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2535B - 链锯 - Google Patents

链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2535B
CN101722535B CN200810184211XA CN200810184211A CN101722535B CN 101722535 B CN101722535 B CN 101722535B CN 200810184211X A CN200810184211X A CN 200810184211XA CN 200810184211 A CN200810184211 A CN 200810184211A CN 101722535 B CN101722535 B CN 101722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an
chain saw
extraneous gas
connecting portion
wheel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42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2535A (zh
Inventor
下川晃一
佐藤公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Zenoah Co
Husqvarna Zenoa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Zenoa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Zenoah Co filed Critical Komatsu Zenoah Co
Priority to CN2008101842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2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2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2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2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2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链锯,其中冷却扇(6)具有轮毂(61)、沿轮毂(61)外周设置的多个冷却叶片(65)以及连接冷却叶片(65)的环状连接部(63,64)。在轮毂(61)上形成有沿轴向贯穿该轮毂(61)的通孔(67)。在壳体中,在覆盖冷却扇(6)外侧的第一覆盖部上形成有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在对冷却扇(6)和曲轴箱进行分隔并覆盖冷却扇(6)内侧的第二覆盖部上形成有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从而,即使位于形成有冷却叶片(65)侧的外部气体吸气口(例如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因作业时产生的大量粉尘而被堵塞,由于该冷却叶片(65)仍能够通过通孔(67)从未被堵塞的其他外部气体吸气口(例如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吸气,因此能够抑制送风量的下降。

Description

链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一种链锯等携带式作业机,该链锯通过设置在曲轴一端侧的冷却扇,将冷却空气输送到气缸并对该气缸进行冷却(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5544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携带式作业机中,冷却扇(送风机叶轮)的结构,包括:轮毂(隔壁)、分别立设在轮毂内侧(与曲轴箱相向的一侧)和外侧(与曲轴箱不相向的一侧)的冷却叶片(吸入叶片轮体)。另外,在壳体罩(机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第一流入开口部)和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第二冷却空气流入口),其中,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与携带式作业机的外部直接连通并将外部气体供给到冷却扇外侧,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通过外部气体吸气口(第二流入开口部)与外部连通并将外部气体供给到冷却扇内侧。
在这种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携带式作业机中,即使因作业时产生的大量粉尘而导致一个外部气体吸气口被堵塞(在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中也包含外部气体取入口被堵塞的情形),由于位于未被堵塞的另一个外部气体吸气口侧的冷却叶片,通过该另一个外部气体吸气口能够进行吸气,因此,能够向气缸可靠地输送冷却空气。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携带式作业机中,由于仅位于未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侧的冷却叶片能够吸气,因此,如果一个外部气体吸气口被堵塞,则仅由位于未被堵塞的另一个外部气体吸气口侧的冷却叶片进行吸气和送风,因此,存在向气缸的送风量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外部气体吸气口的堵塞而导致送风量下降的链锯。
