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9908A - 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9908A
CN101719908A CN200910220330A CN200910220330A CN101719908A CN 101719908 A CN101719908 A CN 101719908A CN 200910220330 A CN200910220330 A CN 200910220330A CN 200910220330 A CN200910220330 A CN 200910220330A CN 101719908 A CN101719908 A CN 101719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na
sequence
image
chaos
encry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0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昌军
张强
魏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220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9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9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9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技术。DNA加密是近年来伴随着DNA计算的研究而出现的密码学新领域,其特点是以DNA为信息载体,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实现工具,挖掘DNA固有的高存储密度和高并行性等优点,实现加密、认证及签名等密码学功能。而混沌系统由于其所具有的宽频谱、类随机性、对结构参数及初始状态的极端敏感性等一系列性质,具有难以重构和预测的特点,是密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结合DNA密码和混沌理论的优点,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与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分组加密技术。该方法首先设定DNA的编码规则,将秘密图像进行DNA编码及优化,获得DNA明文序列,并生成相应的混沌序列;根据生成的混沌序列及DNA明文序列,基于DNA剪接计算模型,设计DNA序列分组加密算法实现图像的信息加密,有效的提升了图像信息的加密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图像的加密方法,是信息安全领域关于隐秘图像加密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捷的传输各种多媒体信息。然而,由于数字产品极易被复制、篡改、非法传播和蓄意攻击,为了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窃取和篡改,人们在享受信息传递的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对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当今的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防军队也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技术手段,依赖现代密码学核心理论研究、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等成果和关键技术以及借助于此生产的安全产品。多媒体数据,尤其是图像,比传统的文字蕴涵更大的信息量,因而成为人类社会在信息利用方面的重要手段。因此针对图像的信息安全保护技术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图像信息安全是集数学,密码学,信息论,概率论,计算复杂度理论和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计算机应用技术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目前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数字图像加密技术、数字图像分存技术、数字图像隐藏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安全新技术层出不穷。
信息加密技术就是将原来为明文的信息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串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以达到保护信息不被他人非法阅读、窃取的目的。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即将该编码信息转化为原信息的过程。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网络环境中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抵抗性,都需要采用密码技术来解决,而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引入加密技术能有效的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虽然目前关于信息加密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信息加密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理论并没有十分成熟,许多理论模型还在探索中,许多关键性问题都亟待解决,基于DNA的信息加密就是其中的一种。DNA加密是近年来伴随着DNA计算的研究而出现的密码学新领域,其特点是以DNA为信息载体,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实现工具,挖掘DNA固有的高存储密度和高并行性等优点,实现加密、认证及签名等密码学功能,但现有关于DNA加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采用DNA生物链进行信息的加密存储,而由于设备及生物操作技术方面的局限性,该方法在技术上并不具有真正的实用性。