开口上。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入口侧收集器150的右端连接至罩壳130的左端。例如,入口侧收集器150的右端与连接至罩壳130的各个芯板140的开口的内周面连接。入口侧收集器150的具有较小开口面积的另一端连接至联接构件151,该联接构件151连接至废气再循环导管11。
出口侧收集器160具有漏斗形状,并收集流出每个管道110的EGR气体。出口侧收集器160的具有宽开口面积的端部连接至罩壳130的另一纵向端开口。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出口侧收集器160的左端连接至罩壳130的右端。例如,出口侧收集器160的左端连接至各个芯板140的开口的内周面。出口侧收集器160的具有较小开口面积的另一端连接至联接构件161,该联接构件161连接至废气再循环导管11。
入口170为导管构件,其将冷却剂引入冷却剂通道131,并在罩壳130的用于EGR气体的入口侧上的位置处联接至罩壳130,使得入口170的内部与罩壳130的内部(冷却剂通道131)连通。入口170沿着平行于管道110的相对表面的平面的方向纵向延伸。
出口180为导管构件,冷却剂通道131中的冷却剂通过出口排出罩壳130。出口180在罩壳130的用于EGR气体的出口侧上的位置处联接至罩壳130,使得出口180的内部与罩壳130的内部(冷却剂通道131)连通。出口180沿着垂直于管道110的相对表面的平面的方向纵向延伸。
将参照图5和6描述上述EGR气体冷却器100的操作和优点。图5和6为用于示意性地展示内部散热片120处的EGR气体的流动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的EGR气体冷却器100中,当EGR阀12打开时,作为废气的一部分的EGR气体通过入口侧收集器150流入EGR气体冷却器100。随后,EGR气体被分配至各个管道110,并流过每个管道110的废气通路111。随后,已经通过废气通路111的EGR气体在出口侧收集器160处被收集,并且随后通过EGR阀12而被供给至发动机10的入口侧。
发动机10的冷却剂通过入口170流入罩壳130,并且随后已经通过冷却剂通道131的冷却剂通过出口180从罩壳130排出。因此,冷却剂返回发动机10。
在上述过程中,热量在(a)流过废气通路111的EGR气体和(b)流过冷却剂通道131的冷却剂之间进行交换,且结果EGR气体被冷却。因为由此冷却的EGR气体被供给至发动机10的上游的导管,所以有效地降低了发动机10的燃烧的最大温度。结果,抑制了燃烧中的氮氧化物的量的产生。
如图5、图6所示,当EGR气体经过内部散热片120的翼部124(突出部)时,流过废气通路111的EGR气体产生漩涡。更具体地,漩涡在翼部124周围产生,使得漩涡的流动朝向翼部124的背侧(下游侧)传播。结果,由于当EGR气体经过翼部124时的漩涡的传播力(go-around force),使得EGR气体沿着翼部124相对于废气通路111的纵向倾斜或成一定的角度所遵循的方向流动。
当EGR气体经过一个节片123的翼部124时,EGR气体与相邻地位于所述一个节片123的下游的另一节片123的上游端部121a碰撞。作为这种碰撞的结果,产生对EGR气体的流动的湍流。因此,具有湍流的EGR气体经过下游的翼部124。
在本实施例中,内部散热片120的节片123以Z字形方式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设置。例如,节片123沿正交于循环方向的错位方向彼此规则地且交替地设置(或错位)。并且,由于每个节片123的翼部124的折边124a的倾斜方向交替改变,EGR气体的流动方向在每个翼部124处改变。结果,EGR气体迂回地(以Z字形方式)流过沿循环方向延伸的废气通路111。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内部散热片120的翼部124如图4所示的那样形成在上、下顶壁122处,翼部124还使EGR气体沿从一个顶壁122至与所述一个顶壁122相对的另一顶壁122的方向流动。例如,位于下顶壁122处的翼部124使EGR气体朝向与下顶壁122相对的上顶壁122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使EGR气体如上那样流动,内部散热片120的一个节片123设置有一个突出部(翼部124)。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地降低所述一个节片123的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测量的尺寸(节片尺寸L1)。因此,能够充分实现由节片123的上游端部121a引起的前沿效应。换句话说,因为能够最小化所述一个节片123的沿EGR气体的流动方向测量的尺寸,所以能够使在沿所述气体流动的下游方向离开所述一个节片123的上游端部121a的范围中形成在所述一个节片123的侧壁121的边界层变薄。结果,有效地限制了下游侧的EGR气体的流速的降低,且因此有效地改善了在EGR气体和冷却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期间的热传输率。而且,因为能够限制EGR气体的流速的降低,所以能够保持吹掉未燃烧物质所需的足够的表面剪切力。结果,有效地限制了未燃烧物质在侧壁121上的积聚。
更具体地,将参照图7A和7B详细描述对未燃烧物质在侧壁121上积聚的限制。图7A为展示从图7B的VIIA方向观看的内部散热片120中的侧壁121A 上的EGR气体的表面剪切力的分布的示意图;图7B为从图5的VI方向观看的内部散热片的平面图。如图7B所示,一对侧壁包括侧壁121A和侧壁121B。图7A示出沿从相对的侧壁121B的方向(图7B中向上方向)观看的由侧壁121A上的EGR气体引起的表面剪切力的分布。由于EGR气体的流动与每个节片123的上游端部121a碰撞,产生了对EGR气体的流动的湍流,且因此上游端部121a处的EGR气体的表面剪切力大于侧壁121A的其他部分,如图7A所示。由于EGR气体的流动特性(如图7B所示的Z字形流动),并且还由于侧壁121的前沿效应,所以与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限制了在废气的流动中的停滞区域的产生,如图7A所示。结果,热传输性能被进一步改善,以限制未燃烧物质的积聚ACC。例如,废气流动中的停滞区域对应于侧壁121A周围的具有相对低的表面剪切力的区域。