本发明的链锯包括:发动机、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侧方并由所述发动机旋转驱动的冷却扇以及收纳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冷却扇的壳体的链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扇的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上的轮毂、沿所述轮毂外周设置的多个冷却叶片以及连接所述冷却叶片的环状的连接部,在所述轮毂上形成有沿轴向贯穿该轮毂的通孔,所述壳体的结构包括:覆盖所述冷却扇的外侧的第一覆盖部以及覆盖所述冷却扇的内侧的第二覆盖部构成,在所述第一覆盖部上形成有将外部气体供给到所述冷却扇外侧的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在所述第二覆盖部上形成有将外部气体供给到所述冷却扇内侧的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轮毂上形成有通孔,因此,即使位于形成有冷却叶片侧的外部气体吸气口(例如,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因作业时产生的大量粉尘而被堵塞,由于该冷却叶片仍能够通过通孔从未被堵塞的其他外部气体吸气口(例如,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吸气,因此,能够抑制因外部气体吸气口被堵塞所引起的送风量的下降。
并且,由于在冷却扇上形成有多个通孔,减轻了冷却扇的重量,因此,在不增加冷却扇重量的情况下却能够增大该冷却扇的直径,能够增大冷却扇的送风量,从而在不增加冷却扇重量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外部气体吸气口被堵塞所引起的送风量的下降。
另外,外部气体吸气口也可以直接与链锯外部连通,也可以通过形成在壳体上的与该外部气体吸气口不同的其他开口(外部气体取入口)与外部连通。但是,在外部气体吸气口通过形成在壳体上的其他开口与外部连通时,引起外部气体吸气口堵塞的情形也包括引起其他开口堵塞的情形。所谓“冷却扇的外侧”,是指冷却扇上不与曲轴箱相向的一侧,所谓“冷却扇的内侧”,是指冷却扇上与曲轴箱相向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链锯中,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所述冷却叶片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中央连接部,所述冷却叶片的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中央连接部的外侧的第一冷却叶片以及形成在所述中央连接部的内侧的第二冷却叶片。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冷却扇两侧设置有冷却叶片,因此,如果在一侧的外部气体吸气口被堵塞时,位于产生该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侧的冷却叶片,能够通过通孔从未被堵塞的其他外部气体吸气口吸气,位于未被堵塞的其他外部气体吸气口侧的冷却叶片,能够从未产生该堵塞的其他外部气体吸气口直接吸气。
因而,与仅在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侧设置有冷却叶片的情况相比,在本发明中,位于未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侧的冷却叶片,可不通过通孔而直接从未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吸气,因而能够提高冷却扇的吸气效率。从而能够进一步充分地抑制因外部气体吸气口被堵塞而导致的送风量的下降。
在本发明的链锯中,优选在所述中央连接部的内侧设置形成厚壁的一对厚壁部,在所述一对厚壁部中的一个所述厚壁部上收纳点火磁铁,所述一对厚壁部之间的所述中央连接部以向外侧膨胀的方式弯曲。
根据本发明,由于厚壁部之间的中央连接部以向外侧膨胀的方式弯曲,因此,能够增大冷却扇的断面系数。从而,能够防止因有重量的厚壁部而导致冷却扇向外侧弯曲,能够提高冷却扇的送风量。由此,能够进一步充分地抑制因外部气体吸气口被堵塞而导致的送风量的下降。另外,由于能够防止冷却扇弯曲,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扇的安静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链锯的整体斜视图;
图2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链锯本体内部的图;
图3是所述实施方式的链锯本体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冷却扇外侧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冷却扇内侧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冷却扇的侧视图;
图7是剖面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消音器的链锯本体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链锯的整体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链锯1的整体斜视图。在图1中,剖面表示链锯本体3的前部。
链锯1的结构包括:链部2、驱动链部2的链锯本体3及安装在链锯本体3上的操纵部4。本实施方式的链锯1是具有35cc的2冲程发动机31(参考图2)的小型链锯,对于2冲程发动机31将在下文详述。在下文中,以链部2的突出方向为前方,与其相反方向为后方,与所述前后方向上下垂直的方向为上下方向,与所述前后方向左右正交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2.链部和链锯本体的结构
链部2的结构包括:平板状的导向板21以及卷绕在导向板21周围的锯链22。
链锯本体3的结构包括:发动机31以及收纳发动机31等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32。在链锯本体3的前侧上部设置有护手装置33,并且在右侧设置有反冲起动器的手柄34。
3.壳体的结构