目前,DNA密码在国际上刚刚起步,有效的DNA密码方法较少,但是由于其所具有的超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超低的能量消耗和超高密度的信息存储能力,使得DNA密码在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大规模并行数据加密、安全数据存储、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和信息隐藏等密码学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并逐渐成为信息加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隐藏图像信息的加密问题,本发明结合DNA计算中的剪接模型与混沌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研究基于DNA序列的图像信息分组加密技术,增强秘密图像的隐秘性,实现图像信息的加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首先设定DNA编码规则,将秘密图像进行DNA编码,获得DNA明文序列,并生成相应的混沌序列;根据生成的混沌序列及DNA明文序列,基于DNA剪接计算模型,设计DNA序列分组加密算法实现图像信息加密。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首先根据需要进行加密的图像大小,确定所需DNA序列的长度和数量,并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序列;
步骤2、设计DNA编码规则
单链DNA序列由四种碱基A(adenine)、C(cytosine)、G(guanine)、T(thymine)组成,其中A与T、C与G互补。用00、01、10、11分别对DNA序列中的四个碱基进行二进制编码,共有4!=24种编码组合。由于二进制数字0与1互补,从而00与11互补,01与10互补,故在24种数字编码中,有8种编码满足编码准则,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当次编码的规则,具体的编码规则见表1。
表1  DNA序列的8种编码、解码映射准则
  1   2   3   4   5   6   7   8
  00---A01---C10---G11---T   00---A01---G10---C11---T   00---C01---A10---T11---G   00---C01---T10---A11---G   00---G01---A10---T11---C   00---G01---T10---A11---C   00---T01---C10---G11---A   00---T01---G10---C11---A
步骤3、根据选择的DNA编码规则,将图像的二值矩阵转化成DNA明文序列,如图1所示;
步骤4、根据生成的DNA明文序列的长度,设计其序列分割方法,将DNA明文序列分割成DNA明文子序列组。
为了实现基于DNA剪接模型的加密,即实现DNA序列的剪接与拼接,需要将DNA明文长序列分割成若干的DNA明文子序列,即生成DNA明文子序列组,以DNA明文子序列进行DNA序列的剪接计算。本发明采用的是将DNA序列长度进行开方的方式来选择子序列的分组数,比如一个256×256的DNA序列,就被割成256个子序列,每个序列的DNA碱基数为256个。
步骤5、针对秘密图像生成的DNA明文子序列组,设计相应的混沌置换矩阵,其中生成混沌置换矩阵的初始参数作为加密的密钥保存。
混沌是确定性系统中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运动。混沌系统具有确定性、有界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拓扑传递性和混合性等性质,产生的混沌序列是一种具有良好随机性、相关性和复杂性的伪随机序列,其结构复杂,难以分析和预测。因此,利用混沌动力系统产生混沌序列来进行隐秘图像的加密,可以满足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要求。
本发明的混沌序列是采用典型的Logistic映射所产生,其定义如下:
xn+1=μxn(1-xn)    (4)
其中μ∈[0,4],xn∈(0,1),n=0,1,2,…。当0<μ≤3.569945时,该动力系统从稳定状态分叉产生倍周期;当3.569945<μ≤4时,该动力系统进入混沌状态,即由初始条件x0在Logistic映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序列{xn|n=0,1,2,…}是非周期、不收敛的,且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实验表明,初始条件任意的改变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迭代轨迹,因此我们设定混沌序列参数及初值K={μ,x0,s}作为加密算法的密钥,以Logistic混沌映射算法生成混沌序列。
在获得相应的混沌序列之后,将该混沌序列进行二值化,即设定一个阈值,序列中的数值大于等于该阈值的设为1,小于该阈值的设为0,进而获得混沌二值序列。而由于基于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算法需要的是混沌置乱矩阵,因此,采用与DNA序列分割同样的方式,将该混沌二值序列也转化成相应于DNA子序列组的混沌置换矩阵。
步骤6、基于DNA剪接模型制定分组加密规则表,并结合混沌置换矩阵对此信息进行加密,获得DNA密文序列;
剪接模型被用来描述DNA计算,就是将实际的DNA重组抽象为数学上的剪接操作,目前剪接系统已被证明具有计算完备性。剪接模型可以用一个四元组λ=(V,T,A,R)表示出来。对信息进行加密的最根本目的是将原有的信息(明文)通过一定的过程变为完全不同的一种形式(密文)再进行传输,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对剪接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到,如果将剪接规则作用于两个信息序列x=x1u1v1y1和y=x2u2v2y2,切片重组后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序列z=x1u1v2y2和w=x2u2v1y1,过程如图2所示。
在加密时,只要将要处理的明文转化为一组子序列,并将其作为剪接模型中要处理的序列集合A,而将生成的混沌置乱矩阵作为变换的催化酶,依照系统的重组规则集合R进行剪接处理,经过系统处理后A中的序列将被重组而得到L(λ),再将L(λ)中的序列连接起来就形成密文序列组。明文序列组和密文序列组将有足够的不同,从而实现了保密的目的。
步骤7、根据获得的DNA密文序列,以编码算法的逆过程进行解码,得到加密图像信息;
首先将获取的DNA密文子序列组进行拼接,生成新的DNA密文序列,然后按步骤2的编码规则,对DNA密文序列进行解码,得到图像的二值序列并将其转化成灰度图像,完成图像的加密过程。
在获得加密图像之后,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算法和密钥对加密图像进行解密,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需要进行加密的图像大小,确定所需DNA序列的长度和数量,并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序列;
步骤2、选择与加密过程相同的编码规则,将二值序列转化为DNA密文序列,并将其以同样的方式分割成DNA密文子序列组;
步骤3、根据获得的密钥和混沌映射算法,将密钥作为混沌映射算法的初始参数,重新生成混沌序列,并以同样的方式将其转换为混沌二值置乱矩阵;