并且,因为突出部(翼部124)对废气产生涡流(湍流),所以对废气产生了湍流。结果,热传输率被进一步改善。而且,由于突出部(翼部124)导致的湍流的形成有效地增加了EGR气体的流速,所以有效地增加了用于吹掉未燃烧物质的表面剪切力。结果,进一步限制了未燃烧物质在侧壁121上的积聚。
由于仅有一个突出部(翼部124)形成在每个节片123上,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将不会发生如在图8的现有技术中描述的常规节片的多个突出部(翼部)之间的EGR气体的流速的降低。因此,有效地防止了由EGR气体流速的降低引起的热传输率的下降。进而,由于有效地防止了EGR气体流速的降低,因此能够保持吹掉未燃烧物质所需要的足够的表面剪切力,且因此有效地限制了未燃烧物质在内部散热片120的壁上的积聚。
通常,本实施例有效地改善了错位型内部散热片120的前沿效应,以限制EGR气体流动中的停滞区域的产生。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热传输性能,并且还限制未燃烧物质的积聚。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内部散热片120的突出部是通过切开顶壁122并抬升切开的部分以形成翼部124而形成的。结果,内部散热片120与翼部124一体形成,且因此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节片123以Z字形方式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迂回设置。并且,翼部124具有三角形形状,并且翼部124的折边124a相对于EGR气体的循环方向成一定的角度。而且,翼部124从顶壁122突出的突出量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朝向下游侧变大。而且,折边124a相对于EGR气体的循环方向的倾斜方向作为折边124a沿循环方向的位置的函数交替改变。
因此,能够在翼部124的下游的位置处有效地形成涡流。而且,废气沿废气通路111内的错位方向迂回流动,并且废气还沿从下顶壁122至上顶壁122的方向、或者从上顶壁122至下顶壁122的方向流动。结果,热传输率被进一步改善。
而且,在节片123和突出部124(翼部)的尺寸设计中,节片尺寸L1(第一尺寸)等于或大于翼部尺寸L2(第二尺寸),并且节片尺寸L1等于或小于为翼部尺寸L2七倍大的尺寸。由于上述设计,翼部124有效地产生涡流(湍流),并有效地增加EGR气体的流速(或表面剪切力)。结果,能够可靠地限制未燃烧物质在侧壁121上的积聚。
(其它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翼部124为突出部,该突出部是通过切开内部散热片120的顶壁122的一部分并通过沿着折边124a向内抬升(弯曲)该切开部分而形成的。然而,可替换地,翼部124例如可以为通过按压操作以从顶壁122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此外,可替换地,突出部可以形成为分立的部件,并且分立的突出部可以固定至顶壁122。
而且,突出部不限于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翼部124。然而,突出部可以具有矩形形状或半圆形形状。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翼部124被设置为相对于EGR气体的循环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可替换地,翼部124可以被设置为垂直于EGR气体的循环方向。
而且,内部散热片120具有沿EGR气体的循环方向设置的、并沿错位方向彼此交替错位的多个节片123。然而,所述多个节片123可以沿一个方向彼此错位。
而且,EGR气体冷却器100包括限制在管道110之间的冷却剂通道131。更具体地,芯板140容纳并固定多个管道110的各个端部,并且冷却剂通道131被限制在罩壳130内的管道110和芯板140之间。然而,EGR气体冷却器100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隆起部可以形成为从管道110的每个相对表面的外周向外突出,并且相对的隆起部以管道110彼此堆叠的状态相互联接。结果,在隆起部中限定了空间,且所限定的空间可以用作可替换的冷却剂通道131。上述可替换情况可以应用至不具有芯板140的EGR气体冷却器。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应用于柴油机。然而,可替换地,EGR可以应用于汽油发动机。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EGR气体冷却器100的冷却流体采用发动机10的冷却剂。然而,可替换地,用于EGR气体冷却器100的冷却流体可以采用专门用于与发动机10无关的冷却剂回路的其它冷却剂。可替换的冷却剂回路例如包括次级散热器和专用泵。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废气热交换器应用于通过采用冷却剂来冷却EGR气体的EGR气体冷却器100。然而,可替换地,废气热交换器可以应用于在(a)废气和(b)将被加热的某个目标之间交换热量的热回收装置,使得某个目标由排气热来加热。将被加热的某个目标可以为车辆启动后的紧邻时刻的发动机冷却剂、发动机油或者自动传动流体。
其它的优点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容易想到的。因此,本发明在它的较宽条件下不限于所示出和所描述的具体细节、典型装置和示例性的实施例。

Claims (3)

1.一种用于内燃机(10)的废气热交换器,包括:
废气通路(111),从内燃机(10)排放的废气流过所述废气通路(111);和
设置在所述废气通路(111)内的错位散热片(120),其中错位散热片(120)具有沿垂直于废气循环方向的平面截取的矩形波形的横截面形状,其中错位散热片(120)包括形成波形的前部和后部的多个侧壁(121)和形成波形的波峰部分和波谷部分的多个顶壁(122),其中错位散热片(120)被限定成沿错位方向彼此错位的多个节片(123),所述多个侧壁(121)沿错位方向连续设置,其中:
热量在流过废气通路(111)的废气和在废气通路(111)的外部(131)流动的冷却流体之间进行交换;