壳体32的结构包括:装配有发动机31等且具有框架功能的壳本体35以及安装在壳本体35上并覆盖发动机31等的壳体罩36。壳体罩36的结构包括:安装在壳本体35右侧的右侧罩36A以及安装在壳本体35下部的消声器用罩36B。
在右侧罩36A的内侧设置有后述的冷却扇6(参考图4),在该右侧罩36A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向冷却扇6供给外部气体的狭缝状的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37。另外,在壳体罩36的前面,与后述的消声器5的主排出口523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未图示的主排气开口,在与消声器5的辅助排出口524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未图示的辅助排气开口。
4.手柄的结构
手柄4的结构包括:设置在链锯本体3上部的顶部手柄41以及架设在顶部手柄41和右侧罩36A下部的侧手柄42。在操作时,操作者用一只手把持顶部手柄41,同时用另一只手把持侧手柄42。
5.发动机的结构
图2是表示链锯本体3内部的图。
如图2所示,发动机31以气缸312从设置在壳本体35的大致中央处的曲轴箱311朝向后方稍微向下躺下的姿势即横置姿势被安装在壳本体35上。具体地说,发动机31以气缸312的轴线相对于导向板21的突出方向的倾角α大约为25度的姿势被安装在壳本体35上。
所谓“横置姿势”,是指气缸312的轴线相对于导向板21的突出方向的倾角α不足45度的发动机31的姿势。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31以气缸312的轴线相对于导向板21的突出方向的倾角α为25度的姿势被安装在壳本体35上,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发动机31也可以以倾角α不足45度的姿势被安装在壳本体35上。
如图2所示,曲轴箱311为由前壳体311A和后壳体311B组成的半开结构。前方侧(底面侧)的曲轴箱311A与支承导向板21的导向板支承部311A1形成为一体。
图3是链锯本体3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3所示,在发动机31的下部形成排气口313,在该排气口313安装消声器5。在发动机31的曲轴314的左端侧设置用于驱动锯链22的未图示的离心离合器,在曲轴314的右端侧设置发动机31冷却用的冷却扇6(参考图4)。
6-1 冷却扇的结构
图4是表示冷却扇6外侧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冷却扇6内侧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冷却扇6的侧视图。在这些图中,以冷却扇6的不与曲轴箱311相向的一侧作为冷却扇6的外侧,以冷却扇6的与曲轴箱311相向的一侧作为冷却扇6的内侧。
如图4~6所示,冷却扇6的结构包括:固定在曲轴314上的轮毂61、沿轮毂61外周设置的多个冷却叶片65以及连接冷却叶片65的圆环状的第一连接部63和第二连接部64。
在轮毂61上形成有多个沿轴向贯穿该轮毂61的通孔6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轮毂61上形成有多个所述那样的通孔67,减轻了冷却扇6的重量,因此,在不增加冷却扇重量的情况下却能够加大直径,能够增大冷却扇6的送风量。另外,在轮毂61中,通孔67之间的部分构成轮辐部62。
第一连接部63是本发明的中央连接部,如图6所示,对冷却叶片65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进行连接。这种第一连接部63在周向的厚壁部66之间朝向冷却扇6的外侧膨胀地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此增大冷却扇6的断面系数,防止因厚壁部66的重量而冷却扇6向外侧方向弯曲。
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64形成为比第一连接部63靠轴向内侧且直径比第一连接部63的直径小。也就是,第二连接部64形成为圆环状,以沿圆周方向连接冷却叶片65的靠内侧部分和厚壁部66,对冷却扇6进行增强。另外,由于第二连接部64形成在冷却扇6的径向外侧,因此增大冷却扇6的惯性力,以实现发动机31的稳定的转动。
冷却叶片65被设置为跨越如前所述的第一连接部63和第二连接部64。这种冷却叶片65的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一连接部63外侧的第一冷却叶片65A以及形成在第一连接部63内侧的第二冷却叶片65B。如图5所示,在第二冷却叶片65B、第一连接部63和第二连接部64之间形成有多个外周孔68。在第二冷却叶片65B的下部产生的冷却风,从该外周孔68朝向冷却扇6的径向外侧排出。
一对厚壁部66以夹持轮毂61的中心部分并相向方式设置在第一连接部63的内侧,在一侧的厚壁部66上埋设有与发动机31的未图示的磁点火装置协作的点火磁铁661。
6-2 冷却扇收纳部的结构
如图2所示,这种冷却扇6被收纳在冷却扇收纳部7内,该冷却扇收纳部7由在右侧罩36A中覆盖冷却扇6的外侧的部分即第一覆盖部71(参考图1)、在壳本体35中对冷却扇6和曲轴箱311进行分隔且覆盖冷却扇6的内侧的部分即第二覆盖部72及曲轴箱311的侧面构成。
如前所述,在所述第一覆盖部71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37(参考图1)。通过该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37进入到冷却扇收纳部7内的空气被形成在冷却扇6外侧的第一冷却叶片65A吸引,并由该第一冷却叶片65A输送到气缸312,对气缸312进行冷却。
如图2所示,在第二覆盖部72上形成有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38。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38由形成在该第二覆盖部72上部的第二上部吸气口38A和形成在下部的第二下部吸气口38B构成。