步骤4、基于DNA剪接模型的加密算法的逆过程,对DNA密文序列进行解密,获得DNA明文子序列组,并将其拼接成DNA明文序列;
步骤5、以加密过程中的编码规则进行DNA序列解码,获得图像二值明文序列,并转换成隐密图像的灰度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DNA计算具有的超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超低的能量消耗和超高密度的信息存储能力,而混沌系统具有保密性强、随机性好、密钥量大、更换密钥方便等优点。结合DNA密码和混沌理论的优点,采用混沌映射的方式生成密钥,以DNA剪接系统的方式来实现图像的DNA序列加密,进而实现图像加密,大大降低了解密的可能性,有效的提高了图像的加密强度。
2、该方法通过将图像以DNA伪码的方式进行加密,具有很强的新颖性,为将来基于生物操作的DNA加密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该方法还有密钥空间大,加密效果好,加密图像能有效抵抗穷举攻击和统计分析攻击等优点,能有效的实现图像加密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编码图;
图2是本发明的DNA剪接模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系统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直方图分析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的密钥敏感性分析图;
图6是本发明的水平方向相关系数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作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采用了Lena彩色图像,图像大小为512×512,具体的加密过程如下:
1、图像预处理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灰度图像的加密,因此采用Matlab的rgb2gray函数将Lena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2、图像的DNA编码
(1)图像灰度矩阵转化为二进制
Lena的灰度图像像素大小为512×512,灰度值在[0,256]之间,采用Matlab的dec2bin函数,将该图像矩阵转化成二进制矩阵。
(2)选择编码规则
由技术方案步骤2可知,可选编码规则共有8种,通过设置初始参数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当次加密的编码规则,比如选取规则1作为本次实验的编码规则。
(3)DNA编码
按上述步骤获得图像的二进制矩阵和编码规则之后,将该图像进行DNA编码,获得DNA明文序列,该序列长度为512×512×8/2=1048576,部分序列编码过程如图1所示;
(4)DNA序列分割
采用将DNA序列长度进行开方的方式来选择子序列的分组数,将长度为1048576的DNA明文序列分割成1024个DNA子序列,每个子序列的长度为1024。
3、混沌置换矩阵生成
(1)混沌序列生成
由技术方案步骤5可知,该置换矩阵的由Logistic映射产生,设置其参数及初值为K={μ,x0,s}={3.99998,0.3256362528,150},获得1024×1024的混沌序列。
(2)混沌序列二值化
设置阈值为Th=0.5,将混沌序列转化为二值序列,其中大于等于Th的值设为1,小于Th的值设为0。
(3)将混沌序列转换成1024×1024的混沌置换矩阵B。
4、DNA序列加密
基于剪接系统,以混沌置换矩阵对DNA子序列组进行加密,加密规则如下:
如果Bij=0,无操作;
如果Bij=1,i>j,将第i个DNA子序列的前三分之一(四舍五入)与第j个子序列的前三分之一(四舍五入)进行互换;
否则如果Bij=1,i<j,将第i个DNA子序列的后三分之一(四舍五入)与第j个子序列的后三分之一(四舍五入)进行互换;
否则如果Bij=1,i=j将第i个DNA子序列的所有碱基取补,即实现碱基的A和T互换,C和G互换。
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DNA序列的加密,将每一个子序列再次分割成128×8的子子序列,以相同的方式,生成128×128的混沌置换矩阵,并进行子子序列的加密,最终完成DNA序列的加密过程。
5、DNA序列解码
以分割过程的逆过程,将DNA密文子序列拼接成DNA密文序列,并以编码的逆过程进行DNA密文序列的解码,生成加密图像。
加密性能评价:
分别采用直方图分析,密钥敏感性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加密图像进行性能评测。直方图分析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统计攻击方法,攻击者可以利用像素灰度值的统计特性来恢复原图像,该方法的评测结果如图4所示。密钥敏感性分析主要针对初始密钥来进行攻击,较常用的有穷举攻击法,而本加密方法对密钥极为敏感,只要解密密钥和加密密钥稍有不同,将无法正确解密,而且错误解密结果不能反映与明文有关的信息。因此,该方法也具有较好的抗穷举攻击能力,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相关性分析是另一种统计攻击方法,它主要采用相邻像素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统计分析攻击,而相邻像素的相关性越小则说明该加密算法的抗攻击能力越好,具体的实验结果如表2及图6所示:
表2  原图与加密后图像的相关系数结果
  原始图像   加密图像
  水平方向   0.9754   0.0394
  原始图像   加密图像
  竖直方向   0.9884   0.4960
  对角线方向   0.9646   0.0329
由评测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加密效果,对密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同时也能有效的抵抗直方图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分析攻击。

Claims (2)

1.一种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图像的DNA编码、用于加密的混沌置换矩阵生成及基于DNA剪接模型的DNA序列加密算法,其主要的加密步骤如下:
(1)根据需要进行加密的图像大小,确定所需DNA序列的长度和数量,并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序列;
(2)设定DNA编码规则,并基于该编码规则将图像二值序列编码成DNA明文序列;
(3)根据生成的DNA明文序列的长度,设计其序列分割方法,将DNA明文序列分割成DNA明文子序列组;
(4)按DNA明文子序列个数及其长度,选择混沌映射算法及参数,生成相应的混沌置换矩阵,其中生成混沌置换矩阵的初始参数作为密钥;
(5)基于DNA剪接模型计算方式,设计加密算法,以混沌置换矩阵对DNA明文子序列组进行加密,生成DNA密文子序列组,并将其进行拼接,生成DNA密文序列;