在每个节片(123)上设置仅一个突出部(124);
突出部(124)是通过切开所述多个顶壁(122)中的一个顶壁的一部分、并通过折叠切开的部分使得突出部(124)从所述多个顶壁(122)中的所述一个顶壁向内突出而形成的;
所述多个节片(123)沿废气循环方向设置,并彼此交替错位;
突出部(124)具有三角形形状且具有折边(124a),突出部(124)相对于所述多个顶壁(122)中的所述一个顶壁沿着所述折边(124a)折叠;
突出部(124)设置成使得所述折边(124a)相对于废气循环方向成一角度;
多个突出部(124)的折边(124a)沿废气循环方向设置并相对于废气循环方向交替地成一角度;
所述突出部(124)的突出量沿废气循环方向朝向下游侧变大;以及
沿废气循环方向彼此相邻地设置的相邻的节片(123)中的靠上游的一个节片的突出部(124)与所述相邻的节片(123)中的另一个节片的侧壁(121)的上游端部(121a)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热交换器,其中:
废气供给至内燃机(10)的入口侧,并用于废气再循环;并且
冷却流体为冷却内燃机(10)的冷却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多个节片(123)中的每一个节片具有沿废气循环方向测量的第一尺寸(L1);
所述多个节片(123)中的所述一个节片的突出部(124)具有沿所述循环方向测量的第二尺寸(L2);并且
所述第一尺寸(L 1)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尺寸(L2);并且
所述第一尺寸(L1)等于或小于为所述第二尺寸(L2)七倍大的尺寸。
CN2009102051863A 2008-10-17 2009-10-16 废气热交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54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8996 2008-10-17
JP2008268996A JP4683111B2 (ja) 2008-10-17 2008-10-17 排気熱交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5438A CN101725438A (zh) 2010-06-09
CN101725438B true CN101725438B (zh) 2012-08-22

Family

ID=42107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518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5438B (zh) 2008-10-17 2009-10-16 废气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95659A1 (zh)
JP (1) JP4683111B2 (zh)
CN (1) CN1017254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8206B2 (ja) * 2010-05-28 2014-07-23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熱交換器
JP5727327B2 (ja) * 2011-08-08 2015-06-0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熱交換器
US9080819B2 (en) 2011-10-05 2015-07-14 T.Rad Co., Ltd. Folded heat exchanger with V-shaped convex portions
JP5768795B2 (ja) 2011-10-18 2015-08-26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排気熱交換装置
JP5887115B2 (ja) * 2011-11-30 2016-03-16 東京ラヂエーター製造株式会社 インナーフィン
JP6203080B2 (ja) 2013-04-23 2017-09-27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046558B2 (ja) * 2013-05-23 2016-12-14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303755B2 (ja) * 2014-04-21 2018-04-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排気熱交換器
JP5884055B2 (ja) * 2014-05-09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用オフセットフィン
JP2016080323A (ja) * 2014-10-22 2016-05-16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347719B2 (ja) * 2014-10-22 2018-06-27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FR3030707B1 (fr) * 2014-12-18 2019-04-0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nsemble de transfert de chaleur pour un echangeur de chaleur
TR201516971A2 (tr) * 2015-12-25 2017-07-21 Kale Oto Radyatoer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Motor ara soğutucu performansini arttiran üçgen kanatçikli türbülatör
KR20180028836A (ko) * 2016-09-09 2018-03-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수냉식 이지알 쿨러