第二上部吸气口38A与链锯本体3内的上部空间连通,将来自曲轴箱311的上侧的空气供给到冷却扇6的内侧。另外,第二下部吸气口38B与链锯本体3内的下部空间连通,将比较冷的空气供给到冷却扇6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下部吸气口38B供给到冷却扇6的空气量比从第二上部吸气口38A供给到冷却扇6的空气量多,第二下部吸气口38B成为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38的主吸气口。所述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38A,38B分别通过形成在壳体罩36上的未图示的外部气体取入口向冷却扇6供给外部气体。
通过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38A,38B进入到冷却扇收纳部7内的空气,被形成在冷却扇6内侧的第二冷却叶片65B吸引,并由该第二冷却叶片65B输送到气缸312,对气缸312进行冷却。
以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将空气供给到形成在冷却扇外侧和内侧的各冷却叶片的各外部气体吸气口,因作业时产生的大量粉尘而容易被堵塞,如果一端被堵塞,则因为位于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侧的冷却叶片不能吸气,因此向气缸的送风量下降。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链锯1中,由于在冷却扇6上形成有通孔67,因此,即使外部气体吸气口37,38因粉尘而被堵塞,位于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37,38侧的冷却叶片65A,65B,也能通过通孔67从未被堵塞的其他侧外部气体吸气口37,38吸气。因而,即使外部气体吸气口37,38因粉尘而被堵塞,也能抑制向气缸312的送风量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冷却叶片65A,65B形成在冷却扇6的两侧,因此,位于未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37,38侧的冷却叶片65A,65B,可以不通过通孔67而直接从未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37,38吸气。
因而,与仅在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37,38侧设置有冷却叶片65的情况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位于未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37,38侧的冷却叶片65A,65B,可以不通过通孔67而直接从未被堵塞的外部气体吸气口37,38吸气,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扇6的吸气效率。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因外部气体吸气口被堵塞而导致的送风量的下降。
7-1 消音器的整体结构
图7是剖面表示消音器5的链锯本体3的斜视图。
如图3和7所示,消音器5的结构包括:与发动机31连接的消音器本体51以及安装在导向板支承部311A1上并与消音器本体51连通的通路部52。
7-2 消音器本体的结构
如图3和7所示,消音器本体51被收纳在从发动机31的下方形成至前方的链锯本体3内的空间内,包括以与气缸312的倾角α大致相同的倾角倾斜的上表面511以及具有沿消音器用罩36B的内面的形状的下表面512,其形成为箱状。在该消音器本体51的内部设置有2个消音室513,514。在上表面511的前部形成有排出口515。
从排气口313侧向下方突出的一对螺钉81穿过消音器本体51的后部,并用螺母82分别拧在所述螺钉81上,由此将消音器本体51的后部固定在排气口313上。另外,从下方将一对螺钉83插入消音器本体51的前部,该螺钉83拧在曲轴箱311上,从而将消音器本体51的前部固定在曲轴箱311上。也就是,本实施方式的消音器本体51构成为从链锯本体3的下方在链锯本体3上可进行安装和拆卸(可装卸)。这种消音器本体51由消音器用罩36B覆盖。消音器用罩36B构成为在壳本体35上可进行装卸。消音器用罩36B具有足够的大小,使得当拆下该消音器用罩36B时,能够在链锯本体3上可装卸消音器本体51。
在现有技术中,特别是在小型链锯中,消音器从侧方进入壳本体内,并被安装在壳本体和发动机上。因此,在装卸消音器时,必须拆下覆盖发动机的侧方的大的侧罩以及安装在发动机的侧方的各种部件等,因此,存在消音器的更换和维修费工夫的问题。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链锯1中,将覆盖消音器本体51的部分作为消音器用罩36B并可独立地拆下,而且,由于消音器本体51构成为能够从链锯本体3的下方将消音器本体51可装卸在链锯本体3上,因此,仅需拆下消音器用罩36B,在链锯本体3上能装卸消音器本体51,从而能够轻易地进行消音器本体51的更换和维修。
7-3 通路部的结构
通路部52用于将通过消音器本体51后的排出气体排出到链锯本体3的外部。如图7所示,该通路部52的结构包括:从消音器本体51的前部向上方延伸并在链锯本体3的前面上侧开口的主通路部521以及在主通路部521的中途分叉并在链锯本体3的前面下侧开口的辅助通路部522。
具体地,主通路部521在链锯本体3的前面且在导向板21的从链锯本体3突出部分的根部侧上部附近开口,辅助通路部522在导向板21的突出部分的根部侧下部附近开口。朝向主通路部521的前方敞开的开口成为通路部52的主排出口523,朝向辅助通路部522的前方敞开的开口成为通路部52的辅助排出口524。
这种通路部52和消音器本体51通过喷射部53连通。也就是,在通路部52的根部侧开口的吸入口525和消音器本体51的排出口515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通路部52和消音器本体51经由包括经该间隙而相向设置的吸入口525和排出口515而构成的喷射部53连通。
7-4.排出气体的流动
下面,对从发动机31排出的排出气体的流动进行介绍。
从发动机31排出的排出气体,经过消音器本体51内的消音室513,514被消音后,从排出口515排出到主通路部521的吸入口525。此时,因该排出气体的流动,在喷射部53周边的冷空气从排出口515和吸入口525之间的间隙被吸引到排出气体内,并与该排出气体混合在一起。