(6)将DNA密文序列按相应的编码规则进行解码,获得加密图像,完成隐秘图像的加密过程。
2.一种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解密步骤如下:
(1)根据需要进行加密的图像大小,确定所需DNA序列的长度和数量,并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序列;
(2)选择与加密过程相同的编码规则,将二值序列转化为DNA密文序列,并将其以同样的方式分割成DNA密文子序列组;
(3)根据获得的密钥和混沌映射算法,将密钥作为混沌映射算法的初始参数,重新生成混沌序列,并以同样的方式将其转换为混沌二值置乱矩阵;
(4)基于DNA剪接模型的加密算法的逆过程,对DNA密文序列进行解密,获得DNA明文子序列组,并将其拼接成DNA明文序列;
(5)以加密过程中的编码规则进行DNA序列解码,获得图像二值明文序列,并转换成隐密图像的灰度图,完成图像的解密过程。
CN200910220330A 2009-11-26 2009-11-26 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Pending CN101719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0330A CN101719908A (zh) 2009-11-26 2009-11-26 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0330A CN101719908A (zh) 2009-11-26 2009-11-26 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9908A true CN101719908A (zh) 2010-06-02

Family

ID=4243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0330A Pending CN101719908A (zh) 2009-11-26 2009-11-26 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9908A (zh)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976A (zh) * 2010-12-20 2011-04-13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钥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064934A (zh) * 2010-06-12 2011-05-18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混沌密码加密和解密的方法
CN102938132A (zh) * 2012-11-20 2013-02-20 海南大学 一种基于DFT和LogisticMap的医学图像水印方法
CN103310157A (zh) * 2012-03-14 2013-09-18 大连大学 基于rt-dna元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3402185A (zh) * 2013-07-30 2013-11-20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私密信息传递方法
CN103957418A (zh) * 2014-03-2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离散量子游走和中国剩余定理的图像加密压缩方法
CN104021482A (zh) * 2013-03-01 2014-09-03 成都市易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标识认证技术的证件防伪鉴真方法
CN104486079A (zh) * 2014-12-02 2015-04-0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公钥的无线图像传感器数据完整性保护方法
CN104766350A (zh) * 2015-04-16 2015-07-08 大连大学 基于剪接模型和超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3825699B (zh) * 2014-02-13 2016-11-30 南京邮电大学 云计算环境中对存储文件的并行混沌加密方法
CN106817218A (zh) * 2015-12-01 2017-06-09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dna技术的加密方法
CN107437266A (zh) * 2017-07-11 2017-12-05 大连大学 基于混沌系统与dna链置换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7590843A (zh) * 2017-09-07 2018-01-16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构造的二维可逆元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8053358A (zh) * 2017-11-22 2018-05-18 明鉴方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印图生成方法、装置以及存储设备
CN109460822A (zh) * 2018-11-19 2019-03-12 天津大学 基于dna的信息存储方法
CN109564615A (zh) * 2018-10-31 2019-04-02 算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模型数据的载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86894A (zh) * 2018-11-16 2019-04-05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伪随机置换来实现opc ua边缘计算中数据的加密方法
CN110149200A (zh) * 2019-06-06 2019-08-20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dna和4d混沌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
CN110299964A (zh) * 2019-06-28 2019-10-0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CN111639351A (zh) * 2020-05-20 2020-09-08 燕山大学 基于自编码器和Henon映射的电池溯源管理编码加解密方法
CN111832052A (zh) * 2020-07-13 2020-10-27 江西财经大学 一种基于显著性检测的非对等图像加密方法