CN106246417A (zh) * 2016-09-30 2016-12-21 无锡金轮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锯齿形egr冷却器散热翅片
WO2018066067A1 (ja) * 2016-10-04 2018-04-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渦発生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1064632B2 (en) * 2019-09-05 2021-07-13 Ldc Precision Engineering Co., Ltd. Heat-sinking improved structure for evaporators
US11530879B2 (en) 2020-01-13 2022-12-20 Cooler Master Co., Ltd. Heat exchanger fi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11280559B2 (en) * 2020-05-12 2022-03-22 Hanon Systems Dumbbell shaped plate fin
JP2023035071A (ja) * 2021-08-31 2023-03-13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1315A1 (en) * 2001-07-25 2004-04-21 Denso Corporation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9512Y2 (zh) * 1985-02-15 1990-12-26
JP2003279293A (ja) * 2002-03-20 2003-10-02 Denso Corp 排気熱交換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1315A1 (en) * 2001-07-25 2004-04-21 Denso Corporation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r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1-141586U 1986.09.01
JP特开2003-227691A 2003.08.15
JP特开2003-279293A 2003.10.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83111B2 (ja) 2011-05-11
JP2010096456A (ja) 2010-04-30
CN101725438A (zh) 2010-06-09
US20100095659A1 (en) 2010-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5438B (zh) 废气热交换器
US6820682B2 (en) Heat exchanger
US7303002B2 (en) Fin structure, heat-transfer tube having the fin structure housed therein, and heat exchanger having the heat-transfer tube assembled therein
KR100546869B1 (ko) 핀부착판 열교환기 및 제조 방법
US8544454B2 (en) Heat exchanger for a motor vehicle
EP1411315B1 (en)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r
US7614443B2 (en) Heat exchanger tube
US7077190B2 (en)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r
US6318455B1 (en) Heat exchanger
US20020017381A1 (en) Heat exchanger
US7108054B2 (en) Heat exchanger
US20060016582A1 (en) Fluid agitating fin,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heat exchanger tube and heat exchanger or heat exchanging type gas cooling apparatus inwardly mounted with the fin
CN101978153B (zh) 热交换器
US7011142B2 (en) Finned plate heat exchanger
US20010052411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motor vehicles
US10386132B2 (en) Heat exchanger
US20080011464A1 (en)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r
CN102213554A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6049776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self-retaining bypass seal
KR20150043388A (ko) 열교환기 인서트
WO2013149087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6233088A (zh) 排气热交换器
US5890532A (en) Heat exchanger for air conditioner
JPH10197182A (ja) 空気調和機の熱交換機
CN110849197B (zh) 热交换器的内散热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