在此,由于排出气体具有朝向上方进入的性质,因此,如所述那样流入主通路部521内的排出气体通常进入到主通路部521内,并从主排出口523向前方被排出。于是,排出气体通过形成在壳体罩36上的未图示的主排气开口,向链锯本体3的外部前方排出。另外,当主排出口523因作业时大量产生的粉尘等而被堵塞时,流入到主通路部521内的排出气体通过分叉进入到辅助通路部522侧,从在链锯本体3前面下侧开口的辅助排出口524向前方排出。于是,排出气体通过形成在壳本体36上的未图示的辅助排气开口,向链锯本体3的外部前方排出。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链锯1中,由于通路部52的排出口523,524形成在链锯本体3的前面,因此能够将排出气体向链锯本体3的前方排出,从而,由于能够使排气音向前方传播,降低作业者能够听到的排气音,因此,能够改善作业环境。
此外,在通常时,由于使排出气体通过从消音器本体51向上方延伸的较长的主通路部521后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对排出气体进行冷却,从而,能够防止形成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罩36上的主排气开口的缘部因排出气体的热量而变色或变形。
另外,由于通路部52和消音器本体51通过喷射部53连通,因此,能够使喷射部53周边的冷空气混合到排出气体内,能够直接且良好地对排出气体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形成在壳体罩36上的主排气开口和辅助排气开口的缘部因排出气体的热量而变形或变色。
而且,由于通路部52的主排出口523设置在导向板21的突出部分的根部侧上部附近,通常时能够将排出气体从导向板21的突出部分的根部侧上部附近排出,因此,与从导向板21的根部侧下部附近将排出气体排出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因锯链22的驱动而导致的粉尘飞舞。
此外,由于通路部52的结构包括辅助通路部522,因此,即使主排出口523由粉尘等而被堵塞,也能从辅助排出口524将排出气体排出。因而,即使主排出口523被堵塞,也能良好地维持排气效率。而且,由于能够从辅助排出口524将排出气体排出,因此排出气体不会逆流而从喷射部53的间隙流入到链锯本体3内。
8.实施方式的变形示例
虽然上文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结构、方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虽然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利用图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目的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形状、数量、其他详细结构方面,对所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变更。
因此,对上述介绍的形状、数量等进行限定的记载内容是便于理解本发明而记载的内容,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除了对上述形状、数量等进行限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部件名称之外的记载,仍包含在本发明内。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冷却叶片65A,65B形成在冷却扇6的外侧和内侧的两侧,但是冷却叶片也可以仅形成在冷却扇6的外侧和内侧中的任一侧上。

Claims (3)

1.一种链锯,包括:
发动机;
冷却扇,其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侧方并由所述发动机旋转驱动,并且包括:固定在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上的轮毂、沿所述轮毂外周设置的多个冷却叶片以及连接所述冷却叶片的环状的连接部;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冷却扇;
该链锯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轮毂上形成有沿轴向贯穿该轮毂的通孔,
所述壳体的结构包括:覆盖所述冷却扇的外侧的第一覆盖部以及覆盖所述冷却扇的内侧的第二覆盖部,
在所述第一覆盖部上形成有将外部气体供给到所述冷却扇外侧的第一外部气体吸气口,
在所述第二覆盖部上形成有将外部气体供给到所述冷却扇内侧的第二外部气体吸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所述冷却叶片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中央连接部,
所述冷却叶片的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中央连接部的外侧的第一冷却叶片以及形成在所述中央连接部的内侧的第二冷却叶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央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形成厚壁的一对厚壁部,
在所述一对厚壁部中的一个所述厚壁部内收纳有点火磁铁,
所述一对厚壁部之间的所述中央连接部以向外侧膨胀的方式弯曲。
CN200810184211XA 2008-10-10 2008-10-10 链锯 Active CN101722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4211XA CN101722535B (zh) 2008-10-10 2008-10-10 链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4211XA CN101722535B (zh) 2008-10-10 2008-10-10 链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2535A CN101722535A (zh) 2010-06-09