CN115834788A (zh) * 2022-11-16 2023-03-21 安阳师范学院 面向可视化dna支点介导链置换反应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
CN115941189A (zh) * 2023-03-14 2023-04-07 无锡弘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文档数据的加密方法
CN116094815A (zh) * 2023-02-03 2023-05-09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流量自适应控制调节的数据加密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934A (zh) * 2010-06-12 2011-05-18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混沌密码加密和解密的方法
CN102064934B (zh) * 2010-06-12 2013-02-27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混沌密码加密和解密的方法
CN102013976A (zh) * 2010-12-20 2011-04-13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钥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013976B (zh) * 2010-12-20 2013-07-31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钥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310157A (zh) * 2012-03-14 2013-09-18 大连大学 基于rt-dna元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3310157B (zh) * 2012-03-14 2015-11-18 大连大学 基于rt-dna元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2938132A (zh) * 2012-11-20 2013-02-20 海南大学 一种基于DFT和LogisticMap的医学图像水印方法
CN104021482A (zh) * 2013-03-01 2014-09-03 成都市易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标识认证技术的证件防伪鉴真方法
CN103402185A (zh) * 2013-07-30 2013-11-20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私密信息传递方法
CN103402185B (zh) * 2013-07-30 2016-02-10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私密信息传递方法
CN103825699B (zh) * 2014-02-13 2016-11-30 南京邮电大学 云计算环境中对存储文件的并行混沌加密方法
CN103957418A (zh) * 2014-03-2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离散量子游走和中国剩余定理的图像加密压缩方法
CN104486079A (zh) * 2014-12-02 2015-04-0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公钥的无线图像传感器数据完整性保护方法
CN104486079B (zh) * 2014-12-02 2017-12-2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公钥的无线图像传感器数据完整性保护方法
CN104766350A (zh) * 2015-04-16 2015-07-08 大连大学 基于剪接模型和超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4766350B (zh) * 2015-04-16 2017-12-22 大连大学 基于剪接模型和超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6817218A (zh) * 2015-12-01 2017-06-09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dna技术的加密方法
CN107437266A (zh) * 2017-07-11 2017-12-05 大连大学 基于混沌系统与dna链置换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7590843A (zh) * 2017-09-07 2018-01-16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构造的二维可逆元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7590843B (zh) * 2017-09-07 2019-08-13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构造的二维可逆元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08053358A (zh) * 2017-11-22 2018-05-18 明鉴方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印图生成方法、装置以及存储设备
CN109564615A (zh) * 2018-10-31 2019-04-02 算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模型数据的载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86894A (zh) * 2018-11-16 2019-04-05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伪随机置换来实现opc ua边缘计算中数据的加密方法
CN109460822A (zh) * 2018-11-19 2019-03-12 天津大学 基于dna的信息存储方法
CN109460822B (zh) * 2018-11-19 2021-11-12 天津大学 基于dna的信息存储方法
CN110149200A (zh) * 2019-06-06 2019-08-20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dna和4d混沌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
CN110149200B (zh) * 2019-06-06 2020-03-20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dna和4d混沌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
