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3878A - 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3878A
CN101723878A CN200810201057A CN200810201057A CN101723878A CN 101723878 A CN101723878 A CN 101723878A CN 200810201057 A CN200810201057 A CN 200810201057A CN 200810201057 A CN200810201057 A CN 200810201057A CN 101723878 A CN101723878 A CN 101723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ide
reaction
benzyl ester
behind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01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宏
刘强
池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SHOU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SHOU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SHOU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SHOU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01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38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3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38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氢化物(4)与取代磺酸苄酯缩合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多奈哌齐(1),本发明的方法,不会产生杂质,所得产品纯度大大提高,收率高达85%,反应时间短,仅2-5小时,操作简便,稳定性好,设备投资小,适合工业化生产。反应通式如下:

Description

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奈哌齐的生产工艺。
技术背景
盐酸多奈哌齐(donepezil hydrochloride,1)系由日本卫材制药公司开发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1997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本品对神经元乙酰胆碱酯酶具有高度选择性,无肝脏毒性,临床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多奈哌齐为盐酸多奈哌齐的原料,将多奈哌齐制成盐酸盐则可得到盐酸多奈哌齐。文献报道合成多奈哌齐方法主要有二大类:
方法一:EP0711756A1将5,6-二甲氧基-2-(4-吡啶基)亚甲基]-1-茚酮(2)与溴化苄反应生成季铵盐(3)后,再用氧化铂催化氢化得到多奈哌齐(1),反应通式如下:
方法二,US2004014321A1;CN1524851A将5,6-二甲氧基-2-[(4-吡啶基)亚甲基]-1-茚酮(2)先经催化加氢还原得到氢化物(4),再与溴化苄反应生成多奈哌齐(1),反应通式如下:
Figure G2008102010572D0000012
发明人经过试验发现,所述方法一其工艺最后一步还原稳定性很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苄基在还原过程中易于脱掉从而生成较多杂质,需多次精制才能除去,导致氢化收率低且不稳。(2)使用二氧化铂作催化剂,价格昂贵,回收困难;
而方法二,所提供的技术,其缺点是该工艺最后一步与溴化苄反应接苄基时生成的产物多奈哌齐会进一步与溴化苄反应产生一定量杂质(5),导致产品纯度大幅下降,需二次或多次精制才能除去,导致收率不高,仅70-75%,见如下反应通式:
因此,提供一种改进的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是有关制药部门所十分期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氢化物(4)与取代磺酸苄酯缩合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多奈哌齐,反应通式如下:
Figure G2008102010572D0000022
其中,R代表CH3、PhCH3或Ph;
所述氢化物(4)可以采用US2004014321A1或CN1524851A提供的方法制备,所述取代磺酸苄酯可以采用文献:Synthesis Communication,1983,13(7),553-557或专利:US4412958报道的方法进行制备。
上述的反应,最好在碱性物质存在下,在溶剂中反应,反应温度为0~110℃,优选为0~50℃,反应时间为2~5小时;
取代磺酸苄酯的摩尔量为氢化物(4)的0.8~2.0倍,优选的为1.05倍;
碱性物质的摩尔量为氢化物(4)的0.5~2.5倍,优选的为0.75~1.5倍;
溶剂中,氢化物(4)的摩尔含量为0.1~2.0mmol/ml,优选的为0.33~0.5mmol/ml;
所述碱性物质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或吡啶;
所述溶剂为一般的有机溶剂,优选甲基异丁基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C1~C8的直链或支链的醇或甲苯中的一种以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选择;
优选的,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优选的为季铵盐,所述季铵盐选自C1~C4的烷基卤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C1~C4的烷基卤化铵优选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或四甲基氯化铵;
季铵盐的加入量为氢化物(4)摩尔量的0.01~0.2倍,优选的为0.05倍。
本发明的方法,不会产生杂质,所得产品纯度大大提高,收率高达85%,反应时间短,仅2-5小时,操作简便,稳定性好,设备投资小,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氢钠12.6g(0.15mol)、四丁基溴化铵1.6g(5.0m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300ml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加热升温到50℃,反应4小时,冷却到室温,先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5g,收率92.3%,熔点:91-93℃,HPLC>97.5%。
MS(TOF):380(M++H+);402(M++K+)
1HNMR(400Hz,CDCl3)δ:7.23-7.32(5H,m),7.16(1H,s),6.85(1H,s),3.90-3.95(6H,s),3.50(2H,s),3.19-3.26(1H,m),2.87-2.92(2H,m),2.66-2.72(2H,m),1.88-2.01(3H,m),1.64-1.75(2H,m),1.46-1.51(1H,m),1.37-1.42(3H,m)。