CN101722535B true CN101722535B (zh) 2011-07-20

Family

ID=42444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4211XA Active CN101722535B (zh) 2008-10-10 2008-10-10 链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2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0722B (zh) * 2012-11-07 2015-06-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木材锯切冷却介质制冷雾化冷却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8837A (en) * 1991-06-20 1992-12-08 Andreas Stihl Motor-driven work apparatus
US5367988A (en) * 1993-09-01 1994-11-29 Wci-Outdoor Products, Inc. Dynamic air cleaner and carburetor pressurization system for air 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5526777A (en) * 1993-10-06 1996-06-18 Kioritz Corporation Air inle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9925112A1 (de) * 1999-06-01 2000-12-07 Stihl Maschf Andreas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mit luftgekühltem Verbrennungsmotor
US6523508B2 (en) * 2000-05-04 2003-02-25 Andreas Stihl Ag & Co. Manually guided implement
JP2007113443A (ja) * 2005-10-19 2007-05-10 Tanaka Kogyo Kk エンジン作業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8837A (en) * 1991-06-20 1992-12-08 Andreas Stihl Motor-driven work apparatus
US5367988A (en) * 1993-09-01 1994-11-29 Wci-Outdoor Products, Inc. Dynamic air cleaner and carburetor pressurization system for air 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5526777A (en) * 1993-10-06 1996-06-18 Kioritz Corporation Air inle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9925112A1 (de) * 1999-06-01 2000-12-07 Stihl Maschf Andreas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mit luftgekühltem Verbrennungsmotor
US6523508B2 (en) * 2000-05-04 2003-02-25 Andreas Stihl Ag & Co. Manually guided implement
JP2007113443A (ja) * 2005-10-19 2007-05-10 Tanaka Kogyo Kk エンジン作業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2535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00851B2 (ja) ファン構造及び電池パック
JP2609208B2 (ja) 調理場用の排気装置
KR100854669B1 (ko) 스크롤식 유체 기계
JP3910703B2 (ja) 携帯型送風作業機
US20080019825A1 (en) Centrifugal fan and housing thereof
JP5688341B2 (ja) 船外機
US6503065B2 (en) Engine blower
CN101722534B (zh) 链锯
US20100083512A1 (en) Chain saw
CN101722535B (zh) 链锯
US6239521B1 (en) Motor cover arrangement
SE9904402L (sv) Lövblåsare
JP2007239721A (ja) パッケージ型圧縮機
JPH1030594A (ja) 空冷パッケージ形圧縮機
TW200827539A (en) Engine blower
US20050095126A1 (en) Centrifugal fan and housing thereof
JP2007056761A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2009018359A (ja) チェーンソー
JP2017186915A (ja) 背負式ブロワ
JP2007046569A (ja)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4967582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531381Y2 (ja) 電動草刈機
JP4866310B2 (ja) チェーンソー
JP3177717B2 (ja) コンバインのエンジン装置
JP2001263754A (ja) 換気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