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5275B - 杆式执手锁 - Google Patents

杆式执手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5275B
CN101725275B CN2009102241374A CN200910224137A CN101725275B CN 101725275 B CN101725275 B CN 101725275B CN 2009102241374 A CN2009102241374 A CN 2009102241374A CN 200910224137 A CN200910224137 A CN 200910224137A CN 101725275 B CN101725275 B CN 1017252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al
return spring
flange
handle
ro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41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5275A (zh
Inventor
张启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2241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5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5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5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5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5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杆式执手锁,包括锁体部分;前执手;前板部分,所述前板部分包括前通、第一复位簧、法兰和设在前通内部的开关筒,其中所述第一复位簧套在所述前通外面,所述法兰套在所述前通外面以将第一复位簧定位在前通和法兰之间;后执手;后板部分,所述后板部分包括后通、第二复位簧、内芯套、保险钮及与所述保险钮连接的保险杆,所述第二复位簧套在后通外面,所述内芯套套在后通外面以将第二复位簧定位在后通和内芯套之间;锁头部分。本发明的杆形执手锁通过复位簧的应用,使得前执手和后执手在转动后可灵活恢复到水平位置,而且用钥匙开启门锁时跟球锁一样扭矩较小,比较轻松。

Description

杆式执手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形执手锁,尤其是一种具有特殊复位结构的杆形执手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杆形执手锁为一种筒式球形锁的改进的执手锁,其主要改进是将球形执手改为杆形执手,并将滑块弹簧弹力增大,从而使滑块弹簧同时具有对杆形执手回复到水平位置的功能。但是,此结构由于增大了滑块弹簧的弹力,使得该传统的杆式执手锁用钥匙开启时,扭矩较大,操作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但可以使执手灵活恢复到原来位置而且使钥匙扭动时扭矩较小的杆式执手锁。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杆式执手锁包括锁体部分,所述锁体部分包括斜舌和驱动斜舌移动的滑块;前执手;前板部分,所述前板部分包括前通、第一复位簧、法兰和设在前通内部的开关筒,其中所述前通与前执手连结、且所述前通前端设有驱动滑块移动的前通拨头,所述第一复位簧套在所述前通外面,所述法兰套在所述前通外面以将第一复位簧定位在前通和法兰之间;后执手,所述后执手位于所述前执手相对锁体部分的另一侧;后板部分,所述后板部分包括后通、第二复位簧、内芯套、保险钮及与所述保险钮连接的保险杆,其中所述后通与后执手连结、且所述后通的后端设有驱动滑块移动的后通拨头,所述第二复位簧套在后通外面,所述内芯套套在后通外面以将第二复位簧定位在后通和内芯套之间;锁头部分,所述锁头部分包括锁头和锁头上的锁尺,所述锁头部分设置在所述前执手内且通过锁尺与前板部分相连接。
本发明的杆形执手锁是由传统的筒式球形锁改良来的杆形执手锁,通过复位簧的应用,使得前执手和后执手在转动后可灵活恢复到水平位置,而且用钥匙开启门锁时跟球锁一样扭矩较小,比较轻松。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杆式执手锁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和第二复位簧为扭簧,且分别设有两个挂脚。
所述前通为圆筒形,且在其外壁设有用以固定所述第一复位簧的挂脚的两个前通弯脚。
所述后通为圆筒形,且在其外壁设有用以固定所述第二复位簧的挂脚的两个后通弯脚。
所述法兰为两级阶梯的圆筒形,且在所述法兰内壁设有用以固定所述第一复位簧的挂脚的两个法兰弯脚。
所述内芯套为三级阶梯的圆筒形,在所述内芯套的内壁设有用以固定所述第二复位簧的挂脚的两个内芯套弯脚。
所述保险杆前端穿过锁体部分并与所述前板部分的开关筒的前端相抵。
所述开关筒的底部设有长方孔,端部设有驱动滑块移动的拨头。
所述锁头上的锁尺插进所述开关筒底部的长方孔,当转动钥匙时,可以将扭矩从锁尺传给开关筒。