CN110299964B (zh) * 2019-06-28 2020-11-24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CN110299964A (zh) * 2019-06-28 2019-10-0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CN111639351A (zh) * 2020-05-20 2020-09-08 燕山大学 基于自编码器和Henon映射的电池溯源管理编码加解密方法
CN111639351B (zh) * 2020-05-20 2022-03-15 燕山大学 基于自编码器和Henon映射的电池溯源管理编码加解密方法
CN111832052A (zh) * 2020-07-13 2020-10-27 江西财经大学 一种基于显著性检测的非对等图像加密方法
CN111832052B (zh) * 2020-07-13 2024-02-20 江西财经大学 一种基于显著性检测的非对等图像加密方法
CN115834788A (zh) * 2022-11-16 2023-03-21 安阳师范学院 面向可视化dna支点介导链置换反应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
CN116094815A (zh) * 2023-02-03 2023-05-09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流量自适应控制调节的数据加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094815B (zh) * 2023-02-03 2023-12-22 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流量自适应控制调节的数据加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941189A (zh) * 2023-03-14 2023-04-07 无锡弘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文档数据的加密方法
CN115941189B (zh) * 2023-03-14 2023-05-05 无锡弘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文档数据的加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9908A (zh) 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剪接模型的图像加密方法
Wang et al. An image encryption algorithm based on hyperchaotic system and DNA coding
Wu et al. Cryptanalysis and enhancements of image encryption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bit matrix permutation
Ping et al. A chaos based image encryption scheme using digit-level permutation and block diffusion
Liang et al. A new one-dimensional chaotic map for image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random DNA coding
Lin et al. An image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Lorenz hyperchaotic system and RSA algorithm
Liu et al. Color image encryption using three-dimensional sine ICMIC modulation map and DNA sequence operations
Khan et al. A new hybrid image encryption algorithm based on 2D-CA, FSM-DNA rule generator, and FSBI
CN101706946A (zh) 基于dna序列与多混沌映射的数字图像加密方法
CN105046161A (zh) 基于dna动态编码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
CN109376540A (zh) 一种基于Duffing映射与遗传操作的图像加密方法
Firdous et al. A gray image encryption technique using the concept of water waves, chaos and hash function
CN102523365B (zh) 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和解密方法
Gafsi et al. Efficient encryption system for numerical image safe transmission
CN109756322A (zh) 基于des结构与dna编码的数字图像加密方法
CN113660079B (zh) 基于自身扩散和dna编码的图像加密方法
CN114679250A (zh) 基于混合混沌和Arnold变换的图像加密算法
Fang et al. A secure chaotic block image encryption algorithm using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and DNA sequence coding
CN113691362A (zh) 基于超混沌系统和dna编码的位平面图像压缩加密算法
Song et al. Efficient and secure image encryption algorithm using a novel key-substitution architecture
Amdouni et al. High-performance hardware architecture of a robust block-cipher algorithm based on different chaotic maps and DNA sequence encoding
Ge et al. Fast chaotic image encryption algorithm using a novel divide and conquer diffusion strategy
Ge et al. Image encryption application of chaotic sequences incorporating quantum keys
Soni et al. Key genera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for image encryption
CN103310157B (zh) 基于rt-dna元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