实施例2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氢钠12.6g(0.15mol)、四甲基溴化铵0.77g(5.0m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300ml甲基异丁基酮混合,于0℃反应5小时,然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4.4g,收率90.8%,HPLC>97.5%。
实施例3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氢钾15.0g(0.15mol)、四甲基氯化铵0.77g(5.0m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300ml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回流反应2小时,然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4.5g,收率91.0%,HPLC>97.5%。
实施例4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钾10.4g(0.075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g(5.0m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200ml二氯甲烷混合,回流反应5小时,然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4.2g,收率90.2%,熔点:91-93℃,HPLC>97.5%。
实施例5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钠8.0g(0.075mol)、四丁基氯化铵1.38g(5.0m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200ml二氯甲烷混合,回流反应5小时,然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5g,收率92.3%,熔点:91-93℃,HPLC>97.5%。
实施例6
将氢化物(4)28.9g(0.1mol)、氢氧化钠6.0g(0.15mol)、四丁基氯化铵1.38g(5.0m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200ml氯仿混合,于0℃反应5小时,然后经水、饱和食盐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4.5g,收率91.0%,熔点:91-93℃,HPLC>97.5%。
实施例7
将氢化物(4)28.9g(0.1mol)、氢氧化钾8.4g(0.15mol)、四丁基氯化铵1.38g(5.0m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200ml四氢呋喃混合,于0℃反应5小时,减压蒸干溶剂,浓缩物用150ml二氯甲烷溶解后经水、饱和食盐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5g,收率88.4%,HPLC>97.5%。
实施例8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钾10.4g(0.075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200ml无水乙醇混合,于50℃反应5小时,减压蒸干溶剂,浓缩物用150ml二氯甲烷溶解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4.0g,收率89.7%,HPLC>97.5%。
实施例9
将氢化物(4)28.9g(0.1mol)、三乙胺15.2g(0.15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200ml二氯甲烷混合,于0℃反应5小时,经1%(wt)盐酸水溶液、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0g,收率87.1%,HPLC>97.0%。
实施例10
将氢化物(4)28.9g(0.1mol)、吡啶11.9g(0.15mol)、甲烷磺酸苄酯19.5g(0.105mol)和300ml甲苯混合,于50℃反应2小时,经1%(wt)盐酸水溶液、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4.2g,收率90.2%,HPLC>97.5%。
实施例11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氢钠12.6g(0.15mol)、四丁基溴化铵1.6g(5.0m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300ml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加热升温到50℃,反应4小时,冷却到室温,先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g,收率87.0%,熔点:91-93℃,HPLC>97.0%。
实施例12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氢钠12.6g(0.15mol)、四甲基溴化铵0.77g(5.0m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300ml甲基异丁基酮混合,于0℃反应5小时,然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g,收率87.0%,HPLC>97.0%。
实施例13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氢钾15.0g(0.15mol)、四甲基氯化铵0.77g(5.0m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300ml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回流反应2小时,然后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5g,收率88.4%,HPLC>97.0%。
实施例14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钾10.4g(0.075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g(5.0m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200ml二氯甲烷混合,回流反应5小时,然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2.5g,收率85.8%,熔点:91-93℃,HPLC>97.0%。
实施例15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钠8.0g(0.075mol)、四丁基氯化铵1.38g(5.0m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200ml二氯甲烷混合,回流反应5小时,然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2.5g,收率85.8%,熔点:91-93℃,HPLC>97.5%。
实施例16