本发明的杆式执手锁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生产也很方便。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杆式执手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C-C向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杆式执手锁的前通的结构示意图:
(a)是前通主视图;(b)是(a)中D-D向剖视图;(c)是前通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杆式执手锁的后通的结构示意图:
(a)是后通的某角度示意图;
(b)是后通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杆式执手锁的法兰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的杆式执手锁的复位簧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图1中所示的杆式执手锁的内芯套的示意图:
(a)是内芯套的某角度示意图;
(b)是内芯套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描述清楚,本发明中涉及到的“前执手”和“前板部分”为安装在门外的部分,位于附图的下部,而“后执手”和“后板部分”为安装在门内的部分,位于附图的上部;各部件靠近锁体部分的方向设为“前”端,而相对远的方向设为“后”端。另外,术语“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上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杆式执手锁。
如图1~图4中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杆式执手锁包括锁体部分5、前执手1、前板部分2、后执手3、后板部分4和锁头部分6。
锁体部分5包括斜舌51、驱动斜舌51移动的滑块52以及滑块52上的滑块弹簧53。可选地,滑块52的右端与斜舌51相连,使得斜舌51随着滑块52的水平移动而移动。
前板部分2包括前通21、第一复位簧22、法兰23、开关筒24和开关筒簧25。
前通21与前执手1连结,且相互之间不能转动。如图5所示,前通21为圆筒形,其前端端部设有前通拨头2101、2102,卡口2105、2110,而后端端部设有卡口2106,中部还有圆孔2107、2108,十字孔2109,长方孔2113,以及凸台2111、2112。前通拨头2101和前通拨头2102与滑块52相连结,可驱动滑块52移动。当前通21转动时,前通拨头2101和前通拨头2102将扭矩传递给滑块52,从而驱动滑块水平移动,进而使斜舌移动。另外,在前通21的外壁上设有前通弯脚2103和前通弯脚2104,用于固定第一复位簧22,且提高自身复位扭矩。可选地,前通弯脚2103和前通弯脚2104设在前通21的同一母线上。
第一复位簧22为设有两个挂脚的扭簧,如图8所示。第一复位簧22套在前通21外面,且法兰23套在第一复位簧22的外面,且将第一复位簧22定位在前通21和法兰23之间。
如图7所示,法兰23为二级阶梯圆筒形,设有卡口2303,且在法兰23的内壁上设有法兰弯脚2301和法兰弯脚2302,用于固定第一复位簧22的两个挂脚,以实现前通复位。可选地,法兰弯脚2301和法兰弯脚2302设在直径较大的圆筒形的同一母线上。法兰23将第一复位簧22定位在前通21和法兰23之间。其中,第一复位簧22的两个挂脚分别挂在前通21外壁上的前通弯脚2103和前通弯脚2104上,同时也挂在法兰8内壁上的法兰弯脚2301和法兰弯脚2302上。
当转动前执手1时,前通21端面的前通拨头2101和前通拨头2102拨动滑块52并压缩滑块弹簧53运动,且拉动斜舌51缩回;放手后,在第一复位簧22扭矩及滑块弹簧53弹性的作用下,前通2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前执手1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
开关筒24设在前通21内部,且开关筒24的底部设有长方孔,前端端部设有驱动滑块52移动的拨头。
后执手3位于前执手1相对锁体部分5的另一侧。
后板部分4包括后通41、第二复位簧42、内芯套43、保险钮44及保险杆45。
后通41与后执手3连结,且相互之间不能转动。如图6所示,后通41为圆筒形,其前端端部设有后通拨头4101、4103,卡口4102,后端端部设有卡口4108、4112,中部还有圆孔4104、4105、4106,十字孔4107,以及长方孔4109、4113。后通拨头4101和后通拨头4103与滑块52相连结,可驱动滑块52移动。当后通41转动时,后通拨头4101和后通拨头4103将扭矩传递给滑块52,从而驱动滑块水平移动,进而使斜舌移动。另外,在后通41的外壁上设有后通弯脚4110和后通弯脚4111,用于固定第二复位簧42,且提高自身复位扭矩。可选地,后通弯脚4110和后通弯脚4111设在后通41的同一母线上。
第二复位簧42设有两个挂脚,如图8所示。第二复位簧42套在后通41的外面。内芯套43套在第二复位簧42外面,且将第二复位簧42定位在后通41和内芯套43之间。
如图9所示,内芯套43为三级阶梯圆筒形,在直径最大的圆筒形上设有卡口4300,圆孔4301和4302,长方孔4303、4304、4305及4306。另外,在内芯套43的三级阶梯的中部的圆筒形的内壁上设有内芯套弯脚4307和内芯套弯脚4308,用以固定第二复位簧42的两个挂脚,从而实现后通复位。可选地,内芯套弯脚4307和内芯套弯脚4308设在圆筒形的同一母线上。内芯套43将第二复位簧42定位在后通41和内芯套43之间,其中,复位簧42的两个挂脚分别挂在后通41外壁上的后通弯脚4110和后通弯脚4111上,同时也挂在内芯套7内壁上的内芯套弯脚4307和内芯套弯脚4308上。
当转动后执手3时,后通拨头4101和后通拨头4103拨动滑块52并压缩滑块弹簧53运动,且拉动斜舌51缩回;放手后,在复位簧42扭矩及滑块弹簧53弹性的作用下,后通4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后执手3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
保险杆44的前端穿过锁体部分5并与开关筒24的前端相抵,且压在开关筒簧25之上。保险钮44与保险杆45的后端相连接,当压下保险钮44时,保险杆45往下运动,而在滑块52运动使斜舌缩进时,保险杆45可在开关筒簧25的弹压下向上运动而恢复原位。
锁头部分6包括锁头61和锁头61上的锁尺62。锁头61设置在前执手1的端部内且通过锁尺62与前板部分2相连接,其中,锁尺62插进开关筒24底部的长方孔。钥匙7插入锁头61的后端,当操作者扭动钥匙7时,通过锁头、锁尺可将扭矩传递给开关筒。本发明的杆式执手锁用钥匙7开启时,扭矩较传统的杆式执手锁小,比较轻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复位簧22和第二复位簧42是用弹簧钢丝卷制成的扭簧。设置复位簧后,使前通21、后通41在转动后容易恢复,从而使得前执手1和后执手3在转动后可灵活恢复到水平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杆式执手锁的其他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将结合图1~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杆式执手锁的工作过程。
本发明的杆式执手锁有三种开启方式:转动前执手1,转动后执手3,以及扭动钥匙7。
转动前执手1时,前通21也随之转动,其前端的前通拨头2101和前通拨头2102拨动滑块52并压缩滑块弹簧53运动,且拉动斜舌51缩回;放手后,在第一复位簧22扭矩及滑块弹簧53弹性的作用下,前通2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前执手1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
转动后执手3时,后通41也随之转动,其前端的后通拨头4101和后通拨头4103拨动滑块52并压缩滑块弹簧53运动,且拉动斜舌51缩回;放手后,在复位簧42扭矩及滑块弹簧53弹性的作用下,后通4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后执手3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
当操作者扭动钥匙7时,通过锁头、锁尺可将扭矩传递给开关筒24,然后开关筒24的端部的拨头使滑块52运动,并拉动斜舌51缩进。
本发明的杆式执手锁按下保险钮44时,保险杆45往下运动,卡位G(如图4中示)进入前通21的卡口2105,可控制前通21不能转动。这样,前执手1也不能转动,使得滑块52也不能运动,斜舌51不能缩进,即不能开启门锁。此时,用钥匙7转动开关筒24,或用后执手3转动后通41能拨动滑块52及斜舌51运动,可开启门锁。
当保险杆45压下时,因受滑块52的作用,松手时也处于压下状态,当滑块52受前通21、后通41、开关筒24的拨动而移动时,保险杆45在开关筒簧25的弹压下向上运动而恢复原位。
本发明是由传统的筒式球锁改良的杆形执手锁,通过复位簧的应用,使得前执手和后执手在转动后可灵活恢复到水平位置,而且用钥匙开启门锁时跟球锁一样扭矩较小,比较轻松。此外,结构也很简单,生产也很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杆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部分,所述锁体部分包括斜舌和驱动斜舌移动的滑块;
前执手;
前板部分,所述前板部分包括前通、第一复位簧、法兰和设在前通内部的开关筒,其中所述前通与前执手连结、且所述前通前端设有驱动滑块移动的前通拨头,所述第一复位簧套在所述前通外面,所述法兰套在所述前通外面以将第一复位簧定位在前通和法兰之间;
后执手,所述后执手位于所述前执手相对锁体部分的另一侧;
后板部分,所述后板部分包括后通、第二复位簧、内芯套、保险钮及与所述保险钮连接的保险杆,其中所述后通与后执手连结、且所述后通的后端设有驱动滑块移动的后通拨头,所述第二复位簧套在后通外面,所述内芯套套在后通外面以将第二复位簧定位在后通和内芯套之间;
锁头部分,所述锁头部分包括锁头和锁头上的锁尺,所述锁头部分设置在所述前执手内且通过锁尺与前板部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复位簧为扭簧,且分别设有两个挂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通为圆筒形,且在其外壁设有用以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复位簧的两个挂脚的两个前通弯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通为圆筒形,且在其外壁设有用以分别固定所述第二复位簧的两个挂脚的两个后通弯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为两级阶梯的圆筒形,且在所述法兰内壁设有用以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复位簧的两个挂脚的两个法兰弯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套为三级阶梯的圆筒形,在所述内芯套的内壁设有用以分别固定所述第二复位簧的两个挂脚的两个内芯套弯脚。