将氢化物(4)28.9g(0.1mol)、氢氧化钠6.0g(0.15mol)、四丁基氯化铵1.38g(5.0m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200ml氯仿混合,于0℃反应5小时,然后经水、饱和食盐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2.5g,收率85.8%,熔点:91-93℃,HPLC>97.5%。
实施例17
将氢化物(4)28.9g(0.1mol)、氢氧化钾8.4g(0.15mol)、四丁基氯化铵1.38g(5.0m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200ml四氢呋喃混合,于0℃反应5小时,减压蒸干溶剂,浓缩物用150ml二氯甲烷溶解后经水、饱和食盐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0g,收率89.3%,HPLC>97.5%。
实施例18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钾10.4g(0.075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200ml无水乙醇混合,于50℃反应5小时,减压蒸干溶剂,浓缩物用150ml二氯甲烷溶解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2.8g,收率86.5%,HPLC>97.5%。
实施例19
将氢化物(4)28.9g(0.1mol)、三乙胺15.2g(0.15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200ml二氯甲烷混合,于0℃反应5小时,经1%盐酸水溶液、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2.2g,收率85.0%,HPLC>97.0%。
实施例20
将氢化物(4)28.9g(0.1mol)、吡啶11.9g(0.15mol)、苯磺酸苄酯26.0g(0.105mol)和300ml甲苯混合,于50℃反应2小时,经1%盐酸水溶液、1%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2.6g,收率86.0%,HPLC>97.5%。
实施例21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氢钠12.6g(0.15mol)、四丁基溴化铵1.6g(5.0m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300ml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加热升温到50℃,反应4小时,冷却到室温,先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4.8g,收率91.8%,熔点:91-93℃,HPLC>97.0%。
实施例22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氢钠12.6g(0.15mol)、四甲基溴化铵0.77g(5.0m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300ml甲基异丁基酮混合,于0℃反应5小时,然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4.7g,收率91.6%,HPLC>97.0%。
实施例23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氢钾15.0g(0.15mol)、四甲基氯化铵0.77g(5.0m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300ml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回流反应2小时,然后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4.5g,收率91.0%,HPLC>97.0%。
实施例24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钾10.4g(0.075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g(5.0m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200ml二氯甲烷混合,回流反应5小时,然后经1%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5g,收率88.4%,熔点:91-93℃,HPLC>97.0%。
实施例25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钠8.0g(0.075mol)、四丁基氯化铵1.38g(5.0m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200ml二氯甲烷混合,回流反应5小时,然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9g,收率89.4%,熔点:91-93℃,HPLC>97.5%。
实施例26
将氢化物(4)28.9g(0.1mol)、氢氧化钠6.0g(0.15mol)、四丁基氯化铵1.38g(5.0m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200ml氯仿混合,于0℃反应5小时,然后经水、饱和食盐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5g,收率88.4%,熔点:91-93℃,HPLC>97.5%。
实施例27
将氢化物(4)28.9g(0.1mol)、氢氧化钾8.4g(0.15mol)、四丁基氯化铵1.38g(5.0m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200ml四氢呋喃混合,于0℃反应5小时,减压蒸干溶剂,浓缩物用150ml二氯甲烷溶解后经水、饱和食盐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8g,收率89.2%,HPLC>97.5%。
实施例28
将氢化物(4)28.9g(0.1mol)、碳酸钾10.4g(0.075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200ml无水乙醇混合,于50℃反应5小时,减压蒸干溶剂,浓缩物用150ml二氯甲烷溶解后经1%(wt)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2.9g,收率86.8%,HPLC>97.5%。
实施例29
将氢化物(4)28.9g(0.1mol)、三乙胺15.2g(0.15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200ml二氯甲烷混合,于0℃反应5小时,经1%(wt)盐酸水溶液、1%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2g,收率87.5%,HPLC>97.0%。
实施例30
将氢化物(4)28.9g(0.1mol)、吡啶11.9g(0.15mol)、对甲苯磺酸苄酯27.5g(0.105mol)和300ml甲苯混合,于50℃反应2小时,经1%(wt)盐酸水溶液、1%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后,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干燥剂后蒸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33.4g,收率88.1%,HPLC>97.5%。

Claims (9)

1.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氢化物(4)与取代磺酸苄酯缩合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多奈哌齐(1),反应通式如下:
其中,R代表CH3、PhCH3或P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在碱性物质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0~110℃,反应时间为2~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物质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或吡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基异丁基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C1~C8的直链或支链的醇或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或不加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优选的为季铵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季铵盐选自C1~C4的烷基卤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C4的烷基卤化铵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或四甲基氯化铵,季铵盐的加入量为氢化物(4)摩尔量的0.01~0.2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代磺酸苄酯的摩尔量为氢化物(4)的0.8~2.0倍,碱性物质的摩尔量为氢化物(4)的0.5~2.5倍,溶剂中,氢化物(4)的摩尔含量为0.1~2.0mmol/ml。
CN200810201057A 2008-10-10 2008-10-10 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17238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01057A CN101723878A (zh) 2008-10-10 2008-10-10 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01057A CN101723878A (zh) 2008-10-10 2008-10-10 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3878A true CN101723878A (zh) 2010-06-09

Family

ID=42445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01057A Pending CN101723878A (zh) 2008-10-10 2008-10-10 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38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4580A (zh) * 2018-11-21 2019-02-19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多奈哌齐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4580A (zh) * 2018-11-21 2019-02-19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多奈哌齐的制备方法
CN109354580B (zh) * 2018-11-21 2020-08-07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多奈哌齐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4436C (zh) 合成苯并咪唑化合物的方法
JP2007514681A (ja) ビタミンaアセテ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1723878A (zh) 多奈哌齐的生产方法
CN104447509B (zh) 一种盐酸替罗非班的制备工艺
CN107935912B (zh) 一种氨氯地平中间体的制备工艺
CN113336761B (zh) 一种jak抑制剂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4693090A (zh) 一种西洛多辛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4854085A (zh) 制备双(3-氨基苯基)二硫化物和3-氨基硫醇的方法
CN114195712A (zh) 一种能够用来制备盐酸丙卡特罗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5039B (zh) 一种盐酸右哌甲酯的制备方法
WO2011117876A1 (en)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mlodipine free base and acid addition salts thereof
CN110724098A (zh) 一种5,7-二氯-1,2,3,4-四氢异喹啉-6-羧酸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CN106674085B (zh) N-1,3-二氟异丙基-4-氨基哌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5521238B (zh) 一种n-甲基-2-(2-氯乙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
CN116178210B (zh) 一种香茅腈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9734616B (zh) 两步法合成(z)-3-氨基-2-(2-氟-3-甲氧基苯基)-2-丁烯酸乙酯的方法
CN111747879A (zh) 一种大工艺合成艾瑞昔布的方法
CN114349693B (zh) 一种度鲁特韦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3288742A (zh) 一种高纯度英加韦林原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72471B (zh) 一种利非司特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3600B (zh) 卡巴拉汀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4213343B (zh) 一种赛乐西帕中间体的制备及其纯化方法
CN112300059B (zh) 一种pf-06651600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9704981B (zh) 取代合成(z)-3-氨基-2-(2-氟-3-甲氧基苯基)-2-丁烯酸乙酯的方法
JPH03200762A (ja) 1―ベルジル―3―ピロリジ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