CN2009102241374A 2009-11-24 2009-11-24 杆式执手锁 Active CN101725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41374A CN101725275B (zh) 2009-11-24 2009-11-24 杆式执手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41374A CN101725275B (zh) 2009-11-24 2009-11-24 杆式执手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5275A CN101725275A (zh) 2010-06-09
CN101725275B true CN101725275B (zh) 2012-06-06

Family

ID=42446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41374A Active CN101725275B (zh) 2009-11-24 2009-11-24 杆式执手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5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014B (zh) * 2010-07-06 2012-06-27 傅海 一种锁体
CN109441244B (zh) * 2018-12-19 2024-01-30 珠海市坚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外把手带防破坏逃生的插芯门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57A (zh) * 1993-07-26 1995-02-01 林瑞章 圆柱形锁
CN2430511Y (zh) * 2000-07-24 2001-05-16 中山市淇丰木业有限公司 全方位门锁
CN201666037U (zh) * 2009-11-24 2010-12-08 李宝强 杆式执手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57A (zh) * 1993-07-26 1995-02-01 林瑞章 圆柱形锁
CN2430511Y (zh) * 2000-07-24 2001-05-16 中山市淇丰木业有限公司 全方位门锁
CN201666037U (zh) * 2009-11-24 2010-12-08 李宝强 杆式执手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5275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6140B2 (en) Collapsible golf trolley
CN105863374B (zh) 用于操作航空器的至少一个门的操作装置
CN106114825B (zh) 带锁定与解锁功能的密封起落架操纵手柄
CN104727629B (zh) 制冷设备
JP2005138823A5 (zh)
CN101725275B (zh) 杆式执手锁
WO2018028596A1 (zh) 一种锁紧机构及折叠车
CN100552848C (zh) 电动工具触发器组件
CN109690002A (zh) 锁定装置
CN103867027B (zh) 用于滑动门的外部把手
CN201666037U (zh) 杆式执手锁
CN109209084B (zh) 一种家用电器用的门盖锁止装置
CN106080914B (zh) 一种锁紧机构及折叠车
CN104369145B (zh) 螺钉夹持装置
ITTO20130902A1 (it) Dispositivo di leva ad azionamento manuale per il comando del freno di stazionamento di un autoveicolo
CN207078073U (zh) 一种汽车手套箱的按压式开启结构
CN207526247U (zh) 一种可置换隐形锁头的锁具
JP2008208588A (ja) アウトサイドドアハンドル
CN211900076U (zh) 一种离合装置及其门锁
CN209294309U (zh) 滑轨弹簧与滑轨弹簧装配机构
CN210067701U (zh) 一种自动上锁开锁且能反倒锁舌的智能锁
CN106080910B (zh) 一种折叠车
CN105904422B (zh) 工具箱抽屉防脱离结构
CN211342150U (zh) 防盗门锁锁栓运动驱动机构
CN201273080Y (zh) 定位插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Baoqi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Qih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ANG QIHU TO: LI BAO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